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国际刊号:1001-4454
  • 国内刊号:44-1286/R
  • 影响因子:0.91
  • 创刊:1978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79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 中药学
中药材杂志   2011年9期文献
  • 田基黄水煎液对应激+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血液流变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田基黄水煎液对应激+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血液流变进程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田基黄水煎液组,建立应激负荷下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脂、血压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田基黄水煎液组TC、TG、LDL-C、AI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HDL-C含量升高(P<0.05).田基黄水煎液组低、中、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浆黏度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田基黄水煎液组RBC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均不同程度降低(P<0.01或P<0.05);RBC变形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田基黄水煎液对应激负荷下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血压流变学指标有调节作用.

    作者:胡向阳;舒晓春;马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UUO大鼠肾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JAK/STAT通路的影响.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丹参药对颗粒剂配伍组、黄芪丹参药对组分配伍组、丹参总酚酸组、黄芪总皂苷组、福辛普利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观察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尿β2微球蛋白、肾组织病理变化以及肾组织JAK/STAT通路的影响.结果:各治疗组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黄芪丹参药对组分配伍能降低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尿β2-MG(P <0.05),与福辛普利组相当,其余各治疗组有下降趋势,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可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JAK、STAT1、STAT3蛋白的表达,以组分配伍及颗粒配伍作用显著,与福辛普利相当,黄芪总皂苷作用不显著,其余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结论:黄芪丹参药对及其组分能保护单侧输尿管梗阻的肾小管功能,一定程度改善肾纤维病理,其机制可能与其干预UUO大鼠肾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李均;曹轶璇;王冬;周萍;阳小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参慈胶囊联合顺铂对荷瘤小鼠Lewis肺癌组织NF-κB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慈胶囊及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NF-κB mRNA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自接种Lewis肺癌瘤株细胞建立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参慈胶囊组、参慈胶囊+顺伯组、顺铂组、模型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荷瘤小鼠均用药21 d,采用FQ-PCR技术检测Lewis肺癌荷瘤小鼠癌细胞表达NF-κBmRNA的情况.结果:与参慈胶囊组、顺铂组、模型组比较,参慈胶囊+顺铂组能显著降低Lewis肺癌组织NF-κBmRNA的表达(P<0.01).结论:参慈胶囊+顺铂能下调NF-κB mRNA的表达,可能是二者抑制肿瘤生长的的机制之一.

    作者:徐立群;薛兴阳;吴迪;陈锐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益母草水提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

    目的:从心肌组织胶原表达的角度观察益母草水提物对实验性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SD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重构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及益母草水提物低、高剂量组,药物干预15 w.检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心脏质量系数、左室质量系数、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母草水提物高剂量能改善模型大鼠LVSP、+dp/dtmax和CO(P<0.05),益母草低剂量能改善-dp/dtmax、心脏质量系数和左室质量系数、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Ⅰ、Ⅲ型胶原含量、Ⅰ/Ⅲ型胶原比(P<0.05).结论:高剂量益母草水提物能改善ISO致大鼠心肌重构模型心脏收缩功能;低剂量益母草水提物能改善ISO致大鼠心肌重构模型舒张功能,下调胶原表达,改善心肌胶原构成比,减轻心肌重构程度.

    作者:章忱;顾燕频;袁宝萍;刘艳;郭炜;卫洪昌;吕嵘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水飞蓟煎剂对急性毒蕈中毒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水飞蓟煎剂对急性鹅膏毒蕈中毒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毒模型组、水飞蓟煎剂1 g/mL组、水飞蓟煎剂3 g/mL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制成急性鹅膏毒蕈中毒鼠模型.造模后每日给予相应药物3d后观察大鼠的存活情况、活动情况、尿颜色、尿量、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蛋白、尿NAG酶、血浆尿素氮、血浆肌酐、以及肾脏病理检查等指标.结果:实验所观测的指标包括动物的存活情况、活动情况、尿颜色、尿量、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蛋白、NAG酶、尿素氮、肌酐等,水飞蓟煎剂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水飞蓟煎剂各治疗的肾脏组织结构损害较中毒模型组明显减轻,3 g/mL组比治疗1 g/mL组大鼠的肾损害更轻.结论:水飞蓟煎剂对急性毒蕈中毒大鼠肾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作用呈量效关系.

    作者:凌汉新;张紫平;刘青;武大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冬虫夏草子实体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子实体(CSE)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阳性对照组和CSE高、低剂量组.观察不同剂量CSE对小鼠的自主活动计数和Morris水迷宫实验的潜伏期、行驶路程和穿越平台次数的影响.行为学测试结束后,测定小鼠脑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SE对小鼠的自主活动无明显影响.与模型组比较,CSE高、低剂量能显著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抑制脑组织内AchE活性.结论:CSE可改善东莨菪碱致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AchE活性有关.

    作者:拱梅芳;徐江平;储智勇;栾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黑乳海参皂苷nobiliside Ⅰ和nobilisideⅡ的体外抗真菌及抗肿瘤活性

    目的:阐明黑乳海参皂苷nobiliside Ⅰ和nobilisideⅡ的体外抗真菌及抗肿瘤活性.方法:对黑乳海参的总提取物采取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进行活性追踪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手段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以SRB法评价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得到了2个新的三萜皂苷元类化合物,命名为nobiliside Ⅰ和nobilisideⅡ.2个新化合物均显示了较强的体外抗真菌及抗肿瘤活性.结论:通过该研究为研制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先导化合物,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科学依据.

    作者:张佳佳;巫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丹参酮ⅡA聚乳酸载药纳米粒体内药物分布初步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兔体内丹参酮ⅡA的HPLC方法,并考察丹参酮ⅡA聚乳酸载药纳米粒(TS-PLA-NP)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家兔耳缘静脉注射TS-PLA-NP和丹参酮ⅡA溶液,在设定时间点从颈静脉取血制样,以吉非罗齐为内标,采用HPLC-MS法测定丹参酮ⅡA在兔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物组织分布,药动学参数采用DAS2.0进行统计.结果:吉非罗齐和丹参酮ⅡA在该条件下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0.5、14.5 min.TS-PLA-NP在家兔体内的t1/2由丹参酮ⅡA的2.573 h延长到4.117 h;MRT0~∞由2.585 h延长到6.033 h,峰浓度由0.21 mg/L减少到0.134 mg/L.静脉给药后2h,丹参酮ⅡA纳米药物组肝脏和肿瘤中的浓度均高于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以纳米的剂型给药后2h,肝脏中的药物浓度提高了5倍以上,肿瘤中的药物浓度提高了近9倍;心、肾、脾、肺等组织中药物浓度均明显降低;血液中浓度下降了近10倍.结论:丹参酮ⅡA聚乳酸载药纳米粒在兔体内具有良好的缓释和肝靶向特征.

    作者:王炎;冯年平;南忆蕾;周利红;陈红字;范忠泽;李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芒果苷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CD62P的影响

    目的:观察芒果苷对人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后释放抗血小板P-选择素(CD620P)的影响.方法:采集24份健康成人外周血并分成6组,采用电阻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表达CD62P的阳性率.结果:芒果苷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体外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相同浓度芒果苷对胶原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聚集率,其IC50分别为140.77 μg/mL和98.61 μg/mL.血小板活化后表达CD62P的阳性率,在胶原诱导及花生四烯酸诱导中,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芒果苷对血小板的聚集有抑制作用,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活性强于胶原,但对于两者诱导血小板活化后释放CD62P没有影响.

    作者:邓东红;黄艳平;杨杰;林发全;程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参柏烫伤膏对家兔深Ⅱ度烫伤的治疗作用及创面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柏烫伤膏对家兔深Ⅱ度烫伤的治疗作用及创面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家兔深Ⅱ度烫伤模型,在该模型上,用参柏烫伤膏给药24d,测定相关指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在烫伤后第1、3、6、12、18、24天创面组织TGF-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设模型对照组及烧伤灵酊阳性对照组.结果:参柏烫伤膏低剂量组烫伤面积愈合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切片显示参柏烫伤膏低剂量组对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明显好于模型对照组;参柏烫伤膏能有效促进创面早期TGF-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结论:参柏烫伤膏对深Ⅱ度烫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对TGF-β1表达的调节有关.

    作者:伍小波;罗先钦;古淑英;石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镰形棘豆总黄酮有效组分软膏剂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以溶液剂为参比制剂,考察镰形棘豆总黄酮有效组分软膏剂经皮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首先建立大鼠血浆中2'4’-二羟基查尔酮(TFC,指标性成份)的HPLC法的分析方法,然后测定大鼠经皮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TFC的浓度,并用3P97对结果进行药动学拟合.结果:镰形棘豆总黄酮有效组分软膏剂和溶液剂经皮给药后TFC的药动学分别符合二室模型和一室模型,镰形棘豆软膏剂的Cmax比溶液剂提高约3倍.结论:软膏剂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可长时间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且生物利用度较溶液剂显著提高,有利于发挥其经皮给药后的镇痛抗炎活性.

    作者:李伟东;陈志鹏;瞿敏明;刘丹;肖衍宇;蔡宝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安神补气丸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安伸补气丸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1mL中药灌胃,氟西汀组以2 mg/kg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予以1mL生理盐水灌胃,1次/d,给药21 d;高校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同时考察安神补气丸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安神补气丸高中低剂量组都能降低大鼠大脑皮层DA、5-HT、NE的含量(P<0.01),同时提高大鼠的食欲、体质量及活动性.结论:安神补气丸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马永良;吴德坚;陈清霞;李国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彝药透骨草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彝药透骨草的化学成分,为探究其活性物质奠定基础.方法:反复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制备高效液相等手段,从透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并运用MS、1H-NMR、13C-NMR、2D-NMR等波谱方法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透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1)、槲皮素(2)、异香草酸(3)、对羟基苯甲酸(4)、阿糖腺苷(5).结论:其中,化合物2~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陈春梅;朱虎成;赵德;邓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阳春砂果实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对阳春砂果实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阳春砂果皮和种子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其组成和含量.结果:通过检测,在阳春砂果皮和种子中分别鉴定了25种和13种脂溶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及其酯类,以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阳春砂果实在食用、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开发前景.

    作者:刘世鹏;陈宗礼;曹娟云;张向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长筒石蒜鳞茎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长筒石蒜鳞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层析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长筒石蒜鳞茎中分离得到6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文殊兰碱(1)、石蒜西啶醇(2)、Squamigine(3)、11-羟基文殊兰碱(4)、Pancracine(5)、石蒜碱(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赵友谊;梁永奇;陈雨;孙浩;王鸣;冯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金银花显微特征常数与化学成分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金银花的显微特征常数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方法测定金银花粉末中的花粉粒、非腺毛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法对金银花中指标性成分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金银花中花粉粒、非腺毛的显微特征常数与绿原酸含量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测定金银花的花粉粒及非腺毛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可作为其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作者:陈聪慧;康廷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红腺忍冬叶挥发油GC-MS比较分析

    目的:分别对广西忻城产红腺忍冬新鲜叶片及干燥叶片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GC-MS联用仪对红腺忍冬叶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在鲜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得到93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9个,占新鲜叶片全油的83.62%;在干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得到8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51个,占干燥叶片全油的72.09%,共有组分为17个.红腺忍冬新鲜叶片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叶绿醇和亚麻酸甲酯,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11.90%、11.79%和7.08%,而红腺忍冬干燥叶片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叶绿醇和反式角鲨烯,相对百分含量为27.62%、7.57%和4.70%.结论:干燥前后红腺忍冬叶挥发油的种类及含量有明显差异.

    作者:辛华;郭睿;刘凡凡;程若敏;周江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PLC法同时测定酒大黄中5种蒽醌的含量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酒大黄中5种蒽醌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甲醇-0.1%磷酸(78∶22)水溶液为流动相,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柱,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3.12 ~414.00 μg(r =0.9998)、33.44~418.00 μg(r =0.9999)、17.90~223.75 μg(r=0.9998)、32.48~406.00 μg(r =0.9999)、76.96~962.00 μg(r=0.9998),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6%、97.04%、102.57%、102.27%、99.48%.结论:该方法可作为酒大黄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贺凡珍;蔡学莹;彭维;苏薇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UPLC法测定罂粟壳中3种生物碱类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罂粟壳中吗啡、可待因与罂粟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 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与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吗啡、磷酸可待因)与251 nm(盐酸罂粟碱),流速:0.4 mL/min,柱温:30℃.结果:建立了同时对罂粟壳中的3个成分进行定量的测定方法,并将此方法用于7批罂粟壳的测定.结论:为中药材罂粟壳提供了更合理、可靠的质控方法.

    作者:刘永利;袁浩;李冬梅;冯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黄花菜根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陇东地区产的黄花菜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微波80%乙醇浸提法和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黄花菜的8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Ⅰ)、美决明子素甲醚(Ⅱ)、美决明子素(Ⅲ)、大黄酸(Ⅳ)、芦荟大黄素(Ⅴ)、萱草酮(Ⅵ)、萱草素(Ⅶ).结论:其中,化合物Ⅳ、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治雄;梁永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槐角提取物中山奈素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以槐角粗提物为原料,用酸水解,再利用苷元在水解液中溶解性低而沉淀的方法纯化山奈素,并筛选出佳工艺参数.方法:对工艺中水解时间、水解温度、料液比、冷却沉淀时间及山奈素结晶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槐角粗提物中山奈素水解沉淀纯化工艺为:水解液为甲醇-水-盐酸(5∶3.5∶1.5)溶液,水解时间3h,水解温度70℃,料液比1g∶5 mL,水解液佳冷沉时间为l~2h,可得55%粗晶体,甲醇溶解重结晶可得95%山奈素黄色晶体.结论:通过该工艺可从含12% ~ 14%山奈素的槐角黄酮粗提物中分离纯化得到95%山奈素纯品,可为山奈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雷晓青;陈震;何琚;何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淫羊藿多糖脂质体制备条件的优选

    目的:优选淫羊藿多糖脂质体(EPSL)制备的佳条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EPSL,以包封率和载药为指标,以脂药比、膜材比、超声时间和载药温度为因素水平,用L9(34)正交试验对制备条件进行优选,并用鱼精蛋白法测定EPSL的包封率.结果:制备EPSL的佳条件为:脂药比30∶1,膜材比4∶1,超声时间10 min,载药温度40℃.结论:采用佳条件制备的EPSL,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

    作者:高焕;高琪;王德云;范云鹏;郭利伟;赵晓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茶叶中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茶叶中主要有效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以儿茶素(CT)包括其单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咖啡因(CF)的含量和浸膏得率、清除DPPH·的活性为评价指标,选择乙醇浓度(A)、料液比(B)和提取时间(C)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茶叶有效成分的佳提取工艺.结果:根据不同的提取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加权分析会得到不同的提取工艺条件.若以提取CT为目的,则选浸膏得率、EGCG和CT的含量、清除DPPH·的活性为评价指标得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75%乙醇,提取3次,每次30 min;若以提取CF为目的,则选浸膏得率和CF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得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30 min;若以综合提取为目的,则选浸膏得率、CT和CF的含量、清除DPPH·的活性为评价指标得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30 min.结论:根据不同的提取目的优选工艺条件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白清清;刘永峰;郭玫;赵剑喜;张天才;邸多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氧化铝柱层析制备高纯度栀子苷的工艺研究

    目的:对氧化铝柱层析技术制备高纯度栀子苷的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精制品中栀子苷(质量分数>90%)的转移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氧化铝的种类、粒径、径高比、洗脱剂的种类和洗脱剂的用量等工艺参数,优选氧化铝柱层析技术纯化栀子苷的佳工艺.结果:氧化铝柱层析工艺为:取适量层析用中性氧化铝(100~200目),装入玻璃柱中,径高比为5∶1,栀子苷粗提物的上样量为氧化铝用量的1/30,将其溶于少量蒸馏水中作为上样液,将上样液慢慢加入到氧化铝层析柱中,上样后用95%乙醇冲洗氧化铝柱,洗脱液用量为60倍柱体积.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得白色粉末状样品.结论:该工艺简便易行,效率高,可用于制备质量分数高于90%的栀子苷.

    作者:丁越;张彤;陶建生;郭春荣;金旻逸;蔡贞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蜜丸炼蜜过程中果糖、葡萄糖、5-羟甲基糠醛的热稳定性研究

    目的:建立炼蜜过程中果糖、葡萄糖、5-羟甲基糠醛(5-HMF)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炼蜜温度与时间对果糖、葡萄糖、5-HMF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同时测定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蜂蜜中5-HMF的含量,对不同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炼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和5-HMF的含量进行测定,考察其热稳定性.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准确测定蜂蜜中果糖、葡萄糖和5-HMF的含量,随着温度升高,时间延长,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降低,5-HMF的含量升高,加热温度在80℃以下时,果糖、葡萄糖、5-HMF的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炼蜜的质量控制,温度是炼蜜过程中还原糖转化和5-HMF生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炼蜜温度宜低于80℃.

    作者:鲜洁晨;张宁;冯怡;洪燕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胃肠舒片中总蒽醌及5种游离蒽醌的含量测定

    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胃肠舒片中大黄总蒽醌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UV法利用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与醋酸镁反应显色的原理,510 nm处测定其吸收度.HPLC法中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醋酸水溶液(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440 nm,柱温:室温.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6 ~20.0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8,n=6);HPLC法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和大黄素甲醚进样量分别在14.7 ~937.5(r1 =0.9987)、36.6 ~2 344.0(r2 =0.9989)、12.2~781.3(r3 =0.9992)、11.6~1 500.0(r4 =0.9930)和600.0~6 250.0(r5 =0.9995)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n=6).结论:该方法简便、精确、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胃肠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德胜;吕青志;栾海云;杨茗;吕志华;刘孟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壳聚糖用于排铅口服液澄清工艺的研究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法代替蛋清法用于排铅口服液澄清工艺的可行性,优化生产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多糖和澄明度为衡量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壳聚糖加入量、体系pH、絮凝温度判断因素水平的适宜范围,并运用正交设计试验综合优选佳澄清工艺.结果:壳聚糖絮凝佳工艺条件为:絮凝温度50℃,壳聚糖加入量0.20%,药液pHS.0.结论:壳聚糖絮凝法制备的口服液在有效成分和澄明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蛋清沉降法,且可节省生产成本.壳聚糖絮凝法可代替蛋清沉降法用于排铅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作者:罗兰;张志福;李启华;曾常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灵芝孢子油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灵芝孢子油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灵芝孢子油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10批灵芝孢子油样品.色谱条件:Kromasil-C18柱(4.6mm× 250 mm,5μm);乙腈-异丙醇(53∶47)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8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测定10批次灵芝孢子油样品,标定共有峰13个,相似度较高,各色谱峰分离较好,达到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重现性好,为灵芝孢子油的定性鉴别及内在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李菁;李吉来;宁德山;葛发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通关藤及其混淆品的RAPD鉴别研究

    目的:应用RAPD技术鉴别通关藤及其混淆品,并分析同种不同产地通关藤基因同源性.方法:CTAB法提取7个不同产地的通关藤及其6种混淆品的DNA,以20条随机引物进行非特异扩增.结果:随机引物285( GGG AAC CCG T)可稳定扩增不同产地通关藤药材的DNA,随机引物E01 (CCC AAG GTC C)可有效的鉴别通关藤及其混淆品.结论:RAPD法可准确鉴别正品通关藤及其混淆品,不同产地通关藤的基因具有同源性.

    作者:张慧;裴志东;倪冲;康廷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一枝蒿与大籽蒿的性状及显微鉴别

    目的:建立一枝蒿与大籽蒿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一枝蒿与其混淆品大籽蒿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一枝蒿药材真伪鉴别的依据.

    作者:何江;陈燕;刘砥威;史银基;谭为;漆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安徽9种悬钩子属植物叶表面结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对安徽多种悬钩子属植物叶表面特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与研究,为本属植物的分类与鉴定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叶表面,对其特征加以比较与研究.结果:不同种悬钩子属植物叶的表皮细胞、毛茸、叶脉、气孔等特征具明显区别,有一定的分类意义.结论:悬钩子属植物叶表皮特征的研究结果可为本属植物的分类与鉴别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作者:张珂;王德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南方红豆杉种子的生药鉴定

    目的: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进行系统的生药鉴定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外观性状、粉末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特征,进行综合鉴定.结果:南方红豆杉种子的性状、粉末显微、薄层色谱、蛋白质电泳图谱均存在一定特征.结论:上述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南方红豆杉种子提供了鉴别依据.

    作者:李亚平;赵丽丽;李连怀;詹文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良姜道地药材的高相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广东徐闻高良姜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进行峰识别和分离度判断,获得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Shim-pck VP-ODS柱(2.0 mm ×250 mm,5μm),流动相A为0.1% HAC水溶液,流动相B为15%乙腈+40%甲醇+45%四氢呋喃,程序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对所采集的10批高良姜药材进行了测定,建立了高良姜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确定了10个共有峰及其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论:本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高良姜药材质量的控制和鉴别.

    作者:邓亦峰;冯丽娜;罗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绝经后妇女Beta-Crosslaps和PINP水平变化及固肾健脾方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Beta-Crosslaps和PINP的水平变化及固肾健脾方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钙尔奇D 600 mg口服外,观察组再给予固肾健脾方口服.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测定血清中BetaCrosslaps和PINP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Beta-Crosslaps和PI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绝经后妇女体质量与Beta-Crosslaps存在负相关的关系.结论:Beta-Crosslaps和PINP能较好地反映绝经后妇女的骨转换情况.而固肾健脾方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骨转换,促进骨形成.

    作者:陈树清;杨玉彬;韦炳华;姚真荣;秦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补肾活血颗粒对帕金森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颗粒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睡眠量表(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PDS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20例PD患者网上在线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安慰剂对照组60例.其中治疗组服用补肾活血中药,对照组服用安慰剂,2次/d,两组均以美多芭等西药为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治疗观察期,采用双盲设计,疗程结束后带药随访6个月观察.采用PDSS量表评定患者治疗过程中睡眠状况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在治疗9个月中均未有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无论在治疗观察期还是随访观察期中,PDSS的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可以改善PD患者睡眠质量,且疗效稳定、不易反弹.

    作者:李敏;杨明会;李绍旦;刘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柴芍承气汤联合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联合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及善宁注射,4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柴芍承气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观察症状变化及血、尿淀粉酶,血常规,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及CT检查.结果:观察组在症状减轻时间、血、尿淀粉酶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的缩短和减少,P<0.05;对照组显效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和善宁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可缓解腹痛、腹胀,改善全身炎症反应,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吕永丰;陈清霞;李国成;梁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十字花科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十字花科植物种类多,分布广,资源丰富.其中很多植物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特别近年发现的抗菌、抗病毒、抗癌等药理活性,引起研究者对该科植物的高度关注.笔者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十字花科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文献,对研究较多的芸苔属、菘蓝属、独行菜属、萝卜属、荠菜属和蔊菜属植物进行了综述,为十字花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白妮;张亚军;王世祥;申旭霁;王倩;郑晓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口服液澄明度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及浊度测量技术

    澄明度是中药口服液制备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是中药口服液的重要质控指标.历版中国药典对中药口服液澄清的规定只是定性的检查;而文献报道对其表征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在查阅近年国内文献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中药口服液澄明度表征的不同方法;介绍了浊度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可借鉴啤酒的浊度测量技术,定量、准确、快速地表征中药口服液的澄明度,从而提高中药口服液澄明度与稳定性研究的水平.

    作者:洪燕龙;冯怡;徐德生;阮克锋;赵立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建泽泻HMGR基因保守区片段克隆与组织分布研究

    目的:对建泽泻三萜类成分生物合成关键酶HMGR基因保守区片段进行克隆与组织分布研究.方法:以建泽泻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克隆HMGR基因的保守区片段,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HMGR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所克隆的建泽泻HMGR基因保守区序列长度为458 bp(GenBank注册号为HQ913638),与药用植物黄花蒿、柴胡、杜仲、丹参的同源性分别达到86.8%、88.2%、88.2%、85.5%,QRT-PCR结果显示HMGR基因在建泽泻各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叶片表达量较高,块茎、根、叶柄表达量相对较低.结论:首次分离并报道了建泽泻HMGR基因保守区片段克隆及其组织分布,为泽泻三萜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的阐明和生物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谷巍;席蓓莉;吴启南;巢建国;李琳;申修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华中五味子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建立

    目的:建立华中五味子性别相关的RAPD标记.方法:以华中五味子雌雄株嫩叶为材料,用改良CTAB法分别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单因子与正交实验优化RAPD反应体系,对其性别的基因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25μL总体积:Mg2+浓度2.5 mmol/L,dNTPs浓度0.08 mmol/L,引物浓度0.6μmol/L,Taq酶1.5U,DNA模板60ng,退火温度41.3℃,循环次数35个.在400条随机引物中,只有S353筛选得到一条541 bp的雄性特异条带.结论:该标记可作为其性别鉴定依据.

    作者:熊宇婷;王新升;陈亚祥;宗文慧;杨骁;顾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ITS2序列鉴别10种杜鹃属药用植物

    目的:对10种杜鹃属药用植物进行分子鉴别.方法:对4个种5个样本的核基因ITS2片段进行PCR扩增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结合从GenBank上下载的18个样品的序列用MEGA4.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构建聚类树.结果:10种杜鹃属药用植物的ITS2序列长度为242 ~245 bp,其所构建的系统树各个种不同的样本均分别聚在一起,表现出单系性.结论:ITS2序列能够有效区别10种杜鹃属药用植物,对杜鹃属中药材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义梅;张乐华;陈士林;陈科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酒黄精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完善酒黄精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还原糖含量测定、水溶性浸出物、酸不溶性灰分和5-羟甲基糠醛的限量检查等项目.结果:酒黄精饮片的还原糖不得少于34.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9.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得超过0.2%.5-羟甲基糠醛含量不得超过0.02%.结论:在药典基础上,对酒黄精质量标准进行了完善.

    作者:雷高明;冯卫生;冯云霞;杨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蜜百合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蜜百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14批蜜百合饮片进行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及总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拟定蜜百合的水分不得超过13.0%,总灰分不得超过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0.2%,浸出物不少于25.0%,总多糖含量不低于19.0%.结论:该方法为蜜百合的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殷放宙;李林;姚庆;黄玮;陈建伟;陆兔林;蔡宝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甘松的本草考证

    本文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考证了甘松的名称、品种、产地和用药历史.甘松从唐代开始载入本草,又称甘松香、松香、苦弥哆;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云南等地;甘松古代常用于理气开郁、消肿止痛,近代又用于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细胞、降血压等;甘松古代来源只有一种,近代以来关于其来源问题多有争议.笔者对甘松的来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为甘松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

    作者:武姣姣;石晋丽;刘勇;闫兴丽;刘云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野生太子参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目的:探讨野生太子参的生长发育状况及规律.方法:在生长期对野生太子参进行连续观察与研究.结果:其生长发育可分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并存、有性生殖3个阶段,种子萌发第1、2年只有形成替代块根和茎生块根的无性生殖,此后块根发育的植株在继续无性生殖的同时,又出现开花结果的有性生殖,后一年的太子参植株只有有性生殖而后生命终结.太子参地上植株的生长是从早春直至深秋,以块根越冬.无性生殖有春季的块根替代和秋季的匍匐茎上不定根膨大形成茎生块根两种方式.太子参的块根均来自不定根,块根的存在长只有1年,2~3月是块根快速膨大期.结论:为栽培太子参的品种优育提供参考.

    作者:杨俊;王德群;姚勇;靳雪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甘草根及根状茎中甘草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研究

    目的:研究甘草根及根状茎中甘草酸和可溶性糖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VP管栽及大田试验,对2年生栽培甘草有效成分甘草酸的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根纵向分布是在形态学下端甘草酸含量高;根状茎中从主根向远离主根方向,甘草酸含量逐渐减少;在1年中甘草酸含量随发育节律而波动,在7月初有一个积累高峰,可溶性糖在7月中旬至8月初为积累高峰.结论:甘草适宜采收期为9月末至10月初,该结果可为甘草的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

    作者:姜晓莉;王保民;李刚;杨粉团;陈喜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黄芩种子成熟过程及佳采收期研究

    目的:确定黄芩种子佳采收期.方法:黄芩花期调查结合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萌发力、水分变化、千粒重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黄芩花后18~33 d采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力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花后24d发芽率达到82%,种子千粒重为0.19g,活力指数为103.95.花后30d种子千粒重达到高的0.198 g,活力指数达到高的149.88.花后33 d种子有明显的脱落.黄芩花期调查结果表明,在7月26日开花数达到大值为1390朵.结论:综合比较黄芩种子佳采收期为7月26日之后24~30 d,花后30d种子采集量为全年种子总量的49.47%.

    作者:李帅;韩梅;杨利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菲牛蛭规范化养殖标准操作规程(SOP)

    目的:制定菲牛蛭规范化养殖标准操作规程(SOP).方法:分别对菲牛蛭的养殖基地环境、养殖技术、病害防治、留种、采收加工、产品质量标准及监测等项目进行研究.结果:平均亩产菲牛蛭活体420.88 kg,平均每1kg菲牛蛭鲜品含天然水蛭素43万AT-U,产品各项卫生及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的规定.结论:此SOP适用于广西地区的菲牛蛭养殖.

    作者:周维官;周维海;丘毅;关建聪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