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行为特征、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艾滋病/性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安徽省合肥市辖区分布采用整群抽样选取建筑工地工人、砖瓦厂工人、餐饮服务行业和商场从业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为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进行梅毒、艾滋病病毒、丙肝检测.结果 共调查1 657人,其中男性993人,女性664人,平均年龄( 32.43±12.05)岁;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7.3%,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46.5%,性病知识知晓率为64.9%;年龄在22~30岁知晓率较高,外省籍知晓率低,随学历和月收入的增加知晓率提高;流动人口安全性行为意识和性病求医意识均缺乏;经检测,丙肝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0.3%和0.4%,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论 应加强流动人口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做好该人群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李晓静;朱义彬;冯金保;孙静;姚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针对其制订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1月-2010年6月对河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收治的836名吸毒者进行行为学和血清学调查,分析其HIV、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36名吸毒者HIV抗体阳性者12例,阳性率为1.44%,HCV抗体阳性者32例,阳性率为3.83%;HIV/HCV合并感染率为0.8% (7/836);近半年吸毒方式为单纯注射的人群合并感染率为12.1% (7/58);曾共用针具人群的合并感染率为9.5%(2/21);20.5%(171/836)的吸毒者曾注射过毒品;66.7%(565/836)的吸毒者曾戒毒,但均未成功;在进入美沙酮门诊时59.7%(499/836)的研究对象尿检阳性,提示近期曾使用毒品.结论 吸毒人群是HIV、HCV感染的易感人群,同时其存在多种导致HIV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美沙酮维持治疗,降低吸毒人群高危行为,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田随安;马彦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浙江省不同碘营养水平人群的盐碘摄人情况以及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为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 对纳入本次调查居民的尿碘、盐碘以及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检测尿碘,硫代硫酸钠法测定盐碘,B超法检测甲状腺结节.结果共调查居民1 057人;碘适宜组、碘足量组和碘过量组盐碘摄人中位数分别为149.06、256.12、275.60μg/d,表明尿碘水平随盐碘摄入量增加而升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分别为14.47%(66/456)、14.95% (48/321)、21.07% (59/280);儿童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分别为8.89%( 24/270)、9.62%(20/208)、19.80%(40/202),成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分别为22.58% (42/186)、24.78% (28/113)、24.36%( 19/78),表明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随碘摄入量增加而增加.结论 人群碘营养水平处于WHO提出的适宜范围内时,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楼晓明;莫哲;朱文明;周金水;毛光明;王晓峰;缪小芬;丁钢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专家讲授法和同伴教育法对服教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某收容教育所321名服教妇女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专家讲授法和同伴教育法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统一的艾滋病知识调查表分别对2组妇女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2种方法的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 专家讲授组服教妇女艾滋病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知识得分和总分干预后分别为(5.99±1.70)、(10.21±1.95)、(5.57±1.66)和(21.77±4.16)分,均高于干预前的(3.93±2.22)、(8.91±1.62)、(5.09±1.70)和(18.16±4.08)分(P<0.001);同伴教育组服教妇女干预后艾滋病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知识得分和总分分别为(5.12±2.23)、(10.11±1.50)、(5.58±1.70)和(20.84±4.10)分,均高于干预前的(3.42±2.13)、(8.65±1.90)、(4.50±1.77)和(16.57±4.49)分(P <0.001);2种教育方法在提高服教妇女艾滋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得分和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伴教育法对提高服教妇女艾滋病预防知识得分方面较专家讲授法效果明显(t=-2.3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是影响专家讲授法效果的主要因素,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结论 专家讲授法和同伴教育法对服教妇女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效果基本一致,但同伴教育法对提高服教妇女艾滋病预防知识得分方面效果较好;年龄越小,专家讲授法的效果越好.
作者:杜佳;侯万里;陈玉恒;王红;李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阳性、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残留麻痹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4 - 2009年江苏省(AFP)病例1 548例,采集粪便标本1 540例,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PV),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 540例中,检出PV60例,检出率3.90%,均为脊灰疫苗相关株病毒;病例散在发生,男性多于女性;<1岁组阳性病例均高于1~2岁和≥3岁组;<1岁组、未服苗或服苗<3次、服苗与麻痹时间间隔≤60d的PV阳性AFP病例残留麻痹率均较高;首次服苗并分离出混合型脊灰病毒的5例病例均残留麻痹;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总发生率为0.29/100万,首次服苗后为1.56/100万.结论 江苏省仍有一定数量的脊灰疫苗株阳性病例和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病例发生;年龄、服苗史、服苗与麻痹时间间隔是残留麻痹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汪志国;马福宝;汤奋扬;冷红英;胡莹;吴昀;严旭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守宫木的急性及亚慢性、细胞、遗传及免疫毒性并对其作出安全性评价.方法 对守宫木进行小鼠急性经口、大鼠亚慢性经口、细胞、遗传及免疫毒性试验.结果 全成份鲜样匀浆、叶干粉LD50值>21.5 g/kg,梗干粉小鼠LD50值雌性20 g/kg、雄性23.3 g/kg;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中干粉无明显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2 000 mg/kg;较低剂量守宫木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较高剂量则出现细胞增殖现象;浓缩除菌滤液剂量相当于含鲜样6×102mg/mL时,染色体畸变急剧增加,剂量达1.2×103 mg/mL时,细胞全部死亡;守宫木提取物对BALB/C小鼠脾T、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功能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γ)细胞因子的分泌功能均呈抑制作用,而对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呈刺激性增强作用.结论 守宫木为低毒或无毒类物质,对大鼠无明显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对免疫系统有一定毒物兴奋效应.
作者:熊习昆;杨国光;张静;李欣;黄琼;王凤岩;黄俊明;杨杏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保定市社区中老年居民糖尿病前期(IGR)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保定市社区≥45岁居民3 250人为筛查对象.末梢血血糖≥5.1 mmol/L者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标化患病率分别为IGR 7.4%、DM 20.0%;IFG、IGT及IFG/IGT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6%、6.5%和1.2%;随着年龄增加,IGR患病率增加,年龄与IGR呈正趋势(x2趋势=22.3047,P<0.05),IGR/DM的比值在45 ~ 54岁组高(0.4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常食水果(OR=0.704,95% CI=0.625~0.796)和锻炼(OR=0.222,95%CI =0.171 ~0.671)为保护性因素;紧张情绪(OR=1.465,95% CI=1.161~1.849)、中心性肥胖(OR =2.185,95% CI=1.729~2.762)、高脂血症(OR=1.663,95% CI=1.339 ~1.992)和DM家族史(OR=2.009,95% CI=1.640~2.471)为危险性因素.结论 保定市中老年社区人群IGR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紧张情绪、中心性肥胖、高脂血症和DM家族史是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郭淑芹;张云良;李志红;刘殿武;马文彬;王君;王翯;李红星;马锐;魏瑞璞;刘文宣;杨茜;黄一茜;李哲;杨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亚健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问卷调查1 626名大学生亚健康发生情况,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亚健康发生率为27.87% (436/1 564),常见表现为疲劳感(40.00%)、记事困难(29.10%)、眼睛干涩(26.40%)、容易出汗(26.40%)和难集中注意力(25.90%);不同性别大学生亚健康表现不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对亚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OR =0.674,P=0.016)、过去1年中遭遇的不良事件数(OR =1.219,P=0.005)、饮食的规律性(OR=1.426,P<0.001)、上网时间(OR=1.210,P=0.008)、对前途担忧(OR=1.308,P=0.002)、辅导员对学生的关心程度(OR =0.851,P=0.037)等16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发生.结论 大学生亚健康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较为必要.
作者:李白坤;王成立;朱继民;王艳;崔陈敏;李娜;张玉;叶冬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仙鹤草降糖作用,并从氧化性损伤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仙鹤草低、高剂量组(60、120 g/kg,每天经口灌胃)及对照组.观察大鼠体重、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变化,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做胰腺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和血糖水平分别为(7.53±2.15) μIU/mL、( 17.55±6.08) mmol/L,血清GSH-Px活性和MDA含量分别为(1110.75±268.16)μmol/mL、(6.10 +0.88) nmoL/mL;低、高剂量仙鹤草组胰岛素和GSH-Px活性分别为(16.79±6.81)、(18.29±7.15)μIU/mL和(1264.50±273.20)、(1824.38±240.59) μmol/mL,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血糖水平和MDA含量分别为(4.71±2.19)、(3.92±1.17) mmol/L和(4.99±0.90)、(4.92±0.50) nmol/mL,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仙鹤草可通过增加GSH-Px活性和降低MDA含量发挥抗糖尿病作用.
作者:周晓蓉;宋洁云;任秋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诊断试验,探讨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于2008年10月- 2009年12月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812例患者,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病662例,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年龄、高血压(HT)、糖尿病(DM)、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结果表明,这5个危险因素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95.47%( 632/662),特异性为64.00% (96/150),阳性预测值为92.13%(632/686),阴性预测值为76.19%(96/126).结论 男性、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低HDL-C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联合应用对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冬冬;马骏;刘同涛;贾崇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浒苔多糖对四氧嘧啶致1型糖尿病小鼠抗糖尿病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造糖尿病模型,给予低、中、高剂量(200,400,800 mg/kg)浒苔多糖灌胃,连续28 d.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浒苔多糖中、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Bax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86±0.16)、(0.52±0.14)、(0.46±0.11)、(0.59±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组、高剂量浒苔多糖组Bcl -2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17±0.13)、(0.34±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浒苔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MnSOD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88±0.24) (2.63±0.97)、(2.73 +0.87)、(3.23±0.57)、( 1.74±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浒苔多糖能纠正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与抗凋亡作用有关.
作者:林文庭;原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在工作角色应激与大学生村官职业压力感之间的影响机制.方法 对山西省太原市486名大学生村官进行角色应激量表、职业压力感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并进行层次回归和复回归分析.结果 12.8%的大学生村官存在明显的工作角色应激问题,12.1%感受到强烈的职业压力,其中男生村官明显高于女生(P<0.05);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角色与自我效能交互作用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压力感具有预测力(β=-0.107,P<0.001);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入自我效能中介变量后,工作角色应激对职业压力感的标准同归系数由引入前的0.455(t=11.247,P<0.01)下降为引入后的0.401(t=10.017,P<0.01).结论 大学生村官存在工作角色应激和职业压力问题;工作角色应激对职业压力感的影响过程中,自我效能同时具有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
作者:王卫平;薛朝霞;牛利;王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农村少数民族已婚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CIN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黔南地区18 ~55岁3 968名农村已婚少数民族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宫颈细胞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及宫颈分泌物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并对TCT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 968名已婚妇女TCT结果异常者477人,占12.02%(477/3 968),病理诊断为CIN者371例,总患病率为9.35% (371/3 968),占TCT结果异常者的77.78%,其中水族234例,患病率为5.89%,毛南族59例,患病率为1.49%,布依族47例,患病率为1.18%,苗族31例,患病率为0.78%;水族CIN患病率与其他3个民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4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HPV感染、滴虫性阴道炎史、口服避孕药避孕、年龄<40岁、吸烟、性伴侣数≥2、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和民族等因素与CIN患病有关.结论 黔南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率较高,应加强防治宣传,提高CIN防治知晓率.
作者:赵苏萍;沈振华;韦艳萍;魏萍;杨康玉;班文芬;唐晓永;李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对策.方法 对2004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入住ICU的1 152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方法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病情予以分级评定.结果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8.10%(439/1 152),患有基础疾病种类越多,医院感染率及死亡率就越高;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74.02%( 325/439);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4.12%(792/1069);发生昏迷有123例,50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40.65%(50/123),昏迷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相关(x2=7.142,P<0.01);患有恶性肿瘤69例,17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4.63%,恶性肿瘤与医院感染率相关(x2=5.455,P<0.05);共检出病原菌1 069株,以G-杆菌为主,占74.12%(792/1 069);住院时间长、动静脉插管、呼吸机应用、泌尿道插管、昏迷、恶性肿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应根据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发生.
作者:王书会;荆文华;李颖霞;王海燕;孙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无锡市社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为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调查无锡市7个县(区),以社区(街道)为单位,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包括现场询问调查,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检验和膳食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参与者2 097人,其中男性802人,女性1 295人,平均年龄(55.0±8.5)岁,无锡市> 35岁人群营养不良者比例为1.6%,超重率为39.8%,肥胖率为14.8%,血脂异常患病率高达44.6%,空腹血糖受损者比例占7.7%,高血压患病率为46.2%,除营养不良外,其它患病情况呈不同程度的年龄和地区差异.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不尽理想,除谷物和畜禽肉类外,农村与城市社区居民食物摄入均呈明显差异;居民能量的食物来源中,脂肪供能已超过30%.结论 无锡市35岁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慢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诸芸;刘星华;周伟杰;艾永才;蔡云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吗啡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在MT2细胞中复制的影响.方法 将MT2细胞按单纯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吗啡处理组、吗啡+纳洛酮处理组、纳洛酮处理组和病毒对照组,先用浓度为10-8 mol/L的纳洛酮预处理吗啡+纳洛酮处理组和纳洛酮处理组0.5h,再用10-12、10- 10和10-8 mol/L 3个浓度的吗啡处理吗啡+纳洛酮处理组和吗啡处理组24h,然后每组细胞加入HIV -1感染MT2细胞,并分别于感染的第3、4、5和6d取培养上清测定HIV -1 p24抗原表达.结果 HW-1感染MT2细胞第3、4、5、6d,10-12、10-10和10-8 mol/L 3个浓度吗啡处理组的HIV-1 p24抗原表达均高于病毒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吗啡+纳洛酮处理组、纳洛酮处理组与病毒对照组HIV-1 p24抗原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4、5、6d,3个浓度吗啡处理组的HIV-1 p24抗原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的倍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2、10-10和10-8 mol/L 3个浓度吗啡处理组在不同时间HIV-1 p24抗原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倍数比较,3个吗啡处理组的HIV-1 p24抗原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倍数均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呈现递增的趋势(P<0.05).结论 吗啡能够促进HIV-1在MT2细胞和内的复制,并且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现递增趋势;吗啡促进HIV-1复制的作用可被阿片受体阻滞剂纳洛酮阻断.
作者:梁冰玉;庄道民;蒋俊俊;刘思扬;苏齐鉴;李敬云;梁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性病门诊就诊者中单纯疱疹病毒(HSV -1、HSV -2)感染流行状况和主要流行病毒株进化特征.方法 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3个地区16家性病门诊就诊者116例,采集生殖器疱液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SV -1和HSV -2 TK基因,对阳性样品进行序列分析,与国际参考株进行对比,构建进化树.结果 116例性病就诊者中,HSV -1阳性4例,感染率为3.5%;HSV -2阳性36例,感染率为31.0%;PCR扩增到1 130bp大小的目的基因片断;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苏南地区HSV -2流行毒株全部聚集形成1个病毒簇;苏中地区流行株除1株外,其他也聚集成簇;苏北流行株差异较大,形成>4个独立流行簇,其中2株在核酸序列上与苏南株更接近.结论 HSV -2是江苏省生殖器疱疹主要病原体,HSV -2流行株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并已形成不同地区间传播.
作者:夏春祥;刘龙丁;周宏;韩雪花;汪习成;李琦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沧州市不同职业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沧州市6类不同职业人群3 456人,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基本情况、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等.结果 95.8%(3 312/3 456)的人听说过艾滋病,84.7%(2 926/3 456)知道艾滋病是传染病,知道世界艾滋病日者仅有38%(1 312/3 456),其中机关干部、学生知晓较高,而农民较低;艾滋病的3种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对性行为传播、输血注射传播、母婴传播的知晓率分别为86.3% (2 984/3 456)、90.7% (3 134/3 456)和82.5% (2 852/3 456),机关干部知晓率较高;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农民、学生知晓率相对较高;73.6% (2 544/3 456)认为通过控制自身行为可预防艾滋病,69.6% (2 404/3 456)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86.1%(2 976/3 456)知道为预防艾滋病有必要进行婚前检查,78.5%(2 712/3 456)认为使用血制品应进行检测,其中机关干部知晓率较高,而农民知晓率较低.结论 沧州市不同职业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差较大,非传播途径存在误区,应对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作者:许郑林;王蕾;刘颖;杨栋梁;刘铁柱;张瑞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组织支持感对监狱干警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绩效关系调节作用,为改善监狱管理方式,提高监狱干警工作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省3所监狱1 400名监狱干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工作家庭冲突问卷、组织支持感问卷和工作绩效问卷.结果 监狱干警工作-家庭冲突均分为(27.98±7.05)分,家庭-工作冲突均分为(22.86±6.92)分,组织支持感均分为(39.39±1.00)分,工作绩效均分为(74.11±12.82)分.监狱干警工作-家庭冲突、组织支持感对工作绩效解释的变异量为23.7%.调节作用解释的变异量为2.5%.结论 工作-家庭冲突、组织支持感对工作绩效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绩效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作者:胡姝;马磊;吴辉;王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alpain-2与caspase-3在肺纤维化中的变化及丹芍化纤胶囊对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芍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丹芍组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来霉素5 mg/kg诱导肺纤维化,丹芍组于造模第2d给予丹芍化纤胶囊混悬液灌胃(0.8 g/kg),于实验第28 d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中calpain-2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calpain-2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calpain-2,caspase-3的蛋白及mRNA表达分别为(0.35±0.06)、(0.41±0.12)、(210±86)、(614±10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丹芍化纤胶囊干预后,肺组织中calpain-2蛋白(0.18 +0.03)、mRNA(97±71)及caspase-3蛋白(0.22±0.04)、mRNA(315±92)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calpain-2及caspase-3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作用明显,丹芍化纤胶囊干预肺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与减少肺组织中calpain-2与caspase-3的表达有关.
作者:谢汝佳;韩冰;张成俊;何小飞;杨婷;杨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1],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康相关的各个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2].有研究表明,低健康素养会导致公众和国家卫生投入的增加及卫生资源的浪费[1].为了解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方法对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为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提供有效模式,于2009年6-12月对在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桃仙镇马楼子村和深井子镇西靠山村分别随机抽取210名农村居民进行健康素养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云亭;王雨;李鹏飞;孙文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2008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其中约50%为育龄女性,约13.7%为≤15岁的儿童[1].育龄女性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本身特性,是HIV传播的脆弱人群,在防治工作受到关注[2].为了解湖南省长沙市育龄女性艾滋病知识现状,并为针对育龄女性制定有效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于2009年4-9月对长沙市8个社区的育龄女性2 400人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长沙市8个社区为研究单位,每个社区随机抽取育龄女性350人,发放问卷2 800份,收回有效问卷2 400份,有效率为85.7%;年龄为20~48岁,平均为(29.89±7.08)岁,其中26~35岁占66.6%;初中及以下学历420人,高中/中专/技校/职高78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 200人.
作者:范东;罗阳;杨晓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卫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成本低、效益好的优点,优先发展公共卫生是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循证决策日益重要,了解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情况及成效如何非常必要[1].致力于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的改善,需要统一的测量工具针对公共卫生实践和人群健康结果,发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做出判断,找出存在的原因,从而为完善体系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2].因此,本研究对中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评价情况进行研究,旨在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以期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作者:崔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社会支持( social support)是建立在社会网络结构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影响力,社会支持的高低是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社会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健康有益,已得到广泛认同[1].国内对各类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研究较多,而对农村居民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较少,故2009年8月对农村居民社会支持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旨在探究农村居民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的关系,为改善农村居民社会支持状况,提高居民健康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垦利县、利津县3个县作为样本县,在每个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在每个乡镇随机抽取4个村,按照门牌号从每个村随机抽取50户农村居民家庭,对被抽中家庭的年龄≥15岁能独立回答评定量表的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样本后,共收集2 599份有效样本.
作者:隋艾汝;廖唐洪;杨平;徐凌中;周成超;王兴洲;成军华;叶知秋;柯青林;宁博;朱媛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目前是我国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是当今影响全球人群死亡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及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及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其预防的效果远胜于治疗,危险因素的控制是冠心病预防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并乐于改变生活中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减少人为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应用文献评阅和数据模型方法[2],建立冠心病的个体健康危险度评估模型,预测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从而使临床医生能便捷和及时地识别并改进个体危险因素,达到预防和延缓冠心病发生的目的.
作者:郭剑;王媛;芦文丽;王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指与男性有过性关系的男性,主要包括男性同性恋者、男性双性恋者和男性异性恋者[1].由于该人群普遍存在无保护肛交、多性伴等高危行为,因此成为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主要易感人群[2].为了解甘肃省兰州市MSM人群艾滋病和梅毒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于2006 - 2010年对兰州市抽取的889名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继军;王艳艳;李莹;马斌;古丽萍;赵爱玲;许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不仅把提高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QOL)作为康复治疗效果的客观依据,也将其作为患者康复的终目标[1].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2],目前中国约有15%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3],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主要关注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等方面,较少考虑到患者的社会、心理需要和家庭适应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优于传统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的干预方案,以期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使其尽快融人家庭及社会,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盼;李长仔;李建民;邢凤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具备较强学习适应性的大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1].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模式完全不同于大学生的通识教育,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医科研究生的学习适应性不仅影响自身的专业发展,更影响未来服务对象的健康.然而,目前中国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解学习适应性应对影响学习适应性的诸多因素进行探讨[2-3],本研究于2010年对山东省医科硕士新生进行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学华;宋广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且传播途径类似.云南省1989年在注射吸毒人群中发现HIV感染,该人群的HIV感染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钱燕华等[2]对江苏省注射吸毒人员HCV感染进行调查,感染率为92.5%.在实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地区,HCV引发的疾病是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原因,目前云南省针对注射吸毒者HIV及HCV共感染的报道较少.为了解云南省注射吸毒人群HIV及HCV感染状况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2007年本研究对云南省2 516名注射吸毒者HIV及HCV感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艳玲;闫文云;贾曼红;杨朝军;施玉华;陈玲;陈会超;乔恩发;杨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大学生处在机体代谢旺盛阶段,而且学习任务繁重,因此,合理营养对促进其身体健康、满足脑力活动所需至关重要.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1-3].在营养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中,食物频率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法优于短期膳食回忆和膳食记录法,通常被认为是膳食调查的佳方法[4].为保证获取真实而有效的调查结果,需要对食物频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本研究设计一种适合大学生自行填写的评价其膳食结构与饮食行为FFQ,并通过2009年4、10月应用该问卷调查对403名大学生进行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言凤;黄万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自我和谐指一个人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1].研究表明,自我和谐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状态、揭示心理问题发生原因的重要心理参数[2].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及广泛开展,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于2010年6月对四川省阆中市农村中学教师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为提高农村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阆中市19所农村中学长期在农村任教的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12份,收回有效问卷564份,有效率92.16%;其中男教师342人,女教师222人;大专及以下472人,本科92人;初级教师300人,中级教师190人,高级教师74人;年龄为23~57岁,平均年龄(35.67±2.62)岁.
作者:梁丽;方可;周章毅;郭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碘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仔鼠海马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并测定碘缺乏、甲减大鼠仔鼠海马组织c-fos、c-jun的表达,以探讨碘缺乏、甲减调节脑发育的机制.方法 分别选用低碘饲料及他巴唑诱导建立低碘及甲减大鼠动物模型,收集生后30 d时仔鼠海马组织,测定海马细胞浆、细胞膜PKC活性.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生后30d时低碘组、甲减组及对照组大鼠仔鼠海马即早基因c-fos、c-jun表达情况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生后30 d低碘组和甲减组仔鼠海马胞液PKC活性略低于对照组,而胞膜PKC活性稍高于对照组,低碘组、甲减组仔鼠海马胞膜PKC活性与胞浆PKC活性比值(1.1871±0.4325,1.4143±0.3940)较对照组(0.6493±0.2943)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后30d低碘组和甲减组仔鼠海马组织c-fos、c-jun灰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l),提示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碘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影响神经系统及智力发育,可能是低碘、甲减引起海马损害导致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鹏;殷慧娇;孙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二烯丙基硫醚( DAS)对微囊藻毒素-LR (MCLR)诱导的细胞凋亡及活性氧产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T17,用1μmol/L MCLR染毒的同时给予DAS(0.02~2 mmol/L)作用4、24h,同时设立溶剂对照组、DAS对照组和单纯MCLR染毒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荧光探针2-[6-(4'-羟基)苯氧基-3H-占吨醇-3-on-9-yl] -苯甲酸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 0.2和2mmol/L DAS干预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0.91±5.25)%,(90.13±4.47)%,高于MCLR染毒组的(69.50±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0.2和2 mmol/L DAS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87±0.52)%,(8.52±0.55)%,低于MCLR染毒组的(13.29±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和2 mmol/L DAS干预组的活性氧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DAS可拮抗MCLR诱导的活性氧产生及细胞凋亡.
作者:农清清;张志勇;何敏;覃健;李春宏;何灏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镍( NiSO4)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iSO41.25、2.50、5.00 mg/kg组;采集附睾和睾丸样本,分别检测精子活率和密度,睾丸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荧光强度及其Bax、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NiSO4 2.50和5.00 mg/kg组大鼠精子活率(分别为68.29% 、65.29%)和密度(分别为3.03、2.85×106/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2.34%和4.80×106/mL)(P<0.05);睾丸细胞ROS荧光强度(98.59和96.43)则明显高于对照组(62.54)(P<0.01).与对照组比较,NiSO4 2.50和5.00 mg/kg组Bax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各NiSO4组大鼠睾丸细胞caspase -3前体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均出现caspase -3切割片段,后者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过量NiSO4暴露可诱导睾丸细胞内大量生成ROS,进而上调Bax蛋白表达并激活caspase -3蛋白,终致生殖损伤发生.
作者:苏莉;邓渊韬;张瑞;李成云;李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孕哺期染铝对仔鼠长时程增强(LTP)和谷氨酸(Glu)含量影响,探讨铝对发育中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怀孕起染AlCl3至仔鼠哺乳期结束,共计6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铝和脑铝含量;细胞外微电极技术测定LTP;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谷氨酸含量.结果 0.2% AlCl3组仔鼠血铝和脑铝分别为(47.43±14.38)mg/L、(13.86±6.60)mg/g;0.4% AlCl3组血铝和脑铝为(55.56±19.07) mg/L、(18.79±5.18)mg/g,与对照组[(33.89±8.74) mg/L,(7.61±3.44) mg/g]比较,血铝、脑铝含量均明显增加(P <0.05);CAl区LTP的诱导和维持明显受到抑制,其群体峰电位幅值增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孕哺期铝暴露使仔鼠海马内谷氨酸含量下降(P<0.05).CAl区对照组,0.2% AlCl3组和0.4% AlCl3组谷氨酸平均吸光度(A)值分别为(0.35±0.02)、(0.33 +0.02)、(0.29±0.03),阳性面积比分别为(5.06±1.36)、(4.70±0.56)、(1.71 +0.23).结论 孕哺期铝暴露可以使仔鼠海马CA1区LTP的诱导和维持受到抑制,谷氨酸水平下降.
作者:靳翠红;巫生文;逯晓波;刘秋芳;唐秋实;蔡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蜂胶和γ干扰素(IFN -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血清IgG,粪便、鼻咽冲洗液和阴道冲洗液中IgA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探讨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机制.方法 将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 μg STAg+ 40 μg蜂胶+ 1000U IFN -γ)滴鼻免疫,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滴鼻.分别于滴鼻2次(间隔2周)后第1、2、3、4、6、8、10和12周处死小鼠,收集血清、粪便、鼻咽冲洗液和阴道冲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G,粪便、鼻咽、阴道冲洗液中IgA抗体.结果 免疫组小鼠血清IgG,粪便、鼻咽、阴道冲洗液中IgA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gG水平第3周达高峰(吸光度A值0.257),第1、2、3、4、6周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5.87,P<0.05);粪便IgA抗体第2周达高峰(吸光度A值0.054),第2、3、4周明显高于对照组(F=5.32,P<0.05);鼻咽、阴道冲洗液中IgA第1周即达高峰(吸光度A值分别为0.0313,0.0533),之后逐渐降低,至第12周仍明显高于对照组(F =6.15,P<0.05).结论 STAg联合蜂胶和IFN -γ滴鼻免疫小鼠可诱导高水平特异性抗体,且可持续较长时间.
作者:刘成芳;殷国荣;赵云鹤;孔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食管癌EC109细胞生长、凋亡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食管癌EC109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干预,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后EC109细胞凋亡率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用药后EC109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 -2)、Bcl -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测定用药后EC109细胞胞内[Ca2+]i变化.结果 细胞培养24、48、72 h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7±0.76)%、(2.32±0.45)%、(2.98±0.89)%,Bcl -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0.12±3.41)%、(49.78±5.65)%、(51.25±6.34)%,Bax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7.98±2.85)%、(18.27±3.12)%、(17.76±3.64)%,而各干预组细胞凋亡率为7.05% ~51.11%,均明显增加(t=5.419~17.826,P<0.05),存在时-效和量-效趋势,同时其细胞Bcl -2蛋白表达降低,为43.32% ~ 10.46%,Bax蛋白表达上调,为24.54%~ 63.47%,均存在时-效和量-效趋势,当作用时间≥48 h或浓度≥100 μg/mL时,干预组上述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t=3.58~10.14;Bax∶t =5.047 ~ 11.065,P<0.05);用药后细胞内[Ca2+]i明显升高,12h达高峰,此后缓慢减低,至48 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食管癌EC109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可能与降低其Bcl -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内[Ca2+]i有关.
作者:孙雪飞;裴艳涛;杨国涛;吴铭生;尹秋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紫茎泽兰醇提取物对大鼠致畸作用.方法 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5组,紫茎泽兰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于孕第6~16d经口灌胃给予1 000、500、200 mg/kg紫茎泽兰醇提取物),阴性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300 mg/kg).于妊娠第20d处死孕鼠,观察孕鼠生殖情况和胎鼠生长发育、骨骼内脏畸形情况.结果 紫茎泽兰中、高剂量组吸收胎率分别为15.08%和7.6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剂量紫茎泽兰组孕鼠进食、活动、体重增长、死胎率均未见明显影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胎鼠体重、身长、尾长无明显差异(P>0.05);胎鼠外观、骨骼、内脏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畸形.结论 紫茎泽兰醇提取物具有一定胚胎毒性,无明显致畸作用.
作者:李厚勇;王蕊;张振铃;徐明;王蓉;修海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锰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原代培养后随机分为空白组、牛磺酸组、低、中、高剂量锰组、牛磺酸+低、中、高剂量锰组,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流式细胞仪定量凋亡率和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LDH活力低、中、高剂量锰组分别为(1 048.063 0±55.459 8)、(1 004.1233±65.339 4)、(1 405.303 3±163.311 5)U/L,明显高于空白组(895.203 3±53.228 6) U/L(F=31.802,P<0.001),牛磺酸+低剂量锰组(834.595 0±173.445 5)U/L明显低于低剂量锰组(1 048.063±55.459 8) U/L(t=2.871,P=0.017);神经元凋亡率中、高剂量锰组分别为(44.6±4.0)%和(57.7±6.2)%,均明显高于空白组(17.5±2.5)% (F=159.05,P<0.001),牛磺酸+中剂量锰组(34.6±6.4)%明显低于中剂量锰组(44.6±4.0)%(t=3.813,P=0.019),牛磺酸+高剂量锰组(28.9±13.2)%明显低于高剂量锰组(57.7±6.2)%(t=3.709,P=0.021);电镜下观察,锰组神经元呈凋亡和坏死的形态学改变,牛磺酸+锰组与其比较有所改善.结论 锰在体外可剂量依赖性引起海马神经元死亡,牛磺酸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锰的神经毒性.
作者:姚雪婷;郭松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林蛙油复方冲剂对超重环境下微波辐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方法 制备Wistar大鼠超重环境下微波辐射模型,采用林蛙油冲剂进行干预,连续14 d,Moms水迷宫实验观察学习记忆能力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层热休克蛋白70 (HSP70)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比较,模型组定位航行潜伏期由(12.03±1.85)s延长至(32.54±5.75)s(P <0.05),跨平台次数由(6.45±1.35)次/min减少至(2.16±1.02)次/min(P<0.05),脑组织HSP70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林蛙油冲剂辐射前处理组定位航行潜伏期缩短至(13.88±5.93)s(P<0.05),跨平台次数增加至(5.91±1.53)次/min(P<0.05),脑组织HSP70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林蛙油复方冲剂可改善超重环境下微波辐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脑皮层组织HSP70表达有关.
作者:陈默然;高俊涛;李妍;李强;赵行宇;任旷;沈楠;潘文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2009年启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免费为居民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网底[1].山东省青岛市自2009年10月开始根据国家医改要求,按照人均15元的标准向社区居民提供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然而机构资源配置、人员素质与服务效果密切相关[2],服务能力能否达到政府所购买服务的标准,将直接影响到居民是否能获得高质量的服务以及医改的顺利实施.因此,于2010年4月对青岛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进行了现况调查,为今后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李善鹏;林永峰;徐凌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家蝇是重要的病媒生物防制对象[1],其体内、外携带多种致病微生物,能够污染食品、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2],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3].由于家蝇繁殖力和抗逆性强等优势[4-5],且其室内养殖技术易于掌握,重现性好,其已成为实验室常用的试验昆虫之一.建立标准的实验室养殖技术、规范家蝇养殖程序是进行杀虫剂登记、统一国内评价标准的前提.本研究以国标规定试验用蝇的体重为衡量指标,确定室内养殖家蝇的环境条件及操作规范,以期为家蝇室内养殖提供标准化的程序规范.
作者:辛正;朱春雨;李梅;王永明;王东;刘慧媛;张洪杰;蔡松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来,湖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以C群脑膜炎奈瑟菌(Nm)为主[1],2009年2月,首次从流脑患者身上分离出B群脑膜炎奈瑟菌,2010年在健康人群流脑咽拭子中,同时分离到4株B群脑膜炎奈瑟菌.为掌握湖南省B群脑膜炎奈瑟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其流行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传统检验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等方法对上述B群流脑奈瑟菌分离株进行了鉴定和分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昕;湛志飞;刘运芝;覃迪;高立冬;戴德芳;张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尘肺病是中国严重、发病多的职业病,其中又以矽肺为突出.矽肺是一种由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目前虽无法用单一的机制来解释矽肺发病机制,然而公认的是在分子水平变化的起始阶段共同具有炎性因子的参与.随着对肺纤维化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结果证实细胞因子在矽肺早期炎症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是一类重要的炎性因子.现就近几年有关细胞因子在矽肺发生发展中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效宝;王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一系列临床并发症,其中受关注的一种是艾滋病痴呆综合症(AIDS dementia complex,ADC),主要表现为认知损害、精神行为异常和运动障碍.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出现,ADC的发病率有所降低,但该疗法并不能完全控制或逆转ADC的发展[1].迄今为止,ADC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大脑中,HIV-1主要感染巨噬细胞和胶质细胞,而未感染细胞(如神经元细胞)也能发生损伤和凋亡,表明HIV-1感染细胞后释放的神经毒素对于神经系统的损伤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重要的神经毒素是HIV-1的反式激活蛋白(trans-activator,Tat)[2 -3].本文就Tat蛋白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蒲双双;赵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beta,C/EBPβ),也称作核因子白细胞介素-6(nuclear factor for IL-6,NF-IL6),是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 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C/EBPs)家族的重要成员,其C端具有高度保守的DNA结合域和二聚化功能域,主要通过对靶细胞基因转录的调节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肿瘤发生与凋亡、机体炎症反应等重要生命活动[1].现就C/EBPβ的功能及对人体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C/EBPβ在脂肪细胞形成中作用脂肪细胞的形成由复杂的转录因子网状系统所控制,而KLF4则是脂肪细胞形成必要的早期调节基因.Birsoy等[2]认为,C/EBPβ通过一个严密控制的负反馈圈抑制Krox20和KLF4的表达,KLF4基因沉默可以抑制脂肪细胞形成并可下调C/EBPβ水平.C/EBPβ和δ是诱导脂肪细胞形成早的转录因子,他们通过调节其邻近的启动子元件转录激活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和C/EBPα基因,而PPARγ和C/EBPα基因作为多效的转录激活因子则能够启动脂肪细胞.
作者:蒋旭鹏;潘晓琳;潘泽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从国际卫生服务领域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来看,卫生服务的供给已经开始从过去的等级性、综合性的集权供给方式向基于供需分离的购买服务模式转变[1].在这一模式中,购买什么样的卫生服务,从哪里和如何购买卫生服务等都在事先就已经决定[2].在欧洲一些国家,已经从卫生服务的集权管理模式转变成基于供需分离的购买模式,即政府与私立部门,以及保险机构(第三方支付者)在组织形式上与卫生服务提供者分离[1-3].卫生服务购买模式的出现不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在中国的卫生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也开始实施并探索这一改革措施.
作者:崔霞;王小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陕南3个项目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生产救助项目现状,评价其效果,为改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了解生产救助项目现况,对3个项目县全部HIV感染者/AIDS患者共18户19人进行问卷调查,对项目县相关人员共73人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山阳县HIV感染者/AIDS患者家庭有9户参加生产救助项目,镇安县和商南县HIV感染者/AIDS患者家庭未参加;参加项目的家庭中,有8户的家庭生产救助收入占其家庭总收入的58%以上,1户的家庭收入全部来自生产救助项目;项目实施后HIV感染者/AIDS患者家庭的收入提高了80.78%;参加项目的家庭中,88.89%对项目表示非常满意;在生存质量量表10个维度中,参加生产救助者有7个维度的得分高于未参加者,躯体健康总分和心理健康总分高出8.94分和11.42分(P<0.05).结论 生产救助项目有利于改善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经济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增加其生活信心,得到患者家庭好评;3个项目县生产救助项目实施情况不平衡.
作者:贾利利;薛秦香;耿庆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人群基本特征及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方法 利用国家DataFax 抗病毒治疗信息收集系统中四川省治疗数据信息,使用SPSS 13.0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766例患者,基线CD4+ T≤200 个/mm3时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占68.6%( 526/766);截止到2009年9月30日,共有114例研究对象死亡,其中82.5% (94/114)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于意外、自杀和其他原因的分别有4、3、12例;患者抗病毒治疗后1年的生存率为90%,2年生存率为85%,3年生存率为82%;含AZT方案/d4T方案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的94例中,有82例开始抗病毒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个/mm3,占87.2%,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时开始治疗的患者占12.8% (12/94).开始治疗时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患者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82,P<0.01).结论 四川省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变化趋势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根据WHO新修订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纳入标准,需要提前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间.
作者:赖文红;喻航;罗映娟;李恬;刘莉;周久顺;秦光明;张灵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HIV单阳家庭是指夫妻双方中一方为艾滋病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确认阳性,另一方为HIV抗体阴性的家庭(以下均简称为单阳家庭)[1],其中HIV抗体阳性的一方称为先证者,先证者的配偶称为单阳配偶.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结果表明,现存活的74万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经异性传播的比例为44.3%,其中约1/3为家庭内配偶间经性传播[2].国外文献报道表明,大量的HIV新发感染属于夫妻间经性传播,这主要是单阳配偶在夫妻性生活时未使用或未坚持使用安全套,从而长期暴露于感染HIV的高风险中所致,在一些地区这种风险相当于甚至超过了男性性接触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和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3].因此,为了解单阳家庭夫妻间经性传播HIV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现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评价指标、影响因素及可行性干预措施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明帅;王璐;王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据统计,全球新发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中女性已经超过半数[1].中国每年新报告病例中,男女比例已从2000年以前(累计报告)的5∶1上升到2009年的2.3∶1,性别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社会性别(gender)与性别(sex)的生理属性不同,社会性别是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3].本研究对女性感染HIV的风险,艾滋病影响的性别差异及感染后获得医疗服务支持的性别差异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应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曾吉;曾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贵州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毒株亚型的变异特征,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贵州省1998、2002、2007年HIV-1感染者190例,采集血液样品,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扩增env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与国际标准亚型毒株和其他地区阳性株进行对比,根据[同源性、离散率等]分析HIV-1毒株亚型的变异特征.结果 贵州省HIV-Ⅰ毒株经变异产生3种新亚型毒株,B、B′、C亚型通过基因重组变异为CRF 07-BC、CRF08 -BC流行性重组亚型毒株;E亚型毒株变异成了CRF01-AE重组亚型毒株;3种亚型毒株分别占当年核酸检测阳性数的63.41%、36.59%、52.10%;CRF07-BC、CRF08-BC与来源于印度的C.IN.92.同源,CRF01-AE与从欧美传入泰国的01 AE.TH90.同源;变异后的BC亚型组内基因离散率为(0.049±0.007)%,AE亚型的组内基因离散率为(0.064±0.008)%.结论 贵州省的HIV-1毒株具有高度变异特性;HIV-Ⅰ变异毒株在传播和流行中较易形成当地流行的优势毒株.
作者:孙显光;邢辉;李志坚;何翔;申莉梅;邵一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大竹县、达县和乐山市中区HIV在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有配偶或固定性伴的HIV感染者/患者及其配偶或固定性伴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配偶/固定性伴的静脉血样检测HIV抗体.结果 配偶/固定性伴间性接触感染HIV的比例为37.8%(48/127);男性传染给女性的HIV传播率为43.6%(44/101),女性传染给男性的传播率为15.4% (4/26),男传女的传播率高于女传男(x2=6.984,P<0.05);异性性接触感染者的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率为38.2%( 29/76),略低于注射吸毒感染者的41.5%( 1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HIV后,与配偶/固定性伴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72.8%(107/147).结论 四川省配偶/固定性伴间HIV性传播率较高,男传女概率大于女传男;部分感染者/患者存在多性伴现象,且未坚持使用安全套,应进一步规范HIV阳性告知程序,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内传播干预.
作者:曾亚莉;赖文红;张灵麟;罗映娟;钟晓东;陈均;罗玲;冯燎;梁姝;奚竞婧;宛云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浙江省宁波市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HIV/AIDS)抗病毒治疗(HAART)效果和发生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156例HIV-1型阳性病例血样,包括114例AIDS病人和42例未治疗感染者,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和HIV病毒载量,通过测序获得pol基因序列,经美国斯坦福大学HIV国际耐药数据库分析,获得毒株耐药情况.结果 成功获得42例病例的pol序列;在HIV感染者中,HIV毒株对蛋白酶抑制剂分别有8例潜在耐药和2例中度耐药;在艾滋病人中,病毒载量低于低检测限(50 IU/mL)的有100例,占87.7%;HIV毒株对核苷类和非核苷类抑制剂分别有4例和5例高度耐药;该人群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为14~1 060个/μL,平均为(314±28)个/μL.结论 宁波市多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对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敏感,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张姝;张佳峰;高红;焦素黎;许国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月经期间提供阴道性交服务的女性性工作者( FSWs)艾滋病/性传播疾病(AIDS/STDs)及生殖道疾病感染状况.方法 通过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和外展工作,采用匿名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方式调查;选取经期提供性服务者(暴露组)与不提供性服务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等相关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回收322份问卷,暴露组106人,对照组216人;暴露组有88.7%曾被诊断患过包括尖锐湿疣、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如支原体感染或农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和梅毒等STDs,高于对照组的69.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32,P<0.001);暴露组有87.7%曾被诊断患过相关生殖道疾病(如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高于对照组的70.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66,P=0.001);观察组HIV/AIDS/STDs知识知晓率为32.1%,低于对照组的52.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40,P=0.001);2组抗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经期阴道性交可增加STDs和生殖道疾病的感染与传播风险,应加强对女性性工作者HIV/AIDS/STDs相关知识和性健康的宣传与行为干预.
作者:汤占利;李秀芳;董秀平;王燕飞;陈官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为了解新疆HIV感染者及患者性伴告知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当地的性伴告知工作提供工作建议.方法 对新疆10个县市(区)内所有能够随访到的HIV感染者和病人3 071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HIV阳性者性伴告知率为81.5% (2 010/2 467),其中男性为82.2%(1 229/1 495),女性为80.3% (781/972);62.2%(1251/2 010)选择在1周内告知;52.1%(1 047/2 010)选择本人告知;59.3%(1 776/2 994)期望告知对象为配偶或性伴;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性伴告知的影响因素为感染者家庭收入≤500元/月(OR=1.65,95% CI=1.23 ~2.20)、感染者确认时限(OR=1.08,95% CI=1.02~1.15)、感染者婚姻状况为已婚(OR =4.46,95% CI =2.91~6.82)、感染者有子女(OR=1.50,95% CI=1.12 ~2.00)及调查地区为新疆北部和南部地区(OR =4.10,95% CI=2.72 ~6.19;OR =2.34,95% CI=1.53 ~3.57).结论 新疆的HIV感染者和病人性伴告知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当地持续深入的支持活动、感染者婚姻状况及子女状况等.
作者:倪明健;陈学玲;王吉亮;胡晓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今年是世界艾滋病流行以来的第30个年头,全球艾滋病流行与防治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LART)技术应用以来[1],成千上万的艾滋病病人得到有效治疗,特别是近5年,抗病毒治疗药物在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治疗病人数目迅速增长,2007 - 2009年2年间,全球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数几乎翻倍,达到约525万人[2],病人的生命得以延长,艾滋病引发的相关死亡大幅度下降.不仅如此,抗病毒治疗药物在预防和减少新发感染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吴尊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广东省深圳市艾滋病病毒1型( HIV-1)优势株的亚型特征和传播规律,为正确掌握HIV-1的流行趋势提供帮助.方法 对429例HIV-1阳性的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外周血采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巢式扩增包膜蛋白(env),测序后确定亚型,建立进化树,计算基因离散率.结果 深圳市HIV-1亚型包括01 -AE 、07- BC 、08-BC 、02 -AG 4种重组亚型和B、C2种亚型;其中01 -AE、07-BC和B亚型为主要流行株,分别占51.8% (207/400) 、28.8% (115/400)和12.3% (49/400);08-BC 、C亚型和02-AG在人群中流行较少,分别占3.5%( 14/400)、3.5% (14/400)和0.3%( 1/400);传播途径以性传播和静脉吸毒传播为主,占感染总数的96.6%( 200/207),其他传播途径仅占3.4%(7/207);异性传播毒株的组内基因离散率大,为14.3%;同性传播病毒株与异性传播病毒株之间的基因离散率大,为15.8%;在进化树上,各种传播途径的毒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簇,但是存在交叉.结论 01 -AE是深圳地区HIV-1的优势流行株,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作者:何太平;鲍毅;王晓辉;程锦泉;陈琳;杨峥嵘;石向东;赵锦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