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海涛;陈学明
目的:研究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测定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H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p53和VEGF的表达,并用抗CD34抗体标记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计算MVD.结果:p53、VEGF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0%(27/50)和76.0%(38/50),p53、VEGF的表达和MVD均与HCC组织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符合率为74%(37/50),两者的表达呈相关性,P<0.05.p53阳性和VEGF阳性的癌组织 MVD分别为178±62和175±59,而相应的阴性组分别为125±51和131±61,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53、VEGF表达均为阳性者,MVD为176±63;p53、VEGF的表达均为阴性者,MVD为123±52;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1)p53、VEGF的表达以及MVD的测定可作为判断HCC恶性潜能的重要生物学指标;2)p53、VEGF的表达对肿瘤血管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53、VEGF的表达对了解肿瘤血管形成的机制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志伟;鲁广恩;胡安国;杨五计;戴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介入与热疗联合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观察组介入治疗联合射频热疗,对照组仅行常规介入治疗.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比较两组客观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客观疗效分别为:CR 9.25%,0;PR 71.43%,66.67%;SD 19.05%,28.57%;PD 0,4.67%.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改善14.29%,4.76%;改善71.43%,57.14%;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毒副反应无差异.结论:介入联合热疗治疗晚期肝癌优于单纯介入治疗,且不增加副作用,是治疗晚期肝癌的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增义;葛成林;陈维萍;谭莹;王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不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均来源于人骨髓髓系和淋巴系造血干细胞.综述了脐血、成人外周血、类风湿关节炎(RA)来源的DCS迁移机制,以及树突状细胞的分化途径、功能状态、增殖能力及体外培养方法.
作者:陈静琦;曾波航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巨大血管瘤的诊断及术式选择与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肝巨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B超、CT、MRI诊断肝血管瘤的准确率分别为93%、91%及95%.采用常温下肝门阻断、充分暴露术野、切肝前控制进出血管瘤血管支的方法,本组56例肝巨大血管瘤均获安全手术切除,其中扩大左右半肝切除6例,左右半肝切除10 例,右后叶切除3例,右前叶切除8例,左内叶切除5例,左外叶切除19例,肝血管瘤剥出5例.效果满意.结论:B超、CT、MRI等影像技术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良好的暴露,切肝前控制进出血管瘤的血管支是保证手术成功、安全的关键.
作者:张汝鹏;王殿昌;李强;孙涛;郝希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构建TNF-α基因转染的CTL,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将TNF-α基因导入CTL,构建转基因CTL.检测其增殖能力,TNF-α分泌量、细胞表型,观察其对BEL7404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转基因CTL的形态、增殖活性及细胞表型与CTL相似.但具有高效表达TNF-α的能力,72 h表达量为410 pg/mL.转基因CTL对BEL7404具有较高的体外杀伤作用,其杀伤活性与作用时间及效靶细胞比正向相关.转基因CTL对荷瘤裸鼠过继免疫后,移植瘤的生成延迟、生长减慢,成瘤率降低.结论:转基因CTL的构建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型的效应细胞,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罗意革;陆云飞;邱庆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对47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先给予动脉灌注健择1 800 mg、5-FU 1 000 mg,1周后给予三维适形放疗DT 30~50 Gy/10~25 F.结果:全组患者有效率(CR+PR)为48%,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2%,中位生存期10.2个月.结论:动脉灌注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军;陆海军;姚如永;丁晓;张永春;赵建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建设,在新世纪医院建设中已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全面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所谓信息化医院是以网络化管理为基本模式,以信息为医院发展的基本动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增强医院的技术实力,以信息文化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思想观念的新兴群体形态,以信息化建设为医院发展的新的增长点[1].
作者:张林;徐建军;徐宜青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相关性及其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33例NHL和25例良性淋巴组织病变(BLPC)进行p53、bcl-6及HCV TORDJI-22蛋白的检测,对其中58例NHL和全部BLPC进行HCV RNA的原位RT-PCR检测.结果:NHL中HCV感染阳性率12.8%(17/133),BLPC中HCV感染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NHL中p53阳性71例(53.4%),bcl-6阳性52例(39.1%);BLPC中p53为阴性,bcl-6阳性10例(40.0%).17例HCV阳性NHL中p53阳性13例,P<0.05,bcl-6阳性8例.结论:1)HCV感染与NHL之间有关;2)HCV可能通过调控p53的表达而与NHL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3)NHL中HCV的感染和bcl-6的表达可能是两个独立的事件.
作者:揭伟;申志华;唐文台;梁群英;肖庆邦;郭瑞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989年6月-2000年6月249例>70岁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例手术治疗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龄患者术前伴发病较多.手术切除率97.2%,并发症发生率51.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40.5%、29.1%.结论:对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做好术前准备,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献增;高文俊;王太增;程林江;张晓军;付金书;李跃成;侯向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为评价诺维本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我科1998年10月-2000年12月采用诺维本联合顺铂(NP)与CAF方案分别治疗30例晚期乳腺癌,并进行疗效及毒性分析.NP方案为:诺维本30 mg/m2静脉推注,15 min,d1、8;顺铂80 mg/m2 静脉滴入,d1.应用时给予水化.CAF方案为: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推注,d1;多柔比星40 mg/m2静脉推注,d1;5-FU 500 mg/m2,静脉滴入,d1~d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3周为1个周期,3个周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NP方案有效率为53.3%,CAF方案有效率为43.3%,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诺维本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易出现骨髓抑制和静脉炎.
作者:侯恩存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98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采用勺型硬膜外穿刺针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进行单次穿刺腹腔化疗,取得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疗效,特报道如下.
作者:赵桂红;樊兆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联合化疗时,一个方案需多种化疗药物组成,一般用药原则是,先用普通液体滴注,确保液体畅通无外渗后,再推入或滴注化疗药物,滴完后再输入普通液体以冲洗粘附在血管壁上的化疗药物,两种化疗药物之间需用普通液体冲,以防引起不良反应.这样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还增加了不必要的污
作者:张春梅;孙秀玲;桑俊美;李桂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对HO9810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并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的调节作用.方法:采集脐血及成人周围血,将分离所得的单个核细胞按是否添加处理因素分组进行培养,24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对HO9810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静止脐血单个核细胞对HO9810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较弱,经rhIFNα-2b激活后显著增强,P<0.05,与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杀伤活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能被rhIFNα-2b激活为杀伤细胞,激活后对HO9810细胞株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姜玉棋;郑东星;刘敏;左连华;周鹏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比例有上升趋势,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使患者临床受益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2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谢可;张明;陈霞;陈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1992年10月-2002年10月收治胃癌341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31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井绪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采用阿糖胞苷(Ara-c)50 mg/d,静脉滴入,d1~d7;三尖彬酯碱(H)1~2 mg/d,静脉滴入,d1~d7;依托泊甙(Vp-16)50 mg/d,静脉滴入,d1~d5;7 d为1个疗程,21~42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连续用2个周期以上.20例AML患者完全缓解(CR)9例,4例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CR+PR)为65%,无效(NR)6例,死亡1例.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70%和60%.初步研究结果提示AVH方案治疗老年AML疗效满意,毒副反应较低,安全可靠.
作者:赵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进行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探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新策略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在用途.方法:通过光镜、电镜、DNA断裂分析,进行多柔比星X射线联合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研究.结果:光镜和电镜可见细胞形态学上出现细胞皱缩,染色质浓集贴边;DNA电泳表现出DNA呈梯状带段裂.结论:多柔比星、X射线成功地诱导大鼠C6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张冠中;李新钢;李刚;张元鹏;宫松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预防贲门切除后返流性食管炎的措施.方法:对12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传统食管胃吻合与食管胃吻合附加胃底折叠.结果:实验组抗返流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食管胃吻合附加胃底折叠囊状瓣成形术是贲门切除后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抗返流的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郭卫东;张百江;王志民;张志涛;李树斌;张永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为探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我们对1990-2001年收治36例卵巢上皮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韩文丽;武秀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2001年7月住院的15例胸膜间皮瘤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以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李桂宾;郑建礼;周登光;高绪胜;高兴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