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国际刊号:1672-9455
  • 国内刊号:50-1167/R
  • 影响因子:1.09
  • 创刊:200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57
  • 全年订价:62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临床医学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2009年6期文献
  • 3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比对及偏差评估

    目的 对3种血细胞分析仪的重复性及检验结果的差异进行方法学对比和偏差评估,探讨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及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方法 以可溯源的贝克曼COULT血细胞分析仪为参比仪器,迈瑞BC-3000血细胞分析仪(BC-3000)和希森美康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XS-1000i)为检测仪器,用新鲜抗凝全血在3种仪器上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3种仪器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4个项目经F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差均在允许范围.结论 3种仪器性能稳定,重复性佳,相关性良好,结果具有可比性,在临床中可同时或交替使用.

    作者:岑欢;李介华;王欢;张梅;许葆然;卢志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并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纸片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ESBLs,结果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相关文件进行判断.结果 116株大肠埃希菌检出产ESBLs菌43株,检出率为37 1%;82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ESBLs菌30株,检出率为36.6%.产ESBLs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严重,产酶菌株耐药率很高.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防止ESBLs产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恒;江立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两时段药敏测定及分析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两时段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69株SMA,用API和VITEK鉴定系统进行鉴定,以纸片琼脂扩散(K-B)法检测SMA 24 h和48 h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69株SMA 24 h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为:左氧氟沙星87.0%,复方新诺明84.1%,替卡西林/棒酸84.1%,头孢哌酮/舒巴坦78.3%,奈替米星56.5%,头孢他啶55.1%,阿米卡星43.5%,头孢吡肟29.0%,哌拉西林13.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1%,亚胺培南0.0%;48 h依次为:左氧氟沙星79.7%,替卡西林/棒酸78.3%,头孢哌酮/舒巴坦65.2%,奈替米星47.8%,头孢他啶40.6%,阿米卡星31.9%,头孢吡肟13.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3.0%,哌拉西林5.8%,复方新诺明5.8%、亚胺培南0.0%.结论 对SMA感染患者应重视48 h药敏测定,并选择左氧氟沙星或替卡西林/棒酸进行治疗.复方新诺明治疗SMA疗效不理想.

    作者:李艳萍;杨玉玲;李丰良;刘海云;杜廷义;曾光雄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标本采集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在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住院患者部分不合格血常规、生化、凝血指标检查标本.结果 在输液同侧采血、溶血标本、标本量多或少、标本放置不同时间等,对检验结果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结论 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对检验结果有直接影响,标本采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

    作者:覃瑜;戴庆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尿液分析仪在脑脊液蛋白质分析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索一种快速、实用的检测脑脊液蛋白质的方法.方法 用尿液分析仪对脑脊液蛋白质进行分析,并用生化分析仪进行微量总蛋白检测,通过对比两种仪器检测结果的符合程度,评价尿液分析仪用于脑脊液蛋白质检测的可行性.结果 两种方法分析蛋白质符合率达90%以上.结论 尿液分析仪可用于脑脊液蛋白质定性或半定量分析,(++)以上为有临床意义.

    作者:邵天波;詹淑芬;王丽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321例浆膜腔积液常规及脱落细胞学检查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浆膜腔积液常规及脱落细胞学检查对结核性胸(腹)膜炎、化脓性胸(腹)膜炎及胸腹腔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准确描述浆膜腔积液的颜色、透明度、密度及细胞计数.认真涂片染色,细胞分类在涂片边缘尾部查找癌细胞.抗酸染色找抗酸杆菌,革兰染色找相关细菌.结果 根据浆膜腔积液检测结果,判定结核性胸膜炎132例,结核性腹膜炎44例;化脓性胸膜炎19例(含4例脓胸),化脓性腹膜炎24例.找到癌细胞52例(胸水34例、腹水17例、心包积液1例),检出率为20.07%(52/259);年龄分布31岁以上占92.30%(48/52).血性积液85例,找到癌细胞19例(22.35%),174例非血性积液找到癌细胞33例(18.96%),经χ2检验,P>0.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漏出液50例由心力衰竭胸水13例及肝硬化腹水37例构成.结论 浆膜腔积液检验是一项经典检验技术,对于鉴别诊断结核性、化脓性胸(腹)膜炎以及胸、腹腔恶性肿瘤转移有重要价值,在诊断结核性胸(腹)膜炎方面,应配合胸(腹)水结核菌DNA、血液结核抗体、结核杆菌培养、结核菌素皮内试验、胸透及摄胸片等检查.在诊断肿瘤方面,应配合胸(腹)水癌胚抗原,血清甲胎蛋白、腺苷脱氨酶、乳酸脱氢酶等检测.

    作者:黄培忠;黄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细菌性阴道病3种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细菌性阴道病(BV)3种不同检测方法(Amsel′s法、BVBlue法及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BV快速诊断试剂和Amsel金标准法对1 134例阴道分泌物进行BV检测.结果 1 134例检查者中,Amsel′s法检测出BV 307例,阳性率为27.1%;BVBlue法检测出BV 200例,阳性率为17.6%;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检测出513例,阳性率为45.2%.3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是一种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优于其他2种方法,缺点是对中间态的标本不能确认.

    作者:李北坤;陆翠群;黄美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梯形微板法与手工试管法检测ABO血型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ABO血型的准确度以及对ABO亚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能力.方法 通过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POSEIDON全自动数字血型仪梯形微板法与手工试管离心法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对血型判读准确率均为100%,梯形微板法对亚型的检出率为0.022%(3/13 555),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037%(5/13 555);手工试管离心法对亚型的检出率为0.015%(2/13 555),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007(2/13 555).结论 两种方法对ABO血型判读准确率均为100﹪,但微板法对亚型和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高于手工试管法.

    作者:陈玉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手术结合放疗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目的 评价手术结合放疗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分成两组,A组(22例)行肿瘤广泛切除联合术后辅助放疗;B组(20例)为对照组,仅行肿瘤广泛切除.所有患者在切除前先行切开活检证实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结果 术后随访2~10年,42例均未见有远处转移,无死亡;局部复发率A 组为4.54%,B组为35.00%.结论 广泛切除结合术后放疗是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理想的治疗方法,可减少肿瘤术后的复发.

    作者:彭邦万;陈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足细胞标志蛋白和胱抑素C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尿中足细胞标志蛋白(PCX)和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用HITACHI7600-020生化分析仪对106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尿PCX、α1-微球蛋白(α1-MG)和血清中Cys-C、葡萄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等临床化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糖尿病组尿PCX,血清Glu、Cys-C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尿α1-MG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尿PCX和血清Cys-C能早期提示肾脏功能受损.

    作者:丁雪晴;闾爱斌;刘俊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内皮功能及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出IGT患者90例,对其进行为期15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及二甲双胍干预治疗试验.试验前后观察血浆ET、NO、CRP变化情况.结果 IGT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15周后,血浆ET、CRP显著下降,NO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3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二甲双胍可改善IGT患者血浆ET、NO及CRP水平.

    作者:唐志浩;梁道斌;徐贞;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3种方法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的疗效评价

    目的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环卵沉淀试验(COPT)3种方法评价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的疗效.方法 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7周和8周,分别给予吡喹酮治疗,治疗前后每周采血1次,分别用3种方法检测感染家兔治疗前后的血清DNA、IgG和环卵沉淀率(COPR)水平.结果 ELISA检测法在动物模型治疗6个月后,其血清抗体仍维持在一定水平;COPT检测法于治疗后5个半月在家兔血清中找不到阳性虫卵;PCR法在治疗后3个月的家兔血清中未扩增出DNA.结论 PCR法的疗效考核价值优于常规ELISA法和COPT法.

    作者:陆正贤;李松华;夏超明;荣荣;时长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尿路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尿培养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的患者168例,其中产ESBLs菌尿路感染患者63例为观察组,非产ESBLs菌尿路感染患者10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尿路感染细菌的耐药性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ESBLs菌株致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产ESBLs组对头孢菌素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3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和留置尿管等是产ESBLs菌致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危险度值分别为15.121和8.847).结论 产ESBLs菌株耐药性严重,临床上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控.

    作者:张希燕;肖青;陶元勇;陈静;范秀芳;张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贝克曼CX3型急诊生化分析仪复合校准液的研制及应用

    目的 研制适用于贝克曼CX3型急诊生化分析仪的复合校准液,降低检测成本.方法 在参照原装校准液的基础上,自拟配方配制3个水平校准液,并与原装校准液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自配校准液能顺利通过仪器定标,检测结果与原装校准液相关性较好,稳定时间较长,未发现对电极有损害的迹象.结论 自配校准液能满足该仪器对临床标本的检测要求,能代替原装进口校准液.

    作者:杨文杰;柯振符;刘发河;彭彩霞;邱小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对幼儿佝偻病早期诊断的应用

    目的 通过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检测,了解南昌市3个社区幼儿佝偻病的发病率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对社区300例幼儿进行BALP活性测定,筛选出早期无症状的佝偻病,并对异常者进行干预治疗.结果 300例幼儿中BALP≤200 U/L 255例,200~250 U/L 37例,250~300 U/L 7例,300 U/L以上1例.异常检出率为15%.结论 BALP检测法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高,优于其他方法和指标,可筛选出早期无症状佝偻病,具有良好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陈灵敏;周海星;王国兰;魏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245例住院及门诊患者尿路感染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245例尿路感染菌株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尤以大肠埃希菌为常见,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在革兰阳性菌中以肠球菌属为主;真菌感染的数量明显增加;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表现为多重耐药性.结论 分析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有助于临床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安全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杨家宏;吴建刚;彭先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 813例前列腺相关疾病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分析

    目的 通过对1 813例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筛查,探讨其对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SA.结果 1 813例通过血清PSA筛查,发现前列腺癌9例(0.50%),前列腺增生68例(3.75%),前列腺炎65例(3.59%).结论 PSA不仅是诊断前列腺癌有较高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之一,而且对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也很有价值.该法检测PSA简便、易行、有效,可作为中老年男性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作者:肖育权;徐海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81例入院前后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患者病原菌对比分析

    目的 通过对入院前后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析,以期找到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取患者痰液进行分离培养,并用德灵AS-4半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对环丙沙星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 环丙沙星具有抗菌谱广、价格低廉等优点,适于在痰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应用,痰培养结果出来后再做适当调整.

    作者:施城东;费艳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安宁地区成人空腹血脂水平调查

    目的 通过对体检人群空腹血脂水平的调查,了解安宁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及高血脂的患病率.方法 应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体检人群的空腹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结果 TG、TC、LDL-C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结论 安宁地区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男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有差异.

    作者:许文艳;吕景良;谭秀倡;杨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隔药饼灸对健康人血细胞系列变化的影响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隔药饼灸对健康人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健康人员,将熟地、山药、山萸等为主方的药物制成药饼置于神阙、关元、足三里、脾俞、肾俞等穴施灸,分别在施灸前、后进行血常规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隔药饼灸后红细胞、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均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隔药饼灸能改变健康人血细胞的状态,调节机体血细胞的免疫功能.

    作者:李雷勇;田岳凤;张斌仁;王军;王格洪;王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膳食纤维饮食配合腹部按摩对骨折患者便秘的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膳食纤维配合腹部按摩对卧床骨折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124例骨折合并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给予膳食纤维、腹部按摩、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通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通便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7%、8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骨科卧床患者及早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其改善便秘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桂华;李洪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83例肝病患者血清前清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对83例肝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PA及血清清蛋白(ALB).结果 血清PA在各型肝病中均有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肝病组血清PA降低率均高于血清ALB,急性肝炎组与慢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肝炎组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PA较ALB能更灵敏地早期反映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

    作者:陈慧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空腹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及ApoB、CRP含量.结果 糖尿病患者TC、TG、LDL-C 、ApoB及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组TC、TG、LDL-C及CRP水平与无血管并发症组比较也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继发血脂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炎性反应指标CRP、LDL-C及ApoB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检测指标.

    作者:丁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去白细胞输血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肺损伤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在体外循环(ECC)心脏手术中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比较输注未去除白细胞血液与去白细胞血液ECC心脏手术患者各52例,观察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呼吸指数(RI)和X线胸片情况.结果 术后RI和机械通气氧合指数及X线胸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对ECC心脏手术患者肺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黄敏;王艳;刘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良梅毒检测常用方法对梅毒诊治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改良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1例梅毒患者用TRUST进行原倍和滴度试验,并采用比试剂操作要求多1倍的TRUST悬液进行检测,同时联合TPPA进行检测,并用97例非梅毒标本作对照.结果 TPPA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0.05).采用改良TRUST即2倍TRUST悬液以及TRUST滴度试验对早期梅毒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原倍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滴加2倍TRUST悬液以及进行TRUST滴度测定与TPPA联合检测可提高梅毒的检出率,为梅毒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邓兆享;彭杰雄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偶氮胂Ⅲ法和邻甲酚酞络合酮法检测血清总钙的方法学比较

    目的 对检测血清总钙常用的偶氮胂Ⅲ法和邻甲酚酞络合酮(OCPC)法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 使用偶氮胂Ⅲ法和OCPC法进行方法学评价试验,并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及干扰因素等.结果 偶氮胂Ⅲ法和OCPC法的精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确性均符合要求[回收率达到(100±5)%)],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6 3,P<0.01,且符合r≥0.975),线性上限均为3.75 mmol/L,能满足临床要求,两种方法基本上不受黄疸、溶血及脂血的干扰.结论 偶氮胂Ⅲ法与OCPC法在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及抗干扰方面基本一致,而且试剂单一,使用方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血清总钙的日常测定方法.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520例体检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福州市晋安区520例体检人员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标志物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酶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及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结果 老年组HBsAg阳性率(25.3%)显著高于青年组(8.6%)和中年组(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抗-HBs阳性率(71.9%)明显高于中年组(38.5%)和老年组(44.2%),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年组和老年组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抗-HBc阳性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和中年组抗-HBc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组人群HBsAg阳性率较低(8.6%),但抗-HBs阳性率高(71.9%),这可能是我国推行乙肝疫苗接种所产生的效果.中年组和老年组人群抗-HBs阳性率偏低,提示其为HBV易感人群.老年组人群抗-HBs阳性率较高,可能是HBV既往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结果.

    作者:付林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江阳区793例18岁以下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18岁以下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有受检人群均采集静脉血2 mL,离心后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乙型肝炎两对半,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793例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281例,阳性率35.4%.结论 3~5岁和5~10岁2个年龄段的抗-HBs阳性率非常接近,为33 6%和31 2%,10~18岁年龄段抗-HBs阳性率较高,为50.4%.

    作者:易定化;陈立;李宏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1998年9月至2008年9月22例慢性肺心病合并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心病合并AMI多见于老年人,22例中延误诊断14例(63.6%),误诊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死亡9例(40.9%).结论 肺心病可合并AMI,及时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可早期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作者:唐国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63例Ⅲ型肺结核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Ⅲ型肺结核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方法 用酶循环法测定血清TBA.结果 131例健康人血清TBA含量为(7 60±3 52)μmol/L,163例Ⅲ型肺结核患者TBA含量为(38 21±24 8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血清TBA测定对早期了解Ⅲ型肺结核患者用药后肝功能受损程度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世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漏吸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避免人工流产漏吸的发生.方法 对12例人工流产术漏吸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人工流产术漏吸与胎囊过小、子宫位置、子宫畸形等有关.结论 人工流产术漏吸应注意漏吸的常见原因,极大限度地避免其发生.

    作者:陈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25例女性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Uu)在女性生殖道的感染状况及其药敏试验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225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Uu培养,并对阳性标本进行10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225例患者中Uu阳性108例,阳性率为48.0%.Uu对10种抗生素敏感性高的分别是美满霉素(97.2%)、强力霉素(96.2%)、克拉霉素(85.0%),但对甲砜霉素、壮观霉素、林可霉素有很强的耐药性,其敏感率分别为27.8%、1.8%及0.9%.结论 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中Uu感染率较高,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是治疗Uu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解决好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治疗起不到的作用,需要护士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护患语言沟通技巧.现就工作中应避讳的语言、不良情绪及沟通技巧运用心得交流如下.

    作者:乔英霞;冯翠玲;王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实验室诊断临床病例分析

    检验医学是一门多学科的医学,它包括临床化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输血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检验医学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验人员应在全面掌握临床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检验专业的特长,介绍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协助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检验项目.通过检验与临床的配合,使患者的疾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下面介绍笔者的实践体会.

    作者:许文艳;涂云贵;吕景良;谭秀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Xantus全自动加样器的维护保养

    Xantus全自动加样器以其吸液量大、加样快速准确、精度高、加样针管壁薄、内径相对较大不易堵塞、操作灵活简便等优点,深受广大检验人员的青睐.但是如果日常使用维护不当,将会影响加样器加样精度和使用寿命,特别是微量加样不准确,将导致弱阳性标本漏检,给采供血工作带来隐患.

    作者:陈玉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痰培养分离出人苍白杆菌1例

    人苍白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一般认为是属于无色杆菌属和土壤杆菌属的近缘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其感染往往与患者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该菌对大多数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不敏感,临床比较少见.本院从1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1株人苍白杆菌,报道如下.

    作者:张帆;钟琼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浆细胞病.异常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无节制地增生,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并广泛浸润骨骼或软组织,导致骨质破坏,引起骨痛、骨折、贫血、高血钙、肾脏损害及易感染等症状.因而患者血液中含有大量异常蛋白致血清呈胶冻状,不易分离.本文报道的该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就是由于其血清难以离心,在进行56 ℃灭活时血清呈胶冻状而怀疑含有异常蛋白,进而得以确诊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重症肝病患者肠道感染中真菌培养结果分析

    为了解重症肝病患者肠道感染中真菌感染情况,便于临床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本文对258例住院重症肝病患者的粪便进行了真菌培养及结果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标本来自2005~2007年本院消化科住院已确诊的肝硬化、腹水、肝癌、重症肝炎等重症肝病患者.

    作者:杜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对标准化患者培训的认识与思考

    标准化患者(SP)应用于医学临床教学是一种开创性的尝试,对传统的单向授课、单向评分是一种挑战.SP早是在1968年由美国Bokken等[1]提出,以后逐渐推广开来.迄今为止,国外已有375所医学院校相继使用.

    作者:杨眉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加强检验科医院感染的管理与预防控制

    检验科每天都要汇集大批患者的标本,包括大量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检验人员长期接触带有传染性的临床标本,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检验科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之一,其本身是医院感染潜在危险因素较多的部门,同时也是承担医院感染的监测部门,因此,做好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针对目前检验科医院感染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如何加强检验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和预防控制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蒿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减少经输血传播疾病危险的措施探讨

    为推动全球安全输血工作,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四大战略:(1)在政府支持下建立血站,确保为所有患者提供安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2)从低危人群中采集相对安全的血液;(3)对所有血液进行输血传染病相关项目的检测;(4)科学、合理地进行临床用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作者:王晓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条形码检验信息系统的应用体会

    近年来,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IS)和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应用的逐渐普及,彻底改变了临床实验室传统的工作方式.本院检验科于2007年开始使用条形码标签,在LIS的基础上,与HIS无缝连接,经过近2年时间的实际运行已趋于成熟和完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给检验流程带来了重大变革,提高了效率,得到医院管理人员、护士、医生和检验科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可.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满娥;苏悦兴;陈淮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71例小儿癫痫血氨含量分析

    高氨血症和血氨过多症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病理性改变,在小儿代谢性脑损伤或脑梗死、脑炎、脑血管疾病中已有较多报道,但小儿癫痫与高血氨的关系报道较少.本院2008年1~9月对271例小儿癫痫患者进行了血氨含量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玲;刘茂松;成求国;郭宽鹏;唐喜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318例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分析

    孕妇在正常晚期妊娠时,体内纤溶活性增高,处于高凝状态,从而有利于产后胎盘剥离后的止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4项凝血指标测定可以确定孕妇是否存在凝血功能缺陷,应在分娩及术前测定,以防在分娩及手术过程中发生流血不止,危及生命.本文对318例临产孕妇在分娩及术前进行了4项凝血指标检测分析,并与104例门诊非妊娠妇女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天波;余丽萍;梁少玲;付荣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两种体位对腰椎穿刺术后患者的影响

    腰椎穿刺(下称腰穿)是临床上脑部疾病患者诊疗中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术后卧位和翻身时间的长短影响到患者舒适度改变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2003年9月至2008年7月106例腰穿术后患者两种卧位方法进行了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青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632例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溶血性输血反应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及患者生命.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血安全,输血前抗体筛选是很必要而且必须的.笔者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632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小梅;罗丽杰;黎四平;黄慧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输血不良反应与成分血的应用

    成分输血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一个医疗单位输血技术水平先进与落后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成分输血的不断发展,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降低.在输血技术发达的国家,成分输血已达到临床输血量的95%~98%[1].本文对2003~2007年本院住院患者临床用血情况作一总结.

    作者:谢能轩;宋金华;钱;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两种方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45份室间质评样本,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化学发光法检测样本的吸光度/临界值比值明显高于ELISA法,两种方法对抗-HI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02,P<0.01).结论 化学发光法检测抗-HIV较ELISA法敏感性高、假阳性少,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朱武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不同DNA提取方法及Taq酶浓度对人白细胞抗原-B27基因分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两种DNA提取方法(加热法、盐酸胍法)及不同浓度Taq酶对人白细胞抗原(HLA)-B27基因分型结果的影响.方法 经柠檬酸右旋糖液抗凝的全血7人份,对比用加热法和盐酸胍法提取的DNA进行HLA-B27基因分型效果的差别;选取上述阴、阳性标本各1份,以Taq酶作浓度梯度试验,用浓度分别为每50微升0.3、0.6、1.2、2.4、4.8、7.2 U 6个梯度进行对比试验,摸索出HLA-B27基因分型试验中所需的佳Taq酶浓度.结果 用盐酸胍法所提取的DNA在HLA-B27基因分型实验中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加热法的内对照不清晰.Taq酶浓度在0.3 U/50 μL时条带不清晰,在7.2 U/50 μL时阴性标本易产生非特异性条带.结论 盐酸胍法提取DNA优于加热法.不同实验室应根据自身条件确定佳反应条件及Taq酶浓度.

    作者:聂益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碘酸-希夫染色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高碘酸-希夫(PAS)染色的操作过程,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病理诊断和研究.方法 取活体组织检查标本进行PAS染色.结果 在染色过程中,需注意固定液选择、试剂配制质量、试剂保存方法、染色时间等细节.结论 注意PAS染色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使染色达到理想效果,对病理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剑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清乳酸全自动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血清乳酸的全自动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氧化酶法在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血清乳酸测定.结果 所建立的氧化酶法全自动血清乳酸测定方法其血清乳酸回收率为98.49%,线性范围可达16.0 mmol/L,批内变异系数(CV)1.83%、批间CV2.25%,轻、中度黄疸和溶血标本对血清乳酸的测定无显著干扰,210例健康儿童血清乳酸值为0.56~2.60 mmol/L(x±2s). 结论采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乳酸快速、准确、简便、可靠,线性范围宽,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胡彬;黄彩芝;周舟;郭宽鹏;李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抗菌药物为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抗菌药物广泛大量地使用,使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水平越来越高.产生药物失活酶是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由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介导的细菌耐药性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障碍,我国以CTX-M型ESBLs为常见.本文对CTX-M型ESBLs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吴爱琴;元刚;吴昭怡;洪晓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早孕妇女血孕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生物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onic gonadotrophin,HCG)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孕酮是由妊娠黄体产生的甾体类激素.HCG、孕酮在维持妊娠,特别是早期妊娠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熊涛;刘利航;谢建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急性胰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进展

    自1968年Mccune应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断胰胆疾病以来,该技术已成为诊治肝胆胰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但无论是诊断性还是治疗性ERCP均为微创或有创性技术,其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避免的,少部分并发症是致命性的.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如何经济、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AP是重要的临床研究课题.本文就ERCP术后AP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作一综述.

    作者:车平;王洪林;凌康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