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矫治儿童隐匿阴茎简单有效并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2005年5月~2008年4月收治隐匿阴茎患儿63例,采用包皮环切切口,且切除部分过长包皮,选择性地切除变性的肉膜组织,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行阴茎根部皮肤与海绵体白膜的固定(本组大部分未作固定).将原来脱套的阴茎皮肤复位,术后包扎固定.结果:所有病例效果均满意,无一例复发.有5例患儿出现包皮水肿,阴茎表皮坏死等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改良的Devine法对矫治隐匿阴茎效果满意,且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
作者:陈学杰;罗定安;周海孝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皮肤假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皮肤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病,现将我们见到的1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作者:马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蹄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03年以来采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畸形300例共542只足,不做内固定.对所有患者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OFAS)(足母)趾-跖趾-趾间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并结合影像学诊断综合评价手术疗效.结果:AOFAS总平均分为89.4±10.2分.影像学评估,术后(足母)外翻角(HVA)为12.8°±5.8°(4°~22°),较术前34.6°±9.6°(18°~68°)改善22°±8.4°;第一二跖骨间角(IMA)为7.6°±1.8(6°~11°),较术前14.3°±3.2°(11°~21°)改善6.7°±2.4°,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542只患足,498只对术后疗效满意,满意率91.5%.结论: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足母)外翻,临床效果可靠,不需内固定,手术切口美观,值得推广.
作者:赵延勇;周光;王艳梅;蒋海越;庄洪兴;胡晓根;胡守舵;林琳;潘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腋毛区皮下全层脂肪抽吸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肿胀麻醉下负压抽吸腋毛区皮下至深筋膜间全层脂肪组织,从而彻底清除大汗腺,进一步提高腋臭治愈率.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一次手术治愈率达94%,因术后复发二次抽吸治疗也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皮下全层脂肪抽吸治疗腋臭是一种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易被广大腋臭患者接受的疗法.
作者:孟凡军;孙毅;张学成;赵月荣;赵振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矫治轻度乳房肥大的一种有效术式.方法:选择轻度乳房肥大患者,取乳晕上方月牙形切口,在乳房外上象限或(和)内上象限,沿乳腺腺体表面剥离,行区段切除后,对应断端拉拢缝合,逐层缝合切口.结果:11例(共21侧)轻度乳房肥大患者,术后乳房大小正常,形态自然、丰满、逼真,质感柔软,感觉正常,瘢痕不明显,保留了乳房的泌乳功能.结论:本术式损伤小、恢复快、形态好、疗效佳,是治疗轻度乳房肥大较理想的术式之一.
作者:郑亚荣;李锋;汪丽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探索晚期下肢淋巴水肿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病变组织切除皮肤回植方式治疗晚期下肢淋巴水肿.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患肢外形较术前明显变细,功能恢复良好,5例患者中有4例首次植皮成活90%,外形功能恢复比较理想,1例首次植皮成活较差,再次植皮修复,功能恢复,但外观不理想.结论:对严重的晚期淋巴水肿患者,采用病变组织切除次全厚皮肤回植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仁义;陈存富;李江;王克华;陈铭锐;郭小平;刘本立;赵东红;吴玉家;邝勇;郎育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透皮给药治疗反流轴型皮瓣血液循环障碍的疗效.方法:应用aFGF透皮给药治疗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的反流轴型皮瓣,观察皮瓣的转归.结果:自2006年以来在临床上应用11例,用药后皮瓣血液循环全部得到明显改善,存活良好.结论:应用aFGF透皮给药可明显改善反流轴型皮瓣的血液灌流,促进皮瓣成活.
作者:郑健生;郑庆亦;陈锦河;蔡少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对腋臭大汗腺分布的范围和层次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腋部皮肤组织结构特点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取腋部皮肤和皮下组织送检,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大汗腺在皮肤组织中的位置及与其它皮肤组织的关系.用肿胀麻醉、负压吸刮、剪刀修剪的方法治疗腋臭.结果:腋臭患者大汗腺分布的广度和深度与腋毛毛囊的分布范围基本相同,主要分布在真皮网状层及浅层脂肪.本组56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见复发.结论:腋臭大汗腺分布的广度和深度与腋毛毛囊的分布基本相同.采取肿胀麻醉、负压吸刮、剪刀修剪的方法治疗腋臭,效果良好.
作者:陈辉;李承新;杜洁;李晓莉;陈红艳;王颖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金属丝环外固定植皮术治疗面部先天性巨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8例面部巨痣病例,均采用巨痣切除,金属丝环外固定植皮术方法治疗.结果:6例术后移植皮片均1 00%成活,2例部分表皮坏死,坏死表皮脱落后未影响终治疗效果.全部病例随访1~3年,效果满意.结论:金属丝环外固定植皮法对皮片周边具有良好的支撑和固定作用,可有效防止皮片边缘翘起,减轻周边瘢痕反应,防止睑唇外翻,是治疗面部巨痣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谆;李明勇;于海涛;隋继强;徐娜;李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在临床上,足踝部是常见的损伤部位,由于局部软组织少,该部皮下即为骨骼与肌腱,损伤后常有骨与肌腱外露,因而修复较为困难.1999年1月~2006年5月,我们采用小腿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简玉洛;李钢;张俊锋;王保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男性美容整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就诊并进行整形美容手术治疗的1238例、年龄8~80岁的男性患者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男性就诊的绝对数量逐年递增,在全部整形美容就诊患者中的比例也逐年提升,不同年龄美容就医者具备不同的特点,25岁以下的就诊者多为先天性畸形患者;26~49岁男性整形美容的手术的就诊者多为美容、抗衰老的整复,50岁以上则多为皮肤肿物的切除,结论:认知男性患者就诊整形美容手术的特征对临床取得理想满意的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飚;李勤;余文林;唐建兵;刘永波;曾东;吴燕虹;陈葵;周金华;白春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局部任意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继发性创面的应用体会.方法:本组8例体表恶性肿瘤中,基底细胞癌5例,鳞状细胞癌3例,切除范围在边缘外5~15mm.缺损全部采用局部任意皮瓣修复,皮瓣长宽比为1~3:1,面积大于缺损部位10%~30%,切取深度面部为SMAS浅面,头部为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斧头状皮瓣3例,其中改良菱形皮瓣2例,鼻唇沟皮瓣1例,易位皮瓣1例,上唇组织推进皮瓣1例.结果:全部皮瓣存活良好,创面得以Ⅰ期修复,供瓣区继发创面除1例巨大,使用中厚植皮封闭外,余均能拉拢缝合.经3~8个月随访,局部外形满意,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考虑到美观的因素,只要具备适应证,局部任意皮瓣是头面部浅表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创面修复的首选方法.
作者:柳建中;刘大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脂肪抽吸术后2~6周LPG理疗机对术区组织的治疗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采取信封法对25例行对称肢体吸脂术,术后2周患者的一侧肢体利用LPG理疗机进行每周2次康复治疗共8次,观察LPG对术区组织的作用、安全性及患者的顺应性;另一侧为自身对照.结果:25例受术者除3例(12%)因故未能全程完成治疗外,其余全部接受并完成治疗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及顺应性良好.治疗4周,治疗肢体与自身对照侧比较,自我评估疗效及美学满意度.肢体疼痛、肿胀、皮肤瘀斑及皮下硬结明显减轻或消失.临床评估治疗4周B超检查肢体水肿、皮下硬结、疼痛、皮肤瘀斑有统计学差异(P<0.05).肢体围度变化,B超检查肢体脂肪厚度,肢体皮肤平整及松弛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PG理疗机对脂肪抽吸术后的康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
作者:朱力;陈东明;史文静;薛宏宇;夏有辰;赵一鸣;李健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56例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诊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并发症分类进行分析,对于常见的并发症乳房肿块、硬结和乳房变形进行经乳晕切口注射物的取出,病变组织的切除,并I期经腋路胸大肌后行双平面法假体法隆乳手术.结果:经6-12个月随访,患者对手术后效果均满意.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用于隆乳手术可能带来很多术后并发症,选择注射物取出并Ⅰ期行假体法隆乳术是一种非常安全和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明宇;毕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在面部除皱术中做颧颊脂肪垫提升悬吊,探索一种简便的面部提升除皱的方法.方法:在面部除皱术中,把颧颊脂肪垫向上提升悬吊在颞部颞深筋膜上,自2007年以来,已为26例患者做了这种手术.结果:26例中,24例对术后面部的改善感到满意,2例不满意,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在面部除皱术中,颧颊脂肪垫提升悬吊能有效地改善中面部组织松垂和老化,该法具有手术简便和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孔进;范进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面部外伤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上较为常见,病因有工伤事故、交通事故、以及动物咬伤等.而面部皮肤缺损的修复在形态上有较高的要求,色泽基本相同,外观平整,无凹陷,术后瘢痕不明显.笔者1995年8月~2007年12月间用带真皮下的血管网皮片急诊修复外伤后面部皮肤缺损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作欣;张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颜色的不同对树脂粘结剂径向抗张强度及其与瓷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分别制作不同颜色树脂粘结剂的径向抗张强度试件及粘结试件,测其径向抗张强度和剪切强度,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结果:不同颜色树脂粘结剂的径向抗张强度间及粘结后剪切强度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充分固化后Panavia F树脂粘结剂颜色的不同对其径向抗张强度和粘结强度无显著性影响.
作者:于淑湘;周泽渊;李国华;熊宇;陈吉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增加天然基牙对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种植体侧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法进行线性结构静力分析.结果: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的应力集中于种植体的颈部;分散垂直加载时,增加天然基牙数目能降低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中种植体颈部及其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值;分散斜向加载时,增加天然基牙数目反而使种植体颈部及其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值增加.结论:加载方向是影响应力分布的重要因素,增加天然基牙数目能改善联合桥种植体侧的应力分布,但必须要避免或大限度地减小侧向力.
作者:许琪华;韩栋伟;陈晔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对牙用钴铬合金表面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将硬质钴铬合金锭铸造成直径20mm,长15cm的圆棒,再将圆棒加工成直径15mm、厚2mm的圆片试件24个,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试件表面镀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表面未作任何处理.将两组试件分别浸于人工唾液中,采用电化学方法测试其腐蚀性,电镜下观察实验后试件表面形态.结果:实验组自腐蚀电位(Ecorr)、过钝化电位(Etp)与对照组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显示,实验组试件表面存在少量腐蚀坑,对照组试件表面可见大量密集的腐蚀坑.结论: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可以显著提高牙用钴铬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作者:陈钢;赵晓琳;李斌;姚月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基于正颌外科手术患者的求治动机和公众的审美要求,评估正颌外科患者对面部美学和功能改善的感知和期望,引导患者树立正确审美观,提高患者对联合治疗的满意度.方法:采用基于SCL-90、SDS、SAS量表的综合问卷调查患者对面部美学的理解和对疗效的期望,涵盖面部外形,牙齿外观、口颌功能等,并结合患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颜貌改观是患者寻求正颌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患者期望术后不仅有整齐牙列,更具备良好的面部外形和口颌功能.正颌外科术后应结合功能重建训练,以到达更好地改善外形,恢复口颌功能.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引导患者审美观,遵循美学与功能相结合原则,以期达到容貌美和良好咬合关系的治疗效果,更好地维护、修复和再塑造患者容貌美.
作者:Mohammed Ghouseuddin;Samia Ghouse;董妮;宋锦璘;王涛;邓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旨在探讨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高,低角型女性患者的颅面部特征及其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正畸科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高、低角型女性患者各30例治疗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30项头影测量项目分析.结果:低角组SNA显著增加,高角组SNB显著减少,下前牙倾斜度(L1-GoGn)两组均明显增加.结论:低角组上颌相对前突,高角组下颌相对后缩,两组下前牙均出现明显牙代偿.
作者:王晓荣;司新芹;鲍庆红;牛百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的分析,阐明正畸与口腔的其它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方法:临床矫治错牙合畸形伴缺牙及TMJDS共38例,不同的错(牙合)畸形选择不同的方式打开咬合,比如平斜导、改良固定反式TBA和牙A垫等,可在矫治错(牙合)畸形的同时有效直立倾斜牙、压低伸长牙以及同期的TMJDS的治疗.结果:不同的错(牙合)畸形均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直立缺牙两侧的倾斜牙,并压低对颌伸长的牙齿.所有病例选择个体化的矫治,同时治疗TMJDS.结论:每个患者都是一个全新的个体,口内的情况各不相同,需要口腔科医师全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为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治疗.
作者:刘红;宋卫东;刘延军;李璇;李建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对于牙列中缺失牙较多且余留牙多为残根、残冠者,或基牙临床冠较长、冠根比严重失调者,常规修复后常出现义齿固位不良或摘戴、咀嚼时对基牙的侧向扭力较人造成基牙的松动、脱落、折断等问题.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对基牙的侧向力小,并能提供良好的固位和支持,咀嚼效率明显提高[1],美观性得到改善,且制作简单,价格便宜[2].
作者:吴晓霞;史真;张宪梅;林升;安倩;苏玉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ansforming gowth fetor-beta 1,TGF-β1)对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不同剂量UVA即对照组(UVA 0J/cm2)、UVA 5J/cm2、UVA 10 J/cm2、UVA 20J/cm2照射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HSP70的含量;选择UVA照射剂量为15J/cm2,不同剂量TGF-β1即小剂量组(UVA+TGF-β1 0.1ng/m1)、中剂量组(UVA+TGF-β1 1ng/m1)、大剂量组(UVA+TGF-β1 10ng/m1)处理后成纤维细胞HSP70上清液中HSP70的含量.结果:UVA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导致HSP70表达下降,UVA 20J/cm2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HSPT0含量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OVA 10J/cm2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TGF-β1处理后,大剂量TGF-β1,组,皮肤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HSP70含量明显升高,与照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A照射抑制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HSPT0表达,TGF-β1可提高UVA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HSP70表达水平,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继华;鲁开化;刘垠;赵亚南;郭树忠;何永静;杜永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为评估多种骨代用品在口腔种植植骨手术中的成骨性能和成骨特点,建立一种符合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特点的动物模型.方法:以大耳白兔为实验动物,在其颅顶骨制备直径为5mm的一壁骨缺损,植入实验骨代用品,高度5mm的定制钛帽覆盖骨代用品,术后愈合8周,取材制作骨磨片.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三种骨代用品和自体血块以一壁骨缺损上方在以不同的特点生长.结论:成功构建了符合临床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评价多种骨代用品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率;林野;邱立新;胡秀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中波紫外线诱导的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光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法,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b1(5、20、50μg/m1)预处理细胞,以中波紫外线辐射剂量30mJ/cm2诱导细胞DNA损伤,MTT法观察细胞活力的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DNA损伤环丁烷嘧啶二聚体.结果:人参皂苷Rb1对未辐射中波紫外线的角质形成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增强紫外线辐射后细胞的活力,减少核浓缩、核小体的形成及细胞凋亡的发生,加速环丁烷嘧啶二聚体的清除.结论:人参皂苷Rb1可能通过加速DNA损伤的清除,抑制紫外线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蔡宝祥;骆丹;林向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渗盐-NaOH消蚀法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调控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生长的生物学性质并进行皮肤缺损修复的动物实验.方法:用高渗盐-NaOH消蚀法制备得到人ADM,将人FB与ADM体外复合培养,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鉴定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FB 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同样方法制备大鼠ADM,观察其结构;制备SD大鼠全厚皮肤缺损的模型,将ADM移植到创面进行修复.术后2周、4周、6周对修复创面进行大体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人FB可以在ADM上贴附、生长和增殖;与培养板上的人FB相比,ADM内FB Ⅰ型、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降低.鼠ADM三维结构完整,排列整齐;移植后6周,皮肤表面光滑韧性好;表皮,真皮交界处乳头状结构出现,表皮细胞分化良好,约7~8层细胞,真皮内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结论:ADM具有良好的调控细胞生长的生物学特性,修复皮肤创伤效果好.
作者:车鹏程;孙红;戚孟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光子嫩肤术(IPL)对大鼠皮肤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PL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24只SD大鼠,每只背部皮肤选左右2个部位,右侧对照,左侧用强脉冲光照射,按实验时间段分成1周、2周、4周、8周四组,在照射后分别切取实验及对照部位皮肤作组织学观察,包括HE染色、Masson胶原染色;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照射后1周、2周,两组皮肤的胶原含量无明显区别;照射4周、8周实验侧皮肤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同时,实验侧mRNA的表达在4周、8周均比对照侧增强(P<0.05).结论:IPL能促进大鼠皮肤新生胶原的增生.
作者:朱慧琴;周萍英;陈玲娣;黄一雄;沈尊理;谢匡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OPC)对紫外线辐射后人表皮黑素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清除、细胞周期变化以及黑素合成关键酶表达的影响,以探讨OPC对黑素细胞的光保护机制.方法:培养的正常表皮黑素细胞经15mJ/cm2紫外线辐射后分别以高、中、低(10、50、100μg/m1)三种浓度的OPC作用24 h后,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采用二氯荧光素二酯(DCFH-DA)标记法测定细胞内ROS水平;碘化丙啶(PI)、溴脱氧尿苷(BrdU)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蛋白含量.结果:OPC可呈浓度依赖性地保护受紫外线辐射的黑素细胞存活率、清除紫外线诱导的黑素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50μg/ml OPC可减少黑素细胞内TYR,TRP1的蛋白表达量、修复紫外线辐射后下降的TRP2蛋白表达;减少紫外线辐射后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结论:天然寡聚体OPC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减少黑素合成关键酶的表达、修复停滞于细胞分裂前期状态的细胞来发挥对黑素细胞的光保护作用.
作者:马慧军;訾绍霞;李铀;刘雯;王毅侠;赵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首次将研发的中空活性炭纤维和纳米银结合医用敷料在创面治疗中的抗菌效果,以及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方法:制作动物感染手术创面模型为受试对象,中空活性炭纤维-纳米银敷料为实验组、磺胺嘧啶银敷料和新霉素-黄连素敷料为对照组.结果:对每组创面进行细菌培养计数,观察创面感染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三组相比,中空活性炭纤维-纳米银组创面细菌检出率低,创面愈合时间短. 结论:中空活性炭纤维一纳米银敷料能有效抑制创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可间接促进创面愈合,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创面敷料.
作者:乌兰哈斯;白晋;宋建星;赵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鼻整形与鼻再造术在整形外科中极富挑战性,而在鼻整形与鼻再造中富挑战性的应属软骨移植[l].软骨移植是整形外科中的一种常用技术,在鼻美容、缺损及畸形矫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roko Yanaga[2]认为可用作软骨移植的材料有多种,主要有鼻中隔软骨、肋软骨、颅骨外板和耳郭软骨.
作者:陈长永;范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年来,口腔种植学无论是在种植体本身的设计研究,还是其临床应用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种植技术也已趋于成熟,现种植专科医师已将目光转向种植牙更好的稳定性,更便利的操作及更好的美学效果等方面的追求.种植体与其上方的修复基台需通过一定的结构连接才可以完成修复,目前,种植体与基台的连接方式主要分为两类[1],外连接和内连接方式.
作者:贺龙龙;常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局部脂肪堆积,又称橘皮样皮肤、脂肪小丘(Cellulite),是指出现在妇女大腿、腹部、臀部等部位的脂肪组织过度沉积,外观卫橘皮样,已成为美容皮肤科困扰且具挑战性的难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局部脂肪堆积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各种治疗技术及方法相继产生.本文就近10年来局部脂肪堆积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徐丽霞;杨海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眼睛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日常生活中,远不只是视物及构成外貌,在感情表达和情感交流中也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故重睑术受到越米越多人的重视.而重睑术作为一种常见的美容手术,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临床上依据单睑的分型可选择不同的重睑术式.本文就重睑术的临床应用选择及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侯典举;王佳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广泛存在于全身多种组织中,可在体外培养扩增,并能在特定条件下分化成神经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及脂肪细胞等[1].
作者:薛美思;刘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波长为755nm的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面部褐青色痣的疗效.方法:采用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器针对107例面部褐青色痣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面部色素的变化情况,结合激光能量密度、治疗次数对疗效进行分析评估.结果:107例患者总有效率达53.27%,其中能量密度9.0J/cm2、9.5J/cm2、10.0J/cm2、11.0J/cm2和12.0J/cm2有效率分别为27.27%、29.41%,57.58%、67.65%和58.33%;治疗次数为1~2次、3~4次、5~6次和6次以上的有效率分别为32.35%、48.98%和86.67%和100%.结论: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能够有效治疗或者改善面部褐青色痣,在能量密度为9.0~12.0J/cm2的范围内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能量密度为10.0~12.0J/cm2疗效较好,治疗次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次数越多疗效越好.
作者:肖燕;林军;欧阳天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56例黄褐斑患者接受了4次强脉冲光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黄褐斑处的L值,由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并由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经过4次治疗,皮肤的亮度(L值)显著提升,医生评估78.9%的患者获得了超过50%的改善,71.1%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或非常满意;副作用主要为轻微的一过性红斑和炎症后色素沉着.结论:强脉冲光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黄褐斑,副作用非常轻微.
作者:李远宏;吴严;刘梅;徐媛媛;张丽;徐宏慧;徐天华;高兴华;董光辉;陈洪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汗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96例下眼睑汗管瘤患者接受1~3次微波治疗,评价每次治疗后的有效率及包括即时疼痛感在内的不良反应.结果:1次治疗后有效率达88.54%,2次治疗后增至92.86%,3次治疗后达100%.大多数患者治疗时仅有轻度可耐受的疼痛感,仅3例(3.12%)出现浅表瘢痕.结论:微波治疗汗管瘤安全、高效、简便、快速而又经济,且不影响正常工作.
作者:吴严;李远宏;刘梅;徐媛媛;何亚男;高兴华;陈洪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们采用MedlireⅡ型Q开关Nd:YAG激光仪治疗外源性文身5 215例,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敏;滕雯;李芍华;肖志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2003~2007年北京地区化妆品皮肤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特点,探讨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肤病中的作用.方法:对来自空军总医院皮肤科门诊的1 156例化妆品皮肤病患者,进行了2 967种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汇总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1 156例患者中有557例斑贴试验呈阳性结果,约占总人数的48.18%,599例斑贴试验呈阴性结果,约占试验总人数的51.58%;752种化妆品(557例)斑贴试验呈阳性反应,约占25.36%,9种化妆品斑贴试验呈强阳性反应,约占0.3%,1种化妆品斑贴试验呈极强阳性反应,约占0.03%.结论:我们认为使用患者所用的化妆品原物进行斑贴试验在临床诊断化妆品皮肤病是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张洁;陈晶晶;刘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粘膜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颜而部的白癜风则严重影响人们的审美、工作及生活.近年来,单频准分子激光已被成功应用于白癜风的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疗效[1-2].2005年9月~2007年9月,我们采用补骨脂素凝胶联合308nm单频准分子激光(monochromatic excimer light,MEL)治疗颜面部特殊部位白癜风患者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烈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03年11月~2007年8月,我们采用LHE光子设备SkinStation治疗毛细血管扩张患者19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毛细血管扩张患者共198例,其中男21例,女177例,年龄18~45岁.部位:面部183例,鼻部5例,下肢10例.
作者:叶华;陈红艳;王文竹;王颖娟;薛秋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物理治疗的手段促进下睑袋切除整形术后快速恢复、维持手术效果及防治并发症的方法.方法:528例下睑袋切除整形术后患者,分成术后综合物理治疗组265例和非术后物理治疗组263例,综合物理治疗组术后应用超短波、电脑中频、手法按摩行下睑局部物理治疗并配戴低温热塑板材下睑支具进行下睑压迫.非术后物理治疗组术后不行任何物理治疗,待其自然恢复.结果:综合物理治疗组术后局部瘀血、睑结膜水肿、睑球分离者术后3周恢复率为83%;非理疗组术后3周恢复率为49%,显著低于综合物理治疗组.结论:下睑局部物理治疗联合低温热塑板材加压的综合治疗能迅速消除下眼睑整形术后的水肿、促进术后瘀血吸收、减少术后早期肿胀引起的下睑外翻等并发症,是睑袋整形手术良好的术后辅助手段.
作者:杨青;曹川;汪丽萍;李世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切开重睑成形术是美容外科的传统经典术式.由于术后肿胀恢复期、瘢痕软化期相对较长,形态外观达到自然逼真的效果,有的短则需要3~6个月,长则达1~2年,常常使受术者本人及周围人群难以接受,这也是临床工作中值得重视并需不断改进的问题.我科自2000年~2008年3月,行切开重睑成形术1201例,并对手术效果与临床技巧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芳;李芸;钟文慧;勾庆芬;田霞;杨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过耳上弧形切口进行耳廓上部软骨松解及软骨耳轮部反卷法进行隐耳畸形矫正的手术方法.方法:隐耳畸形矫正的重点一直都是松解耳廓上部软骨,封闭创面,形成颅耳沟.但是不管是经典的术式,还是后来的新发展,都是针对颅耳沟的形成及创面的封闭的.这些术式所获得的效果都仍然存在耳廓上部的尖角问题.我们在进行此类畸形的矫正时,将耳廓上部软骨的蜷缩粘连彻底松解后,又将其与耳前皮肤的粘连做适当的剥离,并将耳软骨边缘向后反卷形成细管状,这样一般都能纠正耳廓上部的尖角畸形.然后再将弧形皮瓣向后覆盖新形成的耳轮,耳背部的创面植皮覆盖.结果: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这种方法为12例(15耳)患者实施手术,术后即时效果满意,随访时间长2年,短3个月,效果满意.结论:耳上弧形切口软骨反卷法是对传统的隐耳畸形矫正术式的重要补充,值得推广.
作者:何乐人;张晋光;王淑杰;庄洪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为提高睑袋整复术的效果,从理论与实际的角度探讨睑袋的形成原因及病理改变,采用眶隔及眼轮匝肌双重紧缩的方法进行睑袋整复术.方法:在局麻下,作下睑缘1~2mm的切口,皮下潜行剥离至骨性眶缘形成皮瓣,在眶隔膜表面分离形成与皮瓣形态一致的下睑眼轮匝肌瓣.打开眶隔,尽量还纳疝出的眶隔脂肪,如疝出的眶隔脂肪量较多,可部分切除.横向折叠缝合眶隔2~3针,向外上方提紧眼轮匝肌瓣,楔形切除适量的眼轮匝肌,断端固定在眶缘的骨膜上.后,切除下睑多余的皮肤.结果:本组共40例,随访20例3个月~2年,除1例因眼轮匝肌切除过多而产生轻度下睑退缩外,其余均效果满意持久.结论:眶隔及眼轮匝肌双重紧缩的睑袋整复术,是针对下睑衰老机理及表现而进行的一种手术设计,可提高手术效果并延长术后有效时间.
作者:徐刚;郭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一种保留下睑缘轮廓线的睑袋整形术.方法:在下睑睫毛下2~3mm处作切口,经轮匝肌下入路去除膨出眶脂和松弛皮肤,缩短眼轮匝肌悬吊于外眦,收紧眶隔,上移眼轮匝肌重叠缝合,重建下睑缘轮廓线.结果:350例患者均获良好效果,下睑缘轮廓自然.5例早期出现睑外翻,术后1月随访时外翻情况已消失,情况满意.结论:保留下睑缘轮廓的睑袋整形术能获得更好的术后效果.
作者:李伟;邓颖;吴一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面部Noch区域创面修复手术技巧.方法:应用局部皮瓣等针对性手术方法,治疗43例患者,术后从面部外形、瘢痕及是否病灶复发等进行随访.结果:患者病灶无复发,均对术后瘢痕及外形满意.结论:面部Noch区域创面修复应选用针对性治疗方案以得到佳手术效果.
作者:王永春;贾万新;沈尊理;黄燮青;蔡燕娴;王岚;侯明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体外超声吸脂是当前较为安全,高效的脂肪抽吸形体塑造方法,超声波能选择性地破坏脂肪细胞而不损伤其他组织,脂肪细胞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被分解乳化,然后由特制的高能负压吸引器把乳化的脂肪细胞排除体外,达到脂肪细胞数实质性地减少,无反弹,我科自2001年7月应刚美图体外超卢吸脂仪(Wells Johnson体外超声吸脂系统)针对腹部、腰部、臀部、卜臂、背部、下颌、大腿等处进行局部定向吸脂.于2006年3月~2007年12月进行肥厚巨乳抽吸术2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余静;胡永璐;郝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医学网络资源的一般获取技巧,以及皮肤病学资源的获取途径.方法:采用医学专业检索引擎PubMed等,并在此基础上链接其他医学检索引擎,运用正确的检索词和检索方法,获取有关皮肤病学的资源.结果:皮肤病学网上资源集中在欧美国家和地区,该学科教育方面的信息大都包含在研究和教学机构的网站内.结论:本丈具体阐述了皮肤病学资源的获取途径和技巧.
作者:刘延;陈玲;王学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基底细胞癌、鳞状上皮细胞癌、黑色素瘤是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70%~90%发生于头面部,可引起局部的外貌损害,影响美观.其发病率在全球处十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放疗、局部5-Fu治疗、干扰素治疗、光动力学治疗、化疗、姑息疗法及维生索A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各有其局限性.
作者:王小玉;赵涛;李春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腋部臭汗症又称腋臭,俗称狐臭.常见于青壮年,女性多见,轻重不等,至老年时可减轻,常有遗传性.易造成患者自卑,严重影响集体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1].治疗人群以青春期男女为多见,尤以女性居多.江苏省中医院整形外科门诊部自2006年12月~2008年4月用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108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德监;陈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等皮肤疾病已历经半个多世纪,临床应用以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UVB)紫外线为主.近年来,发现311nm左右的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是UVB中有效的部分[1].与宽谱UVB(BB-UVB)相比,NB-UVB穿透性较强,不易灼伤皮肤,能更有效地诱导真皮中的T细胞凋亡,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胡雪慧;赵荣;李承新;樊平申;廖文俊;高天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重睑成形术,多数是为健康人施行的无菌手术,在正常情况下,不应发生并发症.不过,目前在我同由于术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很不一致,并发症时有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血肿、感染、结合膜充血、重睑皱褶宽窄不均、睁眼乏力、重睑线过高过深等,其巾重睑线过高过深是较难处理的[1].我们利用上睑自身组织,包括眶隔脂肪、眼轮匝肌下外侧脂肪垫、邻近眼轮匝肌(单蒂、双蒂),修复重睑线过高过深畸形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李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美容医学不仅局限于医学范畴,而且涉及社会、心理、伦理等诸多领域.中国的美容医学工作者对美容医学的伦理学原则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4个原则,即整体上的不伤害原则、局部微创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及尊重和保密原则[1].这对整个整形美容医疗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知情同意作为现代医学伦理学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贯穿于整个美容医学实践活动中,体现于医者和就医者认识的碰撞,并于共同参与前提下取得共识.作为美容医学工作者,在医学实践活动中既是实施者,又是指导者,其医术和医德均涉及知情同意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并非游离于法律之上,其终目的是医患和谐.
作者:李广帅;刘林嶓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05年1月~2007年3月,我们采用背部挑刺放血及面部围刺配合中药治疗面部痤疮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黄健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皮肤衰老作为机体衰老的外在表象,一般分为自然老化和光老化.自然老化多表现为细小皱纹、皮肤松弛、干燥和粗糙;光老化多表现为弹性丧失、皱纹粗深、皮革样外观,常伴有色素沉着.中医学认为机体衰老的机制主要有阴阳失调、脏腑虚衰、精气衰竭,而皮肤衰老则多与脾肺关系密切.本文从文献研究方面探讨皮肤衰老与脾肺气虚之间的关系,为健脾补气、益卫固表而延缓皮肤衰老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景东;任庆丽;顾炜;李顺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为70%~80%,影响忠者的心理和社交[1].近年来,由于对痤疮治疗方法的选择存在差异和不当,及美容护肤品、化妆品的过度使用,精神紧张,疲劳,加之个人遗传因素和对皮肤炎症性损害的抠挤、按压等因素影响,引发了重度痤疮病例的明显增加,这使得临床治疗技术难度和治疗成本小断升高.
作者:吴卫平;景慧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获得性肥胖又称过食性肥胖,是由于饮食过多或消耗过少而致脂肪细胞中脂肪储藏过多,细胞革肥大变化,但无细胞量的增加.在临床上获得性肥胖患者在肥胖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2006年4月~2008年6月,我们总结分析了此类肥胖的发病原因,运用穴位埋线治疗患者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
作者:柯岩;陈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下睑袋手术并发出血临床中并不少见,依其部位、形态主要有:①下脸皮下瘀血;②下睑血肿;③结膜下出血或血肿;④眶内出血或血肿.其中眶内出血或血肿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造成视力下降或失明,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为引起广人眼科及整彤美容工作者对此严重并发症高度重视.作者收集了5例以往文献报道过的或作者诊治过的典犁病例,并对其发生原凶、预防和处理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林茂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皮肤美容的需求日益增加.我们也及时抓住机遇,较早地建立了国际上皮肤科学界规模大的激光美容中心之一.虽然当今的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西方国家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几乎可以在同一时间被我们所认识和熟知,但我们并不十分了解美国皮肤激光美容的现状.
作者:李承新;刘斌;高天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