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未触及肿块的乳腺钼靶片内簇状钙化临床意义的研究

刘权;王玖华;沈镇宙

关键词:乳腺疾病, 钙化, 钼靶摄影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未触及肿块由钼靶发现乳腺内簇状钙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未触及肿块而钼靶摄影发现乳腺内簇状钙化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 79 例病例共86个病灶,分析其大小、数量、形态及分布情况并作良恶性对照研究.结果:79 例病例 86 个乳腺内簇状钙化灶,乳腺癌 41 个(占47.67%),其中 24 个为原位癌或早期浸润性乳腺癌,14 个为浸润性导管癌.良性病变 45 个(52.33%).结论:根据乳腺内钙化的X线特征可为临床估计其良恶性几率提供线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体部伽玛刀照射正常脊髓所致放射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照射(SRT)对正常脊髓放射损伤的效应.方法:按不同剂量分3组照射新西兰家兔腰段脊髓:①高剂量组,总量 36 Gy/6次(6 Gy/次,隔日1次);②中剂量组,总量30 Gy/6次(5 Gy/次,隔日1次);③低剂量组,总量24 Gy/6次,(4 Gy/次,隔日1次).同时设3个相应常规分割组2.0 Gy/(次·d),5次/周,60Co治疗机照射,总量分别为 36,30,24 Gy.结果: SRT高剂量组 4个月时出现截瘫,其他2组及3个常规组均未出现.于 4个月、8个月解剖病理发现 SRT高、中低组分别出现脊髓重度变性、中度变性和轻度变性,而3个常规组未发现异常.结论:总剂量相同情况下,SRT对正常脊髓的放射损伤大于常规分割照射组.

    作者:于金明;孙新东;杨新华;陆海军;卢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72例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体会

    我院1998年5月~2000年3月共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72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祝爱峰;闫向远;吴希诗;任军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首发肺外表现的肺癌56例报告

    武警山东总队医院曾于1997年报道12例以远处病变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患者,后又陆续收集44例,共计56例,报告并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作者:刘禄明;魏长虹;王立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无模拟定位机乳腺癌60Co切线照射治疗计划的设计

    1 乳腺癌60Co切线照射理论依据由于胸壁的弯曲,为改善靶区剂量的均匀性,必须加组织补偿.对60Co线或高能 X 线,为保护皮肤,一般用合适角度的楔形板作补偿(通过TPS来确定).如果不做组织补偿,由图1示,设MPD和MPD′分别位于两切线野中心轴00′和射野基底线AA′的中垂线,60Co γ线8 cm×15 cm在MPD和MPD′两点的百分深度剂量PDDMPD、PDDMPD′见表1,靶区剂量的给定位置是在 MPD 点或 MPD′点,60 Co γ线两点的肿瘤剂量相差,分别为30%和43.5%,因此必须加楔形板进行组织补偿.

    作者:孙晓东;贾星;赵红;马安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 PRL 及癌细胞 PRL-R与预后因素相关性的比较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血清 PRL 及癌组织 PRL-R 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94例乳腺癌患者细胞 PRL-R 含量(≥20 fmol/mg 蛋白为受体阳性)和75例患者血清 PRL 含量(>25 μg/L 为激素阳性).统计分析两者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结果:PRL-R 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有无腋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否阳性有显著性相关(P<0.05);且 PCNA 弱阳性者较阴性者,淋巴结转移1~3个者较无转移者 PRL-R阳性率均显著增高(均P<0.05)血清 PRL 阳性率仅见与组织学级别及临床期别有显著性相关(P<0.05);且与PRL-R在临床期别组中的阳性率比较,Ⅲ期患者PRL阳性率显著低于PRL-R阳性率,乳腺癌 PRL-R 与血清 PRL 阳性率间未见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PRL-R 或血清 PRL 阳性提示乳腺癌预后不良,PRL-R 估计预后较为灵敏、可靠.

    作者:关晏星;雷秋模;王莉;张芸;段红华;吴根秀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中心型肺癌临床观察

    我院1997年3月以来对21例中心型肺癌进行放疗配合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光玉;李囡;张德荣;刘东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保留乳房治疗早期青年乳腺癌

    目的:探讨早期青年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可行性与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早期青年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手术,术后常规放疗,腋淋巴结阳性者辅以 CMF 或 CAF 方案化疗,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给予 TAM 治疗.结果:随访11个月~9年,中位41个月.术后局部复发率3.2%,3年生存率94.4%,5年生存率85.7%,美容效果满意率87.0%.结论:对早期青年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治疗是安全的,术式以乳腺区段切除并全腋淋巴结清除更为合理,术后常规放疗可降低复发率,该治疗保留了乳房外形,满足了患者的精神和生理的需要.

    作者:林炳煌;王进胜;林江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爱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肝动脉化疗栓塞目前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但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1].本院自 1997年 10月以来采取中药制剂爱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取得较好疗效.现就随访达 1年以上的 67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葛信国;徐定满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射频透热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附30例报告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许多病人在确诊时已属晚期,目前高热联合放疗和/或化疗的方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我们采用射频透热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恶性肿瘤病人30例,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朱严冰;孟冀昌;张怡梅;倪海英;苏同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薏苡仁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我院采用浙江康莱特药业公司生产的广谱抗癌新药薏苡仁提取物(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获得较好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礼华;徐辉;罗定泰;孙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多发性脑膜瘤合并星形细胞瘤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6岁.因头痛2年加重伴右侧肢体活动无力1个月入院.查体: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病理征阳性.头颅 CT平扫示左额及右顶大脑凸面有4 cm×3 cm×3 cm、2 cm×1 cm×1 cm 2个圆形高密度灶,均与脑膜相连,局部硬脑膜增厚.增强扫描呈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左颞见5 cm×4 cm×4 cm 边界不清低密度影,中线结构右移.经手术切除治愈出院.病理诊断:星形细胞瘤Ⅱ级,内皮细胞型脑膜瘤.

    作者:王玉明;王继仁;李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中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外科姑息性治疗

    我院1984年1月~1999年10月共行外科姑息性治疗中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22例,经随诊取得较好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务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5-FU诱发急性心衰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晚期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曾用CF+5-FU+DDP+HCPT方案化疗2个周期,药物剂量为CF 2 000 mg,5-FU 5 000 mg,DDP 2 000 mg,HCPT 40 mg.1999年5月25日入本院做第3周期化疗.查体:中年女性,一般状况可,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肺功能正常,腹部软,上腹部饱满,剑突下可扪及肿块,边缘不清,质硬,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王学芬;赵发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薏苡仁提取物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基因影响的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由于化疗敏感性低,化疗5年生存率与小细胞肺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何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被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本科室于 1999年1月~2000年1月对康莱特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基因 Pgp 的影响进行了临床研究,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毕小利;张炜;余小萍;陈晓宏;江淳娟;王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980年1月~1999年10月我院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100 例临床资料.恶性病变 80 例(80%),良性病变 20 例(20%).来源于间叶组织的 65 例(65%),来源于神经组织的 19 例(19%),来源于胚胎残留组织的 11 例(11%),来源不明的 5 例(5%).肿瘤单发 93 例(93%),多发 7 例(7%).肿瘤直径>10 cm的 85 例(85%),肿瘤直径<10 cm的 15 例(15%).手术切除 80 例(80%).结果:1年生存率71%,3年生存率51%,5年生存率35.4%.结论:在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方法中,腹部 CT 是目前准确的诊断方法.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复发病例,应再次手术治疗.

    作者:张金泰;杨书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乳腺叶状囊肉瘤 33 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病理特征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33 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根据间质细胞异形程度和核分裂数、是否浸润、是否含有特殊间质成分进行分级.结果:Ⅰ级 8例,Ⅱ级 16例,Ⅲ级 9例.Ⅰ级复发 3例误诊 6例,Ⅱ级复发 2例误诊 9例,Ⅲ级复发 5例误诊 7例.7例含特殊间质成分.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易误诊和复发,应与巨纤维腺瘤和乳腺癌鉴别.

    作者:刘秀美;马金龙;侯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薏苡仁提取物合并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观察

    我科应用国家二类新药薏苡仁提取物(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大肠癌64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吕金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儿童纵隔肿瘤误诊五例分析

    收集莱阳中心医院 1990~2000年小儿纵隔肿瘤患者18例,其中5例为误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位风芝;程红明;张小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临床未触及肿块的乳腺钼靶片内簇状钙化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未触及肿块由钼靶发现乳腺内簇状钙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未触及肿块而钼靶摄影发现乳腺内簇状钙化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 79 例病例共86个病灶,分析其大小、数量、形态及分布情况并作良恶性对照研究.结果:79 例病例 86 个乳腺内簇状钙化灶,乳腺癌 41 个(占47.67%),其中 24 个为原位癌或早期浸润性乳腺癌,14 个为浸润性导管癌.良性病变 45 个(52.33%).结论:根据乳腺内钙化的X线特征可为临床估计其良恶性几率提供线索.

    作者:刘权;王玖华;沈镇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肠吻合重建的改进

    1997年3月~2000年5月,我们在传统胰腺空肠套入吻合法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简易安全的吻合方式,治疗壶腹周围癌患者42例,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石学涛;李胜;张毅;程红梅;张鑫;程序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