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174
  • 国内刊号:37-1167/R
  • 影响因子:0.13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ASPT来源刊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6年4期文献
  • 宝鸡地区妊娠及产妇肛肠疾病影响因素分析

    为调查宝鸡地区产后妇女肛肠疾病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收集122份孕产妇的肛肠疾病患病情况,对影响孕产妇肛肠疾病的各项因素等资料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怀孕时间、孕后情绪、流产次数对产后妇女肛肠疾病的发病率影响较大.

    作者:张文利;赵景文;谢军;毛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联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64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三联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将128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三联疗法(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聚乙二醇4000口服散剂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4000散剂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行便秘症状总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3%,优于对照组75.0%(P<0.05).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闫守月;闫秋芳;吕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RPH与PPH治疗老年重度痔的疗效对比研究

    为比较RPH与PPH治疗老年重度痔的手术效果,对Ⅳ期环状内痔老年患者(>65岁)75例采用2种手术方式治疗,其中PPH组39例,RPH组36例,比较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血压波动、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显示,术后大出血、住院时间、并发尿潴留、术中血压波动发生率RPH组优于PPH组(P<0.05),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创口感染、肛门狭窄、肺部感染及复发率等2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果表明,PPH和RPH均是治疗老年重度痔的有效方法,RPH有操作更简单、并发症更少的优点.

    作者:张布明;李衍文;罗高宏;黄伟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段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观察

    为观察分段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近、远期疗效,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分段挂线术和传统敞开引流术治疗.比较2种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近、远期疗效与并发症.结果显示,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为(28.12±11.06)d优于对照组(35.23±10.14)d(P<0.05);在术后1个月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 <0.01).结果表明,分段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创口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聂胜林;桑春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痔术后水肿和疼痛的临床观察

    为研究七叶皂苷钠凝胶外用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将93例痔术后水肿、疼痛患者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采用七叶皂苷纳凝胶和七叶皂苷钠凝胶基质外用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治愈率达90.3%,显效率为4.8%,好转率为4.8%;对照组治愈率为6.5%,好转率为35.5%,无效率为5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七叶皂苷纳凝胶治疗痔术后水肿、疼痛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张建柏;柳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疗效观察

    为探讨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对45例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患者一次麻醉下采用肛周脓肿根治术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并与同期单纯行肛周脓肿根治术5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组全部治愈,无继发感染,愈合时间、疼痛程度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可避免分期二次手术创伤,疼痛程度无明显增加,愈合时间无明显延长,明显降低手术费用,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杨保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粪便中短链脂肪酸检测及临床意义

    运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S-GC/MS)检测结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粪便短链脂肪酸,并比较两者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差异性.将结肠癌患者23例设为研究组,同期体检并接受本研究的15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HS-GC/MS检测分析2组粪便短链脂肪酸变化.结果显示,在结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粪便样本中均可以检测到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等5个直链脂肪酸以及异丁酸、异戊酸、庚酸等3个支链脂肪酸.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粪便中的直链脂肪酸明显降低(P<0.05),粪便中的支链脂肪酸明显升高(P<0.05).结果表明,HS-GC/MS检测人体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操作简单,灵敏度好,可作为检测结肠癌患者粪便短链脂肪酸变化的首选方法.结肠癌患者短链脂肪酸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性可为结肠癌快速筛查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付文政;张春泽;贾岩峰;张锡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研究

    为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将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对照组(肛瘘切开挂线术)各3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终点的肛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则明显短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终点2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及创面愈合时间短的优势,比肛瘘切开挂线术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作者:蒋进广;王猛;陈娟;文强;方磊;吕梅;杨柏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美沙拉嗪治疗,30 d后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12例(占30.0%),显效18例(占45.0%),好转9例(占22.5%),无效1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6例(占15.0%0),显效11例(占27.5%),好转12例(占30.0%),无效11例(占27.5%),总有效率为72.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纪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速康复外科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为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2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例,治疗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采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除1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转呼吸科外,其他患者均按计划出院.结果表明,加速康复外科的措施,在结肠癌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是一项新的理念和治疗康复模式.

    作者:傅晓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TST加外痔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为比较环状脱垂性混合痔行TST加外痔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的疗效,将环状脱垂性混合痔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TST加外痔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2组在疼痛评分,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显示,TST加外痔小切口手术在疼痛评分、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结果表明,TST加外痔小切口手术相比混合痔传统外剥内扎术疗效明显.

    作者:王一祺;柴晓琳;张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耳穴贴压防治肛门疾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耳穴贴压对肛门疾病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将300例肛门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术前准备、手术、术后处理)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耳穴贴压可有效缓解肛门疾病术后肛门疼痛,且简便、效佳、价廉、无明显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张明明;税杰;黄德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骶前囊肿伴感染与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临床分析

    为探讨骶前囊肿伴感染与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的鉴别诊断治疗,回顾性分析65例骶前囊肿伴感染与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的临床资料.诊断为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56例,其中蹄铁型脓肿15例,半蹄铁型脓肿24例,肛管后间隙脓肿10例,直肠后间隙脓肿7例;骶前囊肿伴感染9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结果显示,65例均成功行手术治疗.随访6~12个月除1例失访外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结果表明,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与骶前囊肿伴感染鉴别应结合辅助检查,可提高确诊率,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付靓;史志涛;王军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中药青黛、黄芪、党参、金银花、黄连、乳香、没药、延胡索、五倍子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经结肠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用以上中药各6 g水煎至2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4 d.对照组用庆大霉素16万U,利多卡因50 mg,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盐水200 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4d.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缓解42例,占60.0%,有效23例,占32.9%,无效5例,占7.1%,总有效率92.9%.对照组完全缓解28例,占40.0%,有效25例,占35.7%,无效17例,占24.3%,总有效率75.7%.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随访半年,治疗组随访55例,复发5例,复发率9.1%;对照组随访50例,复发12例,复发率24.0%.结果表明,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源广泛,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作者:罗葵良;蓝艳春;黄柏俐;黄雅纯;莫益福;蓝惠珍;何立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

    为观察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90例ASAⅡ~Ⅲ级行肛肠病手术的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罗哌卡因5 mg行腰硬联合麻醉;B组给予罗哌卡因7.5 mg;C组给予罗哌卡因10 mg;分别记录术前、术中、术后10 min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的变化,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感觉、运动起效时间、感觉消退至S12时间、感觉平面固定时间及运动阻滞Bromage为0的程度、运动阻滞完善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3组间感觉阻滞感觉起效时间、感觉平面固定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术前、术中、术后10 min的MAP、HR及SPO2、R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感觉消退至S1-2时间、运动起效时间、Bromage为0的程度、运动阻滞完善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罗哌卡因7.5 mg用作腰硬联合麻醉,作用时效较短,运动恢复快,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舒适,无痛苦,适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肛肠病手术.

    作者:赵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辽宁省成人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为调查辽宁省成人肛肠疾病患病趋势,对肛肠疾病患病规律进行分析,为全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资料.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省2 300名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2 247份(男1 156名,女1 091名;年龄18~83岁),分析其一般情况(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因素),对于疑似有肛肠疾病者,进行体格检查.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成人肛肠疾病的患病率为33.16%,其中痔患病率高,其次为肛周湿疹、肛裂和肛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其中痔、肛周湿疹、肛裂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而肛瘘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30~59岁人群肛肠疾病高发,平均年龄(38.00±6.25)岁.不同民族的人群肛肠疾病患病率无明显差异.不同性质的职业中,以久坐、久站、久蹲、活动量少为主的人群患病率更高.有吸烟、嗜酒、忽视便意、排便时间过长、缺乏锻炼等习惯者发病率亦显著增高.结果表明,辽宁地区肛肠疾病患病现象较普遍,性别、年龄、职业性质、工作压力、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与疾病的发生相关,应加强对肛肠疾病的宣传力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降低肛肠疾病的患病风险.

    作者:丁婷;柳越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直肠阴道瘘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为探讨直肠阴道瘘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直肠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显示,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与围手术期护理均治愈,随访未见复发.30例患者中,有7例术后1个月治愈,14例术后2个月治愈,9例术后3个月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5±0.3)个月.结果表明,对直肠阴道瘘患者实施修补手术,并且给予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赵文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直肠癌术后原位肛门重建术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Miles术后改进内外括约肌在原位肛门重建的方法和效果,对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根治术后,同时行改进的内外括约肌原位肛门重建术,改进包括:1)肛门内括约肌改进为双层双环肌套;2)肛门外括约肌改进为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的重建.结果显示,60例低位直肠癌术后重建后的肛门外形及远期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均更为满意,总优良率为95%,远期生存率为80%.结果表明,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同时行改进的内外括约肌原位肛门重建的效果是可行的,更接近正常的肛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作者:张本寿;朱克军;水祥兵;解潮;赵读泽;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槐花散加减治疗Ⅱ期内痔疗效观察

    为观察槐花散加减治疗Ⅱ期内痔的临床疗效,将62例确诊为风伤肠络型Ⅱ期内痔患者分为槐花散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三七化痔丸口服治疗,槐花散组给予中药槐花散加减内服治疗,2组同时肛内纳入太宁栓.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分别对患者出血、疼痛、痔黏膜改变、治愈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槐花散组在治疗出血、痔黏膜改变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槐花散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槐花散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果表明,中药槐花散内服对风伤肠络型Ⅱ期内痔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安书卷;刘全林;SONG Guang-rui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周脓肿脓液细菌培养64例临床分析

    为了解肛周脓肿脓液细菌培养的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便于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将明确诊断为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送检.结果显示,64例脓液标本,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46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分布多,占73.91%,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均<18%;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均在70%以上.结果表明,肛周脓肿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氨曲南、头孢他啶敏感,在未得到药敏结果之前,围手术期可以选择使用.

    作者:张乳艳;蒋峰;高卫卫;温鲁平;王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生津通便丸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生津通便丸口服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将1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0例给予生津通便丸口服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复方芦荟胶囊口服治疗,对比2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便质、排便费力情况、排便不尽感及相关症状的改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生津通便丸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疗效确切,对人体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刘康;左灵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层平行引流治疗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临床研究

    为探讨分层平行引流治疗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的临床疗效,将156例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88例采用分层平行引流术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一次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脓肿复发率、肛瘘形成率、创口愈合时间、肛门畸形形成率等指标.结果显示,2组患者手术顺利,治疗后2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脓肿复发率、创口愈合时间、肛门畸形形成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果表明,分层平行引流术治疗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引流通畅,减轻了术后换药疼痛,复发率低,肛门畸形少,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汤绍波;杨双华;吕全常;余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乙状结肠镜行套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和评价经乙状结肠镜行套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的临床疗效,将12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经乙状结肠镜行套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显示,2组术后10d以及术后1个月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症状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经乙状结肠镜行套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是~种可靠的、经济的手术方法.

    作者:邵飚;布乃滨;朱文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局部注射非利消痔液配合手术治疗痔病1120例

    自2005年始,我们采用局部注射非利消痔液配合手术治疗痔病1 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 120例中,男640例,女480例;年龄21~78岁,平均45.5岁.其中混合痔520例,内痔600例.治疗方法:患者取右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扩肛暴露内痔核,备好一次性注射器和长封闭针,行痔黏膜下注射,注射后用碘伏棉球压迫数分钟,若混合痔外痔部仍明显则予以切除,点状注射长效止痛剂.

    作者:雷正;雷保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康复新液在肛门病术后换药中的应用

    自2010年始,笔者将康复新液用于740例肛瘘、肛周脓肿术后创面冲洗换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40例患者中,年龄15~73岁;男366例中,行肛瘘根治术194例,行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引流术172例.女374例中,行肛瘘根治术166例,行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引流术208例.平均住院时间13~16 d.

    作者:秦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在肛肠科广泛应用,肛缘水肿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影响创面愈合,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下降.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我们将自拟中药熏洗方用于混合痔术后水肿,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闻亚平;蒋干超;杨青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门病术后切口注射低浓度复方亚甲蓝合剂止痛效果观察

    肛门病术后疼痛是常见并发症,经临床观察应用低浓度亚甲蓝合剂局部注射具有良好的术后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肛门病手术患者100例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8~65岁,平均38.9岁.病种包括混合痔、肛瘘、肛裂、肛乳头状瘤,诊断标准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马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36例护理体会

    2010-2013年,我科采用塔柱状高位纵缝为基本术式综合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8例;年龄18~64岁,平均42岁;病程2~44年.术前护理:1)常规护理.肛周备皮,术前留置导尿管,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前禁食12h,禁水4h,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2)肠道准备.治疗前3d进少渣饮食,治疗前晚行全肠道清洁,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直肠黏膜消炎准备,每日便后用中药液加盐水坐浴,同时以甲硝唑栓纳肛.3)饮食指导.术前1d至术后3d流质饮食.4)健康指导.术前练习提肛运动(下蹲、站立、下蹲).患者戒烟.5)心理护理.情绪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安全性,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主动配合.

    作者:秦慧;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90例

    2009-2015年,笔者采用一期根治术配合术后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9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0例,男59例,女31例;年龄16~72岁;病程2~10 d.其中肛周皮下脓肿51例(4例伴有肛周湿疹,2例伴银屑病),肌间隙脓肿3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6例,直肠黏膜下脓肿3例.治疗方法:患者取膝胸位,常规消毒铺巾,骶麻、鞍麻或腰麻.1)在肛缘外包块波动明显处或包块中央作一放射状切口,切开脓腔,排出脓液.2)以球头探针自切口探入,从内口引出肛外;用手指钝性分离脓腔内纤维间隔.

    作者:付翔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肠病手术腰俞穴麻醉效果观察

    自2010年以来,我科对1 000例肛肠科手术患者采用腰俞穴麻醉,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28例,女372例;年龄18~89岁.混合痔457例,肛瘘226例,肛周脓肿176例,陈旧性肛裂合并肛门狭窄93例,直肠息肉25例,直肠前突15例,直肠脱垂8例.

    作者:高有峰;汤小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皮桥松解术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的应用

    2010-2015年,我科将皮桥松解术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47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50例中,男136例,女114例;年龄20~72岁,平均52岁;病程7~25年.对照组224例中,男122例,女102例;年龄22~75岁,平均50岁;病程5~28年.2组肛门均有脱出物,治疗组肛门疼痛215例,肛门坠胀126例,排便时滴血158例,排便困难87例;对照组肛门疼痛210例,肛门坠胀108例,排便时滴血136例,排便困难8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艳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止痛如神汤和润肠汤加减口服治疗Ⅰ期肛裂

    2012-2014年,笔者采用止痛如神汤和润肠汤加减口服治疗Ⅰ期肛裂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热结肠燥型Ⅰ期肛裂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18~39岁,平均26.5岁;病程1个月至1年,平均为4.4个月.对照组中,男9例,女31例;年龄19~42岁,平均26.2岁;病程1.5个月至11个月,平均为4.1个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叶国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TST治疗混合痔120例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TST)是PPH的改进术式,我院应用该术治疗混合痔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0例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23~58岁,平均41岁;病程1~23年.治疗方法: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腰硬联合麻醉.选择合适的肛门镜.1)荷包缝合或牵引:一般行单荷包缝合,选择2-0荷包线,1个或2个痔核的选用单开式和双开式肛门镜在黏膜下层缝合引线牵引;痔核3个或3个以上时用3开孔肛门镜行分段荷包缝合.

    作者:莫波;何琴;徐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3例分析

    2015年3~12月我们收治3例严重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患者均为男性.合并糖尿病者1例,外伤1例.本组1例患者伴中毒性休克.2例患者阴囊红肿、瘙痒、疼痛,皮肤发黑,溃烂,伴捻发音.3例患处均红肿、疼痛、紫暗,边界不清,出现大小不等含血性液体的水疱或大疱.伴皮肤坏死,周围广泛的潜行皮缘,创面渗出物均为黄灰色,有气泡,奇臭味,肌肉组织正常.

    作者:张馨允;刘佃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护理

    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对我院21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给予有效、合理的护理,保障了手术质量,降低了病死率.临床资料:21例中,男8例,女13例;年龄70~81岁,平均73.2岁.结肠癌5例(升结肠癌2例,肝区癌3例),乙状结肠癌6例,直肠癌10例(直肠上段3例,中段3例,下段4例).17例有合并症,以糖尿病为主,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他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中11例有2种以上并发病,占55.3%.术前病理类型高分化型腺癌6例,中分化型腺癌12例,中低分化型腺癌3例.通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顺利康复.切口均甲级愈合,无吻合口漏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凤;胡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一次性根治术结合中药治疗肛周脓肿

    2009-2014年,我们采用一次性根治术结合中药治疗肛周脓肿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肛周脓肿196例中,男128例,女68例;平均年龄37.8岁;平均病程24.1 d.将其分为A、B2组,A组100例患者给予中药配合手术治疗,B组9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抗生素药物配合手术治疗.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邱江涛;滕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肛周脓肿致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例

    患者男,52岁.6h前患者突发昏迷,呼之不应,四肢厥冷,由急诊收入院,入院急查:HR 120~130次/min,BP 14.1/2.7~8.0kPa,R 20~30次/min,血酮3.4 mmol/L,血糖23.8 mmol/L;BNP 128pg/mL.体格检查:左侧腹部见条索状发红水泡,右侧臀部皮肤黑紫坏死,阴囊及阴茎皮肤发黑坏死,嗅之有恶臭味,阴囊及肛周破溃创口见血性渗液.CT示:盆底、阴囊内、臀部皮下内多发气体影.患者有糖尿病史10余年.诊断:1)感染性休克;2)肛周脓肿合并急性坏死性筋膜炎;3)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立即控制血糖,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加阴囊切开引流术.术后加强换药的同时抗感染,动态监测血气、血酮、血糖等,持续血液滤过清除炎症介质,稳定内环境,控制心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胰岛素控制血糖,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丙泊酚镇静等对症治疗.

    作者:肖兴会;侯艳梅;黄德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瘘切缝挂线高位置管引流术治愈高位复杂性肛瘘1例

    患者男,50岁.因“肛瘘术后反复肛旁肿痛流脓伴瘙痒10余年”入院,10余年前于某院行肛瘘手术(具体不详),术后患者反复肛旁红肿疼痛,红肿处自行破溃流脓,伴瘙痒,不伴明显畏寒发热等.我院门诊以“肛瘘、肛门缺损”收入院.入院症见:肛旁肿痛流脓伴瘙痒,无明显畏寒发热.既往史:糖尿病史10年,血糖控制良好.一般情况可,营养中等,步入病房,查体配合.专科检查:截石位,肛门居中.肛旁9点位、7点位分别可见长约10 cm、4 cm手术瘢痕,9点位肛旁3cm处可见一外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其下可扪及一条索状管道通向肛内.指检:肛门松紧适中,后侧肛管直肠环纤维化变硬,肛管直肠下段未扪及异常肿块及息肉,指套退出无血染.肛门镜检:7点位肛窦深大、凹陷.

    作者:袁秋霞;刘洋;张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外口位于阴茎根部的肛瘘1例

    患者男,55岁.因“阴囊坠胀疼痛伴流脓水5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自诉5年前因大量饮酒后,出现阴囊红肿疼痛,伴体温升高,至当地医院就诊,用药后症状有所缓解,后间断出现阴囊肿胀、溃破流脓、愈合,反复发作.1个月前使用自制方(具体不详)后,溃口愈合,未再溃破,但肿胀疼痛加重.门诊以“肛瘘?会阴部脓肿”收入院.专科检查:截石位,肛门位置正常,肛缘皮肤无明显增殖隆起,阴囊明显红肿增大,面积10 cm×10 cm×10cm,质软,压痛明显,12点位阴囊与阴茎交界处可见一溃破口,已愈合.

    作者:管敏;辛学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杂性肛周脓肿继发坏死性筋膜炎1例

    患者女,57岁.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3~4次,质稀,无脓血便,10d前出现肛周疼痛不适,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7d前症状加重,出现肛周肿痛,疼痛剧烈,伴灼热感,影响坐卧,伴高热持续6d不退,高达39.0℃,未溃破流脓,诊断为“肛周脓肿”,肛周穿刺未见脓液,仅给予头孢米诺钠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效差,遂于我院治疗.入院查体:肛周肿痛,高热,未溃破流脓,大便每日3次,质稀,无脓血便,无腹痛、腹胀,无头晕恶心,纳、眠差,排尿困难,T 39.0℃,P 90次/min,R 19次/min,BP 14.4/8.8 kPa.

    作者:路通;祝颂;卢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管神经鞘瘤误诊为肛瘘1例

    患者男,57岁.因“肛门疼痛1年余,加重3个月”于2015年11月2日就诊.患者自述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部阵发性疼痛,曾2次于外院行“痔瘘术”(具体术式不详),术后创面不能愈合,患者症状未缓解,3个月前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自行用药熏洗治疗疗效不佳.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无异常.骑伏位,肛周皮肤无增殖隆起,肛管可见色素沉着,呈片状分布,形状不规则,指诊左前位色素沉着处可触及3 cm×2 cm×1 cm条索样结节,触痛,质硬,肛管紧缩,指套无染血,肛门镜检因疼痛未行.

    作者:李元芳;管仲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克罗恩病伴复杂性肛瘘1例

    患者男,24岁.以“反复腹痛、腹泻5年,发现肛周硬结伴溢脓4年”于2014年6月23日就诊.5年前患者出现腹痛以脐周为主,呈持续性绞痛,伴腹泻,7~8次/d,便后腹痛缓解,服用肠炎灵后腹痛、腹泻可有效缓解,病情反复.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肛旁硬结,位于肛缘左前方近阴囊处,约黄豆大小,触痛明显,伴溢脓,为淡黄色质稀脓液,腹泻后硬结、流脓明显加重,腹泻缓解后硬结流脓明显减轻,病情逐渐加重.近半年患者体重减轻0.5 kg.

    作者:罗超兰;杨向东;李艳羽;袁学刚;卿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肛门痛的诊治现状

    慢性肛门痛属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FAP)范畴,是一组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肛门及直肠下段疼痛的不伴有器质性病变的疾病[1],又称肛提肌痉挛、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慢性直肠痛、梨状肌综合征以及紧张性骨盆肌痛.根据肛门指诊检查牵拉耻骨直肠肌有无压痛又可分为两种亚型:肛提肌综合征(levator ani syndrome,LAS)和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unspecified 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本病发病率较高,由于病因不明,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现就慢性肛门痛的发病原因、诊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闵丽;张辉;陈波;应光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湿性环境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

    创面正常愈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创面局部保持合适的湿性环境对肉芽组织的生长、上皮组织的修复产生重要的作用.1 湿性愈合理论1962年英国动物学家Winter博士提出“湿性愈合环境理论”[1],在此理论指导和启发下,临床开始引入创面湿性愈合理念,通过给创面创造一个湿润、微酸、低氧等条件,形成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湿性微环境.

    作者:王建设;马志才;戴炜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肠阿米巴病诊治现状

    肠阿米巴病,又称阿米巴痢疾,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为“痢疾”范畴.临床往往将该病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等其他疾病.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将近年来肠阿米巴病的诊治现状作一论述.1 中医学对肠阿米巴病的诊疗现状1.1诊断[1] 1)以主症定病: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泻下赤白脓血便为主症者,既可诊断为痢疾.2)据要点辨证:(1)辨久暴以察虚实主次.发病急、病程短者多为实;发病缓、病程长、时轻时重者常为虚或虚中夹实.

    作者:宋太平;罗林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唐一多中医治疗肛瘘经验初探

    高位复杂性肛瘘传统术式是瘘管切开结合挂线法,但创面大,肛周皮肤肌肉损伤大,术后瘢痕组织多,愈合时间长,易造成肛门括约肌的损伤,肛门畸形、失禁等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唐一多认为肛瘘的手术以保护肛门功能为第一要素,正确处理内口和肛瘘手术成败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不必追求切除全部瘘管及支管,保持创面引流通畅,进一步杜绝肠内感染源,同样可达到治愈肛瘘的目的.

    作者:傅军伟;胡晓萍;孔芳怡;曾代山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