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672-1721
  • 国内刊号:14-1314/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9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6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09年7期文献
  • 经皮自体红骨髓植入治疗骨折延迟愈合18例

    目的 探讨经皮自体红骨髓植入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 对各种骨折延迟愈合18例患者,采用将自体红骨髓植入骨折断端,定期摄入X线片复查.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4个月~12个月,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个月~10个月,未见骨折畸形愈合、异位骨化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自体红骨髓植入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是一种有效、安全、简易、实用的方法.

    作者:陈小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扁桃体摘除姗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刮除治疗小儿鼾症96例

    目的 探讨扁桃体摘除加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刮除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2006年1月-2007年9月收治的符合扁桃体、腺样体肥大诊断标准,并有手术指征的96例患者行扁桃体摘除加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刮除术,术后观察疗效.结果 扁桃体摘除加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刮除手术是治疗小儿鼾症的有效方法.结论 扁桃体摘除加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刮除治疗小儿鼾症与传统方法近期疗效相仿,其远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宋艳军;张彩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前应用头孢噻肟钠预防产褥感染的观察

    目的 比较术前应用抗生素头孢噻肟钠与传统术后序贯方法使用抗生素两种方法预防产褥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00例腹膜内剖宫产产妇分成2组,即术前用头孢噻肟钠组50例(A组)和术后序贯用药组50例(B组),2组均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头孢噻肟钠.结果 A组术后体温及退热时间分别低于或短于B组(P<0.05),A组术后病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人均抗生素使用量少于B组(P<0.01).结论 围术期用药预防产褥感染效果好,且有利于产妇术后体力恢复,药物用量少,副作用小、简便,不影响婴儿早吸吮,故值得推广.

    作者:关立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生儿肺出血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原因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5例新生儿肺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 新生儿肺出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围生期窒息缺氧、低体温、酸中毒等有关.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愈高.早发现、早应用机械通气,预后好.结论 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早产;对不可避免的早产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生后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熟练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方法,预防和治疗新生儿严重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是防止新生儿肺出血发生的关键.

    作者:林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治疗DG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01例确诊为DG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莫沙必利治疗组58例,与多潘立酮治疗组43例进行比较,并采用实时B超测定Egt1/2.结果 莫沙必利治疗DG总有效率及对便秘的疗效均高于多潘立酮(P<0.05或P<0.01),2组治疗后Egt1/2均明显缩短(P均<0.001),但莫沙必利组对胃排空障碍的疗效显著优于多潘立酮(P<0.001).结论 莫沙必利是治疗DG尤其是伴有便秘者的较好药物.

    作者:羊祝奇;叶炳华;周正斌;李爱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药物流产77例失败原因及临床处理

    药物流产(药流)在国内临床已广泛使用十多年,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及其他因素,与人工流产相比尚存在完全流产率较低、术后流血时间长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掌握药物流产及提高药物流产率,本文对可能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有关因素及临床处理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胡永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是锁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盲探操作,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主诉.由于定位的偏差性及操作的盲探性,神经阻滞不全或麻醉穿刺失败时有发生.

    作者:刘敏;芦智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并发症204例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已成为目前诊断、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随着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此项检查和治疗.

    作者:张正海;姚立云;刘长虹;李怀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自发性气胸68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68例自发性气胸的病因、诊断、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 将6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壮年组与老年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显效率97.4%,青壮年组显效率100.0%. 68例患者误诊率19.1%(青壮年组6.9‰老年组28.2%).结论 自发性气胸起病急.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严重时危及生命,及时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气胸误诊率高,尤其是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更易被误诊,医务人员必须提高警惕及诊断水平,以期减少误诊率及病死率.

    作者:付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纳洛酮联合非那根治疗眩晕症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论纳洛酮联合非那根对眩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眩晕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加用非那根,治疗3 d后比较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结论 纳洛酮联合非那根治疗眩晕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建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11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胫骨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后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7年9月发生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经外固定支架治疗+植骨的病例11例.结果 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恢复良好.结论 胫骨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选择外固定支架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60例病因分析及诊治体会

    目的 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减少后遗症.方法 对2002年-2008年在我科住院60例经头颅CT确诊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进行分析.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经验综合性治疗.结果 60例中,死亡2例,放弃治疗3例,6例患儿治疗出院后随访得知:癫痫2例,脑瘫2例,智力低下1例,视力或听力障碍1例.余49例患儿全部治愈,远期随访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分析,使人们加强孕妇保健工作,及时发现高危妊娠,预防早产,提高产科技术,减少难产所致产伤和窒息,及早诊治,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殷朝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晚期胃癌27例临床与内镜分析

    目的 探讨胃镜在中晚期胃癌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胃镜室自2001年10月-2004年10月3年来1800例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查出胃癌27例,占总病例数的1.5%,27例进行活组织检查,均得到确诊.结论 27例胃癌患者中,年龄大的70岁,小的20岁,平均年龄41.5岁,20岁~35岁的4例,占14.81%.其中溃疡型胃癌10例,肿块型胃癌17例.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8例,占30%;低分化腺癌16例,占59%;黏液癌3例,占11%.胃癌发病率有逐步向低龄化发展趋势,而且均为中晚期患者,胃病患者早期做内镜检查十分必要.

    作者:李光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美托洛尔治疗心房纤颤90例临床对比观察

    心房纤颤(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的快速、不规则的激动,它可以导致运动耐力降低,促发心力衰竭,会引起脑卒中等血栓和栓塞事件,会增加基础心脏病的病死率,如何减少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复发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朱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年轻女性宫颈癌4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趋势、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以及如何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43例年轻女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 年轻女性宫颈癌以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为主,有低龄化及发病比例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阴道流血.结论 年轻女性宫颈癌发病人数及占同期宫颈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年轻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隐匿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计张奕;陈金珍;李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胎儿脐膨出与腹裂畸形的探讨

    目的 探讨胎儿脐膨出与腹裂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23例超声检出胎儿前腹壁缺陷畸形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发现在23例胎儿前腹壁缺陷畸形中,脐膨出14例,腹裂9例,其超声图像表现各具特征.与胚胎发育过程异常有关.结论 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脐膨出与腹裂畸形中有重要的价值,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李雪儿;刘焕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经颅多普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应用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椎-基底动脉走行先天变异多,弯曲多,其分支变化大,颈椎横突孔形态及大小异常,易造成生理或病理性动脉狭窄.

    作者:李娟;王京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DR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DR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双手及双腕关节正位DR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骨质疏松10例,骨质破坏8例,关节软骨下囊性变6例,关节间隙狭窄7例.结论 数字化摄影图像清晰,能利用丰富的软件功能进行后处理,较普通摄片有明显的优越性,DR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开平;樊孝煌;许克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冠状静脉窦异常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CS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基础上,注意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左房室沟处是否有CS的扩张,对有CS扩张的患者,注重进行CS长轴及胸骨上窝的探查.结果 19例患者CS扩张,内径9 mm~36 mm,按照CS引流的血管不同分为2组,引流肺静脉组4例,引流左上腔静脉组15例.结论 通过对CS异常的形态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可作出正确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建议将CS长轴切面作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扫查切面.

    作者:李献国;周亚;盛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肝纤四项及TBA联检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了解TBA、HA、LN、IV-C、PCⅢ的水平含量在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 分别采用循环酶速率法和KIA检测TBA和对肝纤四项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肝纤维化组与对照组之间HA、LN、PCⅢ、IV-C及TB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联合测定血清HA、LN、IV-C、PCⅢ及TBA对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根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乳腺小管癌临床病理观察

    乳腺小管癌是一种预后极好,由高分化小管结构所组成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在病理诊断中容易出现误诊,确诊率低,尤其在冰冻切片中易与硬化性腺病、放射状瘢痕等相混淆.

    作者:张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6例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间完成的26例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耗时70 min~190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30~10 ml,平均20 ml.肠功能恢复时间18 h~30 h.术后随访4个月~6个月,平均5.2个月,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且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熟悉腹膜后间隙及输尿管解剖、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雷永刚;蔡高飞;刘剑;武国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全血细胞减少718例细胞形态学分析

    目的 分析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特点,以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71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18例患者通过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可确定病因229例(31.89%),前三位病因分别是:急性白血病126例(17.5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5例(6.27%),再生障碍性贫血25例(3.48%).结论 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的多种检查方法之一,大多数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要明确病因必须结合多项检查和临床分析.

    作者:邓坤仪;熊树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幼儿纹状体微血管构筑

    目的 观察幼儿纹状体微血管构筑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采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染色法显示幼儿纹状体的微血管形态及吻合.结果 本实验成功地显示出微静脉,且观察到微动脉和微静脉间的吻合.纹状体的微动脉走行迂曲,多为树根状和弓状,分支以大锐角发出多见,但也可见直角和钝角发出者,经1~4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尾壳核的密度明显高于苍白球.结论 说明该部神经细胞的需氧量和代谢的活跃程度不同.

    作者:郭民;洛树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时3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做胸腔闭式引流,对引流不畅者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果 38例患者中30例显效,8例有效,疗效满意,症状改善快,并发症少.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简便、安全,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胸腔积液包裹和胸膜粘连的后遗症较少.

    作者:郑贤勇;林洪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三学生心理状态及音乐减压的探讨

    目的 探讨高三学生心理状态及音乐减压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对某县级重点中学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的主要表现及压力人群在不同班级的分布情况,进行音乐放松治疗,同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指导.结果 能够缓和学生紧张的情绪,获得学生的好评.结论 高三学生的压力具有暂时性,可以通过音乐治疗配合日常生活活动的自我调整,得到缓解和治愈.

    作者:陈俊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4例

    目的 总结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及技巧.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6月采用两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4例.采用在胆囊体部、胆囊壶腹部缝合丝线并经腹壁引出体外,牵拉丝线,暴露胆囊三管关系、胆囊与胆囊床的关系,替代胆囊抓钳,顺利完成手术.结果 本组54例成功施行两孔法LC 53例,成功率98.1%.1例胆囊充满型结石,术中胆囊动脉出血,暴露欠佳,增加右肋缘下戳孔,成功止血,完成手术.总住院时间4d~8d,平均6d.无胆瘘、胆管狭窄、腹腔活动性出血等并发症出现.53例随访1年~2年,平均11个月,无胆管结石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 两孔法LC,手术成功率高,风险低,减少了戳孔,腹壁切口美观,完全达到了常规LC的效果,在熟练掌握常规LC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病例,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良;张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6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疗效.方法 全部病例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消炎痛片、别嘌醇片、碳酸氢钠片治疗.结果 治疗痛风65例,临床痊愈30例,好转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结论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痛风,疗效较理想.

    作者:蒋连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温阳护卫汤治疗顽固性哮喘84例体会

    笔者从2000年1月-2003年6月,用温阳护卫汤治疗顽固性哮喘患者8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马朝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病理资料计算机管理的应用

    病理资料是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要的基础资料.病理资料形式多样,要求有相应的不同管理方式存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快速、高效、准确地利用各类信息,在医院的工作中,随循证医学的深入,病理资料的管理尤显重要.

    作者:殷卫东;王全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浅谈医院内部分配的弊端

    医院内部分配制度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认识到实践,从不够重视到逐步重视后,基本形成了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内部分配制度.

    作者:胡华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阿米巴肝脓肿1例误诊分析

    患者,男,24岁,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便前或便后滴血,每天14次,每次4~5滴,偶有黏液,排便前后无腹痛,外院直肠镜检查示肠腔暗红色黏液,直肠段见大小不一散在点片状溃疡,未见息肉增生,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张燕;高明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患病率约为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关节炎.

    作者:陈书萍;张跃参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肺炎链球茵感染及耐药机制研究的新探讨

    肺炎链球菌存在于人的喉部和鼻子的后部,大约40%的人平时就携带这种病菌,能引发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每年导致300万儿童死亡.

    作者:朱兆生;姚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无论药物是否经肾脏排泄,其药代学及药效学均有改变,药物积累和毒性反应均会快速发生.因此,肾功能减退者的抗菌药物如何合理应用十分重要.

    作者:陈五波;林辉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浅析

    婴幼儿是指从生后28 d~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第一是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第二是蛋白结合力的改变;第三是体液分布的差异.

    作者:李歌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钙调神经磷酸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凋亡中的作用

    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Tin,CaN)是迄今发现的惟一受Ca2+/钙调素(CaM)调节的丝/苏氨酸(Ser/Thr)蛋白磷酸酶,在分类上属于磷蛋白磷酸酶-2B(PP-2B).20世纪70,80年代首先在猪脑中发现并纯化成功,南于它能和钙调蛋白(CaM)结合且在动物神经元中大量存在,Klee[1]将其命名为calcinurin,汉泽为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直接受ca2+的调节,起去磷酸化作用,参与多种细胞功能调节.

    作者:李文霞;沈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为男性各种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中医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传统治疗尤其是手术治疗仍是佳方法,但是能够施行手术的患者比例很小,而且手术后发生复发和转移的比例很高,因此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近年来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分子靶点药物的开发应用及免疫治疗的发展.

    作者:周毕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冠心病的治疗进展

    1.4无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溶栓治疗.其中低危险组(无合并症、血流动力学稳定、不伴反复胸痛者)以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依替非巴肽、替罗非班)和肝素尤其是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为主;中危险组(伴持续或反复胸痛,心电图无变化或ST段压低1 mm上下者)和高危险组(并发心源性休克、肺水肿或持续低血压)则以介入治疗为首选.其余治疗原则同上[1,2].

    作者:李健;许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效果.方法 按照卫监发[1999]第448号<消毒技术规范>抽查了黑龙江垦区内8个管理局及其下属的40所医院.结果 40所医院6项指标检测结果:空气中细菌含量合格率81.67%;医护人员手带菌合格率83.75%;物体表面舍菌合格率90%;使用中消毒液含菌合格率91.67%;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合格率65%;医疗器械灭菌效果合格率97.5%.结论 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及消毒效果监测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迎杰;刘晓军;石景辉;于建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我市水乡与平原死因之别

    目的 查明我市水乡与平原两地区的主要死因有何不同.方法 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水区和平原各1县,对其2004年-2005年所有人口进行全死因调查.结果 总标化死亡率和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的标化死亡率分别是水区588.3/10万、68.4/10万、106.1/10万、135.5/10万,平原760.1/10万、143.3/10万、154.8/10万、219.5/10万.平原与其他地区研究不同,胃癌病死率居恶性肿瘤首位.结论 水区总死亡率、引起死亡主要疾病的死亡率均低于平原,考虑与各自的经济水平和饮食结构有关.

    作者:刘玉荣;付自科;黄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我院SSRIs类抗抑郁药的应用与临床评价

    抑郁(depression)是一种心境状态,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其临床核心症状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无价值感和内疚感等.

    作者:张红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建议

    目的 分析医患关系紧张对临床医学发展及教学的影响,提出和谐未来医患关系的对策.方法 通过阐述培养医学生提高医患沟通技能的意义,提出加强医学生沟通技能培养的建议.结果 医学生医患沟通意识和技能有明显提高.结论 提高了医学生医患沟通意识和技能,对和谐未来医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慧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校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 探讨综合性大学开设<大学生健康行为与自我保健>公共选修课的授课效果.方法 以综合性大学的525名选修该课程的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为对象,由专职教师授课,授课前后进行闭卷考试,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对试卷和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选修该课的大学生自我保健知识成绩由授课前(34.23±4.63)分上升到授课后的(87.21±3.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授课后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为35.2%明显高于授课前的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大多数学生对<大学生健康行为与自我保健>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教育方法、内容、安排和效果持赞成态度,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在综合性大学中开设<大学生健康行为与自我保健>公共选修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是高校实施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

    作者:由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第三讲脾胃病之反酸

    在前面的两讲中,向大家介绍了中医及中医脾胃病的源流以及与脾胃有关的中医基础理论,从这一讲开始,将向大家介绍中医对脾胃常见病的辨证与治疗,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反酸.

    作者:马喜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第三回毫毛毕直体若燔炭头痛恶寒汗出而散

    2007年2月5日早晨是周一,也是刚立春的第2天,疑难病门诊还没上班,候诊室却已满员.

    作者:袁景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构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思路

    目的 探讨如何健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和制度.方法 采用分析和分类论述的方法,侧重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建,分析探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结果从政府及医疗机构出发,提出了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之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层思考和建议.结论 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建立和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任重而道远.

    作者:李春华;刘晓军;张迎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肺栓塞病理及病理生理

    1 PTE病理和病理生理过程肺栓塞可单发或多发,栓子大小不一,从微栓子到巨大的骑跨型栓子,栓子也可经心脏时被搏动震碎成多块小柱子,从而栓塞多处肺外周血管.

    作者:刘春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