学术投稿

改进引流管的消毒方法

李忠

关键词:引流管, 护理, 消毒方法
摘要:引流管护理中改变传统的消毒方法,以喷式消毒剂替代棉签蘸取消毒液消毒引流管及引流袋的方法,减少因更换引流管消毒不到位所致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大限度简化护理流程,降低消毒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保洁员的规范化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除医务人员做好必要的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外,保洁员正确做好环境卫生,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卢桂存;卢宝珍;陈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3次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方法 从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失败的基本环节入手,查找原因,跟踪调查,制定对策.结果 包装材料不符合灭菌要求、包装方法不规范、灭菌前查对不认真、装载过挤均是引起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员工相关知识的培训,注重待灭菌物品的质量,熟练掌握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器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

    作者:姚卓娅;王丽君;李兰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干部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干部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医院老干部病房2005年1月-2007年12月HAP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174株病原菌,前5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7.82%)、肺炎克雷伯菌(14.94%)、金黄色葡萄球菌(13.22%)、鲍氏不动杆菌(9.20%)和白色假丝酵母菌(8.62%);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普遍呈现多药耐药性.结论 综合性医院老干部病房HAP发病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呈多药耐药,及时掌握HAP的常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有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剑江;余晶波;李国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宫腔管吸引头清洗体会

    宫腔管吸引头为细管腔器械,使用后管腔内沾染大量干涸的污染物,给清洗消毒工作带来了困难.

    作者:罗颖;魏静蓉;周亚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改进引流管的消毒方法

    引流管护理中改变传统的消毒方法,以喷式消毒剂替代棉签蘸取消毒液消毒引流管及引流袋的方法,减少因更换引流管消毒不到位所致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大限度简化护理流程,降低消毒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李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了解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感染发生率及发病与治疗经过,报道如下.1.1 资料我院2005年医院感染共计1054例,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全院感染的34.26%.

    作者:李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供应室消毒包的处理与管理体会

    换药包和拆线包是外科常用的两种消毒包.为确保临床使用,便于管理,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吴嵩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体会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和监控工作,对杜绝医院感染起到了重婴作用.1 落实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作者:李素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外切口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检测

    目的 分析同一时期、同一病房脑外手术后患者切口分泌物分离的7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检测.方法 K-B法药敏试验,ESBLs表型测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LA编码基因片段并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 7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相同,扩增BLA编码基因片段测定核苷酸序列,为CTX-M-3型ESBLs亲缘关系密切的同源菌.结论 7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均是同源菌,片在同一病房引起过小规模暴发流行.

    作者:LIU Li-wen;刘丽文;韩克军;刘会;张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实施过程控制持续改进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目的 为了有效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探索ICU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的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以ICU感染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质控点,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实施早期目标干预.结果 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过程管理模式的实施,持续改进了ICU医院感染管理内涵质量,使ICU综合目标质量管理合格率由2004年的87.2%上升至2006年的95.3%,降低了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过程管理模式是预防为主的、科学的、先进的、现代的管理方法.

    作者:顾萍;袁咏梅;丁晓萍;鲁菊英;张燕萍;许波银;姜燕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临床分离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

    目的 了解临床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的主要G-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将临床送检的痰液、血液,泌尿道、创面分泌物、体液等各类标本按常规分离培养,用VITEK-ATB分析系统鉴定菌种,药敏试验数据采用K-B纸片法,按NCCLS规定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2006年7月-2007年6月共分离临床各类标本主要G-杆菌707株,居前3位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其中3种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堵南耐药率均为0,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3.3%~34.0%;在非发酵菌中,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外,其余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均<10.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增高.结论 临床医生应关注耐药菌株出现,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个体化、合理化选用抗菌药物,以控制和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王巍;吴甲文;黎日海;莫庆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压力蒸汽灭菌干燥时间与方式的调查

    针对压力蒸汽灭菌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湿包问题,笔者就其发生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干燥时间不足、干燥方式不同,是影响灭菌包干燥的主要原因.

    作者:姜国秀;刘晓鹏;王艳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龄患者术后双肺严重感染单侧肺保护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术后双肺严重感染使用单侧肺保护的护理模式.方法 选择高龄患者手术后双肺严重感染的患者,首先以肺功能较好一侧即脉氧饱和度高的一侧为保护肺,采取体位引流及吸痰的方法,对侧肺采取快速翻身叩背吸痰的方法,先恢复保护肺功能后再恢复对侧肺功能,逐渐恢复双肺肺功能.结果 通过使用单侧肺保护的护理模式,使保护肺的功能逐渐恢复,脉氧饱和度逐渐升高,对侧肺功能也逐渐恢复,脉氧饱和度也明显升高,从而逐渐达到双肺保护,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双肺严重感染状况.结论 高龄患者术后双肺严重感染后使用单侧肺保护的护理模式,保护肺采取体位引流及吸痰的方法,另一侧肺采取快速翻身叩背吸痰的方法,能逐渐恢复双肺功能,脉氧饱和度逐渐升高,可有效加快双肺严重感染的康复.

    作者:崔伯艳;马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家庭老年鼻饲患者肺部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家庭老年鼻饲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调查近3年出院的108例家庭老年鼻饲患者现状,对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8例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发生各种感染83例,其中69例发生肺部感染,占感染的83.13%;因误吸、胃→咽部→下呼吸道逆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是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家庭老年鼻饲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受凉感冒、更换胃管不及时也是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加强对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控制、增加营养摄入、及时更换胃管、加强预防误吸的健康宣教,可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费益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静脉置管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监测静脉置管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医生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与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检测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进行.结果 118株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属7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5.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40.0%;革兰阴性杆菌41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检出率为18.2%、30.0%;MRS对克林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保持了很好的抗菌活性.结论 应重视耐药菌的检测与报告,及时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吴晓燕;张金业;龚光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目的 了解分离自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PAE)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3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ATB微生物鉴定仅鉴定细菌,用PCR法检测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ph(3')-Ⅵ、ant(3″)-Ⅰ和ant(2″)-Ⅰ等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36株PAE中aac(6')-Ⅱ阳性19株52.8%、aac(3)-Ⅱ阳性17株47.2%、aac(6')-Ⅰ阳性4株11.1%和aph(3')-Ⅵ阳性1株2.8%,而其他基因均阴性,共有28株(77.8%)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论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很高.

    作者:赵书平;李琳;姜梅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耐药性与季胺类化合物耐药基因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和耐消毒剂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测定临床连续分离60株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qacE△1基因.结果 60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3种抗菌药物完全敏感,对其余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在5.0%~90.0%,ESBLs检出率为45.0%;qacE△1基因阳性34株(阳性率56.7%).结论 大肠埃希菌具多药耐药特征,qacE△1基因携带率高.

    作者:王伟;毛剑锋;徐伟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改进清洗方法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

    目的 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改善复杂医疗器械清洗难度.方法 以清洗难度大的各类穿刺针为供试品,自行设计清洗架,以超声等清洗方法为主,设手工清洗为对照组,与超声1、多酶2、超声加喷淋3为观察组;试验多个时间段并重复3次,每次取不同供试品各3枚;完成程序后用血迹残留检测清洗效果.结果 观察1、2组血迹残留检测试验棉拭子变为蓝色或浅蓝色,示有血迹残留,观察3组清洗20 min血迹残留试验结果棉拭子达到不变色,说明清洗合格.结论 特定清洗架和超声加喷淋清洗,清洗洁净度提高.

    作者:王素珍;刘正祥;杨帆;季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干预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效果.方法 连续地进行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监测,并比较采取干预措施前后的医院感染漏报率.结果 2000-2002年医院感染漏报率为11.79%,2003-2005年为2.63%,后者比前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

    作者:魏雪芳;邵宜波;张磊;王春华;顾有为;杨;琦;何源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PAE)为条件致病菌,该菌广泛分布在水、空气、土壤、医院环境中,同时也是人体的正常菌群.

    作者:胡琴;陆学东;陈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