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疗效肯定[1-3].但是,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延误了治疗时机者,再继续使用普通针刺治疗,往往难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笔者近3年采用透针滞针牵拉法治疗这类患者2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病程均超过2个月,长病程3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面肌僵硬、前额无皱纹、眼裂扩大、口角下垂、鼓腮漏气、面部肌肉板结等典型面神经麻痹的症状.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35 ~51岁.均经过2个月以上(长半年)普通针灸治疗未见明确效果.
作者:张孟玲;王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肺脓肿的治疗原则是抗菌治疗和痰液引流,抗生素疗程一般为8~12周甚至更长时间[1].自1998年以来我院应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环甲膜穿刺置管治疗肺脓肿1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忠;董辉;汪志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胸部外伤后,肋骨有无骨折或损伤的诊断,直接影响到后续治疗和预后,对司法案件的定性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X线平片、CT平扫及三维重建能明确显示错位骨折,但是对于肋骨无错位骨折、骨挫伤、周围软组织损伤显示较差或无法显示.我们对20例有胸部外伤史患者进行MRI检查,旨在探讨MRI在肋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贵将;刘智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掌、指骨骨折在部队训练中经常发生.掌、指骨骨折的复位要求较高,石膏、小夹板外固定及切口钢板内固定较易引起并发症,影响功能.解放军305医院应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掌指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巍;刘明;青祖宏;李永焕;何蔚;王慧娣;刘洋;关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预后极差[1].其早期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在我国5年总体生存率不足1%[2].对于局部晚期胰腺癌,化疗效果差,既往也无特殊有效治疗手段.2008年6月-2012年5月我院对94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OPEN式体部伽玛刀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田;刘思杰;张伟;马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儿童因受好奇心的驱使常常用手触摸电源,导致手部发生小面积电烧伤.电击伤因其深度深,且存在夹心样坏死的特点,术中往往难判断深度,同时往往存在多个散在小面积创面等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儿童新陈代谢旺盛,损伤后机体愈合能力较成人强,加上围术期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因此临床治疗策略往往先选择非手术治疗.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应用湿润烧伤膏及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的混合药膏进行创面换药的方法治疗儿童手部小面积电击伤创面19例(23只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刚;黄金华;周荣芳;刘森;刘亦峰;周杰;练慧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军事训练所致会阴部损伤虽然不属于常见类型,相关报道也很少提及,但因其生理上的重要性,故应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回顾我院1996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军事训练中出现的各种会阴部损伤患者2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严旅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局限性胰腺炎多发生于胰腺头部,占急性胰腺炎的18%[1],局限性胰腺炎临床报道较少,而影像学检查以十二指肠病变为主的十二指肠旁胰腺炎更鲜有报道.临床上需要与非肿块型十二指肠占位,单纯性十二指肠炎鉴别,笔者收集4例CT、MRI均表现为十二指肠改变为主,临床确诊为局限性胰腺炎的病例,结合临床并复习相关资料,探讨本病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俊发;刘智明;陈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定制国产铰链膝关节假体治疗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例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行瘤段切除国产铰链型膝关节假体重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25 ~48(32.8±7.4)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就诊.采用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评分(MSTS)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4(12 ~80)个月.无死亡、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膝关节伸直0°,屈膝75~110°.MSTS为(25.0±4.5)分,优良率为85%.无切口并发症及深部感染.所有病例均未发现明显假体松动、下沉.结论 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行瘤段切除后应用定制国产铰链膝关节假体重建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张敬东;项良碧;韩文锋;祖启明;毕岩;孙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PDMT)和原发性胃癌(PGC)在临床表现和血清CEA、CA199方面的差异,以期对PDMT做出预判.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PDMT和86例PGC的临床资料.结果 PDMT组黄疸26例,贫血26例,体质量减轻32例,PGC组黄疸、贫血、体质量减轻分别为2、18、23例,上述临床特征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PDMT组血清CA199为(82.31±81.30) U/ml,CEA为(10.38±7.41) μg/L,PGC组血清CA199为(248.87±579.14)U/ml,CEA为(65.50±174.10) μg/L,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MT更易出现黄疸、贫血、体质量减轻症状,但血清CA199和CEA值升高不明显.
作者:罗哲;浦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206例老年CHF患者按照半随机方法分为依那普利治疗组(对照组)和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试验组),每组103例.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测量心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收缩末期左心房前后径(LA),在治疗后6、12个月记录和比较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疗效方面:治疗后6、12个月,同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同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同组患者的LVEF、LA、LVDD、LVSD和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比较,对照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LA和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DD、LVSD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随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V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治疗6、12个月后,两组咳嗽、头昏、胸闷、恶心、疲劳、味觉异常和血管性水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时咳嗽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与依那普利单药治疗老年CHF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用药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侯江红;王丽萍;李军农;王宇晖;郑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东北地区10年荨麻疹和湿疹患者常见的过敏原种类,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我科信息系统数据库资料,统计自2002年10月-2012年10月共计38 787例荨麻疹患者和24 483例湿疹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并分析.结果 38 787例荨麻疹患者中有36 498例血清特异性IgG呈阳性(94.1%),前5位敏感食物依次为:牛奶(57.34%)、鸡蛋(41.66%)、虾(30.29%)、鳕鱼(24.58%)、螃蟹(20.02%);24 483例湿疹患者中有23 626例血清特异性IgG呈阳性(96.5%),前5位敏感食物依次为:螃蟹(62.27%)、牛奶(33.71%)、鸡蛋(29.42%)、大豆(22.79%)、鳕鱼(21.44%);荨麻疹患者对鸡蛋和牛奶的不耐受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湿疹患者对螃蟹的不耐受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结论 东北地区10年荨麻疹和湿疹患者对常见食物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有一定规律,通过检测可及时发现不耐受食物并调节饮食结构,有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
作者:柴若楠;谢华;宋薇薇;林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6例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手法治疗,采用数字疼痛评定量表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等方法,观察手法治疗前的临床表现,评价手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治愈169例,好转16例,无效1例,临床治愈率90.9%.结论 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手法治疗.
作者:柳小林;王飞;范宇;赵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培养分离出的490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采用VITEK2系统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尿路感染比例高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4.5%)和肠球菌属(13.1%).药敏结果显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66.3%)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ESBLs阴性菌株具有较低耐药率;屎肠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粪肠球菌有较低耐药率.结论 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属,其中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有较高的耐药率,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作者:冯柏娥;刁光伟;吴优良;刘朝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血培养检测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7例发热疑似菌血症患者首诊时检测PCT,并同时进行血培养,分析比较确诊患者的首检PCT阳性率、血培养首日和5d阳性率,以及首检PCT阳性患者的菌血症确诊率.结果 在确诊的107例菌血症患者中首次检测PCT阳性为91例,阳性率为85.0%;血培养首日结果为阳性的27例,阳性率为25.2%,5d后血培养阳性总计43例,血培养阳性率为40.2%.137例疑似患者中,首次检测PCT阳性为99例,其中91例确诊为菌血症,确诊率为91.9%.结论 PCT检测对菌血症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早期诊断菌血症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宇;陶红霞;杨光晗;高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将56名患者采用区组随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接受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对照组仅接受CO2激光治疗,两组治疗4次后对治愈率进行比较并作出评价.结果 治疗4次后,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组的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独CO2激光组(P<0.05).结论 CO2激光联合光动力较单独CO2激光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林双娇;于宇;刘作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妇科住院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药敏情况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12月妇科住院患者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025例患者中支原体感染总阳性率为48.58%,解脲脲原体(Uu)感染阳性率为41.36%,人型支原体(Mh)感染阳性率为2.15%,两者共同感染阳性率7.22%.Uu单独感染要明显高于Mh及两者共同感染(P<0.05).药敏分析示:环丙沙星耐药率高,敏感性高的药物为交沙霉素.未发现支原体感染可增加术后发热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未感染支原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住院患者中有较高的支原体检出率,应合理使用抗菌药,支原体感染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牛高丽;齐素云;郭淼;侯玉芬;安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周围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行持续开放导尿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检测神经源性膀胱病例及正常人尿流动力学指标,绘制压力-容量曲线,验证膀胱收缩力的Starling机制,将18例周围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间歇开放导尿和持续开放导尿治疗组,比较治疗后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持续开放导尿治疗组与传统间歇开放导尿治疗组比较,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由(36±5)cmH2O(1cmH2O=98Pa)提高至(42±8)cmH2O、残余尿量(145±50) ml下降至(120±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收缩力符合Starling机制,对膀胱过度扩张的周围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持续开放导尿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间歇开放导尿.
作者:何毅平;李广为;褚宏言;王新民;冯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3种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171例确诊为CAG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分别服用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A组)、法莫替丁片+克拉霉素+萎胃宁(B组)、法莫替丁片+克拉霉素+硫糖铝(C组)进行治疗,疗程4周,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06%、83.60%、56.10%,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21、4.13、4.02,敏感度分析结果为B组优.结论 对CAG B组治疗方案具有佳的性价比.
作者:张明;倪颖;金伟华;范开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共176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VP组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PVP组102例,PKP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射量、Cobb角及治疗有效率,VAS评分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结果 PVP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PKP组(P<0.05).PVP组及PKP组术后24 h及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PVP及PKP组术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有效率比较,PVP及PK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病程<6个月的患者治疗有效率(98.4%)显著高于病程≥6个月的患者(73.6%)(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可行的方法,病程长短会影响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荆兴泉;杨双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42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和50例陈旧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结果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组的Hcy浓度明显高于陈旧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于陈旧性脑梗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关系密切,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可能是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平;苏宁;岳阳;李晓荟;姜树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对于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意义.方法 对72例胃腺癌患者完整地随访结果及临床病理资料,以30例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分析胃腺癌与正常胃组织中HPSE、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评价两者与胃癌患者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HPSE蛋白胃癌中的各级表达分别为:0级43% (31/72)、1级25%(18/72)、2级21%(15/72)、3级11%(8/72),VEGF蛋白胃癌中的各级表达分别为:0级53% (38/72)、1级22%(16/72)、2级15%(11/72)、3级10% (7/72),显著高于在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P<0.05).HPSE、VEGF蛋白表达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12个月,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HPSE、VEGF阳性表达的患者与阴性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PSE、VEGF可作为胃癌诊断及不良预后的两个重要生物学指标.
作者:肖祥;何艳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卵巢囊肿中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超声引导下行经阴道介入穿刺硬化治疗的80例卵巢囊肿患者,将其分为靶控丙泊酚组(A组)和恒速输入组(B组),记录患者麻醉前,手术中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苏醒时间、准确定位时间、体动次数、呼吸抑制及丙泊酚总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B组比较,A组的方法对循环和呼吸影响更小,A组患者苏醒时间缩短,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可提高麻醉效果与安全性.
作者:任广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36例采用3-DCRT治疗技术(总剂量DT:60 ~ 70 Gy/30 ~ 35次,2 Gy/次,5次/周,参考剂量曲线选定为90%),同步予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后1~3个月内复查增强CT或MRI,获CR 15例(41.7%),PR 18例(50.0%),NC2例(5.6%),PD 1例(2.7%),总有效率PR(CR +PR)为33例(91.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1%、83.1%、57.5%.放射损伤包括听力丧失2例(5.6%)、张口困难10例(27.8%)、脑神经损伤6例(16.7%).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具有较高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可耐受,放射损伤比例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诚忠;陆叶兰;夏炎春;夏海波;林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晶磨削术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以胶原贴敷料外敷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对照组仅接受微晶磨削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对有效率进行比较并作出评价.结果 微晶磨削术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组的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独微晶磨削术.结论 微晶磨削术联合胶原贴敷料较单独微晶磨削术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林琼;于宇;翁文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患者12例,其中肝内胆管癌8例、下端胆管癌1例和胆囊癌3例.所有患者予伽马刀放疗(总量42 ~50 Gy);ZELOX方案化疗,21 d为1个周期,多6个周期(奥沙利铂130 mg/m2,d1;卡培他滨2 000 mg/m2,d1~ 14);每个化疗周期给予Bevacizumab(5 mg/kg).观察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及毒副作用.结果 12例患者均接受了放化疗和靶向治疗,中位化疗周期数4.5个,中位放疗剂量46 Gy.随访患者全部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18.2个月,中位TTP 7.2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4.6个月,其中CR 0例,PR 6例(50%),SD 4例(33.3%),临床获益率83.3%,1年和2年生存率为58.3%和0%.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毒副作用轻微,多为1~2度,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 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有一定的疗效,耐受性好.
作者:夏念信;邱宝安;祝建勇;赵文超;刘鹏;白钢;白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纱条填塞术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31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局部缝合加子宫下段纱条填塞术,对照组仅采用局部缝合法,比较两组的止血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而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切口甲级愈合率、产褥感染等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子宫下段纱条填塞术用于剖宫产术中以子宫下段出血为主的前置胎盘患者,其止血效果确切,方法简便.
作者:赵彩珍;喻欣;彭文盈;夏马丽;陈丹;陈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Ⅲ~Ⅳ级)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高活性的患者对烷化剂耐药时选择MGMT抑制剂与烷化剂联合应用的化疗方案.方法 32例脑恶性胶质瘤患者作为治疗组,MGMT检测活性在(++)以上,于术后2周通过动脉介入技术,先注入链脲菌素(STZ)2 g/M2,2h后注入盐酸尼莫司汀(宁得朗)2~3 mg/kg,1次/月,3次为1疗程.93例脑恶性胶质瘤,MGMT检测(-)作为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同上,但仅用盐酸尼莫司汀(宁得朗)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在注药后3、6、9次行MRI增强扫描,随访时间3个月~3年,分别获得不同时间段肿瘤复发率及病死率数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MGMT活性高且对烷化剂耐药的患者,应用MGMT抑制剂链脲菌素可以降低肿瘤的耐药性,使常用的脑胶质瘤化疗药烷化剂发挥其有效的抗肿瘤作用,为脑恶性胶质瘤对烷化剂耐药的病例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化疗提供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傅相平;张志文;赵明;王晓朋;张义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白血病合并血栓栓塞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我院1956-1988年剖检的12例合并血栓栓塞的白血病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慢粒急髓变1例,慢粒急淋变1例;初治患者9例,复发患者3例.(2)6例患者合并霉菌性败血症,4例为毛霉菌,2例为曲霉菌.(3) WBC(96.4±12)×109/L,PLT(73.2±12)×109/L.(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中均应用门冬酰胺酶.结论 白血病合并血栓栓塞并不少见,临床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景华;周凡;张晓琳;李敏燕;张素芬;宋福林;刘彦琴;王吉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病人,男,25岁.乘车途中翻车被甩出车外,致头面、胸腹部外伤伴腹痛、胸痛、胸闷17 h,5h前腹痛加重伴呼吸困难.伤后曾于当地医院行头面部清创伤口缝合.查体:体温36℃,脉搏81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20/60 mmHg(1 mmHg =0.133 kPa),右颞部肿胀,上唇见8.0 cm伤口,已缝合,下唇见2.0 cm,及1.5 cm伤口两处,上下唇肿胀淤血,左下肺叩诊实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左下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1次/min,律齐,腹平坦,肌紧张(+),全腹压痛,以左上腹及右上腹为重,无反跳痛,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肝区扣痛(+),脾区扣痛(+).实验室检查:WBC 7.2×109/L,Hb 82 g/L,胸部X线片:左胸腔内见胃泡及胃内容物影,双肺见散在的片状高密度影,以左下肺为重,右侧膈肌光滑,肋膈角变钝.胸部CT:左侧胸腔内胃泡影,双肺见斑片状影,右侧胸腔见少量积液,骨盆X线片:左耻骨、坐骨骨折.腹部超声:可疑肝、脾挫伤,腹腔积液,右侧胸腔积液.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
作者:梁东超;王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病人,女,35岁,体质量52 kg,ASA I级,术前检查无异常,否认其他疾病和过敏史,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左肱骨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于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1 00 mg和阿托品0.5 mg,入室后常规吸氧,心电监护.BP 125/75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HR) 86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 98%.开放外周静脉后,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右侧,手臂贴体旁,以肩胛舌骨肌与前、中斜角肌共同构成三角形,靠近此三角形的底边为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用7号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当患者出现异感,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针斜面朝头侧注入0.33%罗哌卡因25 ml.8 min后患者诉左手臂麻木、手臂上举无力;12 min后患者诉左眼不适,感觉左眼比右眼小.仔细检查发现:左侧眼睑下垂、眼裂缩小,眼结膜充血,左侧瞳孔明显小于右侧.BP112/70 mmHg、HR 75次/min、SpO2 99%,患者无其他不适,考虑为霍纳综合征表现,予静注咪达唑仑3 mg镇静,患者入睡后开始手术,术中麻醉效果好.术程顺利,历时45min,术毕返麻醉恢复室继续观察,25 min后霍纳综合征消失,患者无不适.随访无特殊.
作者:卢承志;古德华;吴江;宋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病人,女,24岁.因右肩酸痛10余d,加重伴肿胀、皮下淤斑及活动受限4d于2011年11月29日入院.查体:右肩部及右上臂明显肿胀,皮下广泛瘀斑,右上臂近端及中部深压痛(+),右肱骨纵向叩击痛(+),右肩关节活动受限,余未见异常.辅助检查:X线片示:右肱骨上段骨质破坏中断,见多个大小不一的骨块分离,肱骨头塌陷,肱骨颈消失,肩关节正常结构消失,右肩胛颈骨密度减低,见透亮骨折线影通过,下缘见骨片影,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肩锁关节在位.考虑:右肱骨头颈部、右肩胛颈恶性骨病变伴病理性骨折,肩关节半脱位,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CT检查示:右肱骨头骨质明显破坏、吸收,肿瘤组织突破骨皮质,仅残留部分骨皮质,边界不清,右肱骨中段前内侧、肱二头肌内可见一高密度影,边界尚清楚.ECT全身骨扫描:右肱骨上段、右肩胛骨、左侧额骨骨代谢活跃,建议进一步检查,动态观察;MRI示:右肩关节间隙结构不清,内见不规则软组织块影充填,肱骨头及肩胛骨受侵犯,以右肱骨头明显,正常解剖结构消失,呈弥漫性异常信号影,T1WI低信号,T2WI不均匀,边界模糊,累及肱骨中、上段髓腔,右侧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肿胀,肌间隙结构模糊.考虑:右肩关节腔异常软组织块影,考虑滑膜肉瘤可能,右侧肱骨中上段、肩胛骨及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受侵犯.胸片、肝脾肾子宫附件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辅助检查均阴性.入院初步诊断:(1)右肱骨头骨肿瘤(性质待定);(2)右肱骨头病理性骨折.于2011年12月7日在CT引导下行右肱骨骨肿瘤穿刺活检术,因穿刺活检组织少病理报告不满意.分别于12月12日,12月24日两次手术切开取病变骨组织及周围疑似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均未见明显肿瘤细胞,考虑良性病变.12月31日行右肱骨头病灶切除+右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镜下见滑膜绒毛表面纤维素样坏死;间质梭形细胞增生伴不同程度纤维胶原生成;部分区域炎性肉芽组织较明显;部分区域(关节囊骨端)慢性炎细胞浸润较明显;尚可见钙化,少量死骨和软骨、骨化及新生的编织骨.结合第1、2次活检,考虑为原因不明骨病(大块骨溶解症)(图1、2、3).术后随访1年未见新的病灶出现,右侧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良好.
作者:陈小林;刘好源;陈瑞松;陈峰嵘;简国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开放创伤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引流液病原菌阳性率和病原菌构成,探讨单次负压封闭引流术佳疗效时限.方法 对25例开放创伤患者行VSD治疗,并分别在术后3、5、7、9、12和14 d以无菌操作取引流管内引流液行细菌培养.结果 术后3、5、7、9、12和14 d引流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4.0% 、44.0%、20.0%、36.0%、48.0%和72.0%;检出病原菌71株,革兰阴性杆菌46株,革兰阳性球菌25株.结论 开放创伤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过程中引流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先降低后增高,术后7d降到低,提示7d是单次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创伤佳疗效时程.
作者:郑耿阳;郑季南;庞有旺;洪庆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994年9月-2011年3月外科治疗112例65岁以上老年自发性气胸,其中胸穿抽气4例,胸腔闭式引流术72例,胸腔镜手术36例.结果 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72例,胸腔闭式引流带管时间5 ~85 d,平均14.02 d,治愈67例,带管出院5例.胸穿抽气4例,住院天数3~7d.均治愈出院.电视胸腔镜下手术36例,其中完全胸腔镜(VATS)手术2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 15例.大疱切除27例,结扎或缝扎6例,肺减容术3例.手术时间30 ~ 85 min,平均47 min,出血20~150 ml,平均35 ml.术后带管时间5~22 d,平均10.14 d,术后住院时间8~24 d,平均11.44 d,术后持续漏气超过15 d6例,带管时间15 ~24 d,无其他并发症,胸腔镜手术者均治愈出院.全组治愈107例,治愈率95.54%.无死亡.随访1~5年,胸腔闭式引流组复发25例,胸腔镜手术组无复发.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老年自发性气胸应急抢救必要治疗方法,而胸腔镜手术治疗是首选有效治疗方法,奈维垫片应用可避免术后肺漏气,扩大手术适应证,缩短带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滕洪;王述民;曲家骐;侯维平;高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饮食控制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125例老年T2DM患者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综合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和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正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治疗组血脂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治疗组较对照组低45.4%,(P<0.05).结论 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饮食控制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及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老年T2DM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霖;韩晨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早期评估细菌性肺炎患儿感染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肺炎患儿,依照是否合并脓毒症及严重程度分为单纯肺炎组、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选取同期住院但无感染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治疗前抽血查PCT、CRP、WBC水平,治疗5d后复查PCT水平.结果 感染早期,单纯肺炎组、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的PCT、CRP、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肺炎组、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的PCT水平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肺炎组、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的CRP、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PCT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细菌性肺炎患儿早期PCT水平的高低能反映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恢复期PCT的下降程度能反映病情的恢复情况.
作者:戴永利;王君霞;周少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2年9月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83例采用进一步改良的钻单孔引流法,3例采用内镜微创治疗.结果 86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在术后3d内有不同程度好转,随访3个月,血肿消失,无复发.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分别采用改进后的钻单孔引流法和内镜微创手术,疗效满意.
作者:刘宗霖;程新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洗涤红细胞和红细胞悬液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5名AIHA患者分为两组:A组13例输注洗涤红细胞(WRC),B组12例输注红细胞(RBC)悬液,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输血24 h后,A、B两组患者的RBC、Hb和血细胞比容(Hct)均有升高,输血前后比较,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IHA患者输注WRC与RBC悬液,其临床疗效相近.
作者:贝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紫外线照射治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68例PICC穿刺点感染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红斑量紫外线照射,1次/d;对照组采用莫皮罗星软膏涂患处,1次/d.比较两组对穿刺点感染治疗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3.53%;平均治愈天数分别为(5.42±1.60)d和(10.51±3.8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波紫外线具有消炎、镇痛、促进伤口愈合及增强机体抵抗力等作用,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省时、经济等特点.
作者:陈向荣;马容莉;章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对66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纳差、腹胀)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体质量、腹围、血液电解质、尿素氮、肌酐及白、球蛋白水平.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纳差、腹胀)显著改善(P<0.05);体质量、腹围缩小(P<0.05);血清白蛋白升高(P<0.05);而血清球蛋白、尿素氮、肌肝及血清钾、血清钠无显著改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操作简便、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副反应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方法.
作者:魏淑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自制负压引流装置与常规广泛切开引流术应用于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治疗,术后瘢痕形成的差异.方法 将49例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颌面颈部脓肿广泛切开引流术,试验组采用自制负压引流装置治疗,两组均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生素加支持治疗,比较两组伤口愈合后皮肤瘢痕的长度、宽度.结果 试验组伤口愈合后平均瘢痕长度及平均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制负压引流装置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伤口愈合后的瘢痕长度明显小于广泛行切开引流的患者,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田文艳;曹健;姚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多排螺旋CT(MDCT)评估左心功能,MDCT定性定量评估左心功能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本文主要综述了MDCT评估左心功能的容积、动态容积、心肌质量与室壁厚度、室壁运动、心肌灌注成像等指标.对MDCT在评价左室功能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及展望也作了简要讨论.
作者:董盼盼;陈自谦;钟群;倪萍;李忠明;王运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前列腺癌的放疗研究不断深入.本文介绍了三维适形放疗,强适形放疗以及配合粒植入、热疗、内分泌治疗等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研究进展.另外,对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原则与适应证也作了简要讨论.
作者:付尚志;李学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通过中枢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引起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甚至猝死,卒中后猝死和严重的致命性心脏事件可能是由于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进一步探讨卒中后猝死的病理生理机制,对卒中后严重的心脏事件和猝死的干预以及对高危患者的识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跃;刘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技术对肘管综合征(CUT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1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的患侧手臂尺神经作为CUTS组,健侧手臂尺神经作为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成像技术观察尺神经的连续性、内部结构、回声、有无局限性膨大及比邻结构关系,取横断面测量所有患者患侧尺神经与健侧尺神经的横截面积(CSA).结果 尺神经受压明显时神经局段变细,变细处回声明显减低,束状结构欠清晰,卡压近端及远端神经增粗;尺神经卡压瘢痕粘连时,神经增粗回声减低,外膜及束膜回声增强,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个别患者未见明显卡压段,仅见肘管内尺神经全程肿胀.31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患侧肘管尺神经与健侧肘管尺神经比较,患侧尺神经横截面积较健侧明显增大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频超声能动态观察尺神经卡压征象及其周围结构损伤情况,对肘管综合征的诊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利;王伟莉;向慧娟;陆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卵巢非肿瘤性囊性病变MRI的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卵巢非肿瘤性囊性病变的MRI影像,其中平扫60例,平扫+增强122例.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分房、囊液信号、囊壁或分隔厚度等,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 卵巢非肿瘤性囊性病变可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囊肿.功能性囊肿分为卵巢囊肿(15例)、成熟卵泡(25例)、黄体囊肿(25例)、黄素囊肿(20例)、出血性囊肿(15例);非功能性囊肿分为巧克力囊肿(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19例)、卵巢输卵管脓肿(25例)、输卵管积水伴卵巢炎(6例).根据囊液中是否有出血及出血的不同时期,MR表现多样:可呈长T1等T1或短T1信号,T2 WI可呈等-稍高-高信号;Gd-DTPA增强后扫描,功能性囊肿动脉期囊壁轻微强化,静脉及延迟期中等度强化,其强化程度超过卵巢间质信号;非功能性囊肿及卵巢非肿瘤性囊性病变囊壁较厚且有明显延迟强化的特征;所有病变中囊液均无强化.结论 卵巢非肿瘤性囊性病变MRI平扫时囊液T1、T2信号变化多样,增强扫描时囊液无强化,囊壁光整且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和延迟强化.
作者:文星;冯经华;肖立华;方向军;邓承建;陈昊伟;周坤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