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四川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0501
  • 国内刊号:51-1144/R
  • 影响因子:1.17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四川
  • 语言:中文
  • 邮发:62-103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多次获“四川省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四川医学杂志   2000年9期文献
  • 左房粘液瘤术后再发的手术治疗

    左房粘液瘤术后再发手术者较为罕见,我院遇到术后7年复发再手术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24岁.因左房粘液瘤于1992年9月16日在全麻合并体外循环下经右房-房间隔行左房粘液瘤摘除术.术中发现左房内5cm×5cm×3cm分叶状黄白色带蒂肿块,根部附着于房间隔上,重36g.房间隔肿瘤蒂基底部电灼处理.手术经过顺利,痊愈出院.

    作者:张力;刘家珍;杨世英;黎新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自体颅骨帽状腱膜下保存修补颅骨缺损

    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34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将骨瓣保存于切口附近帽状腱膜下,二期修补颅骨缺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明森;覃宗明;高晋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9例

    1994年9月~1999年12月,我院脑外科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予以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贤彬;叶坤;熊震;姚源;李成勋;曹华政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抗生素溶液灌洗治疗急性脓胸26例分析

    我院自1990年5月至1997年1月对26例急性脓胸采取抗生素溶液胸腔灌洗治疗,26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4~70岁,平均48岁.右侧脓胸15例,左侧11例.全组均有发热、胸痛、呼吸急促、白细胞计数增高等表现.其中2例伴有感染性休克.26例均经胸腔穿刺抽出脓液明确诊断.脓液细菌培养阳性21例,其中葡萄球菌10例,大肠杆菌5例,肺炎双球菌5例,铜绿假单孢杆菌1例.

    作者:韩永志;马超;王保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可吸收螺钉在创伤骨科的应用19例

    我院1999年1月~2000年5月采用芬兰进口的百优(blofix)自身增强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聚丙交脂)治疗松质骨骨折1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波;刘文全;淡宏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黑热病32例诊治体会

    黑热病又名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是由杜氏利曼原虫经白蛉传播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1991年5月至1997年5月我院收治黑热病3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群昭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一清胶囊治疗呼吸系统感染156例疗效观察

    作者采用一清胶囊治疗呼吸系统感染156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206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清胶囊治疗组:其中男104例,女52例,年龄14~76岁,平均年龄为43.2岁;上呼吸道感染64例,急性支气管炎4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2例,肺炎14例;病程1~6天,平均3.6天.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1.6岁;上呼吸道感染19例,急性支气管炎1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1例,肺炎6例;病程1~7天,平均3.8天.两组临床表现:体温>37.5℃,伴咽痛、咳嗽、喘息、咽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罗音;X线可见肺部片状阴影;外周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升高或中性粒细胞数升高或淋巴细胞数升高.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作者:关瑞宁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氨茶碱治疗77例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氨茶碱治疗77例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儿科1995~1998年在诊治小儿喘息性疾病中,对诊断明确,资料齐备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用药组77例,男性42例,女性35例;对照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

    作者:苗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全身多发伤合并外伤性脑梗塞15例

    随着CT、MRI的临床应用,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对15例全身多发伤病人中合并有外伤性脑梗塞病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王万成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用钛轮钉建立长久性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IAVF)是患者长期血透的必备条件,其好坏直接影响到透析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制作和保护内瘘,成为血液净化工作者及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者:张凡;张人杰;崔建强;王涛;郭东阳;余月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B超诊断重复肾合并结石1例

    患者,男,43岁.反复腰部隐痛2~3年,因左腰部剧烈疼痛1天而来院就诊,作B超检查.使用麦迪逊5000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时患者取俯卧位.

    作者:吴一琼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舌下含服硝苯地平联合静滴氯丙嗪治疗肾绞痛33例观察

    近年来,我们采用硝苯地平舌下含服联合静滴氯丙嗪治疗急性肾绞痛33例,疗效理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为1998~1999年急诊收治病人,共64例.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16~52岁.全部病例有疼痛突然发作.呈刀割样,向大腿内侧放射,肾区、输尿管行程区压痛及叩击痛,镜下血尿.所有病人病发2小时内即送医院,未用任何药物.64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两组病人病因见表1.

    作者:黄荣中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电视腹腔镜诊治不孕症20例报告

    我院1998年5月至1999年2月应用德国Wisap电视腹腔镜诊治不孕症2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患者年龄26~32岁,平均28岁.原发性不孕5例,继发性不孕15例.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第4版.

    作者:杨亚南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碘复封药治疗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本文应用碘复通过根管封药治疗急、慢性尖周炎,以甲醛甲酚为对照,观察评定近期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口腔科日常门诊的急、慢性尖周炎病例15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7例,其中男36例,女41例,年龄15~65岁.牙位分布:前牙24例,前磨牙31例,磨牙22例;对照组77例,男35例,女42例,年龄17~62岁.牙位分布:前牙27例,前磨牙24例,磨牙26例.

    作者:郑建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在肾功能衰竭伴有出血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对于有出血危险的病人,过去采用无肝素透析方法,难免发生体外循环部分凝血影响透析效果.低分子肝素(LMWH)能选择性强效抑制Xa因子,抗凝作用强,对TT、APTT影响小[1],本文观察了从1997年起我院收治的伴有出血倾向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张川波;张光芬;张秀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优立新单用与配伍用药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1年10月至1999年3月应用优立新(unasyn)治疗肺部感染,并以配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对照,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唐莉;杨敏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脉养心汤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根据中医理论与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用自拟的生脉养心汤治疗56例心力衰竭的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云华;陈建军;赵树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老年性肺炎120例临床分析

    老年性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为提高对老年性肺炎的诊治水平,现将我科1995~1999年的120例老年性肺炎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平;郭华;程弓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18例骨肉瘤的X线诊断分析

    骨肉瘤为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约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66%,由于肿瘤生长快,病程短,易发生远处转移,故能否早期诊断,直接影响预后.现将我院1980~1998年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18例报告如下.

    作者:柳林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早期内固定治疗老年四肢骨折94例

    我科自1990年3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92例老年四肢骨折,均进行了早期内固定(伤后3~48小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振臣;李自新;密士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一清胶囊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急性及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将一清胶囊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急性气管炎及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引起的咳嗽、咯痰,取得了满意了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赵平;尹慧颖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妇产科疾病并发盆腔积液347例B超观察

    本文对我院妇产科1997年6月~1998年6月,妇产科疾病并发盆腔积液的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其能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并发黑色素瘤1例

    患者,女,30岁.因颜面部黑斑25年,左颞部肿块半年,于1995年12月18日入院.5岁左右时出现面部、口周围、唇部、双手背及手指处黑色斑点,随着年龄增长而斑点增大变黑,如同硬币、黄豆及米粒大小不等,皮损处无特殊不适,否认心脏病史,无急性腹痛、呕吐、血便等.

    作者:袁兆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急性甲状腺炎2例

    例1,男,75岁.因右颈部疼痛15天加重4天于3月22日入院.右颈部持续性疼痛吞咽时加重,并可扪及一包块,4天前加重,包块发红、肿胀,无明显畏寒发热,T37.5℃.

    作者:杨彬;张勋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子宫平滑肌肉瘤(Ⅲ期)介入治疗后手术1例

    患者,53岁.因发现盆腔包块1+月,下腹痛10+天,加重7天于1998年3月25日入院.LMP:1994年8月.患者1+月前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盆腔包块,后出现下腹痛,放射至大腿根部,右侧为甚,因疼痛渐剧入院.既往及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雷巍;杨延林;陈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血性胸水-肿瘤-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1例

    患者,女性,60岁.因咳嗽、心悸、气促、浮肿逐渐加重1年,于1998年2月17日初来我院门诊.查体:左胸叩浊、呼吸音消失、肝在肋下3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胸透见:左胸腔大量积液,纵隔向右侧移位.

    作者:张忠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新生儿咽部纤维脂肪瘤1例

    患儿,女,4小时.因发现咽部肿物,伴呼吸不畅4小时入院.患儿为第1孕第1胎,足月顺产,新法接生.出生后助产士即发现患儿口腔内有一肿物,拇指大小,有蒂与咽部相连.将肿物提出口腔外,患儿方能啼哭.

    作者:林柏洪;林云雁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二氧化碳气腹对下肢静脉输液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或检查,在二氧化碳造气腹后,可引起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回心血量明显减少.能不能用下肢静脉术中补液?有什么影响?近期我们对二氧化碳造气腹后的30例下肢静脉输液病人进行了观察研究.

    作者:骆州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例

    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是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性病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1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义彬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肺吸虫脑病3例

    例1,男,10岁.以进行性头痛半年,加重伴频繁呕吐7天入院.患者有频繁癫痫发作,1年前有多次食生蟹历史.查体:嗜睡,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右侧上下肢肌力稍低.CT平扫示:左丘脑内侧混合密度占位,有不规则囊性变,大小约2cm×1cm×0.5cm,周围水肿明显,双侧脑室积水明显.

    作者:官明;詹书良;顾应江;官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介入治疗现状及前瞻

    1现状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病情严重,并发症多见,疗效较差,病死率较高.Farkas等[1]报道常可发生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二者均是胰腺炎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Uhl等[2]认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并发感染不仅是重要的死亡原因,而且决定疾病的发展、治疗措施和结果.

    作者:李开明;廖正银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血管性介入神经放射学现状和进展

    介入神经放射学(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是在X线的监测下,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脊髓脊柱疾病以及一些头颈部肿瘤进行栓塞、溶栓、扩张、成形、灌注等治疗.近年来科技的进展而使介入神经放射学治疗范围不断拓展、效果日臻完善.本文综述血管性介入神经放射学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

    作者:廖正银;闵鹏秋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其在脑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细胞增殖是机体组织的基本生物学过程之一,细胞增殖活性研究已成为肿瘤动力学研究领域中活跃的研究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姜曙;毛伯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肠道恶性淋巴瘤误诊结核2例

    1病例报告例1,男性,53例.以胸痛、咳嗽、咯痰伴潮热、盗汗、乏力3月入院.查体:T36.5℃,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WBC6.0×109/L,L0.28,N0.72,结核抗体及抗核抗体均阴性.胸片及CT示:右肺Ⅲ型肺结核上/(一).

    作者:刘学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静滴脂肪乳治疗脑出血引起脂肪超载综合征致死4例报告

    我院1988~1998年底使用10%脂肪乳静滴治疗脑出血558例,引起脂肪超载综合征致死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例病人男女各2例,年龄48~64岁,平均58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发病后1~8小时入院.入院时T、P、R均正常,BP24/14~28/15.2kPa.

    作者:李成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自发性气胸诊治体会

    我院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肺大泡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患者43例,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绍平;刘力兴;唐万清;陈小兵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紫癜性肾炎误诊1例

    患者,男,36岁.因上腹部疼痛5天,黑便4天入院.入院前1周出现上腹部胀痛,伴纳差、流涕、呃逆等症状,服药(具体不详)未见好转,次日全身皮肤出现红点,不痒,伴黑便,不成形,每日1次,约100g,且感全身乏力,头晕,无发热、恶心、呕吐及呕血,服药(具体不详)后上述症状仍未见好转,遂来我院急诊科就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

    作者:王涛;郭东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肺结核院前延误诊断的原因初探及对策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8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共收住院肺结核病人851人次,其中初诊病人611人次,占总数的71.80%,复诊病人240人次,占28.20%.

    作者:曾秋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以孤立性甲状腺冷结节为表现的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女性5例,男性1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发病时间至入院20天至3月.5例病前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史.6例均以颈前疼痛性肿块就诊.3例血沉增高.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99mTC甲状腺扫描显示均为孤立性冷结节.手术情况: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5例,两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作者:彭晓英;席玉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主动脉夹层分离合并肥厚型心肌病误诊1例

    主动脉夹层分离(aortie dissection,AD)是心血管病少见的危急重症,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本病病势凶险,临床表现复杂,易被误诊,本文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减少误诊的办法.

    作者:张维新;吴丽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阴茎癌误诊尖锐湿疣7例报告

    1995年1月至1999年8月我科共收治阴茎癌23例,其中7例首诊误诊为尖锐湿疣.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例年龄33~56岁.均已婚,2例不洁性生活史,无包茎;3例包皮过长.龟头、系带单发结节各1例;龟头、包皮内及阴茎皮肤多发结节5例,其中1例就诊时阴茎形态改变呈蘑菇状,1例结节有溃疡.就诊时间1~4月.首诊医院省级1例,市级3例,区或以下3例.

    作者:罗宏;卞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MR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恶性胆道梗阻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肝外恶性胆管疾病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已证实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进行MRCP检查.MRCP采用二维或三维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结合呼吸门控、脂肪抑制技术,采集原始图像后以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结果 15例检查均成功.MRCP对肝外恶性胆道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 MRCP为非侵袭性技术,恶性胆道梗阻能精确定位,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扫描对恶性胆道梗阻定性诊断也有较高准确性.

    作者:黄迪生;朱毅;贺国庆;杜宗富;沈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纤维结肠镜检查对非血便性结肠疾病的诊断评价

    本文着重对除肉眼血便外,以非肉眼血便性结肠疾病的临床症状(以下简称非血便性症状)为主,而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亚黔;常正;乔天愚;张兴明;吴传新;陈以宽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血管介入性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4年4月~1999年4月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65例进行腹壁下动脉插管,注射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药物,取得较好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耳乳突恶性肿瘤的临床X线分析

    目的提高中耳乳突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12例男性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11例常规摄乳突许梅氏位X线平片,2例加摄颅底位片,6例行头颅CT扫描.结果根据X线表现不同可分两型:1.以骨质破坏为主型,共6例,乳突区密度减低,有大小不一、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区,周围无硬化;2.以骨质硬化为主型,共5例,为中耳乳突区密度增加,乳突、鼓室、鼓窦区均致密,边界欠清,乳突区未见泡房.结论骨质破坏和骨质硬化是中耳乳突恶性肿瘤的主要X线表现,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对诊断中耳乳突恶性肿瘤有独特的价值.

    作者:彭泽华;敖锡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老年肝胆管结石69例的手术治疗

    自1989年6月至1999年6月,我们手术治疗69例老年肝胆管结石病人,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9例,男36例,女33例,年龄60~83岁,平均70岁.单纯肝胆管结石38例,合并胆总管结石31例,多为混合结合.病史2月至51年,有Charcot三联征52例(75.4%),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26例,术前有并存病者35例(50.7%),其中心血管疾病26例,呼吸系统疾病12例,糖尿病9例,前列腺增生症3例,合并两种以上并存病者8例.术前常规B超检查,择期手术者行PTC检查.

    作者:陈权;朱正万;罗小念;米自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64例临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teosis,IM)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除典型IM临床表现外,由于可使多个系统或器官受累,因而IM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现将我院1996年12月至1999年5月收治的IM264例报告如下.

    作者:郑玲玲;刘泉波;刘作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撕伤95例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高居不下,且有进一步升高趋势.术中切口撕伤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切口撕伤的程度以及缝合质量对愈后都有重要影响,现将我院95例术中子宫切口撕伤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南;吴世英;史家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血清PLD活性测定对肝病诊断的临床观察

    本文通过对125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LD)活性测定,并与肝功能、透明酸(HA)、胶原Ⅳ(Ⅳ-C)、层粘蛋白(LN)和B超等检查进行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许永才;许秀凤;黄碧玉;戴万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动静脉畸形的微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

    目的评价微导管血管内栓塞术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用真丝线段、NBCA及PVA栓塞治疗28例脑AVM病人.结果 28例AVM病人31次栓塞,成功率97%.栓塞50%以上者82%,其中完全栓塞18%.栓后症状减轻、消失,有效率达86%.随访5月~8年,未再发生出血.术中血管痉挛5例(16%),2例致导管嵌顿、滞留颅内.1例(3%)偏瘫、失语,经处理1月后恢复,均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微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损伤小,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可以作为综合治疗脑AVM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谢晓东;廖正银;魏兴长;卢武胜;焦和;费泽军;胡淑雨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

    刺五加注射液在临床上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已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我们1995年以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观察血流变学和心电图改变.

    作者:李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120例老年肺结核的X线诊断分析

    近年来老年肺结核(TB)患者的比例相对较高,但老年肺TB病的误诊和漏诊率竟在30%以上.为了提高对老年肺TB的X线表现特点的认识,本文收集了120例老年肺TB胸部平片,根据临床特点分为老年新染肺TB和老年再发性肺TB,分析不同类型TB的X线表现特征,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率.

    作者:刘田礼;牛莉;周乐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小儿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19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PVS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94例SPVSD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补片修补182例,直接缝合12例.对8例合并中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采用主动脉瓣成形术和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结果死亡4例,病死率2.1%.存活190例效果满意,142例随访3月至16年,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无残余漏和新的AI发生.结论对SPVSD应补片修补为主,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合并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效果较好.

    作者:闵家新;肖颖彬;陈林;王学峰;钟前进;刘梅;彭丽;胡卫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对戊二醛消毒液浓度变化的跟踪监测分析

    作者对1998~1999年我院配制使用的戊二醛消毒液做了相关的跟踪监测、留样观察的对比实验.从中得到变化规律,并以此制订有效期,以指导临床根据需要正确选择用药方法和掌握有效期,报告如下.

    作者:詹明心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P21和EGFR在肺癌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P2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31例肺癌组织中的P21和EGFR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肺癌组织中P21和EGFR表达较正常肺组织高,其中P21和EGFR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9%和70.97%,P21、EGFR表达与肺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P21与EGFR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可作为肺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春智;周向东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目的探讨影响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因素.方法分析16年来采用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影像学改变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并将1990年以前与以后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例症状完全控制950例(74.21%),症状控制伴有肢体麻木、情感、智能障碍270例(21.09%),无效50例(3.9%),恶化10例(0.78%).结论 CT定位靶点法与脑室造影定位法对疗效影响无显著差异,而靶点定位、毁损大小与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作者:曾凡俊;陈礼刚;黄茂清;曾力;李开慧;匡永勤;李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197例临床分析

    心脏病是常见妊娠合并症,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对1986年1月至1997年12月院外转入58例与在本院建卡的13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顺;王荃;袁爱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眼球病变的CT分析(附25例报告)

    目的探讨分析眼球病变的CT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25例眼球病变的CT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①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呈弧线状、丘状实体、强化明显,瘤体>1.5mm继发网膜脱离.②视网膜母细胞瘤呈限局突入或弥漫性生长和不规则钙化斑.③脉络膜骨瘤与弥漫性钙化:CT值>106Hu,无强化,前者局限,后者广泛.④Coats病:无强化,CT值:31Hu,玻璃体内弥漫性改变.⑤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新月状高密度影,CT值:41Hu士.⑥白内障:老年性(过熟期)晶体致密、增大、CT值为钙化密度,外伤性则晶体密度降低,断裂者则变小.结论眼球肿瘤的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点,可作为定性诊断的依据.其他良性或外伤病变结合临床病史也可作出准确的诊断.

    作者:杨向进;赵世煜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烧伤并发吸入性损伤患者休克期体温变化的预后价值

    对30例严重烧伤生存者与20例死亡者的体温与复苏情况对照分析,发现可以预测患者的存活或死亡的预后.报告如下.

    作者:贾俊;汪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辅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Polysaccharide nucleic acidfraction of BCG,BCG-PSN)辅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BCG-PSN+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用联合化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后CD4、CD4/CD8、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比对照组低.实验组痰菌阴转率为83.33%,对照组为70%(P<0.05);不良反应两组结果相近.结论 BCG-PSN注射液可提高MDR-TB患者的免疫功能,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其疗效,使用安全.

    作者:唐小燕;段荫乔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高聚金葡素局部治疗浅表转移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高聚金葡素(HAS)局部治疗浅表转移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5例浅表转移性肿瘤患者实施局部治疗,HAS1000U瘤体内注射,每日1次,总疗程30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及CD28+淋巴细胞,CD96L+淋巴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杀伤活性,并作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与CD96L+淋巴细胞变化的相关分析.结果 CR1例、PR10例、MR18例、CS6例,总缓解率为31.4%,总有效率为82.9%.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者淋巴细胞增多(P<0.05),尤以T8+淋巴细胞增多明显(P<0.01),淋巴细胞杀伤活性增高(P<0.05),而B细胞、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与CD96L+淋巴细胞变化呈正相关(r=0.840,P<0.01).结论HAS治疗浅表转移性肿瘤近期疗效明显,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fasl-fas死亡通道可介导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

    作者:罗锋;魏于全;阚兵;卢铀;毛咏秋;雷松;杨丽;彭枫;姜愚;李俊英;刘继彦;刘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双侧胸腔积液136例病因分析

    目的对136例双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胸腔B超或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证实.其中107例经胸穿抽到胸水,并经常规、生化及脱落细胞学检查,部分患者经纤支镜取活检及刷片、冲洗液检查.结果心力衰竭所致胸液41例(30.2%);恶性胸液44例(32.4%);非特异性炎症14例(10.3%),结核性仅8例(5.9%).渗出液46例,漏出液53例,介于渗漏出液之间8例.渗出液中32例为恶性胸液,非特异性炎症10例,结核性6例,心源性4例.漏出液中心力衰竭所致胸液24例,恶性胸液4例.结论双侧胸腔积液以恶性液多见,其次为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非特异性炎症占第三位,结核性为第四位.

    作者:王正民;李又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道路交通事故508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508例交通事故伤员,现就其致伤特点、转归进行分析,重点讨论救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道路交通事故救护工程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彭俊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200例糖尿病病人的神经传导速度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200例糖尿病病人的肌电图,探讨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组(Ⅰ组)及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组(Ⅱ组)的神经传导速度(NCV).方法分别对200例糖尿病人,60例正常成人进行NCV测定.结果Ⅰ组病人中所测的左正中神经、左尺神经、右胫神经、右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左正中神经、左尺神经、右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Ⅲ组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Ⅱ组病人除左正中神经、左尺神经的MCV外,与Ⅲ组的NCV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Ⅰ组与Ⅱ组比较,发现右腓神经MCV和右腓浅神经SCV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通过电生理的检查可早期发现亚临床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②在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之前即可从NCV检查中发现NCV的减慢.③下肢的NCV改变重于上肢,SCV损害较MCV明显.

    作者:刘洁;杨友松;高国勋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例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从1993年8月至1999年1月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加激素治疗2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同期单用激素组对比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毓林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治疗的探讨

    解脲支原体(Uu)是女性生殖泌尿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Uu与原因不明的不孕症、生殖道炎症及围产期的许多感染性疾病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对445名妇科门诊病人进行了生殖道Uu的分离培养,并对部分Uu感染者予以治疗.

    作者:林建国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X线平片及CT扫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X线平片及CT扫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平片及CT扫描资料.结果 71例为单椎体骨折,15例为多椎体骨折.椎楔形变(100%);椎体后缘线异常(89.5%);椎弓根间距>4mm(81.4%);X线平片友CT扫描显示椎体后缘骨碎块分别为46.5%和83.0%(P<0.001),附件骨折(58.5%).结论椎体后缘线异常和椎体后缘碎骨决是爆裂型骨折的可靠X线平片征象,而CT在显示爆裂型骨折及其碎骨块明显优于平片,对脊柱失稳,椎管狭窄程度的判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董国礼;雍良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异环磷酰胺加顺铂治疗3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异环磷酰胺(IFO)为环磷酰胺(CTX)同分异构体,其抗瘤谱广,已开始用于临床.我科自1997年5月至1998年2月用连云港恒瑞有限公司生产的IFO+DDP化疗方案治疗3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娟;吴天革;吴敬波;李莹亚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脾切除术后左上腹腔脓肿X线表现特征探讨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左上腹腔脓肿的类型及其X线表现特征.方法观察分析我院26例经手术证实的脾切除术后左上腹腔脓肿X线表现,所有病例均作了腹部平片,13例作胃肠钡餐检查,10例作脓腔或窦道造影.结果 26例中23例均累及一个以上间隙,且脾窝均有受累.其中前外型4/23例(17.4%),后外型12/23例(52.2%),网膜囊型7/23例(30.4%)X线表现与未切脾状态下左上腹腔脓肿的表现不同且与切脾方式有一定关系.结论常规腹部X线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显示脾切除术后左上腹腔脓肿的部位和范围,对周围脏器的影响以及向腹膜后间隙扩散的征象.

    作者:刘荣波;闵鹏秋;刘燕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肺癌术后化疗发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7岁.因肺癌术后化疗1年,低热,双下肢肌肉酸痛1月于1999年12月19日入院.患者1年前因右胸背痛、咳嗽来我院诊治,经X线胸片、CT及纤支镜病理检查确诊为右肺上叶周围型腺癌(低分化),作右肺上叶切除术.术中未发现转移灶,术后辅以化疗.化疗前血常规:Hb136g/L,WBC55×109/L,N0.61,L0.32,E0.05,M0.02,PLT135×109/L.

    作者:孙强;刘桂芝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周期性麻痹46例分析

    笔者对我院1992年1月至1998年10月收治的46例周期性麻痹进行临床分析,本组周期性麻痹以继发性为主.其中以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多见.

    作者:侯英华;龙继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尿红细胞平均容积在血尿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时病因诊断和定位诊断比较困难.为了探索尿红细胞平均容积(简称MCV)在血尿定位诊断中的价值,从1996年2月至1999年9月,我们采用日本产东亚SYSMEXF-820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了58例血尿患者的尿MCV.对其方法和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张维忠;苏晓喻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副乳腺癌浸润1例报告

    患者,女,45岁.自觉左乳腺长一包块9月,进行性增大,近月呈针刺样痛.1997年10月20日入院.查体:T36.7℃,P78次/分,R20次/分,BP13/8kPa.心肺未发现异常.双乳腺不对称,左乳<右乳,左乳头内陷,乳晕周围皮肤呈桔皮样变.12点钟处扪及一包块,约3cm×3cm×2.5cm.与表皮粘连,质硬,压痛(+),基底活动.左腋前皮肤处见6cm×5cm×4cm软性包块,皮肤色泽正常,未见乳头,无压痛,腋窝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无压痛,右乳腺正常.乳腺仪冷光透照:右乳(一),左乳腺内上象限一血管明显增粗,怒张,未见中断影,包块处呈一暗区,加压不退色.

    作者:张先友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自制同轴导管选择性输卵管再通术的临床应用10例报告

    输卵管性不孕症在治疗中是个难题.传统的方法始终没有满意疗效.有作者采用特制的带真空负压吸产管的同轴导管技术行输卵管选择性造影和再通术,效果满意[1~4].但器械复杂,成本高,操作难度大,难以推广.我们采用自制同轴导管配导丝在透视导向下行选择性输卵管再通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启榆;王富春;林华;谢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胃幽门螺杆菌的快速病理诊断方法

    目前临床检验胃幽门螺杆菌(HP)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生化方法,病理检验方法,多聚酶链增扩法(PCR)等.但动态的临床疗效观察仍需病理切片特染诊断来证实.病理特染方法诸如镀银法、单纯法、Griemsa法、碱性品红法等.其效果均不够理想.我们选用国产May-Griemsa法显示HP方法简便、快速、效果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唐艳;陈晓滨;刘绍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无痛针刀剥离术治疗腋臭32例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开发出一种针刀剥离术,1996年12月至1999年6月对32例双侧腋臭患者施行了该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向忠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经腹直肌外旁直切口输尿管取石50例

    近年来本院采用经腹直肌外旁直切口行输尿管上、中段结石取石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子江;唐强;罗成林;张志忠;吴强;张劲松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跨入新世纪的放射学

    1简要回顾70年代初,CT的开发应用于临床,结合非X线的超声切面显像和放射性核素诊断以及几乎同期兴起的介入放射学(包括治疗和诊断)组成了医学影像学,成为放射学继伦琴发现X线以来的又一里程碑.

    作者:闵鹏秋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蛔虫堵塞气管切开套管致窒息1例

    患者,男,56岁.被高处坠下的重物击伤头部3小时入院,伤后一直昏迷.入院查体:T36.5℃,P90次/分,R20次/分,BP15/10kPa.呈昏迷状态,额顶部见一4cm×cm头皮血肿.双侧瞳孔等大,形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入院后头部CT提示颅骨凹陷性骨折,广泛脑挫裂伤.

    作者:甘全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女童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误诊急性阑尾炎1例

    患儿,女,7岁.于1998年11月26日因右下腹疼痛伴呕吐3天,发热1天急诊入院.3天前患儿在学校课间活动时突然出现右下腹疼痛伴呕吐,经休息后症状有所改善,尚能坚持上完课.

    作者:洪丽丽;吴美丽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食管、胃多原发癌1例

    患者,男,7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0天,于1994年3月8日来我院就诊.查体:营养可,无消瘦,无发热,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无肿大,无移动性浊音.X线检查:心肺阴性.食管相当于第十胸椎平面,显示狭窄及不规则充盈缺损,粘膜中断及破坏,长约3cm.

    作者:冯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维生素K1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48岁.因反复上腹疼痛2年,复发加重7小时入院.入院查体:T36.5℃,P70次/分,R21次/分,BP18.67/10.67kPa.心肺(一).皮肤、巩膜未见黄染.腹软,上腹压痛,肌紧张,无反跳痛.墨菲氏征(+).

    作者:童文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常规剂量激素致血小板增高1例

    患儿,女,3(16/30)月.因发现出血样皮疹1天入院,皮疹多在躯干部,鲜红色,不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急查血常规:WBC7.8×109/L,Hb105g/L,N 0.48,L 0.52,plt22×109/L.

    作者:肖玉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并甲状旁腺、胸腺异位1例

    患者,女,26岁.因心悸、怕热、易怒、消瘦1年入院.检查:甲亢面容,甲状腺Ⅱ度肿大.临床诊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见:甲状腺两侧叶弥漫性肿大,均约为6cm×4cm×3cm,颈前正中甲状腺下缘至胸骨柄上缘之间有3个肿物,为1.2cm×1.0cm×0.8cm.

    作者:张兆明;粟连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伴巨块型淋巴结肿大的窦组织细胞增生症累及掌骨1例

    患者,男,21岁.右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伴右手掌肿大疼痛2周.病人一般情况尚可,右颈部胸锁乳头肌后缘触击一鸽蛋白大小淋巴结,有轻压痛.右手掌肿胀,有明显压痛.

    作者:喻梦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吞咽引起晕厥2例

    晕厥是突然发生的短暂性意识丧失状态,晕厥的原因和种类很多,但吞咽引起的晕厥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就笔者所见2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树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非骨化性纤维瘤1例

    患者,女,15岁.因左胫前疼痛3个月入院.无明显诱因及外伤史,走路时疼痛加重.查体:左胫骨前上1/3段内侧有核桃大隆起,质硬,不活动,轻压痛,穿刺未抽出液体.X线表现:左胫骨上1/3前缘自上斜向后下长约6cm骨质结构紊乱,骨皮质似有增厚,密度减低,前下方骨皮质增厚,骨内膜有增生现象,皮质增厚处骨髓腔略变窄,相应软组织轻度肿胀.

    作者:施沯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一所农村中心卫生院657例腹部手术总结

    我院是川西农村一所中心卫生院,1992年9月至1998年12月,共施行腹部手术657例.现将手术诊治结果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德康;杨树维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三氧消毒机在医院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门、急诊治疗室是医院的窗口科室,人流量大,污染源又严重,故空气的消毒一直是个难点,而它又是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我院急诊科使用三氧消毒机替代了传统的紫外线照射、甲醛及化学药物熏蒸消毒.成功地防控院感,收效甚好.

    作者:谢金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