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3-4304
  • 国内刊号:45-1122/R
  • 影响因子:1.11
  • 创刊:197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8-29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省级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广西医学杂志   2004年6期文献
  •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vdarthrosis of the tibia , CPT)病因病理尚未完全清楚.该病的治疗困难,复发率高,致残严重,是骨科领域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我院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3例病人,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鼎斌;沈茂荣;杨昆;杨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髌骨骨折36例临床治疗体会

    髌骨是全身骨骼中大的种子骨.髌骨骨折较常见,多为成年人.现就我院1996年6月至2002年7月收治的36例髌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梁文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药敷脐佐治婴幼儿腹泻50例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多发病,笔者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在西医基础上加用自拟止泻散佐治婴幼儿腹泻50例,与单用西药治疗组5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双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26例

    我院于1999年5月至2002年2月采用CT定位钻颅置入双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2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民生;廖德发;罗敏;赵富弟;陈建柳;张明;覃智斌;覃红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维胺脂胶囊(三蕊)治疗痤疮和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 月期间使用维胺脂胶囊(商品名:三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治疗痤疮和脂溢性皮炎,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永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异丙酚用于高频喷射通气下声带息肉手术80例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手术,虽然手术时间短,但对麻醉要求较高,不仅要保证术中声带暴露良好,而且静止不动,又要求患者通气良好,术毕苏醒迅速.我院2001年以来用异丙酚麻醉及高频喷射通气下声带息肉手术8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晓岗;陈紫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76例诊治体会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一般指头部外伤后3周以上开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1].本病头部外伤轻微易被遗忘,起病隐袭,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容易误诊[1].1997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共收治CSDH 76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鉴文;刘秋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前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环胞素A、抗凝剂等,缓解率仅为35.2%,但对激素有耐药性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占30%~40%不能应用这些药物,为探讨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近4年来,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宏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跖内侧岛状拇外展肌皮瓣移位修复足跟溃疡

    足跟溃疡常是由于糖尿病、脊髓损伤、跟骨骨髓炎等所引起,其修复已不十分困难,但容易复发,因为足跟是足底的主要负重区,如果所转移的皮瓣无感觉或厚度不够,皮瓣将容易磨损、坏死而复发.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跖内侧岛状拇外展肌皮瓣移位修复足跟溃疡5例,随访1~6年,效果满意.

    作者:黄宗贵;袁海涛;戴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乳癌晚期重度疼痛的疗效观察

    与其它癌症一样,乳癌晚期的常见症状是疼痛,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疾病的信心,因此解决晚期乳癌的疼痛问题是提高患者质量的关键.我院乳腺科自1998年元月至2003年6月,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30例乳癌晚期重度疼痛的病人,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凌文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羊水过少128例分析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羊水过少容易发生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率较高,及时发现及正确处理羊水过少对提高围生期质量有很大意义.现对我院128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彩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超声监测在不孕症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排卵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院通过B超监测不孕症女性的卵泡生长、发育及排卵过程、指导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了受孕率.本文旨在探讨B超监测不孕症女性的卵泡生长、发育、排卵过程及其治疗排卵障碍不孕症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钢;许慧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栓形成系数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前血液流变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对各种疾病,尤其对心血管及出凝血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依据[1].血栓形成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血液成份、血液状态和血管的改变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特别是后两者更引起人们的重视[2].现就血液流变学TFL及FPC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徐杰伟;李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蒜素软胶丸综合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采用大蒜素软胶丸结合一般疗法综合治疗42例脂肪肝病人,取得明显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进;卢杰夫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术麻醉期间病人有创血压监测的体会

    我科自2001年元月~2003年12月在肝移植、嗜咯细胞瘤、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血管大手术、估计术中有可能大出血的病人如脑膜瘤、骨科的脊柱肿瘤等重大手术麻醉期间使用有创血压监测(ABp),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李英英;倪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正畸治疗中牙根发育对牙根吸收影响的探讨

    正畸治疗引起的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不良后果,是多因素影响和复杂的过程,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识和关注[1~3].近年来,早期正畸治疗是一个提倡的观点[1],但它对未发育成熟牙齿牙根的继续发育的影响如何,是否也会造成普遍的牙根吸收?我们对接受早期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未发育成熟牙齿在治疗前后牙根形态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谭家礼;邓小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速涡轮牙钻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高速涡轮牙钻法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中应用较普遍.作者自1998年以来,应用高速涡轮牙钻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1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发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甲状腺癌125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癌是甲状腺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多发于年轻女性.其特点是诊断较困难,但预后较好,手术方式存在较大的争议.现将我们自1996年3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125例甲状腺癌作回顾性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黄道海;梁中骁;罗建强;黄栋;黄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分析

    胃肠功能障碍是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中常见的一部分,它常发生在危重病的过程中.现将1999年12月至2003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并胃肠功能障碍23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黎卫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治疗氢气球爆炸烧伤28例

    氢气球爆炸引起的成批烧伤偶见报道,其多发生在庆典的日子中,社会影响较大.我院2000年10月曾收治一批因氢气球爆炸烧伤头面颈部、双上肢患者41例,其中28例经住院治疗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136例分析

    胃肠功能障碍作为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ultisystem and organ failure,MSOF)的一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及时诊治胃肠功能障碍是抢救危重新生儿的关键.本文对从1996年1月~2003年9月我科收治的136例危重新生儿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芳;温志红;刘振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9例死亡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临床变化复杂,救治不当常危及患者生命.为提高治愈率,探讨AOPP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现将我院19例住院AOPP患者作一分析.

    作者:卢桂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院真菌感染112例临床分析

    大量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深部真菌感染日益增多,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也不断增加,引起二重感染,使继发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为了解本院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我们对2年来院内继发性真菌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汤丽霞;兰素芬;黄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78例临床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系统中较少见的、严重的、病因不明且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本文总结了1990~2001年在我院的再障患者78例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

    作者:梁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辖区儿童传染病系统管理十年回顾分析

    为明确近年来儿童传染病发病的变化情况,为儿童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自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对辖区内接受系统管理的万余名0~14岁儿童的5种常规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数、发病率和发病季节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蕙芸;陈红慧;王小莲;黄一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鼻咽炎的CT诊断(附55例分析)

    鼻咽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慢性鼻咽炎.临床关于鼻咽炎CT诊断方面的文献少见.现就我院近两年半有完整鼻咽部CT扫描及活检病理诊断者55例鼻咽炎的CT表现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作者:宾怀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病人呼吸道感染的分析与对策

    我科重症监护室(ICU)在2000年~2002年对机械通气病人出现呼吸道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现就其中的几个和护理有关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李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角膜异物剔除的治疗体会

    角膜异物是眼科的常见急症,常因风沙、装修、车磨、刨床等不慎被异物进入眼角膜,造成眼睛出现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严重时,可使眼睛开、合困难,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并导致其精神高度紧张.自1999年7月至2003年12月,本院门诊对173例眼角膜异物作剔除术的处理,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海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尼尔雌醇与妇复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比较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老年妇女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逐渐自愿接受激素替代治疗(HRT).我院从1998年7月至2003年7月分别采用妇复春(86例)和尼尔雌醇(100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并进行疗效观察,随访均在半年以上.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焕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保留胸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60例体会

    改良Ⅰ式乳腺癌根治术(Auchincloss),即保留胸大小肌的乳癌根治术,过去因仅清扫腋窝外侧区脂肪及淋巴组织,甚至损伤胸神经,使其实际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院外科于1996~2003年采用保留胸神经的改良Ⅰ式乳腺癌根治术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文胜;邓水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截囊方法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白内障囊外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2种不同的截囊方法的术中术后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72例82眼,采用开罐式截囊白内障囊外摘除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68例74眼采用信封式截囊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12~24月,比较2组视力恢复情况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A组囊袋放射状撕裂63眼,占A组的76%,术中B组囊袋放射状撕裂37眼,占B组的50%,2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A组后囊膜破裂6眼占7.3%;B组后囊膜破裂4眼占5.4%,2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A组人工晶状体固定于囊袋内59眼,占A组的72%,B组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固定65眼,占B组的88%, 2组囊袋内固定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1周视力无显著性差异; 术后12~24个月视力:≥0.5者 A组51.22%;B组85.14%,2组术后远期视力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信封式截囊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优于开罐式截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作者:黄洪强;陈保安;廖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背阔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探讨

    目的应用背阔肌皮瓣一期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23例.方法采用带蒂的背阔肌皮瓣.结果肌皮瓣一期愈合21例,边缘部分坏死2例,其中1例供区伤口延期愈合.结论该肌皮瓣可以克服单纯局部皮瓣应用的局限性,成活率高.是一种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凌月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柳州市750名2~4岁儿童弱视斜视调查

    目的了解我市小龄儿童弱视、斜视流行病情况.方法用进口屈光状态检查仪检测小瞳状态的屈光情况,同时进行映光及遮盖等眼肌一般检查法测定眼位.结果 750例2~4岁入托幼儿中,正常者715例(占95.3%),异常者35例(占4.7%),其中弱视28例(占3.7%),斜视7例(占0.9%),间歇性外斜6例,眼球后退综合征1例.结论 2~4岁儿童在不认知视力表之前进行屈光状态筛查是可行的,柳州市弱视的发病率为3.7%,斜视的发病率为0.9%.与国际上报道的2%~4%的发病率基本一致.

    作者:韦美荣;李树群;冯秀英;梁鸿刚;李豫荣;江乡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尿路感染分析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医院尿路感染情况,探讨SLE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元月至200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332例SLE患者,选取其中出现尿路感染的病例,分别记录相关资料.结果 SLE患者发生医院尿路感染共29例(8.73%),感染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76.67%).强的松用量≥15mg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激素用量<15mg组(30.15% vs 13.26%,P<0.01),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用激素组(26.27% vs 9.46%,P<0.01).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另外,住院时间越长,疾病活动指数越高,越易发生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1).结论尿路感染是SLE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形式之一,SLE患者医院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性别、住院天数、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否留置导尿管、疾病是否活动等.CRP是区分SLE是否发生尿路感染的一个有用指标.

    作者:刘冬舟;李涌泉;谭艳红;肖学吕;洪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公鸡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产后进食公鸡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产妇29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催乳组、公鸡组3组,记产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乳量及产妇第4天哺乳后2小时乳汁量测定并乳汁微量元素.结果三组产妇产后24小时血液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产后3天泌乳量有显著差别,且乳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公鸡有促进产后乳汁早分泌和增加泌乳量的作用.

    作者:宋婵;董小萍;司徒定莲;梁小姝;张炳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与头孢唑肟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乳糖酸阿奇霉素与头孢唑肟对重症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重症呼吸道感染96例患者随机分为乳糖酸阿奇霉素组48例(治疗组)及头孢唑肟组48例(对照组),治疗前后均行血常规、尿常规、胸片、痰培养等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 79.2%、95.8%与66.7%、79.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非常显著性(χ2 =6.095,P=0.014).人均住院日明显缩短,治疗组人均住院(7.5±1.5)d,对照组人均住院(10.5±2.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129,P<0.01).结论阿奇霉素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优于头孢唑肟.

    作者:黄国良;莫修干;余向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目的分析和探讨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方法回顾性总结一组36例重型颅脑损伤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存活25例(69.4%),其中GCS3~5分存活5例(41.7%),GCS6~8分存活20例(83.3%).随访半年,按GOS:治愈16例,中残5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1例(30.6%).结论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暴露范围广,能有效清除幕上颅内血肿、坏死组织及降低颅内压,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

    作者:吕良军;全伟;叶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产前用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163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早产儿在产前不同时间用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以及与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对本院1995年1月至2003年5月出生的163例自然早产的病例,根据产前用地塞米松距分娩的时间不同分为<6小时、6~12小时、12~24小时、24小时~7天四组,观察出生后发病情况和不同孕周,不同体重的早产儿使用地塞米松预防HMD的效果.结果 (1)HMD发病率在用药距分娩时间<12小时者比用药距分娩时间>12小时者显著增高(χ2=19.6, P<0.01);(2)胎龄28~34周时用地塞米松预防效果好;(3)不同体重的婴儿对地塞米松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强孕期管理、预防早产是关键,对于难免早产应尽量保胎延长至34周或出生体重超过1 500克,并积极进行促胎肺成熟治疗,争取在产前12小时以上使用皮质激素.

    作者:张树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红霉素替硝唑糊剂在感染根管消毒中的应用

    目的进一步探讨红霉素,替硝唑糊剂在感染根管消毒的抗菌效果.方法实验组50例,用红霉素替硝唑糊剂封入根管内消毒,对照组40例,封入甲醛甲酚(Formocresol,Fc),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红霉素,替硝唑糊剂组的疗效明显高于甲醛甲酚组.结论红霉素替硝唑糊剂是较好的根管消毒剂.

    作者:莫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试管法血浆凝固酶试验直接检测血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建立用试管法血浆凝固酶试验直接检测血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验方法.方法将66株革兰阳性球菌随机接种于模拟血培养瓶后置于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中培养,待系统阳性报警后取血培养肉汤离心分离细菌沉渣进行血浆凝固酶试验.结果 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2例假阴性和1株其他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假阳性,敏感性91.3%,特异性97.6%.结论试管法血浆凝固酶试验直接用于检测血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忠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急性会厌炎70例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会厌炎的的救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2001年70例急性会厌炎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一般采用抗生素加激素静脉注射治疗,仅2例作了气管切开术,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以保守治疗为主,同时严密观察,随时准备施行外科治疗.

    作者:黄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同治疗时间的肺部超短波理疗对小儿肺炎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时间的肺部超短波理疗对用抗生素静脉输液治疗后肺部口罗音难吸收或不吸收的小儿肺炎患儿的疗效,探讨治疗的佳时间.方法 240例患儿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60例.全部患儿入组后均继续静脉用抗生素治疗7~10天,A组在入组后加用肺部超短波理疗7天;B 组在加用肺部超短波理疗5天;C组在加用肺部超短波理疗3天;D组不加用肺部超短波理疗.观察各组间疗效,用统计学处理.结果肺部超短波理疗7天组与5天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 肺部超短波理疗7天组和5天组与3天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 肺部超短波理疗7天组和5天组与不加理疗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 肺部超短波理疗3天组与不加理疗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肺部超短波理疗治疗小儿肺炎用抗生素和静脉输液后肺部口罗音难吸收或不吸收有临床疗效,以用抗生素治疗3天后加肺部超短波理疗5~7天疗效佳,临床上有实用价值.

    作者:白碧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53Sm-EDTMP治疗肺癌多发性骨转移7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153Sm-EDTMP治疗肺癌多发性骨转移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78例患者病情及体重,按18.5~25.9MBq/kg计算,静脉一次性给药,每月1次,3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疼痛反应:有效19例(24.3%),显效46例(59%),无效13例(16.7%),总有效率为83.3%.骨转移灶:完全消失3例,部分消失6例,病灶好转率达11.5%.鳞癌、腺癌效果优于小细胞癌.结论 153Sm-EDTMP治疗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瘤,不但可以止痛,还可以部分消除转移病灶,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肖国有;劳永聪;李党生;梁艺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冰片的佳工艺.方法以20%乙醇和水为溶媒考察β-环糊精包合冰片的包合率.结果以20%乙醇为溶剂,冰片与β-环糊精量的比例为1:6(g/g),搅拌时间为1h,温度为20℃的条件下包合佳.结论该工艺适合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作者:王翊臻;荆树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同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动态观察

    目的动态观察不同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的变化规律.方法根据脑梗死面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按入院即时、入院后1天、3天、7天、14天分别抽取静脉血2ml,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测量VEGF水平.结果三种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升高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程中血清VEGF水平有一个逐渐上升和下降的过程,多数患者在第3天达高峰,第7天开始下降.结论不同面积脑梗死血清VEGF水平有明显差异,其水平随面积增大而增高,并随病程变化有一个逐渐上升和下降的过程,在发病早期即可检测出来.

    作者:黄瑞芳;杜珙;徐宜英;李体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预防性树脂充填治疗磨牙窝沟龋二年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磨牙牙合面窝沟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6~12岁患者的126颗牙合面窝沟龋在去龋后用3MF2000复合体和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对龋损部位及窝沟进行封闭术.取其对侧同名无龋恒磨牙126颗为对照组进行窝沟封闭.结果随访2年发现该方法能有效的预防继发龋的发生,一年后复查126颗牙齿,继发龋发生率为0.79%;二年后复查120颗牙齿,继发龋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对年轻恒磨牙在去除龋坏后,采用3MF2000复合体充填和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封闭是一种可行性治疗方法.

    作者:农晨;秦楚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肾结石声像图特征的分析

    目的研究肾结石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分析肾结石典型声像图改变及继发声像图特征.结果肾结石发生部位,右肾明显多于左肾,下盏多于上盏;肾结石的粒数,1粒居多,占75.77%;肾积液是肾结石的间接重要征象.结论 B超对肾结石有较高诊断符合率(92.50%),且具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应作检查的首选.

    作者:马洪;肖丽达;古琳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万托林、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哮喘急性发作中、重度的75例婴幼儿患者按入院序号分为单号组(治疗组)和双号组(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万托林和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予地塞米松、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对二组24h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雾化吸入后24h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二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万托林和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是一个快速、高效的方法.

    作者:李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误诊8例分析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肉芽肿性乳腺炎声像图表现有3种类型:实块型,混合型,管状型.结论认识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特征性声像图,对超声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农美芬;蓝春勇;王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术前导尿避免尿道黏膜损伤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手术麻醉前用药前后行导尿术的差异,探讨选择手术前佳的导尿时机.方法将84例需术前留置尿管的择期性胸腹部及腺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麻醉前用药均为鲁米那、阿托品.实验组在注射上述二药15min后导尿,对照组在用药前导尿.观察两组心率、血压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导尿后尿液内红细胞形态的变异,比较、鉴别两组红细胞性质,根据非肾性红细胞阳性率确定尿道黏膜损伤率.结果导尿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显著意义(P<0.01).导尿前两组病人尿检均无红细胞;实验组尿液中非肾性RBC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手术麻醉前用药之前行导尿术对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有影响;手术麻醉前用药后15min导尿对尿道黏膜损伤少,优于用药前导尿,为手术前导尿的适宜时机.

    作者:蒋芝英;甘明艳;吴夏云;朱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48例青年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8年间260例女性乳腺癌的病例,其中青年组48例(≤35岁A组),对照中老年组212例(>35岁B组),分析包括:两组的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大小、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状况及5年生存率等.结果 A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8.8%,转移度为41.5%,B组分别为 43.9%和19.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肿瘤大小、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状况等因素无明显差异时,A组5年生存率为69.4%,B组为76.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具有更强的侵袭性,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亦早期诊断,年龄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谭邦启;韦立春;庞恩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16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被分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组和高血压(EH)组,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ISH组与EH组比较,左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脑卒中及肾功能改变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增高,临床上应重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作者:施志雄;方永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持续硬膜外麻醉联合陪伴分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中,持续硬膜外麻醉对产程的影响.方法在导乐陪伴分娩中,对52例产妇予硬膜外持续给药进行镇痛分娩 (研究组)与同期52例未干预产妇(对照组)比较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研究组分娩镇痛效果非常显著(P<0.001),而产程进展中第一产程缩短,有差异(P< 0.05),顺产率提高、剖宫产率下降,有差异(P<0.05),而第二三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无差异(P>0.05).结论持硬外麻醉联合陪伴分娩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是一种全方位的分娩镇痛,能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林进;周少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胃十二指肠黏膜IL-8含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黏膜中IL-8含量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 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机理.方法对92例H.pylori或非H.pylori感染的胃炎患儿,在胃镜下取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活检标本,用ELISA法测定黏膜中IL-8的含量.结果 H.pylori阳性者胃黏膜IL-8为(1.88±0.06)pg/mg,H.pylori阴性者为(0.82±0.05)pg/mg,两者相比P<0.001;H.pylori阳性者十二指肠黏膜IL-8为(1.18±0.06)pg/mg,H.pylori阴性者为(0.62±0.04)pg/mg,两者相比P<0.001.活动性胃炎胃黏膜IL-8为(1.84±0.07)pg/mg,非活动性胃炎为(0.78±0.06)pg/mg,两者相比P<0.001;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黏膜IL-8为(1.19±.06)pg/mg.非活动性胃炎为(0.66±0.05)pg/mg,两者相比P<0.001.说明H.pylori阳性和活动性胃炎的胃黏膜及十二指肠黏膜IL-8含量均较高.结论提示H.pylori感染时,IL-8在胃十二指肠黏膜局部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惠清;黄志民;张强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妥泰对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表达的影响和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妥泰对HSP70表达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制成高血压模型,喂养2个月.再次手术将大鼠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MCAO时间均为2h,并随机分为三组:妥泰干预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各组再分为测体积组和HSP70组.再灌注时点:测体积组为6h;HSP70组为1d.将测体积组鼠脑经TTC染色,用计算机病理图象分析仪测量并计算梗死体积比.测HSP70组鼠脑经免疫组化染色后用病理图象分析仪测出HSP70阳性细胞数.结果 (1)妥泰干预组脑梗死体积比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2)妥泰干预组HSP70的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妥泰能促进HSP70的表达,使梗死体积减少,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毕桂南;石胜良;蒋祝昌;罗传铭;曹立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海洛因成瘾复吸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模仿人类吸毒成瘾→脱毒治疗→又吸毒成瘾→又脱毒治疗→又再吸毒成瘾→又再脱毒治疗的大量临床实例,建立海洛因成瘾复吸大鼠模型.方法采用递增法人为给大鼠皮下注射海洛因造成动物成瘾,用美沙酮-丁丙诺啡-可乐定脱毒治疗,尔后再按上法皮下注射海洛因造成大鼠复吸成瘾→再脱毒治疗→又再复吸成瘾→又再脱毒治疗建立动物模型.动物设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纳洛酮促戒断,戒断症状按Maldonado评分法给予评分.结果模型组第一、二、三阶段海洛因成瘾大鼠和海洛因复吸大鼠戒断评分值明显高于本组相应阶段脱毒后和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用递增法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的海洛因成瘾复吸大鼠模型稳定可靠.

    作者:韦献良;叶峻;郑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气腹的应激反应变化的作用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CO2气腹对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影响.方法 1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全麻组(A组,10例)和硬膜外+全麻组(B组,8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气腹前后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气腹时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A组均明显增加(P<0.05),B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

    作者:梁秀影;梁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对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A组),24例老年健康人(B组)测定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动脉内径(D0)、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结果 A组患者的UA、Hcy、ET明显高于B组(P<0.01),NO、FMD、NID低于B组(P<0.001),D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UA、Hcy与ET呈正相关(P<0.01),UA、Hcy、ET与NO、FMD、NID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起重要作用,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雯;郭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35对流产夫妇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与流产的细胞遗传学关系.方法收集流产夫妇外周血,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制片、胰酶消化、G带显带分析,对异常核型进行电脑摄像及染色体分析.结果分析235对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发现异常37例,异常发生率为7.87%.染色体异常涉及到1,2,5,7,8,9,12,13,14,15,17,18,20,21,22号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核型异常病例中女性21人、男性16人,其中平衡易位15例,检出率3.19%(占异常总数40.54%);臂间倒位14例,检出率2.97%(占异常总数37.83%);随体异常4例,检出率0.85%(占异常总数10.81%);Y大2例,检出率0.42%(占异常总数5.40%);次溢痕加长1例,检出率0.21%(占异常总数2.70%);额外小染色体1例,检出率0.21%(占异常总数2.70%).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引起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刘波;薛小霞;莫武宁;陈以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罗城汉族、壮族和仫佬族儿童HLA-DQA1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了解广西罗城县汉族、壮族和仫佬族儿童的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状况的关系.方法 (1)对36例汉族、54例壮族和76例仫佬族儿童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抗Hp-IgG抗体和免疫印迹法检测Hp空泡毒素(CagA)、毒素相关蛋白(VacA)及尿素酶抗体;(2)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方法对三个民族儿童的HLA-DQA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并采用疾病关联分析法进行HLA-DQA1等位基因分布与Hp感染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 (1)罗城汉族儿童Hp阳性率为77.8%,壮族儿童为64.8%、仫佬族儿童为57.9%,各民族之间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3个人群中HLA-DQA1等位基因分布比较接近,其中HLA-DQA1*0104等位基因检出频率高.用疾病关联分析法进行HLA-DQA1等位基因分布与Hp感染相关性分析,发现三个民族中Hp阳性儿童和Hp阴性儿童在HLA-DQA1*0104等位基因上存在差异,HLA-DQA1*0104等位基因可能是Hp感染的易感基因.结论罗城汉族、壮族、仫佬族儿童Hp感染率较高,但各民族间无显著差异;HLA-DQA1*0104等位基因可能是Hp感染的易感基因.

    作者:王琳琳;陈亭平;林伟雄;姜海行;单庆文;谢湘芝;梁淡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21(VEGF12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VEGF121血管生成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微血管密度及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9例胃癌、25例胃慢性良性病变、15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检测VEGF121阳性表达及微血管密度(CD34标记).结果 (1)胃癌中VEGF121阳性表达率为79.66%(47/59),高于胃慢性良性病变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胃癌微血管密度(MVD)高于胃慢性良性病变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2)胃癌中VEGF121阳性表达率在不同浸润深度组和有无远处转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中微血管数量增加,形态结构异常(P<0.05).结论 VEGF121在胃癌中高表达,并与胃癌的浸润转移一致.检测VEGF121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有价值.

    作者:李德全;吴鸿根;周明;邓洪强;潘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经咽鼓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目的探讨电视监视鼻内镜下经欧氏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对门诊确诊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电视监视鼻内镜下欧氏管注药,另一组为额镜照明下欧氏管通气法.记录两组所见,分析临床疗效的差异,以判定各自方法的优劣.结果电视监视鼻内镜下欧氏管注药组有效率87%,额镜照明下欧氏管通气组疗效为54.8%.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视监视鼻内镜下欧氏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丽娟;智铁铮;姜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雌激素对去势小鼠LPL、HL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卵巢切除(OVX)的去势小鼠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肪酶(HL)活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的雌鼠随机分3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饲料+OVX+生理盐水,B组为高脂饲料+OVX+生理盐水,C组为高脂饲料+OVX+雌激素.喂养10周后取血,分别检测甘油三酯(TG)、血清脂蛋白脂肪酶(LPL)、肝脂肪酶(HL)水平.结果 A、B和C组的TG分别是(0.27±0.14) mmol/L、(0.28±0.10) mmol/L和(0.30±0.14) mmol/L.A、B和C组的LPL分别是(1.67±0.35) mmol/L、(1.53±0.32) mmol/L和(1.00±0.28)mmol/L.A、B和C组的HL分别为(0.45±0.11) mmol/L、(0.43±0.11) mmol/L和(0.29±0.13) mmol/L.各组的TG差异无显著性,但C组的LPL及HL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雌激素能降低去势小鼠LPL、HL活性.

    作者:翟丽华;陈喆;卢秀华;郑君慧;赖祥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观察护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在一次过早搏动发生后不断进行折返过程,使异位搏动接连出现而形成[1].若发作时心室率过快,使心搏出量与脑血流量锐减或心动过速猝然终止、窦房结未能及时恢复自律性导致心搏停顿,均可发生晕厥.因此临床上必须及时处理.我科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救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急救手术的护理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是常见的危急重症,患者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失血性休克,必须争分夺秒抢救治疗.若延误时间,轻者会造成患者肢体缺血、坏死和致残,重者因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手术室护士能否积极正确地配合手术急救至关重要.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配合急救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急诊手术53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中急救的护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蒙少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植骨术的护理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行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植骨术43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花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成人特重度烧伤的观察和护理

    2000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共收治成人特重度烧伤病人53例,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汪永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于肺内外各种原因引起肺实质性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其病死率高达50%[1].除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外,积极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999年1月至2003年5月,我院收治外伤致ARDS共1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艳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的护理

    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建立人工气道是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首要步骤.人工气道建立常用经口、经鼻及气管切开三种途径.我科在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及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方面,取得较好疗效.而做好插管配合及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是机械通气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从而提高了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蒙健华;谢思蓉;韦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同换药法治疗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又称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第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发展可继发感染、败血症、支气管肺炎而导致死亡.因此加强皮肤换药在治疗中尤为重要.我科采用两种不同的换药方法,均使患儿很快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柱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致溶血性贫血的护理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G-6-PD)是指红细胞G-6-PD活性降低和/或酶性质改变导致以溶血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1].

    作者:王飞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抗高血压药物种类很多,由于作用方式不同,个体差异大,故副作用各异.笔者对37例高血压患者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作者:文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胃镜检查中的人文关怀探讨

    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病人的生命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病人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1].胃镜检查有一定的痛苦,使很多病人产生恐惧心理.把人文关怀应用到胃镜检查的护理中去,能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提高病人的心理承受力,使病人积极主动接受并配合检查.

    作者:黄定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心、脑、肾及消化系统等重要器官的严重并发症[1].现将我科收治的61例DKA的诱发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莫永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改进手术入路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1997~2003年以来,我院对35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入路进行改进,疗效显著,现将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廖惠璇;廖胜香;钟凤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萘对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萘(Naphthalene、Naphthalin),俗称焦油樟脑、萘饼,为白色鳞片状或粉状结晶, 有特殊的臭味,故也有人把它叫作臭丸.萘用途广泛,过去它一直是居民家中常用的衣物防蛀产品,工农业常用作消毒剂、杀虫剂及防腐剂等,也是制造某些氢化萘、染料、合成树脂、制药和溶剂等的主要原料.

    作者:江世强;徐志良;段平宁;葛宪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创面的修复质量是临床上遇到的重大难题之一.因烧伤本身已毁损大部分基至全层真皮,加上日后由于创面炎症等,往往使皮肤原来的真皮层消失殆尽,通过刃厚小皮片或微粒植皮技术虽能使创面愈合,但由于其缺乏真皮层,导致愈合后的创面弹性极差,凸凹不平,易挛缩且不耐摩擦,甚至反复起水泡,破溃而形成创面.要解决上述问题,移植自体皮瓣或全厚及中厚皮片固然是好的方法,但是大面积深度烧伤后,能作为供皮区的部位已很少,且供皮区又将形成同等程度的缺损,供区愈合困难,且日后又将形成疤痕,实际上仅是疤痕移位而已;为了消除疤痕而形成新的疤痕,实在是令人难堪的事情.

    作者:潘圣鑫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PEDF与眼科疾病

    新生血管形成是多种眼科疾病如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等的常见并发症,它可以导致纤维化以及视力需要的精密组织的破裂和出血.因此,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成为治疗上述疾病的有效途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smc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是一种从胎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发现的因子.近年研究认为,PEDF具有双重效能:既有营养神经效果,又是一种有效的抗血管形成因子,是玻璃体和角膜中的抗血管形成的关键因子.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PEDF可能是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新方法.下面就PEDF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黄敏丽;区显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电动磨痂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前景

    烧伤是创伤中较常见的疾病,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烧伤呈群体性更常见,且烧伤患者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0岁以前,约占总人数的85.9%,尤其以5岁以下小儿和20~30岁青年发生多[1].所以,创面能否良好的修复将影响该人群的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对社会有深远的影响.目前对创面的处理形式多种,其目的都是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愈合创面,完成再上皮化.评价各种创面处理方法的标准应是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的统一[1].在此我们对以往的烧伤创面的处理办法及电动磨痂处理方法做一个简要的评述.

    作者:梁自乾;毛庆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保乳手术综合治疗乳腺癌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一个多世纪以来,治疗乳腺癌的概念和模式逐渐由单一的手术治疗转化为综合疗法.外科治疗术式从19世纪末至今经历了Halsted根治术→20世纪50年代的扩大根治术→60年代的改良根治术→80 年代后的保乳手术等历程.保乳手术即为切除乳腺癌肿及腋淋巴结清扫,保留患侧乳房,术后予辅助放疗等综合治疗[2]的方法.国外多组乳腺癌研究病例表明,保乳手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远期疗效与切除乳房根治的效果相同[3~5],目前已成为欧美各国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首选手术,国内亦有开展;本文就此作一文献综述.

    作者:石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硬-腰穿刺套针在椎管内复合麻醉的研究现状

    椎管内复合麻醉(又称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将硬膜外间隙阻滞与脊麻结合在一起的麻醉方法.具有脊麻显效快、可靠性高、毒性作用小和硬膜外阻滞时间可控等优点,广泛用于下肢、腹盆腔手术,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韦承凡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我国电子病案发展概况

    所谓电子病案(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是将传统纸质病案完全电子化,并超越纸质病案管理模式,提供电子存储、查询、统计、数据交换等等.电子病案不仅包括纸质病案所有内容,而且包括声像图文等等信息,诊疗信息、数据、网络传输、统计分析等均是纸质病案无法比拟的[1].美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将定义为:EMR是基于一个特定系统的电子化病人记录,该系统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EMR是随着医院计算机管理网络化、信息存储介质--光卡和IC 卡的应用及Internet的全球化而产生的.

    作者:黄素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甜茶的研究进展

    甜茶是民间用作保健、具有一定甜味且无毒的野生植物.在广西有7科8属9种植物,它们分别是广西甜茶、多穗柯、华腺萼木、黄杞、金草、牛白藤、显齿蛇葡萄、子楝树、甜叶菊[1];目前研究多的是广西甜茶和多穗柯.本文就这两种甜茶的近年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为甜茶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梁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营养和相关慢性病发展趋势与干预研究进展

    我国正处于向城市化、工业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转型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居民营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受不良饮食习惯、饮食文化影响,我国仍面临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掌握国内外营养和相关慢性病发展趋势与干预成功的经验,对于进一步开展营养与健康干预,保障我国居民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兴乐;唐振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前后护理工作的对比分析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计算机在护理工作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先进性、科学性使复杂的护理工作变得有序、快捷和简单.我科自2000年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以后,使护士摆脱了护理工作中各种繁锁的文字工作,节约护理资源,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传统方法与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护士工作站)处理部分护理工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庞永慧;吴日英;马从凤;唐忠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分析

    我县是一所山区综合二级甲等医院,病房没有配制护工和护理员,所有护理工作均由护士承担.如果按照1987年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床位与护士之比为1∶0.4为依据编制护理人员,实际工作量与人员的匹配不相适应.为了探索我院合理护理人力资源的配制,对我院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临床科室进行护理工作量的测算及人力资源的调查,以寻求护理人力资源配制的优化.

    作者:张世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毒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毒理基因组学

    自从1986年美国科学家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以来,经过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及世界范围的合作研究,2003年4月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全部完成.

    作者:翟日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微阵列技术(基因芯片)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 概述微阵列技术(Microarray Technologies)属于生物芯片的范畴.生物芯片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尖端技术,该技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微量点样等方法,将大量生物大分子如cDNA、蛋白、多肽、组织、细胞等生物样品有序地固化在玻片、硅片、聚丙烯酰胺凝胶、尼龙膜等载体的表面,组成密集的二维分子阵列,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靶分子杂交,通过特定的仪器比如激光共聚焦扫描或电荷偶联摄影像机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快速分析,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来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由于常用玻片/硅片作为固相支持物,且在制备过程模拟计算机芯片的制备技术,所以又称之为生物芯片技术.

    作者:黄曙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健康促进与厂矿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厂矿企业为了与国际接轨,在管理模式、生产工艺技术、人员素质、生产环境等方面均在发生着本质的改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是重要的一环,这一工作已在发达国家被证实是保护职工队伍身体素质促进企业发展的先进手断之一,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职工健康保护模式.

    作者:蒋东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萘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救治现状

    萘是由煤焦油分离提炼出来的二环芳香族化合物,常温下挥发性高,它在工业和商业上广泛应用.长期接触或吸入高浓度萘蒸气、萘粉尘可引起皮炎、眼结膜炎或白内障、急性重度中毒者临床上还出现中毒性脑病、血管内溶血等,导致心、肝、肾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简称MODS),如救治不当,会危及生命.

    作者:苏素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的临床研究进展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 简称TCE),又名乙炔化三氯,为不饱和卤代脂肪烃类化合物,是近几年我国常用的新引进的有机溶剂之一,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液体,难溶于水,广泛用于电子、五金、电镀板清洗、印刷油墨、粘合剂、斑点去污剂等行业,主要用于金属表面的去污、清洗、脱脂、清洁等用途.

    作者:葛宪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妇产科临床见习存在问题与对策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如何使学生具有本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但目前中专医学教育中的临床见习遇到各种实际问题,见习困难普遍存在,笔者就此粗略思考,并与同行共同研讨其相应对策.

    作者:伍惠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带教实习生

    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我国所独有的新兴医学学科,为我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临床实践和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指导临床工作和带教医学生?在此,谈谈一些肤浅体会和认识.

    作者:于波;黄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电力通讯站微波辐射水平调查

    微波技术广泛应用于导航、探测、电视、通讯、食品加工、医疗、家电等领域,近年来在通讯及家用微波炉方面的应用更是得到迅猛的发展,人们接触微波辐射的机会以及受到微波辐射的强度也在逐渐增多和加大,微波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我们对电力系统两个通讯站的微波辐射进行了检测,以了解其微波辐射的水平.

    作者:吕林;李羡筠;段平宁;许晓丽;欧军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广西某冶炼厂铅污染动态观察分析

    为了解广西某冶炼厂铅污染状况及其对工人健康的损害,从1998年7月~2003年3月,我们对该冶炼厂铅污染状况进行了长达5年的动态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欧军荣;江世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口腔科门诊医师职业性汞中毒原因调查

    2000年8月广西某医院口腔科医师因不适到我院职业中毒病区就诊,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易兴奋、激动、手指细震颤等,经查发现尿汞增高,故怀疑为慢性职业性轻度汞中毒,经驱汞治疗及对症处理,患者于同年9月治愈并返回原单位工作.为明确诊断,受广西区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委托,我所于2001年3月19日对患者所在作业场所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汤俊豪;黄曙海;葛宪民;陈婷婷;甘永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三唑磷对小鼠的致突变性试验

    三唑磷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虫、杀螨剂.对危害棉花、粮食、果树等农作物害虫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三唑磷致突变的资料很少,为了解三唑磷的致突变性,预测其遗传危害作用,我们进行了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作者:周少诗;陈晓琴;郑艳艳;廖瑞庆;陈婷婷;甘永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毒与毒理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化学物质的日益增多和广泛应用,中毒的机会日淅增多,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社会医学及公共卫生问题.截止到2004年4月19日,全球已经登记的化学物总数为23 055 873种;其中7 037 915种已经实现商业用途.又如到2002年,我国农药原药产量为75万吨,居世界第二;农药品种771种,产品16 000种.如此多的化学物质种类和数量,留下了巨大的中毒隐患.

    作者:葛宪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广西工人医院)中毒毒理科

    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广西工人医院、广西中毒急救中心、广西化学物质毒性检测所)中毒毒理科是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是全区急、慢性中毒救治、急性中毒事件应急医学救援、预防控制和化学品毒性检测鉴定、公共卫生毒理学研究中心.该学科下设中毒病区、中毒与毒理研究室、毒物分析室.有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技师5名,主治(管)医技护师10名;其中留学回国人员3 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国家、卫生部双料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自治区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广西医学》杂志2004年第6期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肝癌和氯乙烯(节选)

    In 1974,Creech and Johnson reported the occurrence of angiocarcoma(血管肉瘤),a rare and fatal malignancy of the liver, among workers exposed to high levels of vinyl chloride(氯乙烯VC) in manufacturing pl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许晓丽;翟日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毒与毒理科相关信息

    1 中毒与毒理科学术研究动态职业中毒、急性突发群体中毒是严重威胁我区各族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区职防医务人员围绕职业卫生问题,在职业临床医学和毒理学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高了职业中毒诊治水平,摸索和总结出农药中毒应急救援方案,现将我们的有关研究方向作一报道.

    作者:王超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液净化疗法在中毒排毒中的临床应用

    1 血液净化的概念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个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个过程称为血液净化.通常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从广义上讲,腹膜透析也属于血液净化范围.血液透析的发展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至今血液透析技术较完善和成熟,很多其它净化方法都是由血液透析衍生而来,血液透析不但在长期维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救治危、急、重症患者中也有独到之处,目前血液透析及其它净化疗法在非肾病领域中也得到应用.血液净化除用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外,还是某些药物过量或毒物中毒的常用的排毒有效的方法,显示出血液净化疗法的广泛用途和美好前景.

    作者:陈克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毒与毒理学科文献信息资源简介

    1 中毒与毒理科的重要期刊1.1 国内重要期刊(1)中华预防医学杂志http://www.cmaph.com.cn/地址: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邮政编码:100710电话:010-65249989-1441 传真:010-65271218E-mail: cjpm@cma.org.cn/

    作者:王超英;翟日洪;许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