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2096-0867
  • 国内刊号:31-2114/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5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联盟期刊
  • 护理淡定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2015年4期文献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药物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艾滋病是世界医学的一大难题,自1981年美国发现第1例艾滋病患者至今,艾滋病已在全球迅速蔓延,成为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1].1996年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问世,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使艾滋病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2].另一方面,对抗病毒药物用药依从性进行适当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疗效[3].目前,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药物的用药依从性进行综合干预是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的重点.本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疗器械常用灭菌方法综述

    灭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器械、敷料等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使其达到无菌水平,以避免手术器械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感染发生及疾病传播.无菌,是指灭菌后单个微生物存活的概率,又称无菌保障水平(SAL),通常用10-n来表示.目前,一致认为SAL10-6为无菌水平[1].手术器械的灭菌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与人体组织、器官、破损皮肤、破损黏膜接触的医疗器械为高危险度物品,常见的高危险度物品包括:穿刺针、活检钳、腹腔镜、植入性医疗器械等.此类物品具有极高的感染风险,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灭菌[2].常见的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和干热灭菌,本文对常见灭菌方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赵奕华;周平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制口腔分泌物收集袋在全麻俯卧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自制口腔分泌物收集袋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手术患者按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使用自制口腔分泌物收集袋,比较2组患者口周局部环境污染情况、颜面部皮肤被分泌物浸润情况、口周皮肤并发症、护理工作量及护士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口周局部环境污染情况、颜面部皮肤潮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口周皮肤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护士终末处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口腔分泌物收集袋可改善全麻俯卧位患者颜面部皮肤的潮湿情况,并减少医源性污染,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金小云;丁磊;钱小红;黄玲;徐志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胸腔镜术后发生肺漏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漏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择全麻气管插管单侧肺通气胸腔镜手术患者96例,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肺漏气,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 96例手术患者中发生肺漏气者3例,经积极观察与治疗,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 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保障术后发生肺漏气的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胡晓萍;周玉清;张玲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产妇护理体会

    目的 回顾性总结甲氨蝶呤(MTX)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 选取96例本院妇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肌内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结果 本组中,成功85例(成功率89%),因恐惧认为是化疗而放弃者4例,转手术治疗7例.结论 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成功率高,规范用药、积极的心理和生理护理、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是保证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甲氨蝶呤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郭礼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在预防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在预防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质量改进模式.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胀持续时间为(6.72±1.8)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5±5.2)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4%(P<0.01).结论 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质量改进模式能够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虞腊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穿刺方法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静脉注射尼莫地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静脉注射尼莫地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尼莫地平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置管,观察组采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观察2组导管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和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1),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3.13 ±4.58)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10±0.92)d(P<0.01).观察组无痛19例、轻度疼痛9例、中度疼痛2例,对照组轻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15例、重度疼痛8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静脉注射尼莫地平时采用PICC置管,可延长置管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作者:马霞;冯国琴;王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保暖措施预防前列腺电切术中寒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预防前列腺电切术中寒战的效果.方法 将实施前列腺电切术的72例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将手术室温度、灌注液以及输入液体温度适当提升并采取合理的保暖措施,对比2组观察指标.结果 综合护理组寒战与躁动发生率分别为5.56%与8.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与术后,综合护理组体温、心率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手术室温度、灌注液以及输入液体温度适当提升,并采取合理的保暖措施,可有效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寒战发生率.

    作者:申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及室间隔封堵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及室间隔封堵术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 对5例行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及室间隔封堵术的患者做好术前访视,同时积极与手术医生沟通,准备术中所需物品及器械,做好术中配合.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者.结论 全面的术前访视、充分的物品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必要的应急措施,是保证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及室间隔封堵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胡林婕;于春霞;左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头皮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美皮康)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头皮压疮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因重度颅脑损伤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用美皮康泡沫敷料贴于头皮受压部位,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无菌纱布垫于受压部位,病情稳定转出监护室前对2组患者头皮受压部位压疮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头皮受压部位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从新医改收费政策经济方面核算,观察组护理成本远低于对照组.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美皮康泡沫敷料能有效预防头皮压疮,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和护理成本,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新生儿行大动脉调转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新生儿,实行大动脉调转术,总结围术期护理措施和要点.结果 20例患儿发绀均消失,14例术后延迟关胸,8例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4例房室传导阻滞,均已治愈.结论 加强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赵丽洁;刘晓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优化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科2014年7-12月救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5年1-6月救治的5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全程有效的急救优化护理配合,可以有效缩短重型脑外伤的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作者:尤静;焦海燕;石咏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针对性护理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板减压治疗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腰椎管狭窄症椎板减压治疗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腰椎管狭窄行减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VAS评分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术后2、12、48 h和7d静息状态下VAS疼痛评分,评价2组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2、12、48 h及7d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 (P<0.05).结论 对腰椎管狭窄行减压术治疗患者应尽早进行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肖夕凤;管文燕;刘慧;龚秀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助产实践体会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助产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阴道分娩初产妇8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1例.A组常规护理,B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产后住院时间、会阴侧切率、住院费用.结果 2组均顺利分娩.A组产妇均给予会阴侧切术助产,B组13例产妇行小切口会阴侧切术,23例会阴Ⅰ度裂伤缝合术,5例未予以缝合.B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优于A组(P<0.01).结论 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减少助产手术的损伤,促进产后康复.

    作者:陈鹏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对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尿瘘防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对其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泌尿外科收治的22例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泌尿外科收治的19例患者为研究组,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记录2组干预后第1周尿瘘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发生尿瘘1例(5.3%),对照组7例(3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瘘口愈合时间平均(36.6±5.3)h,对照组为(83.5±10.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6周,研究组总体生活质量、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对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尿瘘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董玉花;郝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高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并发症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年龄≥70岁的患者110例,观察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拔管后的情况,对相应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 本组中,呛咳患者19例(17.3%),咽喉疼痛患者28例(25.5%),拔管后低氧血症再插管的患者3例(2.7%),误吸患者7例(6.4%),气道痉挛患者4例(3.6%),高血压患者2例(1.8%),心脏骤停患者1例(0.9%).结论 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倪海芳;秦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地西泮在产妇分娩第一产程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地西泮在产妇分娩第一产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第一产程中推注地西泮.分析2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阴道分娩例数、产后1h阴道出血>500 mnL例数以及新生儿窘迫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产后1h阴道分娩出血>500 mL例数及新生儿轻度呼吸窘迫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西泮在分娩过程中能够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针对性护理措施也是顺利分娩的保证.

    作者:黄明秀;张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手术期间,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运用Harris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坠积性肺炎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 (P <0.05).结论 围术期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可有效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侧卧位护理在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侧卧位护理对ARDS患者通气效果的影响,为采取佳侧卧位通气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行机械通气的60例ARDS患者分为A、B组,A组为侧卧位45°组,B组为侧卧位90°组,比较治疗前后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结果 不同体位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通气前比较,2组体位通气24 h的p(O2)、p(CO2)与p(O2)/FiO2均显著增加(P<0.05);B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高于A组(P<0.05);A组发生1例气管脱落,B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患者对侧卧位90°耐受性高,并发症少,且能够有效改善氧合.

    作者:王妮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预防住院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究加强临床综合护理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患有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施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住院期间患者发生跌倒情况.结果 2组跌倒发生率对照组为20%,观察组为6.7%,对照组跌倒发生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精神障碍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状况发生,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涂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雾化后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雾化后应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小儿肺炎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10 min后,对照组行人工叩击排痰,实验组行机械振动排痰,2次/d,连续5d.对比2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日咳痰次数、住院时间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3% (P<0.05).实验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患者短,日咳痰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雾化后将机械振动排痰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团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2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并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价2组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盛冬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心力衰竭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82例心力衰竭合并心理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均给予常规心力衰竭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别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并观察2组心力衰竭复发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衰复发率为1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 (P <0.05).结论 综合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焦虑、抑郁心理,降低心衰复发风险.

    作者:赖有莲;苏玉香;俞晓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3.33%,研究组患者为97.78%,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减轻焦虑.

    作者:李福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实施干预后6个月,分别运用SF-36简易量表、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估2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评价2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施干预后6个月,2组SF-36量表、Fugl-Meyer量表和Barthel指数均较实施干预前显著增加(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 (43/45),对照组为84.4% (38/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系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农村地区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出院前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对照组不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CAT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使农村地区COPD稳定期患者在院外得到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有效改善了生活质量.

    作者:吴炎;周蓉;夏明;成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中的运用

    目的 观察品管圈模式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采用品管圈模式发挥团队管理、成员间的相互协作精神,探讨90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总结防护对策.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透析期间体质量增长超过干体质量5%以及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吉小静;戴欢欢;徐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延续性护理在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肾病综合征(NS)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NS伴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检和尿检指标改善情况,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0%(69/75),高于对照组的78.7% (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蛋白、白蛋白、尿量、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CA量表中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健康知识4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进一步改善NS伴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院外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段国梅;陈德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对慢性肺气肿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肺气肿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以一般护理措施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61例结合康复护理,探究2组患者的心理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MSSNS、QOL评分显著优于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费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服务对耳鸣耳聋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AI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1个月、2个月后,观察组A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2.18±5.32)分,对照组评分(70.65±6.35)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其急性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对其急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2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划分为2组,对照组1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37例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急性应激反应.结果 2组SASRQ评分护理干预前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26.4±4.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6.9±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急性应激反应比较常见,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急性应激反应.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例经皮穿刺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体外膜肺氧合(ECMO)通过膜肺氧合器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到体外进行氧合后,采用驱动泵将血液灌入体内[1],达到心肺支持的目的,可用于呼吸功能不全和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近年来经皮穿刺插管逐渐取代外科技术协助插管,使ECMO建立速度明显加快[2].本院1例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经皮穿刺建立ECMO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韩梅;吕晓玲;范云兰;邱少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7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从入院到获取心电图时间、从入院到静脉采血时间、从入院到安全转运至导管室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急诊停留时间和进入导管室时间上显著缩短(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中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芹;王晓莉;张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三向瓣膜式PICC在乳腺癌患者健肢置管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三向瓣膜式PICC在乳腺癌患者健肢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行健肢置管,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并发症及上肢水肿、健侧肢体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 2组均1次置管成功.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肢水肿程度、健侧肢体功能恢复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健肢行三向瓣膜式PICC效果良好,应注意强化置管期间护理工作,保证置管后效果.

    作者:叶萍;谭思源;汤琪春;徐枫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早期个性化开放尿管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个性化开放尿管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拔除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前期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个性化开放尿管,对照组给予常规尿管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情况、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及拔尿管后3d排尿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拔尿管后3d内排尿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个性化开放尿管能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的自主排尿功能,减少排尿障碍的发生.

    作者:王红霞;陆金美;曹文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药护患一体化模式在腹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药护患一体化模式在腹部肿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医药护患一体化模式组包括医生6名,护士13名,药师1名.比较实施医药护患一体化模式前后的护士对治疗方案的了解率、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处理知晓率、化疗药物外溢处理知晓率.结果 实施后护士对治疗方案了解率、化疗药物外渗处理知晓率、化疗药物溢出处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满意度分值为(96.02±6.05)分,显著高于实施前(86.84±5.12)分(P<0.01).结论 实施医药护患一体化模式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化疗药用药安全,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殷文华;江雨芬;朱惠敏;范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护理

    目的 总结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结果 46例患者中,出现皮肤反应28例,腹泻17例,肝功能异常3例,间质性肺炎1例.护理对策包括针对皮疹和腹泻患者合理使用药物,积极监测肝功能异常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皮肤、胃肠道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作者:孙雷;刘改丽;张玲;季有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实施护理质控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质控干预在宫颈癌放射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护理质控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实验组皮肤反应和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护理质控干预,能降低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邱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手部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辨证疗法促进乳汁分泌

    目的 探讨手部穴位徒手按摩配合中医辨证等综合疗法对产后缺乳的作用.方法 采用手部少泽、合谷两个穴位徒手按摩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其虚实、艾灸膻中穴、饮食指导、情绪调节等综合疗法,促进乳汁分泌.结果 泌乳量及泌乳素在治疗后第1、2、3天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手部穴位徒手按摩配合中医辨证等综合疗法能够解决乳汁不足问题,促进乳汁分泌.

    作者:张宁;丁玉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鸟巢式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在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联合中医穴位按摩早期干预在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早产儿分娩后均安置于暖箱中,常规蓝光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早产儿进入暖箱后睡在医院自制“鸟巢”式襁褓中,给予穴位按摩.比较2组早产儿出生后首次排便时间、大便转黄时间、蓝光治疗次数以及娩出后48、72、96 h经皮测胆红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大便转黄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蓝光治疗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8、72、96 h经皮测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鸟巢式护理联合中医穴位按摩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对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惠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吴茱萸热熨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吴茱萸热熨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将6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热熨,并根据辨证施护的原理采取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的ODI积分和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ODI积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且VAS评分达到4分所需平均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吴茱萸热熨可有效缓解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红网;刘华;徐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生大黄辅以芒硝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生大黄辅以芒硝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方法.方法 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生大黄辅以芒硝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在治疗后1~2d开始排肛门气,治疗2~5d开始排便,大便性状多为水样黄色便,并且在排气排便之后,患者的腹胀症状得到好转.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辅以生大黄以及芒硝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肠蠕动,加快肛门排气及排便,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丽莉;冯平;陆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炎琥宁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者应用炎琥宁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采用炎琥宁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2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宫腹腔镜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护理

    目的 探析宫腹腔镜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护理.方法 选取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Ⅰ组和Ⅱ组.Ⅰ组患者术后予以西医常规护理,Ⅱ组患者术后在西医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中医外治护理.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并随访1年,统计1年妊娠率.结果 Ⅱ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Ⅰ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Ⅰ组(P<0 05).Ⅱ组患者1年妊娠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同时辅以良好的中西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和提高妊娠率,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罗窅;王明艳;覃莎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吴茱萸粗盐热奄包联合大黄神阙穴贴敷预防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效果和护理

    目的 探讨吴茱萸粗盐热奄包联合大黄神阙穴贴敷对中风后便秘的预防效果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吴茱萸粗盐热奄包联合大黄神阙穴贴敷.观察2组实施干预后7d内便秘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便秘80次,平均(11.4±4.0)次/d;对照组发生便秘136次,平均(19.4±8.0)次/d,观察组便秘发生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吴茱萸粗盐热奄包联合大黄神阙穴贴敷干预能有效预防中风恢复期便秘的发生.

    作者:罗惠清;林小静;刘秀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和药物使用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孙金星;陈德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改良中药热奄包在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评价改良中药热奄包对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风寒湿痹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导入改良中药热奄包,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并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82.50%,试验组有效率为92.50%,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中药热奄包应用于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能改善骨性关节炎床症状,缓解膝骨性关节炎疼痛.

    作者:吴谐;俞红;沈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症状改善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改善冠心病患者症状及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运用自制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价患者疾病症状改善情况,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负性情绪改善状况.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中医证状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出院前SAS、SD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SD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症状缓解,改善负性情绪.

    作者:陈培琴;陈德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年轻护士实境技能考核实践与评价

    各层级护士技能考核的前提必须以能胜任相应护理岗位工作为基准[1],但传统的技能考核特点是指定技能项目,在模拟人或患者身上模拟进行,这与患者需求及实际工作横断面相分离,也不能客观地考核、评价护理人员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本院自2013年2月起对工作10年内的护理人员采取了实境技能考核方法,即对某一护士预先不设定技能考核项目,而是在某一时间段即主考人员到达现场时,将护理患者过程中涉及任意技能作为随机考核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丽华;于敏;戴雨梅;李爱萍;丁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心理援助应用于护患纠纷的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心理援助在预防和处理护患纠纷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收集国内护理学术期刊2013年1月-2015年9月刊登的有关心理援助应用于护患纠纷的文献资料,运用文献计量法和描述性统计法分析纳入文献的研究性质及研究方法、基金资助情况,并探讨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心理援助策略.结果 共计纳入258篇文献,包括量性研究250篇(96.9%)和质性研究8篇(3.1%);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试验法等7种方法;27篇获得基金资助(10.5%).纠纷原因包括护士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和情绪状态,患者服务需求、医疗费用问题和患者对护士信任度低.结论 护患纠纷研究亟待创新研究方法、加大基金资助力度,同时临床护理中应缩小护患认知差异、重视双方心理特征,强调个性化心理援助,提高防范护患纠纷的有效性.

    作者:裴霄;李丹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Braden量表在预防老年长期卧床住院患者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老年长期卧床住院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88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每2h翻身1次等常规的压疮预防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中有2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4.5%,实验组无压疮发生,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长期卧床住院患者采取有效的压疮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汤玉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患者对实习护生侵入性操作接受度调查分析

    侵入性护理操作是由护理人员操作医疗器材进入患者身体组织或器官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如导尿、鼻饲、灌肠、吸痰、各种注射等[1].这些操作常损伤皮肤或黏膜的防御屏障,引起疼痛或感染等医源性问题,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紧张情绪,导致应激反应[2].实习护生临床实践少,经验不够丰富,在实施侵入性护理操作时患者易产生抵触心理[3].本研究调查分析400例患者对实习护生侵入性操作的接受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伟;潘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团队合作模式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团队合作模式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糖尿病护理团队合作模式.观察2组患者低血糖、糖尿病足等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团队合作模式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杨官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流程管理在中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流程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1].护理工作流程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合理安排、落实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保障[2].本研究在日常护理质量管理中强化护理流程管理干预,并探讨其对医院内科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丽;张淑美;周丽;王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