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伟;申志华;唐文台;梁群英;肖庆邦;郭瑞珍
目的:观察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对47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先给予动脉灌注健择1 800 mg、5-FU 1 000 mg,1周后给予三维适形放疗DT 30~50 Gy/10~25 F.结果:全组患者有效率(CR+PR)为48%,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2%,中位生存期10.2个月.结论:动脉灌注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军;陆海军;姚如永;丁晓;张永春;赵建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建设,在新世纪医院建设中已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全面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所谓信息化医院是以网络化管理为基本模式,以信息为医院发展的基本动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增强医院的技术实力,以信息文化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思想观念的新兴群体形态,以信息化建设为医院发展的新的增长点[1].
作者:张林;徐建军;徐宜青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2001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腹痛,经外院对症治疗 1周后症状好转.此后每月不定期有数小时牙痛,继则出现发热、腹痛、疲乏等症状,反复查外周血白细胞>12×109 L-1.2次骨穿均显示粒系增生明显活跃,占骨髓有核细胞的74.8%,并有NAP增高,经抗生素治疗、抗痨治疗无明显效果.2002年8月13日因高热、腹痛入住我科.
作者:贾玫;李冬云;李忠;陈信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转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人大肠癌细胞株,并研究IL-18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携带人白细胞介素18的质粒pcDNA3.1-hIL-18转染到人大肠癌细胞系SW480中,通过药物GENETICIN(G-418 Sulfate)进行筛选,利用PCR、RT-PCR 及ELSIA法对IL-1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IL-18基因成功的转导入SW480细胞中,106个转染细胞在24 h内分泌IL-18的含量是112.9±17.6 pg;空载体转染的细胞和未转染的SW480细胞不产生IL-18.结论:人IL-18基因成功的整合到大肠癌细胞系SW480细胞基因组中,且能持续大量表达.
作者:韩明勇;于金明;郭其森;王家林;孙红;王志英;王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98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采用勺型硬膜外穿刺针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进行单次穿刺腹腔化疗,取得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疗效,特报道如下.
作者:赵桂红;樊兆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乳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评价.方法:将6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rHuEPO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化疗前血红蛋白≥110 g/L.治疗组34例,化疗联合rHuEPO;对照组33例,单纯化疗:化疗方案均为CAF,均完成6个周期.结果:在全部6个周期的化疗过程中,rHuEPO治疗组始终维持稳定的Hb水平,而对照组却出现了进行性贫血.化疗结束时,对照组Hb下降(32.1±11)g/L,而rHuEPO治疗组仅下降(8.2±1.2)g/L,且无1例出现明显贫血,而对照组有15例出现明显贫血.结论:在化疗的同时使用rHuEPO可以预防贫血的发生,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张秀凤;史建国;杨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采用阿糖胞苷(Ara-c)50 mg/d,静脉滴入,d1~d7;三尖彬酯碱(H)1~2 mg/d,静脉滴入,d1~d7;依托泊甙(Vp-16)50 mg/d,静脉滴入,d1~d5;7 d为1个疗程,21~42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连续用2个周期以上.20例AML患者完全缓解(CR)9例,4例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CR+PR)为65%,无效(NR)6例,死亡1例.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70%和60%.初步研究结果提示AVH方案治疗老年AML疗效满意,毒副反应较低,安全可靠.
作者:赵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收治78例不能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情况.结果:术中出血平均约400 mL,术后肝功能不全14例,术后无手术死亡,1、3、5年的生存率为97.5%、46.5%和36.1%.结论:冷冻联合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出血少,损伤组织少并能降低术后复发.
作者:汤明;莫胜川;左朝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为评价诺维本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我科1998年10月-2000年12月采用诺维本联合顺铂(NP)与CAF方案分别治疗30例晚期乳腺癌,并进行疗效及毒性分析.NP方案为:诺维本30 mg/m2静脉推注,15 min,d1、8;顺铂80 mg/m2 静脉滴入,d1.应用时给予水化.CAF方案为: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推注,d1;多柔比星40 mg/m2静脉推注,d1;5-FU 500 mg/m2,静脉滴入,d1~d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3周为1个周期,3个周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NP方案有效率为53.3%,CAF方案有效率为43.3%,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诺维本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易出现骨髓抑制和静脉炎.
作者:侯恩存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脂质体将含有双自杀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WZLneoCDglytk导入包装细胞PA317,经G418筛选后大量培养产病毒的阳性克隆PA317/CD+tk细胞株,收集病毒上清,浓缩后转染K562细胞,再次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双自杀基因的K562/CD+tk细胞株.用RT-PCR检测双自杀基因的表达.给予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lourocytosine,5-FC)和/或无环鸟苷(Ganciciovir,GCV)后MTT法测定转基因组及未转基因组K562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双自杀基因在K562细胞中可稳定表达,联合使用5-FC和GCV对细胞增殖的杀伤作用及旁杀伤效应高于单独使用5-FC或GCV.结论:逆转录病毒介导自杀基因可有效杀死K562细胞,双自杀基因较单一自杀基因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姜义荣;郭珺;刘春生;陈学良;马道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PCNA和C-erbB-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胃癌石蜡切片中PCNA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PCNA和C-erbB-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PCNA和C-erbB-2可以作为判断胃癌的预后指标.
作者:方立俭;程艳莉;孙咏梅;张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2001年1月-2002年1月,我院诊断肺癌患者260例中误诊20例,皆经细胞学及病理诊断证明为肺癌,总结讨论如下.
作者:刘玉玲;丁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对79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多瑞吉止痛,初始剂量为25 μg/h和50 μg/h,期间根据疼痛情况进行剂量调整,高滴定剂量175 μg/h.结果75例(94.94%)1获中度以上缓解,全组患者均能接受治疗,顺应性良好,治疗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经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
作者:陈国富;李嘉根;邵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情况.结果:21例中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7例,确诊率仅为33.3%,手术切除20例,行全胃切除12例,胃大部切除8例,剖腹探查1例,5年生存率为57.1%.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确诊以胃镜活检为主要手段,但确诊率仍待提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辅助化疗有助于晚期肿瘤的手术切除.
作者:冯勇;孙现军;吴志先;刘学智;马恒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联合化疗时,一个方案需多种化疗药物组成,一般用药原则是,先用普通液体滴注,确保液体畅通无外渗后,再推入或滴注化疗药物,滴完后再输入普通液体以冲洗粘附在血管壁上的化疗药物,两种化疗药物之间需用普通液体冲,以防引起不良反应.这样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还增加了不必要的污
作者:张春梅;孙秀玲;桑俊美;李桂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回顾分析28例穿孔性胃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其中D2根治12例),5例穿孔修补,3例胃造瘘,单纯腹腔引流2例.手术早期死亡5例.随访16例,1年内死亡8例,2年内死亡4例,6例存活3年以上.
作者:吕德泉;石学涛;王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进行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探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新策略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在用途.方法:通过光镜、电镜、DNA断裂分析,进行多柔比星X射线联合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研究.结果:光镜和电镜可见细胞形态学上出现细胞皱缩,染色质浓集贴边;DNA电泳表现出DNA呈梯状带段裂.结论:多柔比星、X射线成功地诱导大鼠C6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张冠中;李新钢;李刚;张元鹏;宫松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2001年7月住院的15例胸膜间皮瘤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以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李桂宾;郑建礼;周登光;高绪胜;高兴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85年3月-2002年10月,我院共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554例,其中70岁以上46例,占同期收治大肠癌的8.3%.作者对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治疗及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旭升;黄连孝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寻找方便、快捷、有效、患者容易接受、而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肿瘤标志物.方法:检测一组胃癌和服癌患者血中表皮生长因子、转移生长因子、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和CD44的浓度,并比较这四种因子在肿瘤诊断、预后判断和是否发生转移等方面的意义.结果:表皮生长因子、转移生长因子、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在胃癌和肠癌患者的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是三种因子的诊断价值有一定差异.CD44则差异不明显.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转移生长因子、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将有可能成为有价值的胃癌和肠癌诊断标志物,三者同时检查更有意义.
作者:李海珠;郭亮;贾瑞海;牟莹心;肖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