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文爱东;朱艳荣;姜琳;常瑛;石玉;金鑫
目的 规范医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方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制度,并予以现场调查、实施监督、管理,及时整改.结果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锐器使用一次性锐器盒收集,修建了医院医疗废物贮存处并按要求进行交接登记,原来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的混装的现象基本解决;在运送医疗废物时,使用密闭式医疗废物运送车运送,避免过去在运送过程中造成的医疗废物的洒落;由于措施实施到位,工作取得了成效.结论加强各级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贮存、处置的规范化培训,完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强化督导检查,持续整改,长抓不懈.
作者:周敏;刘滨;周丽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1 病例患儿,男,3岁7个月,因发热伴咳嗽于2008年3月24日来我院就诊.既往健康,查体:体温40℃,心率104次/min,呼吸21次/min,体重14 kg,血压105/70 mmHg,无寒颤、抽搐,有鼻塞、流涕,伴刺激性咳嗽,无恶心、呕吐,查血白细胞5.6×109/L,淋巴细胞39.5%,中性粒细胞58.6%,红细胞4.39×1012/L.胸片诊断:支气管肺炎.该患儿无药物过敏反应史,给予更昔洛韦5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口服小儿清肺颗粒,6 g,3次/d.
作者:仲华;刘洋;王向党;陈红英;王凤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提高治疗水平,控制感染.方法对近2年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危险因素回顾性调查.结果烧伤病房患者病原学检测共1326份标本,其中72例为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发生率5.43%,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已非常严重.结论烧伤病房感染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菌发生率高,必须引起重视,加强预防控制.
作者:杨毓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现状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全省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63所医院所有住院患者的日现患率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结果共调查63所医院住院患者34 840例,日现患率为3.7%,下呼吸道为主要的感染部位;综合ICU感染率达35.5%为高;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居首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占检出病原菌的18.6%;抗菌药物平均日使用率为39.2%.结论应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减少漏报率,重点监测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病原菌送检率,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战榕;陈菁;陈丽芬;徐秀莉;聂渝莉;吴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拉米夫定作为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口服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为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但2003年12月媒体报道,1例服用拉米夫定的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病情加重引起死亡.这在肝病患者中引起波动,使正在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恐慌心理,甚至盲目停药,中断治疗.针对这种情况,我科自2003年12月开始对服用拉米夫定新住院和已出院患者发放随访卡,实施4年来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梅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测量微量血胆红素概率相对增加,2007年5月我科对测量微量血胆红素方法进行改进,经过20例患儿实践,效果满意.
作者:范业华;谭启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现状,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594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 594例老年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分别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使用过多种抗菌药物和激素;感染病原菌均为耐药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占21.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总检出率达38.2%.结论尽可能地控制各种能引起的感染环节,从而降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蔡璇;施菁玲;杨相升;彭少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院艰难梭菌带菌及感染状况,分析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提高艰难梭菌分离率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收集20例要求做粪便培养的患者标本,采用艰难梭菌毒素A/B检测试剂盒进行毒素检测,对标本进行厌氧培养与分离,并进行耐氧实验,用API 20A生化条进行确证.结果 20例患者经艰难梭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后,8株疑似菌落进行涂片镜检和耐氧实验,6株革兰阳性杆菌耐氧实验阳性,再经API 20A鉴定,4株为艰难梭菌,占所有患者的20%;毒素阳性1例,占5%.结论艰难梭菌的感染与某些内科基础性疾病的存在相关;水样的粪便标本更易于培养出艰难梭菌.
作者:程颖;卢金星;鄢盛恺;王靖;李杰;刘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石蜡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份石蜡组织标本,提取组织中DNA,应用基因芯片检测23种HPV亚型,即PCR扩增后产物在基因芯片上杂交.结果在宫颈炎组织中,基因芯片检测出的高危型HPV感染率为8.33%,CIN Ⅰ45.83%,CIN Ⅱ/Ⅲ87.50%,宫颈癌92.21%,其中鳞癌高危型HPV感染率为94.12%,腺癌为88.46%;HPV16为主要的高危致病亚型,占88.98%;HPV18为第2位高危致病亚型,占33.06%;HPV52、33、59、68为少数感染的高危亚型;宫颈鳞癌的HPV16感染率为93.73%,HPVl8感染率为27.08%;宫颈腺癌的HPV16感染率为82.61 0A,HPV18为52.17%;而低危型HPV在宫颈炎中的感染率为8.33%,CIN Ⅰ为16.67%,主要为HPV6,11亚型,CIN Ⅱ/Ⅲ及宫颈癌组织未检测出低危型HPV感染;宫颈炎中HPV均为单一感染,CIN Ⅰ中HPV混合感染率为20.00%,CIN Ⅱ/Ⅲ为28.57%,宫颈癌为36.62%.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可应用于石蜡组织标本,检测多种HPV亚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防治等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文生;李亚里;杨怡卓;吕亚莉;钟梅;刘爱军;刘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病原菌感染性疾病在住院患者中有较大的比率,由于各地区和各时期病原菌感染都有所不同,了解和分析趋势对治疗和预防有一定的意义.为此,我们对本院2001-2007年住院感染患者检出的病原菌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徐荣佳;黄占苗;赵阿丽;朱春华;王立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幽门螺杆菌感染问题引起世界性的广泛重视,其医源性传播在国外已被证实,国内调查亦表明医院内传播严重,胃镜室和消化科医务人员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其传播途径主要为口-粪-口、口-唾液-口、内镜传播.
作者:彭怀英;郭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由于紫外线直照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对人体有损伤,如穿透能力差、消毒范围有限、对人的眼睛、皮肤有损伤等.因此,如何保证紫外线的消毒效果、减少人体损伤等均为消毒工作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杨萍;徐逸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易感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2007年住院治疗的烧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41例烧伤患者中有257例发生感染,感染率75.4%;3 d内发生感染的的概率仅为12.9%,而4~10 d的感染率上升至72.7%;烧伤面积(BSA)越大,发生创面感染的可能性也越大,当BSA≤20.0 0A时,感染发生率仅为43.8%,BSA41.0~60.0%时,感染率上升至88.0%,而BSA≥61.0%的患者,则100.0%发生感染;此外,抗菌药物使用、医疗操作规范程度等也是影响创面感染的重要原因.结论在及时就诊的前提下,强化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严密病房环境、物品消毒,及时清创,适时引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创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芳;钱小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痰病原菌与预防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5月住院的86例重型肝炎合并呼吸道医院感染痰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呼吸道病原菌主要为G-杆菌69株(44.5%),G+球菌36株(23.2%),白色假丝酵母菌26株(16.8%),曲霉菌属14株(9.0%),酵母样真菌7株(4.5%),并对G-杆菌、G+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论了解重型肝炎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痰病原菌及发生原因,提示加强呼吸系统感染的预防是重型肝炎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董根华;范丽娟;黄晓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随州市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57株尿路感染病原菌鉴定采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结果 257株尿路感染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60.3%;肠球菌属第2位,占10.5%,尿路感染病原菌除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均为0以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0.0%和37.5%.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对其加强监测与控制.
作者:朱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状况.方法对1739例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用K-B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3.8%,主要有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2.9%,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肠球菌属;同时还检出酵母样真菌232株;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临床微生物室必须及时准确地检测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顺;徐升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医院2005年7月-2008年6月常规培养检出的201株肠球菌属,分析其在各种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征、耐药状况、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状况及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结果检出粪肠球菌106株(52.7%)、屎肠球菌76株(37.8%)、其他19株(9.5%),其中尿液102株(50.8%)、痰液46株(22.8%);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75.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呋喃妥因耐药率均>93.0%;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分别为14.4%和10.4%;筛选出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株1 51株(75.1%);检测出β-内酰胺酶阳性株74株(36.8%).结论肠球菌属感染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可引起泌尿和呼吸系统等多部位感染;多药耐药和高耐现象相当严重.
作者:林奇龙;夏邦世;沈忠海;朱素娟;陈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及病原菌耐药性现状,为临床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细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结果依据CLSI 2006年规则中的折点判读.结果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2.0%)、铜绿假单胞菌(18.4%)、鲍氏不动杆菌(12.7%)、金黄色葡萄球菌(12.3%)、大肠埃希菌(11.4%);产ESBLs大肠埃希莆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43.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9.0%;鲍氏不动杆菌已出现了泛耐药菌株.结论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与控制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申建维;吴远志;许平;金伟杰;程冬娥;孙秀琴;张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情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保障医疗安全,现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发生感染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严素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状况.方法对312例泌尿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分离的406株病原菌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用K-B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老年泌尿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7.0%,主要有大肠埃希菌、变形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9.1%,主要有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同时还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16株(4.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严重,应定期监测病原菌的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徐升强;詹燏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