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邱士军;金大地;胡罢生;史占军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氟尿嘧啶(5-Fu)+顺铂(DDP)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9月至2002年10月对36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应用氟尿嘧啶+顺铂联合放疗,并与同期行单纯放疗的2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化疗+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鼻咽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1.7%和85.7%(P<0.05);颈部转移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分别为63.9%和50%;两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63.9%和46.4%(P<0.05).结论 氟尿嘧啶+顺铂化疗和同期放疗等综合治疗能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减少远处转移.
作者:张春东;赵大伟;赵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ICAM-1在人脑胶质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胶质瘤组织中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 82例人脑胶质瘤腊块组织中全部呈ICAM-1阳性表达,阳性率100%.实验对照为脑外伤手术减压的脑组织11例,未见ICAM-1表达.胶质瘤高度恶性组ICAM-1阳性表达强度高于低度恶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ICAM-1表达与胶质瘤各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ICAM-1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变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并有助于胶质瘤恶性度分级及预后判断.
作者:余惠平;张和平;田进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新辅助化疗即术前化疗已经成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策略的重大进展之一,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新辅助化疗既能使肿瘤缩小,控制局部病变,降低术前分期,使原来不能手术的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还可能使潜在的微小转移得以控制,减少远处播散的可能.绝大部分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达到了降期目的.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对67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新红;张连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Ⅰb2~Ⅱb期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1~3个疗程的静脉化疗,化疗结束后10~14 d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观察患者病灶大小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术中情况、术后病理反应等,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化疗有效率为83.3%,其中6例完全缓解.Ⅰb2期有效率为100%,Ⅱa期为75.0%,Ⅱb期为80.0%,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效果与期别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腺癌(P<0.05).化疗毒副反应轻微.所有患者化疗后均进行宫颈癌根治术.结论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使部分局部晚期病例得以切除,安全有效.
作者:杨春燕;龙爱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加替加氟(Tegafur;UFT)联合化疗方案在鼻咽癌诱导化疗中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41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L-OHP+UFT(LT)方案和常规DDP+5-Fu(PF)方案诱导化疗,观察各组的疗效和毒性反应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LT组和常规PF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5.7%,两组间疗效相似.LT组Ⅲ~Ⅳ度白细胞毒性、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5.0%和25.0%,常规PF组分别为28.6%和38.1%.结论 LT方案安全有效,值得在鼻咽癌诱导化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葛永斌;刘兴京;周涛;谢强;赵荡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沙培林在肺癌系统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76例行肺癌系统淋巴结清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关胸前取沙培林10 KE吸附于明胶海绵上,贴于淋巴结清扫后所余残腔内及肺切除残端.统计患者术后3 d体温、术后3 d胸腔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5年生存率及术后局部复发率,研究沙培林在肺癌系统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3 d高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 d胸腔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肺癌系统淋巴结清扫手术中应用沙培林可引起术后早期高热,但可以减少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并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在肺癌系统淋巴结清扫手术中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作者:王伦青;张哲;尹志伊;何宝亮;唐国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水平及鉴别能力.方法 对我院1996年至2006年共10年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78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年龄平均56岁.恶性肿瘤占85.9%.恶性中以腺癌多见,良性以平滑肌瘤多见.发病部位以十二指肠多见,占46.2%.腹痛、贫血、消瘦及消化道出血是小肠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电子内窥镜、B超或CT检查及选择性腹腔血管造影仍是小肠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结论 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警惕性是诊断此病的关键所在.对反复腹痛、消瘦、腹部包块、肠梗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患者应高度怀疑小肠肿瘤.
作者:田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和比较含长春瑞滨(盖诺)的CHNP方案与含长春新碱的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并统计23例以标准CHNP及21例CHOP方案治疗的病例.结果 CHNP组总有效率(CR+PR)为87.0%,CHOP组的总有效率(CR+PR)为61.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毒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含长春瑞滨(盖诺)的CHNP方案治疗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与CHOP方案相比毒副作用相仿,疗效更显著.
作者:胡倩;俞康;叶海格;毕来喜;梁彬;沈志坚;江松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类癌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分析我院1975至2007年外科治疗的59例支气管肺类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59例患者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26~72岁,平均47.6岁.45例为中央型,13例为周围型, 位于气管1例.37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32例行镜下活检,13例术前明确诊断.本组患者均行外科治疗,根治性切除率93.2%.术后病理报告典型类癌41例,淋巴结转移率为9.8%;不典型类癌18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6.7%.本组38例随诊满5年以上,典型类癌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85.7%;不典型类癌5年生存率为53.8%.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支气管肺类癌有效的方法.此病预后较好,其中典型类癌预后好于不典型类癌.放化疗的作用不肯定.
作者:薛奇;高树庚;张默言;高禹舜;赫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髂骨后入路高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的方法.方法 利用经髂骨后入路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高位骶骨肿瘤3例.切除椎板,保护骶部神经,切除侵入椎管肿瘤;切取髂骨瓣向近侧掀开,借助髂骨瓣开孔直视骶骨侧块部肿瘤切除;继而,侧前方显露骶前间隙剥离,切除椎体肿瘤.骶1、2椎体植骨与髂骨瓣螺丝钉固定;后双侧腰5椎弓根、髂骨瓣和髂骨钢板螺丝钉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6年,肿瘤无复发;内固定牢靠,植骨愈合良好.大小便及双下肢功能正常.结论 经髂骨后入路高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效果良好.
作者:史振满;史疆;张春浩;马在松;许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CT 导引细针穿刺在骨盆肿瘤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32例CT导引下穿刺活检骨盆肿瘤病例,男23 例,女9例.年龄16~70岁,平均42.5 岁.肿瘤大小5~20 cm(小于10 cm者15例,大于10 cm者17例),按肿瘤发生部位骨盆Ⅰ区肿瘤14例,Ⅱ区肿瘤13例, Ⅲ区肿瘤4例,Ⅳ区肿瘤1例.患者就诊症状多为髂骶部疼痛或包块.术前均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穿刺活检的要点为选择佳层面和进针点.活检标本送病例科作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 32例均安全地穿刺到病变内取出病理标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学检查32例均为恶性肿瘤,经手术证实或临床检查、随访证实穿刺准确率及正确率均为100%.结论 CT导引经皮穿刺活检骨盆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作者:陈强;邱士军;金大地;胡罢生;史占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胃镜下激光光动力(Laser photodynamic,LPD)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疗效与胃癌组织病理分型和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胃镜下采用LPD治疗晚期胃癌129例,HE染色对癌组织进行病理分型与分级,治疗后利用胃镜、病理活检及其他化验检查对患者的生存状况进行随访.结果 经LPD 治疗2~3个疗程,有效率为96.1%,6,12,18,24和30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8%、 84.3%、72.5%、61.3%和48.5%,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与组织病理分型和分级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LPD是治疗晚期胃癌理想的姑息性方法之一,能大程度缩小瘤体,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临床疗效与组织病理分型和分级无相关性.
作者:于晓辉;王普选;张方信;孙一彬;赵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胸中段食管癌由于其所处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尤其当肿瘤有明显外侵时,给手术带来一定困难,手术切除率也会受到明显影响.我们自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经腹、右胸两切口手术切除胸中段食管癌10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校;张明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肛门直肠支撑管在梗阻性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左半结肠肿瘤合并急性梗阻患者实施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放置肛门直肠支撑管持续减压及冲洗引流,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 d.结果 除1例术后第9天,出现吻合口瘘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支撑管应用疗效确切满意.结论 肛门直肠支撑管应用于梗阻性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具有减压及引流的作用,确保吻合口顺利愈合,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避免了分流性结肠造瘘.
作者:孙国锋;王海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和评价后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79例肾上腺肿瘤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比较后腹腔镜手术36例(A组)及开放性术43例(B组)手术切除肿瘤的重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A组在手术中出血、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B组在总住院费用方面优于A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手术切除肿瘤的重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后腹腔镜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 是肾上腺肿瘤患者手术的首选方法.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手术以经腹膜后途径为佳.
作者:颜冰;付杰新;谢光宇;李玉莹;黄恒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误诊原因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对5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2例误诊时间平均为9个月.误诊依次为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结论 对高危人群应重视早期症状,定期进行包括痰、影像学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发现早期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敏;于小云;周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术后乳腺癌患者放疗的照射剂量、化疗周期,同时分析行内分泌治疗、年龄、Karnofsky评分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结果 临床有放射性肺炎症状者11例,占9.4%;有影像学改变的放射性肺炎31例,占26.5%.放射性肺炎与放疗剂量、化疗周期和年龄有关.结论 放射性肺炎是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高龄、高照射剂量、化疗周期增多会增加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陈昱明;刘惠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案,但我国大部分肝癌患者有肝硬化基础性疾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全.TACE可加重肝功能损伤,甚至导致肝衰竭,因而影响TACE的临床效果,也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TACE后肝损伤的问题,我们探讨了异甘草酸镁在TACE后的护肝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昌盛;杨红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肿瘤患者25%可出现脑转移[1],70%为多发.全脑放疗是大部分患者的首选治疗.随着现代检查技术如钆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的发展,可在较早期发现脑转移灶,对于单发或多发转移病灶采用单纯局部治疗呈现上升趋势.
作者:姜伟娟;王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 其中75%~85%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理论上TUR-BT术可以完全切除非肌层浸润的膀胱癌,但在临床中仍有很高的复发率,TUR-BT术后有10%~67%的患者会在12个月内复发,术后5年内有24%~84%的患者复发[2,3].
作者:刘兵;张亚强;刘英山;卢建新;高筱松;庞然;宋竖旗;李祥光;薄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