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红;李爱敏;张锦华
目的:探索有效、安全、价廉的药物,以尽可能减少肝癌高发区高危人群的肝癌发生率以及降低肝癌根治性切除后的复发率.方法:对高危人群391例及术后患者189例分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纯中药制剂软坚护肝片加甘草甜素片,对照组应用一般护肝药.治疗3年以上,长期追踪.结果:高危人群实验组肝癌发生率0.72%,对照组为9 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人群实验组肝癌3、5年复发率分别为11.69%和15.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36%和39.29%,P<0.05.结论:软坚护肝片和甘草甜素片对长期暴露于较强肝癌危险因素的人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梁水庭;陆云飞;黎乐群;覃晓;李艳宁;卢月华;郭庆渠;梁雪婧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有机硒在体外对人骨肉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以硒酸酯多糖为实验药物,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峰及细胞周期等,研究其对骨肉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硒酸酯多糖作用骨肉瘤细胞1、2、4、6 d及浓度为0、30、60、120μg/Ml后细胞生长曲线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可见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细胞周期主要受阻于S期.结论:硒酸酯多糖可在体外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
作者:吴兴;陈峥嵘;陈中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为了观察枢丹的止吐效果及毒副反应,寻找价廉、高效的止吐方案,对60例接受顺铂联合化疗的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单用枢丹、单用胃复安和两者联合地塞米松的疗效及毒性.结果为枢丹组、胃复安组和联合组止吐有效率分别为82.5%、67.5%和95.0%,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2.5%、60%和87.5%,其止吐效果胃复安组和联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毒副反应较轻.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枢丹为一高效、安全的化疗止吐药.枢丹、胃复安、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是预防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安全高效、廉价实惠的止吐方案.
作者:黄壮士;张艳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对32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体外照射剂量为50~55 Gy,腔内治疗剂量为50 Gy/10周,放疗结束后2~4周给予手术,手术方式为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22例,次广泛子宫切除术8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2例,盆腔淋巴结清除6例,选择性盆腔淋巴结活检10例.结果显示,术后病理未发现癌残留者28例,有癌残留者4例,宫旁切缘无1例查见癌,各组淋巴结均未查到癌转移及未见癌残留;其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17/18)、71.4%(10/14).
作者:李庆水;盛修贵;李大鹏;丁风珍;路春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结肠癌肝转移的高发生率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1992年1月~2001年1月,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结肠癌并肝转移患者53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贾宗师;张同军;卢雪梅;马译兵 刊期: 2004年第09期
2000年3月1日~2003年8月31日,我们开展了硬膜外持续恒速注药镇痛(CCEA)技术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观察50例乳腺癌患者的应用,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孙景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为了通过手术前X线检查,找到一个更为可靠的判断食管癌切除率的新方法.术前3d患者分别于立位及卧位时吞钡食管检查并摄片,测量立位及卧位片上肿瘤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距离,并对照手术结果及术后病理做出分析.结果同一患者的X线片中,肿瘤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距离在立位与卧位摄片时有一定差值,我们把这个差值称为食管癌移动度,在肿瘤部分肌层浸润组x=1.7 cm、全层浸润或外浸尚可切除组x=0.86 cm、外侵其他器官不能切除组x=0.15 cm,食管癌移动度不同,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移动度>1.29 cm,提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轻,切除病灶把握性较大;食管癌移动度<0 86 cm,手术切除有一定困难;食管癌移动度<0.3 cm,应先行放射治疗.
作者:高松;王善政;郑勇;张哲;李长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cyclinD1、CD44V6、E-cadherin(E-cad)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48例结直肠癌中cyclin D1、CD44V6、E-cad蛋白的表达.结果:48例结直肠癌中cyclin D1、CD44V6、E-cad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8.3%(28/48)、75.0%(36/48)和45.8%(22/48).cyclin D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60岁以上年龄组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P<0.05,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CD44V6高表达及E-cad低表达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CD444 V6、E-Cad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yclin D1、CD44 V6、E-cad蛋白是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朱寿田;楼善贤;施红旗;徐庆才;王利霞;刘庆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为了探讨卵巢良性肿瘤剥除后,改良传统术式行卵巢成形术与术后卵巢功能的关系,对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常规行卵巢肿瘤剥除后采用腔内螺旋式缝合卵巢成形,术后第1、3、6个月于排卵期测定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孕酮(P)水平,并比较手术前后变化;同时经阴道超声扫描(TVS)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是否符合排卵期;术后第1或第2个月监测术侧卵巢有无排卵.结果50例施术者术后第1、3、6个月E2、FSH、LH、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均符合排卵期;以上4项生殖激素水平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TVS监测术侧卵巢排卵,第1个月及第2个月排卵率分别为32%及79.41%,术后2个月内术侧卵巢总排卵率达86%.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此术式的改良不影响卵巢功能,而且安全、有效、经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秀萍;赵蕾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胃癌是我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就诊时大部分已是中晚期.采用术前化疗对胃癌的治疗,经过临床实践发现疗效确切,并在一定时间内手术切除,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亓健;陈心锐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回顾性分析了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癌于CT增强前及增强后动脉、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影像表现.结果18例小肝癌中,直径<1 cm者2例,1.0~3.0 cm者16例,CT平扫时15例表现为均匀低密度,3例为等密度,增强后动脉期15例病灶有强化表现,均匀或不均匀,3例病灶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14例表现为低密度病灶,延迟期14例表现为低密度病灶.
作者:刘小虎;左文述;胡旭东;李万湖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前,膀胱移行细胞癌70%~80%是浅表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90%.由于预后较好,初次治疗通常是经尿道电切术(transuretheral resection,TUR),随后只定期观察或联合应用膀胱内免疫治疗(卡介苗)或化疗防止复发.近年来研究显示,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鼠移行细胞癌培养细胞有细胞毒作用[1,2].我们对不同浓度氟罗沙星和环丙沙星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株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预防膀胱癌复发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张毅;杨明山;马庆铮;徐忠法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糖类抗原CA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37 U/mL是诊断癌的临界值.我们对血清CA19-9升高>200 U/m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发现CA19-9对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随着数值的升高而增大,且>1 000 U/mL.时,往往胰腺癌已进入晚期,无法根治性切除,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香;姚青华;鞠洪阳;周先亭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乳腺癌腋窝手术的新观念,可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PET)作为新的影像学技术,在肿瘤诊断、指导治疗方面有重要价值.综述了两者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原理、应用、影响因素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桐;刘奇;周慧;王永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细胞凋亡是细胞积极参与自身死亡的单一细胞缺失过程,对肿瘤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凋亡的过程及其调控因素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试图通过诱导凋亡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凋亡的内源性调控因素主要是凋亡相关基因及其产物.综述凋亡相关基因bcl-2家族、p53、p21、p16、Fas/Fasl、C-myc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与治疗效果和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贾艳敏;张晓菁;温泽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为了探讨人参皂甙Rg3对人甲状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对18例甲状腺癌患者在术前2周口服Rg3,观察手术切除癌内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xsity,MVD)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血管减少明显,高倍镜下可见血管内皮细胞支架塌陷、变性、坏死;而对照组血管无明显改变.实验组MVD值计数108.69±25.24,对照组MVD计数160.52±4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Rg3具有抑制甲状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可有效抑制其生长和转移.
作者:刘力伟;叶国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Fas/FasL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36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的Fas及FasL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Fas/FasL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TIL上Fas/FasL表达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上表达.结论:Fas/FasL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TIL.的不同分布说明,Fas/FasL不仅在肿瘤浸润区域而且在全身参与了免疫系统与肿瘤的相互斗争.
作者:马莉;杨洁;李虹;鞠冬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参芪扶正注射液是以中药黄芪、党参为主要组成成分研制的静脉型注射液,2002年10月~2003年10月,我科对该药治疗中晚期肿瘤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敏慧;李辉贤;安怡 刊期: 2004年第09期
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在48例肺切除术中采用先处理支气管后处理肺血管的方法,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衍广;隋在春;杨作治;闫作义;高秀华;张磊 刊期: 2004年第09期
2000年1月1日~2004年1月10日,蒙阴县人民医院应用紫杉醇联合治疗青年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11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学军;于水;赵明;杨新华;袁双虎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