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评价

李子良;蔡铭泉;吴丹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近期疗效, 生存率
摘要:目的 探究三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间于陕西省森工医院进行新辅助化疗的189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三阴乳腺癌患者(47例)为观察组,非三阴乳腺癌(14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表阿霉素+多烯紫杉醇(ET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5年生存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完全缓解率为55.3%,病理完全缓解率为44.7%,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患者则分别为33.1%、14.8%和87.3%,两组患者临床完全缓解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3.2%和59.6%,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0.4%和8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阴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更加敏感,临床、病理缓解率高,但预后较差,远期生存率明显低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在我国,肺癌是第一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5.0%.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陆续上升,据统计,每年新增肺癌病例达50万~60万.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中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1].多年来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明显提高[2],1975~1977年为12.7%,1996~2004年为15.7%,20年间仅提高了3.0%,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形势严峻[3].

    作者:郑佳彬;李冰雪;程倩雯;李道睿;林洪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口腔鳞癌患者IL-7和FOXp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与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7 (IL-7)和FOXp3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为试验组,同期来院行常规体检的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取两组人群外周血,检测IL-7及FOXp3水平,比较试验组患者不同病理分期口腔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L-7及FOXp3表达情况.结果 相较于健康人外周血中的IL-7为(1.31±0.31) pg/ml和FOXp3表达量为单位1,I~Ⅱ期和Ⅲ~Ⅳ期口腔癌患者外周血中IL-7为(16.32 ±4.53) pg/ml和(25.24±4.73)pg/ml,FOXp3为(5.12 ±3.03)和(12.42±4.11)呈明显高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IL-7和FOXp3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42,P<O.05).I~Ⅱ期和Ⅲ~Ⅳ期口腔癌患者癌组织中IL-7为(19.75±5.64) pg/ml和(33.42±6.47) pg/ml,FOXp3为(8.04±4.21)和(22.41±5.37),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35±0.24)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且Ⅲ~Ⅳ期口腔癌患者癌组织中IL-7 (33.42±6.47) pg/ml和FOXp3 (22.41±5.37)表达量较I~Ⅱ期口腔癌患者癌组织中IL-7(19.75±5.64) pg/ml和FOXp3 (8.04 ±4.21)表达量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癌组织中IL-7和FOXp3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44,P<0.05).结论 IL-7和FOXp3在口腔鳞癌患者癌组织和外周血中呈现明显的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口腔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郭瑞征;李黎;史培良;侯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连山院区收治的12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基本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明显增多,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_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颖;孙绍敏;王雍;佟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间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接受传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与护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与3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积液消失时间、引流时间和每日引流量分别为(10.7±0.49)d、(12.6±0.85)d和(967.1±18.80) m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8±0.65)d、(15.7±0.48)d和(528.9±23.84)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3±1.09)分和(9.6±2.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引流质量,促进治疗作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中会;孙金岩;张淑霞;蔡英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和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在锁骨上淋巴结区域临床靶区勾画范围的差异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及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在锁骨上区照射范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3年4月间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食管癌患者及115例乳腺癌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情况,测量CT轴位图像上转移淋巴结的相对位置.结果 两组患者在淋巴结转移数目、高于环状软骨的转移数目和转移途径分区上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转移淋巴结中心至体中线的距离(转移距离)为(1.76±1.21) em,范围O~5.20 cm,95% CI的上限为5.01 cm,乳腺癌患者转移淋巴结的转移距离、范围和95% CI上限依次为(1.49±0.98)em、0~4.60 em和4.39 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和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锁骨上淋巴结区域CTV勾画范围近似,需包括所有解剖引流区,外界均以离体中线不超过6 cm为宜.

    作者:欧阳玉秀;叶奕菁;白玉海;徐桂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rede手法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Crede手法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间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Crede手法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行尿管留置配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护理前、后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ede手法配合膀胱功能训练能有效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降低泌尿系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思婷;常捷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复治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复治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间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复治食管癌患者,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者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生活质量总分(88.14±1.21)分,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7.5%,生活质量总分(75.33±1.2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观察组患者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复治食管癌疗效显著,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王轶珊;田青;李云霞;赵明利;吕东津;毕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效果

    目的 探讨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先经皮下注射声诺维进行检查(观察组),后经腺体注射声诺维进行检查(对照组),对前后两次检查准确率、临床诊断效果及肿块结构病变情况进行定期随访、检测数据分析、影像学图像分析及记录详细临床信息.结果 观察组SLN的诊断效果(灵敏度100.0%、特异度98.0%、准确度96.9%和阳性检出率87.8%)更优于对照组(86.7%、62.2%、77.6%和66.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SLN检测的增强效果[增强时间(35.83 ±11.58)s、达峰时间(136.66±39.04)s和退减时间(1783.20±90.11)s]更优于对照组[(63.14±14.62)s、(242.57±43.82)s和(1964.62±96.2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皮下注射造影剂检查对SLN病变的性质判定总准确率为87.8%,明显优于经腺体注射造影剂检查的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采取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声诺维的方式有助于SLN诊断和性质判定,具有快速简便、合理有效、分辨率高及特异性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少玲;唐克强;陶均佳;敖洪峰;沈智勇;胡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肿瘤内科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与消毒液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碘伏和葡萄糖酸氯己定两种标准消毒液对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不同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5日至2013年5月2日间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1064例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将2011年9月10日至2013年5月2日间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者为氯己定组,2010年1月5日至2011年9月9日间使用碘伏消毒者为碘伏组,每组532例.由专人穿刺置管、专人护理和每日观察记载感染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感染几率.结果 1064例患者中,共发生感染23例(2.2%),均出现于碘伏消毒组,感染发生率为4.3%(23/532),包括局部感染14例(2.6%)、血液感染2例(0.4%)、可疑血液感染6例(1.1%)和局部合并血液感染1例(0.2%).氯己定消毒组均未发生感染,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以局部感染为主,穿刺局部皮肤消毒及术后护理为首要环节,消毒液以氯己定为首选.

    作者:孙雪琴;何续逊;严文跃;陈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效果、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效果、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IgG、IgM、IgA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能有效提高胃癌化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付裕征;孙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的8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于术前30 a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 g/kg,对照组患者于术前30 a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μg/kg.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0.5h(T2)、诱导后4h(T3)以及术后1d(T4)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 (IL-IO)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h、6h、12h和24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观察组患者T2、T3和T4时刻的IL-6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3和T4时刻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时刻,两组患者CD4+、CD8+和CD4+/CD8+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3和T4时刻,观察组患者的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术后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宋颖;陆晓英;唐卫青;马菊芳;邵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的随访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的随访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的96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包括69例原发性小肝癌和27例转移性小肝癌,定期进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和MRI检查,观察射频消融的效果及肿瘤复发的情况.结果 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螺旋CT复查,肿瘤完全坏死者64例(66.7%)肿瘤残留者18例(18.8%).2例因故未作螺旋CT复查.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螺旋CT复查肝内肿瘤复发者12例(12.5%),其中6例为原位复发(6.3%).与同期MRI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能对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的病灶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在患者术后随访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黎涛;阮娇妮;黄松;李烨;冯军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专题讨论会对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专题讨论会对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专题讨论会)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每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教育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和神经病性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教育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 以专题讨论会为形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素珍;赵建荣;赵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转录因子Sp1对肿瘤转移的调控

    肿瘤细胞转移意味着肿瘤恶性程度增加,大部分肿瘤患者在临床确诊时已存在肿瘤转移,常规治疗死亡率极高.而一旦诊断为肿瘤,由于不能确定其是否转移,往往会接受过度治疗.因此,有关肿瘤细胞转移活性检测是肿瘤治疗的重要内容.良性肿瘤发展为转移性肿瘤至少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①肿瘤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减少,肿瘤间黏附能力下降.②原细胞间基质分解,并在肿瘤细胞诱导下重建适宜肿瘤生长的基质.③肿瘤细胞变形并生长出伪足,通过血管、淋巴管迁移到特定的侵入点.④肿瘤细胞分裂增殖,在新区域生成血管,成为肿瘤组织[1].肿瘤细胞内转录调控因子往往存在异常表达,并参与调节肿瘤细胞转移相关蛋白,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信号调控作用.

    作者:闫隆鑫;刘波;任海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净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B2-微球蛋白(β2-MG)和胱抑素C(CysC)水平分别为(5.74±2.11)mmol/L、(73.21±10.99)μmol/L、(1.70±0.36) mg/L和(0.58±0.15) mg/L,低于对照组患者的BUN(6.23±1.56) mmoL/L、Cr(89.63±15.42) μmol/L、β2-MG(2.89±0.58)mg/L和CysC(1.39±0.78)mg/L,且两组患者治疗后BUN、Cr、32-MG和CysC四者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急性肾损伤效果显著,能够降低肾脏损伤程度,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文莹;田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间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9个结节,均采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为标准,比较图像变化及敏感性等.结果 良性甲状腺结节61个,恶性甲状腺结节38个,其中恶性以乳头状癌常见(94.7%),良性以滤泡增生结节常见(83.6%).常规超声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2.2%(26/36)、81.0%(51/63)和77.8%(77/99),超声弹性成像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7% (30/35)、87.5% (56/64)和86.9%(86/99),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6%(35/37)、95.2% (59/62)和94.9%(94/99),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或超声弹性成像任一单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常规超声良恶性结节在形态、边界、后方衰减、钙化、血流分支和走形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内部回声、内部回声均匀度、供血情况和阻力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成像在各个等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测对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临床价值高.

    作者:袁征;柯文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间昌江黎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o)水平为(0.30±O.21)ng/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1.52±1.32) mg/L、CA125水平为(12.63±2.01)U/ml、CA199水平为(16.54±2.32) U/ml、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为(30.14±1.58) pmol/L和治疗总有效率(92.O%)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TNF-α水平值(1.68±1.89) ng/L、hs-CRP水平值(6.74±1.65) ag/L、CA125水平值(40.45±2.14) U/ml、CA199水平值(32.14±2.89) U/ml、HE4水平值(55.62±2.63) pmol/L和治疗总有效率(5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张莉敏;李芳;刘海英;王青慧;陈江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表观遗传与肺癌的研究进展

    肺癌死亡率居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首位,2015年美国大约有221200名新增肺癌患者,其中158040名患者已被确诊死于肺癌[1].非小细胞肺癌大约占肺癌的85%,且预后不良,美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18%,我国仅为10%,IV期患者5年生存率更低(约2%).尽管近年在治疗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对于绝大多数肺癌患者来说生存率及治疗获益仍不高,因此更早、更准确的发现、诊断和治疗肺癌已成为重中之重[1].

    作者:都兰;张嘉玲;呼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多灶性和单灶性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的比较

    目的 探讨多灶性和单灶性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收治的45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多灶癌组与单灶癌组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的差异.结果 与单灶性甲状腺癌相比,多灶性甲状腺癌性别和肿瘤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常伴桥本甲状腺炎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微小癌发生比例高,易发生转移、复发和浸润,愈后较差,但多灶性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未明显高于单灶性甲状腺癌患者.结论 多灶性甲状腺癌有较强的侵袭性,采用全甲状腺切除术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术式疗效较好.

    作者:曾林文;孔祥东;袁绍峰;宗兵;吴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理疗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肠道功能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理疗技术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肠道功能、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12例实施全胃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综合理疗技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营养学指标、免疫学指标、肠道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0d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CI4+、CD8+、CD4+/CD8+、NK细胞、IgM、IgG、生理功能评分、生理角色限制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情感角色限制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比术后1d均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恢复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中医综合理疗技术有助于改善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与免疫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宇晓蕾;翟玥;杨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