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影响因子:2.04
  • 创刊:1998
  • 周期:旬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80-258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2003年5期文献
  • 思考病例(41)--请你做一次全科医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博来霉素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胸水34例疗效观察

    作者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用博来霉素联合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3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义明;张水兰;赵玉民;孙晓萍;邵俊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无痛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0岁.2001年11月25日晚7时与他人一起饮酒后,自觉头昏、恶心,并呕吐胃内容物多次,无发热、腹痛、腹胀等不适.次日中午由社区医师出诊患者家中.体检:P 72次/min,有力、规则,血压100/60mmHg,精神稍差、四肢温暖.心肺(-),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异常包块,未叩出移动性浊音.给予10%葡萄糖液500ml,加入肌苷,VB6、Vc,能量合剂等以及17-复合氨基酸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于晚8时液体输完,排尿一次约400ml.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恶心及呕吐停止,无发热及腹痛.晚9时30分入睡至12时均无异常表现.

    作者:刘明友;胡文彬;纪道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金纳多治疗老年痴呆症50例临床观察

    2000年5月~2001年2月我院采用金纳多治疗老年痴呆症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小娟;陈湘平;王梅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烫、护发剂诱发头面部带状疱疹2例

    1 病例简介例1:男,60岁.1995年7月10日使用了化学护发液(七日香护发液)4小时后即感觉右眼及右侧头面部红肿和瘙痒.来医务室就诊,检查发现右眼肿胀、眼结膜充血严重,右前额部皮肤红肿,初诊为过敏性皮炎,给予扑尔敏、维生素C等治疗2天,症状不见缓解.

    作者:吕文;刘云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与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取环中的应用

    绝经后取环是计划生育工作中难度较大的一项手术.为了减轻受术者的痛苦,避免取环造成机械性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于2000年1月~2001年11月分别应用米索前列醇与利多卡因给138例绝经后妇女取环,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麻疹合并急性脊髓炎1例

    患儿,男,12岁.主因发热10天,皮疹7天,双下肢无力1天入院.患儿入院前10天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5℃~39.5℃,流涕、轻微咳嗽.7天前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从耳后、颈部开始逐渐波及颜面,然后蔓延至全身.一天前皮疹渐消退,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和行走.伴排尿困难,咳嗽无力,呼吸渐急促,伴喘憋.患儿家居农村,未接种过麻疹疫苗.发病前半月接触过麻疹病人.

    作者:刘俊英;申鲁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连续应用青霉素发生严重过敏反应2例

    1 病例简介患者1,男,汉族,67岁,平素健康,否认药物过敏史,并自述经常使用青霉素.本次因牙周炎在门诊治疗,常规皮试后给予青霉素G钠640万U加入5%GNS 500ml(华北制药厂,批号990622-4),1次/d静滴.连用5天病情好转,第6天继续用同一批号青霉素巩固治疗,当输至15分钟左右时,患者突感心慌、胸闷、烦躁不安,随之呼吸困难,面色及口唇青紫,立即停用青霉素,并给0.1%肾上腺素1ml,山莨菪碱10mg分别肌注.查体:脉搏摸不到,心率135次/min,心音弱.重复应用肾上腺素,建立双输液通道.

    作者:郭文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综合治疗50例分析

    近几年来,我院致力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娜;谷忠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应用GINA方案防治支气管哮喘673例调查分析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呼吸道疾病.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制定了<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简称GINA方案),成为全球防治哮喘的指南;近5年我院应用GINA方案防治哮喘67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宝华;赵玉歧;吴永利;边清霞;孙元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催产素用于羊膜早破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女,24岁,农民.停经282天,阴道流水22小时,于2002年1月13日上午10时入院.自诉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前未用任何药物,孕1产0.查体: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可.宫底高度31cm,腹围99cm,左枕前位,胎心144次/min,胎头固定.肛查:宫颈管消失,宫口开大2cm,胎膜已破,骨盆正常.化验检查:血红蛋白125g/L,白细胞11.2×10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8,诊断:足月妊娠;胎膜早破.

    作者:李爱芹;杨淑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硬化的治疗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必经阶段,随肝硬化发病机制逐渐阐明以及活血化淤为主中药对肝纤维化取得的良好疗效,本病治疗应针对病因及相关因素进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作者:姚冬梅;姚希贤;姚洪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硬化预防

    肝硬化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各种慢性肝炎病情迁延不愈,均可发生肝纤维化,终导致肝硬化.肝硬化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应重在预防.肝硬化的预防包括肝炎和肝纤维化的防治.

    作者:姚希贤;房红梅;孙玉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硬化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肝硬化诊断典型患者诊断并不困难,诊断要点如下[1]:(1)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血吸虫病、营养障碍、中毒性肝炎及慢性肠道感染史等.(2)多有肝掌、蜘蛛痣、黄疸等肝功能减退的表现及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腹水等门脉高压征象.(3)肝脏质硬有结节感.

    作者:白文元;房红梅;姚希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硬化病理与发病机制

    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是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引起肝实质弥漫性损害,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性反应,残存的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纤维组织再生形成纤维隔,终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形成假小叶)及血管重建,肝脏变形、缩小、变硬,进一步引起一系列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作者:南月敏;蒋树林;姚希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硬化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同一病因可发展为不同病理类型的肝硬化,而同一病理类型的肝硬化又可由多种病因演变而成.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常见,北美、西欧则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

    作者:姚希贤;南月敏;姚冬梅;张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社区预防接种中的急症及处理(附17例)

    我国自1978年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预防接种成了社区医院的日常工作之一.我院预防保健科常年负责昆明市西坝地区常住及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1995~2001年,预防接种中发生17例急症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宁;张丽梅;周树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应用简易呼吸机净化气道救治呼吸衰竭386例临床分析

    从1990年1月起我们从收治的呼吸衰竭(呼衰)病人中筛选出386例行呼吸机治疗,间断应用简易呼吸机净化气道,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蔼丽;李永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6例老年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发病及救治体会

    我院普外科自1998~2002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5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癌肿急性穿孔的病人26例,就其临床诊治和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苏新建;李玉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脑静脉血栓形成9例误诊分析

    脑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常受累的部位是颅内静脉窦[1].文献报道约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病情多较凶险,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因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往往导致误诊.现将我院1996年1月~2001年5月误诊9例报告如下.

    作者:宋海燕;闫春华;柳迎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多发性骨髓瘤1例误诊分析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1岁.2002年5月因面色苍白、乏力曾到外院治疗,因贫血,血肌酐>707μmol/L,而诊断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给予保守治疗效果差,贫血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多尿(>2500ml/d)、四肢肌肉和腰部疼痛.因欲做肾移植而于8月初到某市级医院就诊.

    作者:彭用华;王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胎盘血管瘤误诊胎盘早剥2例

    1 临床资料患者1,27岁,因停经34周,不规律性腹痛伴少量阴道流血0.5小时,于2001年4月12日早5时急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无贫血貌.产科查体:宫高30cm,腹围91cm,LOA,胎心140次/min,规律,不规律性宫缩.宫口容指,入院后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发现宫底升高,子宫张力增大.

    作者:杨慧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肺下野结核7例误诊分析

    本文就我校教学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2000年1月~2002年6月收治的肺下野结核误诊7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芙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细菌生物被膜及其相关感染防治的进展

    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或称为菌膜,是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存而特有的生命现象.BBF是指细菌吸附于惰性物体如生物医学材料或机体粘膜表面后,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蛋白等多糖蛋白复合物,使细菌相互粘连并将自身克隆聚集缠绕其中形成的膜状物[1].BBF作为一种屏障可保护细菌逃逸抗菌药物的杀灭作用和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成为潜在的感染源,导致了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难治性.故关于生物被膜耐药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医学、药学及微生物学专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就BBF的形成、相关感染及防治措施进展情况加以综述,供临床参考.

    作者:赵侠;鲁云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抗高血压药物器官保护的治疗进展

    高血压病在中国的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高,因其可导致心脏、肾脏、脑血管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并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故其治疗的达标率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近年来,在国际高血压循证试验的带动下,我国高血压治疗在靶目标值的控制方面已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国际、国内常用的6类一线降压药物,均能一定程度控制血压水平,但是否可以有效的保护重要器官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临床试验将从发病机制、降压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器官保护几方面为临床提供一些新的数据.

    作者:孙宁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口服阿司匹林对胃肠粘膜的损伤

    阿司匹林(ASA)作为解热镇痛药广泛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近年来发现ASA具有某些新用途,如用于心脑疾病、胆石症及心脏介入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等.由于此类药物多采用简便、易为病人所接受的口服给药方法,因此,服药后导致胃粘膜损伤的机会亦越来越多,现就近几年来有关研究做以下概述.

    作者:范传玲;马士娥;马荣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三论肺痿

    肺纤维化与中医肺痿相关[1].近年来,面对肺纤维化发病率和发现率逐渐升高而治疗乏术的窘境,国内外、中西医学者均寄厚望于中医药[2].现就相关文献结合临床体会对其中若干问题再作探讨.

    作者:张纾难;陈燕;张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香菊流浸膏在体内抗疱疹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香菊流浸膏对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小鼠体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感染病毒组和感染服药组,对比观察服药前后小鼠体内淋巴细胞转化反应,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血素的水平变化.结果淋巴细胞转化率,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及血清溶血素在感染服药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香菊流浸膏可使感染病毒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有提高机体抗病毒的作用.

    作者:董岩;张美芳;王建平;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新近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MI)患者新近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相关因素.方法按照治疗方法,将34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磺脲类组,胰岛素组,二甲双胍类组,单纯饮食疗法组,分析各组治疗后新近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新近冠状动脉事件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增加1岁危险率1.02)、吸烟(危险率1.36)、高血压病(危险率1.05)、LDL增高(危险率1.53)、HDL降低(危险率1.72)、使用磺脲类药物(危险率1.3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陈旧性MI患者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应选择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类药物治疗,严格控制血压,积极降低LDL,提高HDL,避免单纯使用磺脲类药物.

    作者:于力;刘怀霖;裴瑞泽;杨庆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严重烧伤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及其与感染的关系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烧伤患者以及死亡患者血中sFas和sFasL水平,并与正常者比较.结果 (1)被检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与对照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伤后第2周烧伤组与对照组的sFas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第3周时,sFas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伤后第3周烧伤组与对照组的sFasL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第4周时,sFasL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2)患者血清sFasL水平与烧伤面积呈正相关(r=0.221,P<0.01).(3)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sFas和sFasL水平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死亡组与对照组的sFasL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烧伤后sFas和sFasL水平直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及凋亡的调控,并与烧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感染有关.

    作者:陈晓东;吴伯瑜;江琼;王顺宾;陈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规律

    目的探讨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时氧自由基(OFR)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112只,制作心肌IRI模型,设青、老年组;各组分设缺血1小时,再灌注3、6、12和24小时时相点,用免疫组化法测ICAM-1蛋白表达水平,用酶法测定中性粒细胞(PMNs)浸润数,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用黄嘌呤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TC染色法测定梗死范围.结果心肌IR时,青、老年组ICAM-1蛋白质表达、PMNs 浸润、心肌梗死范围、MDA含量均明显增高,SOD活性显著降低.但MDA、SOD达峰、谷值的时间早于ICAM-1表达及PMNs浸润的峰值.这些指标老年组变化更明显.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OFR的增加促进了ICAM-1表达的上调,继之激活PMN,产生大量的OFR使心肌损伤加重.这种变化在老年大鼠中表现尤为显著,可能是导致其损伤较青年组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何坪;司良毅;何有力;陈祖禹;崔凤容;江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超促排卵对免疫指标的影响

    目的了解超促排卵刺激后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所获卵子数、受精率、卵裂率及妊娠成功率的关系.方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50例,分为两组: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利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美国B-D公司的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测定每例患者用药前及HCG日IgG、IgA、IgM、C3及CD3、CD4、CD8、CD4/CD8、CD20、CD25、CD+3CD+25的水平并记录各个患者的卵子数、受精数、卵裂数.结果 50例患者超促排卵刺激前后IgA、CD4含量及CD4/CD8比值间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IgG、IgM、C3、CD3、CD8、CD20、CD25、CD+3 CD+25的含量间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妊娠组超促排卵刺激后IgA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非妊娠组超促排卵刺激后IgM、C3、CD4的含量及CD4/CD8比值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超促排卵刺激后IgG、IgA、IgM、C3的含量与获卵子数、受精率、卵裂率无直线相关;CD25、CD+3CD+25与所获卵子数无直线相关,与受精率、卵裂率呈负相关.结论超促排卵刺激会影响免疫指标的变化,而免疫指标的变化会影响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的成功.

    作者:左一鹏;李建业;朱淑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行钳刮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软化宫颈行钳刮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妊娠11~14周自愿行钳刮术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用米索前列醇200μg于手术前4小时置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30例手术前12小时将8号导尿管置于宫颈.结果两组孕妇宫颈软化程度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孕妇在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上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行钳刮术是一种方便、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杨红俊;卢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重庆市中心城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心城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的现状.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中心城区居民3016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的需要量.结果居民两周患病率为76.6‰,慢性病患病率为200.4‰.慢性病按病种划分居前5位的是: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胃、肠炎.影响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等.结论慢性病是重庆市中心城区主要卫生问题,儿童、老年人应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

    作者:唐晓君;戴启常;陆圣玉;练雪梅;沈润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成都、沈阳两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用药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和沈阳两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处方用药情况.方法对收集的处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处方用药数、国家基本药品目录收录药物的使用、各类药物及单个药物的使用率、使用方式及处方药品费用在两地服务中心和服务站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用药应以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为基础,控制不合理用药.

    作者:王作振;严非;冯学山;龚幼龙;陈家应;李哲;尹文强;王克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承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能力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承担基本医疗保险应具备的能力.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家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技术人员专科学历以上占53.03%,中级职称以上占49.08%;80%的机构拥有常规诊疗仪器,具备开展常规诊疗所需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已基本具备了承担基本医疗保险的能力,主要以首诊病人,诊断明确的慢性病门诊治疗、离退休老年人的医疗、社区康复、社区疾病预防与筛检作为结合点.

    作者:李侠;樊立华;宋建平;刘明烈;王民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伤害发生现状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伤害的发生现状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宣武区姚家井小区60岁以上老年人135人,对其过去1年内伤害发生的情况和生存质量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社区的老年人伤害发生率为29.5%;独居、高龄、心理健康状况差为伤害的危险因素;伤害与生存质量有关.结论伤害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应予以积极防治;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保健是预防和降低伤害发生、改善和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瓮学清;顾晨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两个社区全人口结核菌自然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两个社区的全人口结核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对两个社区的常住人口(其中有结核菌素试验禁忌证、外出3个月以上的人及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除外)做结核菌素试验后72小时测量局部反应.结果两个社区全人口自然感染率与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分别为30.2%、5.4%;位于城市、农村的社区全人口结核菌自然感染率分别为40.1%、22.4%,按年龄标化后分别为39.3%、22.7%,两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分别为2.6%、7.6%,按年龄标化后分别为2.4%、7.9%,两者间差别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个社区结核菌自然感染严重,两社区面临的结核病防治任务艰巨.

    作者:王国杰;徐吉英;邢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发生情况.方法用问卷法调查72例居家和65例老人院痴呆患者.结果两组痴呆患者激越行为发生率分别为86.1%和90.8%,主要表现为反复问问题、骂人、不恰当地处理物品、藏东西、徘徊等;其中不恰当地处理物品、身体攻击及徘徊的发生率老人院痴呆患者与居家痴呆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居家痴呆患者藏东西的发生率与老人院痴呆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某些激越行为在中重度痴呆患者更多见,还与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明显相关.结论激越行为在痴呆患者中普遍存在,表现多样,可结合不同场所、不同程度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有针对性地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王志稳;肖顺贞;刘宇;李宁;肖菊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前后69例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所使用的人工材料对患者心理是否产生影响.方法对69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和31例行传统疝修补术(Bassini法)患者于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3月用SAS和SDS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SAS和SDS评定总分与术后1周和术后3月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前的SAS和SDS评定总分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术后3月时无张力疝修补术组SAS和SDS评定总分与传统疝修补术(Bassini法)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人工材料的植入是导致患者术后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术前、术后给予患者正确的心理指导和心理教育是必要的.

    作者:李晓斌;郝红琳;杨大来;张双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杨浦区街道无业有家精神病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

    目的了解在杨浦区两个街道无业有家精神病人治疗情况及经济状况.方法应用上海市精神卫生办公室<无业有家精神病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与有家及工作的病人进行对照.结果调查组在年龄分布上与对照组无差异;在婚姻、文化程度、人均收入(除200~300元一项外)、疾病分类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无业有家精神病人生活质量、就医条件、康复措施较差,更需社会的关注.

    作者:肖凉;张寿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全科医学生优良职业个性的培养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全科医学作为临床二级学科促使医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科医师将面向社区,以人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对不同性别、年龄、病种的人群提供全方位预防医疗保健服务,肩负起保障社区广大人群身心健康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医疗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优良的职业个性(清晰的全科理念、强烈的人文情感、较强的团队精神、出色的管理能力等).全科医师优良职业个性养成来自于全科医学教育的两个阶段,即学校教育阶段和规范化培训阶段.在学校教育阶段促成全科医师优良职业个性养成,可以为优良职业个性在规范化培训、社区医疗服务阶段的发展巩固奠定良好基础,为更好地从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良好的素质保障.因此,全科医学教育中,在强化提高医疗专业技术同时,培养在校医学生的优良职业个性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以360名医学专科三年级学生为对象,对医学生全科医学学校教育阶段优良职业个性培养方法进行探索.

    作者:刘志军;龚晓会;马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建议

    人人享有卫生健康和全民族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卫生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未来10年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在全国建立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本文通过对中外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比较,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实践,就我国全科医学教育问题进行对策研究.

    作者:迟宓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澳大利亚老年卫生保健

    澳大利亚拥有完善的卫生保健体系,澳大利亚国民均享有全民医疗保险照顾,30%的澳大利亚人还参加了私人医疗保险照顾.澳大利亚老年卫生保健的服务方式包括:社区服务、医院服务、护理之家和老年公寓.在社区服务中,全科医生发挥主要作用.社区服务项目:社区护理、家庭和社区照顾、日间照顾.医院服务包括急诊和住院康复,急诊服务是对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提供服务,当他们好转以后,如果需要可以住院进行康复治疗.护理之家和老年公寓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还为照顾者提供交替班服务.在澳大利亚,卫生资源包括老年保健服务正逐渐从医院向社区转变,一些新的服务也正在发展中,如流动照顾服务和姑息照顾服务等.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特点是不可逆的慢性气道阻塞.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相互关联,是COPD发生的两大主要原因.其他的一些疾病也可使气道出现不可逆性的阻塞.如支气管扩张、肺泡纤维化、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虽然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可导致COPD的发生,但它们的症状和体征有所区别.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大气道粘液分泌过多的炎症以及粘液腺扩大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疾病,病人表现为咳嗽、咳痰,每年发作至少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

    作者:梁万年;周纯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偏瘫早期康复65例临床观察

    随着诊断与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致残率很高,约80%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此问题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证实早期康复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着重探讨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继发性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绍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例截瘫35年患者三大并发症的家庭预防及护理

    截瘫病人由于恢复较慢、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过重,大多数病人转入家庭护理.但截瘫病人主要的三大并发症:褥疮、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的家庭护理尤为重要,如护理不当可危及生命.现介绍1例截瘫35年患者由于重视了三大并发症的家庭预防及护理,至今未出现褥疮、泌尿系感染、肺炎.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长玲;刘志芳;李华莹;王震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