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6-7415
  • 国内刊号:44-1231/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1969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38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中医学
新中医杂志   2007年6期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即氨甲喋呤50mg/m2单次肌肉注射,米非司酮600mg单次口服,配合活血化瘀杀胚中药口服、灌肠;对照组采用氨甲喋呤、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3.33%、95.24%;对照组分别为64.29%、80.95%,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陈慧娟;边文会;李艳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58例

    笔者于1998年5月~2006年10月,运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共58例.男33例,女25例;年龄6~62岁;病程短1小时,长2年.发病季节:春季25例,夏季8例,秋季16例,冬季9例.

    作者:谢丽珍;黄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乌鸡白凤丸联合达英-35治疗耐克罗米酚多囊卵巢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乌鸡白凤丸联合达英-35治疗耐克罗米酚(CC)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耐CC的肾阴虚型Pcos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A组患者从月经周期或撤退出血的第2~5天开始口服达英-35,每天1片,连服21天为1周期,共用3个周期,同时配合口服乌鸡白风丸.B组只单纯口服达英-35,用法、疗程同A组.2组在完成达英-35治疗3个周期后立即进入CC联合补佳乐加HCG的促排卵周期,促排卵未孕者连用促排卵药共3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A组促排卵50个周期,排卵率60.0%,妊娠率35.0%,周期妊娠率14.0%;B组促排卵55个周期,排卵率23.6%,妊娠率15.0%,周期妊娠率5.5%.2组排卵率、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乌鸡白凤丸与达英-35配合应用对改善内分泌有协同作用,可提高H-P-O轴对CC的敏感性,提高妊娠率.

    作者:刘冬梅;李淑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消痞灵治疗胃黏膜癌前病变2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痞灵治疗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治疗组以消痞灵(由党参、茯苓、枸杞子、陈皮、三棱、莪术等组成)治疗,对照组以维酶素片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对肠上皮化生(IM)积分、不典型增生(Dys)积分、胃黏膜细胞凋亡、肿瘤抑制基因(P53)、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M积分、Dys积分、细胞凋亡、P53、Bcl-2指标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IM积分、Dys积分、细胞凋亡、Bcl-2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P53、Bcl-2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消痞灵可明显抑制胃黏膜癌前病变患者Bcl-2蛋白表达,诱导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

    作者:黄颖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培土生金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以加味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基本方:生黄芪、党参、防风、橘红、茯苓、白术、浙贝母、僵蚕、蝉蜕、甘草)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核酪口服液治疗,连服1月,随访1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70.2%,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培土生金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明显减少患儿的发作次数,缩短病程.

    作者:瞿梅;许文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痰热清联用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及痰热清注射液.观察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1%、对照组为88.2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PaO2、PaCO2及部分临床症状等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痰热清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

    作者:贺明;宫静;杨建明;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药结合治疗儿童叹息样呼吸20例

    儿童叹息样呼吸表现为:在一般正常呼吸节律中插入1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叹息声的呼吸,患者自述胸闷、呼吸困难,但并无引起呼吸困难的客观指标.本病多疑为心肌炎并进行治疗,易引起家长的恐慌.笔者在临床中根据中医辨证,应用针药结合方法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金茵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病32例

    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病,属中医学蛔厥范畴.笔者自拟金茵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病,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农村患者,皆系急诊入院,经B超检查确诊为胆道蛔虫病.共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5~60岁,平均31岁.

    作者:闵照国;苏小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2组均给予抗炎、平喘、祛痰、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14天为1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测定肺通气功能及测量营养状况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值以及肺通气功能、营养状况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显著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肺通气功能并改善营养状况,是治疗COPD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肖波;刘晖;陈康桂;凌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外周血ESR、PCV及ηb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治疗.补阳还五汤1组(治疗1组)32例,黄芪用量60g;补阳还五汤2组(治疗2组)34例,黄芪用量120g.2组均以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沉(ESR)、红细胞压积(PCV)、全血比黏度(η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2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1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基本痊愈病例数治疗2组也明显多于治疗1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黄芪的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更为显著,且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谢裕华;陈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疱疹性口炎22例

    目的:观察外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疱疹性口炎的疗效.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2组各22例.2组均以病毒唑、板蓝根冲剂常规抗病毒治疗,治疗组配合外涂湿润烧伤膏,对照组配合外涂龙胆紫.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86.36%,对照组为54.5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2组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疱疹性口炎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锦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六味地黄丸类方辅助治疗对结核菌阳者免疫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类方辅助治疗对结核茵阳者的免疫影响.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按常规使用抗痨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治疗组加服六味地黄丸类方,疗程2月.观察临床症状、痰液的细菌学检查、X线检查肺部阴影的改变、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检查.结果:在细胞免疫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4显著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D8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D4/CD8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CD3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体液免疫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IgG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IgE、IgM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IgA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IgG升高,IgE、IgM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IgA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各项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ADA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及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促进痰茵阴转和肺部阴影吸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六味地黄丸类方辅助治疗可提高结核茵阳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升高IgG水平,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劳献宁;方琼;姚丹;覃红娟;冯治宇;杨朝晖;竺澎波;谭守勇;谭耀驹;冯蝶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辨证分型治疗腹部外科术后汗症119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腹部外科术后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腹部术后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在西医常规补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辨证分型中药治疗;而对照组59例只给予常规补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出汗及汗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好转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6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为40.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辨证分型治疗腹部外科术后汗症可明显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傅岳武;刘明;蔡炳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通腑化痰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腑化痰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醒神胶囊(处方:番泻叶、虎杖、人工牛黄、天竺黄)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差异.结果:2组治法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小脑血肿体积,但治疗组在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更优,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通腑化痰法的早期使用可明显促进脑血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对患者的远期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红敏;林松俊;华容;孙景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结果: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74.29%;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62.86%,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张益康;王诚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益气滋肾安胎法治疗早期妊娠流产5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滋肾安胎法治疗早期妊娠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58例采用益气滋肾安胎方治疗;对照1组55例以黄体酮治疗;对照2组55例以孕康口服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阴道出血、腰酸、腹痛、B超、血孕酮值等,并随访2月.结果:3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2月,治疗组继续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停药后孕11~12周,治疗组血孕酮值升高明显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滋肾安胎方治疗早期妊娠流产的远期疗效可靠,可较好地升高和维持血孕酮值.

    作者:邱丽;范红霞;王霞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从瘀论治特发性水肿52例

    目的:观察从瘀论治特发性水肿的疗效.方法:对52例患者以化瘀行气补肾为治法,选用血府逐瘀汤随症加减治疗.结果:治愈33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3.46%,总有效率为98.08%.结论:从瘀论治特发性水肿,活血不伤正气,补而不滞经脉,标本兼治,开郁消瘀,气化则水行,调补阴阳,疗效肯定.

    作者:程桂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溶排石汤治疗胆道结石56例

    目的:观察溶排石汤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用溶排石汤治疗,对照组78例以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B超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8%,对照组为39.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溶排石汤治疗胆道结石疗效可靠,安全可行.

    作者:张建涛;刘巧格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药内外合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78例(116膝)患者予牛膝丸加减(组成:萆薢、肉苁蓉、菟丝子、杜仲、牛膝、木瓜、牡蛎、全蝎、白芷、白蒺藜、桂枝、两面针)内服,配合痹通膏(组成:草乌、南星、肉桂、独活、细辛、川芎、当归、白芥子、马钱子、两面针、乳香、蜈蚣)外敷或熏洗,连续治疗15天为1疗程.结果:痊愈42膝,显效46膝,有效24膝,无效4膝,总有效率为96.55%.治疗后患者疼痛、肿胀、压痛、关节功能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牛膝丸与通痹膏内外合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莫卫海;刘志龙;徐宁达;曹建斌;贾晓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辛凉(寒)透泄法治疗风温肺热病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辛凉(寒)透泄法治疗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主要采用西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宣表泄肺汤(由石膏、知母、黄芩、栀子、连翘、苦杏仁、淡豆豉、郁金、地龙组成)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愈显率治疗组为82.8%,对照组为5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止咳和肺部啰音吸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为(10.50±3.27)天,对照组为(14.23±4.57)天,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辛凉(寒)透泄法组成的宣表泄肺汤治疗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可以明显改善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加快炎症吸收.

    作者:梅晓萍;吴毓敏;窦武山;郭选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逐瘀安宫饮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不止50例

    目的:观察自拟方逐瘀安宫饮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不止的疗效.方法:对50例患者运用逐瘀安宫饮随症加减治疗.结果:痊愈49例,无效1例,痊愈率为98%.结论:逐瘀安宫饮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不止,疗程短,疗效可靠.

    作者:庞相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四子散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2例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敷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采用四子散热敷;对照组45例采用蜡疗,观察治疗前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2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但治疗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子散热敷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葛鸿庆;管华;陈文治;张梅刃;余宇峰;邓晋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23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患者在采用胃肠减压、生长抑素、全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通腹汤(由大黄、厚朴、赤芍、当归、枳实、黄芪、党参等组成)治疗.结果:全部痊愈,无肠坏死和中转手术.治疗时间为3~25天,平均11天.结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采用非手术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胡俊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加味百灵调肝汤治疗乳腺增生症50例

    乳腺增生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20~40岁妇女.笔者临证运用加味百灵调肝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海南医学院门诊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乳癖诊断标准.共50例,年龄20~48岁,平均36岁.

    作者:王少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缺泪性干眼症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缺泪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114眼)分为2组.针剌组31例(62眼)采用针刺(穴位: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太阳)治疗;泪然组26例(52只眼)外用泪然眼液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45眼,有效率为72.58%;泪然组有效31眼,有效率为59.62%,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能显著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流量、改善角膜染色,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流量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组在增加泪流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方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泪然组.结论:针刺治疗缺泪性干眼症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卫萍;王健;张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辨证取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辨证取穴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围、体重指数、脂肪含量及基础代谢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94.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体重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2组体重治疗前后均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围、股围、臀围减小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的体重指数、脂肪含量均下降,基础代谢均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脂肪含量、基础代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辨证取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优于体针针刺,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便捷的减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健;田宝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沙参麦冬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干咳40例

    干咳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以干咳无痰,或咳而痰少、难咯出为主要表现.病程长,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运用沙参麦冬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本症,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世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止眩镇痛方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症64例

    脑动脉硬化症是老年人常见、多发性疾病,具有起病缓慢、病程长的特点,早期多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其中以头晕、头痛为常见症状.笔者从2002年7月~2006年7月,采用止眩镇痛方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症,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璋斌;李安;陈跃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胆胃双调治疗慢性胃扭转4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胆胃双调法治疗慢性胃扭转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慢性胃扭转患者,先以纤维胃镜充气复位,然后内服以胆胃双调法组成的中药方剂.结果:治愈率为91.67%,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中西医结合胆胃双调治疗慢性胃扭转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伟刚;冯昭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60例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以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加减化裁治疗.结果:临床痊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方;钟兴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生肌方预防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生肌方预防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 000例下横式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0例,术后连续3天静脉点滴注射用头孢唑啉钠;治疗组1 2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开始加服益气活血生肌方(组成:黄芪、三七、丹参),连服5天.观察2组剖宫产术后产妇体温、伤口疼痛、红肿、分泌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发热、腹部伤口疼痛、红肿、伤口渗液等症状发生率、伤口感染率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生肌方能减轻腹部伤口疼痛、红肿,降低伤口感染率,具有促进术后腹部伤口修复和再生的作用.

    作者:张铭;张晓静;赵华;谈海东;蒲应炎;黎凤彩;李征;李倩;吴叶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烧伤膏外敷治疗烧烫伤21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烧伤膏治疗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Ⅰ度、浅Ⅱ度烧烫伤患者采用自拟烧伤膏外敷治疗.结果:21例全部痊愈,治愈时间为3~10天,平均5天.结论:烧伤膏治疗Ⅰ度、浅Ⅱ度烧烫伤疗效显著.

    作者:蒋秀玲;应亚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调理月经周期法治疗月经过少30例

    目的:观察运用调理月经周期法治疗月经过少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运用调理月经周期法随症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80.0%.结论:肾虚是月经过少的主要发病机理之一,调理月经周期法是治疗月经过少的一种有效治法.

    作者:国佳;金季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61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穴贴组33例,将自制的膏药贴敷在神阙和中脘穴位上;服药组29例,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穴贴加服药组28例,同时予穴位贴敷和中药内服.观察3组临床疗效、唾液淀粉酶、血清锌及铅等的变化.结果:愈显率、总有效率穴贴加服药组与服药组、穴贴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穴贴加服药组治疗后唾液淀粉酶和血清锌含量上升、血清铅含量下降,各项指标与穴贴组、服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与中药内服对治疗小儿厌食症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穴位贴敷具有操作简便、患儿依从性好等优点.

    作者:吉训超;许华;李宜瑞;章文平;李月梅;徐志东;唐惠琼;梁静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关节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关节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口服弥可保、颈椎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关节通组68例采用口服关节通(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黄、牡丹皮、大黄、骨碎补、蛇床子、独活、桑枝、透骨草、薏苡仁、三七、丹参、乳香、没药、沉香、木香、丁香、土鳖虫、牛膝、甘草等组成)治疗;扶他林组52例采用口服扶他林治疗;关扶组86例采用关节通、扶他林治疗.3组均以4周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结果:第1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关节通组为14.7%、扶他林组为23.1%、关扶组为48.8%;第3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关节通组为88.2%、扶他林组为86.5%、关扶组为97.7%.结论:关节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远期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代替扶他林,避免消炎镇痛药带来的胃肠道反应,而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疗效佳.

    作者:卢国樑;叶伟洪;谭泽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吴维城教授治疗男科病经验介绍

    吴维城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从医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良多,现撷其治疗男科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邓伟明;嵇玉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蔡小荪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介绍

    蔡小荪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主要是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治疗应以活血祛瘀,疏肝散结.遵循经行期须控制症状,经净后以消除病灶的治则.临床创制内异Ⅰ~Ⅲ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

    作者:王隆卉;蔡小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韩百灵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

    韩百灵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悬壶70余年,兼通中医内、外、妇、儿科,尤以擅长妇科而著称于世,现将韩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之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格;冯晓玲;田明健;韩延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孙树椿治疗颈椎病经验介绍

    孙树椿教授是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国家骨伤科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者:唐东昕;张军;张淳;武震;于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朱培庭教授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经验介绍

    肝移植是现阶段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措施,随着肝保存技术的提高,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型抗排异药物的不断涌现,肝移植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中长期生存病例逐渐增多.

    作者:章学林;顾宏刚;高炬;张静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辨治体会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清甲状腺激素缺乏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各系统功能减低和代谢障碍等.近年来,笔者临证辨证治疗成人原发性甲减,取得良好疗效,谈体会如下.

    作者:梁苹茂;甄红晅;王学文;范春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邓铁涛教授与岭南医学

    邓铁涛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终生教授,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侍诊父侧,执庭训秘旨,悬壶济世,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已60余载.邓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岭南医学的观点,并明确指出岭南医学是与岭南的地理、人文、环境密切关联的,这些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认可.

    作者:王云飞;吴焕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心身相关理论与技术的比较研究

    临床心理学是服务于人的,其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与咨询对象的文化背景的契合程度.而目前我国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基本上是模仿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这种背景下,整理与挖掘传统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不仅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的临床心理学和丰富现代临床心理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

    作者:梁瑞琼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紫癜性肾炎分期辨治体会

    紫癜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肾病,目前西医尚缺乏特异性治疗及有效的方法和药物.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以中医理论指导辨治紫癜性肾炎,将其发病过程分为早、中、后三期,分期辨证论治,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简述如下.

    作者:谢谋华;王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步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体会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笔者通过学习结合临床观察认为,CFS一般病程长,症状表现复杂、多样,病机虚实错杂,且与患者性格、体质多因素密切相关,故治疗颇为棘手,如分步骤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痰瘀同源学说在伤科内伤中的应用

    伤科内伤是伤科传统四大病症(骨折、脱位、伤筋、内伤)之一.目前,对内伤的治疗研究尚落后于对骨折、脱位和伤筋的研究,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在门诊工作中运用涤痰祛瘀法,治疗伤科内伤有些许体会,浅谈如下,望同道斧正.

    作者:霍韬;关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尿毒症金刚烷胺中毒1例报告

    金刚烷胺是饱和三环癸烷氨基衍生物,可特异性抑制流感病毒脱壳及核酸释放,但可产生精神紧张、头痛、眩晕、幻视、震颤、语言不清、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副反应[1].

    作者:许靖;聂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更年期杂病治验举隅3则

    更年期综合征是中年女性常见病.常合并其他杂病而使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加重,如能积极治疗原发杂病,则能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笔者仅就辨治体会,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董锦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阴斌教授应用经方治验3则

    阴斌是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业医50载,精研于《内经》、《伤寒论》,临证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颇有效验.现将其治验3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张绍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刘海峻老中医运用承气汤验案4则

    家父刘海峻是江苏省名老中医,邳州市中医院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医50余载,擅长治疗肝病、肾病、脾胃病、妇科杂症及危重疑难病症.笔者随父习医多年,略悟其旨,现撷其运用承气汤辨治阳明腑实危重病验案4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刘石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新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龙骨、牡蛎、黄芩、茯苓、半夏、党参、桂枝、大黄、生姜、大枣、铅丹组成.具有和解少阳,镇惊安神之功效.主治伤寒误下后,胸满烦惊,谵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或小便不利者.笔者临证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因肝胆郁热、热扰心神所致诸症,屡获良效.现举验案4则介绍如下.

    作者:孙三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陈瑞春教授经方治验举隅

    陈瑞春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陈教授治学严谨,擅用经方,临证辨治匠心独运.笔者有幸侍诊于陈教授左右,受益颇多,现将其运用经方的部分验案整理如下.

    作者:李婕;周忠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李培生教授临床用药经验撷要

    李培生是湖北中医学院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医承家学,广撷博采,历经70余年临证与创新,在学术上自成体系.笔者通过学习李教授诊疗经验,归纳其临床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冀振华;王立;李家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失眠症产生的中医理论基础及分析

    从中医基础理论探讨失眠症的发病.失眠症的发病涉及人体的个性心理特征、生活工作经历和体质等诸多方面,用传统中医理论认识五神、情志和体质学说,为开展失眠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齐向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冠心病热毒病机的探讨

    探讨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归纳出冠心病基本病机为瘀血、痰浊、邪毒、正虚.结合现代医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炎症、温度、病理生理研究的新进展,认为应当重视热毒痹阻心脉在冠心病病机中的致病作用.提出清热解毒法对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可能是一种新方法和途径.

    作者:吴伟;彭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处方:黄芪、瓜蒌、浙贝母、丹参、郁金、夏枯草、皂角刺、枳壳、穿山甲、苦杏仁、莪术、三棱、法半夏、甘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3.1%,对照组为34.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实体瘤控制率较对照组好.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说明治疗组化疗副反应较小.结论:中药配合西药化疗,能有效地缓解症状,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作者:兰红勤;李淑君;张志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鲜芦荟汁合大黄粉治疗化疗性口腔溃疡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新鲜芦荟汁合大黄粉治疗化疗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以新鲜芦荟汁合大黄粉治疗;对照组以冰硼散治疗.6天为1疗程,1疗程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鲜芦荟汁合大黄粉治疗化疗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

    作者:吴顺杰;李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艾灸防治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4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艾灸防治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计92例次化疗)分为2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观察,艾灸组在化疗同时艾灸足三里、三阴交;2组均在白细胞减少达Ⅲ度以上时给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比较2组各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的例次、住院天数及升高白细胞费用.观察艾灸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结果:艾灸组发生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的例次较非艾灸组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艾灸组住院时间平均(10.5±1.09)天,非艾灸组平均(15.71±2.04)天,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艾灸组使用升高白细胞西药的例次明显减少,用于防治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的费用明显降低.结论:艾灸可有效防治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并能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操作方便,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宏;龙顺钦;吴万垠;薛晓光;孙良生;柴小姝;河文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防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19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防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将37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单纯采用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治疗组1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感觉神经毒性发生情况.结果:感觉神经毒性总发生率治疗组为42.1%,对照组为72.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能降低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

    作者:杨兵;梁翠微;杜均祥;孙达春;李晓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腺癌血瘀状态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瘀状态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将58例乳腺癌患者以CEF方案行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血瘀程度评分,并根据血瘀状态将患者分为A组(化疗前后均无血瘀),B组(化疗前无血瘀而化疗后出现血瘀),C组(化疗前后均存在血瘀),评价患者的化疗效果,并分析各组的疗效差异.结果:完全缓解率、有效率A组与B组比较、B组与C纽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完全缓解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疗前后均无血瘀的乳腺癌患者,其化疗后肿瘤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化疗前后均有血瘀的患者,提示化疗前存在的血瘀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

    作者:谢丹;杨海燕;黄梅;童彩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健脾化湿活血解毒法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活血解毒法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介入治疗;治疗组40例,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健脾化湿、活血解毒中药(处方:太子参、白术、山药、茵陈、薏苡仁、莪术、石打穿、半枝莲).1月为1疗程,连续2疗程后观察2组近期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在近期疗效方面,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稳定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化湿、活血解毒法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病情,延长疾病进展时间,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减轻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许尤琪;徐建伟;丁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刺膏外敷治疗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用自制骨刺膏治疗本病,获满意效果,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制备 药物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制附子、乌蛇、土鳖虫各80g,黄柏、薏苡仁各100g,桂枝60g,细辛50g,乳香、没药各30g,红丹2 500g,香油5 000g.

    作者:梁乃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3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2组均采用基础降糖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中药(黄芪、水蛭)治疗;对照组用缬沙坦治疗.疗程均为2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糖水平、尿蛋白等,进行肾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动态对比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3%,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FBG、P2hBG、HbA1c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血糖、血压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UAER显著下降,24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UAER、尿蛋白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肾血流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肾血流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表明治疗组对肾血流各项参数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具有减少糖尿病早期肾病24小时尿蛋白、尿白蛋白、改善肾血流参数等作用.

    作者:董彦敏;李惠林;倪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糖脉康颗粒(药物组成:生地黄、桑叶、黄连、黄精、淫羊藿、丹参、牛膝、黄芪、赤芍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3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还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

    作者:康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通塞脉片治疗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对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治疗作用.方法:①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组、通塞脉片Ⅰ组、通塞脉片Ⅱ组、通塞脉片ⅢⅠ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造模,灌胃相应的药物.②对正常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丹参酮组、通塞脉片Ⅰ组、通塞脉片Ⅱ组、通塞脉片Ⅲ组,灌胃相应的药物.③对急性微循环障碍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家兔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丹参酮组、通塞脉片Ⅰ组、通塞脉片Ⅱ组、通塞脉片Ⅲ组,灌胃相应的药物.结果:通塞脉片各剂量组均能使急性血瘀证大鼠耳廓血流速度加快,通塞脉片Ⅱ组、Ⅲ组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耳廓微循环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通塞脉片各组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通塞脉片各剂量组均可使小鼠耳廓血流速度加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通塞脉片Ⅱ组、通塞脉片Ⅲ组均可明显扩张小鼠耳廓细动脉的管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通塞脉片Ⅲ组可使家兔眼球结膜微循环血流明显加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塞脉片Ⅱ组、Ⅲ组可明显降低V/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塞脉片各剂量组对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家兔急性微循环障碍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缩短线粒流时间,通塞脉片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通塞脉片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作者:殷书梅;王丽英;牛金茹;李吉峰;王宓;林新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咳宁方对实验性豚鼠镇咳平喘作用的药理学研究

    目的:观察咳宁方对实验性豚鼠镇咳、平喘的药理作用.方法:将豚鼠随机分成实验性咳嗽和实验性哮喘各7组,每组10只.实验性咳嗽分为:正常对照组、可待因组、蛇胆川贝液组、咳宁Ⅰ方组(高)、咳宁Ⅰ方组(低)、咳宁Ⅱ方组(高)、咳宁Ⅱ方组(低),以枸橼酸喷雾引咳法,观察豚鼠自喷雾开始到出现咳嗽的潜伏期及喷雾停止后5min内的咳嗽次数.实验性哮喘分组除阳性对照药采用氨茶碱外,其他各组与实验性咳嗽分组相同,用组胺和氯化乙酰胆碱喷雾引喘法,观察豚鼠从喷雾开始到哮喘发作的潜伏期.结果:各用药组咳嗽的潜伏期明显延长,咳嗽次数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咳宁方的各剂量组与蛇胆川贝液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咳宁Ⅱ方组(低)与咳宁Ⅰ方组(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各组豚鼠哮喘潜伏期均有明显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以氨茶碱组为明显,咳宁Ⅰ方组(高)和咳宁Ⅱ方组(高)与蛇胆川贝液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咳宁方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作用.

    作者:杨钦河;凌家生;温承远;彭胜权;平换换;纪桂元;邓丰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失语症临床研究进展

    失语是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可由中风、脑外伤、癔病等多种原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以针灸为主配合其它方法治疗失语症,取得较好疗效,笔者仅将有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高凤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