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36例临床诊治体会

林瑞芳

关键词:妊娠, 卵巢肿瘤, 伴发
摘要:通过对3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探讨了妊娠与卵巢肿瘤之间关系,介绍了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31-432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人直肠癌19例临床分析

    回顾分析了19例青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9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14例,姑息性切除4例,剖腹探查2例).17例得以随访、失访2例按死亡计算,随访率89.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1%(8/19)、26.3%(5/19)和15.8%(3/19).结果提示,青年人直肠癌恶性程度高、病期晚、根治切除率低、预后差,且误诊率高.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27-428

    作者:张春华;汪玉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宫颈腺癌临床治疗与预后--附44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合理的治疗方法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86~1995年44例官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年总生存率59.09%,其中IA100%,IB50%,Ⅱ期72.72%,Ⅲ期44.44%.临床分期、局部肿瘤直径、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对5年生存率有影响.结论:IB期以上的宫颈腺癌应予以综合治疗;影响宫颈腺癌的预后因素包括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治疗方式等.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09-410

    作者:周学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微波在脱入阴道内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中的应用

    对本组56例脱入阴道内黏膜下子官肌瘤患者,采用微波凝固切割法摘除肌瘤,术后全部进行随访,短者1年,长4年,无1例复发,治愈率100%.微波凝固切割法比传统手术法有许多突出的优点,止血效果好、残端无感染、愈合快、不复发.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30

    作者:刘双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腔灌注化疗的观察与护理

    1996年1月~1999年12月我们共对72例胃癌术后患者完成了腹腔灌注化疗,近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胃癌术后患者72例,男59例,女13例;年龄35~67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胃低、中、高分化腺癌各为32、18、12例,黏液腺癌12例.术后辅助化疗24例,初治晚期胃癌28例(其中伴单纯肝转移12例,伴腹水16例),术后腹腔种植转移和/或肝转移20例(均伴有腹水).全组可观察肝转移灶变化共28例,腹水变化共36例.

    作者:宋爱武;王淑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紫杉醇在我国的应用近况

    紫杉醇是近年来发现的疗效较好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笔者就紫杉醇对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鼻咽癌等在我国的临床应用近况进行综述.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40-443

    作者:佘琨;丁艳涛;孟宪;宋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LFD化疗方案联合HCPT治疗晚期直肠癌46例临床观察

    应用LFD方案+HCPT治疗46例晚期直肠癌患者,获得CR 2例,PR 28例,有效率65.2%.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均能逆转且患者能耐受.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直肠癌术后,常规化疗后复发、转移或初治的晚期直肠癌患者,LFD方案联合HCPT仍可获得较高的缓解率.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25-426

    作者:黄钰东;杨艳;张秀凤;高绍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纵隔畸胎瘤穿入肺引起大咯血二例

    1991年1月~2000年1月我院收治纵隔畸胎瘤穿入肺引起大咯血患者2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42岁,因咳嗽、吐痰20d并大咯血2 d来诊,入院前1 d咯血300mL.查体:T 37.0℃,P 88次/min,R 21次/min,Bp 105/71.3 mm Hg;气管居中,右肺上部可闻及少许干湿罗音,呼吸音减低;胸片示:右肺上野中内带片状模糊影,密度不均,侧位片示病变位于右肺上叶前段.左肺无明显异常.

    作者:高学军;王军;张金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与化疗联用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康莱特联用诺维本+异环磷酰胺(NVB+IFO+NI)组和单纯NI化疗组.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3.1%和36.6%,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善及稳定者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长期应用康莱特能使患者KPS提高或保持稳定,有助于提高疗效,延长缓解期.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94-395

    作者:陈茂森;聂立功;阙成立;章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粘着斑激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的关系,以及与p53、bcl-2、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FAK在81例膀胱T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AK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黏膜,浸润性膀胱癌明显高于非浸润性,p53或ki-67阳性膀胱癌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FAK可能是一种肿瘤转化相关酶,又是一种肿瘤演变相关酶;它的表达量可作为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价值的指标.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72-374

    作者:桂律;罗金芳;李如昌;林梅绥;许祖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布洛芬诊断肿瘤性发热八例报告

    肿瘤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感染是发热的常见原因.但有30%的肿瘤患者发热时经全面检查不能发现感染迹象,应用广谱抗生素亦不能控制其体温,这种发热可能是肿瘤引起的,国外报告布洛芬有助于鉴别肿瘤性发热[1].2000年1月~2000年12月我科应用张家港市制药厂生产的布洛芬进行了8例观察.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脊柱转移瘤的低场MRI诊断--附33例报告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3例脊柱转移瘤作为研究对象,常规行T1WI、T2WI矢状位扫描,必要时行横断、冠状位扫描或增强扫描.结果:33例中,多椎体转移27例(81.8%),病灶大都呈跳跃式分布(25/27,92.5%),不累及椎间盘;单椎体转移6例(18.2%).病变侵及椎体全部或部分受累,部分受累者多数边界清楚,呈结节状或不规则形.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合并病理骨折14例,计27个椎体;椎体破坏伴附件破坏16例;伴椎体旁软组织肿块9例.注射Gd-DTPA后呈中等度增强或明显增强.结论:低场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13-415

    作者:徐金法;孙云霞;狄玉进;谢海柱;许世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左侧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38例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左侧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对38例左侧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行肿瘤切除一期结肠吻合22例,无吻合口瘘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肿瘤切除近端结肠腹壁造口12例,其中4例3个月后行造口还纳闭瘘;4例单纯剖腹探查的患者,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于围手术期.结论: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左侧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03-404

    作者:李运太;李芝梅;王峰;乔鹏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卡介苗膀胱灌注防治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

    目的:观察卡介苗(BCG)化学免疫预防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0例肾盂及输尿管癌患者术后应用BCG 120 mg与常温盐水6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每2周1次共6次;每4周1次至2年;每3个月1次维持5年.结果:随访1~15年,平均8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0%(46/50)、77.8%(31/40)、59.4%(19/32);1、3、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0%(1/50)、15.0%(6/40)、25.0%(8/32).结论:BCG膀胱灌注可减少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局部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07-408

    作者:姜仁慧;孙德康;王建明;杨典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诺维本致静脉炎的防治

    诺维本(NBV)系半合成的去甲-5-长春花碱类化合物,特异性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的G2期和M期,以NVB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等肿瘤,疗效显著,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该药除了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外,其静脉注入后局部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40.1%.为了防止或减轻静脉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我们探索了一些方法,获得了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姜胜健;史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定量分析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目的:组装简便实用的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检测试剂盒,建立了膀胱肿瘤端粒酶活性非同位素相对定量检测技术.方法:用银染-TRAP略行改良,对54例膀胱癌组织、癌旁组织、12例正常膀胱黏膜,其中46例膀胱癌患者同时收集了尿液及膀胱冲洗液的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值分析.结果:54例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值阳性率与正常膀胱黏膜和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01);癌旁组织略高于正常膀胱黏膜,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46例膀胱癌膀胱冲洗液与尿液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46例膀胱癌尿液与10例正常尿液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54例膀胱癌与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均值及标准差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46例膀胱癌冲洗液与尿液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均值及标准差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建立了膀胱肿瘤端粒酶活性的非同位素相对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的特点,该方法可作为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指标之一.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75-379

    作者:温培娥;崔树龄;张玲;傅强;崔正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CD44V7/V8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CD44V7/V8分子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新鲜TCC和8例正常膀胱黏膜CD44V7/V8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TCC组织CD44V7/V8表达的阳性率及阳性强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分别<0.05和<0.01).CD44V7/V8表达的阳性率随恶性程度升高,浸润深度增加,肿瘤基底直径增大及复发的出现而增加(P<0.05),与患者的年龄及肿瘤数目无关(P<0.05).结论:CD44V7/V8分子检测可能对判断TCC的发展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80-382

    作者:韩斌德;葛根;习小庆;吴绮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恶变11例分析

    为了了解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恶变临床特征及预后,对11例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的临床症状、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8.6个月(12~168个月),5年生存率为57.2%.研究结果提示,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恶变发生率低、恶性度高,手术治疗,辅以化、放疗有一定疗效.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32-433

    作者:陈小祥;彭素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腋淋巴结无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64.7%)明显高于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0.8%).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5年生存率(62.5%)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45.5%).ER受体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66.7%)明显高于ER受体阴性患者(38.9%).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取决于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大小以及ER受体是否阳性.其中腋淋巴结有无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89-390

    作者:邓军;田怀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低强度氦氖激光辐照对内皮细胞增殖和变异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强度氦氖激光对内皮细胞增殖和变异的影响.方法:应用低强度氦氖激光辐照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研究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核变异程度.结果:应用不同功率的低强度氦氖激光辐照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随着辐照次数与辐照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增殖呈上升趋势,但没发现细胞变异.结论:激光辐照可促进内皮细胞的生长,但不会导致内皮细胞恶变.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57-359

    作者:金丽英;刘广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16例报告

    直肠癌根治术,尤其是行侧方淋巴结清除术后,常常有较严重的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近年来开展了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组16例,均为男性;年龄31~62岁,平均46岁.均行直肠癌扩大根治、保留盆腔植物神经术术式.术后病理诊断:中分化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8例,黏液腺癌2例.

    作者:刘维胜;孔冰;吴灵潼;宋玲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