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军;晏培松;贾敬芬
为观察中药艾迪注射液对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选择失去化疗机会的晚期癌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艾迪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和临床症状改善比较,比较采用χ2检验.肿瘤病灶好转和稳定(MR+NC)者,艾迪治疗组28例(56%),对照组13例(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者,艾迪治疗组31例(62%),对照组15例(3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对失去化疗机会的晚期癌症患者病灶的控制有一定疗效,并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巫云立;郑显明;黄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对病灶实施分次聚集照射.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年4月16日-2001年10月28日采用SRT系统,对47例肿瘤患者进行了立体适形放射治疗,近期效果较好,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房吉旺;龚立鹏;李建宁;徐长明;刘玉玲;侯勇;侯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3 岁.因左颈根部、胸前及阴囊皮下多发肿块 16 个月,增大 2 个月,于 1997 年 5 月 27 日入院.查体:左锁骨上及胸壁多个皮下肿块,均为质硬,固定,边界清楚,无压痛,部分融合,大 10 cm×10 cm×6 cm.左侧阴囊表面呈结节状,凸凹不平,皮下多个肿块,大为 12 cm×9 cm,小为 2 cm×2 cm,质硬,固定,与表面皮肤粘连,无压痛,睾丸触诊不清.X线胸片示:右上纵隔增宽,右上肺野内带可见结节影,双肺门淋巴结肿大.
作者:孙瑞梅;李晓江;李作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新的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基因在人鼻咽癌高分化上皮细胞株CNE-1和低分化上皮细胞株CNE-2Z中的转录和表达.方法:分别提取2种细胞总RNA,用逆转录PCR检测Survivin基因的转录;同时制备2种细胞的蛋白质样品,经免疫印迹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人鼻咽癌高、低分化细胞株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Survivin的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细胞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但Survivin基因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闵玲;周克元;张月飞;梁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卡铂(CBP)加5-氟尿嘧啶(5-FU)/醛氢叶酸 (CF) 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合适剂量、给药方法及客观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采用5-FU 120 h持续输注,同时每4 h口服CF 30 mg联合CBP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41例,3~4周重复1次,至少用2个疗程.结果:41例患者共接受155个疗程的化疗,其中CR 4例,PR 29例,NC 7例,PD 1例,有效率80.5%;毒副反应主要为口腔炎、恶心和呕吐、骨髓抑制和脱发等,其余毒性均为Ⅰ~Ⅱ级,腹泻明显少且轻,骨髓耐受性好.结论:5-FU 120 h持续输注并服CF加CBP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特别是对复治病变广泛者,疗效和安全性高,毒副反应小,患者可耐受,经济实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驯炎;黄河澄;张天惠;陈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在我国已有迅速普及推广的趋势,为了规范保留乳房术后放射治疗指征及技术,介绍了此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自己的临床经验.
作者:于金明;李建彬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E-钙粘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研究 87 例胃癌组织中 E-钙粘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及其良性病变中,E-钙粘蛋白都表达在细胞膜上.87 例胃癌标本中 58 例(66.7%,58/87)呈异常表达.E-钙粘蛋白异常表达在弥漫型胃癌(95.8%,23/24)和混合型胃癌(91.7%,11/12)较肠型胃癌(47.1%,24/51)显著增高,P<0.01;印戒细胞癌(85.7%,12/14)和未分化癌(87.5%,14/16)较腺癌(56.1%,32/57)显著增高,P<0.01.E-钙粘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1)、浸润范围(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5)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由 E-钙粘蛋白介导的细胞间黏附作用在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癌组织中表达异常是胃癌重要的恶性生物学特征.正常 E-钙粘蛋白表达的丧失可能成为胃癌恶性程度的一种生物学指标.
作者:赵军;黄士勇;于恩达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CD44s和CD44V6的表达与乳腺导管癌分化、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0例乳腺导管癌标本和20例正常乳腺标本中CD44s和CD44V6表达情况.结果:CD44s和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55/120)和53%(64/120),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均没有表达;CD44V6在低、中分化腺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24/34)和46%(40/86),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68,P<0.05.CD44s和CD44V6表达与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1;而且与癌细胞浸润有关,P<0.01.结论:CD44s和CD44V6过量表达与乳腺导管癌转移和浸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CD44s和CD44V6能更准确地判断乳腺导管癌的转移状态.CD44V6表达还与乳腺导管癌的进展程度相关.
作者:刘永军;晏培松;贾敬芬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院普外科1997年1月-2002年1月,采取对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肿瘤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爱菊;杜娟;马庆娥;梁华玲;王亚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用HCPT+DDP+CF/5-FU方案治疗22例晚期胃癌患者(不伴腹水),HCPT+CF/5-FU+DDP腹腔灌注治疗10例晚期胃癌患者(伴腹水).结果全组患者近期有效率56.25%,其中CR为93.7%,临床受益反应率为81.25%.本方案对晚期胃癌疗效肯定,临床受益反应好,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作者:王萍;路志丽;张恩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3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组织类型和内窥镜、钡餐、血管造影、B超和CT等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小肠肿瘤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消瘦和肠梗阻;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之比为29∶9;血管造影、CT、ECT和内镜等手段诊断的阳性率较高.
作者:刘清英;刘静;王锦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 nm23-H1 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对39例胰腺导管癌nm23-H1基因和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39例胰腺导管癌中nm23-H1基因蛋白的表达率为66.67%,PCNA平均增殖指数为27.5±16.4;nm23-H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关系不大,P>0.05;PCNA增殖指数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1;nm23-H1和PCNA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m23-H1的高表达与肿瘤细胞的高增殖状态有关,P<0.01;nm23-Hl和PCNA的高表达均与患者的预后差密切相关,P<0.05和P<0.01.结论:nm23-H1和PCNA是反映胰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江伟;李开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放疗同时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68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放疗+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放疗采用累及野照射,2.0 Gy/次,1次/d,5 d/周.总DT(66~68)Gy/(6.6~7.0)周.化疗方案为鳞癌采用EP方案,腺癌采用MVP方案.结果:总有效率化放组为76.5%,单放组为52.9%: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121,P=0.044.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化放组为70.6%、50.1%、35.3%,单放组为52.9%、26.5%、14.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相似,患者均能耐受.结论: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加放疗同时治疗晚期NSCLC可以增加局控率,减少远处转移率,从而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梁超前;冉飞武;田世禹;李建彬;陈延条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细胞的增殖与肿瘤的发生、浸润及转移过程密切相关,评价细胞的增殖状态对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判断其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Ki67 是一种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是近年来研究多,具有前途的细胞增生标记.
作者:李爱华;刘培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验证ADAC逆向调强治疗计划系统的物理精度.方法:用胶片和电离室,检测IMRT 的MLC形状、空间点的绝对吸收剂量和等剂量曲线.结果:IMRT的 MLC形状符合度误差1 mm,空间点绝对吸收剂量与计划计算的误差3.6%,等剂量曲线分布的胶片测量结果与计划计算的很接近.结论:ADAC逆向治疗计划系统符合临床要求.
作者:尹勇;于金明;奚越;韩廷芒;卢洁;王亚彬;刘同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食管多原发癌与上消化道重复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32例多原发食管癌与上消化道重复癌,采取不同的诊断和手术方法,结合化疗等综合性治疗经验.结果:全组随访时间8个月~6年,其中1年内死亡6例,1~2年死亡12例,2~3年死亡9例,3~6年死亡4例,生存6年以上者1例.结论:经综合性治疗后,较好地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梁宝岐;李志刚;刘月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安康安瘤乳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放疗增效作用.方法:2001年5月-12月,采用随机分组对74例中晚期食管癌进行放射治疗,38例同时加服安康安瘤乳(治疗组),36例单纯放射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7%(36/38),对照组为77.8%(28/3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年生存率治疗组81.6%(31/38),对照组58.3%(21/36) 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安康安瘤乳配合放射治疗食管癌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韦光胜;杨新华;钱明;常威;王传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p27 Kip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TGF-β1配体和TGF-β1受体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3例宫颈标本,包括28例良性宫颈内膜腺体,8例宫颈原位腺癌和27例宫颈腺癌,采用S-P方法检测多克隆抗体TGF-β1、 TGF-β1受体和单克隆抗体p27 Kip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的子宫颈内膜标本中,TGF-β1显示出弱的胞质染色,而p27 Kip显示胞核强阳性,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TGF-β1配体和TGF-β1受体胞质染色随之增强.在腺癌中TGF-β1的表达比原位宫颈癌中表达变弱,但比正常的子宫内膜仍有显著性增强,p27 Kip蛋白的表达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下降,而正常的子宫内膜则显示出强的p27 Kip蛋白的表达.结论:子宫内膜的肿瘤转化可能与TGF-β1和p27 Kip的异常表达有关.
作者:战雪梅;马敬涛;张凤珍;孙崇伟;刘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肺癌Ⅱ、ⅢA期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持续内放疗的适应证.方法:将80例中心型肺鳞癌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于手术切除肿瘤的同时,在原瘤床或局部转移处置入 32 P同位素球持续内放疗;对照组40例单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两组术后治疗相同,经5年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8.07,P<0.01,取得了良好的手术综合治疗效果.结论:对中心型肺鳞癌手术切除时,在瘤床或局部转移处置入 32 P同位素球持续内放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京峰;于松青;孙毅;武玉兵;代丛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对辐照小鼠造血调控的影响.方法:小鼠接受 60 Co照射后给予IC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骨髓和脾脏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形成单位(CFU-GM)计数变化.结果:应用ICA可促进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加,明显促进骨髓和脾脏CFU-GM集落形成.结论:ICA具有明显的促进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葛林阜;董政军;黄宁;毕可红;马焕文;孔凡盛;姜国胜;唐天华;张玉昆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