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CA19-9高于200U/mL325例临床评价

赵玉香;姚青华;鞠洪阳;周先亭

关键词:抗原, 肿瘤相关/分析,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胰腺肿瘤
摘要:糖类抗原CA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37 U/mL是诊断癌的临界值.我们对血清CA19-9升高>200 U/m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发现CA19-9对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随着数值的升高而增大,且>1 000 U/mL.时,往往胰腺癌已进入晚期,无法根治性切除,总结报道如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随访资料完整的术后NSCLC组织标本60例、癌旁组织20例和肺正常组织5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和Ki67.对术后辅助性化疗36例,分析疗效与EGFR和Ki67表达的关系.结果:NSCLC中EGFR表达阳性率为65%,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质;Ki67表达阳性率为81 67%,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核;20例癌旁组织及5例正常肺组织未见阳性染色细胞.癌组织EGFR和Ki67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中EGFR和Ki67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细胞的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EGFR和Ki67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19.86%和31.33%,低于阴性表达70.11%和90.91%,P<0.05;接受术后辅助性化疔的患者,EGFR和Ki67阳性表达复发转移率分别为70.37%和62.50%,高于阴性表达11.11%和0,P<0.05.结论:EGFR和Ki67在NSCLC中的异常或过度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表达具有协同作用.因此,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和Ki67表达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NSCLC的生物学行为、评估疗效及推测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吴萍;张锦;李蓉;吕怀盛;秦憬;张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乙肝病毒感染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5例中高度NHL患者,采用ELISA法和直接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中的HBV标志物及DNA,常规方法检测化疗前后肝功能.结果:HBsAg阳性率33.68%(32/95),化疗后62.50%(20/32)HBsAg(+)和14.29%(9/63)HBsAg(-)肝功能损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损害达中重度和持续时间达2~4个月的患者,HBsAg(+)组都占55%(11/20),HBsAg(-)组都占11.1%(1/9),损害程度和持续时间两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前者较后者重,持续时间长;14例HBsAg(+)发生肝功能损害时病毒复制再度活跃.结论:NHL患者化疗后HBsAg(+)较HBsAg(-)易发生肝功损害,而且前者较后者重、持续时间长;化疗后病毒复制再度活跃是发生肝功损害的重要原因.

    作者:夏国豪;张全安;朱梁军;郭仁宏;潘良熹;冯继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晚期胃癌术前以羟基喜树碱为主介入化疗临床研究

    胃癌是我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就诊时大部分已是中晚期.采用术前化疗对胃癌的治疗,经过临床实践发现疗效确切,并在一定时间内手术切除,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亓健;陈心锐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侵犯气管或食管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侵犯气管或食管的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10年间收治的2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8种手术方法.结果:3例患者术后2年内发生转移死亡;5例术后颈部肿块复发,4例拒绝再次手术而仅行放疗,现2例仍带瘤生存;其余病例来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对于没有广泛转移的甲状腺癌,尽管侵犯气管或食管,仍应行受累气管或食管的切除,以减少出血、梗阻、窒息等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薛克成;董淑晓;梁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2000年3月1日~2003年8月31日,我们开展了硬膜外持续恒速注药镇痛(CCEA)技术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观察50例乳腺癌患者的应用,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孙景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血清CA19-9高于200U/mL325例临床评价

    糖类抗原CA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37 U/mL是诊断癌的临界值.我们对血清CA19-9升高>200 U/m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发现CA19-9对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随着数值的升高而增大,且>1 000 U/mL.时,往往胰腺癌已进入晚期,无法根治性切除,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香;姚青华;鞠洪阳;周先亭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紫杉醇加顺铂联合治疗青年人Ⅲ A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2000年1月1日~2004年1月10日,蒙阴县人民医院应用紫杉醇联合治疗青年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11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学军;于水;赵明;杨新华;袁双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消乳岩丸抗肿瘤作用的体外试验研究

    用MTT法测定消乳岩丸对5株人肿瘤细胞系的抑瘤作用.结果消乳岩丸对5株人肿瘤细胞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有明显量效关系.高剂量组有较高抑制作用,GLC、MCF-7、KB、宫-743和MGC-803的抑制率分别为69 17%、81.77%、62.72%、77.92%和81.43%.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中药消乳岩丸体外对人肿瘤细胞有较高的抑瘤作用.

    作者:杨孟祥;周玉芳;刘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42例报告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的近期效果.方法:对0期(导管内癌)、Ⅰ期和部分Ⅱ期乳腺癌患者共90例进行非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保乳术(42例)和全乳切除术(48例)的近期效果.结果:保乳术占同期乳腺癌手术的19%,保乳术组中位随访28个月,有2例局部复发(4.8%),均为0 期乳腺癌,年龄均<40岁;全乳切除术组中位随访31个月,无局部复发,但1例发生对侧乳腺癌(2.1%);两组均无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保乳术组美容效果满意率为92.9%.结论:保乳术也适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美容效果满意,但存在一定的局部复发率,导管内癌局部处理较浸润癌更应慎重.

    作者:李文萍;王颀;许娟;张安秦;陈中杨;杨剑敏;施军涛;郭庆禄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塞来昔布对胃肠毒副反应及用于肿瘤靶向防治的可行性研究

    为了研究在化疗期间塞来昔布的胃肠道毒副反应及用于恶性肿瘤靶向预防及治疗的可行性,分别采用塞来昔布及双氯芬酸钠对46例轻中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跟踪治疗,并从胃肠道毒副反应、耐受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较.临床结果显示,塞来昔布与双氯芬酸钠在抗肿瘤疼痛方面疗效大致相同,基来昔布引起的一过性胃肠不适为19.4%,未见症状性溃疡.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可以充分利用塞来昔布特异性的COX-2抑制特性,有效地抑制转移性肿瘤引起的轻中度疼痛,它对上消化道毒副反应小、安全性好的优点和潜在的抑制肿瘤发生及发展的作用,可以进一步用于恶性肿瘤的靶向预防及治疗.

    作者:郑伟华;卢奕云;何蕙泾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凋亡相关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细胞积极参与自身死亡的单一细胞缺失过程,对肿瘤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凋亡的过程及其调控因素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试图通过诱导凋亡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凋亡的内源性调控因素主要是凋亡相关基因及其产物.综述凋亡相关基因bcl-2家族、p53、p21、p16、Fas/Fasl、C-myc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与治疗效果和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贾艳敏;张晓菁;温泽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老年胃癌198例临床分析

    分析和总结了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结果198例老年胃癌患者,148例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见病.术后并发症51例次,死亡9例.手术前有共存病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63%;手术前无共存病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广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喹诺酮类抗菌药对人膀胱癌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前,膀胱移行细胞癌70%~80%是浅表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90%.由于预后较好,初次治疗通常是经尿道电切术(transuretheral resection,TUR),随后只定期观察或联合应用膀胱内免疫治疗(卡介苗)或化疗防止复发.近年来研究显示,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鼠移行细胞癌培养细胞有细胞毒作用[1,2].我们对不同浓度氟罗沙星和环丙沙星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株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预防膀胱癌复发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张毅;杨明山;马庆铮;徐忠法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Rg3对甲状腺癌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的临床观察

    为了探讨人参皂甙Rg3对人甲状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对18例甲状腺癌患者在术前2周口服Rg3,观察手术切除癌内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xsity,MVD)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血管减少明显,高倍镜下可见血管内皮细胞支架塌陷、变性、坏死;而对照组血管无明显改变.实验组MVD值计数108.69±25.24,对照组MVD计数160.52±4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Rg3具有抑制甲状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可有效抑制其生长和转移.

    作者:刘力伟;叶国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导航下锁孔手术的麻醉处理

    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利用神经导航技术进行小病灶锁孔手术17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莉;罗巧中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先处理支气管的肺切除术48例

    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在48例肺切除术中采用先处理支气管后处理肺血管的方法,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衍广;隋在春;杨作治;闫作义;高秀华;张磊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结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附53例报告

    结肠癌肝转移的高发生率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1992年1月~2001年1月,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结肠癌并肝转移患者53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贾宗师;张同军;卢雪梅;马译兵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激活NGF/trkA信号传导通路引起NB细胞良性分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其高亲和性受体(trkA)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对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良性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trkA cDNA重组质粒转染入人神经母细胞瘤SH SY5Y细胞系中,应用RT-PCR技术鉴定转染后基因的表达,比较转染前后SH-SY5Y细胞的分化程度及表达trkA的SH-SY5Y细胞用NGF处理前后的分化程度.结果:成功转染trkA基因并在SH-SY5Y细胞中稳定表达,对照组及空载体组trkA PCR率分别为0.43±0.073 8和0.44±0.09,实验组为2.69±0.22,实验组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后SH-SY5Y细胞的分化程度明显增加,用NGF处理后,其分化程度进一步增加.分化细胞的百分率实验组1为37.69±1 75,实验组2为26 28±1.34,对照组18.435±1.25,空载体组17.61±1.69.实验组1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2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2和实验组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GF/trkA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能够引起NB细胞的良性分化,这一传导通路的激活可能是NB细胞良性逆转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继红;李爱敏;张锦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同期化疗合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将5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随机分为化放组和单放组,每组26例.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35 mg/m2,d1、d22;顺铂20 mg/m2,d1~d5、d22~d26,化疗同步60Co体外照射,常规分割照射DT 40 Gy时缩野行加速超分割照射,DT 1.5 Gy/次,2次/d,2次间隔>6 h,每周5 d,照射9 d,DT 27 Gy,总剂量DT 67 Gy/6 w.化放组CR、PR、NC和PD分别为34.6%(9/26)、53.8%(14/26)、7.7%(2/26)和3.9%(1/26),有效率CR+PR为88.4%(23/26);单放组CR、PR、NC和PD分别为19.2%(5/26)、46.2%(12/26)、23 1%(6/26)和ll.5%(3/26),有效率CR+PR为65.4%(17/26),P<0.05.化放组1、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9.2%、38.5%和19个月,单放组分别为46.1%、19.2%和12个月,P<0.05.化放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88.5%(23/26),脱发发生率100%,放射性食管炎34.6%(9/26),放射性肺炎23.1%(6/26);单放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30.8%(8/26),放射性食管炎30 8%(8/26),放射性肺炎19.2%(5/26).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紫杉醇/顺铂同期化疗合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NSCLC能提高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张纯;陈昱明;莫汉文;张静玉;陈文尖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地榆升白片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外周血细胞下降的临床研究

    为了观察地榆升白片对肺癌化疗后外周血常规的影响,将63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采用地榆升白片加EP方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EP方案化疗,观察两者外周血常规变化及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结果示观察组Ⅲ度及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X2=4.467,P<0.05;观察组外周血WBC、PLT、HB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周血WBC、PLT、HB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WBC、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人均惠尔血(150μg)用量分别为(0.58±1.99)支和(1.93±3.62)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地榆升白片可预防肺癌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提高外周血WBC和PLT水平,减少升白药的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佑民;乐凤华;邹银水;谭晓云;李金彩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