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总结25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偏晚,病程较长,易于侵犯皮肤,淋巴结转移率较高,雌激素受体阳性率较高,预后与腋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状态等因素有关.结论 男性乳腺癌应综合治疗,预后较差.
作者:谢伯剑;余文杰;曹飞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笔者用中药枇杷清肺饮加甲硝唑联合治疗痤疮患者6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门诊痤疮患者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15~32岁,平均24岁.病程2个月~3 a,平均2a.主要皮损为炎性丘疹,脓疱,伴有皮脂溢出.1.2治疗方法口服枇杷清肺饮(枇杷叶19 g、桑白皮15 g、黄芩15 g、生山栀15 g、生山楂15 g、白花蛇舌草30 g、生石膏15 g、生甘草6 g、丹皮15 g、赤芍15 g、生地15 g),水煎服1剂/d;同时口服甲硝唑0.2 g,3次/d.
作者:谢荣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膏方是中药的传统剂之一,是中医调整机体功能、治疗慢性疾病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进补方案.前贤对膏方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曾有非常丰富的论述,笔者悉心体会前贤膏方的临证心法,并将之运用于多种慢性病和疑难病的f临床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突破了只有虚证方可服用膏方的局限,现举以案例,谈几点自己在临床中应用膏方的体会.
作者:江松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疼常见病因之一,多见于青壮年和中老年人.2004-2006年笔者采用针灸与穴位注射,内服中药,推拿按摩,中药离子导入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褚韩生;王耀荣;刘建桥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原因和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原则,以寻求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方法 对20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用药、心理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等综合治疗措施,6周为1个疗程,评价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前列腺液实验室检查结果改善情况.结果 症状改善有效率91.3%,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改善和转为正常率85.9%.结论 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并辅助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前列腺按摩、心理辅导、饮食调节、盆浴、避免熬夜和适当运动等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郑伟;陈鑫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轻者影响美观及引起角膜散光,重者影响视力.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胬肉的主要方法,其术后复发率为20%~30%[1].复发性胬肉再手术后复发率更高,再手术时易发生角膜、巩膜穿孔,内直肌损伤.笔者采用同侧患眼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20例22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忠岭;王志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以中西医结合加调护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安;唐德刚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中药的发展与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普遍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物质,药性平和,毒副作用少,安全可靠,没有不良反应(ADR),这是认识的误区.现在许多中药人工种植,使用化肥、杀虫剂等,加之中药注射剂新制剂新品种不断开发,使其ADR也日渐增加.据国家药监局统计,2006年全年药物ADR病例36.9万份,其中中药注射剂占14%~15%,且中重度ADR占1/3以上,故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已成为新的讨论和研究热点.现将中药注射剂的ADR及预防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吴月瑛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是中老年人的多发骨折,常造成桡骨远端关节面粉碎、塌陷.手法复位常常不能恢复关节面的平整,造成肢体短缩、关节畸形等后遗症[1].我院2002年3月-2006年3月采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的方法治疗31例此类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坚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和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86例青先眼患者滤过手术后的病例资料.结果 术后45眼发生浅前房,经治疗后均恢复前房形成,眼压控制良好.结论 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主要为滤过过盛、结膜切口渗漏、脉络膜脱离和恶性青光眼,应针对不同原因做出相应的处理以形成前房.
作者:宋亚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笔者近年成功治疗20例睾丸扭转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睾丸扭转患者共20例,年龄2~30岁:左侧12例,右侧8例.发病到就诊时间2h~20d.患者均有睾丸疼痛,伴同侧腹部、腰部不适或疼痛6例,伴恶心呕吐、发热2例,伴大腿内侧放射痛3例,5例夜间睡眠时发病(多为凌晨).1例有外伤碰撞史,3例发病前有剧烈活动史.体检可见患侧睾丸上抬呈横位、肿胀、拒按,抬举试验(Prehn征)(+).15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表现患侧睾丸增大,回声低不均匀,睾丸血流减少或完全消失.
作者:张浩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中暑主要发生在热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群中,尤以高温、高湿环境工种的人群多见.除起决定作用的环境因素外,人群的健康水平、年龄及对高温、高湿环境的耐受程度以及预防措施对中暑的发病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症中暑的病死率很高,笔者曾救治5例此类患者,4例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青青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近年来伽玛刀在临床的应用取得较好疗效,但也伴有一些并发症,有些甚至非常严重,如常见的放射性脑水肿,其治疗较为棘手.笔者回顾分析了近2 a来我院15例伽玛刀术后放射性脑水肿患者资料,现就其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费杏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一种青少年多发的脊柱畸形,女性多于男性,常在青春期进展迅速.脊柱侧弯时有一个或几个节段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弧度,胸廓、肋骨、骨盆甚至四肢的长度都随之变化,甚至影响到呼吸功能,导致心脏变化甚至脊髓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2003年3月-2006年10月对11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春霞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泪囊、眦角和结膜内有较多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后导致鼻泪管堵塞,长期溢泪.现国内外多采用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与传统鼻外进路泪囊鼻腔造口术相比,避免了传统手术所需的颜面部切口,面部无瘢痕,并能更好地防止鼻腔内造口阻塞,并发症少,疗效高,再次手术可行等优点,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方式,备受女性患者的喜爱.我院2001年4月-2006年3月治疗22例患者.疗效不亚于鼻外进路[1].现将22例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魏晓玲;吕伟枝;张春梅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手术对患者的心理会造成很大影响.患者对手术会产生强烈心理反应,如得不到有效的护理,会妨碍手术和患者身体的恢复,甚至造成身心并发症和后遗症[1].我国在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上升到18.46%[2].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显得更为突出,它不仅能使老年患者在手术中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并能与手术医生、护士取得密切配合,从主观上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有利于手术后的康复.
作者:贾春艳;刘俊香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腔内激光术(EVLT)是近年国内外研究的一门新技术,其原理是用激光的能量通过1根很细的光纤直接到达大隐静脉腔内,激光热能能毁损血管内膜,导致血管闭合和纤维化,使静脉永久地闭合[1],因其微创、痛苦小、术后几乎无瘢痕、住院时间短等特点而深受患者欢迎.我院2005年12月至今共采用EVLT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3例(共53条下肢),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章雅萍;俞飞燕;张芳燕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经鼻胃镜检查术是利用超细内镜通过鼻腔进行胃镜检查的方法,该类检查避免了传统内镜检查的较多不适感,如恶心、呕吐、咬管等[1],是目前患者乐于接受复查的新型胃镜检查方法之一.护士在整个检查的前、中、后期需做大量的准备,配合医生工作,以确保检查安全顺利进行.我院内窥镜室自2006年9月引进经鼻胃镜检查术起至2007年5月,共有1206例患者接受了检查.反应良好,感觉舒适.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汤书勤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实施的外科手术,以重新建立血流通道,改善心肌血供,消除症状,延长寿命.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赵亚丽;康波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癔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30例癔症惠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女性占88%;其中已婚女性78%;农村及外来人口50%;文化水平低、家庭纠纷、人际关系、经济困难等引发多见.结论 癌症虽然起病急骤,但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暗示及对症治疗效果好.
作者:高爱凤;万莉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在麻醉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困难插管的情况,以往只能利用普通喉镜,无法清晰地判断原因及程度,导致手术无法如期进行.我院在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准备后,对1例困难插管患者在可视喉镜下行气管插管取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立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躁动是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不仅导致耗氧量的增加,血压剧升,脑压增高,颅内再次出血等一系列变化,还可能导致意外拔管、撞伤、坠床、损坏医疗设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加强躁动患者的护理,减少或减轻躁动的发生,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而引起躁动的原因也不尽相同.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收治颅脑损伤躁动患者102例,现将躁动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林美红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损伤占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的首位,发生率占腹部损伤的40%左右[1],多因脾区受直接暴力撞击,病情变化快,常导致腹腔内大出血、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我院2003年1月-2007年5月共收治29例脾破裂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扣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52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观察的重点及护理方法.结果 所有病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部分发生并发症,经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均能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术后严密观察胃肠道反应、腹痛、发热、肢体血液循环等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合理饮食等是护理的重点,早期发现并发症并有效地采取医疗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中晚期喉及下咽癌、体质虚弱、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常采取Pearson喉近全切除术,既能切除肿瘤,还能保留患者的发声功能,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作者:胡慧群;何亚伟;付月霞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根据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特点,做好周密的术前准备,熟悉和掌握腹腔镜仪器器械的性能及使用,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医生,就能使手术顺利完成.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术前周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精心器械保养是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秋英;李荷花;陈金妙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伤残率均高.据我国近年来的统计表明[1],在脑血管病的死因中居第2位.仅次于恶性肿瘤.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123例,87例发生并发症,现将护理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吕全梅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5例患者做好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加强宣教,保持膀胱冲洗通畅,避免并发症.结果 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结论 通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可以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白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蜂贝化瘀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患者分为3组.中药治疗组24例服用蜂贝化瘀胶囊,中药对照组22例服用参芪降糖颗粒,西药对照组17例服用降糖西药.观察患者眼底、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丙二醛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中药治疗组眼底病变有明显好转,有效率为75%,中药对照组为68%,西药对照组为59%;中药治疗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丙二醛含量有明显下降(P均<0.05),与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蜂贝化瘀胶囊治疗2型糖尿痛视网膜病变疗效肯定.其在改善眼底病变、降低血糖、抑制脂蛋白非酶基糖化、改善血脂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晓东;齐恒;段文卓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3(IL-1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9、IL-13的浓度.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清IL-9、IL-13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IL-9、IL-13等萸性细胞因子的测定对于评价炎症程度厦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庄立斌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老年进展期胃癌内科治疗的合适方案.方法 42例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18例及中药联合化疗组24例,均接受改良的FOLF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85 mg/m2静滴,第1天;亚叶酸钙(CF)100 mg/m2快速冲入,5-氟尿嘧啶(5-Fu)400 mg/m2,第1-2天;5-Fu 600 mg/m2,持续静滴20 h/d,第1-2天;21d为1个周期,共用4个周期.中药联合化疗组同时使用10%鸦胆子油乳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天1次,28 d为1个周期,共用3个周期.观察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FTD)、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毒副作用.结果 化疗组CR 0例,PR 8例,中位FTP 5.2个月,生存质量改善率为50%;中药联合化疗组 CR 1例,PR 12例,中位FTP 6.1个月,生存质量改善率为67%;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化疗组为44%,中药联合化疗组为25%.结论 mFOLFOX方案一线治疗老年中晚期胃癌安全有效,联合应用鸦胆子油乳能增加临床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作者:范晓强;周锡建;李相勇;周仁贵;唐新宇;潘德键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复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清热解毒复方内服外用,对照组予酮洛芬外用,均治疗3周后评价疗效.j皓果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且观察组近期及远期疗效及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清熬解毒复方能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
作者:商善刚;郭爱芹;张慧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索一种检测患儿肺炎支原体(MP)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ELISA法、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分别测定患儿的MP.结果 在71例培养或补体结合试验(CFT)阳性的标本中FQ-PCR阳性率为92%(65/71),DIGFA法MP-IgM阳性率为72%(51/71),ELISA法MP-IgM阳性率为70%(50/71).FQ-PCR阳性率与ELISA和DIGFA二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DIGFA法阳性率和ELISA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或CFT阴性的43例咳嗽发热患者MP均为阴性.结论 DIGFA联合FQ-PCR检测肺炎支原体具有快速、方便、准确的特点,可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作者:喻海忠;袁建芬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2组均行常规抗休克和病因治疗.在此期础上治疗组用血必净100 mL,静脉点滴,每天2次,共7 d;对照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对照.分别于不同时相(静脉注射前、注射后3d和7d)测试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IL-6、IL-8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应用血必净后不同时相点的TNF-α、IL-1、IL-6、IL-8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 血必净可降低脓毒症患者TNF-α、IL-1、IL-6和IL-8的水平从而达到保护器官的作用.
作者:明自强;俞林明;吕银祥;王黎卫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CD62p)与血小板聚集率(PAGM)及血小板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128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三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血小板膜CD62p的阳性百分率和血小板的四项参数.结果 冠心病组94例中CD62p阳性分率(3.707±2.526)%,正常组34例中CD62p阳性分率(1.043±1.016 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冠心病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大聚集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血小板计数(Plt)冠心病组小于正常组,血小板比容(PCT)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62p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和特异指标,可用于冠心痛的监测和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的疗效.
作者:王应志;吕吉元;施展;王睿 刊期: 2008年第27期
1病历介绍患者,女,48岁,因腹痛腹胀2d伴发热入院,查体:T 38.5℃,P 100次/min,R 20次/min,BP 10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软,唇红,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皮损,各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胸部叩诊清音,心音中等,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坦,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肝浊音界正常,肠鸣音1次/min,四肢关节外形正常,活动良好,腹穿少量黄色脓液,血常规WBC 5.0×109 L-1,RBC 3.80×1012 L-1,Plt 78×109L-1,Hb 100 g/L.APTT、TT、PT在正常范围内,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范围,B超示肝胆脾正常,腹腔少量积液,EKG窦性心动过速,腹部CR:未见异常(立位),上腹CT:节段性肠壁肿胀(加强CT),HIV-Ab阴性,HBSAG阴性,HCV-Ab阴性,TP阴性.
作者:朱文刚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白芍总甙(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ia,TGP)是从白芍干燥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单体,有效部位含有芍药甙(paeoniflonn)、羟基芍药甙(hydroxy-paeoniflorin)、芍药花甙(paeonin)、芍药内酯甙(alb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等.新近的研究表明,白芍总甙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张莹;方勇飞;王勇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近年,产科临床会阴侧切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报道,我国部分地区初产妇的会阴切开率已在90%以上[1].术后会阴伤口的肿胀、疼痛及感染问题影响产妇的预后.因此,提高手术质量至关重要.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缝合方法、缝合技巧及缝线材料的选择[2].近年来,对会阴切开缝合术的临床研究有一些新的进展和认识,现将会阴切开缝合术的缝合线的选择、缝合方法及技巧综述如下.
作者:张小静;廖晓琼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乳腺癌的发病率表现出明显的迅速增长趋势,使其成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就世界范围而言,10%~15%的女性在其一生当中会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1].因此,乳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其诊断与治疗就成为全世界各国乳腺癌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目前,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就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目前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乳腺癌的相关基因表达及其蛋白质翻译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和治疗的关系上[2-3].有研究表明,RAR与乳腺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RAR有不同的亚型,其不同亚型的功能及其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却不完全相同[4],其中RARβ2基因作为乳腺癌抑制因子受到广泛的关注,笔者对RARβ2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关如东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线粒体耗氧量占组织细胞所得氧的80%~90%.不能充分获得氧和利用氧时,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无法彻底分解、氧化、利用,释放能量减少,机体便发生各种生理病理变化,如血压升高或血脂、血糖升高.缺氧分四类:乏氧性缺氧、循环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乏氧性缺氧可以吸氧;循环性缺氧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血液性缺氧可以吸氧补血;临床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效果.但是组织性缺氧.即多种缺氧原因混杂导致组织细胞获取氧、利用氧能力降低,目前还没有理想解决方法,伴随着生物化学和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不断进展,提高缺氧耐受力将在多种疾病的治疗、预防中广泛应用.
作者:韩志河;韩建斌;屠玉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心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中心血管病病死率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主要死因,这一变化和发达国家的情况相似.近年来发现,循环系统也具有内分泌功能,内皮素即是由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分泌的一种活性物质,其在心血管系统功能调节和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下面就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心血管病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青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占西方人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位[1],分别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四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十位[2].对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主要为了达到以下3个目的:(1)切除现有病灶;(2)预防肿瘤复发;(3)预防肿瘤进展如肌层浸润、转移.TURBT是目前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金标准.为了预防术后肿瘤复发、演进和转移,在70年代以前,膀胱癌术后通常以塞替哌、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化疗药物进行膀胱灌注治疗,但仍有半数以上患者在3 a内复发,约有20%患者发展成为肌层浸润性肿瘤[1].70年代以后,大量研究显示膀胱肿瘤有免疫原性,并且动物实验也显示卡介苗(BCG)可用于模型动物肿瘤的治疗.
作者:何威;周佩军;沈周俊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搏、呼吸骤停,紧急采取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的抢救措施,称之为心肺脑复苏(CPCR).单纯的CPCR技术如电除颤(AE)、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只能维持重要脏器暂时的血供,要彻底维持自主呼吸、血流动力学以及正常的心律,必须依靠进一步药物治疗.长期以来,药物的使用及其疗效存在较大的争议.现将近年来心肺复苏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进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甜素(SNMC)在大鼠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分别于7,14,28 d时检测各组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SNMC能提高肺组织匀浆中的(S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而且SNMC大剂量组的作用优于中小剂量组,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SNMC对肺纤维化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其体内自由基水平、减轻自由基对肺组织结构的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丁旭春;王新华;王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治疗鼠移植结肠癌的MRI表现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之问的关系.方法 筛选成瘤均匀的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16只,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内皮抑素(6mg/(kg·d))及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连续注射14 d后进行MRI检查,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新生血管密度;通过MRI测量计算抑瘤率,将MVD与MRI首次增强斜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RI检查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2组荷瘤鼠在肿瘤大小、形态、肿瘤内部变化等方面的差异;内皮抑素对肿瘤体积的抑制率约为32%;MVD与MRI首次增强斜率之间具相关性.结论 采用1.5T MR行MRI检查可以较为详细地反映内皮抑素治疗后皮下瘤灶的变化,可在活体无创性测量内皮抑素对肿瘤体积的抑制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血管生成.
作者:段全红;徐万鹏;任斌;刘冲;刘桂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对285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70例腹腔镜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4.7%(270/285);手术时间20~160 min,平均45 min;中转开腹15例.术后2例出现胆漏,行保守治疗后痊愈;6例出现剑突下切口感染.4例出现肺部感染,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3~10 d,平均4.6 d.结论 充分的围术期处理及精细的术中操作是保证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开展的关键.
作者:秦红波;曹浩强;倪全法;费建国;沈亦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开展以来,随着设备器械完善更新、术者经验积累和技术不断提高,其手术适应证逐步扩大.但在施行LC术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胆囊严重萎缩、化脓坏疽性胆囊炎或Calot三角充血水肿、致密粘连瘢痕化等,给LC术带来了一些困难,甚至直接造成严重的手术并发症,除了选择及时中转开腹以外,采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1-2].2001年2月-2007年10月笔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22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应观寿;应敏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1 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经验及主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1 200例施行L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185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1 min;中转开腹15例.无胆管损伤、腹腔内出血、肠穿孔、肠瘘等并发症.随访未发现胆漏、胆管残留结石、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术前准备、妥善处理Calot三角、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放置腹腔引流管是LC的安全保障.
作者:单志强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馀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54例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13例进行了中转开腹,平均住院8.3 d;14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平均住院6 d.术后胆漏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京高;王学军;蔡茂华;王建军;洪来电;李定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高频电刀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和皮肤科以及牙科等各方面.它具有加快手术进程、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手术出血、减轻患者痛苦等优势,备受手术医生的青睐.为了使仪器能长期在手术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把损耗程度降至低水平,提高其安全性,减少护理纠纷,我院制定了一系列安全使用管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军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现代急诊科的定位是急、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同时又是医院的窗口单位.代表着医院的整体水平,也是矛盾的多发地带,突发事件多,面对的人群和病种复杂且节奏快,具有不分昼夜,甚至夜间患者多于白天的工作特点[1].在完成抢救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如重大传染病疫情、群死群伤、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的准备,护士长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
作者:王君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当前设想的生命衰亡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类:大脑皮质衰老学说、免疫学说、自由基学说、分子交联学说、细胞突变学说、自体中毒学说、遗传程序学说等[1].研究发现在生命的衰亡过程中,上述七种学说所述的现象都一定程度地存在,但是任何一种学说都不能说明为什么生命的早期没有上述情况,而生命的晚期才毫无例外地发生这样的改变.在对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哲学知识的不断积累过程中,笔者对生命生长衰亡的规律形成了如下的一些见解.
作者:李冬青 刊期: 2008年第27期
2型糖尿病是由于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自我管理意识欠缺引发的一种疾病,目前尚无法根治,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由于治疗周期长,耗资大,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有些患者甚至乱投医,乱服药,盼望奇迹出现,不少人因此致盲、致残、致死.在临床工作中,如能采取一种有效可行,方便长期坚持的教育方式,可以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与恶化,更能有效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03年7月起,应用量式教育方法对6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等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雪莹;蒋琪媛;黄春客 刊期: 2008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