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7571
  • 国内刊号:11-5550/R
  • 影响因子:0.69
  • 创刊:2006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8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2014年8期文献
  • 病案回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对病区工作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病案回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对病区工作的影响。方法:以电子病历系统的病案首页为载体,在首页生成相应条形码,使用病案回收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浏览器方式登录,落实病区护士现场扫描条形码与病案管理科回收人员之间进行交接。结果:对病区人员使用病案回收管理信息系统的友好性、交互性、操作性、病区管理、信息获取、病案交接等方面进行调查后反应良好。结论:病案回收信息管理系统在病区工作中的应用,节约医护工作时间,保证病案安全,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病案回收率,做到对病人隐私的保护,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落实了病历在病区终末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医院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作者:杜静;阎莉;张菊芬;纪晓娟;陈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AWR技术在ORACLE自动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AWR的体系结构,重点阐述了AWR的参数设置,以及AWR报表的内容分析,对ORACLE数据库的性能优化以及提高ORACLE数据库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张文峰;彭小斌;林根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护理信息化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作用

    依据医院等级评审检查细则,依托医院护理信化平台,开发并应用护士工作站功能,覆盖各项检查内容,工作人员即时录入,各项数据提取方便,资料齐全,得到评审专家好评,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薛晓英;张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深入开展电子病历评级工作的体会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1年卫生部下发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要求医院开展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评级让医院更快地明确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逐步提升了电子病历的应用水平。简要总结了医院进行电子病历系统评级过程中对医院信息化的认识和体会。

    作者:魏晓艳;肖明森;修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信息化医疗服务系统分析与构建

    信息化医疗服务系统是体现以临床信息管理为主线,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从信息化角度树立起建立医院医疗服务体系的环境支撑点,主导医院主动服务患者的理念,以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另一方面对医院而言,有利于增强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诊疗效率,增加患者就医率,给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作者:章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微信的医院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微信从2011年出现以来,用户数不断增加,在金融界、新闻界、科技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及应用,借助微信,医院可以更好地开展信息推送、预约挂号、化验查询、互动咨询等信息服务工作,开创出继PC网站之后又一个新型信息服务模式。

    作者:黄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区域协同医疗模式下的双向转诊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索区域协同医疗模式下双向转诊中存在的矛盾和解决方法,以及制约其实施的因素。方法:通过调阅文献和市场调研等方式,对双向转诊制度、现状以及制约其实施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解决现状的建议和策略,促使区域双向转诊模式能够更好地实施。结论:双向转诊的实施能够建立新的医疗体系,合理地运用区域医疗资源,很好地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现状。

    作者: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电子病历中复合元素实现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结构化电子病历复合元素概念,研究复合元素实现方法及意义。方法:通过提纲录入式和引导输入式两种方式,分别在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和医学专用输入引擎系统中实现复合元素录入。结果:复合元素为结构化电子病历逻辑质控提供了新思路,医学专用输入引擎系统为实现复合元素开辟了新途径。结论:复合元素对于完善结构化电子病历标准规范、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加强病历质量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帧;商建国;肖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数据中心升级改造方案探讨

    医院数据中心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中枢和核心,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业务系统不断增加、数据量几何级增长,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交换机等高能耗设备日益增多,数据中心正普遍面临着能源消耗剧增、高热量、低效率和逐渐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数据中心进行绿色节能改造和虚拟化改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绿色节能改造、数据中心虚拟化改造和智能总控中心建设等。

    作者:李晴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容灾措施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对医院信息系统容灾措施的实践和研究,以提高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高可用性。方法:通过异地容灾机房的使用、Oracle Data Guard的配置、存储虚拟化及服务器虚拟化设计等措施,初步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容灾体系。结果:医院容灾体系的建立和多次成功进行操作实践,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高可用性。结论:医疗信息系统要求7×24小时不间断、高可用性服务,任何情况下系统一旦停机都会给医院造成巨大损失,医院信息系统容灾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曹婷;王坤;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Web服务的多渠道预约挂号系统研究与实现

    随着服务意识的增强、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进步,多渠道预约挂号的方式不断涌现。面对预约渠道多样化的局面,传统的预约挂号系统已无法对多渠道预约提供灵活的支持,且每个渠道的预约号源是事先分配,号源难以共享。针对传统系统的不足,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服务的预约挂号系统,通过制定一套软件间接口服务,解决多渠道预约应用间的互联互通、协同服务问题,实现了预约数据的同步和实时传送;同时,引入号源池的思想,多预约渠道共享同一个号源池,使预约号源大限度的共享。

    作者:周颖;陈敏莲;胡外光;凌科峰;钱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病房移动护士工作站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解决传统病房护士工作站功能简单、操作不便、成本高昂的限制,并且无法进一步向床边拓展的问题。方法:为移动智能终端定制移动护士工作站系统,无线网络传输和同步数据等技术。结果:终实现床边身份核对、医嘱执行、标本采样、体征录入等功能,大大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结论:促进医疗管理创新,为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作者:何奕;程文秉;龚瑾;朱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BPR理论的医院“一站式”服务信息系统应用探讨

    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各类新兴管理理念的广泛传播,医院“一站式”的窗口服务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别阐述,并对医院实际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在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就“一站式”服务模式与内容如何进行延伸性应用探讨作了阐述与思考。

    作者:王晓燕;孟丽莉;龚俊;朱华;韩刚;丁粉华;陈珊黎;缪一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医嘱系统的临床路径流程设计与改进

    目的:通过信息化手段研究基于医嘱系统的临床路径流程设计与改进。方法:以卫计委发布的《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医院临床实际,重点关注“二个关键时间点,三个控制点”,设计合理的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并进行改进。结果:系统解决了纸质临床路径监管困难的问题,应用系统流程对近半年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75%的路径病种达到卫计委要求的入组率,80%的路径病种完成率高于70%,每年可节约纸张18万张,节约医生填写路径时间21000小时。结论:系统流程设计合理,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卢烨;秦俭;卢萍;王友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临床实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信息化建设中系统的设计、实现和临床实践。方法:在自主开发血透机、水处理机等相关设备的硬件接入系统的基础上,对病人信息、血透数据、上机排班信息、记录单据、统计分析及评估要求进行调研分析,设计和开发血液透析中心信息管理系统来辅助管理血透中心的运行、管理、治疗行为。结果:建立了完整的血液透析临床辅助支持信息系统,监控、采集存储、归档患者信息,实现患者的“全过程管理”(whole process management);计算机辅助血液透析中心实现上机、排班、记录的信息化、自动化,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效率;通过互联网与省市质量控制中心数据共享,实现各级医疗单位的血透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二级库房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血透耗材使用的可追溯性;通过对治疗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质量。结论:该系统的使用,对于血液透析中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风险,辅助医疗举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骏;王吉鸣;楼理纲;冯靖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门急诊输液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分析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门急诊传统输液流程的问题,为改善这些问题采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优化工作流程,并依此详细设计软件功能、数据结构及与HIS的数据接口实现,给出了相应的接口实现SQL语句。对其他医院输液系统的研发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张渝;王放;李初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Web服务的药品供应链管理系统研究

    目的: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采购和配送工作。方法:利用SOA架构与Web服务技术,建立基于Web服务的药品供应链管理系统。结果:实现了不同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与药品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无缝集成,消除了“信息孤岛”。结论:HIS与药品供应链管理系统协同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药品供应链管理绩效。

    作者:王占明;和征;张利旺;张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云计算的维医药科研信息服务系统研究与开发

    根据维吾尔医药科研信息获取特点,提出基于云平台的信息获取与分析方法,设计并开发了以软件及服务(SaaS)模式向维医药科研工作者提供个性化在线维医药科研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采用ASP.NET技术,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通过该系统可对维吾尔医药学科科研相关信息(包括维文)进行收集、分类和展示,并提供信息查询和发布、文件下载等功能,同时该系统实现了基于账户的角色管理,能够满足维吾尔医药学科不同课题组个性化定制信息的需求。

    作者:罗雪琼;陈国忠;周毅;王爽;杜守洪;森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军队医院医保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和应用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医保业务信息化和医保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方法:通过调用医保中心提供的接口和动态库函数,将医保相关信息嵌入到HIS的业务系统中,并对业务系统产生的业务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和整理,形成管理信息。结果:搭建了高效、科学、全面的医保综合信息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保管理科学化水平。结论:系统在控制过度医疗、医保支出等方面提供了科学管理和决策依据。

    作者:林济南;李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SolrCloud构建的区域海量医疗信息实时查询交换系统

    随着区域医疗业务增长迅速,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对于医疗信息共享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各个医疗机构业务系统构建技术不同,现有基于传统数据库构建的区域医疗信息查询系统已不能满足高并发实时随机医疗信息的查询和交换需求。提出了一种由SolrCloud构建分布式区域海量医疗患者信息的实时查询交换系统,运用该软件提供的高效动态协调能力、高速索引同步能力、高可用性和容灾备份能力,解决区域内医疗机构向数据中心高并发数据查询交换的需求瓶颈,提升区域实时医疗业务协同能力。后以该系统频繁使用的MPI(病人主索引)实时构建和查询交换模块为例,验证SolrCloud架构在区域医疗机构高并发实时查询和交换的性能。

    作者:朱远燕;林德南;陈汝林;王爽;郑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双向可视化视频在120院前急救系统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我国双向视频在院前急救系统中应用现状,探讨构建具有双向可视化视频的120院前急救系统。方法:利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高效的视频处理技术,构建一个稳定、安全、快速的可视化平台。结果:通过该双向可视化视频院前急救系统,实现院内专家与救护医生“现场”协同救援任务,从而缩短病人救治前时延,提高病人救治率。结论:双向可视化视频在120院前急救系统中作用意义重大,能显著提高病人救治率。

    作者:林亚忠;许敏;陈加强;曾献智;李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准确把握“需求牵引”的着力点

    需求,顾名思义是需要与欲求的意思,是指人们在欲望驱动下的一种有条件的、可行的,又是优的选择,这种选择使欲望达到有限的大满足。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坚持“需求牵引”,则是结合医院管理和医疗等各项工作需要,制定一个既有本院特点,又有信息化特色的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它是决定医院信息化建设规模、目的和结果的基本依据,也是系统研发设计、工作流程重组、管理规章制订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股骨远端骨肿瘤不同缺损范围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肿瘤型骨缺损,不同比例骨缺损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1例股骨远端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扫描,建立股骨缺损5cm、10cm、15cm骨缺损的复合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6.9对该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三组模型应力均未达到屈服应力,5cm骨缺损模型大应力为2.1Mpa,大位移为0.04mm。10cm骨缺损模型大应力为5.8Mpa,大位移为0.14mm。15cm骨缺损模型大应力为11.07Mpa,大位移为0.19mm。但其峰值均低于骨水泥疲劳强度。结论:骨水泥+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肿瘤不会引起股骨应力分布的明显改变。随着缺损范围的增大,引起填充骨水泥的位移增大,不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马立敏;周烨;周霞;夏虹;黄文汉;姚孟宇;张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数字化三维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性马蹄内翻足的应用

    目的:评价数字化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技术在马蹄内翻足诊断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集26例复杂马蹄内翻足患儿足踝部CT断层扫描数据,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快速成型制备1:1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诊治、手术规划和术中参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26例患儿均在三维实体模型指导下完成,手术过程顺利。26例患儿术中所见与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的畸形结构变化一致。术前的模拟手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术中失血。结论: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能够准确和直观地反映复杂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可指导制定手术计划和手术操作。

    作者:李涛;史强;李旭;吴伟平;李鉴轶;孔祥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组合型电动轮椅车头研究与设计

    轮椅是老年人和下肢残障人士重要的代步工具。目前,手动轮椅没有外部动力,适合室内或短距离运动;电动轮椅不可拆卸体积庞大,适合室外长距离行走。将研发一种组合型电动轮椅车头,此轮椅车头配合普通手动轮椅使用,可实现手动轮椅电动化,手动电动双模式切换使用。车头回转半径小,安装拆卸方便。使用状态时,可根据手动轮椅的型号和使用者的需求,调整该车头的高度、宽度、角度,实现通用性与舒适性。在该车头与手动轮椅分离后,各模块可拆分,方便外出携带。

    作者:肖瑶;谢叻;石运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种子区域增长的胆管分割方法研究

    目的:对CT片中的胆管进行分割。方法:采用图像分割技术中的种子区域增长法,首先,选取种子点,得到种子点所对应CT值和相邻26个点均值,然后以种子点所在位置为起点往其临近26点扩散。若其临近点CT值与种子点CT值差值在正负10个HU或者均值满足相同要求则该点为同类点,依次类推,直到不再有同类点时算法结束。结果:自动分割的准确率>80%,计算误差<10%。结论:基于种子区域增长的分割方法能自动地有效地对胆管进行分割。

    作者:林建坤;侯冠韬;肖求根;叶良海;王萍;甘荣坤;刘昌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疗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医疗服务引擎研究

    围绕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性化医疗服务需要,研究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医疗服务引擎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以群体数据过滤与推理引擎和基于本体的临床指南知识库为两大基础,研发整个平台的个性化诊疗核心服务引擎;根据数据集成引擎的实时个人诊疗数据,实现实时动态的个性化诊断及治疗方案生成与执行,将显著提高医疗服务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保障医疗服务安全。

    作者:黄新霆;包小源;俞国培;焦杜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集成平台的临床数据中心

    基于集成平台的完整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是目前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医院各系统之间的整合,建立患者主索引、标准字典库和临床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充分体现医院管理和业务特色的重要工作。

    作者:李玉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疗云计算技术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机构采用云计算技术进行信息化建设成为可能。但按照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对云计算信息系统难以有效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以云安全服务模型参考,并以云安全管理中心为例,对云计算信息系统进行云安全等级保护建模和云安全建模,并将二者进行嵌套。针对嵌套的云计算信息系统模型进行等级保护控制项细粒度分析和风险分析,从而完成云计算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为医疗机构采用云计算进行信息化建设并同时做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提供参考。

    作者:陈伟;王强;袁天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新生儿住院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通过对医院现有信息系统的分析,针对当前系统在新生儿管理上的诸多不足,提出一套以新生儿为核心的信息管理方案。系统采用目前常用的多层架构,结合http协议、Web服务及API接口技术,与现有的医院信息平台集成,实现了新生儿从出生登记到出院结算完整的医疗过程信息化管理,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蒋琴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院前急救对时限性要求高,传统方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运用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包括远程专家支持、现场明确诊断、区域协同救治等,节省了医疗费用,同时提高了救治效果。介绍了广州军区总医院院前急救系统的软件平台和系统架构。运用院前急救平台使该地区的胸痛患者院前急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胡占生;刘晓辉;姚惠东;蔡明珠;覃森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银行预约挂号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为方便患者就医,缓解“挂号难”、“看病难”,北京协和医院借助多家银行公共服务平台和银行卡(包含银医卡)进行预约挂号,为全国患者提供了更为方便、公平和高效的挂号服务,解决了患者、医院和社会的多方面问题。为此,信息管理处联合多家银行和厂商,设计并实施了银行预约挂号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由丽孪;孙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JCI标准的电子病历建设实践

    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高水平。JCI的核心宗旨是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针对新的医改形势,(原)卫生部提出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高分通过JCI认证后,信息化发展将面临如何基于JCI标准和思想推进电子病历建设,更好地支撑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问题。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例,论述电子病历的建设模式,为各医院的电子病历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曹晓均;杨秀峰;聂晓明;劳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微信公众号的技术与应用现状研究

    首先介绍了移动医疗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微信公众号功能进行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自身需求,为医生和普通用户设计微信公众号功能。其次,着重对系统架构设计、微信服务器、系统服务器和Web Service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以及系统代码层次结构进行了阐述说明。后,以“医生信息绑定”功能为例,介绍系统工作原理,并对未来微信公众平台对医院服务支持做了展望。

    作者:刘路遥;杨祚;曹战强;刘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临床路径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现

    基于国内护理临床路径应用现状,通过信息化手段,依托护理临床路径,对护理临床路径建立评价体系,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逐步细化,并充分体现患者个性化评估,涵盖日常各项护理工作,并通过各项评价指标数据结果分析对护理临床路径进行自反馈式调整,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疗服务品质的目标,并为各级护理人员提供临床决策支持。

    作者:殷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虚拟化存储异地灾难恢复体系建设

    为解决系统的高可用性及数据的高可靠性,存储容量可调度,使数据更便携、更理想、更快速地部署,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门急诊楼及五官科楼两栋楼宇之间建立了一套基于HDS VSP HAM的异地灾难恢复系统。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详细阐述了整个灾难恢复体系架构及实施,以及虚拟化系统的部署过程,并给出了系统实施效果。

    作者:徐金建;孙震;张超;贾末;沈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CDR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及应用初探

    目的:通过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充分发掘临床数据应用价值,降低医疗差错,提升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方法:研究和学习国际、国内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相关标准和建设经验,结合专科的临床需求,实现临床指南的结构化表达,基于临床数据中心提供的患者临床数据,实时给予医生提醒和警告。结果: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可以辅助专科医生进行病情危重评分、制定治疗方案、推荐成套医嘱等。结论:基于CDR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建设智慧医院的核心,可以避免部分人为差错,是医生践行循证医学的有力工具。

    作者:葛小玲;孙利;薛颜;叶成杰;徐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桌面虚拟化在医院的应用

    虚拟化技术正成为现在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可建立整体IT虚拟化架构。北京协和医院在应用VMware服务器虚拟化之后,为方便用户在不同环境下使用院内和院外信息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管理灵活性,节省成本,应用VMware桌面虚拟化技术解决了医院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孙国强;宋杰;许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联想:互联网时代的新竞争

    在2014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上,联想集团作为本次大会全程合作伙伴,首次全新展示了联想的“互联网思维”。联想此次出现,不再局限于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推广,而是作为一家极富创新性的高科技公司,对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新需求和新能力进行阐述。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及亚太新兴市场总裁陈旭东进行了关于“移动互联网的下一轮竞争”的分享,他认为,移动互联下一轮竞争点要不断获取新用户,但为重要的是,要经营好有价值的用户,与他们建立紧密的连接。

    作者: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浪潮与荣之联纵深国产化应用

    7月25日,浪潮与荣之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双方明确的合作领域涵盖公安、能源、智慧城市、生物医疗、大数据、物联网等,涉及联合解决方案、渠道、市场和IT服务等多个方面内容。作为国内信息产业的骨干企业和国产主机联盟的成员,此次合作对于推进关键行业国产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唐山工人医院实现手机就能“去医院”

    2014年5月22日举行的“2014年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京颐股份董事长兼趣医网董事李志博士大胆提出“3年出资2亿建设掌上医院,终生全免费”的设想,此宏伟的志愿将为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带来里程碑式的变革,李志博士也因此被称为“坏孩子”,因为他引发了互联网时代移动医疗行业新的盈利模式。他说: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商业运作很重要。无论是嘀嘀打车,还是微信微博,其模式都是通过提供免费使用而增加用户量,从而实现其他商业盈利。这种模式在医院的一些移动应用上同样适用,“去医院”APP就是如此。7月16日,“智慧城市、惠民全城--唐山工人医院掌上医院启动仪式暨‘去医院’发布会”在唐山工人医院隆重举行,这也标志着京颐股份合资企业趣医网(quyiyuan.com)的承诺得到了初步的印证。

    作者: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时间线优化医疗海量小文件数据集成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数字化建设以及区域医疗应用范围的扩大,大量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医疗数据爆发式的增长,传统的技术架构在处理海量数据方面显得越来越乏力。深圳市区域卫生信息化数据交换平台,覆盖了全市60家公立医院、600多家社区卫生机构。平台接入近50个异构系统,现有1700多万份健康档案、30亿条以上诊疗数据,平均每天产生500万以上的小文件。针对深圳市卫生区域信息化建设,海量小文件交换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利用Hadoop平台,提出了采用时间基线归档文件技术和序列文件技术解决小文件存储、检索效率问题的解决方案,经验证实该技术可满足实际业务应用中对数据交换的需要。详细描述了该技术的实现细节,包括根据业务数据规模划定时间基线,根据业务需求定制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将小文件合并分块存储,建立小文件到大文件的映射以及相关数据交换处理流程等,并基于真实数据对该技术进行了评测比较,结果表明上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比明显提升了批量处理小文件的效率。

    作者:林德南;朱远燕;王浩;王爽;郑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算中心及其在医学信息计算分析中的应用

    在医疗卫生数据迅猛增长的背景下,首先介绍了国内超算中心的基本情况和建设现状;然后结合临床脑电信号(EEG)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超算中心的使用流程,计算分析的程序设计和优化,任务交付和结果获取,以及计算结果和速度的分析对比,详细阐述了基于超算中心的医学信息分析研究的步骤与方法。研究对于应用超算中心来支持医学大数据分析,同时对推广超级计算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振;梅甜;周毅;田翔华;杜守洪;罗雪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