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评价某养血口服液改善动物营养性贫血的作用,采用实验性缺铁性贫血模型大鼠观察对血液细胞学、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各组动物体重增加,3个剂量组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和HCT、MCV、MCH及MCHC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P<0.01),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含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P<0.01),由此可见受试物具有改善动物营养性贫血的作用.
作者:蒋中仁;欧世平;刘科亮;向仕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的抗辐射功能.方法以0.25、0.50、1.50g/kg BW的灵芝孢子粉混悬液连续灌胃小鼠60d,在第30天以8.2 Gy60Co γ-射线照射小鼠,观察小鼠的白细胞总数、30 d存活率、平均存活时间.结果灵芝孢子粉能使辐照后小鼠30 d存活率明显增高,平均存活时间延长,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结论灵芝孢子粉具有抗辐射损伤的作用.
作者:颜燕;徐建华;杨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强化赖氨酸面粉对农村人群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8户家庭(家庭中夫妻年龄在25~45岁,并有1名年龄范围在5~12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按照随机原则,用双盲法将调查对象分为实验组(强化赖氨酸面粉组)和对照组(食用普通面粉组),在研究期间观察各组膳食摄入和体格状况,检验血液营养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用SAS6.12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成年男女实验前后身高、体重、BMI、上臂围及三头肌皮褶无明显差异(P>0.05);儿童的BMI、上臂围及三头肌皮褶亦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后实验组儿童的身高及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检测表明,实验前后所有调查对象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后实验组成年男女的血清白蛋白前体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成年女性及儿童的T细胞总数(CD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成年男性IgG及补体C3、成年女性的IgM、儿童的IgG、IgM、IgA及补体C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赖氨酸强化面粉可以改善以面粉为主食的儿童营养状况和农村贫困人群的免疫机能.
作者:张更荣;赵文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解北京市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情况,于2003年4月~8月从北京15个菜市场采集应季蔬菜样品,共40个品种444份样品,用国标法(GB/T 5009.33-2003)分析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显示:检测样品中,污染程度严重的占33.1%;中、重度污染的占23.6%;轻度的占43.2%;硝酸盐的含量依次为绿叶菜类>白菜类>根茎类>瓜茄类>葱蒜类>豆类>果类>水生植物类,但同一类蔬菜不同品种的硝酸盐的含量差别较大,从几倍到几十倍;同一品种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差别也很大,可能与产地、生长条件不同有关.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其含量与蔬菜的新鲜程度有关.研究结果提示需要制定限量标准,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封锦芳;李敬光;吴永宁;周蕊;赵云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解HACCP管理体系在北京市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中的运行效果,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对北京市朝阳区20家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员工对HACCP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为70.8%,10%的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不正确、关键控制点(CCP)的确定不准确,15%的企业关键限值确定有误,20%的企业在监测程序中存在问题,20%的企业纠偏措施落实不到位,25%的企业验证程序不完善或验证程序执行不好,30%的企业HACCP系统文件和记录档案管理不完善,现运行的HACCP管理体系不能完全保证学生营养餐的卫生、安全.为使HACCP系统真正有效运做,应做到以下几点:不断强化管理人员和生产加工人员的培训,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不断发现和解决HACCP管理体系在运做中产生的问题.
作者:覃茁;马朝辉;瞿亮;陈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解湖北省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DDT残留情况,对2000年湖北省总膳食中的单个食品进行了分析及溯源,发现鳊鱼HCH(六六六)残留量为555.88μg/kg,其中γ-HCH占HCH异构体构成比例的98.29%;鸭蛋中DDT残留量为541.78 μg/kg,以pp'-DDE为主要存在形式.鳊鱼中HCH和鸭蛋中DDT的残留量均超过新提出的食物中HCH和DDT允许限量修订标准.此溯源结果提示违规使用林丹的现象依然存在.
作者:赵云峰;袁宗辉;吴永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人工培育的蛹虫草菌丝体降血脂效果.方法以125.0、250.0、500.0mg/kg BW剂量的蛹虫草菌丝体粉连续给大鼠灌胃28 d,并于第15天及第29天采血测定TC、TG及HDL-C含量.结果受试样品组大鼠血清的TC、TG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而其HDL-C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蛹虫草菌丝体具有降低血脂作用.
作者:赵鹏;杨俊峰;李彬;刘荣珍;何为涛;李凤文;王彦武;何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给中国的保健食品管理提供借鉴,将中国大陆、澳大利亚、欧盟、日本、美国、中国台湾以及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有关保健(功能)食品或食品健康声称的法规、标准作为比较对象,重点分析和比较这些国家或地区在保健(功能)食品范畴、法律地位、产品成分、剂型、安全和功效要求等方面的异同,了解国外保健食品管理法规及标准建立的背景及科学依据.通过介绍各国或各地区针对保健(功能)食品或其标识、声称所建立的审批或审核机制,分析其管理模式的利弊,提出完善我国保健食品管理体系的意见和建议,为探讨今后进行国际协调的可能性提供技术依据.
作者:赵丹宇;张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改进食品中钒的测定方法,以干法和湿法相结合消解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保健食品中钒.钒浓度在0~125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8,特征浓度为3.4 μg/L,方法的回收率为93.2%~100.9%,相对标准偏差为2.6%~3.9%.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作者:李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一段时间以来不时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在一些小餐馆就餐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微腹泻.经卫生学调查发现这些餐馆有一个共同性的问题,即用于烹调的食用油呈半固态淡黄色或浅褐色状,有程度不等的酸味和哈喇味.
作者:朱永义;李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现行国家卫生标准中判定指标与检验结果表述有时存在一定异义,包括专业术语的描述、有效数字的表示及参考数据的制定等.由于这些异义的存在,导致在评价样品的检测结果时,难以理解,难以下结论,现举例说明如下.
作者:雷佳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氏菌简称Listeria共7种,其中与人类疾病有密切关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是引起的李斯特氏杆菌病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的重要病原菌.
作者:张惠芝;庄旭冬;蔡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保证二氧化氯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安全,对某公司违规将二氧化氯消毒剂当作食品防腐剂加入直接入口食品中的违法案进行了查处.对二氧化氯消毒剂和二氧化氯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分析.就二氧化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如何监督管理提出了建议.
作者:何中臣;况兴中;唐啸;张球;耿达;施宏伟;王守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提高食物中毒诊断和善后处理水平,规范食物中毒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确保食物中毒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有序进行,解决当事人对食物中毒事故判定结论争议的法律救济途径,建议制定出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食物中毒事故技术鉴定办法>,扭转目前食物中毒事故技术鉴定随意性大、发生争议而无法寻求救济的局面.
作者:郑功良;蒋昌曙;陈淑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预防和控制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疾病的暴发流行,对567例散发性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进行了分析和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了调查.检出嗜水气单胞菌51株,其中检出含有气溶毒素Aero基因的菌株18株,占35.3%.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其病原学进行分析,同时针对近几年来腹泻病人嗜水气单胞菌检出率增高的趋势,开展嗜水气单胞菌对人类致病性的研究和疫情监测,提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嗜水气单胞菌引起人类腹泻的流行病学意义,以指导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杨守明;贺天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提高糕点的卫生质量,于1999年~2002年4年间,对辖区内各类糕点食品加工厂及食品经销单位的糕点按随机方式进行采样、检验,并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指标评价、告示.4年中累计监测557件.结果表明,总合格率为82.05%,其中冷加工糕点合格率为62.70%.针对多数企业食品加工尚处于传统的手工作业阶段,卫生状况不稳定,合格率偏低的现状,在加强监督、监测的同时,指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速机械化进程,并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自我管理水平,以提高合格率.
作者:裘伟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AcrAB外流泵系统的过度表达和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是导致鼠伤寒沙门菌产生多重耐药性(MAR)的重要原因.AcrAB外流泵系统的合成有多重耐药调节子(marRAB)调控,AcrAB与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有关.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的突变主要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有关,突变主要发生在gyrA,parC基因上.
作者:郭云昌;刘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6月22日,某建筑公司工地食堂发生一起误食桐油引起的28人群发性急性胃肠炎,经治疗痊愈,无致残或死亡.病人以胃肠道刺激症状为主,其中恶心(85.7%)、呕吐(100.0%)、腹痛(60.7%)、腹泻(50.0%)和头晕(67.9%).潜伏期1~3.17 h,中位数为2.12 h,男性26人,女性2人;年龄16~62岁,平均35.68±10.95岁.经调查,中毒食物为午餐的2个炒菜,误食桐油量为26.8g/人,油桐酸暴露量为24.12g/人.
作者:赵大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3月19日9时,一在西安打工者在菜市场门口从一手提塑料袋叫卖的农妇以便宜的价格买回7条不知名的鲜鱼.全家3代6口人于当日晚饭食用了3条.6人中毒,2人死亡.
作者:武峰辉;杜天麟;邸小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5月10日我中心接到群众举报,称其5月9日在和平区长白乡的某饭店吃饭后,于当天晚上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实验室检测,证实为食用被布利丹沙门氏菌污染的爆肚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芦晓光;王岩;刘汉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沙门氏菌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引起人类疾病食源性病原菌.但是全球范围内食源性疾病包括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所造成的损失却是未知的.为适应发展全球性沙门氏菌监测与交流网络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1月组建了全球沙门氏菌监测网(WHO GSS).[1,2]WHO GSS目前主要的工作之一是监测技术的系列培训,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迄今为止已在全世界举办了24期培训班.2001年4月16~21日、2002年11月24~29日分别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一级和二级培训.[3,4]WHO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于2004年5月10~15日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了WHO GSS的三级培训.
作者:吴蜀豫;冉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自1961年英国首次报道阪崎肠杆菌引起婴儿脑膜炎病例以来,世界上相继有多个国家报道了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婴儿配方奶粉与疾病的暴发密切相关.在2003年第35次食品卫生法典大会上,美国和加拿大提出了有关控制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危险性框架,指出1岁以下的易感婴幼儿感染阪崎肠杆菌后有生命危险.2004年第36次食品卫生法典大会一致通过并设立了以加拿大为首的起草工作组,加速修订婴幼儿食品国际卫生操作规范,制定阪崎肠杆菌和其它可能导致婴幼儿健康危害的相关病原菌的微生物标准.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提高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保证终产品的卫生安全,在6类(熟肉制品、乳制品、禽类屠宰加工、水产品、果蔬汁饮料及酱油类调味品)15种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建立了HACCP系统.通过实施HACCP系统,试点企业的人员卫生素质、卫生管理水平及6类食品的产品卫生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在建立HACCP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和评价准则.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该指南和评价准则既符合国际先进管理方法的要求,又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提升我国食品卫生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樊永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世纪80年代,一些美国商人将受二溴乙烷污染的粮食出口中国.为解决这一问题,卫生部责令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牵头解决检测方法问题.检测方法解决后,1984年6月部分口岸对17条美国船的81个样品进行了检测,其中17个样品检出二溴乙烷,并且一些样品污染严重.1984年10月大连等5口岸对22条美国船的185个样品进行检验,其中49个样品中含二溴乙烷.同期未在其他国家的粮食中检出二溴乙烷.根据二溴乙烷的毒性和参考部分国家及国际组织对二溴乙烷的管理原则,确定了我国的二溴乙烷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及残留标准(原粮≤10 ppb).
作者:李小芳;王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