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D试验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

李冬红;包曼菊

关键词:B-D试验, 失败, 分析, 处理
摘要:2005年1月1日-2006年10月31日间共进行B-D试验2 010次,其中不合格共130次,约占6%.现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3-2006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2003-2006年医院58 32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2 509例次,感染例次率为4.3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为26.66%;感染科室中血液科发病率高,为7.79%;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8.04%.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赵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59例假丝酵母菌属菌血症的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危重住院患者获得性假丝酵母菌属菌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1990-2004年间某院59例假丝酵母菌属菌血症和61例细菌菌血症的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假丝酵母菌属菌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9例假丝酵母菌属菌血症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8株(30.5%)居首位;其后依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及12株其他假丝酵母菌;在59例假丝酵母菌属菌血症患者中,53例(89.8%)采用过放化疗,34例(57.6%)长期留置导尿管,47例(79.7%)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23例(39.0%)应用中心静脉插管,同时,患者还接受了多种广谱抗菌药物的治疗.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为假丝酵母菌属菌血症的首要致病菌;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放化疗、使用中心静脉插管、机械性通气均会增加假丝酵母菌属菌血症的发病率.

    作者:赵心懋;徐英春;杨雪松;马洋;谢秀丽;陈民钧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肺炎克雷伯菌质粒AmpC酶的基因型研究

    目的 检测质粒AmpC酶的基因型及耐药特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流行及传播.方法 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细菌室2004年1-12月,非重复分离肺炎克雷伯菌218株,改良三维试验筛选产AmpC酶菌株,多重PCR和基因测序检测质粒AmpC酶基因型别,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结果 改良三维试验检出13株AmpC酶,检出率为5.96%,经多重PCR测定,7株菌约在405 bp出现阳性条带,经基因测序证实为DHA-1型质粒AmpC酶,检出率为3.2%;7株质粒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及酶抑制剂联合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全部耐药,对其他头孢类、单环β-内酰胺酶类、含酶抑制剂药物、氨基糖苷类及氟喹诺酮类药物普遍耐药,只有亚胺培南对其显示较好抗菌活性,尚未见耐药菌株出现.结论 同济医院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DHA-1型质粒AmpC酶,检出率为3.2%,产酶株显示多重耐药特性.

    作者:彭敬红;孙自珑;周有利;吕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254例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E)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为临床监测与控制PAE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老年患者PAE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采用K-B法对PAE进行体外耐药监测.结果 老年患者PAE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原发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日长、侵入性治疗、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等;PAE对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噻肟耐药率分别为74.8%、60.2%,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9%.结论 建议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耐药菌的传播,提高对老年患者PAE感染的防治水平.

    作者:姚正国;范秋莲;郭华国;陈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医院感染防护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调查61名基层医院卫事工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了解情况,探索提高自身防护的意识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和访谈相结合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工勤人员普遍存在医院感染知识缺乏,无自身防护能力,对从事的职业危害性认识不足,未定期培训及体检等.结论 加强基层医院工勤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工勤人员的防护意识,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定期体检,使工勤人员在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小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新病房楼搬迁时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在新外科大楼建成启用的搬迁阶段,为有效地控制新楼的环境污染,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我院采取了积极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王鲜平;张秀銮;管晓萍;曹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10年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10年来消毒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GB15982-1995、GB15981-1995对医院消毒相关物品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10年来医院监测样本合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70.53%~96.34%),使用中消毒液、医疗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在各年监测中处较高位置.结论 由于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技术规范的不断完善和监督管理的介入与加强,以及医护人员消毒意识与知识水平的提高等诸因素的影响,促使医院消毒工作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作者:吴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室再生器械的质量管理

    目的 探讨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方法 认真执行再生医疗器械操作规程,严格进行回收、洗涤、分类、包装、灭菌、发放、监测各环节的质量管理.结果 通过对再生医疗器械1年多的使用与管理,保证了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实施管理措施,完善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质量,保证了再生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地使用,达到了控制医院感染的标准、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作者:王立波;张东航;董雨燕;王琳;贾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患者口咽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气管切开患者口咽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抗菌药物应用有关的因素.方法 收集神经外科2004年8月-2005年8月气管切开患者7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应用头孢类抗菌药物,乙组应用非头孢类抗菌药物,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口腔涂片或咽拭子涂片均查出真菌孢子或菌丝;记录抗菌药物应用的时间、剂量、给药方法、种类、联合应用情况以及用药后患者病情及病程的变化过程.结果 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种类、剂量、给药方法及联合应用对口咽部真菌感染均有影响.结论 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越长、种类越繁杂、多途径给药及联合用药都会增加气管切开患者口咽部真菌感染的危险.

    作者:刘花;刘仲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糖肽类耐药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中日友好医院临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糖肽类耐药的流行情况和耐药机制,为MRCNS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头孢西丁纸片法、mecA基因PCR检测MRCNS;万古霉素耐药确证试验筛选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E-test法检测其MIC及多重PCR检测其van基因.结果 CNS对头孢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程度较高;52株CNS菌中头孢西丁纸片法与mecA基因检测MRCNS的符合率为96.2%,mecA基因阳性率为92.3%;256株CNS菌中筛选出4株异质性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VRS),均为MRCNS,未检出vanA、vanB、vanC1及vanC2基因.结论 对VRS和MRCNS进行有效的实验室检测与院内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与控制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远春;李爽;李凤莲;刘迎春;王靖;王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精神科住院患者胃肠道感染的干预效果

    本院自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发现胃肠道感染患者36例,占精神科医院感染总数的32.14%,较为严重.为提高精神科医务人员对胃肠道感染的认识,重视医院感染的防范,控制其发生率,我们分析了精神科胃肠道感染高发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史水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B-D试验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

    2005年1月1日-2006年10月31日间共进行B-D试验2 010次,其中不合格共130次,约占6%.现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李冬红;包曼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医疗机构护士锐器损伤现状调查与防护对策

    目的 调查各级医疗机构护士锐器损伤发生概率,分析发生原因及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对50所医疗机构1 050名护理人员,进行从事护理工作后发生锐器损伤的调查,发放调查表1 050份,有效使用1 028份.结果 50所医疗机构1 028名护理人员,其中有903名在工作中均受到不同程度锐器损伤,损伤概率占87.84%;工龄6~10年损伤率高,占40.75%,其次是工作11~15年占31.12%;共发生损伤7 059例次,每人平均损伤7.80次,损伤>10次287名,占31.78%;配药时被安瓿损伤4 986例次,占70.63%;其次是清洗器械损伤1 097例次,占15.54%;皮肤轻度损伤4 072例次,占57.69%.结论 要不断改进安瓿工艺及器械安全性;有条件医院应购置器械清洗机;关键是要加强职业防护意识的宣教力度,做好自我防护,降低损伤概率极为重要.

    作者:王美容;朱秀兰;方东萍;林祥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 探讨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淘汰旧的供应模式,实行供应室的集中式管理,按标准改建整体消毒供应中心,明确职能,规范流程,强化管理.结果 集中式的消毒供应中心,形成有效且规范的清洁、消毒、灭菌循环系统,确保消毒物品的质量.结论 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更利于管理和质量控制,减少污染扩散,简化作业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实现无菌物品零缺陷.

    作者:邱文影;徐海英;钟国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所致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临床分离引起医院感染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0株,经VITEK-Ⅱ微生物鉴定系统重新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监测14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1∶1病例对照研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该菌感染的危险因子.结果 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噻肟、氨曲南、阿米卡星高度耐药;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仍保持一定敏感性,敏感率分别为96.7%、76.7%、73.3%、60.0%;独立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OR=7.629)和住院时间>60 d(OR=4.466).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60 d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艳;刘长庭;王德龙;康春燕;张智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弗氏柠檬酸杆菌引起关节炎1例

    1 病例患者,男,10岁,在上学途中摔伤右膝关节.摔伤部位红肿,行走因难,在镇卫生院摄X线片无骨折,血常规WBC 9.5×109/L,N 0.81,L 0.19,诊断关节软组织挫伤.为预防感染用头孢唑林治疗约20 d,未见好转,红肿反而加重,遂转我院治疗.抽关节腔积液做细菌培养,分离出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弗氏柠檬酸杆菌,药敏试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5 d后,再次做细菌培养阴性,病情好转,康复出院.

    作者:刘旭忠;詹贞芳;宋智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母婴病房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调查分析与控制

    加强预防与控制母婴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我院母婴病房2006年9月,连续发现3例新生儿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经积极控制感染,并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汪青;刘素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特点分析

    我院是一所妇女儿童专科医院,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流行病学特点与综合医院有所不同,为了进一步探讨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特点,特对我院2002-2005年,53 044例出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调查,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雷新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种类与药敏分析

    目的 监测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种类,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医院2006年1-12月从304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178份阳性标本,对其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常见的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这4种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4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共14株,检出率为29.8%.结论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积极开展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早期诊断和控制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

    作者:陈雷;崔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 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5年1月-2006年2月ICU分离的245株革兰阴性杆菌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签定,用K-B法做药敏试验,用确证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24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占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2.4%)、大肠埃希菌(20.8%)及肺炎克雷伯菌(16.3%),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谱分析,其酶型可能以CTX-M型为主.结论 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非发酵菌保持了很强的抗菌活性,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也保持了较强的抗菌活性.

    作者:王丽;马杰;李顺清;肖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