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专题讨论会对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武素珍;赵建荣;赵晨

关键词:专题讨论会, 血液透析, 恶性肿瘤,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专题讨论会对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专题讨论会)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每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教育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和神经病性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教育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 以专题讨论会为形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间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9个结节,均采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为标准,比较图像变化及敏感性等.结果 良性甲状腺结节61个,恶性甲状腺结节38个,其中恶性以乳头状癌常见(94.7%),良性以滤泡增生结节常见(83.6%).常规超声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2.2%(26/36)、81.0%(51/63)和77.8%(77/99),超声弹性成像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7% (30/35)、87.5% (56/64)和86.9%(86/99),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6%(35/37)、95.2% (59/62)和94.9%(94/99),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或超声弹性成像任一单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常规超声良恶性结节在形态、边界、后方衰减、钙化、血流分支和走形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内部回声、内部回声均匀度、供血情况和阻力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成像在各个等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测对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临床价值高.

    作者:袁征;柯文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四种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99(CA199)测定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间至2014年6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根据肿瘤病理分型分为观察A组(肝细胞癌患者60例)和观察B组(肝内胆管癌患者60例).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肝癌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AFP、CEA、CA125和CA199的水平.结果 肝癌患者血清中AFP、CEA、CAl25和CA199水平较健康体检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血清中AFP水平升高较观察B组明显,观察B组患者血清中CEA、CA125和CA199水平升高较观察A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四种肿瘤标志物中,AFP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较高,CEA、CA125和CA199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价值较高.联合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提高肝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刘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肿瘤内科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与消毒液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碘伏和葡萄糖酸氯己定两种标准消毒液对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不同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5日至2013年5月2日间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1064例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将2011年9月10日至2013年5月2日间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者为氯己定组,2010年1月5日至2011年9月9日间使用碘伏消毒者为碘伏组,每组532例.由专人穿刺置管、专人护理和每日观察记载感染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感染几率.结果 1064例患者中,共发生感染23例(2.2%),均出现于碘伏消毒组,感染发生率为4.3%(23/532),包括局部感染14例(2.6%)、血液感染2例(0.4%)、可疑血液感染6例(1.1%)和局部合并血液感染1例(0.2%).氯己定消毒组均未发生感染,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以局部感染为主,穿刺局部皮肤消毒及术后护理为首要环节,消毒液以氯己定为首选.

    作者:孙雪琴;何续逊;严文跃;陈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理疗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肠道功能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理疗技术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肠道功能、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12例实施全胃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综合理疗技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营养学指标、免疫学指标、肠道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0d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CI4+、CD8+、CD4+/CD8+、NK细胞、IgM、IgG、生理功能评分、生理角色限制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情感角色限制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比术后1d均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恢复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中医综合理疗技术有助于改善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与免疫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宇晓蕾;翟玥;杨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间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接受传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与护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与3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积液消失时间、引流时间和每日引流量分别为(10.7±0.49)d、(12.6±0.85)d和(967.1±18.80) m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8±0.65)d、(15.7±0.48)d和(528.9±23.84)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3±1.09)分和(9.6±2.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引流质量,促进治疗作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中会;孙金岩;张淑霞;蔡英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连山院区收治的12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基本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明显增多,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_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颖;孙绍敏;王雍;佟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和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在锁骨上淋巴结区域临床靶区勾画范围的差异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及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在锁骨上区照射范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3年4月间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食管癌患者及115例乳腺癌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情况,测量CT轴位图像上转移淋巴结的相对位置.结果 两组患者在淋巴结转移数目、高于环状软骨的转移数目和转移途径分区上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转移淋巴结中心至体中线的距离(转移距离)为(1.76±1.21) em,范围O~5.20 cm,95% CI的上限为5.01 cm,乳腺癌患者转移淋巴结的转移距离、范围和95% CI上限依次为(1.49±0.98)em、0~4.60 em和4.39 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和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锁骨上淋巴结区域CTV勾画范围近似,需包括所有解剖引流区,外界均以离体中线不超过6 cm为宜.

    作者:欧阳玉秀;叶奕菁;白玉海;徐桂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三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评价

    目的 探究三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间于陕西省森工医院进行新辅助化疗的189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三阴乳腺癌患者(47例)为观察组,非三阴乳腺癌(14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表阿霉素+多烯紫杉醇(ET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5年生存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完全缓解率为55.3%,病理完全缓解率为44.7%,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患者则分别为33.1%、14.8%和87.3%,两组患者临床完全缓解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3.2%和59.6%,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0.4%和8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阴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更加敏感,临床、病理缓解率高,但预后较差,远期生存率明显低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

    作者:李子良;蔡铭泉;吴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终综合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终综合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87例晚期胃癌、肝癌和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护理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0.71±4.92)分和(38.46±3.27)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1.73 ±3.67)分和(55.21±4.6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87.53 ±44.7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17.93±34.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终综合护理干预明显缓解肿瘤晚期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疼痛,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靓靓;孙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对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11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ADL)、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4.5%与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颖;陈思;樊晓意;殷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效果、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效果、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IgG、IgM、IgA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能有效提高胃癌化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付裕征;孙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早期乳腺癌根治术与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根治术与保乳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海南省临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乳组和根治组,每组34例.根治组患者采用早期乳腺癌根治术,保乳组患者采用早期保乳手术治疗.结果 保乳组患者手术时间(165.5±2.6)ain、出血量(260.5±20.5)ml、切口长度(4.5±1.2)em、住院时间(9.3±2.2)d,均低于根治组患者的(185.6±4.5)min、(284.6±30.5) ml、(15.3±2.8) cm和(13.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保乳组患者术后美容的优良率88.2%高于根治组患者的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乳组患者的情感状况(17.5±1.5)分、生理状况(18.8±1.5)分、功能状况(18.6±1.5)分、附加条目(21.6±1.3)分和生活质量总分(96.5±4.6)分,均高于根治组患者的(14.0±1.5)分、(14.5±1.6)分、(12.4±1.6)分、(17.5±1.2)分和(77.8±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保乳组患者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为5.9%,根治组患者为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早期乳腺癌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具有更理想的手术指标和恢复速度,提高了美观度与生活质量,且近期复发率相当,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翔;许干新;陈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纳米碳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纳米碳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安徽省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收治的108例I期、Ⅱ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米碳组与亚甲蓝组,每组54例,分别采用纳米碳示踪剂与亚甲蓝示踪剂.将距离乳腺近的染色淋巴结定义为前哨淋巴结(SLN),大体标本内检出的淋巴结标记为非前哨淋巴结,根据病理结果对两组患者SLN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及准确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米碳组SLN检出率为98.1%,高于亚甲蓝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灵敏度、假阴性率及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纳米碳比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能更稳定持久地显示淋巴管与淋巴结,操作性更强.

    作者:王雷;陈旭;赵成功;彭泉;陈亮;于华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联合磁共振成像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低级别脑胶质瘤3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18例.均在行MRI基础上行IH-MRS检查,检测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胆碱(Cho),分析患者肿瘤实质区与瘤周水肿区的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Cho/Cr和Cho/NAA的差异.结果 MRI扫描显示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瘤周水肿区的水肿和肿瘤实质区的强化程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1H-MRS扫描显示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实质区的Cho/Cr和Cho/NAA值与瘤周围水肿区的Cho/Cr值均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级别脑胶质瘤和低级别脑胶质瘤瘤周水肿区的Cho/NA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MRI扫描的基础上联合使用1 H-MRS,可以提供定量的检测结果来评价肿瘤的恶性度,为脑胶质瘤做出准确的分级诊断.

    作者:马东营;叶伟;李仙峰;凌耿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三种颅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相对表观弥散系数值比较及其与Ki-67阳性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胶质母细胞瘤(GBM)和炎性脱髓鞘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中的相对表观弥散系数值(rADC值)比较及其与Ki-67阳性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颅内PCNSL、GBM和炎性脱髓鞘患者,按照病理学确诊结果分为颅内PCNSL组(40例)、GBM组(39例)及炎性脱髓鞘组(8例).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分别对各组患者的相对表观弥散系数值(rADC)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患者的Ki-67表达,探讨rADC值及其与Ki-67在各组间相关性.结果 颅内PCNSL组患者的rADC值(0.68±0.11)×10s m2/s均低于GBM组患者的(0.77±0.05)×105m2/s及炎性脱髓鞘组患者的(0.84±0.06)×10-5m2/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颅内PCNSL组、GBM组和炎性脱髓鞘组患者的Ki-67阳性率分别为90.0%、57.5%和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发现,各组患者的rADC值与Ki-67阳性率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P CNSL组=-0.618,rGBM组=-0.624和r炎性脱髓鞘组=_0.653.结论 采用DWI进行颅内PCNSL、GBM和炎性脱髓鞘的诊断具有鉴别价值,rADC值与Ki-67阳性率呈负相关,为病情恶化程度的判断提供了无创性量化指标.

    作者:杨毅;师勇;冯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净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B2-微球蛋白(β2-MG)和胱抑素C(CysC)水平分别为(5.74±2.11)mmol/L、(73.21±10.99)μmol/L、(1.70±0.36) mg/L和(0.58±0.15) mg/L,低于对照组患者的BUN(6.23±1.56) mmoL/L、Cr(89.63±15.42) μmol/L、β2-MG(2.89±0.58)mg/L和CysC(1.39±0.78)mg/L,且两组患者治疗后BUN、Cr、32-MG和CysC四者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急性肾损伤效果显著,能够降低肾脏损伤程度,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文莹;田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在我国,肺癌是第一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5.0%.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陆续上升,据统计,每年新增肺癌病例达50万~60万.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中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1].多年来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明显提高[2],1975~1977年为12.7%,1996~2004年为15.7%,20年间仅提高了3.0%,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形势严峻[3].

    作者:郑佳彬;李冰雪;程倩雯;李道睿;林洪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间昌江黎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o)水平为(0.30±O.21)ng/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1.52±1.32) mg/L、CA125水平为(12.63±2.01)U/ml、CA199水平为(16.54±2.32) U/ml、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为(30.14±1.58) pmol/L和治疗总有效率(92.O%)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TNF-α水平值(1.68±1.89) ng/L、hs-CRP水平值(6.74±1.65) ag/L、CA125水平值(40.45±2.14) U/ml、CA199水平值(32.14±2.89) U/ml、HE4水平值(55.62±2.63) pmol/L和治疗总有效率(5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张莉敏;李芳;刘海英;王青慧;陈江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专题讨论会对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专题讨论会对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专题讨论会)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每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教育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和神经病性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教育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 以专题讨论会为形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素珍;赵建荣;赵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的8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于术前30 a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 g/kg,对照组患者于术前30 a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μg/kg.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0.5h(T2)、诱导后4h(T3)以及术后1d(T4)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 (IL-IO)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h、6h、12h和24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观察组患者T2、T3和T4时刻的IL-6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3和T4时刻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时刻,两组患者CD4+、CD8+和CD4+/CD8+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3和T4时刻,观察组患者的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保护患者免疫功能,术后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宋颖;陆晓英;唐卫青;马菊芳;邵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