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漱口液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疗效观察

葛红旗;王汉华;顾霞云

关键词:自制, 漱口液, 防治, 放射性毒副反应, 口腔黏膜反应, 鼻咽癌, 现报告如下, 电解质紊乱, 营养缺乏, 咽癌放疗, 黏膜损伤, 患者治疗, 放射治疗, 身体, 进食
摘要: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口腔黏膜损伤是常见的急性放射性毒副反应,口腔黏膜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而且还影响患者治疗的信心,严重时影响进食,引起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甚至中断放疗.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我们采用自制漱口液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控制系统在适形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作为体内运动幅度大的器官,肺的运动影响到肺、纵隔、胸膜、肝和上腹部肿瘤的活动范围.呼吸运动可以引起器官移位,肿瘤活动度扩大,是临床靶区位置变化增加的主要因素.

    作者:陈川;任德刚;李咏滨;孙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冻干人胎盘因子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冻干人胎盘因子(PF)对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①评价PF对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共收治实体肿瘤10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放疗加PF,从放疗开始之日起,PF 18 mg,肌注,隔日1次,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单用放疗.②评价PF 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共收治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即化疗+PF组)及对照组(单用化疗组),化疗至少2疗程.试验组PF 18 mg肌注,隔日1次,持续3~4周.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加PF后可使放疗患者的全身功能状态(PS)提高(P=0.001),同时亦使食欲、精神状态、睡眠、疲乏和体重等生活质量指标均得到提高(P值分别为0.009、0.001、0.008、0.044、0.007).②PF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化疗疗效无明显影响(P=0.529).PF可使化疗患者的全身功能状态(PS)提高(P=0.002).PF亦可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F具有提高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不良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黄慧强;蔡清清;黄欣;刘孟忠;韩福才;郭颖;谭煌英;应江山;胡永红;印季良;张佩怀;许立功;章荣芬;朱京丽;李佩文;管忠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疗效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前后彩色多普勒的超声特点,探讨超声对其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分别于化疗前后对56例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56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超声检查显示,化疗后原发灶面积明显缩小,原发灶内血流丰富程度降低或消失;Vmax、RI降低(P<0.01,P<0.05);47枚异常淋巴结中19枚化疗后消失,有28例淋巴结内可检测出血流信号,化疗后21例血流丰富程度降低.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及彩色多普勒的多项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超声检查为新辅助化疗提供了简便、安全的疗效观察手段.

    作者:赵红梅;张恒伟;王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沙培林口服治疗胃癌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沙培林口服对胃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晚期胃癌术后患者58例,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沙培林,B组肌肉注射沙培林,C组口服安慰剂.分别观察和计算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及生存率.结果沙培林口服组和肌肉注射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和NK水平均高于安慰剂组,而口服组和注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口服沙培林可能会延长患者生存期,口服沙培林无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沙培林口服可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力,并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沙培林口服方便,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扩大试验.

    作者:王思平;曹厚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鞘内及全身化疗治疗脑转移瘤23例

    自1992年5月至2002年10月我们对23例脑转移瘤患者行鞘内化疗结合全身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铁鹰;武智刚;朱丽英;任燕梅;李茂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长春瑞滨联合表阿霉素或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和评价长春瑞滨联合表阿霉素(NE方案)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4例患者接受NE方案:长春瑞滨25 mg/m2,d1,8;表阿霉素35 mg/m2,d2,9.22例患者接受NP方案:长春瑞滨25 mg/m2,d1,8;顺铂30 mg/m2,d2~4.以上方案均为28 d重复,治疗至少两个周期以上进行疗效评价.结果NE组和NP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59.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13.5个月和12.5个月,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种方案对软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病灶均有相近的较高的有效率;NP方案对肺转移的有效率明显高于NE方案.两方案均有相近的较严重的骨髓毒性和脱发;NP方案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和Ⅰ~Ⅱ度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NE方案;NE方案Ⅰ~Ⅱ度局部静脉炎、心电图异常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NP方案.结论NE和NP方案是治疗晚期乳腺癌较为有效的化疗方案,对不同的转移部位或器官,疗效似有一定区别,毒副作用涉及范围及程度,亦似有一定区别.

    作者:孙清;杭晓声;茅卫东;王琦;毛永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盖诺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从2001年10月至2004年12月,我科采用盖诺联合顺铂(NP方案),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49例,患者均为复治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金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原发性肝癌患者18例为治疗组,采用吉西他滨治疗;随机抽取过去行5-Fu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3例为对照组.分别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吉西他滨组的临床疗效优于5-Fu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吉西他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较理想的给药途径.

    作者:胡宝山;李勇;陆骊工;罗鹏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胆囊癌的超声表现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28例,将其超声表现分三型:Ⅰ型:胆囊壁局灶肿块型;Ⅱ型:胆囊形态完全消失,胆囊窝实性肿物型;Ⅲ型:胆囊壁弥漫增厚型.分析胆囊癌对邻近器官侵犯、肝转移、淋巴结转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89.3%.Ⅰ型7例:肝转移2例,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Ⅱ型8例:肝受侵6例,肝转移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3例;Ⅲ型10例:肝受侵7例,肝转移5例,腹腔淋巴结转移6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6例.28例胆囊癌血流显示率为28.6%(8/28),大流速14.7~28.8 cm/s,RI 0.65~0.83.结论Ⅱ型与Ⅲ型肝受侵率较Ⅰ型高,Ⅲ型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率较Ⅰ型和Ⅱ型高,超声扫描不仅能检出原发肿瘤,而且能显示肿瘤的侵犯范围、有无转移,为判断能否手术及合理制订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彩超扫描有血流信号时能增强对胆囊癌的诊断信心,但在没有血流信号时,不能完全除外胆囊癌的诊断.

    作者:陈宇;郝玉芝;吴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研究现状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是一种近年来才被逐渐认识的胰腺肿瘤,其组织发生来源尚未确定.Frantz于1959年首先报道了胰腺SPT.该病曾用名称较多,如实性乳头状瘤、乳头状囊性瘤、实性囊性瘤及实性囊性乳头状上皮肿瘤等.1996年WHO将其统一命名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作者:许东奎;赵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THP与ADM用于可手术乳腺癌术前化疗的近期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以THP为主及ADM为主的两种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术前化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5例临床Ⅰ~ⅢA期乳腺癌中49例术前应用CTF方案(CTX+THP+5-Fu)化疗2个疗程,36例用CAF方案(CTX+ADM+5-Fu)化疗2个疗程,观察这两种方案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化疗后1周内手术.结果THP组有效率为71.4%,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3例,轻微缓解21例,无变化14例,无临床进展病例.毒性反应:白细胞减少20例,心电图异常2例,脱发7例,胃肠道反应15例,肝功能异常7例.ADM组有效率为69.4%,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7例,轻微缓解17例,无变化11例,无临床进展病例.毒性反应:白细胞减少27例,心电图异常7例,脱发28例,胃肠道反应28例,肝功能异常6例.结论THP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理想药物,其毒性反应较轻,尤其是白细胞减少、心电图异常、脱发的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王晓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奥沙利铂联合CF和5-Fu持续静注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观察

    奥沙利铂(LOHP)是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以亚叶酸钙(CF)增效氟尿嘧啶(5-Fu)持续静点的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晚期大肠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我们自1999年至2004年采用LOHP联合CF/5-Fu持续静点48 h治疗晚期大肠癌40例,共120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和毒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红;张松鹤;刘明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06例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新辅助化疗提高局部乳腺癌的手术切除率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案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10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取CMF方案,B组采取CTF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肿瘤、腋窝淋巴结的变化,为手术切除提供较好的条件.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64.2%,其中A组有效率为50.0%,B组为78.9%.A、B两组5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DF5)分别为37.1%、65.5%和25.9%、55.8%.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原发肿瘤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灶均有效,为根治性手术和保乳手术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CTF方案效果优于CMF方案.

    作者:谢春伟;金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及诊断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51例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及抗体CD117、CD34、Vimentin、S-100、Syn、NSE、SMA、ACT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点,并对其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1例GIST中,梭形细胞型27例,上皮样细胞型9例,混合型15例.良性14例,交界性10例,恶性27例.瘤细胞CD117、CD34和Vimentin多为弥漫性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0.0%、72.5%和100.0%;部分病例SMA、ACT、S-100、SY-N、NSE呈局灶性阳性.结论本组病例组织形态变化多样,有些特征容易误诊为其他肿瘤.免疫组化CD117(c-kit蛋白)和CD34阳性表达是确诊GIST有诊断价值的依据.诊断时主要是同消化道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进行鉴别.依据肿瘤生长的大小、细胞核异形性及核分裂相活性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恶性度高的肿瘤往往伴有明显的出血及坏死.

    作者:张海萍;王淑真;钟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OFL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持续输注加草酸铂(OXA)组成的OFL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52例,采用OXA 130 mg/m2,静滴2 h,第1天;CF 100 mg/m2,静滴,2 h后推注5-Fu 400 mg/m2,后续5-Fu 600 mg/m2,静脉持续输注22 h,第2,3天.21 d为一周期,3个周期评定疗效.结果入组观察52例,其中行原发灶切除者20例,未切除者32例,可评价疗效者52例,其中CR率为11.5%(6/52),PR率34.6%(18/52),总有效率46.1%(24/52).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Ⅰ~Ⅱ度发生率34.6%(18/52),Ⅲ~Ⅳ度9.6%(5/52);Ⅰ~Ⅱ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1.5%(6/52),Ⅲ度血小板减少1.9%(1/52);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28.8%(15/52);口腔黏膜炎发生率5.8%(3/52);神经系统毒性发生率51.9%(27/52).结论氟尿嘧啶连续输注的OFL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黄克楠;田嘉玲;冯书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自制漱口液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疗效观察

    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口腔黏膜损伤是常见的急性放射性毒副反应,口腔黏膜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而且还影响患者治疗的信心,严重时影响进食,引起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甚至中断放疗.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我们采用自制漱口液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红旗;王汉华;顾霞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骨肉瘤的误诊分析

    目的提高对骨肉瘤的认识,降低骨肉瘤的误诊率.方法分析骨肉瘤的发生机制、发病率、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并对4例被误诊为骨肉瘤的病例进行随访.结果4例均获得6~24个月(平均14.5个月)随访,患者生活良好.例1为骨样骨瘤,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例2为胫骨疲劳骨折,给予固定后,愈合良好;例3为Brodie骨脓肿,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病灶修复;例4为骨化性肌炎,采用手术切除,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大多数骨肉瘤通过详细分析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X线检查、核素全身骨扫描、CT、MRI等技术对诊断骨肉瘤有重要作用.先进的影像检查技术敏感性强,特异性较差,但仍可以从中找出诊断的规律,相互补充,提高诊断正确率.对于那些特别复杂和难于鉴别的病例,亦可采用CT引导下活检的方法完成诊断.

    作者:于哲;马保安;周勇;张明华;龙华;王育才;范清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剂量泰素加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泰素及草酸铂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入组的32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予小剂量泰素+草酸铂化疗,泰素60 mg,静脉滴注,每周1次;草酸铂100 mg,静脉滴注,每2周1次.12周为一完整疗程,完成6周以上化疗的患者予评估疗效及副作用.结果32例患者中,无CR,PR 22例(68.8%),NC 2例(6.3%),PD 8例(25.0%).4例患者(12.5%)出现恶心,16例(50.0%)Ⅰ度白细胞下降,14例(43.8%)Ⅰ度肝功异常,2例(6.3%)Ⅱ度肝功异常.无其他毒副作用.结论小剂量泰素加草酸铂是一种对晚期胃癌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方案,尤其适合于一般状况较差者及老年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学德;黄沂;张志锋;蔡雄超;陈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宫颈癌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192Ir高剂量率腔内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42例确诊的宫颈癌患者,采用8MV X线或60Co γ线体外放疗及192Ir腔内放疗.其中Ⅰ期2例,Ⅱ期85例,Ⅲ期52例,Ⅳ期3例;鳞癌130例,腺癌10例,腺鳞癌2例.结果Ⅱ期、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8.9%和55.8%.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14.8%和9.8%.结论192Ir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加体外放疗疗效肯定,但如何进一步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今后进行研究的方向.

    作者:成慧君;姚志伟;谢翠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紫杉醇联合卡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紫杉醇+卡铂与紫杉醇+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62例初治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卡铂组(A组)30例和紫杉醇+顺铂组(B组)32例,化疗6~8周期后评价临床缓解率和药物毒性.结果A组有效率为73.3%,平均生存时间35个月;B组有效率71.9%,平均生存时间32个月,两组疗效和平均生存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肠道反应、肾毒性和肌肉关节疼痛A组较B组轻(P<0.05).结论紫杉醇+卡铂治疗晚期卵巢癌有效率不低于紫杉醇+顺铂,但毒性反应明显减轻,从临床的实用性和便利性考虑,更容易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接受,特别适用于老年患者及对顺铂耐受性差的患者.

    作者:向红云;申桂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