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7813
  • 国内刊号:21-1187/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29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5年3期文献
  • 辨证治疗隐匿性肾小球疾病述要

    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是指症状及体征不明显、病程绵长,有轻度的持续或间断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一类肾小球疾病.隐匿性肾小球疾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根据其病机可分两类:

    作者:张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胃脘痛类证鉴别与证型辨析

    胃脘痛系指胃脘近心窝处(剑突下)疼痛为主证的疾病.胃为六腑之一,胃的上口贲门部分为上脘,下口幽门部分为下脘,上下脘之间为中脘.其在体表部分是上自歧骨处之鸠尾,下至脐之神阙,同身寸为七寸.胃脘痛发作,主证均为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以上下脘穴为直径作一圆周,在此范围内疼痛者病在胃,若痛在此圆周范围而连及胁下,则兼及于肝;若痛以上脘为主,及于鸠尾,则病在胃之上部;若痛以下脘为主及于水分、神阙,则病在胃之下部,并及于脾,久病不愈,甚则影响及肾.由于定位在胃脘,定性为痛,故称胃脘痛.

    作者:杨容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症治关系简析

    尽管HCY血浓度升高是心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证实,但其作用机制却仍不完全清楚.笔者对我院2003年6月~2004年5月收治的126例脑梗死患者HCY水平与此11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旨在为该项研究的不断深入提供资料.

    作者:高宇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隐匿性肾炎的辨证施治

    笔者应用辨证施治方法治疗隐匿性肾炎取得较满意疗效.择其病案几例介绍如下:

    作者:刘淑芳;刘春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1例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组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症状群.笔者自2000年2月至2003年12月收治FD75例,临床观察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杰;周伟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疑难杂证辨证方法探析

    古今中医名家无不以诊治疑难病证称誉杏林,多少久病顽疾辗转求医,方药杂投,后取效总是被独具慧眼者命中要点;一举攻破.众所周知,中医临床的焦点在于辨证与用药,其中辨证结论又是立法遣药之本.所以,重视辨证施治的探索,对于提高临床水平无不俾益.

    作者:安怀玉;杨存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71例分析

    笔者近3年来,采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的方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71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颈椎病 250 例分析

    笔者自1989~2004年运用辨证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颈椎病2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滕杨;陈海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从五脏辨证论治脏躁例释

    脏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杂病,临床观察五脏阴阳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脏躁发生,从五脏辨证论治可明显提高疗效,现论述如下:

    作者:郭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从痰湿论治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S)是指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一组疾病的聚集.治疗上以针对改善胰岛抵抗为基础的全面防治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坚持科学饮食和运动疗法、积极治疗高血压、血脂紊乱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高[1].据报道我国4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症发病率高达13.3%[2].在临床上,发现此类患者多为痰湿体质,常表现为痰热、痰瘀互结.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68例分析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清尿酸增高,尿酸钠结晶沉着于关节和结缔组织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自1995年以来,笔者对16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策;刘元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痛风的辨证施治简析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痛风分为四类:其一,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其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其三,痛风石及慢性关系为;④痛风性肾病[1].其生化基础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致血中尿酸超过正常值上限(国际通用标准的血尿酸值上限为:男416.5μmol/L;女357μmol/L)形成高尿酸血症.此时,若尿液PH值小于5.5或体内脱水,可引起尿酸盐结晶在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沉积.如沉积于关节周围组织,可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沉积在肾脏,可致痛风性肾病,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常用别嘌呤醇抑制尿酸的形成、丙磺舒促进尿酸的排泄、秋水仙碱消炎止痛[2];但是痛风易反复发作,不易控制,笔者在急性期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健脾护肾,祛湿化浊,消积寓于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具体辨证如下:

    作者:鞠华;鞠萍;许秀芳;岳端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65例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enoch-Schonlein syndrome,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笔者2001年5月至2003年6月,辨证治疗65例HSP患儿,获效颇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3例

    心肌炎为小儿常见的心脏疾病.笔者自1998年~2003年对6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经中医辨证施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月霞;王亚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麻杏二三汤治疗小儿咳喘32例

    麻杏二三汤,系著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在<方剂心得十讲>中介绍的经验方.由麻黄、杏仁合二陈汤及三子养亲汤组成.笔者在2001年~2003年用该方治疗小儿咳喘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宇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加味四物汤治疗失眠86例分析

    失眠,又叫不寐、不得眠,是以正常性睡眠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自1995~2004年,运用加味四物汤治疗失眠8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石苇汤电针并用治疗泌尿系结石136例

    近5年来,笔者采用中药石苇汤加电针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厉启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桃核承气汤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腹胀46例

    单纯胸腰段脊柱骨折无合并脊髓损伤的ⅠⅡ度稳定性骨折患者,由于骨折压缩较少,又无神经损伤,临床大多采用保守治疗,卧平板床制动,轴向翻身,口服活血化瘀中药、腰背肌功能练习等.大多数患者压缩性胸腰椎骨折发生后出现腹胀、腹痛、不排便、排气等症状,虽采用灌肠,外用开塞露等方法,症状不减,常需4~5日,甚至1周左右,方可消减.笔者运用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腹胀46例,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仲博;李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补肾壮骨汤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症65例

    胸腰椎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更易发生.笔者于2000年7月~2004年7月,以中医理论,予补肾壮骨汤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症,并以西药阿法D3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窦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四物汤加减治疗鼻咽癌放化疗的毒副反应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以放射治疗为主.同时,根据不同分期配合化疗,运用四物汤加减,对4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朱卫平;马丽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半夏厚补汤治疗梅核气 82 例

    半夏厚朴汤为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之方,笔者以此方在纤维喉镜下观察治疗梅核气82例,临床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英林;任大鹏;刘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麻杏天贝散治疗小儿肺热咳嗽50例分析

    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笔者运用麻杏天贝散治疗小儿肺热咳嗽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浅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之一.笔者在治疗中采用内服补阳还五汤加减并辅以患肢熏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歌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柴胡疏肝和胃汤铝碳酸镁并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研究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柴胡疏肝和胃汤有疏肝利胆、和胃降逆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柴胡疏肝和胃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其与西药联用的优越性.

    作者:王坤明;郑伟民;来旭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健脾益肾解毒汤治疗糖尿病酮症60例分析

    笔者自1987年以来,单纯用中药不加西药治疗糖尿病(消渴病)酮症使用其阴转,已观察治疗酮症患者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群;刘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通心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42~50岁8例,51~60岁14例,61岁以上者14例.从事脑力劳动者26例,体力劳动者10例.

    作者:宁芙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津不齐68例分析

    笔者自1990年6月至2001年1月,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不齐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晓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及功能锻炼指导

    中风也叫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2002~2003年以来,笔者运用针灸佐以正确、合理的功能锻炼,治疗护理缺血性中风偏瘫的痉挛状态29例取得较好效果,并与常规药物治疗做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育英;杨莉;刘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牵引中药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7例

    笔者自200l~2003年以来采用牵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开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电针TDP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72例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神经性皮肤病.笔者用电针TDP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7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邓俊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00例分析

    小儿腹泻四季均可发生,主要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便为其主症,此病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日久可影响小儿营养生长 .

    作者:刘素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颈椎牵引及手法并用治疗颈椎病67例

    1999年~2002年,笔者采用颈椎牵引并手法治疗颈椎病6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远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男性不育二例分析

    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原因很多,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男性结婚1年以上无子女而女方妇科检查无异常者,为男性不育症.(1)精子产生障碍或精液异常.(2)输精管道阻塞.(3)精液不能正常进入阴道.(4)无精子症.临床所见到以第一种情况为多见,精子检查为精子数量少,活动力差,死精子或精子畸形,精液不液化等.

    作者:王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眼针配合康复治疗中风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采用眼针康复治疗;对照组62例,进行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出血性中风23例,缺血性中风43例,男48例,女18例;对照组出血性中风23例,缺血性中风39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34~72岁.病程短7天,长3个月.

    作者:刘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化疗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前,化疗仍然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化疗的毒副作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利于患者的继续治疗及康复.因此,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化疗疗效,以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为此,笔者采用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并与单纯化疗作对照,观察其对化疗的减毒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宣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复方哈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34例分析

    近两年来,我科采用复方蛤青注射液天突穴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路欣;汤建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静脉滴注安络血导致血管性头痛例析

    安络血(肾上腺色素宗)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临床上常将安络血进行口服,肌注及静脉注射,我院观察治疗1例病例,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出现血管性头痛,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地;董超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康复疗法治疗冠心病56例分析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防止再发心脏病的事件(心绞痛、心衰、心梗、猝死)已成为重要的课题.笔者探讨康复疗法对冠心病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康复疗法对冠心病的改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姜玉华;陈超;刘玉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补气化饮法治疗倾倒综合征20例分析

    笔者自1998年至2003年用补气化饮法治疗倾倒综合征2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参附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并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在适当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及/或舒张功能障碍,心脏排出量(即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而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1],随着糖尿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也增高,据报道可达90%~100%,可累及神经系统各个部分.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所致[2],笔者用银杏叶提取物(EGB)改善微循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着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月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龙虎乙肝丸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106例

    笔者于1991年至2004年6月用龙虎乙肝丸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1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鸣;王德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体会

    百草枯(又名克芜踪,化学名1,12二甲基24,42联吡啶阳离子盐).人类中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吸收,表现为多脏器损伤或功能衰竭.由于血浆致死浓度很低,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常规治疗病死率极高.笔者用血液灌流(HP)治疗1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军;吕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津液异生与阴虚

    津液代谢失常异化出水湿痰饮,笔者简称为津液异生,对津液异生所致的病证经温阳为主治疗疗效不明显者辅以养阴,或以养阴为主常获较好疗效.对此,笔者对津液异生与阴虚关系予以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借鉴.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速效救心丸治疗胸痹心痛102例

    笔者自1994年用速效救心丸治疗胸痹心痛102例,并设对照组,用复方丹参片进行对照观察50例,经治疗前后结果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芝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复方蛤青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2例

    笔者采用复方蛤青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立华;汤建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金纳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中风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常见脑血管病之一,近几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年龄组逐渐提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特别是随着血液流变学在医学各领域中研究不断深入,利用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指导中风的治疗,是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项临床课题.笔者现将近1年来以金纳多注射液为主治疗6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林;叶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补虚药的合理应用简释

    祖国医学将组成机体的物质和机能概括为:气、血、阴、阳, 当机体的物质不足或机能低下时则产生虚证,虚证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但就其证型来说,概括起来不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

    作者:王明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00例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易发展为AMI,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临床取得显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脑梗死80例分析

    笔者于2002年10月~2004年10月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脑梗死80例,并与常规中西医结合组进行比较,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松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简析

    脂肪肝是常见疾病.笔者就2002年至今的有关42篇文献报道进行了汇总、并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程运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观快检识别变质药品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药店参与市场竞争日益扩大,药店薄利销售方便患者已成为趋势,相当一部分人患一般小病自己去药店购药品,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渐渐增强,家庭小药箱日益丰富起来,由于缺乏科学的保管及用药常识,因此需要学会识别药品是否变质的问题,同时能正常保管好家庭小药箱的药品.

    作者:赫英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48例

    近年来,卵巢囊肿的患者逐渐增多,已成为妇科临床的常见病之一.在临床中探索出中药桂枝茯苓丸加味,用以活血消瘀、通阳理气化湿散结,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淑梅;刘惠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肩-手综合征45例分析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笔者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肩手综合征45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马卫琴;宋忠耿;徐青;高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推拿并用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52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引起腰腿疼的常见疾病之一.采用非手术疗法,其中推拿按摩是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配合中药内服、中药薰洗或外敷,可明显缩短疗程,增进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久和;侯跃华;关凤媛;刘元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激光并用治疗消渴目病90例分析

    消渴目病是由消渴病引起的常见内障眼病.近年来笔者用院内自制中成药养阴明目丸和散瘀明目丸内服,配合激光治疗消渴目病,临床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侯艳杰;张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肝组织病变实质研究

    肝郁脾虚是慢性肝炎中常见的一类证型,1995年~2001年对220例慢性肝炎进行中医辨证诊断及肝活检,其中有41例为肝郁脾虚证,现将该组病例的肝组织病理实质报告如下:

    作者:周德玫;梁柱石;谢崇嘉;莫穆隆;郑赓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5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为常见的疾病,自1994年1月~2002年3月笔者采用内服新身痛逐瘀汤,手法治疗,骨盆牵引,超短波理疗等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喜;刘元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血栓病继发肩关节脱位临床治疗分析

    脑血栓病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病,笔者将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治疗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引起同行注意:

    作者:郭宏;边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2例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又称过敏结肠,或痉挛结肠,指慢性反复发作,以肠道运动障碍为主,而不伴有器质性病变的肠道功能紊乱.笔者用痛泻要方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振强;王晓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心绞痛38例分析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并分离的一种单体,属于尿黄酮类化合物,临床上常用其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笔者旨在探讨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

    作者:马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通肾冲剂治疗泌尿系结石97例分析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应用自行研制的通肾冲剂治疗泌尿系结石97例,临床疗效满意,兹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兰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健脾疏肝法治疗慢性胃炎40例分析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自2002年以来笔者应用健脾疏肝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邰燕;高春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6例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累及直肠与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本病26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群益;胡伟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参麦注射液化疗并用治疗消化道肿瘤86例分析

    笔者自1998年10月~2003年2月应用参麦注射液配合HLF方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86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淑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研究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是引起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也可引起全身器官的病变.目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主要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为了探讨中医药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试用中药,在临床中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褚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46例

    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4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分析

    胆汁反流性胃炎为胃镜下常见,属慢性胃炎一种.笔者近年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部慢性湿疹50例分析

    手部慢性湿疹多发生于指背及指端掌面,亦可蔓延至手背和手腕部,境界不清或呈小斑片状,或发生于掌侧,其限局性.笔者自2000年8月开始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及外用中药汤剂祛湿汤熏洗治疗慢性手部湿疹患者5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4例分析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DN5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榆耳的药用价值研究

    榆耳(Gloeostereum incarnatum )又称榆蘑或黄耳,其子实体质地胶质,形态似黑木耳,但粉红棕色,富有弹性,食之可口.是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山区和日本北海道地区的一种稀有野生真菌,自然界多发生于8~9月份,常腐生于湿度大、光线弱的山沟地边、半山坡榆树的木桩上.它的子实体富含蛋白质、多糖及多种维生素、脂肪含量低.其蛋白质含量为20.99%,包含了全部的17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依赖外部摄取的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40%.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pp含量高达243mg/100g.中医记载:榆耳性平味甘,具和中化湿功效.民间用于治疗红白痢疾、痔疮、皮炎、腹泻、肠炎等疾病.通常用榆耳与大枣、红糖同煮来治疗痢疾.它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食用药用珍品,为了查明榆耳的药用价值,笔者从榆耳的抑菌作用方面着手对其药用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李士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久泻灵冲剂对体外抑菌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慢性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之一,随着人类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慢性腹泻的发病率已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其体外抑菌作用和抗疲劳试验探讨其抗腹泻作用机制,为久泻灵冲剂更广泛地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殷银霞;梁永林;吴玉泓;张延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煎服法及服药后护理

    中药煎剂,又叫汤药,是将药物加水煎煮去渣所得的液体剂型.内服汤剂比丸剂吸收快、药力大,组方灵活,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急性病更为适宜.

    作者:吕振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探要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逐年增多.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伴随终生,心里很难过 ,表现为精神抑郁、心情不畅.此种心态,自然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刘伟;刘晨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临床营养支持的护理

    临床营养支持是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疗法,它包括胃肠外营养与胃肠内营养支持.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挽救无数危重病人,它提高了当代医学的治疗水平,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笔者近年来通过观察与临床实践,体会如下:

    作者:祖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急性脑卒中超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我科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对急性脑卒中病例进行辨证施护,采取超早期康复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玉芹;高荣;赵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直肠给药在急症中的应用特色浅析

    直肠给药是祖国医学的传统外治方法.这种给药方式使药物不经过胃、肝脏而直接进入血循环,既防止了胃酸及各种酶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又避免了肝脏的滤过作用,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目前,诸多医学者将直肠给药作为一种全身疾病的给药方式,并且将之应用于许多急危重症的抢救与治疗,取得丰硕的成果.笔者通过总结近年来的有关中药直肠给药在急症治疗中的应用资料,探讨在急诊医学中如何发挥中医特色,总结出更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患者服务.

    作者:严夏;李际强;罗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胸痹心痛与五脏的关系浅论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由于正气内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胸部发生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该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根据五脏相关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笔者拟从生理、病理和辨证治疗等方面对胸痹心痛与五脏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作者:庞敏;于跃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近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难治病,其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作综述如下:

    作者:黄蓝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张景岳传》释义辨惑

    张介宾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大家,惜<二十五史>未有其传,因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黄宗羲所写的<张景岳传>便成为了研究张介宾生平的宝贵资料.辽宁省专业技术职务考试教材<医古文>(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将这篇传记收入其中,可见其对该传的重视.然而,细细读来,发觉教材中的几处注释和译文,尚有不当之处,这里提出,就教于同仁.

    作者:李书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肾同源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肝肾同源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肝肾同源理论的研究很多,但对其理论的发生学研究还是空白,为了深化认识,现将就其发生学原理进行探讨.

    作者:吴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虎杖中白藜芦醇成分研究新进展

    虎杖始载于<名医别录>,别名斑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Sieb.et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味苦、酸,性微寒.归经肝、胆及肺经,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祛痰止咳等功效.近年来研究发现从虎杖中也可提取出大量高纯度成份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过去研究白藜芦醇大都取自葡萄或花生壳.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防止老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植物雌激素作用和保肝的功效,故引起现今医学界的重视与热烈的讨论.法国人常吃高脂食物,但心血管疾病却比例不高或许与常喝葡萄酒有关,因为葡萄中也含有大量的白藜芦醇.哈佛医学院的David Sinclair等人发现: 白藜芦醇可以提升一种能够稳定DNA而延年益寿的酵素Sir2之量.白藜芦醇存在于虎杖、藜芦、花生、葡萄中.白藜芦醇的化学名称为trans-3,5,4'-trihydroxystilbene是一种活性多酚(polyphenol)物质,故具有多种生物效能.现综述目前研究的功效和机转如下:

    作者:洪志哲;唐明增;杨子峰;李向阳;王新华;朱宇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自拟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 50 例

    高脂血症是由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异常增高的一种病症,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笔者近4年来采用自拟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50例,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富英;杨欣;金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自拟稳心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分析

    笔者采用自拟稳心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嫦娥;金泓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自拟甘草桂枝饮治疗怔忡56例临床分析

    怔忡(室早)是指来自心室的异位心博所引起的过早博动.笔者运用自拟甘草桂枝饮治疗怔忡病例56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郑艳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自拟顺咽止嗽散治疗小儿咳嗽126例

    笔者自1998年至2004年7月采有自拟顺咽止嗽散治疗小儿咳嗽12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华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50例

    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来自门诊.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病程短1年,长5年,尿蛋白为2+~4+,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1.5~3.0g,血肌酐、尿素氮均正常.

    作者:张秀娟;朱丽艳;于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自拟方治疗肺燥咳嗽 40 例

    笔者运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肺燥咳嗽,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自拟复脉汤治疗早搏 32 例分析

    我科自2000~2003年8月对32例早搏采用自拟复脉汤治疗,总有效率90.62%,现总结如下:

    作者:丁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柴胡舒肝丸临床应用三则

    1 梅核气许某某,女,30岁.于1999年5月18日初诊.自述1个月前因工作不顺,心情欠佳而致喉中异物哽阻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伴有两胁胀闷,月经不调,口苦.舌质淡红,苔白略腻,脉沉弦.药用柴胡9g,陈皮10g,川芎15g,香附10g,枳壳10g,赤芍15g,甘草10g.药进12剂后诸症消失.

    作者:吴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大黄(遮)虫丸临证运用举隅

    大黄(遮)虫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笔者在临证中改丸剂为汤剂,并灵活加减治疗闭经、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及一些内科杂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择其一二介绍如下:

    作者:马忠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肾气丸临床应用六则

    肾气丸又名桂附八味丸,原载于<金匮要略>,是补肾的祖方.后世诸多医家如赵献可、薛立斋、张景岳等,对本方推崇备至,广泛应用于痰饮、咳嗽、血证肿胀、黄疸诸疾.由本方化裁而来的诸多方剂现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慢性肾炎、神经衰弱、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性功能减退、糖尿病等.方中,附子、肉桂温补肾阳为主药,熟地、山药、山茱萸益肾阴,成阴阳互根之用,制附子、肉桂辛躁伤阴之弊,扶正不忘祛邪,泽泻、茯苓、丹皮渗利湿热,以泄肾浊,则阴阳相济,肾气自复,诸症自消,笔者经多年临床运用,屡有心得,现介绍如下:

    作者:吕蕾;刘玉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柴胡舒肝散临证运用七则

    柴胡舒肝散原载于<景岳全书>笔者经多年临床运用,屡有心得,现就临证所得,略录如下:

    作者:张立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石志超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经验拾萃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疾病.吾师石志超教授乃辽宁省名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辽宁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市中医内科学会会长,出身于五代中医世家,业医30余年,以擅治疑难大症而著称.尤其是对肾炎蛋白尿的治疗,能发前人所未发,屡多新解,值得深刻地领悟,今撷其精粹而论之.

    作者:李享辉;张奎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臧佩林教授治疗失眠40例临床观察分析

    臧佩林教授为辽宁中医学院专家,擅治失眠.尤擅长治疗长期失眠.失眠是神经科门诊常见病,临床出现健忘,精力不能集中,疲劳,甚至情绪抑郁等症状.臧师认为失眠多由脾胃虚弱,随师侍诊收集整理2002~2004年门诊病例4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洪鑫;聂长娥;王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王福仁主任医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撷菁

    王福仁主任医师从医40年,学验俱丰,尤其对肠胃病的治疗颇为得心应手.在此将其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作一介绍:

    作者:陈波;李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胡斌教授治疗疑难病验案临证举隅

    胡斌教授从医近40年,擅治内科疑难杂证.对内科疑难杂证的治疗是,在宏观辨证使用经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检测技术及中药药理微观辨病用药,疗效卓著.笔者有幸成为学术继承人,聆受教诲,现撷其临床验案三则:

    作者:贾素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郭维琴教授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拾萃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传导障碍,继而产生的多种心律失常(主要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窦房传导阻滞)和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作者:张莹;梁晋普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