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浩;马春海;刘瑞文;王华;方庆安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原发性肺癌的75%~80%,其中近45%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Ⅲ期.临床上根据肿瘤累及的组织器官与是否有锁骨上或对侧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N3)分为ⅢA及ⅢB期.部分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例可以接受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因肿瘤局部侵犯范围较广或总体健康状况不佳而无法接受手术.已达成的共识是对ⅢA期T3N1患者应该与Ⅱ期患者一样考虑手术治疗,伴有恶性胸水的ⅢB期患者已失去根治性治疗的可能,应采取姑息治疗为主.
作者:张文霞;王颖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治疗直肠癌伴肝转移的新方法.方法 对11例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行左锁骨下动脉双管置入,行规律动脉化疗.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存活2年以上,2年生存率为72.7%,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动脉双管置入对于直肠癌伴有肝转移者疗效明确.
作者:胡鸿涛;郭晨阳;黎海亮;肖金成;杨建伟;郭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蔗糖铁(森铁能)静脉注射与口服琥珀酸亚铁薄膜衣片(速力菲)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蔗糖铁):将100~200 mg蔗糖铁稀释于生理盐水100 ml,每周2~3次,连续应用4周.对照组(琥珀酸亚铁薄膜衣片):一次0.2 g,一日3次.全部病例都合并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贫血的效果、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H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Hct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试验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合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试验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蔗糖铁是治疗伴有缺铁的恶性肿瘤患者相关性贫血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作者:叶峰;张映红;李晓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术中介入超声处理肾细胞癌静脉瘤栓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4年8月至2008年7月,对18例巨大.肾癌患者术前进行超声、CT和(或)MRI检查,充分收集影像学资料明确肿瘤生长情况并详细了解血管的侵犯情况,根据术中超声结果阻断血管取出瘤栓并检查有无瘤栓残留.结果 18例手术均成功实施,手术操作平均(3.69±0.82)h,术中出血平均(463±342)ml,术中直视下应用介人超声检查有无瘤栓及瘤栓侵犯情况,对术前瘤栓分期进行修正,明确血管阻断范围,其中9例实施静脉取瘤栓手术,取栓后检查有无瘤栓残留,18例手术过程中未发生瘤栓脱落及残留,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术中血管超声检查能够在手术中提供瘤栓的实时准确信息,避免瘤栓脱落和残留,与以往的检查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成功实施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宁;邢念增;张军晖;牛亦农;于泽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高龄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的特点.方法 在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对60例年龄在85~92岁之间的高龄食管癌患者以小照射野、低剂量进行常规放射治疗或适形精确放疗,放疗过程中经常进行食管造影、心肺功能检查.结果 59例高龄食管癌患者安全地完成了放射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其中适形精确放疗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1例溃疡型食管癌患者疗程结束时出现食管穿孔,经食管支架植入后现已存活2年.结论 高龄食管癌患者发现晚,病情严重,心、肺功能及全身状况差,放射治疗风险大,但在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进行放射治疗是有意义的,不能追求大而全,包及所有肿瘤病灶的照射野,不能追求高剂量、高疗效,应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鄂有国;曹德华;朱倩;钱月红;赵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TACE(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X-刀FSRT(X-刀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 57例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均先行TACE 1~4次,26例加用FSRT治疗,FSRT分次量3~4 Gy,3次/周,治疗剂量40~60 Gy.结果 治疗后复查,TACE+FSRT组和TACE组两组局部控制率(CR+PR)分别为80.8%和51.6%,P<0.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7.8%、29.0%、0和76.9%、53.9%、0,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放疗反应及并发症未见明显增加.结论 TACE联合X-刀FSR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轻,但应严格掌握其治疗适应证.
作者:段玉龙;曹坤利;史中州;范向辉;鲁占彪;丁朝鹏;解洪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并能无限增殖分裂的慢周期细胞,其相关研究在生物发育、基因治疗、药物筛选和器官移植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生理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发现恶性肿瘤进行性生长、复发和转移等与干细胞诸多基本特性极其相似,因此,干细胞与肿瘤的关系也就成为了当前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作者:辇伟奇;陈正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对Ⅰ、Ⅱ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MEDLINE、Highwire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对照研究,分别对入选的研究进行文献评价,后提取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从1997至2007年共有16个研究人选,试验组共2048例,对照组2046例,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行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死亡风险优势比OR=0.88(95%CI0.76-1.01),P值等于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Ⅱ期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能否提高患者生存率仍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潘泓;茅乃权;左传田;刘德森;唐步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介入科癌痛患者的镇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5例恶性肿瘤伴疼痛者,用数字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根据介入科急慢性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应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进行镇痛治疗,观察镇痛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镇痛疗效:治疗前NRs评分6.87±1.21,治疗3、7、10d分别为3.08±1.32、2.32±1.16和2.02±1.12,总有效率96.9%.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生活质量:治疗前生活质量良好的病例占43.1%,治疗后第7天和第10天分别增至70.8%和78.5%,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5.4%,多为轻度,且持续时间较短,依次为便秘16例(24.6%),恶心呕吐10例(15.4%),头晕嗜睡6例(9.2%),无呼吸抑制等不能耐受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针对介人科急慢性癌痛患者,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是镇痛疗效好、安全性高的良好用药.
作者:于平;戴定可;钱晓军;翟仁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放疗同时加榄香烯与单纯放疗治疗脑转移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脑转移癌患者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综合治疗(放射治疗+榄香烯)27例,单纯放疗28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全脑总剂量40Gy/4.5周.给药方法放疗同时每日经中心静脉给榄香烯400mg.结果 放疗开始后两周内综合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率(77.8%)明显优于单纯放疗(53.6%);两组肿瘤消退率(CR)分别为70.4%和3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合治疗患者的骨髓抑制少,程度轻;单纯放疗的患者骨髓抑制多,程度重.结论 榄香烯对脑转移癌放疗有协同作用,可以促进肿瘤消退,同时能减轻放疗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海琛;石静滨;李国权;曲怡;李杰;邹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肺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统计表明每年有超过一万的患者因肺癌死亡.尽管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仍处于一线地位,近年来也涌现出不少新的药物作为复发或远处转移NSCLC患者的二线或三线治疗.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factor reeeptor)(EGFR/HER1)信号传导途径中不同靶点的一系列靶向药物治疗的开展,将肺癌的治疗提高到分子水平.
作者:江萍;王俊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19.2%.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手术治疗脑膜瘤258例,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肿瘤大于6cm的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明;袁进国;曹藏柱;韩树生;谭振美;冯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常见的一种类型,占成人NHL的30%~40%[1].化学治疗通常能改善DLBCL患者的生存预后,但是由于异质性而导致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治疗反应的不同,约有50%的患者不能通过标准的治疗方案治愈.我们结合国内外文献,对DLBCL异质性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以期对其发病机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王艳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热化疗治疗卵巢癌合并腹水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腹腔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对照组则仅行腹腔灌注化疗,剂量与治疗组相同,未进行腹腔热疗.结果 治疗组卵巢肿瘤治疗总有效率60.5%(23/38),对照组为28.6%(10/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腹水治疗总有效率84.2%(32/38),对照组为57.1%(20/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腹痛,两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热疗联合化疗药物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合并腹水具有协同效应,增强抗癌效果、提高免疫力并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治疗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罗展雄;倪秉强;郑青平;陈日新;张志红;徐艺安;李旌;朱州;李家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应激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36例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18例.12例同期行择期胸部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第1日开始采用全营养混合液通过周围静脉输注,均为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疗程为7d.观察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术前1日及术后第1日、第8日的应激状态(C3、C4、CRP)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IgG,IgM)的变化.结果 术前1日食管癌患者的C3、C4及cRP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上述指标在术后第8日低于常规组(P<0.05).食管癌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免疫抑制,实验组(CD4+、CD4+/CD8+)在术后第8日与常规组相比有改善(P<0.05).结论 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能有效地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应激和免疫状态.
作者:罗湘玉;郭家龙;刘志祥;左顺庆;张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表达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HCC组织、36例癌旁组织COX-2和MMP-2的蛋白表达.结果 COX-2在HCC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和47.8%(P<0.05),COX-2的表达与HCC肿瘤大小、静脉浸润以及肿瘤TNM分期相关(P<0.05);MMP-2在HCC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和25.0%(P<0.05),MMP-2的表达与HCC静脉浸润、肿瘤TNM分期相关(P<0.05).COX-2与MMP-2同时阳性表达者25例.结论 COX-2和MMP-2在HCC组织中表达上调,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证实COX-2和MMP-2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冯浩;马春海;刘瑞文;王华;方庆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NGAL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宫颈鳞癌、45例CIN、15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NGAL的表达.结果 NGAL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2%,明显高于其在CIN(26.7%)及正常子宫颈上皮组织(20.0%)中的表达(P<0.05);宫颈癌组织中NGAL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NGAL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明显增高,且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转移有关,可能参与宫颈癌的进展与转移,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进展的一种新的标志物.
作者:陈红敏;王莉;刘若男;晁宏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普遍上升,生存期延长,发生多原发癌的机会随之增加.同时,随着诊断手段的更新,发现更多的多原发癌,对多原发癌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对多原发癌的发病率、发病机理、好发部位、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作者:陈洪兴;周桂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比较吡柔比星(吡喃阿霉素,THP)与盐酸阿霉素(ADM)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116例老年(≥50岁)MHL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59例,选用THP联合化疗;第二组57例,选用ADM联合化疗,3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含THP化疗组总有效率84.7%,心脏毒性8.5%,脱发率17.0%;含ADM化疗组总有效率75.6%,心脏毒性15.8%,脱发率70.2%.骨髓抑制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THP疗效高于ADM,而且不良反应低,尤其心脏毒性较低,故THP较适合用于老年NHL患者.
作者:张敬东;谢鹏鸿;刘旭梅;李东升;邹民;钟明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残胃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残胃贲门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手术切除40例,探查2例,根治性切除32例,姑息性切除8例,残胃切除空肠代胃术36例,贲门肿瘤切除余胃食管吻合术4例.结果 手术切除率95.2%(40/42),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11例(26.2%).根治性切除32例中术后生存1年以上30例,3年以上18例,5年以上12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56.3%和37.5%.结论 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治疗残胃贲门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潘开云;戴益智;张文山;周碧真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