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肢软组织肉瘤术前动脉灌注DDP及沙培林40例免疫功效观察

靳迎军

关键词:肉瘤/免疫学, 软组织肿瘤/免疫学, 毕西巴尼/治疗应用, 顺铂/治疗应用, 免疫, 细胞, 四肢
摘要:目的:探讨DDP联合沙培林动脉灌注四肢软组织肉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软组织肉瘤分对照组(单一DDP)15例、联合组(DDP+沙培林)25例,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后1、4、7 d分别检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清中IgG、IgA、IgM、C3、C4的含量以及白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术前各项免疫学指标均低于联合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培林+DDP动脉灌注四肢软组织肉瘤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提高,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对术后切口愈合无影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腹盆腔肿瘤的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高能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腹盆腔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其病理变化.方法:对30例欲行手术的腹盆腔肿瘤患者先行HIFU治疗,同时观察临床疗效,术后再观察治疗区组织的病理变化,寻找临床和病理的关系.结果:HIFU治疗后,显效率43.3%(13/30),有效率36.7%(11/30),无效率20.0%(6/30).有效的24例术后组织学检查显示,治疗区内可见细胞变性、凝固性坏死,其边缘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无效的6例中,有4例病理学检查无明显异常,2例表现为细胞处于失活状态.结论:HIFU治疗后其临床疗效与病理变化是一换致的,用HIFU治疗腹盆腔肿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蒋晓东;宋大安;张天艳;颜怀新;朱江;陈昊;白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特异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研究进展

    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效的方法,而且这种治愈效果与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密切相关.目前认为GVL是治愈白血病的主要机制.综述了近年来特异性诱导GVL效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芯;谭获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Rg3对甲状腺癌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的临床观察

    为了探讨人参皂甙Rg3对人甲状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对18例甲状腺癌患者在术前2周口服Rg3,观察手术切除癌内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xsity,MVD)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血管减少明显,高倍镜下可见血管内皮细胞支架塌陷、变性、坏死;而对照组血管无明显改变.实验组MVD值计数108.69±25.24,对照组MVD计数160.52±4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Rg3具有抑制甲状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可有效抑制其生长和转移.

    作者:刘力伟;叶国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MMP-2与TIMP-2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MMP-2、TIMP-2的半定量表达情况.结果:1)在78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TI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3%(58/78)和39.7%(31/7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s=-0.437,P<0.01.2)MMP-2表达与乳腺癌原发肿瘤大小呈显著正相关,rs=0.374,P<0.01,与组织学分级相关,分级越高其阳性表达率就越高,rs=0 606,P<0.01;TIMP-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呈负相关rs=-0.288,P<0.05;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s=-0.377,P<0.01.MMP-2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s=0.454,P<0.01;TIMP-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s=-0.261,P<0.05.MMP-2阳性表达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1;TIMP-2与5年生存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MP-2与TIMP-2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刘真真;崔树德;魏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四肢软组织肉瘤术前动脉灌注DDP及沙培林40例免疫功效观察

    目的:探讨DDP联合沙培林动脉灌注四肢软组织肉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软组织肉瘤分对照组(单一DDP)15例、联合组(DDP+沙培林)25例,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后1、4、7 d分别检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清中IgG、IgA、IgM、C3、C4的含量以及白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术前各项免疫学指标均低于联合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培林+DDP动脉灌注四肢软组织肉瘤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提高,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对术后切口愈合无影响.

    作者:靳迎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绝经前期ⅡB~ⅣA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绝经前期ⅡB~ⅣA期宫颈癌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98例绝经前期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5岁和>35岁患者的生存率及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98例绝经前期ⅡB~ⅣA期宫颈癌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0%(59/98)、47.96%(47/98)和31. 25%(31/98),各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ⅡB 58.82%(10/17)、ⅢA 34.04%(16/47)、ⅢB 17.39%(4/23)、Ⅲ28.57%(20/70)和ⅣA 9.09%(1/11).比较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综合治疗各期宫颈癌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与>35岁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2.50%(6/48)和50.00%(2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35岁绝经前期ⅡB~ⅣA期宫颈癌生存率低,年龄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效果差,放射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放射治疗后顽固肿瘤病灶可通过介入化疗或静脉化疗提高疗效.

    作者:何剑莉;阎钢;海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EGFR-STAT3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

    上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transcription 3,EGFR-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许多肿瘤中活化,STAT 3能调节多种基因的活性,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细胞凋亡.该通路的活化机制研究表明,EGFR有可能以不依赖JAK激酶的方式直接活化STAT 3,Src有可能参与EGFR与STAT 3的相互作用.这将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柏素云;王蔚林;李冠武;温博贵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胸腺嘧啶磷酸化酶的表达与卡培他滨治疗大肠癌疗效评价的临床意义

    有ELTSA方法,测定服用卡培他滨和未服用卡培他滨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的表达.结果用卡培他滨后结直肠癌组织的TP浓度均数为(467.48±10.49)ng/mL;未用为(180.30±7.64)ng/mL;用卡培他滨肿瘤组织中浓度均数比未用组浓度均数高2.59倍,t>2.660,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测定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的TP表达不平,可以作为评价卡培他滨疗效的指标.

    作者:郭琼行;郭辰虹;刘洪俊;常宏;石玉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亚硒酸钠对胃癌形成的作用及对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胃癌形成过程中亚硒酸钠的作用机制及其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N甲基-N-硝基-N亚硝胍(MNNG)20 mg/kg给大鼠灌胃,以诱导大鼠胃腺癌形成.实验第43周,用HE染色、病理诊断和AB-PAS反应方法比较各组MNNG诱导Wistar大鼠腺胃癌形成过程中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在此过程中胃黏膜bcl-2和Bax蛋白表达,并对其结果进行定性、定位及图象分析.结果:饮水中加入2和4 mg/L的亚硒酸钠加重胃黏膜的糜烂、出血和肠化生,P<0 05,在MNNG诱癌过程中发生了浆膜下平滑肌瘤,亚硒酸钠可增加平滑肌瘤的发生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加硒组bcl-2阳性标本的平均光密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加硒组的Bax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亚硒酸钠可增强大鼠胃黏膜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并使之糜烂、出血、肠化生;同时,可促进浆膜下平滑肌瘤的形成.

    作者:苏衍萍;唐军民;唐岩;高慧英;杨国杰;马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42例报告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的近期效果.方法:对0期(导管内癌)、Ⅰ期和部分Ⅱ期乳腺癌患者共90例进行非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保乳术(42例)和全乳切除术(48例)的近期效果.结果:保乳术占同期乳腺癌手术的19%,保乳术组中位随访28个月,有2例局部复发(4.8%),均为0 期乳腺癌,年龄均<40岁;全乳切除术组中位随访31个月,无局部复发,但1例发生对侧乳腺癌(2.1%);两组均无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保乳术组美容效果满意率为92.9%.结论:保乳术也适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美容效果满意,但存在一定的局部复发率,导管内癌局部处理较浸润癌更应慎重.

    作者:李文萍;王颀;许娟;张安秦;陈中杨;杨剑敏;施军涛;郭庆禄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X线影像中食管癌移动度与术后病理及切除率的关系

    为了通过手术前X线检查,找到一个更为可靠的判断食管癌切除率的新方法.术前3d患者分别于立位及卧位时吞钡食管检查并摄片,测量立位及卧位片上肿瘤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距离,并对照手术结果及术后病理做出分析.结果同一患者的X线片中,肿瘤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距离在立位与卧位摄片时有一定差值,我们把这个差值称为食管癌移动度,在肿瘤部分肌层浸润组x=1.7 cm、全层浸润或外浸尚可切除组x=0.86 cm、外侵其他器官不能切除组x=0.15 cm,食管癌移动度不同,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移动度>1.29 cm,提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轻,切除病灶把握性较大;食管癌移动度<0 86 cm,手术切除有一定困难;食管癌移动度<0.3 cm,应先行放射治疗.

    作者:高松;王善政;郑勇;张哲;李长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晚期胃癌术前以羟基喜树碱为主介入化疗临床研究

    胃癌是我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就诊时大部分已是中晚期.采用术前化疗对胃癌的治疗,经过临床实践发现疗效确切,并在一定时间内手术切除,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亓健;陈心锐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枢丹预防顺铂对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研究

    为了观察枢丹的止吐效果及毒副反应,寻找价廉、高效的止吐方案,对60例接受顺铂联合化疗的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单用枢丹、单用胃复安和两者联合地塞米松的疗效及毒性.结果为枢丹组、胃复安组和联合组止吐有效率分别为82.5%、67.5%和95.0%,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2.5%、60%和87.5%,其止吐效果胃复安组和联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毒副反应较轻.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枢丹为一高效、安全的化疗止吐药.枢丹、胃复安、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是预防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安全高效、廉价实惠的止吐方案.

    作者:黄壮士;张艳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导航下锁孔手术的麻醉处理

    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利用神经导航技术进行小病灶锁孔手术17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莉;罗巧中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确定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及转移规律,探讨淋巴结状况作为乳腺癌预后因素的意义.方法:通过对在我院手术治疗、有完整病理资料的603例的淋巴结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库内的数据使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结果: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为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术前化疗、原发瘤化疗效果、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化疗效果、病理类型,与患者的年龄和病期无关.术前化疗方案和化疗时间的长短对淋巴结转移的状况也有一定影响,肿瘤的个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对淋巴结状况判别正确率为67.3%,淋巴结转移与否对患者生存判别正确率为75.5%.

    作者:惠锐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结直肠癌中cyclin D1和CD44V6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cyclinD1、CD44V6、E-cadherin(E-cad)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48例结直肠癌中cyclin D1、CD44V6、E-cad蛋白的表达.结果:48例结直肠癌中cyclin D1、CD44V6、E-cad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8.3%(28/48)、75.0%(36/48)和45.8%(22/48).cyclin D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60岁以上年龄组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P<0.05,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CD44V6高表达及E-cad低表达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CD444 V6、E-Cad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yclin D1、CD44 V6、E-cad蛋白是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朱寿田;楼善贤;施红旗;徐庆才;王利霞;刘庆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肝癌高危人群的保护性研究

    目的:探索有效、安全、价廉的药物,以尽可能减少肝癌高发区高危人群的肝癌发生率以及降低肝癌根治性切除后的复发率.方法:对高危人群391例及术后患者189例分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纯中药制剂软坚护肝片加甘草甜素片,对照组应用一般护肝药.治疗3年以上,长期追踪.结果:高危人群实验组肝癌发生率0.72%,对照组为9 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人群实验组肝癌3、5年复发率分别为11.69%和15.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36%和39.29%,P<0.05.结论:软坚护肝片和甘草甜素片对长期暴露于较强肝癌危险因素的人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梁水庭;陆云飞;黎乐群;覃晓;李艳宁;卢月华;郭庆渠;梁雪婧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侵犯气管或食管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侵犯气管或食管的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10年间收治的2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8种手术方法.结果:3例患者术后2年内发生转移死亡;5例术后颈部肿块复发,4例拒绝再次手术而仅行放疗,现2例仍带瘤生存;其余病例来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对于没有广泛转移的甲状腺癌,尽管侵犯气管或食管,仍应行受累气管或食管的切除,以减少出血、梗阻、窒息等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薛克成;董淑晓;梁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塞来昔布对胃肠毒副反应及用于肿瘤靶向防治的可行性研究

    为了研究在化疗期间塞来昔布的胃肠道毒副反应及用于恶性肿瘤靶向预防及治疗的可行性,分别采用塞来昔布及双氯芬酸钠对46例轻中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跟踪治疗,并从胃肠道毒副反应、耐受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较.临床结果显示,塞来昔布与双氯芬酸钠在抗肿瘤疼痛方面疗效大致相同,基来昔布引起的一过性胃肠不适为19.4%,未见症状性溃疡.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可以充分利用塞来昔布特异性的COX-2抑制特性,有效地抑制转移性肿瘤引起的轻中度疼痛,它对上消化道毒副反应小、安全性好的优点和潜在的抑制肿瘤发生及发展的作用,可以进一步用于恶性肿瘤的靶向预防及治疗.

    作者:郑伟华;卢奕云;何蕙泾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宜利治合并化疗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2000年6月1日~2003年2月1 7日,我科使用宜利治治疗70例晚期肿瘤患者,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夏环玲;房玉珍;张维士;徐建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