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严冰;孟冀昌;张怡梅;倪海英;苏同义
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LCL)又称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是恶性淋巴瘤(主要是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病程后期,恶性肿瘤细胞播散至骨髓及血液所致的白血病,国内外对此类白血病尚无疗效肯定的化疗方案.我科于 1996年 4 月起用 COANP 方案配合国产 rhG-CS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共治疗 LCL 患者 26 例,均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茵茵;于满贵;许霞;张松鹤;吴长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在欧美国家,女性乳腺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死因.在美国,1973~1976年每年有10万人患乳腺癌,每年有3万人死于该病.1990年全年约有15万新发病例,有4.4万人死亡.1997年全美国新检出乳腺癌181 600例,年内死于乳腺癌的病人数达44 190人[1].在20世纪末的美国,如果妇女能够活到90岁的预期年龄,有1/8的妇女将患乳腺癌.预计在2000年,新诊断的乳腺癌患者为182 800例,因乳腺癌死亡人数将为40 800人[2].英国每年发病率增加1%~2%,每年有15 000人以上死于乳腺癌[3].研究乳腺癌的易感因素,进行有地放矢的干预性预防及早期发现和有效的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措施之一.
作者:左文述;王磊;刘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8例膀胱癌存档标本和4例正常膀胱组织中bFGF的蛋白表达.结果:48例膀胱癌存档蜡块中有23例阳性,浸润性癌显著高于浅表癌(P<0.01),除G1和G2之间外各分级阳性率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阳性着色定位于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正常逼尿肌及肿瘤基质.结论:bFGF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诱导膀胱癌血管生成,或通过胞内分泌作用刺激某些酶的产生,从而促进肿瘤的浸润.bFGF高表达对预测膀胱癌患者的复发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拮抗bFGF的作用可能是治疗和预防膀胱癌复发和转移的一条新途径.
作者:边家盛;费凤玲;徐忠法;左文述;马恒;章咏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济、实用、有效的早期诊断乳腺肿块的方法.方法:对56例乳腺肿块进行自动活检枪取材病理检查,结合手术后病理切片进行分析对照.结果:活检枪取材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100%(16/16),对一般良性疾病诊断符合率为97.5%(39/40),总的诊断符合率达98.2%(55/56).结论:活检枪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取材成功率高,正确诊断率高,尤其对早期诊断乳腺癌更有价值.
作者:张贵德;宋希江;李斌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7年3月~2000年5月,我们在传统胰腺空肠套入吻合法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简易安全的吻合方式,治疗壶腹周围癌患者42例,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石学涛;李胜;张毅;程红梅;张鑫;程序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5岁,因腹部包块4个月于1998年1月20日入院.患者自发现腹部症状以来,无腹痛及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入院后查体,发现腹部脐下可见隆起包块,无腹壁静脉怒张,触诊可扪及直径约20 cm 的包块,质硬,表面光滑,无压痛,边界清,不活动,可触及血管搏动,包块叩实,听诊有血管杂音.
作者:李广收;王光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调查1996~1998年接受乳腺普查妇女的间期癌发病率,探讨乳腺癌普查间隔的合理时间.方法:收集发生间期癌距离普查的时间、间期癌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病理诊断,并复习普查X线钼靶片.结果:间期癌25例,发病率为0.3‰,平均发病时间(13.8±5.9)个月.肿瘤大径≤1.0 cm 者1例,1.1~3.0 cm 18例,3.1~5.0 cm 4例,>5.0 cm 1例,无肿块者1例.临床分期:Ⅰ期2例,Ⅱ期16例,Ⅲ期7例.7例腋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癌.结论:本文间期癌发病率低于国外资料报告,说明普查有效.80%的间期癌发生在50岁以下的妇女.对40岁以下妇女,若存在乳腺癌高危因素,普查间期宜改为每年1次,可明显降低间期癌发病率.
作者:陆昌宜;袁永熙;顾功芳;史明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nm23、p21ras癌基因、VEGF和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988~1995年在本院手术的乳腺癌患者86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 28 例.检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结合术后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nm23、p21ras、VEGF、ER在乳腺癌阳性表达分别为77.9%、87.2%、86.0%、68.6%,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ER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临床分期Ⅰ~Ⅱ期高于Ⅲ~Ⅳ期(P<0.05).nm23阳性患者术后生存率高于 nm23 阴性者,ER阳性患者术后生存率高于 ER 阴性者,VEGF 阴性患者术后生存率高于 VEGF 阳性者(P<0.05).p21ras与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乳腺癌的nm23、p21ras、VEGF和E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nm23、ER阳性,VEGF阴性的乳腺癌预后较好.nm23及ER、VEGF可以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陆云飞;林进令;曾健;廖清华;凯依塔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收集莱阳中心医院 1990~2000年小儿纵隔肿瘤患者18例,其中5例为误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位风芝;程红明;张小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35 例经放射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食管癌患者采用爱迪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建清;郭启祥;许天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1978年~1995年治疗的31例原发性输卵管癌,均给予手术治疗,基本术式为: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其中7例给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结果:手术+噻口替哌化疗、手术+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手术+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14.2%(1/7),50.0%(7/14),71.4%(5/7).结论:彻底的手术治疗,辅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曾昭暄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种既达到肿瘤根治性切除目的,又保留乳房美观外形的简便省时、完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选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经腋后线切口行肿瘤根治切除术,切除肿瘤表面皮肤,保留乳头乳晕,取部分背阔肌脂肪瓣行Ⅰ期乳房再造.结果:46例接受乳房再造患者成功45例,再造乳房美观效果为优者34例(75.6%),良7例(15.5%),差4例(8.9%);随访满1,2,3年者分别为9,11和16例.除1例腋淋巴结转移17枚患者术后38个月出现骨转移及锁骨下复发外,其余均无瘤生存.结论:使用背阔肌瓣重建乳房,组织量适中,损伤小,外形美观,适合应用于中国女性.
作者:韩炳生;朱红成;张雪鹏;张文杰;王心宽;董浩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探讨更合理的鼻咽癌放射野设计及放射治疗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我院使用头颈面罩固定结合低熔点铅制作适形挡块方法治疗鼻咽癌,总结出一套具体实施办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晓钟;狄小云;王坚;李斌;张鸿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中药安替可对食管癌的放疗增敏作用及毒副作用.方法:64例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放射治疗+中药安替可)和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根据放疗半量及全量时肿瘤的消退情况,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全消率,做为增敏的评价指标.两组患者的放疗剂量均为 DT 总量60~65 Gy.治疗组在放疗同时口服安替可胶囊,每天3次,每次0.44,连服5周.结果:放疗半量时,治疗组有效率62.5%,对照组12.5%,P<0.001;放疗全量时,治疗组肿瘤完全缓解率75%,对照组37.5%,P<0.05.在毒性反应方面,治疗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较多.结论:中药安替可对食管癌的放疗有显著增敏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丁兆军;苏岩;尹强;迟玉华;王丰松;陈为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血清 PRL 及癌组织 PRL-R 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94例乳腺癌患者细胞 PRL-R 含量(≥20 fmol/mg 蛋白为受体阳性)和75例患者血清 PRL 含量(>25 μg/L 为激素阳性).统计分析两者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结果:PRL-R 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有无腋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否阳性有显著性相关(P<0.05);且 PCNA 弱阳性者较阴性者,淋巴结转移1~3个者较无转移者 PRL-R阳性率均显著增高(均P<0.05)血清 PRL 阳性率仅见与组织学级别及临床期别有显著性相关(P<0.05);且与PRL-R在临床期别组中的阳性率比较,Ⅲ期患者PRL阳性率显著低于PRL-R阳性率,乳腺癌 PRL-R 与血清 PRL 阳性率间未见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PRL-R 或血清 PRL 阳性提示乳腺癌预后不良,PRL-R 估计预后较为灵敏、可靠.
作者:关晏星;雷秋模;王莉;张芸;段红华;吴根秀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病理特征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33 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根据间质细胞异形程度和核分裂数、是否浸润、是否含有特殊间质成分进行分级.结果:Ⅰ级 8例,Ⅱ级 16例,Ⅲ级 9例.Ⅰ级复发 3例误诊 6例,Ⅱ级复发 2例误诊 9例,Ⅲ级复发 5例误诊 7例.7例含特殊间质成分.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易误诊和复发,应与巨纤维腺瘤和乳腺癌鉴别.
作者:刘秀美;马金龙;侯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晚期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曾用CF+5-FU+DDP+HCPT方案化疗2个周期,药物剂量为CF 2 000 mg,5-FU 5 000 mg,DDP 2 000 mg,HCPT 40 mg.1999年5月25日入本院做第3周期化疗.查体:中年女性,一般状况可,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肺功能正常,腹部软,上腹部饱满,剑突下可扪及肿块,边缘不清,质硬,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王学芬;赵发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1997年3月以来对21例中心型肺癌进行放疗配合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光玉;李囡;张德荣;刘东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手术对预后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对月经周期进行不同分期(分别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及围排卵期和围月经期),并分别测定血清泌乳素、雌二醇和孕酮的浓度,了解其与3,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孕酮高者3,5年生存率均高;围排卵期手术者生存率高于围月经期.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月经不同时期血液性激素水平呈现不同的变化,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性因素.
作者:孙靖中;戴勇;曾庆东;杨其峰;余之刚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