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王善政;郑勇;张哲;李长勤
2000年1月1日~2004年1月10日,蒙阴县人民医院应用紫杉醇联合治疗青年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11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学军;于水;赵明;杨新华;袁双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MMP-2、TIMP-2的半定量表达情况.结果:1)在78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TI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3%(58/78)和39.7%(31/7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s=-0.437,P<0.01.2)MMP-2表达与乳腺癌原发肿瘤大小呈显著正相关,rs=0.374,P<0.01,与组织学分级相关,分级越高其阳性表达率就越高,rs=0 606,P<0.01;TIMP-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呈负相关rs=-0.288,P<0.05;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s=-0.377,P<0.01.MMP-2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s=0.454,P<0.01;TIMP-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s=-0.261,P<0.05.MMP-2阳性表达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1;TIMP-2与5年生存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MP-2与TIMP-2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刘真真;崔树德;魏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有ELTSA方法,测定服用卡培他滨和未服用卡培他滨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的表达.结果用卡培他滨后结直肠癌组织的TP浓度均数为(467.48±10.49)ng/mL;未用为(180.30±7.64)ng/mL;用卡培他滨肿瘤组织中浓度均数比未用组浓度均数高2.59倍,t>2.660,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测定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的TP表达不平,可以作为评价卡培他滨疗效的指标.
作者:郭琼行;郭辰虹;刘洪俊;常宏;石玉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将5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随机分为化放组和单放组,每组26例.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35 mg/m2,d1、d22;顺铂20 mg/m2,d1~d5、d22~d26,化疗同步60Co体外照射,常规分割照射DT 40 Gy时缩野行加速超分割照射,DT 1.5 Gy/次,2次/d,2次间隔>6 h,每周5 d,照射9 d,DT 27 Gy,总剂量DT 67 Gy/6 w.化放组CR、PR、NC和PD分别为34.6%(9/26)、53.8%(14/26)、7.7%(2/26)和3.9%(1/26),有效率CR+PR为88.4%(23/26);单放组CR、PR、NC和PD分别为19.2%(5/26)、46.2%(12/26)、23 1%(6/26)和ll.5%(3/26),有效率CR+PR为65.4%(17/26),P<0.05.化放组1、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9.2%、38.5%和19个月,单放组分别为46.1%、19.2%和12个月,P<0.05.化放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88.5%(23/26),脱发发生率100%,放射性食管炎34.6%(9/26),放射性肺炎23.1%(6/26);单放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30.8%(8/26),放射性食管炎30 8%(8/26),放射性肺炎19.2%(5/26).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紫杉醇/顺铂同期化疗合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NSCLC能提高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张纯;陈昱明;莫汉文;张静玉;陈文尖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为了观察地榆升白片对肺癌化疗后外周血常规的影响,将63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采用地榆升白片加EP方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EP方案化疗,观察两者外周血常规变化及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结果示观察组Ⅲ度及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X2=4.467,P<0.05;观察组外周血WBC、PLT、HB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周血WBC、PLT、HB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WBC、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人均惠尔血(150μg)用量分别为(0.58±1.99)支和(1.93±3.62)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地榆升白片可预防肺癌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提高外周血WBC和PLT水平,减少升白药的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佑民;乐凤华;邹银水;谭晓云;李金彩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胃癌是我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就诊时大部分已是中晚期.采用术前化疗对胃癌的治疗,经过临床实践发现疗效确切,并在一定时间内手术切除,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亓健;陈心锐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为了探讨卵巢良性肿瘤剥除后,改良传统术式行卵巢成形术与术后卵巢功能的关系,对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常规行卵巢肿瘤剥除后采用腔内螺旋式缝合卵巢成形,术后第1、3、6个月于排卵期测定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孕酮(P)水平,并比较手术前后变化;同时经阴道超声扫描(TVS)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是否符合排卵期;术后第1或第2个月监测术侧卵巢有无排卵.结果50例施术者术后第1、3、6个月E2、FSH、LH、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均符合排卵期;以上4项生殖激素水平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TVS监测术侧卵巢排卵,第1个月及第2个月排卵率分别为32%及79.41%,术后2个月内术侧卵巢总排卵率达86%.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此术式的改良不影响卵巢功能,而且安全、有效、经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秀萍;赵蕾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小细胞肺癌(sn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SCLC患者的治疗,按治疗方式分为化放疗综合组和其他治疗组,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分析放疗前后的局部控制率和死亡原因.结果:化放综合治疗组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是70%、22.2%和15%,其他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是35.4%.化放综合组患者放疗后局部控制率有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的患者死亡原因多为脑转移,而局部未完全控制的患者死亡原因是脑转移和局部未控或复发.局部控制的患者比其他患者有较长的存活时间.结论:放疗在SCLC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与化疗结合可提高局部控制率,进而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福泉;邱杰;胡克;周觉初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结肠癌肝转移的高发生率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1992年1月~2001年1月,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结肠癌并肝转移患者53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贾宗师;张同军;卢雪梅;马译兵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有机硒在体外对人骨肉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以硒酸酯多糖为实验药物,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峰及细胞周期等,研究其对骨肉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硒酸酯多糖作用骨肉瘤细胞1、2、4、6 d及浓度为0、30、60、120μg/Ml后细胞生长曲线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可见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细胞周期主要受阻于S期.结论:硒酸酯多糖可在体外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
作者:吴兴;陈峥嵘;陈中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回顾性分析了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癌于CT增强前及增强后动脉、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影像表现.结果18例小肝癌中,直径<1 cm者2例,1.0~3.0 cm者16例,CT平扫时15例表现为均匀低密度,3例为等密度,增强后动脉期15例病灶有强化表现,均匀或不均匀,3例病灶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14例表现为低密度病灶,延迟期14例表现为低密度病灶.
作者:刘小虎;左文述;胡旭东;李万湖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cyclinD1、CD44V6、E-cadherin(E-cad)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48例结直肠癌中cyclin D1、CD44V6、E-cad蛋白的表达.结果:48例结直肠癌中cyclin D1、CD44V6、E-cad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8.3%(28/48)、75.0%(36/48)和45.8%(22/48).cyclin D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60岁以上年龄组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P<0.05,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CD44V6高表达及E-cad低表达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CD444 V6、E-Cad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yclin D1、CD44 V6、E-cad蛋白是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朱寿田;楼善贤;施红旗;徐庆才;王利霞;刘庆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为了观察枢丹的止吐效果及毒副反应,寻找价廉、高效的止吐方案,对60例接受顺铂联合化疗的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单用枢丹、单用胃复安和两者联合地塞米松的疗效及毒性.结果为枢丹组、胃复安组和联合组止吐有效率分别为82.5%、67.5%和95.0%,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2.5%、60%和87.5%,其止吐效果胃复安组和联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毒副反应较轻.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枢丹为一高效、安全的化疗止吐药.枢丹、胃复安、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是预防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安全高效、廉价实惠的止吐方案.
作者:黄壮士;张艳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有效、安全、价廉的药物,以尽可能减少肝癌高发区高危人群的肝癌发生率以及降低肝癌根治性切除后的复发率.方法:对高危人群391例及术后患者189例分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纯中药制剂软坚护肝片加甘草甜素片,对照组应用一般护肝药.治疗3年以上,长期追踪.结果:高危人群实验组肝癌发生率0.72%,对照组为9 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人群实验组肝癌3、5年复发率分别为11.69%和15.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36%和39.29%,P<0.05.结论:软坚护肝片和甘草甜素片对长期暴露于较强肝癌危险因素的人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梁水庭;陆云飞;黎乐群;覃晓;李艳宁;卢月华;郭庆渠;梁雪婧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乳腺癌腋窝手术的新观念,可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PET)作为新的影像学技术,在肿瘤诊断、指导治疗方面有重要价值.综述了两者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原理、应用、影响因素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桐;刘奇;周慧;王永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参芪扶正注射液是以中药黄芪、党参为主要组成成分研制的静脉型注射液,2002年10月~2003年10月,我科对该药治疗中晚期肿瘤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敏慧;李辉贤;安怡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5例中高度NHL患者,采用ELISA法和直接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中的HBV标志物及DNA,常规方法检测化疗前后肝功能.结果:HBsAg阳性率33.68%(32/95),化疗后62.50%(20/32)HBsAg(+)和14.29%(9/63)HBsAg(-)肝功能损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损害达中重度和持续时间达2~4个月的患者,HBsAg(+)组都占55%(11/20),HBsAg(-)组都占11.1%(1/9),损害程度和持续时间两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前者较后者重,持续时间长;14例HBsAg(+)发生肝功能损害时病毒复制再度活跃.结论:NHL患者化疗后HBsAg(+)较HBsAg(-)易发生肝功损害,而且前者较后者重、持续时间长;化疗后病毒复制再度活跃是发生肝功损害的重要原因.
作者:夏国豪;张全安;朱梁军;郭仁宏;潘良熹;冯继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高能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腹盆腔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其病理变化.方法:对30例欲行手术的腹盆腔肿瘤患者先行HIFU治疗,同时观察临床疗效,术后再观察治疗区组织的病理变化,寻找临床和病理的关系.结果:HIFU治疗后,显效率43.3%(13/30),有效率36.7%(11/30),无效率20.0%(6/30).有效的24例术后组织学检查显示,治疗区内可见细胞变性、凝固性坏死,其边缘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无效的6例中,有4例病理学检查无明显异常,2例表现为细胞处于失活状态.结论:HIFU治疗后其临床疗效与病理变化是一换致的,用HIFU治疗腹盆腔肿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蒋晓东;宋大安;张天艳;颜怀新;朱江;陈昊;白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糖类抗原CA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37 U/mL是诊断癌的临界值.我们对血清CA19-9升高>200 U/m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发现CA19-9对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随着数值的升高而增大,且>1 000 U/mL.时,往往胰腺癌已进入晚期,无法根治性切除,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香;姚青华;鞠洪阳;周先亭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用MTT法测定消乳岩丸对5株人肿瘤细胞系的抑瘤作用.结果消乳岩丸对5株人肿瘤细胞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有明显量效关系.高剂量组有较高抑制作用,GLC、MCF-7、KB、宫-743和MGC-803的抑制率分别为69 17%、81.77%、62.72%、77.92%和81.43%.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中药消乳岩丸体外对人肿瘤细胞有较高的抑瘤作用.
作者:杨孟祥;周玉芳;刘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