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性手术入路的探讨

陈景伟;阎晓刚;墙华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学, 食管/外科学, 吻合术, 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手术路径的合理选择、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2月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91例食管中下段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左胸切口75例,经右胸切口116例.结果:经右胸切口切除食管长度足够,清除淋巴结彻底,不切开膈肌,吻合方便,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面有一定优势,安全性较好.结论:手术路径的选择主要依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和个人手术习惯而定,合理掌握手术指征.对于食管中下段癌Ⅰ、Ⅱ期优先考虑经右胸路径手术.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超短期培养法腹水染色体分析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价值

    染色体畸变可能在细胞的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某些畸变甚至起着关键性作用.我们采用超短期培养法分析腹水染色体的结构、数目、形态,观察腹水染色体检查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丁然;杨君瑞;郑亮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肺癌肉瘤二例报告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38岁,咳嗽半年,痰中带血3个月,胸部CT显示左肺中心型占位,直径5 cm,表面短毛刺状,并左上肺不张.1998年6月8日入院,诊断为肺癌.在全麻下行左全肺切除、肺门淋巴结清除.术后病理为肺腺癌混合纤维肉瘤,肺门、隆突下、纵隔淋巴结腺癌转移4/4、3/3、1/4.术后给顺铂+依托泊苷方案化疗4个疗程.术后8个月死于脑转移.

    作者:巴宁;董晓丽;庄振利;徐向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性手术入路的探讨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手术路径的合理选择、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2月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91例食管中下段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左胸切口75例,经右胸切口116例.结果:经右胸切口切除食管长度足够,清除淋巴结彻底,不切开膈肌,吻合方便,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面有一定优势,安全性较好.结论:手术路径的选择主要依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和个人手术习惯而定,合理掌握手术指征.对于食管中下段癌Ⅰ、Ⅱ期优先考虑经右胸路径手术.

    作者:陈景伟;阎晓刚;墙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的探讨--附12例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十二指肠肿瘤患者12例,术前分别行B超、螺旋CT、钡剂造影、内镜检查;术中行常规冷冻病理切片检查;确诊良性肿瘤8例,恶性4例.除降部3例恶性肿瘤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外,其余病例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结果:B超、钡剂造影、螺旋CT、内镜检出率分别为5/7、81.8%(9/11)、8/9及83.3%(10/12);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手术平均时间2.5 h(1.5~4 h),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5.5 h(4.5~6.5 h).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18 d(12~23 d).随访时间30(3~48)个月,无肿瘤复发.回顾分析结果显示,螺旋CT在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方面具有优势,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安全简便,切实可行.

    作者:姜海毅;丁红光;田晓卫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就已开展了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工作.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今的肝脏外科,已不存在手术禁区,也不认为巨大肝癌不能切除.目前,全世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和有效的措施.

    作者:中华外科学会肝脏外科学组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胃癌组织中层连接蛋白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层连接蛋白受体(LN-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4年5月1日~1998年9月30日经病理诊断明确、随访资料完整的65例胃癌组织标本、31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N-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特征、预后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LN R阳性表达率为38.5%(25/65),阳性细胞表达产物主要见于细胞膜和细胞质,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9.7%(3/31),两者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胃癌组织中LN-R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理分化程度无关;与肿瘤大小、大体形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06、0.008、0.001、0.009及0.001;阳性表达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均高于阴性者,P值分别为0.046及0.0079.结论:1)胃癌组织中存在着LN-R蛋白高表达现象.2)LN-R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肿块越大、浸润深度越深、临床分期越晚,LN-R蛋白表达水平越高;LN-R可作为判断胃癌细胞侵袭转移力的指标,其表达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王宁菊;王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孚贝联合肝动脉灌注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观察

    为研究孚贝(卡莫氟)联合肝动脉灌注对大肠癌肝转移疗效及不良反应,对4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行大肠癌根治术加孚贝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和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孚贝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20例;对照组: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20例中15例合格病例.观察组肝转移灶CR 1例,PR 12例,近期有效率65.0%(13/20).对照组CR 1例,PR 9例,近期有效率66.7%(10/15).1、2、5年生存率观察组分别为90.0%(18/20)、65.0%(13/20)、25.0%(5/20);对照组为93.3%(14/15)、66.7%(10/15)、26.7%(4/1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口服孚贝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智;王刚成;庄兢;韩广森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卵巢甲状腺肿八例报道

    卵巢甲状腺肿是卵巢畸胎瘤的特殊类型,也是很少见的卵巢肿瘤,文献报道较少.我们近年来共收治800例卵巢畸胎瘤,其中8例为卵巢甲状腺肿,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曾四元;李隆玉;李诚信;于晓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及其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与宫颈癌前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的关系以及与它们的预后关系.方法: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法检测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994例随访手术治疗患者99例,随访患者同时行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按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比较高危型HPV的检出率,以及比较术前术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感染高危型HPV变化情况.结果:以HPVDNA≥1.0 Pg/mL为阳性标准,慢性宫颈炎、CIN各组及宫颈癌分别为46.92%(206/439)、65.71%(23/35)、81.82%(36/44)、98.41%(62/63)、82.32%(340/413).随访患者细胞学,阴道镜检查除1例CIN3患者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术后HPV持续阳性率为21.18%,其中1例诊断为宫颈原位癌.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有明显相关性;宫颈锥切术后HPV持续阳性患者为复发的高危人群,应严密随访.

    作者:李隆玉;张燕玲;郭久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射疗效的影响.方法:127例病理确诊的Ⅲ、ⅣA期初诊鼻咽癌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含顺铂为主的联合方案1~3个疗程)加放射治疗,按TNM分期、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的匹配条件与同期127例单纯放疗患者配对进行比较,两组采用的放射治疗技术基本一致.结果:化放组和单放组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2%和24.4%,P=0.003,两组的3年总生存率(OS)、无瘤生存率(D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78.1%和67.4%,P=0.085;72.1%和63.1%,P=0.047;88.1%和72.1%,P=0.001;84.9%和94.5%,P=0.105.对N2~N3期患者,两组的OS、DFS、DMFS分别为79.7%和64.9%,P=0.027;74.6%和60.2%,P=0.014;87.9%和68.6%,P=0.002.化放组化疗2个疗程的3年DFS要明显高于化疗1个疗程(83.1%对65.7%,P=0.049)或单纯放疗(83.1%对63.1%,P=0.01).结论:诱导化疗综合放疗能明显降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远处转移率,提高无瘤生存率,但不能提高局控率和总生存率;诱导化疗力度不足(<2个疗程)将会影响疗效.

    作者:吴少雄;赵充;崔念基;卢泰祥;邓美玲;黄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氟尿嘧啶低剂量持续静脉输注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低剂量持续静脉输注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应用5-FU低剂量持续静脉输注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46例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5-FU持续静脉泵入,泵入速度为2mL/h维持360 h,均按计划完成化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治疗达到PR 22例,SD 18例,PD 6例,有效率为47.8%(22/46).毒副反应较轻,大多为Ⅰ~Ⅱ级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5-FU低剂量长时间持续静脉输注为主的联合化疗,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安全有效的化疗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锡芹;于金明;田禾;齐洁琳;步兵;刘志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胃癌组织内树突状细胞的浸润及其预后意义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浸润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S-100蛋白抗体作为DC特异性标记物,对30例胃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DC定量计数.结果:高分化和低分化胃癌组织中每个高倍镜视野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1.43±12.05和10.45±13.54,两组DC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平均每个视野中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90±4.43和15.99±8.36,无淋巴结转移的DC数量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者,P<0.001;术后生存期<5年和≥5年的两组DC计数分别为4.68±3.29和10.47±7.71,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DC的浸润明显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DC细胞的浸润程度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作者:徐陵;周健;王敏茹;朱晓莉;王青;孔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反义寡核苷酸下调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100A4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反义硫代磷酸寡核苷酸(asODN)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100A4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将S100A4反义寡核苷酸通过脂质体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LA N 6和SK-N-SH,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分析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asODN对两细胞株中S100A4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asODN明显抑制S100A4 mRNA的表达,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0.9μmol/L的asODN可使2株细胞S100A4 mRNA相对丰度与对照组相比下调达30%以上,P<0.05;asODN的抑制作用24 h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结论:asODN能够下调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100A4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S100A4在NB细胞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高晓宁;唐锁勤;张晓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评价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并对影响疗效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1995年1月~2001年1月对90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介入治疗.24例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TAI),66例肝动脉灌注化疗加碘油栓塞(LP-TACE).分析其生存率与治疗方法、次数、门脉癌栓、肿瘤分型、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1)全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26.7%、16.7%、3.3%、1.1%.TACE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59.1%、31.8%、22.7%、4.5%、1.5%;TAI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5.0%、12.5%,无存活3年者.TACE组疗效较好,P<0.01;2)生存期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P<0.01;3)门脉内无癌栓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门脉内有癌栓者,P<0.05;4)单结节型生存率高,弥漫型差,P<0.01;瘤径≤5cm者疗效好,P<0.01;5)肝功能Child A级者疗效较好,P<0.05;6)Ⅰ期生存率高,Ⅲ期差,P<0.01.结论:肝癌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与治疗方法、次数、门脉癌栓、肿瘤分型、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积极地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喻建华;万会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将68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组(艾迪注射液+化疗),单纯化疗组32例给予NP(诺维本+顺铂)方案,联合组36例化疗的同时给予艾迪注射液50 mL+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入,化疗方案同单纯化疗组.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CR+PR)为55.6%(20/36),单纯化疗组为46.9%(15/3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症状改善率及生存质量的提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以上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联合组较单纯化疗组低.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NSCLC有明显的协同、增效、减毒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王燕;安聿玫;许海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膝周恶性骨肿瘤瘤段关节灭活再植远期疗效观察

    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以往多采用高位截肢或关节离断,致残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对45例膝周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瘤段关节截除,体外95%乙醇浸泡灭活再植,膝关节重建的保肢治疗,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黄惠民;陶志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乳腺癌骨扫描诊断骨转移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乳腺癌骨转移的特点.方法:通过对9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骨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乳腺癌骨转移的特点.结果:乳腺癌患者骨转移表现以异常放射性浓集灶为主,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放射性稀疏缺损区.骨转移病灶以脊柱及肋骨为多,占80%;颅骨、胸骨、骨盆及四肢骨约占20%.浸润性导管癌多,占35.5%;腺癌其次,占25.8%;髓样癌占12.9%;黏液癌仅占4.3%.结论:乳腺癌患者骨转移表现以异常放射性浓集灶为主,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放射性稀疏缺损区;浸润性导管癌和腺癌骨转移率高于髓样癌和黏液癌.

    作者:方永存;胡旭东;左文述;杨国仁;陈鸣陆;张鹏;李国梁;霍宗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肝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s)在肝细胞癌(HCC)肿瘤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9例(男34例,女5例)共41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病灶VEGF、Flt-1和KDR/Flk-1的蛋白表达.观察病灶肿瘤大小、包膜、子灶、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和肝硬化等.记录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如年龄、HBsAg、HBV和AFP情况.手术结果记录病灶大小、数目、肝硬化和包膜情况.病理结果记录病理分级、肝硬化等情况.结果:在转移高危组、包膜欠完整和(或)无包膜组、小肝癌组中VEGF表达阳性率均高于转移低危组、包膜完整组和大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的表达与Edmondson分级、HBV、HBsAg、AFP水平以及肝硬化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DR/Flk-1表达阳性病灶29个,阳性率为70.73%(29/41);KDR/lk-1在转移高危组、包膜欠完整和(或)无包膜组、小肝癌组中表达的阳性率也均高于转移低危组、包膜完整组和大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R/Flk-1蛋白的表达亦与Edmondson分级、HBV、HBsAg、AFP水平、肝硬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t-1阳性病灶28个,阳性率为68.29%(28/41);Flt-1的表达与转移、包膜情况、肿瘤大小以及Edmondson分级、HBV、HBsAg、AFP水平、肝硬化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VEGF的表达与KDR/Flk1-存在相关性,P<0.001;而VEGF表达与Flt-1及KDR/Flk1的表达与Flt-1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VEGF通过结合其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特别是受体KDR/Flk-1促进HCC肿瘤血管生成因子而促进HC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作者:高志芹;朱月莉;史英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男性肺腺癌与肺鳞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目前男性肺腺癌与肺鳞癌患者的部分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男性肺腺癌与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岁组腺癌为35.0%(21/60),鳞癌为48.5%(33/68).肺腺癌与肺鳞癌发病均集中于产业工人、农民及文职人员.腺癌以Ⅳ期多56.7%(34/60),鳞癌以Ⅲ期多58.9%(40/68);腺癌发生转移占65.0%(39/60),鳞癌发生转移占30.9%(21/68).结论:男性肺癌的发病仍体现出腺癌比鳞癌患者年龄轻、分期晚及转移早的特点,但腺癌和鳞癌患者在职业构成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确诊时两者的可手术治疗率均不高.

    作者:马万里;叶红;彭晓玲;白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颅内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附五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为讨论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对本科近13年来治疗的5例颅内黑色素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影像学上CT表现为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强化.核磁共振检查(MRI)表现为短T1短T2信号,也可以因顺磁性黑色素含量不同和瘤内有无出血,表现为高、低或混杂信号,注射二乙胺五乙酸钆(GD-DTPA)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5例患者中,3例手术全切,1例大部分切除,1例未手术.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颅内黑色素瘤的预后差,主张在手术基础上进行包括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在强;李新钢;黄齐兵;张元鹏;宫崧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