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930X
  • 国内刊号:45-1211/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7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8-178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 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
  • 医药卫生综合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7年1期文献
  • 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112例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研究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现有疼痛强度(PPI)、疼痛分级指数(PRI)及目测类比定级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振林;姚春和;傅金坤;李金燕;李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腔内镜治疗嗅沟脑膜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鼻腔内镜治疗嗅沟脑膜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行鼻腔内镜治疗的128例嗅沟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鼻腔内镜治疗嗅沟脑膜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嗅沟脑膜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手术切除标准、肿瘤侵袭性、术前神经系统基础疾病、术前神经功能损伤、肿瘤周围血管神经包绕、肿瘤边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标准Ⅰ级、肿瘤侵袭性、肿瘤周围血管神经包绕、术前神经功能损伤、肿瘤边界模糊是影响嗅沟脑膜瘤微创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鼻腔内镜治疗嗅沟脑膜瘤可达到满意的效果,术前积极掌握患者肿瘤的状态,术中采用合适的切除标准将有助于预防及降低嗅沟脑膜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

    作者:谢乔林;陈文斗;玉石;廖秀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在老年无痛胃肠镜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在老年无痛胃肠镜诊疗操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丙泊酚麻醉组(A组)、依托咪酯麻醉组(B组)、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组(C组),每组40例.比较3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时(T2)及苏醒后(T3)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患者苏醒、离室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3组患者T1时HR、SpO2、SBP及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2及T3时,C组患者HR、SpO2、SBP及DBP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肌颤的不良反应发生总率均比A组和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00%(38/40),显著高于A组80.00%(32/40)及B组72.50%(29/4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无痛胃肠镜操作中可达到起效快、安全、不良反应少、可控性强的满意效果,是一种取长补短、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揭仙容;黄波;肖翔;陈明富;苏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均采用PCI治疗,根据PCI围手术期阿托伐他汀用药剂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剂量组和强化剂量组,每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两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血清可溶性B7-H3(sB7 H3)、白介素(IL)-4、IL-10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荧光定量PCR (FQ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B7 H3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IL-10、sB7 H3水平和B7-H3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术前升高,其中强化剂量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的IL-4、IFN-γ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强化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BMC B7-H3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29,P<0.05);PBMC B7-H3与IL-4、IFN-γ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342、-0.417,均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上调B7-H3表达,调节炎性因子IL-10、IL-4、IFN-γ水平,从而抑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

    作者:黄琛;徐戈;吕静;雷敏;张晶晶;马冰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RA活动组(73例)、RA缓解组(39例)及健康对照组(52例)的血清VEGF的质量浓度,分析血清VEGF质量浓度与RA病情活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RA活动组的血清VEGF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活动组患者的血清VEGF质量浓度明显高于RA缓解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缓解组血清VEGF质量浓度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CRP)和关节疼痛数与VEGF质量浓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VEGF质量浓度在RA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病情具有相关性,在临床上可作为RA病情判断和疗效评估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雪峰;尚俊英;甄志强;吴卫国;王飞;唐咸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患者1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采集髋臼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对骨折断端进行虚拟复位.3D打印技术打印骨盆模型,进行模拟手术并预弯钢板.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术后骨折复位情况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本组15例髋臼双柱骨折,均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影像学资料与术前设计高度一致.平均手术时间为(120±3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00±50) mL,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4±3)周.末次随访按Merle D'Aubigné and Postel评分,优4例,良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0%.结论:3D打印技术能为髋臼双柱骨折患者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方法安全、可行,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陆俭军;谭海涛;陆声榆;甘智;何锦威;李晓;李颖;林鑫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瑞舒伐他汀对冠脉支架介入术后患者再狭窄率、血脂及IL-8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后患者再狭窄率、血脂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冠脉支架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口服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再狭窄发生率、复发心绞痛率,以及术前、术后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IL-8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再狭窄发生率为2.56%(1/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8%(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心绞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DL-C及IL-8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较辛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明显降低其PCI术后再狭窄率及复发心绞痛率,改善血脂,并能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任君文;朱旭;张维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夹闭及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比较夹闭与栓塞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伴有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4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动脉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3d、7d、14d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 d、3d、7d、14d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5% (x2=11.039 5,P<0.01).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够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较开颅夹闭术治疗更具优势.

    作者:胡新永;来海鸥;姬利;殷成龙;刘芯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吸气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吸气肌强度评定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鼻吸气压(SNI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吸气肌强度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 6年4月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00例CHF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测定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采血测定脑钠肽(BNP)水平,同时测定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观察膈肌形态的变化,记录SNIP、大口腔吸气压(MIP)、大呼气压(MEP),分析SNIP与CHF患者吸气肌强度及膈肌形态的关系.结果:病例组FEV1、FVC、LVEF、MIP、MEP、SNIP、膈肌移动度(DM)呼气、DM吸气、膈肌厚度(TD)呼气、TD吸气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随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均P <0.05).病例组LVEDD、BNP高于对照组,随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LVEDD、BNP升高幅度增大(P<0.05).SNIP与BNP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MIP、MEP、DM呼气、DM吸气、TD呼气、TD吸气、LVEDd、LVEF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SNIP可反映CHF患者吸气肌强度及膈肌功能状态,与心功能损伤程度有关,在CHF患者呼吸肌疲劳、呼吸困难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晏竹林;朱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DTC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于术后第2天测定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测定患者术前和术后第2天、第7天的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7%(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TNF-α、T3、T4、FT3、FT4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TSH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第2天的认知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DTC具有明显疗效,能够降低患者血清TNF-α水平,改善患者DTC术后的认知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仁拴;李伟;苗满园;曹晓鹏;张坤;苗栓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婴幼儿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喂养行为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定期体检的婴幼儿(6~36个月龄)1 250例,应用《中国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及自行设计的《喂养人喂养行为调查表》评估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情况、喂养人喂养行为,分析喂养行为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1 250例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率为26.80%(335/1 2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3~18个月的婴幼儿、喂养人学历在小学或以下及食物制作单一喂养困难发生率均较高(均P <0.05),而喂养人为母亲、家长积极应对喂养、根据婴幼儿饥饱信号、进餐条件固定、喂养环境无干预因素、进餐前与婴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能明显降低喂养困难发生率(均P<0.05).多因素Lc-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喂养人学历在小学或以下、食物制作单一是婴幼儿喂养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家长积极应对喂养、根据婴幼儿饥饱信号、进餐前与婴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是喂养困难的保护因素(P <0.05).喂养困难婴幼儿体重、身长、头围较无喂养困难同一月龄婴幼儿低下(P <0.05),且智力指数(MI)及发育商(DQ)评分低于无喂养困难患儿(P<0.05).结论:婴幼儿期容易发生喂养困难,且喂养困难会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及时对家属进行喂养行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喂养行为,将有助于降低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率,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

    作者:梁燕婷;刘昕;陈伟平;江蕙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正畸前、后颏部软组织厚度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正畸前、后颏部软组织厚度变化,探讨拔牙矫治对软组织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低角、均角及高角组,每组30例.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分别测量治疗前、后3组颏前点(Pog)、颏下点(Me)、颏顶点(Gn)的软组织厚度变化及Z角、FMIA角变化.结果:治疗前,高角组颏前部软组织厚度(Pog-Pog,)、颏顶部软组织厚度(Gn-Gn')、颏下部软组织厚度(Me-Me')均大于其他两组(均P<0.05);高角组Z角均大于其余两组,FMIA值均小于其他两组(均P<0.05).治疗后,3组Pog-Pog'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高角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值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治疗后,3组Me-Me'、Gn-G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角组治疗后FMIA角较治疗前增大(P<0.05);3组治疗后Z角较治疗前增大(P<0.05).结论:拔牙矫治对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高角骨面型的颏部软组织厚度影响较大.矫治后上下切牙内收,鼻唇颏关系趋于协调.

    作者:吴凯;杨婕;康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持续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胰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胰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胰瘘患者36例,其中以应用持续冲洗联合VSD治疗的患者19例作为治疗组,以双腔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的患者1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随访情况及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瘘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切口感染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以上,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无胰瘘相关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1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体积不大,无症状.结论:持续冲洗联合VSD治疗胰瘘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锋;周任;袁卫平;庞志东;周应玲;唐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种方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方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就诊的114例PH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38例.A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B组给予单纯中药治疗,C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炎症因子指标.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89.47%)显著高于A组(68.42%)和B组(71.05%)(P<0.05).C组疼痛完全消失时间、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与治疗前比较,C组治疗后白介素(IL)-10水平明显升高,IL-1β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C组治疗后IL-10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B组,IL-1β水平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能明显调整炎症指标,安全可行.

    作者:赵玉丛;蔡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单纯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76例(120眼),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A组(单纯胬肉切除术)、B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每组40眼.观察3组患者术后刺激症状、角膜云翳发生情况以及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B组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轻度刺激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且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角膜云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B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翼状胬肉复发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角膜缘于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胬肉切除以及带蒂结膜瓣移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江峰;雷岳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术期管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行TKA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FTS指导下的围术期管理,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其膝关节活动度与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TS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膝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猛;罗奇;周天健;王华;林博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损伤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5 d后的死亡例数、清醒例数及清醒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以及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45 d后,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清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对于重型颅脑外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金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IL-22检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22(IL-22)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Ⅳ级.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受试者血清中IL-22、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脢(CK-MB)的水平,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IL-22、cTnI、CK-MB、LVEDD、LVESD均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同时LVEF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IL-22水平与cTnI、CK-MB、LVEDD、LVESD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22诊断CH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血清IL-22预测CHF的特异度为81%,灵敏度为91%.且对比不同预后CHF患者血清IL-22水平发现,心源性死亡组和心源性再住院组患者血清IL-22水平显著高于无再发事件组(P<0.05),且心源性死亡组血清IL-22水平显著高于心源性再住院组(P<0.05).结论:血清IL-22水平可作为老年CHF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其对老年CHF的治疗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颖;花冠杰;梁承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干扰素-α1b与病毒唑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干扰素-α1b(INF-α1b)和病毒唑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加用INF-α1b和病毒唑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67%,63.33%(P<0.05).观察组发热、憋喘、肺啰音、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及CD4 +/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F-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较病毒唑更为安全、有效,且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并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宽;彭林强;李园;马春利;薛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多模态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PMW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广西玉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3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共175个结节).所有患者均在多模态超声引导下接受PMWA治疗,统计结节体积缩小率(VRR),并于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 75个结节均成功完成PMWA,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RR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1个月甲状腺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疼痛、出血、轻度呼吸困难、瞬问声音变化及血压升高,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均未发生误伤气管、食管、喉返神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多模态超声引导下采用PMW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轻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莫伶丽;田福年;莫金霖;彭洁;陈伟杰;陈冬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中镇静和镇痛的应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射频消融术(RFCA)中镇静和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陕西省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RFCA手术治疗的PSVT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局部麻醉下手术,观察组麻醉前10 min予以负荷剂量(1μg/kg) Dex静脉泵注,继以0.5 μg/kg·h 1维持泵注至术毕;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给药前(T0)、注入负荷剂量后(T1)、穿刺后2 min(T2)、消融后2 min(T3)、退出穿刺针后2 min(T4)、术毕(T5)、术后30 min(T6)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Ram-say镇静评分及脑电双频指数(BIS),比较两组RFCA时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所致操作终止次数.结果:T1~T5各时间点观察组的BIS、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5各时间点,观察组心率(HR)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T3~T4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融操作中断次数、消融时VAS评分、芬太尼用量及术后清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Dex应用于PSVT患者RFCA安全、可行,能够提高术中镇静、镇痛效果,更好地维持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且无呼吸抑制及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

    作者:张海良;丁鹏;张明;解飞;王西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胃镜引导下肠减压导管置入在急性麻痹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镜引导下肠减压导管置入治疗急性麻痹性肠梗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6例急性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66例,予胃镜引导下肠减压导管置入)和对照组60例,予普通胃肠减压管置入).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置管后平均日引流量、引流天数、总引流量、腹围变化、自主排便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导管梗阻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达92.42%,显著优于对照组(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置管后平均日引流量、引流天数、总引流量、腹围变化、自主排便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导管阻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呕吐2例、喉头水肿2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病例.结论:应用胃镜引导下肠减压导管治疗急性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振吕;郑建涛;张琳;郑光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白细胞介素37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及不同感染时期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的水平.方法:收集慢性HBV感染者120例,根据临床类型将其分为3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47例)、肝硬化(LC)组(28例)和无症状携带(ASC)组(45例);另根据感染时期不同,将其分为4组:免疫耐受(IT)组(20例)、免疫清除(IC)组(28例)、低复制(LR)组(21例)和再活动(RA)组(33例).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合格的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H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37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IL-37水平在各不同临床类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不同感染时期组间血清IL-3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类型及不同感染时期的各组血清IL 37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水平、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IL-37可能不参与慢性HBV感染的免疫反应.

    作者:刘宇骏;玉艳红;吴继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前列腺钬激光整块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腺钬激光整块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HoLEP治疗,对照组采用TUR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随诊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前列腺切除重量低于对照组,而术中冲洗液用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个月后发现,两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以及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对照组为20.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LEP治疗BPH的效果较好,对患者损伤小,安全性高,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作者:梁桂锋;卢葵笑;卢远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表达人乳头瘤病毒58型E6E7融合基因的慢病毒系统的建立及其真核表达

    目的:构建表达人乳头瘤病毒58型(HPV58)E6E7融合基因的慢病毒颗粒,为构建稳定表达HPV58E6E7融合基因的细胞系奠定基础.方法:将HPV58E6E7融合基因片段插入慢病毒表达载体GV303中,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GV303-HPV58E6E7.再将得到重组质粒GV303-HPV58E6E7及慢病毒包膜质粒共同转染至293T细胞,使其在细胞内自动包装成携带HPV58E6E7融合基因的慢病毒颗粒,即表达HPV58E6E7融合基因的重组慢病毒LV-HPV58E6E7.并将重组慢病毒LV-HPV58E6E7转染入HPV(-)的人宫颈癌细胞系C33A,实验共分为C33A、C33A/LV-CON和C33A/LV-HPV58E6E7细胞3组,经QRT-PCR及Western blo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HPV58E6E7基因和HPV58E6E7+ His-tag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LV-CON和LV-HPV58E6E7两种病毒液感染HPV(-)的人宫颈癌C33A细胞的感染效率均在90%以上;C33A组、C33A/LV CON组及C33A/LV-HPV58E6E7组HPV58E6E7融合基因表达量均值分别为0、0、0.49±0.2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C33A/LV-HPV58E6E7细胞的总蛋白中,可见带有HPV58E6E7+ His-tag的融合蛋白的条带,而在对照细胞C33A/LV-CON及C33A的总蛋白中,未见上述条带.结论:成功构建表达HPV58E6E7融合基因的重组慢病毒颗粒LV-HPV58E6E7并能实现真核表达,为后续的稳定表达HPV58E6EE7融合基因的细胞系构建及HPV58型相关疫苗的免疫检测奠定了基础.

    作者:马伟红;贾超颖;王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差异性代谢物的代谢组学分析

    目的:以正常大鼠为参照,探索急性肝衰竭(AHF)大鼠血清中的差异性代谢物.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胺(D-GaIN)建立AHF大鼠模型.收集30只AHF和30只正常大鼠的血清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样本进行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方法进行建模分析,结合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终确定AHF大鼠血清代谢物谱中特异性的代谢物.结果:在AHF组大鼠血清中有11个主要代谢物与正常大鼠血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甘氨酸、海藻糖、十六烷酸酰胺、卵磷脂、油酸酰胺、硬脂酰胺、甘露糖、硬脂酸.结论:与正常大鼠比较,AHF组大鼠血清中存在差异性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可能作为AHF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并有助于揭示AHF的发病机制.

    作者:龙富立;王娜;王沙;谢丽;王明刚;张荣臻;石清兰;王秀峰;毛德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Enrichment,expansion,and identification of stem-like cells from hepatic carcinoma HepG2cells

    作者:Biyu Cui;Yebing Pang;Xuehui Zhang;Jing Lan;Xilei Li;Manya Wu;Xing Guo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多原发癌患者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多原发癌患者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10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7例老年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多原发癌患者的初发中位年龄为65岁,首发癌和重复癌均以消化系统肿瘤常见.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4%、44.4%和29.6%.手术治疗、根治性治疗、临床分期Ⅰ期、Ⅱ期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显著升高(均P<0.05).性别、时间类型、间隔时间对生存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治疗方式、治疗策略、临床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加强对老年多原发癌发病规律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

    作者:朱海生;杨云利;李书桢;刘颖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氟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 5年1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102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氟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硝酸咪康唑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平均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05±1.56)dvs (5.56±2.69)d],且不良反应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与硝酸咪康唑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较单纯应用硝酸咪康唑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经扩展劈三角肌手术和经胸三角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其中经扩展劈三角肌手术入路治疗的37例患者为A组,经胸三角肌手术入路治疗的31例患者为B组,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协会发布的《肩关节评估表》评估患者肩关节稳定性及肩关节功能.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B组(均P<0.05);A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均P<0.05);术后6个月时,A组患者在肩关节稳定性方面评分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经扩展劈三角肌手术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经胸三角肌手术入路,利于患者早期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阴彦兵;武政;段明明;魏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肛痔洗剂联合微波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肛痔洗剂联合微波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肛肠病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2).两组术后均予肛泰软膏外敷、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微波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高锰酸钾熏洗坐浴,研究组联用痔灵洗剂熏洗坐浴、路优泰口服治疗,疗程均为7d.观察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各时点局部创面出血、疼痛、坠胀、水肿、潮湿评分情况及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d局部创面出血、疼痛、坠胀、水肿、潮湿各项症状评分较术后1d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同时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7d症状评分较治疗3d时亦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同时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肛痔洗剂联合微波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可以改善患者术后局部症状,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临床效果尚可.

    作者:刘伟;罗小红;焦云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和MTA形成根尖屏障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和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应用于成年患者根尖孔未闭合患牙形成根尖屏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成年患者根尖孔未闭合患牙50颗,随机分为iRoot BP plus治疗组和MTA治疗组,每组25例,分别使用iRoot BP plus和MTA充填于根尖孔及根管下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根管下段充填操作时间.结果:iRoot BP plus治疗组和MTA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和96.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ot BP plus治疗组根管1/3充填操作时间为(8.7±1.8) min,显著低于MTA治疗组的(15.2±1.6) min,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治疗根尖孔未闭合患牙的临床疗效与MTA相近,但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操作时间较短,便于临床操作.

    作者:熊亚芳;雷志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腔内再通介入治疗在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腔内再通介入治疗在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 3年9月至2015年6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5例行腔内再通介入治疗的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治疗效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腔内再通介入治疗后再通率为92.0%,术后恢复良好15例,病情稳定5例,恶化3例.术后6个月患者的MR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分(4),显著低于术前的5分(0.5)及术后1d的4分(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发生术后急性闭塞2例,夹层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随访期间死亡4例,再发脑卒中2例,短暂脑缺血发作1例,再发狭窄2例.结论:采用腔内再通介入治疗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再通率高,疗效显著.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吴磊;庞燕;尹博文;韩莹;华红果;陈兴河;赵建华;冯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有所升高,且研究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研究组的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患者的疗效显著,对于保护患者脑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伟伟;赵雄飞;赵掌权;田永青;霍金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眼科收治的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128例(12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64眼).观察组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视力、眼压、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末次随访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提高率为7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1%(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功能性滤过泡为43眼(67.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眼(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完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眼内炎、恶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球萎缩等并发症.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疗效确切,相比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眼压,改善视力,且手术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亚丽;吴青松;李家璋;李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在卵巢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成像在卵巢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CT检查的96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理诊断结果对超声检查及CT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卵巢癌诊断的准确性以及对不同临床分期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查成功诊断出81例卵巢癌患者,误诊15例,诊断准确率84.4%;CT检查成功诊断出86例卵巢癌患者,误诊10例,诊断准确率为89.6%,CT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多普勒超声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检查均可以作为鉴别诊断卵巢癌的有效手段,CT检查在诊断准确率及临床分期的判断上更具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可将两者联合运用.

    作者:赵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发生于真皮低度恶性/交界性的软组织肿瘤,占全部软组织肉瘤1.0%~2.0%,约占所有肿瘤的0.1%[1].1924年首先由Ferrand和Darier发现,被描述为“进展性和复发性真皮纤维瘤”,1年后被Hoffman命名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

    作者:叶新青;邝晓聪;叶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翼状胬肉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翼状胬肉是世界常见眼表疾病.既往文献对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及治疗均有阐述,但近年来在其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上又有新发现:Meta分析的介入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及好发因素有了循证医学的证据.我国近年来也对翼状胬肉在南北方的发病情况作了调查.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角膜缘干细胞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引起增殖率显著降低并且干细胞样特征消失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莉;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卒中易感基因及基因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的疾病[1],然而它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随着病因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除了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CADASIL)等少数几个疾病为单基因遗传外,绝大多数IS均是由多个微效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复杂疾病[2].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出现,使得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筛检与复杂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成为可能,也给候选易感基因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线索,是目前为流行的复杂疾病研究手段.

    作者:罗曼;江东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伤科油纱外敷改善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疼痛及肿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伤科油纱外敷改善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疼痛及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双盲法将6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观察组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伤科油纱外敷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肢体疼痛、肿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轻度疼痛占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应用中药伤科油纱外敷具有良好的镇痛、消肿治疗效果,而且毒副作用少,是骨折术后理想的镇痛外用制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红霞;张琴;付艳;章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8例老年高血压伴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AS指标、健康知识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AS斑块面积、左侧脉搏波速度(L-baPWV)及右侧脉搏波速度(R-baPW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健康生活方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老年高血压伴AS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并延缓AS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永红;秦娅丽;王红;韩蓉;王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呼吸训练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妇科行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护理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内容.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于干预前、后测量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PSQI总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及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PSQI总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PSQI总分与SAS评分在于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予以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周甘雨;杨西宁;黄淼;梁克雁;范颖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求助者中心疗法联合放松训练在具有负性情绪的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求助者中心疗法联合放松训练对改善具有负性情绪的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手术后需要化疗的具有负性情绪的乳腺癌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化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求助者中心疗法结合放松训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评价量表(QLQ-C30)及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特异性量表(QLQ-BR23)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程度及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求助者中心疗法联合放松训练干预,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唐梅宗;吴国友;毛德莲;谭凤;张文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玻璃化冷冻人成熟卵母细胞显微受精后冻融胚胎移植成功并分娩1例

    在辅助生殖冷冻技术中,冻精子、冻胚胎技术已相当成熟,但是冻融人卵母细胞一直是技术难题.本文报道1例患者经玻璃化冷冻成熟卵母细胞,解冻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获得胚胎后行玻璃化冷冻,冻融胚胎移植后成功获得妊娠并分娩,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石明华;叶健;牛向丽;黄华;陈志洪;公方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