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
  • 国际刊号:1004-0137
  • 国内刊号:12-1188/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9
  • 周期: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46
  • 全年订价:20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食品与健康杂志   2016年7期文献
  • 贵州状元蹄

    “状元蹄”是贵阳市青岩古镇的一道传统美食,历史悠久,口味独特,深受四方来客的喜爱.来到青岩古镇,是一个烟雨蒙蒙的下午,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因为我知道,有一道难得的美味正在那儿等着我.先解释“状元蹄”为何物,它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卤猪脚.猪脚又称猪蹄,通常是指猪的脚部(蹄)和小腿,有的地方也叫“元蹄”.在我国,猪蹄是人们喜食的肉食之一,常常被烹制成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诸如葱炖猪蹄、红烧猪蹄、大蹄扒海参等.

    作者:周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温州三丝敲鱼

    在浙江温州,地方风味小吃品种繁多,口味鲜美独特,别有一番滋味在嘴边.其中三丝敲鱼是温州一道有名的特色美食,以鱼片透明亮丽,光滑洁白,汤清味醇、鲜嫩爽滑深受食客的喜爱,与锦绣鱼丝和爆墨鱼花并称为瓯菜三绝,是来到温州游玩不可不品尝的美食.

    作者:钟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莱州鲜味

    莱州旧称掖县,乃田单封地.《战国策》言,“益封安平君(田单)夜邑万户.”夜邑,就是掖县,也就是莱州.也就是说,在遥远的几千年前,中国还在竹简木渎年代,这儿就是一个人口繁盛之处,是一个古郡.莱州靠海,西北就是渤海湾,海水浩荡,浑然汪洋.站在海边,举目望去,清晨之际,海天一线,白光摇荡,由白变红,再血红.随之,一轮红日吐出,水天一色处,犹如丹砂泼洒,胭脂铺水.此刻,连水上行驶的船只,和船上渔人的剪影,都红黑驳杂,如铁匠炉中夹出的红铁一般.此景,莱州得天独厚,独此一份,很是壮观.

    作者:余显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文茶雅集——日本茶史(上)

    在唐宋时期,茶与茶文化不断地输入日本,到目前为止在日本文化中,茶文化可以算作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它体现了日本人的生活规范,或者可以说是爱茶人的心灵寄托之所在,因此,有人说日本茶道与哲学、艺术都有关联,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古川徼三的《茶道美学》中说道:“艺术、社交、礼仪、修行,是茶道中应该包含的四个内容.”茶道存在于日本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中,首先形成于唐宋时期日本向中国学习阶段,而后又带有日本历史文化自身的特色,体现了其宗教特征的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日本艺术的一面.

    作者:宋权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涪陵榨菜寄乡愁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掷与巴江流到海,切莫回头.”清人左辅羁旅巴蜀山川,无法压抑乡愁,竟将桃花花瓣撒入长江,希望带走自己的思念.词中涪州就是涪陵,它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王陵多在此而得名.临水筑城,古之通例.一则江河为天然屏障,便于保境安民;二则尽享舟楫渔猎之利,善加利用可衣食无忧.凡两江交汇处皆出名城,攀枝花、重庆、宜宾、涪陵均在此列.

    作者:彭忠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醋椒鲤鱼亦风流

    老话形容天津人三天不吃鱼就要学猫叫.若说吃鱼,在九河下梢的天津卫恐怕到处都有美食家,各色美味并不稀罕,可是偏偏有一道醋椒鲤鱼让“卫嘴子”百吃不厌,传流至今.缘何?一方水土育人;名流青睐传名.津沽港塘洼淀星罗棋布,鲤鱼盛产且肥美鲜嫩,营养价值颇高,特别是蓟县的州河鲤鱼古来就享有“御膳鲤”的美誉.

    作者:由国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夏季须养心,预防情绪中暑

    人体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胃.夏季的炎热易干扰心神,使心情不宁,心跳加快,加重心的负担,诱发疾病.因此,夏季养生的一大关键就是养“心”.但是这里所说的“心”并非仅仅指“心脏”,但是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夏季养心,预防情绪中暑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作者:孟昭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家常调味料,亦须防风险

    一日三餐,是日常生活的永恒主题,要烹调出色香味俱全的日常三餐,各种调味料不可或缺.不过,各种调料也要适量地正确使用添加,否则会带来健康风险.家常调味料的种类咸味调料烹饪应用中咸昧是主味,不仅一般菜品离不开咸味,就是糖醋味、酸辣味等也要加入适量的咸味才能使其滋味浓郁适口.咸味调料包括酱油、食盐、酱等.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教你正确认识维生素

    现如今,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维生素产品让人应接不暇,然而,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表明,过多摄入维生素不但不会保证营养的均衡,反而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其实,补充维生素并非越多越好,服用维生素片也不能代替天然食品.

    作者:黎淑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行走坐卧养生经

    我国传统养生学中,提倡“坐有坐姿,站有站相,躺有躺样”,“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老百姓也常说“行走坐卧皆功夫”.那么,这门“功夫”到底应该怎么练呢?

    作者:严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碘盐,吃还是不吃?

    近年来,加碘盐备受质疑,有关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也备受关注,网上更是盛传“食盐添加碘酸钾降低生育能力”,甚至中国的碘盐强化还被说成是美国人“灭华工程”的大阴谋.碘盐,吃还是不吃呢?

    作者:段梅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人巧选解暑饮料

    天气渐热,人们愈发青睐饮料.年轻人经常喜欢喝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啤酒,但对老年人而言,多喝这类饮料对身体是弊多利少.那么,老年人应该饮用哪些饮料才既健康又解暑呢?茶茶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多糖类和钙、镁等无机元素,还含有多酚类和生物碱.夏季喝茶,不但可补充水分,而且可提神醒脑.茶叶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抗衰延寿的佳品.同时,茶中富含的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防治心血管病及癌症的双重功效.不同体质的人,可选择不同类型的茶叶,健康人以绿茶为佳,胃寒者则以红茶、乌龙茶为好.

    作者:榕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夏季巧除“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湿邪”逐渐被大家重视.湿邪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自然界空气潮湿、环境潮湿,比如被雨水淋湿、居住地潮湿,湿邪入侵人体致病.内湿,指人体内部由于自身体质的原因导致消化系统运作异常,水湿运化异常,体内的湿气比较重.重要的原因就是“脾”出现问题,中医讲脾主运化,主要运化水湿,脾功能出现异常直接导致水湿运化异常.如果将湿邪再形象一些比喻的话,可以将它理解成我们身体内的垃圾,这些垃圾身体本身不能把它排出去,累积过多,久而久之会引发更多的疾病.

    作者:杨传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请为宝宝创造一个无烟的家庭环境

    许多父母长年累月地为孩子做着爱的奉献,总想好好表现.殊不知,让每个家庭成为无烟之家,是父母对家庭和孩子起码的“表现”.烟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国有3亿吸烟者,7.4亿人受到二手烟危害,每年有12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吸烟者不但损害自身的健康,他们吸烟时产生的二手烟,也会给不吸烟者造成危害,引起肺癌等恶性肿瘤、慢阻肺、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严重疾病,尤其可危害孕妇、婴儿和儿童的健康.

    作者:高维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夏日饮食保健“四原则”

    夏季三个月,气候炎热,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汗液蒸腾.在这样的季节,重视饮食养生,顺应自然、提高身体素质、防病保健会大有裨益.夏日饮食养生有以下四原则.一是要“清淡”.夏日气候炎热,湿热熏蒸,人们不但心烦气躁,由于湿热容易伤脾,人的食欲往往也会下降.所以,对夏日饮食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力求做到清淡爽口,以增进食欲.1.多吃果蔬.夏季是蔬菜、水果丰盛的季节,应适当多吃些番茄、茄子、豆角、黄瓜、冬瓜、苦瓜、豆芽、桃子、香蕉等蔬菜、水果,既清淡爽口,又能补充维生素C等,对防病保健为有益.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七月流火,这些吃法不该火

    进入7月,流火的天气又让人食欲不那么振奋了,朋友圈里那些“神一样的吃法”又开始流行了.看起来高大上的美食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自己在家DIY,什么鸡蛋摇一摇再煮可以得到黄金蛋啦,什么剩饭剩菜放上奶酪再微波变成奶酪焗饭啦,老干妈花生酱烤面包啦,明火烤棉花糖啦,是不是看得您也心痒难耐?不过作为营养师的我,带着一种天然的职业病来看这些吃法,总觉得有些隐忧.

    作者:念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自榨油更健康吗?

    食用油为居民生活之必需品,每天都要食用,消耗量也比较多.它不仅仅增加食物的口感,更与健康息息相关.如今吃油不仅要吃得安全,更要吃出健康来.重视养生之道的老年人在食用油的选择上慎之又慎,有些老年朋友特别迷恋自榨油,经常自己去集贸市场或农村的小作坊里购买原材料现场榨油,或者买台榨油机,干脆自己在家里榨油吃.认为这样亲眼目睹做出来的食用油比我们从超市里购买到的食用油更健康,更安全.这样做出来的自榨油或土榨油是否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既安全又健康呢?

    作者:王桂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小番茄功效大

    番茄,别名西红柿、番柿、狼桃、洋柿子、金苹果、爱情果等,为双子叶植物纲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番茄是一种既可当做水果,又可作为蔬菜的果实,是我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它味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A、C、P、B1、B2)、胡萝卜、素、蛋白质、无机盐(钙、锌、钾、铁、磷、锰、铜、硒、碘和镁等)、碳水化合物,以及烟酸、苹果酸、柠檬酸、番茄红素、芦丁、谷胱甘肽、生物碱等多种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3倍,硫胺素、烟酸的含量更堪称是蔬果之冠.番茄的营养成分较为全面,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它基本上都能供给.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崖蜜松花熟,山杯竹叶新——药食保健话蜂蜜

    我们常把勤劳的人比做“蜜蜂”,因为它每采50毫克的花蜜,多能酿出15毫克蜂蜜,7万次的采集劳动才酿造出1000克蜂蜜.蜂蜜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汉朝的时候就已经作为甜味饮品,古代又叫冬酿,宋代文人苏辙有“井底屠苏浸日方,床头冬酿压琼浆”的诗句.蜂蜜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提供能量而不增加脂肪,被誉为“大自然中完美的营养食品”.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说橄榄话健康

    回忆起上学时接触的外国美食,无法让我理解的就是法国人对于橄榄的热爱.每次吃饭,少了橄榄就好像少了油和盐一样,可我却觉得橄榄这种味道怪怪的东西没什么吸引力,也许这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不过随着对橄榄认识的逐渐加深,似乎也被它的魔力所吸引而不能自拔了.说到与橄榄相关的东西,大家可能会想到白鸽叼着的橄榄枝,或者沙拉中零星点缀的小颗粒,这些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作者:夏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闲说苋菜

    苋菜又叫米苋,属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苋之茎叶,是一古老菜种.《尔雅》中称“蒉,赤苋”.苏颂曰:“人苋、白苋俱大寒,其实一也.但大者为白苋,小者为人苋耳.其子霜后方熟,细而色黑.紫苋茎叶通紫,吴人用染爪者,诸苋中惟此无毒,不寒.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昧辛.五色苋今亦稀有,细苋俗谓之野苋,猪好食之,又名猪苋.”李时珍日:“苋并三月撒种,六月以后不堪食,老则抽茎如人长,开细花成穗,穗中细子扁而光黑,与青葙子、鸡冠子无别,九月收之.”《随息居饮食谱》:“苋通九窍.其实主青育明目,而苋字从见.”

    作者:潘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荷女、獭祭与食荷

    中华民族是个非常爱花的民族,传说农历每年二月二十日是百花的寿辰,但唯独荷花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有着独享的生日.每逢农历六月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它先叶后花,花叶同出,一面开花,一面结实,蕾、花、莲并存.在花茎顶端,怒放着红色、官粉色、白色与黄色的花,与碧玉般硕大的绿叶交相辉映,画出了夏的葳蕤与灿烂.

    作者:爨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痛风患者食疗方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累积而引起的疾病.痛风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嘌呤的代谢紊乱,排不出去,尿酸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过高,在软组织如关节膜或肌腱里形成针状结晶.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痹”“历节”的记载.中医认为该病常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脾胃失健、痰湿阻滞经络,或因热毒侵袭、流窜经脉,使气血运行失畅,不通则痛而发病;也可因病久肝肾气血不足、经脉失养而致.临床常见湿热壅遏、痰湿阻滞和肝肾亏虚等证型.痛风患者应遵循把血尿酸降下来的食疗原则,同时还需根据其临床症状辨证用膳.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让速冻饺子跟新鲜饺子一个味儿的两大法宝

    速冻饺子每家儿都会有,不管是买的,还是自己包完冻起来的,常备着,为的就是吃起来方便.但方便是方便了,问题也就跟着来了:冻过的饺子,由于水分流失大,口感上会比新鲜的差很多.特别是饺子皮儿,吃起来一点儿都不劲道,甚至完全失去了弹性,口感很糟怎么办?嗯,你猜对了,按套路来说,我该支招儿了!想让速冻饺子和新鲜饺子一个味儿,就这样做.做法1.煮饺子的水烧开后,放入15~20毫升食用油(法宝一),随后再加入提前切好的葱段儿(法宝二),煮30秒钟左右.2.待水再次沸腾时,放入速冻饺子,用勺子背面沿着锅底慢慢顺时针方向推动,防止饺子粘在锅底.3.开锅以后,加入清水,继续煮,如此反复3次,等饺子都漂在水面上,个个儿都鼓起大肚子了,就熟了.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豆豉虾

    原料:新鲜大虾500克,西兰花1棵,黄色彩椒半个,大蒜3瓣,姜3片,干豆豉30克,香葱1根.调料:黄酒4汤匙(60毫升),盐1/2茶匙(3克),植物油1茶匙(5毫升),黄酒1汤匙(15毫升),生抽1汤匙(15毫升),清水2汤匙(30毫升),糖1/2茶匙(3克),盐1/2茶匙(3克).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清脂开胃山楂汤

    原料:山楂干30片,山楂糕200克,莲子10克,葡萄干10克,枸杞10克,银耳1小朵,人参果(蕨麻)10克,百合30克,冰糖50克,咸桂花10克.做法1.山楂干、莲子和银耳浸泡软,洗净备用.2.浸泡过的山楂干,连同浸泡的水一起倒入搅拌机中打碎(水量是山楂的3倍即可,不要太多,否则在搅打时,水会喷出).3.打碎的山楂汤倒入电饭锅中,再加入80毫升清水,加入葡萄干、莲子、枸杞、银耳、人参果、百合和切块的山楂糕、冰糖和咸桂花,然后按下电饭锅的“汤”键,选择“菜汤”即可.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海米鸡蛋羹

    原料:鸡蛋2个(约11 0克),凉白开150克,海米6只调料:黄酒1茶匙(5毫升),生抽1汤匙(15毫升),香油1/4茶匙(1毫升).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发酵的时光

    七月,空气里弥散着万物生发的酵素,盛夏即将登场,分分钟不能等待.这个季节的醉虾醉蟹好吃.清代美食大家李渔聊醉蟹:“世间好物,利在孤行”.在他眼里,一切对螃蟹的煎炒烹炸都是多余的.酒香渐欲迷蟹眼,膏肥糟美醉胃肠.李渔的醉蟹做法类似于糟蟹,将膏肥团脐的雌蟹洗净并完全晾干,罐底铺糟,放蟹,再铺糟,如此层层叠加.将满时,加半斤盐、半碗酒、半碗醋后封罐口.七日便可享用,吃到第二年也不会坏.

    作者:林岩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绞股蓝、决明子等中药煲水喝能降血压吗?

    问:本人今年72岁,患高血压七八年了,目前血压控制还算可以.近有人介绍一个药方,用绞股蓝、决明子和浙贝每日煲水当茶喝,请问此方对降血压是否有帮助?坚持当茶喝的方法是否可取?答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高血压病需终生服药,调整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绞股蓝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益气安神、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功,研究表明其对血栓有抑制作用,可降压调脂;决明子味甘、咸、苦,性微寒,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能浙贝母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之功.三药合用确实有一定的调脂降压作用,但三者均属苦寒之品,长期服用易损脾胃,造成腹泻,不适合脾胃虚寒之人长期服用.特别要注意的是,决明子含有大黄酚、大黄素等化合物,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肠道病变,一般建议炒后服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粗粮真的多多益善吗?

    问: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粗粮有益于身体健康,那么粗粮吃得越多对身体越好么?食用粗粮时有没有需要注意的问题?答:适量进食粗粮,增加纤维素,确实对人体有益,值得提倡.由于健康、自然的饮食习惯已渐渐深入人心,使人们对粗粮越来越寄予厚爱,以至于出现粗粮的价格高于细粮的情况.的确,粗粮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本身会对大肠产生机械性刺激,促进肠蠕动,使大便排泄畅通.这些作用对于预防肠癌和由于血脂过高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好处.此外,纤维素还会与体内的重金属和食物中有害代谢物相结合排出体外.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延缓白内障发展,饮食上该注意什么?

    问:本人今年51岁,去年做眼科检查的时候发现有轻度白内障,但是视力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其他检查指标也正常,暂时没有手术治疗.请问有什么预防加重白内障发展的饮食方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敷面膜因人而异么?

    问:人人都可以敷面膜,但为什么有的人敷完面膜之后皮肤超好,有的人却完全没有效果呢?答:其实不同肤质的人做面膜是大有讲究的.对于敏感肌肤,膏状面膜比片状面膜更好用.屏障机能弱、皮脂膜不健全是敏感性肌肤的大问题,这也就是很多人在使用片状面膜之后肌肤容易不适的原因.比起片状面膜,含有更多油脂的膏状面膜更适合敏感肌肤使用,它的渗透性更好,同时还可以帮助补充必要的油脂,使肌肤更强韧.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七月养生食材推荐

    七月份是一年中热的一个月,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天气变得闷热、潮湿.为避免中暑,此时应尽量减少在中午时间外出,出汗较多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在使用空调时,注意温度不要设定过低.户外运动应选择早、晚进行,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游泳等运动项目.这个月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过食寒凉.饮食方面可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暑、祛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薏苡仁、赤小豆、茯苓、冬瓜、西瓜、乌梅等.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应季食材及其养生食谱.

    作者:战雅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香蕉牛奶大解析

    近市面上特别流行的一种新款乳制品——香蕉牛奶,以其酸酸甜甜的口感,被许多家长认为“牛奶+果汁=多重营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那么,这款牛奶饮品里边,到底含有多少牛奶?多少香蕉?还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吗?其实很简单!下面带您看一看,算一算,真相即刻揭晓.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天妇罗印象

    说起“天妇罗”,历史可是相当悠久了.这个词据说源自葡语,即“快一点”之意,当时是为了以较快的速度取得可充饥的食品.由葡萄牙传教士于16世纪传人日本并流行开来.天妇罗在不断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与寿司、荞麦面共同撑起江户美食界的一片天.那天妇罗这个名字又是什么意思呢?那么,请您闭上眼睛,想象天上的仙女衣袂飘飘自的样子.

    作者:懿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夏季美丽的食材——木槿花

    亭亭映清池,风动亦绰约;炎天众芳凋,而此独凌铄.人类食花有悠久的历史,曾经普遍存在.有位吃花的朋友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吃花是风雅,也是惜物,因为与其让花落自枯萎,不如善加利用,以花入馔,何尝不是一宗赏心乐事?朋友还举云南人为例,说云南菜不乏以鲜花入馔的美食,因为深感无可奈何花落去,而把行将落去的花儿当作食材,设计成形形色色的花膳食谱.

    作者:萌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夏日简餐

    夏天到,蚊子闹.天气热本来就烦,蚊子再一闹就更糟了,可是还有美食能缓解心情呢,想想吃什么就好了.一般来说,夏天的饮食比较清淡、简单,但是在天津不完全是这样,像绿豆稀饭、烙饼炒鸡蛋、炒豆芽菜、炸茄夹、烧茄子、拍黄瓜、麻酱面、打卤面、西红柿拌白糖等,这都是老天津卫夏天的饭食,您看既有油腻又有清淡.

    作者:张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面食的酵母发酵与化学发酵

    很多家庭每天都离不开作为主食的馒头,尤其是在北方.由于生活节奏在加快,绝大多数的人很少有时间在家里自己蒸馒头,而是选择在附近的超市社区买馒头.那么,社区店里号称老面发酵的白白胖胖的大馒头,真的是天然发酵的吗?其实,时下很多市面上售卖的“发酵”面食,都是用食用碱、小苏打、泡打粉来发酵的,看似松软,其实并不是用天然酵母制作.我们日常购买时该如何区分并选择发酵食品呢?一般情况下,制作馒头等面食发酵主要有两种形式:酵母发酵法,膨松剂化学发酵法.

    作者:王潍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发酵的奥秘

    发酵是老祖宗传下的一种绝妙方法,做出的食品独具美味且营养独特,但是大家可能对发酵还不是特别了解.它们的工艺是怎样的,得来的食物有何独特营养价值?发酵食品是通过各种微生物发酵制成,可以放心食用吗?下面,咱就来聊聊发酵的奥秘.发酵,通常是指微生物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特别是食品工业,依靠发酵技术生产出许多受人们喜爱的发酵食品.

    作者:王思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素食佳肴徽州毛豆腐

    2012年的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一大拨美食,让我们不仅饱了眼福也饱了口福.在依山傍水的徽州,藏匿着一种只有此处才有的人间美味,普通却又独特.有一句关于它的顺口溜流传甚广——徽州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您猜对了,这就是安徽驰名中外的素食佳肴——毛豆腐.

    作者:王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世界各国的发酵美食

    发酵食物并不算是由人类发明的,而是因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观察到一种自然现象,然后进行了再加工而得来的.由于地理差异,不同的地方,就会观察到不同的自然现象,而各个地方的剩余食物不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综观各国的饮食,发酵食物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从调味料到主食、从固体到液体,覆盖了各种食物分支.

    作者:范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夏日须当心紫外线过敏

    很多人都喜欢阳光明媚的天气,但如果外出时忽略了防晒,一些特殊体质的人就易患上光敏性皮炎.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的脸、颈、手臂等部位会出现丘疹、红斑、水疱、脱屑等,还会伴有瘙痒.人群中约有30%的人会对紫外线产生过敏,其中室内工作的人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比室外工作的人高,青年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比幼儿及老年人高.因此,青壮年与室内工作者应慎防发生紫外线过敏.

    作者:雁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夏季皮肤老过敏,小心手机捣乱

    自从王奶奶的女儿给她买了一款智能手机之后,她就爱不释手,用手机打电话、发微信、看评剧视频、听广播,用得非常熟练.可是,进入夏天以来的一天,王奶奶突然发现耳部发红,一段时间后发展成整个耳朵呈粉红色,外部皮肤也开始脱落.接下来,她的手心也出现了发红、脱皮症状.这可把王奶奶的女儿吓坏了,她赶紧带王奶奶到医院过敏反应科就诊.经过检查,医生发现王奶奶的症状并不是全身性的,仅仅是部分接触点出现湿疹,且只存在于局部表皮,经过初步判断,认为是对接触性化合物过敏.经过斑贴检测,发现王奶奶对氯化钴、硫酸镍、重铬酸钾的合金制品化合物过敏.王奶奶和她的女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她的皮肤过敏,主要是手机金属框造成的.随后,医生建议王奶奶的女儿给王奶奶的手机换一个橡胶套,又给王奶奶开了口服和外用药,嘱咐她按时服药,后来,王奶奶的情况就大为好转了.

    作者:罗冬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夏季凉席使用不当易患皮炎

    炎热的夏季,许多人喜欢在凉席上睡觉.在睡完凉席之后,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容易出现分布不均的红斑、丘疹等,痒得人心神难安,觉也睡不好.夏季由于高温和高湿,本身就是皮肤病多发期,而很多的皮炎都是由于使用凉席不当造成的.

    作者:李兰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