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协会
  • 国际刊号:1671-8194
  • 国内刊号:11-4856/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2003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2016年33期文献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脑功能治疗仪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脑功能治疗仪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疗效观察。方法100例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脑功能治疗仪)和对照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高达9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8周时即疗程结束1个月有效率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脑功能治疗仪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临床疗效较好,且短期内不易复发。

    作者:李冬云;韩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对临床检测样本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效果探究

    目的:分析对临床检测样本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免疫检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免疫检验质量控制,观察组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通过检验结果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从而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显效40例,有效5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1%,观察组显效60例,有效3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床检测样本采用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不仅可以提高数据检测的准确性,确保诊断结果的正确性,对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丹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小骨窗开颅在急性硬膜外血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清除术对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合理术式。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治疗的136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组(小骨窗组)和标准开颅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8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和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小骨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关书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应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浅析

    目的:对应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卡普托利片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厄贝沙坦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33%)与对照组患者(76.67%)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87.03±5.13)mm Hg、(128.01±8.22)mm Hg,与对照组患者的(87.03±5.13)mm Hg、(128.01±8.22)mm Hg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血尿酸、各项血脂指标、血肌酐水平均无显著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呈升高的趋势(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00%)与对照组患者(31.67%)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厄贝沙坦片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袁素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干预措施,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社区老年居民1036例,对所有对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观察研究对象中存在抑郁症的情况。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计算,观察老年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探讨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调查结果发现,婚姻情况、工作情况以及居住情况与老年人抑郁症存在一定关系。将上述因素分析结果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婚姻情况、工作情况以及居住情况是老年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抑郁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婚姻情况、工作情况以及居住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抑郁的发生。

    作者:熊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临床研究采用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观察研究对象。为了确保分组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准确性,采用双盲法将这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方法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方法为红霉素序贯疗法,对比两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十分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郝敬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神经节苷脂对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诊治190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95例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另9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神经节苷脂(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GCS评分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结果实验组GCS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节苷脂能够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两种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两种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鼻饲,自制匀浆;观察组术后24~48 h放置鼻胃管,肠内营养制剂。对比两组营养指标、负氮平衡、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PA、TLC、WT营养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ALB、TSF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负氮平衡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负氮平衡发生率为26.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采取科学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营养情况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马凤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10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对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4%,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中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可大大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风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评价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目的:深入探讨关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况,并概述其具体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研究所选取的50例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发生率分别为30.00%(15/40)和22.00%(11/50),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与病程、年龄、生活质量以及经济状况等有一定的联系。结论正确把握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抑郁焦虑产生的因素,对于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作者:敖玉娟;关晓颖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患者经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经三联疗法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9%,HP根除率较对照组高,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不良反应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四联疗法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王政理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析药物流产和无痛人流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药物流产和无痛人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妊娠妇女,40例妊娠妇女药物流产,40例妊娠妇女选择无痛人流,分析对比两组妊娠妇女终止妊娠效果。结果统计发现,终止妊娠总有效率:无痛人流40例(100%),药物流产36例(90.00%);腹痛时间:无痛人流(12±2.3)min,药物流产(53±2.6)min;阴道流血时间:无痛人流(3.5±1.3)d,药物流产(7.4±2.7)d。统计分析发现无痛人流效果好于药物流产。结论无痛人流比药物流产临床应用效果更好,无痛人流成功率更高,腹痛时间更短,阴道流血时间更短,流产过程可控性更高,无痛人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姜英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直视下牵引复位,打入导针,DHS内固定。结果本组92例除2例延迟愈合外,其余均一期愈合。总优良率为94.73%。结论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明显,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石明东;荣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膝关节镜检查及治疗的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检查及治疗手术的配合方法,以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配合完成的127例关节镜微创手术,包括术前做好微创仪器、设备的检查准备,确保性能良好,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按工作职责认真执行。结果统计病例中护士完成手术配合100%,手术器械准备完好,术中配合熟练,手术巡回护士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宣教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率达到99%。结论膝关节镜检查及治疗手术是近些年新开展的微创手术治疗技术,要求护士各个环节进行配合技术较高,器械护士要熟练的掌握各仪器性能及术中配合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前一天对手术间及器械的准备消毒完好减少了术后感染发生,巡回护士加强对患者宣教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手术,通过护士熟练的手术配合,确保了手术顺利完成,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蒋桂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2例诊治经验

    目的:总结我院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1年~2015年外科治疗的42例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中有发生癌变2例。手术治疗42例。手术方式为: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为主要手术方式。其中3例因胆管炎较重先行囊肿外引流后,二期行根治性手术。2例因术中发现囊肿癌变,改行胆管癌根治术。术后发生胆漏2例,42例患者中有38例进行1~8年随访,其中2例囊肿癌变患者1年内出现肝转移死亡,其余36例随访患者疗效均良好。结论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的手术方式应作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治疗方式。该病宜早期手术,预后良好。

    作者:杨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脾结核外科治疗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脾结核外科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06年2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脾结核患者15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例与对照组7例,对照组给予脾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保留脾脏手术治疗,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病灶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观察组在术后发生发热1例,对照组在术后发生发热3例,腹部不适2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切除与保留脾脏手术治疗脾结核都有很高的成功率,不过保留脾脏手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松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简称双抗组)及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简称单抗组)在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发病4.5 h内拒绝溶栓的脑梗死患者,分为单独抗血小板聚集组及联合抗血小板聚集组,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双抗组和单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14 d的NIHSS评分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双抗未显示出比单抗更多的优势。但是3个月MRS评分比较,双抗组远期有效率要高于单抗组,提示双抗组疗效要比单抗组好。结论对于拒绝溶栓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远期效果要比单用阿司匹林好,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余锋;罗阳;冯为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00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结果患者临床特征主要是传导阻滞、左房扩大、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以及心房颤动等。其危险因素为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以及年龄等。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在临床发病时会出现诸多临床症状,对这类患者需强化超声检查,并关注到高血压、冠心病以及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作者:赵越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48例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手部掌、指骨(56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6.5周。全部骨折均完全愈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69.7%、良14.8%、可9.0%、差6.5%,总优良率为84.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手功能恢复好,是治疗掌指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神经肌电图(EMG)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探查确诊。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观察神经肌电图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结果。结果术前神经肌电图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类型的符合率为94.83%,Kappa检验后,一致性较高(κ=0.63,P<0.05),术前神经肌电图检测诊断诊断上臂丛神经损伤、下臂丛神经损伤和全臂丛神经损伤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比较高;术前神经肌电图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性质的符合率为93.10%,Kappa检验后,一致性较高(κ=0.59,P<0.05),术前神经肌电图检测诊断臂丛神经完全损伤和不完全损伤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比较高。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类型和性质的准确率均比较高,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楠;张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心理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间,在我院确诊为肝癌的患者共82例,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肝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情感指数、社会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能够有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缓解,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吕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并总结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优(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姚敬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评析

    目的:评析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6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26.92%),且两组之间的手术前焦虑评分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明显,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汝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产科分娩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分娩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生产的产妇15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不同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给予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躁、抑郁情绪,提高产妇对生产、产后恢复及喂养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还能提高产妇对分娩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永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研究对象是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救治5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遵循双盲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专业知识水平、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6%,对照组是84%,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专业知识优良率是92%,对照组是72%,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是(17.5±5.5)d,对照组是(26.9±5.1)d,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

    作者:方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接受全程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0.4%;观察组患者部分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前后的全程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能够自觉遵医嘱,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周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择68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观察病情、饮食护理、监测血压、监测血糖以及加强肢体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后,与护理前脑梗死患者各个分级的比例对比(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增强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淑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门诊注射室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的应用实施。方法加强健康宣教,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护士进行技术培训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结果我院护士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与评估,制定了防范策略,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投诉和纠纷的发生。结论经过对门诊注射室常见安全隐患的防范和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保障护理安全,提高了门诊输液工作质量,使患者病情得到了好转,并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作者:李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PPH治疗混合痔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PPH治疗混合痔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在本院选择混合痔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而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密切的临床观察、科学的术前护理和术后并发症护理,让患者能够顺利地渡过恢复期。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后,显效56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显效49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8.09%。结论增加对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从术前护理、到时刻密切的观察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和术后科学有效的护理,都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达到佳的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玥;李从聪;吕智;王兵兵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鼾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鼾症患者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医治的53例鼾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设为对照组(24例)与研究组(2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基础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行循证护理,比对两组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力以及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51.60±3.62)分、(67.51±2.30)分、(57.79±2.56)分、(42.20±3.58)分;对照组分别为(40.78±3.65)分、(41.25±2.30)分、(44.56±2.57)分、(31.65±3.74)分。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鼾症患者施行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瑞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明显高于对照组(7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并发症比较观察组(2%)显著低于对照组(1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时,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高玉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共收治了69例重症患者,从中选取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将6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肖爱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呼吸内科ICU病房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探讨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ICU病房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ICU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并与常规护理效果作以比较,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及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呼吸内科ICU病房护理中加强人性化服务措施的实施,对患者满意率及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龙电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射频治疗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其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射频治疗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其护理措施。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射频治疗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和b组。a组给予普通护理方案;b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b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a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术后半个月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射频治疗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辅以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颖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内的急救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内的急救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和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以此来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结果本组需要进行一氧化碳急救的患者有83例,经过有效地抢救和护理后,治愈的42例,显效3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36%。结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不仅能够增加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还可以缓解患者的并发症,增强治疗效果,从而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程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9.4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6.47%(P<0.05)。结论对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分为参照组和风险意识组,参照组12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风险意识组121例,实施风险意识管理,分析两种管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参照组风险发生率18.2%明显高于风险意识组4.9%,而且对护理满意度70.2%明显低于风险意识组88.4%,两种管理方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管理能够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文孝群;刘英妮;曹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消化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初步评定及护理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初步评定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消化内镜治疗,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经过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蕾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泌尿外科优质护理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泌尿科就诊的80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组间存在较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科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能够显著优化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临床疗效的同时优于患者满意度,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遇伟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ADR)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间30例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告表,从给药的剂量、次数、ADR发作时间、严重情况以及累及器官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调查,超过40岁的患者为28例,占总数的93.3%,而皮肤以及其附件损害率26.7%,精神及神经系统者23.3%;严重ADR者5例。结论舒血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到机体的多个器官,应按照该药的说明书合理使用,并加强监测,降低不良反应概率。

    作者:杨颖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柏硝祛毒洗剂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对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患者实施柏硝祛毒洗剂熏洗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患者113例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52例及对照组61例患者分组依据为不同的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疾病治疗方法。观察组:柏硝祛毒洗剂熏洗治疗;对照组;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治疗。通过对比水肿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水肿体积以突出柏硝祛毒洗剂熏洗方法的临床治疗价值。结果在水肿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水肿体积方面,两组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患者,治疗方法选择柏硝祛毒洗剂熏洗,针对患者的肛缘水肿症状表现出显著的消散作用,可以将肛缘疼痛症状显著缓解,终显著提高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活血化瘀方治疗肾病综合征瘀血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方治疗肾病综合征瘀血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肾病综合征瘀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与观察组(35)。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瘀血证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方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杨志海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止痛化症胶囊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止痛化整胶囊联合米非司酮作用于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抽签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止痛化整胶囊治疗。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痛经评分及停药3个月后血清CA125水平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占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治疗中,止痛化整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米非司酮单独使用,方法经过试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

    作者:马维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自拟消菌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80例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自拟消菌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消菌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个月、3个月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采用自拟消菌汤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尤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确切疗效

    目的:探究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确切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栓治疗,研究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给予保妇康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沈春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的初步评定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江西省瑞昌市中医院诊治的56例椎动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针灸推拿,比较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9.3%(25/28),对照组则为78.6%(22/28),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进行普及临床应用。

    作者:汤锐;陈松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和曲美他嗪,3次/天,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后血脂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降低血脂和血压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能有效改善心绞痛患者心率,在临床方面值得推广。

    作者:杨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活血化痰行气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活血化痰行气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活血化痰行气汤药,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6周(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功能康复状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康复状况患者满意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痰行气法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效降低患者致残瘫痪率。

    作者:宋雪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含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环丝氨酸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MDR-TB患者100例,平均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治疗方案:6ZKm(Am,Cm)Lfx(Mfx)Cs(PAS)Pto/18ZLfx(Mfx)Cs(PAS)Pto,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环丝氨酸。观察患者的痰菌转阴率、肺部病灶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情况、吸收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失眠、焦虑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环丝氨酸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中能提高痰阴转率和病灶吸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龙波;罗大勇;陈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76例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索外科临床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间发生的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讨论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并对原因进行分类,观察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特点、类型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结果①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多高发于急诊时段;②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多发于低年资护士;③风险评估不当是主要原因;④管路滑脱是主要发生类型。结论临床护理中应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争取家属及患者共同参与,制定科学合理的排班计划,降低外科临床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刘跃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开腹与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开腹与腹腔镜两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28例子宫肌瘤患者列为实验组,选取同期28例行开腹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例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优点多,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我院分娩的产妇1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记录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112.32±18.76)mL,产后24 h出血量(212.87±24.77)mL,第三产程时间(6.97±1.31)min,产后出血发生率1.25%,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能够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安芳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不同深度裂纹的隐裂牙根管治疗后临床效果的评估

    目的:分析不同深度裂纹的隐裂牙根管治疗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到大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59例行根管治疗的隐裂牙患者,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9例患者中,41例成功(69.49%),5例改善(8.47%),13例失败(22.03%),有效率为77.97%,其中Ⅰ度、Ⅱ度、Ⅲ度有效率分别为94.44%、83.87%、30.00%。Ⅰ度、Ⅱ度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Ⅲ度有效率低,显著低于Ⅰ度、Ⅱ度(P<0.05)。结论隐裂牙根管治疗后临床效果同裂纹范围、深度存在紧密联系,裂纹范围越大、越深,则预后越差;反之,则预后越佳。

    作者:李晓燕;王宏;石云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黛力新预防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含铂类方案肺癌患者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1例肺癌化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为接受常规止吐组(A组)及加用黛力新(B组)治疗,观察2组的止吐效果。结果 B组止吐疗效果显著优于A组。结论黛力新可改善肺癌患者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效果,提高常规止吐治疗的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云雷;闵科;邓建良;许春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一种简易“双通道”新型输尿管镜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泌尿外科手术都趋于微创的方法,输尿管镜是输尿管手术中重要器械之一。目前临床上的输尿管镜为单通道,且均采用单根导丝引导下进镜,在操作使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一种新型输尿管镜,能够解决现有输尿管镜存在的不足,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不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在各中小型医院泌尿外科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明;黄晓云;崔茂荣;陈钊;黄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治疗依从性及病情进展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治疗依从性和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80例,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90例研究组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孕妇对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和病情进展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孕妇依从治疗的孕妇有86例,治疗依从率为95.6%,高于对照组53.3%(48/90)的治疗依从率,两组依从性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1周后,研究组出现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的发生率分别为47.8%(43/90)、14.4%(13/90)和0.0%(0/90),对照组出现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的发生率分别为63.3%(57/90)、26.7%(24/90)和3.3%(3/90),研究组子痫以及子痫前期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阻碍病情发展。

    作者:尹晓丹;边海燕;庄建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合理应用

    糖尿病是一种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三大营养素代谢出现代谢紊乱,同时可损害心脏、血管、眼、肾脏、神经系统等器官。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的病理及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血糖。所以,为有效控制血糖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必须合理选择和应用降糖药物,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晓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品管圈在提高药品交接准确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升药品交接准确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名护士及1名主管护师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药品交接准确率。结果药品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有药品剂量错误、药品种类错误、药品数量错误、药品科室送错等,实施品管圈活动前,上述人员药品交接过程中药品剂量错误率、药品种类错误率、药品数量错误率、药品科室送错率分别为1.73%、1.23%、2.04%、0.72%,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分别降低至1.09%、0.86%、1.36%、0.51%,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升药品交接准确率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于金冉;韩秀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现状与思考探讨

    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显示存在着突出的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现象,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有很多,例如无指针用药、较大剂量用药、过长时间用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等等,发生这些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因有很多,如医疗技术方面、医疗卫生体制、临床医务人员缺乏使用抗菌药物方面的知识等。为了改善当前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需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逐步开展公众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的教育。

    作者:刘国寨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ICU患者使用身体约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身体约束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为控制ICU患者躁动及预防和减少其干扰治疗和保证其安全的临床常用保护性措施之一。然而临床上存在诸多不够规范的身体约束,大多未显示明确的身体指征,约束器具不规范,知情同意告知不全面及安全性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有必要制定ICU身体约束使用指南,建议应用规范的约束器具,完善告知程序,加强约束过程中的护理,提高其安全性。

    作者:海兰;滕月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住院药房全自动包药机的实际运用与体会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和人民大众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升,住院药房个体化、单剂量的调剂模式逐渐被各大医院选用。全自动包药机的出现不但可以避免人工调剂存在的各类问题,而且可以加强对拆零药品的管理,保证药品质量。本文结合我院住院药房全自动包药机实际操作和管理,分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使用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周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士临时医嘱执行后未签字率的影响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护士临时医嘱执行后未签字率,保证护理安全。方法按品管圈理论的步骤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分析导致护士临时医嘱执行后未签字发生的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护士临时医嘱执行后未签字率由活动前的1.99%降低至活动后的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升护士综合素质,降低护士临时医嘱执行后未签字率,降低安全隐患,提升护理质量,加强医护配合,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李苗苗;张姝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预防分析

    目的:普及知识预防和治疗中老年骨关节炎。方法搜索骨性关节炎危险因素及防治的文献,筛选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研究的文章。结果防治方法首先要去除诱发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结论有效的去除诱发因素具有明显的预防和降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

    作者:李振;郭新;宋晓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影响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创伤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患者骨折后若缺乏功能锻炼,可因为组织缺损、肿胀、瘢痕挛缩、肌肉萎缩、肌腱挛缩、关节僵硬等造成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因此骨折后除了正确的治疗外,患肢早期的功能锻炼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然而患者患肢在骨折早期会出现疼痛、肿胀和活动功能障碍等不适,患者会产生紧张、恐惧等而往往不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有学者指出,任何治疗方法都无法取代功能锻炼,它是骨折治疗中十分重要和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必须依靠患者自身才能完成。因此,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对骨折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影响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作者:黎裕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指严重的创伤,尤其是长干骨骨折后,因创伤反应导致血液中形成脂栓及骨折处骨髓脂肪组织(直径>8μm)经破裂血管入血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本文对骨折后FES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安慧霞;张晓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肺纤维化小鼠Smad3/7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中smad3,smad7蛋白表达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10 mg/kg,20 mg/kg,40 mg/kg)治疗组。对照组小鼠气管内灌注生理盐水,其余小鼠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制备肺纤维化模型。给药后第2天开始阿托伐他汀组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第7,14,28天分别处死各组小鼠4只,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smad3,smad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smad3蛋白表达均降低,smad7蛋白表达升高,且降低及升高程度均与阿托伐他汀剂量呈正相关。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轻小鼠肺纤维化程度,其减轻与Smad3/7通路密切相关,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褚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