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婴儿高压氧舱医院感染的措施

刘玉华;刘丽华;浦周昆

关键词:婴儿高压氧舱, 细菌培养, 预防措施
摘要:新生儿由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免疫系统不成熟,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医院感染.我们医院使用的婴儿高压氧舱是用透明有机玻璃制造,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的方法消毒,消毒方法是否可靠,为此,我们进行了连续的监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量泵持续使用细菌学调查

    微量泵操作方便,能长时间、小剂量、匀速地注射药物,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心内科、消化内科等科室的危重患者中已被广泛应用.在持续使用微量泵过程中,存在着较重的污染问题,已逐渐被广大医护人员所关注.现将对微量泵细菌学监测、原因分析、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马荣华;李坤;范传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酸碱性对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pH值对有机氯和无机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染有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的器械与物品进行消毒前后采样,用悬液定量杀灭实验检测不同含氯消毒剂不同酸碱性条件下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结果次氯酸钠消毒剂在pH值4.5~9.5的变化中,对物生物的杀灭率从99.9%下降至53.6%;而有机氯的杀灭率只下降0.03%.结论酸碱性对无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较大,而对建立有排除酸碱性干扰功能的有机含氯消毒剂影响甚微.

    作者:邱豫伟;伍冀湘;皮镇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美洛西林血清杀菌与美洛西林/舒巴坦效价研究

    目的采用测定血清杀菌效价(SBA)的方法评价美洛西林/舒巴坦(MLBT)与美洛西林(MLXL)的体内抗菌活性. 方法 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分别静脉滴注MLBT3.75 g、MLXL3.0 g,于给药后0.5 h(峰浓度)、7 h(谷浓度)采血,测定SBA. 结果 MLBT对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的峰时SBA均≥1∶8,为MLXL的2~4倍(P<0.01);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血清杀菌活性为MLXL的1~2倍;对铜绿假单胞菌,两药无差异.结论 MLBT对临床常见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体内抗菌活性强于MLXL,对治疗感染性疾病将会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培兰;柴栋;刘又宁;王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消毒剂灭活流感病毒方法的探讨

    目的以含氯消毒剂对甲型流感病毒灭活试验效果的观察,探讨消毒剂杀灭病毒试验方法.方法试验采用细胞感染法,以活细胞染色法(MTT法)和观察细胞病理变化(CPE)法测定中和剂、消毒剂及中和产物对狗肾细胞(MDCK)存活性的影响;通过流感病毒对细胞感染情况的观察、计算半数细胞感染剂量(TCID50)的值,确定消毒剂对病毒的杀灭效果. 结果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5 mg/L时,作用于细胞,仍可影响细胞的存活性,以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仅为26.15%,与CPE法测定含氯消毒剂对狗肾细胞存活性影响的结果基本一致;用MTT法筛选出的含0.07% 硫代硫酸钠的PBS的中和剂,可作为含氯消毒剂杀灭甲型流感病毒试验的中和剂;有效氯含量400 mg/L、作用10 min,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平均杀灭率为99.91%.结论以细胞感染法确定消毒剂对病毒杀灭效果的试验方法简便、可行.

    作者:佟颖;邓小虹;石伟先;丁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偶然误差及对策

    目的观察临床常规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中出现偶然误差的机率以及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方法对临床常规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血清标本,用ELISA首次测定后,对其阳性标本再用ELISA方法复测和用胶体金纸条法检测,部分标本再用另外两种ELISA试剂检测,并对其中7例标本进行了确认试验. 结果共检测16 944例,首次单孔测试阳性883例,复查后确定其中阳性846例,假阳性率为4.1%,用胶体金法对这846例进行测试,假阴性率为8.03%. 结论对ELISA检测方法,阳性者确有必要进行复孔测试,若用胶体金法复测可节约成本和时间,但单独的胶体金法只适合于初筛试验.

    作者:肖征;周薇薇;徐雅萍;董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普通外科老年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探讨

    目的预防老年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方法对395例老年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633例老年肿瘤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395,感染率为24.19%,其中呼吸道感染率高为53.17%.依次为切口、泌尿道、静脉置管. 结论老年患者因其自身的特点,免疫力下降,手术打击,各种管道介入及抗生素使用易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肖西平;周静;李娟;郭洪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内分泌科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

    内分泌科病房是我院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之一,为了解其医院感染情况,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1年393份病历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培杰;周长征;李维维;张新玲;高青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两种环氧乙烷锅的临床运用探讨

    医院消毒灭菌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医疗高新技术的发展,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和一次性医用物品的逐步推广,很多医疗器械不能高温高压灭菌,而化学消毒剂又易发生腐蚀和老化现象,因此医院消毒灭菌的方法正逐步向现代化、标准化和法规化的方向发展.我院在1998年引进安达信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箱,在2002年引进3 M公司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器,用于临床多种医疗器械的灭菌.

    作者:邵为民;邵世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酵母样真菌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酵母样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常规方法和mini VITAL血培养仪进行培养,用常规方法及ID32C或ATB Expression 鉴定. 结果酵母样真菌感染的患者144例,分离真菌152株,内有念珠菌(假丝酵母菌)133株,占总数的87.5%,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33株,占21.7%;白色念珠菌以外的其他酵母样菌119株占78.3%. 结论 ICU患者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长期留置导管等均为酵母样真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龚国富;徐三男;项勤;段秀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长、短链探针以链延伸反应提高基因传感器检测MRSA灵敏度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链延伸反应的原理延长引物链以提高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表面的质量负载,从而提高传感器检测MRSA的灵敏度.方法以不对称PCR的反应产物做为长链探针,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为短链探针,在基因传感器阵列表面分别固定上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及femA的长链及短链探针共4种探针片段,与相应的靶序列杂交后,加入Klenow酶,37℃进行链延伸反应1 h.结果长、短链探针均有效地固定在了传感器表面.mecA、femA短链探针在链延伸反应前的检测灵敏度为0.5 nmol/L,但经链延伸反应后检测灵敏度提高到了0.05 nmol/L;而长链探针却无法与相应的基因组靶序列发生杂交.结论短链探针链延伸反应有效地提高了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的灵敏度,但该法不适用于长链探针.

    作者:陈鸣;府伟灵;刘明华;张波;蒋天伦;公衍文;蔡国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护理人员医院感染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为了解我院护理人员医院感染认知程度,以采取有地放矢的培训方法,2000年8月,笔者对临床17个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介绍一种杜绝针刺的装置

    针刺是护士常见的经血传播疾病的途径,传播的疾病达20余种.可怕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损伤占80%.我们为了妥善处理针头,设计针头放置盒,方便了操作,杜绝了针头刺伤自己与他人的途径.

    作者:陈水敏;张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护理人员被针头刺伤的有关情况.结果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存在差异高度显著性,P<0.01;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操作环节比较均存在差异高度显著性,P<0.01;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对针刺伤后的处理不规范.结论护理人员应主动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管理;改进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方法和尽快采用防刺性护理用具.

    作者:任小英;邓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预防婴儿高压氧舱医院感染的措施

    新生儿由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免疫系统不成熟,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医院感染.我们医院使用的婴儿高压氧舱是用透明有机玻璃制造,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的方法消毒,消毒方法是否可靠,为此,我们进行了连续的监测.

    作者:刘玉华;刘丽华;浦周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变形杆菌的检测

    目的了解变形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及评价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变形杆菌的检测方法,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筛选产ESBLs变形杆菌提出建议. 方法收集1998年8月~199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和304医院临床分离的45株变形杆菌,进行纸片扩散法、双纸片协同试验、Etest试验和纸片确认试验检测. 结果所有变形杆菌分离株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其次为头孢他啶、氨曲南和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低;双纸片协同试验、Etest试验和纸片确认试验3种方法结果一致性好;头孢噻肟检测产ESBLs变形杆菌的敏感性高于头孢他啶(P<0.05). 结论亚胺培南可为治疗产ESBLs变形杆菌感染的首选方案;纸片扩散法初筛实验与DDST结合判断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简单、易行、廉价,不失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有效方法;头孢噻肟检测产ESBLs变形杆菌的敏感性高于头孢他啶,建议北京地区筛选产ESBLs变形杆菌时两种药物同时使用,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贾宁;林茂虎;陈世平;索继江;邢玉斌;江朝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置管后败血症的临床分析与防治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后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对35例中心静脉置管后导管败血症(CRS)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包括导管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防治措施等.结果 14例患者经拔管2~3 d后体温降至正常,10例均在拔管次日体温降至正常,3例拔管后根据药敏调整抗生素感染得到控制,8例因原发病重、恶性肿瘤加上CRS而间接导致死亡;CRS常见病原体真菌、革兰阴性杆菌、然后是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及头孢他啶的敏感率60%.结论 CRS的有效处理方法是拔除深静脉的导管.

    作者:陈宝勤;李美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凡士林纱布高压灭菌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观察凡士林纱布厚度、消毒灭菌次数及在锅中各位置的灭菌效果,对凡士林纱布的灭菌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方法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布片,夹置于各种厚度凡士林纱布的中心放于铝储物盒中,经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后做细菌定性分析. 结果经2次高压灭菌的32层以内的凡士林纱布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全部杀灭,杀灭指数为5×105~5×106. 结论采用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方法可靠,灭菌失败原因与凡士林纱布厚度、消毒灭菌次数及在锅中各位置有关,应控制凡士林纱布的厚度,不易过厚(不超过32层),并经2次高压消毒灭菌,置于锅中上层为消毒效果佳位置.

    作者:董薪;郭秀花;杨喜珍;刘则扬;梁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胸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预防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对胸外科手术后感染的医学和经济学效益.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比观察268例胸外科患者围术期不同给药方法的临床和经济学效果. 结果实验组和常规用药组相比较,其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差别无显著性,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差别亦无明显性,而住院总费用及抗生素费用等则明显低于常规用药组. 结论围术期应用双剂头孢西丁预防胸外科术后感染是一种合理有效而经济的预防方案.

    作者:陈刚;肖朴;花柱明;崔建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有效的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降低医院感染率. 方法根据<医院消毒技术规范>[1]修订医院感染护理质控标准,量化考核评价,实施奖罚措施,敦促管理制度的落实. 结果有效的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 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盛芝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医务人员手机微生物污染分析

    手机是目前应用很普遍的通讯工具,由于医院特殊的工作环境,医务人员手机容易受到污染,为此我们对我院医务人员手机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刘培跃;朱召明;孙永习;代俊合;石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