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2-2392
  • 国内刊号:23-1193/R
  • 影响因子:1.16
  • 创刊:197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列为来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医药学报杂志   2015年2期文献
  • 推拿拔伸法后加微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推拿拔伸法后加微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本科室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拔伸法后加微波治疗法观察组与常规推拿法加微波治疗法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探讨拔伸法后加微波治疗法与常规推拿法加微波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相比较是否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结论:拔伸法后加微波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同军;于志国;史珊怡;刘旭东;焦志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祛痰活血通络汤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祛痰活血通络汤治疗慢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祛痰活血通络汤,对照组40例采用尼莫地平缓释片(易夫林)治疗,3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疗程结束后再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远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活血通络汤治疗慢性偏头痛优于尼莫地平缓释片(易夫林),且远期疗效亦优于对照组。

    作者:邱海丽;迟晓玲;周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辨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辨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200例,根据中医临床症状辨证分为五组:气阴亏虚型、肾阴亏虚型、阴阳两虚型、津伤燥热型、瘀血阻滞型,另设正常对照组50例,均按常规方法分别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运动神经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瘀血阻滞型与其它各型相比差异显著,表现为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减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减慢为显著;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腓肠神经减慢为显著。结论: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可作为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在中医临床辨证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伊;刘双岭;孔妍;黄昕;石朗;刘松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足一号熏洗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糖足一号熏洗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足一号中药汤剂熏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下肢血管病变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临床症状、下肢血管内径狭窄程度、频谱宽度、收缩期峰速比、频谱波形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糖足一号熏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洪宇;赵娜;张其超;王冰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加味温胆汤配合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配合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加味温胆汤配合火针治疗,对照组用加味温胆汤,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2.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温胆汤配合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俊志;孙冷冰;佟晓辉;刘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肾内科收集的60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方治疗,对照组接受依那普利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尿微量白蛋白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尿蛋白定性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对尿微量白蛋白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对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有降低作用,西药对照组对其则没有影响。中药治疗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定性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且作用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妍;王晓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天花粉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形态、增殖、周期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和探讨天花粉水煎剂在体外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形态、增殖、周期和迁移的影响。方法:用显微镜观察天花粉水煎剂作用前后的A375细胞形态的改变;利用MTT法检测天花粉水煎剂对A375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天花粉水煎剂对A375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划痕实验观察天花粉水煎剂对A375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显微镜观察结果和MTT结果显示,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天花粉水煎剂处理后,正常形态的细胞明显减少,细胞死亡数量增加;而且对A375细胞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抑制率呈质量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发现,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周期中G2期中细胞所占百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640和2560μg/mL天花粉水煎剂组划痕愈合率低。结论:天花粉水煎剂在体外可以改变A375细胞的正常形态,导致细胞死亡;对A375细胞的增殖周期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诱导细胞周期中的G2期阻滞;一定浓度的天花粉水煎剂对A375细胞的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恶化和转移,有利于黑色素瘤的预后。

    作者:杨颖;刘巧;胡俊媛;王俭;杨恺瑞;胡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黄素对三种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大黄素(Emodin)对人宫颈癌siha、Hela和C33A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宫颈癌siha、Hela和C33A细胞分别移植至裸鼠皮下,建立A(siha细胞)、B(Hela细胞)和C ( C33 A细胞)三种细胞移植瘤模型。第15天将移植成功的各模型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6只;分别经灌胃给予0.1%二甲基亚砜( DMSO)0.2mL/只、大黄素20mg/kg和大黄素40mg/kg,每日1次,共14天。给药结束后处死裸鼠,测量肿瘤瘤重和生长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和肿瘤体积抑制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大黄素低剂量组对肿瘤生长体积抑制作用不明显,大黄素高剂量组肿瘤瘤重和生长体积均受到显著抑制;三种模型中,大黄素对siha、Hela两种细胞移植瘤抑制效果优于C33A细胞移植瘤。结论:大黄素具有抑制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对siha和Hela细胞移植瘤作用更为明显。

    作者:陶永梅;徐丹;王子一;侯立强;王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单叶细辛对寒饮射肺证模型大鼠 LN、HA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单叶细辛对寒饮射肺证模型大鼠层粘连蛋白( LN)及透明质酸( H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辽细辛组、单叶细辛组,后3组用中医理论复制寒饮射肺动物模型,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中药水提取液及生理盐水,连续28天。检测比较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LN和H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LN和HA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两细辛组LN和HA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细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叶细辛可显著改善寒饮射肺模型大鼠LN和HA的含量,对寒饮射肺证有一定治疗作用,且药物作用与辽细辛相近。

    作者:李杨;明海霞;耿广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张力和体表区域温度的变化及艾灸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艾灸不同介入时机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左右三阴交、左右三阴交-血海连线温度的影响及其与镇痛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阴道涂片筛选出动情间期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灸三阴交1次组(第10d施灸)、灸三阴交3次组(第6d、8d及10d施灸),每组20只。除盐水组外,模型组、灸三阴交1次组、灸三阴交3次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运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左右三阴交穴区、三阴交-血海连线区各时间点温度。运用BL-420 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在体大鼠子宫收缩强度。结果: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子宫收缩强度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艾灸组均显著减少了子宫收缩波个数(P<0.01)并降低了子宫活动度(P<0.01),两艾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水组在各个时间点,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及三阴交-血海连线区温度平衡(P>0.05);模型组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在5~60各个时间点温度失衡(5、40、50、60P<0.05,10、20、30P<0.01)左右三阴交-血海连线区即刻-30各个时间点温度失衡(5、30 P<0.05,即刻、10、20 P<0.01);两艾灸组在各个时间点,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三阴交-血海连线区温度平衡(P>0.05)。结论:艾灸三阴交可明显缓解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痉挛性收缩,并改善三阴交穴区及三阴交-血海连线区左右温度的失衡状态。艾灸不同介入时机对于缓解痛经的疼痛状态无差异。

    作者:张梅;刘珍珍;齐丹丹;章庆庆;杨佳敏;周瑾;崔晓;张玲;朱世鹏;申松希;沈小雨;罗丽;许咏思;任晓暄;郭孟玮;赵雅芳;朱江;张露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通天草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氏病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通天草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氏病( Alzheimer’ s disease,AD)转基因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每天2次使用灌胃器,将通天草提取物(0.3mL/10g· W)由小鼠口腔直接注入到小鼠胃中。通过Morris水迷宫和开场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和探索能力。通过HE染色检测小鼠海马齿状回面积和细胞密度改变。结果:给予通天草提取物治疗28天后,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治疗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经过平台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停留在目标象限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在开场实验中,治疗组小鼠穿经格子数和前肢抬起次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 HE染色结果显示,经通天草提取物治疗28天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治疗组小鼠海马齿状回面积明显增大(P<0.05),细胞密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通天草提取物治疗可有效改善AD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

    作者:沈宁;葛鹏玲;代巧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株半夏内生青霉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目的:对半夏中分离的一株内生真菌BX-9(青霉属)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方法:将一株半夏内生真菌( BX-9)用PDB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菌丝体用甲醇回流提取2次,菌液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通过各种柱色谱分离得到次级代谢化合物。采用MTT法和改良的Ellman法测定化合物抗肿瘤和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2-Hydroxy-14-tricosenvic acid(1)、4,6,8,22-tetraen-3-one-ergostane(2)、Ergosterol(3)、Ergosterol peroxide(4)、(+)-Brefeldin A (5)、7-oxobrefeldin A (6)、4-epi-Brefeldin A (7)。化合物3~6对Hela、7721、HL60三株肿瘤细胞均有显著活性。这7个化合物均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论:从半夏内生菌BX-9中能分离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Brefeldin A含量较高。

    作者:杨中铎;魏博;薛鹏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燧心胶囊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燧心胶囊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手术后6周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燧心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8周后,经颈动脉插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取心肌组织在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心肌组织ATP、ADP含量。结果:对照组SAP、DAP水平低于模型组( P<0.01),燧心胶囊高剂量组SAP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燧心胶囊高剂量组LVSP、LVEDP低于模型组(P<0.01),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高于模型组(P<0.01);燧心胶囊高剂量组心率低于模型组(P<0.05),心肌超微结构改变较轻,心肌组织ATP和ADP含量高于模型组( P<0.01)。结论:燧心胶囊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心肌能量代谢,减轻心肌组织损伤。

    作者:郭丹丹;张鸿婷;王兴;于思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姜黄素对肺癌细胞机械特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基于Hertz弹性接触模型,基于原子力显微镜( AFM)研究姜黄素对肺癌细胞的机械特性尤其是弹性模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核小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姜黄素作用后的细胞凋亡,利用AFM检测癌细胞的表面形貌和机械特性。结果:姜黄素明显诱导癌细胞产生凋亡,凋亡细胞的弹性模量和硬度明显增加。结论:姜黄素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提示细胞骨架的参与,癌细胞的硬度增加可能进一步抑制细胞的远处迁移和运动。

    作者:王晓慧;栗亚;蔡文辉;刘宏;孙力;姜颖;史海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升免口服液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研究

    目的:对升免口服液进行体内抗肿瘤实验,研究其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理。方法:H22瘤株接种于昆明种小鼠,连续11天灌服升免口服液后,ELISA法检测H22荷瘤小鼠外周血IL-1、IL-6、TNF-α含量。结果:升免口服液提高荷瘤小鼠外周血白介素1、6,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得以改善与增强。结论:升免口服液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抑瘤作用。

    作者:苏慧;周鹏;王兴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痰瘀阻络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膜生物学研究

    目的:探讨痰瘀阻络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的生物学特征变化。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10天组分为空白组和痰瘀阻络模型组两组;20天组同样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两组。模型组分别采用脂乳剂连续灌胃10天和20天复制高脂血症模型,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痰瘀阻络模型组大鼠血浆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升高(P<0.05, P<0.01);Na+-K+-ATP酶活力﹑SOD活力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唾液酸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膜胆固醇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痰瘀阻络模型中胆固醇含量的升高,引起血浆黏度的增大,可能导致红细胞膜上SOD酶活力、Na+-K+-ATP酶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膜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同时唾液酸含量也有降低趋势。

    作者:凌爽;毕悦;翟慧颖;杨茂波;牛雯颖;纪博硕;肖洪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疏风宣肺方和解表清里方对流感病毒 H1 N1感染人肺腺癌上皮细胞 A549中 TLR3/7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疏风宣肺方和解表清里方体外对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中TLR3/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甲型流感病毒H1 N1感染A549细胞后TLR3/7信号通路中基因转录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Toll样受体3( Toll-like receptor 3,TLR3)、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TLR7)、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 MyD88)、激活核因子 Kappa B( 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TLR3/7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中,与细胞对照组相比,H1N1感染组差异表达基因Tlr3、Tlr7、Myd88、Nf-bk1、Mapk8、Mapk13、Ifna1、Ifnβ1明显上调,奥司他韦组、疏风宣肺组和解表清里组对差异表达基因Tlr3、Tlr7、Myd88、Nfbk1、Mapk8、Mapk13、Ifna1、Ifnβ1明显下调。 qRT-PCR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H1N1感染组TLR3/7、MyD88、NF-κB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 P<0.01)。与H1N1感染组比较,疏风宣肺组的TLR3/7、MyD88、NF-κB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5或P<0.01),解表清里方对TLR3/7、NF-κB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5或P<0.01)。同时,疏风宣肺组治疗效果优于解表清里组。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 H1 N1感染组TLR3/7、NF-κB 蛋白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与H1N1感染组比较,两种方药的TLR3/7、NF-κB表达均显著降低( P<0.05或P<0.01)。结论:疏风宣肺方和解表清里方可以抑制流感病毒H1 N1所诱导的TLR3/7信号通路活化,下调活性NF-κB的转录活性,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作者:葛世杰;卢娜娜;刘晓婷;张沂;顾立刚;吴珺;邱泽计;张洪春;晁恩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藏药牦牛角有效成分的分离与解热镇痛物质基础的研究

    目的:寻找藏药材牦牛角中解热镇痛物质。方法:实验以牦牛角为原料,经回流提取得到粗提液,再经过透析和非变性电泳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大小的多肽;采用皮下酵母注射法建立小鼠发热模型,热板法评价镇痛活性。结果:牦牛角回流粗提取液经透析、非变性电泳分离后,得到的小分子多肽在给药30min后能显著降低肛温,达到大痛阈,并提高值到67%。结论:研究证实牦牛角粗提取液有明显的解热和镇痛作用,为进一步获得新的多肽类解热镇痛候选药物奠定基础。

    作者:王鸣刚;李晓茹;张新国;相炎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穴位埋线对免疫抑制大鼠血清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4、CD8及脾脏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免疫抑制大鼠血清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4、CD8及脾脏指数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抑制大鼠模型后,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及关元穴行穴位埋线治疗,于治疗28天球后取血测定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4和CD8的含量及测定脾脏指数。结果:穴位埋线治疗后,免疫抑制大鼠血清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4和CD8含量明显上升(P<0.05)及脾脏指数增高(P<0.05)。结论:①穴位埋线可通过提高免疫抑制大鼠血清中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4和CD8含量从而提高免疫抑制大鼠的细胞免疫能力;②穴位埋线疗法能提高免疫抑制大鼠脾脏指数。

    作者:王志婕;邢艳丽;高潇;卜亚龙;苏晶;袁洪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品种、产地瓜蒌皮中游离氨基酸类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瓜蒌皮中游离氨基酸类成分指纹图谱,并比较研究不同品种、产地瓜蒌皮氨基酸含量差异,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瓜蒌皮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苯酯( PITC)为衍生试剂,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4.6mm ×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水(4∶1),流动相B:醋酸钠-乙腈溶液(93∶7),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为30℃。结果:建立了瓜蒌皮中19种游离氨基酸类成分液相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瓜蒌皮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和聚类分析。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鉴别和区分不同来源的瓜蒌皮药材,为全面控制瓜蒌皮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郝变;潘丽丽;袁少雄;杨颂;李亭亭;徐何方;李向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HPLC-FLD法同时测定连翘不同部位中5种活性成分

    目的:建立测定连翘不同部位中松脂醇β-D葡萄糖苷、表松脂醇β-D葡萄糖苷、连翘苷、连翘脂素和连翘酯苷5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荧光定量方法( HPLC -FLD )。方法:采用色谱柱 Dima C18(4.6mm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A)-水(B)梯度洗脱系统,流速1.0mL/min。木脂素类成分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70nm,发射波长为340nm;咖啡酸苯乙醇苷类成分激发波长为320nm,发射波长为460 nm。结果:5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8);回收率在95.68%~102.59%。结论:连翘不同部位中5种成分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准确、灵敏、实用,为连翘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梁军;张宇;夏永刚;杨炳友;匡海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洋金花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研究洋金花中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吸附树脂、硅胶等柱色谱方法分离,利用多种波谱学测试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洋金花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二氢红花菜豆酸(dihydrophaseic acid)(1),(6Z)-4-(3-hydroxybutylidene)-3,5,5-trimethyl-2-cyclohexene-1-one-O-β-D-glucopyranoside (2),(6E)-4-(3-hydroxy-butylidene)-3,5,5-trimethyl-2-cyclohexene-1-one-O-β-D-glucopyrano-side (3),Vomifoliol (4)和(6S,9R)-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 (5)。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洋金花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艳;杨炳友;刘涤航;胡盼盼;匡海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从桂枝加葛根汤谈葛根主“诸痹”

    《神农本草经》谓葛根主“诸痹”,而仲景创制的桂枝加葛根汤是治疗“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之名方。本文从传统中医理论认识出发,结合历代文献、现代临床应用,论述了桂枝加葛根汤为除痹之“祖方”。方中葛根为除痹之主药,桂枝汤用药则可加强葛根的除痹之力,诸药相配,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既能疏风散寒,祛邪外出治痹证之标,又能辅助养血益气,扶助正气治痹证之本。

    作者:张胜;秦竹;熊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全球化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思考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在当今价值和作用的评价,是文化讨论中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立足全球化视野,从中医药文化传承遇到的中医药文化内核界定不清,临床诊治与文化的割裂,中西医文化形态的差异三大困境出发,构建出中医药文化传承所需三大路径,即: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互动互补,发挥中医药文化传承主体的优势,利用中医药国际化实现文化突破。意在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分析,阐明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与紧迫性。

    作者:周苏娅;袁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延龄胶囊治疗肾阴虚型原发性失眠症: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健延龄胶囊治疗原发性失眠症(肾阴虚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分为试验组( FAS集269例;PPS集266例)和对照组( FAS集89例;PPS集87例),试验组口服健延龄胶囊,对照组口服乌灵胶囊,连续治疗28天,观察治疗前后PSQI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进行疗效评定;并且通过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安全性评定。结果:FAS集试验组PSQI愈显率为44.98%(121/269),对照组42.70%(38/8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愈显率为18.22%(49/269),对照组的17.98%(16/8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FAS集结果与PPS集一致;两组间生命体征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室检查疗后均未见有意义的异常结果。结论:健延龄胶囊治疗原发性失眠症(肾阴虚证)疗效确定,并且其疗效及安全性与乌灵胶囊相当。

    作者:邹伟;于学平;滕伟;戴晓红;孙晓伟;于薇薇;马慧慧;王恒斌;李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推拿配合针刺改善老年人亚健康状态的生存质量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推拿手法配合针刺疗法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老年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中医推拿在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方面的突出作用。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WHO-QOL-100)为测评工具。按照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配合针刺法,对照组采用针刺法,共治疗2个疗程。并对受试者治疗前后分别发放问卷,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中医推拿及针刺对亚健康状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改善度具有较好的效果。结论:中医推拿及针刺对亚健康状态老年人生存质量各方面均有改善,两者配合应用具有协调作用,可显著提高处于亚健康状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军;谭曾德;高利权;潘军英;刘艳;宋仲涛;丁玉鑫;于世亭;尹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补肾益气养血通络之膏方对产后身痛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养血通络膏方对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产后身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补肾益气养血通络膏方治疗组与独活寄生丸对照组各25例,通过对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和积分的比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9例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对照组临床4例痊愈,8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6%。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说明补肾益气养血通络之膏方对于改善产后身痛中医临床证候具有明显优势,疗效显著。

    作者:王金凤;刘桂兰;王芳芳;刘树辉;许丽莹;韩华;程少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脉通治疗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10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糖脉通对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症状体征、血糖、血脂、血流变、间歇性跛行距离及踝肱比等,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糖脉通,并予中药外洗及针灸等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洛他唑。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以患者血糖、血脂、血流变、踝肱指数、间歇性跛行距离、肢体抬高试验、主要中医症候疗效等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疗效的观察和对比。结果:糖脉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糖、血脂等异常理化指标,疗效优于西药组;糖脉通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比等,治疗前后均出现显著性差异,且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以补气活血、解毒通络为组方原则的糖脉通在临床上可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糖脂代谢、血流变及下肢血管病变等情况。

    作者:钱秋海;赵红敏;钱卫斌;蔡欣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甘松的临床应用

    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et.又被称为中华甘松、甘松香,《本草纲目》中称其“叶细,引蔓丛生”[1]。多产于四川、甘肃,西藏等地。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温中散寒,芳香开窍,健脾开胃,理气止痛等功效,主治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心血不足,癫狂痰厥等症[2],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广泛而显著的作用,现结合临床概述如下。

    作者:张盼;程光宇;程为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郭维琴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经验

    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率失常疗效显著。郭维琴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经验独到。本文总结了郭维琴教授对该病的辨证论治、治疗经验。郭师认为本病的病机特点为“虚、寒、瘀”,以本虚标实为特征。其中本虚为心脾肾阳虚,标实为气滞、血瘀、寒凝。中医治疗以益气温阳、活血散寒为原则,尤重温补脾肾。遣方多用党参、黄芪等健脾益气,淫羊藿、补骨指等温阳补肾培元,红花、丹参、鬼箭羽、川芎等活血化瘀,川楝子、郁金、枳壳等调。气机,麻黄发越阳气、温通心阳,酸枣仁、远志等养心安神。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丹阳;王亚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宋立群教授治疗肾衰竭药对举要

    总结宋立群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归纳出针对慢性肾衰竭的有效药对。常用药对包括罗布麻与杜仲炭;姜黄与土虫;积雪草与猫须草;熟大黄与生牡蛎;四君子汤双对。

    作者:马晓鹏;宋立群;陈雅超;马艳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卢芳治疗疑难杂症用药特点的整理研究

    笔者做为卢芳老师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通过病例资料的收集、分析、总结,结合学术思想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归纳整理卢老师治疗疑难杂症用药特点:辨病与辨证,中西要合璧;药味少而精,药量大而惊;继承不守旧,思维多创新;理论有创新,疗效有突破。

    作者:李倜;卢天蛟;郎宜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从自拟天癸汤治疗妇科疾病探讨王维昌先生天癸观点

    本文选取已故黑龙江省名老中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教师王维昌先生自拟天癸汤,治疗妇科疾病的验案,旨在揭示王老对天癸组成与作用的认识。王老认为天癸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后天天癸亦称为成熟天癸,是由先天之精,后天气血和自然之气构成的,通过经络,达到胞宫,促进胞宫发育完实,并使胞宫有化冲任所注气血为经血,及脏腑有余气血为胎孕之资的功能。

    作者:班艳红;潘利民;徐西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从肝论治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归属肺痿范畴,肺主气,主肃降,肝主血,主生发,肺肝共主血气疏泄,且肺病首易及肝,故间质性肺炎可从肝论治;其治法以养肝阴、疏肝气为原则。

    作者:王禹水;卢绪香;朱雪;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孙远征教授循经远取动针法治疗痛症的经验总结

    孙远征教授在明辨痛证病因、针灸镇痛机理的基础上,根据传统经络循行及疼痛部位的特点,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选穴原则,配合运动疗法,衷中参西,提出了循经远取动针法治疗痛症,体现出传统针灸“脉因证治”的特点,主张辨症候、辨经脉、辨虚实,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及时疗效显著。笔者通过对孙远征教授运用循经远取动针法治疗落枕、肩关节周围炎、急性腰扭伤等病症的典型病例的研究,总结了孙远征教授临床工作经验,为痛症的临床治疗开启新的思路。

    作者:张立;李季;王璐;孙远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维滨教授治疗眼肌麻痹的案例分析

    痛性眼肌麻痹主要表现为头痛和颅神经麻痹,高维滨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采取透刺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该病,疗效较好。

    作者:于志国;亢连茹;李晓艳;刘旭东;高维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疏筋活血方联合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方联合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射频热凝消融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筋活血方,采用舒筋活血方治疗1个月,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改良Macnab疗效总优良率为91.07%,对照组优良率为75%,两组优良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05, P<0.05)。观察组JOA腰痛优良率为98.21%,对照组JOA腰痛优良率为85.72%,两组优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舒筋活血方联合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能力,短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作者:张大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清代医籍《医学传灯》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

    目的:对清代名医陈德求所撰《医学传灯》中医药治疗内科杂病用药配伍规律进行文献研究。方法:将清代名医陈德求撰《医学传灯》治疗疾病的中医内服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中药复方135首,涉及中药131种,总用药次数1306次。结论:临床治疗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黄芩、陈皮、半夏、柴胡、茯苓、白芍药、枳壳、桔梗、当归、人参等。药类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等为主。

    作者:乔勇;李廷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蝉蜕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通过文献检索总结了近十多年来关于动物药蝉蜕的相关报道,对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表明蝉蜕具有较突出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其今后在各医药学领域的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高长久;张梦琪;曹静;旺建伟;赵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目的:对近几年来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择其精要进行整理,以期为临床开发新的中药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根据近几年的文献研究,总结中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理。结果:炙甘草汤、桂枝甘草汤、加味生脉饮、四逆汤、参附注射剂、丹红注射液、参麦注射剂、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淡竹叶黄酮、银杏叶提取物、葛根素、人参皂苷 Rb1、瓜蒌皮、黄芪、益母草皆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作用机理:减轻Ca2+超载、抗氧自由基损伤、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冠脉血流量等。结论: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显著,前景广阔,需深入探索。

    作者:李冀;王秀珍;李在斯;彭宇飞;王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真武汤治疗肾病临床用药的文献研究

    目的: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开展文献的整理研究,挖掘真武汤的治病种类,探索真武汤在肾脏病中的证治用药规律和特点,为真武汤在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电子检索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借助NoteExpress2.8及EpiData 3.1软件对目标文献进行数理规范,然后导入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70篇,文献中涉及肾病9种疾病,以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以水肿为主症的疾病为主;加味用药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高;单味用药频率以黄芪、党参、泽泻、猪苓、丹参、大黄相对较高。结论:真武汤在治疗肾脏病的用药上符合同病异治原则,虽西医对疾病诊断不同,但以肾虚的证型为线索,可总结出真武汤在治疗肾病上的用药规律。

    作者:宋业旭;刘爽;贠捷;宋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喻昌论治水肿用药特点探析

    喻昌为我国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医门法律》为其代表作,书中记载有喻氏对水肿病论治用药的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其论水肿病机“水病莫不本之于胃”,“其权尤重于肾”,治疗“水病以脾、肺、肾为三纲”,并为医者订施治规范“律七条”,较重视附子、生姜在方剂中的应用,同时喻氏用方擅于“生心之化裁”,用药不拘一格,较多方剂中有所体现。

    作者:方芳;张梦琪;顾媛媛;张文娓;栗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灵枢·厥病第二十四》学术思想探源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灵枢·厥病》主要论述了因厥气上逆而引起各种厥头痛、厥心痛以及诸厥气为逆的病证特点、治疗、预后,及其与真头痛、真心痛的鉴别等。其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刺络放血的方法,至今仍指导着临床治疗,对于正确认识与传承针灸理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慎;刘雨儿;胡薇;常小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顽固手湿疹及头皮湿疹1例

    湿疹是一种以表皮肥厚、苔藓样变和丘疱疹为特点,并伴有瘙痒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西医治疗顽固湿疹虽起效快,但易反复发作继而加重。本文通过临床所见顽固手湿疹及头皮湿疹做为典型病例,深入分析湿疹的中医病因病机,采用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充分发挥中医中药治疗湿疹的优势,并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庞雪莹;王德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真武汤水煎煮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真武汤颗粒剂佳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出膏率、浸出物、总生物碱含量和芍药苷含量多指标进行综合考察,确定佳的加水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结果:确定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以A3B2C1因素水平组合,即提取2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1h,第二次加8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0.5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实验参数适用于真武汤其它制剂的提取。

    作者:陈忠新;戴临风;李芊绵;田明;宋立群;宋业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真菌固体发酵提高人参药材中皂苷含量的研究

    目的:采用功能真菌固体发酵的方法,提高人参药材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将菌种M1与湿热灭菌后的人参药材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分别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药材发酵前后的总皂苷以及单体皂苷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检测。结果:M1真菌能够显著提高人参药材中人参总皂苷的水平,总皂苷含量在第12天达到高,增长率为103.82%;六种单体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和Rd的含量之和也有显著提高。结论:采用固体发酵的方法,通过真菌M1的生物转化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人参药材中有效成分人参皂苷的含量。

    作者:张瑜;陈照宇;都晓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蚓激酶肠溶胶囊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制定蚓激酶肠溶胶囊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制备蚓激酶肠溶胶囊。方法:首先以流动性和吸湿性为指标,以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辅料进行制粒考察,以胶囊内容物的流动性、胶囊的崩解时限做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辅料的用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辅料对蚓激酶鉴别反应有无干扰。结果:终选定以淀粉和微晶纤维素为辅料,制备工艺流程为:以淀粉、微晶纤维素为辅料,蚓激酶原料药过80目筛总混30min,称量混合后制粒,减压干燥,过50目筛整粒,填充于肠溶胶囊壳中。结论:制定了蚓激酶肠溶胶囊的处方与制备工艺。

    作者:井中旭;冯宇飞;张妍妍;窦金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