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射免疫学杂志

放射免疫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810
  • 国内刊号:31-1680/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66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特种医学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2年1期文献
  • 乌司他丁对炎性肠梗阻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

    炎性肠梗阻是由腹部手术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引起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黏连性肠梗阻,对其治疗目前仍不甚理想.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作为一种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多种炎症性介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1-2],目前在危重症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3-4],但在炎性肠梗阻方面的临床应用还鲜有报道.

    作者:刘云书;陈世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浆NT-proBNP和D-D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D-dimer,D-D)的变化,探讨NT-proBNP及血栓前状态在心房颤动发生、发展与维持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86例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组)和非房颤患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和D-D.观察NT-proBNP和D-D与房颤的关系.结果:房颤组血浆NT-proBNP和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P<0.01).NT-proBNP和D-D在阵发性房颤组与持续性房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及血栓前状态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与维持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捷;陈玉婷;宋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β-CTX和BGP联合应用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和骨钙素(BGP)定量检测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测定35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及30例乳腺癌无骨转移患者血清β-CTX和BGP水平.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组患者血清β-CTX和BG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和对照组(P<0.01),无骨转移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β-CTX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2.3%、88.5%、82.7%;血清BGP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6%、92.1%、83.5%.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8%、87.6%、84.2%.结论:血清β-CTX和BGP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钱志平;程容;何玉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抗CCP抗体在早期RA及其关节侵蚀中的诊断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多呈进行性进展,致残率高.目前临床通用的RA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RF检测特异性较差,给临床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作者:吴坚敏;黄其俊;严爱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硫酸氨基葡萄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MMP-3表达的影响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周围形成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系列动物研究表明[1-3],硫酸氨基葡萄糖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骨关节炎的病情,但其在临床的应用目前还刚刚起步.

    作者:翁茂盛;邢彬;王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常见肿瘤标志物联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及CEA联检对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影响,为临床早期诊断乳腺癌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1.1对象收集具有明确病理和影像学诊断的乳腺癌患者36例,年龄(27~68)岁,平均46.5岁;乳腺良性疾病组45例,包括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腺小叶增生等其他乳腺疾病患者,年龄(29~63)岁,平均47.6岁;本院健康体检合格的女性65例为正常对照组,年龄(23~63)岁,平均49.3岁.

    作者:王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凝血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凝血指标及其相关指标来评价临床意义.方法:选用46例SLE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活动组26例,非活动组20例;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其他实验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结果:SLE组D-D及FDP明显高于对照组,PT及APTT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1),其他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SLE活动组ESR、CRP、D-D明显高于非活动组(均P<0.01),而FDP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D及凝血指标能及时反映SLE患者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情况,对于SLE病程发展和控制有其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童郁;卢洁;邵展;张东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出血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揭示脑出血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作为脑出血组,共98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共40例.脑出血组静脉血在入院时获得.对照组静脉血体检时获得.ELISA检测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统计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后1个月内死亡29例(29.6%).t检验显示,脑出血组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7.6±2.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3±0.4)ng/ml(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l浓度与脑出血患者入院时C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1),是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4,95%CI=1.114~1.551,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预测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23,95%CI=0.759~0.892,P<0.001),且判定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7.9ng/ha,对预测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有86.2%的灵敏度和79.7%的特异度.结论:脑出血后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升高,临床检测这个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作者:钱松泉;南勇;李蓓蓓;胡永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对CHF患者血浆BNP和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口服美托洛尔后血浆脑钠肽(BN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32例CHF患者(以下简称CHF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12周前后血浆BNP和TNF-α浓度的变化,并与30例体检健康者(以下简称对照组)作比较.血浆BNP、TNF-α采用生物活性法测定.结果:CHF组基础血浆BNP和TNF-α浓度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服药12周后,CHF组血浆BNP和TNF-α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CHF患者服用美托洛尔后血浆BNP和TNF-α浓度降低.

    作者:汤德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NSE、ProGRP、CEA、SCCA和CYFRA21-1联检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FroGRP)、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iase,NSE)、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细胞癌抗原(8quamous cell carcinom aantigen,SCCA)及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或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4例肺部良性疾病、12例小细胞肺癌、2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roGRP、NSE、CEA、SC-CA、CYFRA21-1含量.结果:NSE、ProGRP对SCLC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6.7%、83.3%,且NSE与ProGRP具有很好的相关性,CYFRA21-1对鳞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3.6%,CEA对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4.3%.SCLC组ProGRP、NSE水平均显著高于NSCLC组、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SCLC组,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oGRP、NSE联检对SCLC的检出率可达91.7%,CYFRA21-1、SCCA、CEA联检对腺癌、鳞癌的检出率分别为71.4%、72.7%.结论:ProGRP及ProGRP+NSE是SCLC诊断的较好指标,CYFRA21-1、CEA分别对鳞癌、腺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金霞霞;陈世勇;齐娟飞;郭峰;许成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检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良、恶性疾病都可导致胸腔积液,目前肺癌是恶性胸腔积液的首要发病原因.同时,胸腔积液患者可仅有胸腔积液的症状而不出现原发病灶表现,这就给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判断胸腔积液的性质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顾晓东;李冷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炎支原体在儿童中流行特点分析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种主要侵犯呼吸系统,经气溶胶传播的病原体,可引发地方性或流行性扩散.MP可导致约10%~15%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严重的上呼吸道、支气管和肺部的感染[1,2],其中发展为肺炎者占3%~10%,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3],由MP引起的肺炎约占儿童肺炎的20%[4],同时也可引起其他系统损害.

    作者:杨蕙;都婧;张乐研;杨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TORCH宫内感染孕妇临床筛查分析

    TORCH是指可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而引起围产儿畸形的病原体,它是一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称缩写,其是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OX)、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s,CMY)、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HSVⅡ)的总称.这组微生物感染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可造成母婴感染.

    作者:张明;孟和宝力高;陈志英;郭兰英;贺琪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老年男性tPSA与年龄相关性的分析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是前列腺癌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选、早期诊断和分期.但tPSA可受患者年龄及前列腺体积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不同年龄段老年男性进行了tPSA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兰旭青;张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IL-4、sVCAM-1和IgE的影响

    慢性荨麻疹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其病因比较复杂,虽然临床抗过敏治疗通常有效,但停药后极易复发,因此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近年来,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荨麻疹显示出一定的优势[1-4],但其作用机制仍不非常清楚.

    作者:林日初;林孝华;王忠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ACS患者血清IMAA与cTnI联检的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系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激破裂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或急性心肌梗死(AMI)[1],引发高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急性心肌缺血是引起ACS的常见机制,心肌缺血时间延长将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破坏.现有的生化标志物在短期和可逆的缺血发作时,其水平不升高,因而不利于在ACS早期心肌损伤可逆阶段进行诊断[2].

    作者:李小平;雷涵;王克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实时荧光PCR与BACTEC MGIT960快速培养在初治痰涂片阴性未受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PCR与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快速培养法)准确诊断初治痰涂片阴性(涂阴)且未经受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可能性.方法:实验组:368份临床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初治涂片阴性痰标本;对照组:55份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的痰液标本.用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及改良罗氏培养参考法对两组标本进行分析,观察指标为TB-DNA和结核菌阳性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标本中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和改良罗氏培养参考法检测的TB-DNA或结核菌阳性率分别为:16.85%、23.37%、22.01%和1%、0%、0%.三种方法分别平均耗时3h、9.6d和28d.以改良罗氏培养参考法为参照,FQ-PCR法和快速培养法的敏感性分别为69.1%和100%;特异性分别为91.2%和98.6%.结论:FQ-PCR和快速培养法均能提高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的早期确诊率,但FQ-PCR的敏感性尚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蔡常辉;梁连辉;曾桂云;王锦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人血清CYFRA21-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初步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人血清CYFRA21-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使用CYFRA21-1定量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法)检测308例临床血清标本,并与CYFRA21-1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灵敏度0.04μg/L,线性范围(1.5~100)μg/L,与NSE及CEA无交叉反应,样本中抗凝剂量的柠檬酸钠、肝素、EDTA-Na2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添加回收率和稀释回收率为90%~110%,分析内和分析间变异系数均<10.0%.该方法正常参考值为(0~3.4)μg/L(95%可信限).ECLA测定结果与本法相比,临床总符合率为96.6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稳定性强,检测范围宽,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完全可替代进口化学发光试剂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

    作者:潘慧杰;刘红;唐磊;李嘉;杨萌萌;杨铁生;樊春红;杨晓林;孙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MPP的疗效及对Th1/Th2平衡的影响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儿童时期急性重症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Th1/Th2细胞平衡紊乱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1-2].本文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MPP患儿,通过观察MP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抗凝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液中自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变化,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MP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MPP患儿Th1/Th2平衡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立新;郭元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一组细胞角蛋白抗体在胸腹腔积液中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一组细胞角蛋白抗体在胸腹腔积液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胸腹腔积液标本,其中腺癌30例,鳞癌22例,反应增生性间皮细胞22例,应用细胞免疫化学SP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AE1/AE3)、细胞角蛋白5/6(CK5/6)、细胞角蛋白18(CK18)的表达.结果:三种抗体在反应增生性问皮细胞、腺癌细胞、鳞癌细胞中阳性率分别是CK(AE1/AE3):10.0%,73.3%,68.2%;CK5/6:60.0%,6.7%,77.3%;CKl8:0,80.0%,4.5%.组合CK(AE1/AE3)(-)、CK5/6(+)、CK18(-)检测间皮细胞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80.2%;CK5/6(-)、CKl8(+)检测腺癌细胞的敏感性为84.7%,特异性为93.6%;CK(AE1/AE3)(+)、CK5/6(+)、CK18(-)检测鳞癌细胞的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92.8%.结论:多项细胞角蛋白联检提高了诊断反应增生性间皮细胞、腺癌细胞、鳞癌细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辅助细胞形态学对于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作者:刘永娥;王卫东;胡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探讨

    目的:检测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患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了解其免疫水平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将老年患者根据诊断分为MODSE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用双/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全血溶血法检测细胞免疫CD3+、CD3+CD4+、CD3+CD8+、CD4+/CD8+、NK、CIK指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体液免疫C3,CA,CHS0,IgG,IgA,IgM指标.结果:两组患者CD3+,NK,Ig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免疫功能比较有明显差异:对照组CD3+高,MODSE组NK、IgA高.结论:MODSE组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作者:苏勇;沈珠甫;华丕虹;周玉梁;杨宇;杨海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GF对诊治高血压肾病的临床价值

    本文检测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肾损害期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琼;俞文萍;袁利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气道炎症介质检测对评价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肺功能的价值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咳嗽为惟一症状或主要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支气管哮喘.CVA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有文献显示[1-3],哮喘患者的血循环中炎症性细胞因子分泌紊乱,认为炎症性细胞因子可能在其病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检索国内外文献关于患者气道炎症介质水平与患者肺功能状态的临床研究目前仍不多见.

    作者:张锋;李晓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醒脑静对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的影响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的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一种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30%.脑出血发生后病情演变迅速,严重者往往预后不良[1-2].文献表明,醒脑静注射液是以安宫牛黄丸为基础制成的水溶性注射液,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3].

    作者:陈秀道;王发明;庞伟茂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浆和肽素浓度与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揭示脑梗死患者血浆和肽素浓度,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02例健康体检者和102例脑梗死患者,用ELISA检测血浆和肽素浓度,统计分析其水平改变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和肽素浓度(448.1±158.4)pg/ml较健康体检者(57.7±20.6)pg/ml显著升高(P<0.01),与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正相关(P<0.01),是脑梗死1年内预后不良(OR=1.216,95%CI=1.109~1.456,P<0.01)和死亡(OR=1.437,95%CI=1.274~1.783,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显著预测脑梗死1年内预后不良(曲线下面积=0.879,95%CI=0.849~0.924,P<0.01)和死亡(曲线下面积=0.884,95%CI=0.854~0.937,P<0.01).结论:脑梗死后血浆和肽素含量显著升高,临床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脑梗死预后.

    作者:李剑;朱颖;吴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孕中期妇女C-反应蛋白参考区间的建立

    目的:建立孕中期妇女c-反应蛋白(CRP)的参考区间.方法:真空促凝管采集正常孕中期妇女全血,取血清冷冻保存,采用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131例正常孕中期妇女血清CRP浓度.结果:131例正常孕中期妇女的CRP值呈现非正态分布,以百分位数法计算得其95%参考区间为≤7.38 mg/L.以秩和检验统计分析,孕中期妇女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育龄期妇女(未处怀孕期)CRP(Z=-9.814,P<0.0001),明显低于其产后CRP水平(Z=-11.877,P<0.0001).妇女孕中期CRP与其体重呈现低度正相关关系(rs8=0.264,P=0.001),与其生产前后CRP差值以及产后CRP无相关关系(rs=0.051,P=0.641;rs=0.109,P=0.374).结论:初步建立了孕中期妇女CRP参考区间.孕中期CRP与正常育龄期妇女(未处怀孕期)CRP比较,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孕中期水平较高.孕中期CRP与其体重呈现低度正相关关系,而与其生产前后CRP差值以及产后CRP无相关关系.

    作者:谢媛;刘妍;李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检测血浆D-D在COPD中的意义探讨

    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v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发病率约占15岁以上人口的3%.血浆D-二聚体(D-D)是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增高提示体内有继发纤溶活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血栓形成以及纤溶亢进的分子学标志物[1,2].本文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和COPD稳定期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分析其血浆D-D的变化,以探讨血浆D-D在COPD中的变化.

    作者:胡伟贞;赵军飞;王锡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Cys C在DM2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价值

    近几年研究报道,血清胱抑素C(Cys C)能反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早期变化[1].本文就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清Cys C浓度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进行探讨,以评价其在DM2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价值.

    作者:李施泉;陈彤;吴俊渊;胡建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RBP检测在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检测了80例肾病患者的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素(Urea)和肌酐(Cr)含量,以探讨其在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11年1月~10月本院肾病内科经相关检查确诊的肾病患者80例(男45,女35),年龄(19~62)岁,平均44岁.

    作者:陈峻;胡必成;王羽;陈亚玲;王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金华市部分男性不育者精浆微量元素及血清性激素分析

    引起男性不孕不育的原因比较多,男性性腺内分泌功能异常及微量元素异常可影响精子质量,引起男性不育.本文对来我院男性科就诊的部分弱精、少精患者进行血清性激素和精浆微量元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远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出血患者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的变化

    目的:揭示脑出血患者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的变化,探讨并评价其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脑出血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合格者各86例.患者静脉血在脑出血后第1、2、3、5和7d获得,健康体检合格者静脉血在体检时获得,ELISA检测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在脑出血后第1d升高,第2d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与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死亡组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脑出血后第1、2.3、5和7d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预测脑出血1月内死亡均有显著价值(均P<0.01),相比之下,第2d的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对脑出血1月内死亡的预测价值高.结论: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脑出血后显著升高,与疾病预后显著相关.

    作者:楼建涛;楼步达;孙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IgA肾病中肾小动脉增厚及其临床评价

    目的:目的观测IgA肾病肾小动脉病理学改变,探讨小动脉增厚与临床症状及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内蒙古地区汉族110例IgA肾病患者,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单盲法测算小动脉血管腔内径与血管外径比值,分析小动脉增厚与临床症状及病理学改变的关系.结果:①IgA肾病小动脉增厚可表现为肌层增厚或玻璃样变性,造成管腔狭窄,两者可共存.②IgA肾病小动脉增厚血压正常者小动脉增厚系数与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密切相关(P<0.05).结论:IgA肾病小动脉增厚与小管间质损伤密切相关,能反映病变的程度,可作为判断预后及干预治疗的一个重要病理指标.

    作者:李增艳;王彩丽;邓利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DM2患者血清CA242、CA19-9水平与血糖类指标的相互关系

    日常检测中发现,许多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清中存在较高水平的CA242和CA19-9,而这些患者并无存在其他引起两者水平升高的疾病.本文意在探讨影响CA242、CA19-9检测非特异性因素,并初步分析与血糖类相关指标的关系.

    作者:童海江;王亚玲;陈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的变化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的变化,揭示其与慢性牙周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同期牙周健康者各80例.ELISA检测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统计分析其与慢性牙周炎发病的相关性.结果:经t检验,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405.2±133.9)pg/ml显著低于牙周健康者(641.6±128.3)pg/m](t=6.492,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与牙周探诊深度(r=-0.482,P<0.01)、附着丧失(r=-0.498,P<0.01)和出血指数(r=-0.501,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2浓度(OR=0.415,95%CI=0.297~0.862,P<0.01)是罹患慢性牙周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2浓度预测罹患慢性牙周炎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43,95%CI=0.774~0.894,P<0.01),且判定血浆β-防御素-2浓度<621.5 pg/ml,对预测罹患慢性牙周炎有81.3%的灵敏度和75.0%的特异度.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水平降低,血浆β-防御素-2水平降低可能是慢性牙周炎的危险因素.

    作者:蒋峰;张雄;王新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93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测定及临床意义

    有研究表明[1],B型尿钠肽(BNP)的测定在4℃下可稳定8h,-20℃可保存3个月,血样要求加入EDTA-Na2抗凝剂,采集血样标本时与体位无明显影响,但采血样前,应避免高盐饮食.本文主要探讨心功能不全患者BNP检测的意义.现将相关资料进行报道以供参考.

    作者:葛闽霞;张琼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普伐他汀对ACS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ACS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普伐他汀20mg,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MMP-9和IL-18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浆MMP-9和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彩超检查,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颈总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比较基本相似(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普伐他汀对ACS患者外周血MMP-9和IL-18的表达有一定调节作用,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张勤军;陈明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及外周血AFP mRNA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AFP及外周血AFP mRNA联检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微小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40例PLC患者血清AFP和外周血AFPmRNA.结果:PLC患者血清AFP和外周血AFP mRNA阳性率分别为72.50%(29/40)和57.50%(23/40),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8.33%和4.17%,P<0.05).其中血清AFP阳性和阴性的PLC患者分别有21例(72.41%)和2例(18.18%)检出AFP mRNA.结论:外周血AFP mRNA可作为血循环中存在肝癌细胞的一个早期标志物,与血清AFP联检有助于提高PLC的确诊率,更好地预测肿瘤转移和复发.同时为开展PLC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骆耐香;彭德珍;刘菁;陈森洲;袁桂峰;徐雅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与急性阑尾炎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阑尾炎组,共208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104例.ELISA检测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统计分析其与急性阑尾炎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t检验显示,阑尾炎组血浆β-防御素-2浓度(398.6±128.O)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629.1±47.2)pg/ml(t=6.47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2浓度(OR=0.429,95%CI=0.251~0.795,P<0.05)是罹患急性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2浓度预测罹患急性阑尾炎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17,95%CI=0.778~0.865,P<0.001),且判定血浆β-防御素-2浓度<612.4 pg/ml,对预测罹患急性阑尾炎有75.0%的灵敏度和72.1%特异度.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水平降低,血浆β-防御素-2水平降低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欣;吴震宇;徐军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含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肝脏是合成、贮存、转运、分解脂质的主要场所,肝脏受到损害时可引起血脂类代谢紊乱[1].血脂测定不仅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有意义,在肝脏疾病中由于肝细胞的损害及肝功能的低下也会引起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为探讨其变化对临床的价值,笔者对临床上常见的几种肝病患者及正常人进行相关的血脂项目测定并做比较.

    作者:李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VCS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淋巴细胞VCS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Beck-man-Coulter Gen.S血液细胞分析仪的VCS技术,测定79例SLE患者(SLE组活动情况根据SLEDAI积分判断:分为轻度活动组25例、中度活动组28例、重度活动组26例)、85例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疾病对照组)及50名健康对照者的WBC、淋巴细胞百分率(LY%)和LY的体积(LYV)、电导率(LYC)、光散射性(LYS),及各自的平均分布宽度(LYVSD、LYCSD、LYSSD),并采用ROC曲线分别评价各参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参数LYVSD、LYC、LYCSD、LYS在SLE组分别为19.7±5.8、109.9±8.2、13.0±2.8、53.0±8.2,疾病对照组分别为15.9±2.1、112.9 ±4.4、11.6±2.4、47.7±6.3,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4.1±1.3、114.3±2.0、10.7±1.3、41.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259、15.244、13.479、23.226,P均<0.05),以SLE组的上述各参数变化为显著.SLE患者疾病活动期各组的LYV、LYS、LYVSD、LYCSD、LYSSD明显升高,而LY%和LYC显著下降,以重度活动组的LYVSD、LYCSD、LYS变化为显著(P均<0.05).ROC曲线分析LYVSD、LYC、LYCSD、LY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0.626、0.621、0.633,其中LYVSD的截值(cut-off值)≥15.9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达80.7%和71.4%.结论:SLE患者的淋巴细胞体积、细胞内部结构及胞浆复杂性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以SLE重度活动组的LYVSD、LYCSD、LYS变化明显;LYVSD(cut-off值≥15.9)在区分SLE和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80.7%)和特异度(71.4%).

    作者:吴敏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嘉兴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分析

    目的:了解嘉兴地区妇女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man papilloma virus,HP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为嘉兴地区HPV亚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取妇女宫颈的脱落细胞,利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包括13种高危型、5种低危型和3种中国人群常见亚型.结果:933例标本经HPV分型检测,筛查出398例阳性,感染率42.66%.其中高危型327例,感染率35.05%;低危型272例,感染率29.15%;中国人群常见亚型26例,感染率2.78%.结论:嘉兴地区HPV感染率较高,HPV6、11、16、58是嘉兴地区HPV感染的主要亚型.了解HPV亚型的分布特点对流行病学的调查,降低HPV相关肿瘤的发生和特异性疫苗的研制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胜;宁瑶;孙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浆NT-proBNP水平评价慢性肾病患者左心室功能

    目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lc pepfide,NT-proBNP)为诊断心功能衰竭的特异性生物学指标.由于肾脏清除率降低可使NT-proBNP的清除减少,而使肾功衰竭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本文NT-proBNP水平评估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收集慢性肾脏疾病患者60例(男44,女16),检测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肌酐(creatlnine,Cr),NT-proBNP.结果:NT-proBNP与BMI、年龄、性别均显著相关.NT-proB-NP水平为150.0pg/ml和510.0pg/ml,在诊断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紊乱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5%、29.2%和53.2%、88.1%.结论:NT-proBNP水平在510.0pg/ml时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发生心功能衰竭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丽娜;寇筱囡;曹艳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7587例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2000年6月卫生部发布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临床科室有输血可能的患者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检查.本文对2010年8月~2011年7月间来我院住院的17587例拟输血患者进行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以了解这几项指标在输血前患者中的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群;宋大伟;叶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甲状腺切除术后应用甲状腺平面显像评估残余甲状腺:与治疗剂量131I扫描的对比

    目的:我国常用99mTc甲状腺扫描评估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大小,本文拟对甲状腺扫描与治疗剂量的131I扫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148例(男51,女97)2年内就诊甲状腺癌术后病人入组,年龄(47.0±13.3)岁,2名核医学科医师独立、盲法阅片,采用5分法计分.统计学分析采用秩相关研究,相关系数采用t检验进一步比较.结果:69/148(46.6%)两种显像结果得分一致,79(53.4%)131I扫描得分高于甲扫.甲扫及131I扫描评分结果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均相关(P<0.001),且相关系数问甲扫与T3、T4相关程度更高(t1=-1.933,P=0.028;t2=-2.788,P=0.003).结论:99mTc甲状腺平面显像可作为术后残余甲状腺的评估方法,但131I扫描显示范围更大,两者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均相关,但甲扫与其相关性可能更高.

    作者:吴书其;冯方;叶智轶;吴震宇;傅宏亮;邹仁健;杜学亮;王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梗死患者血浆Hcy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脑梗死发病率高、预后差[1].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人体内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2].本文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旨在评价其对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为脑梗死预后预测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李晓强;刘晓波;贺静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抗线粒体抗体亚型检测对PBC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的抗线粒体抗体(AMA)亚型与PBC患者肝功能、免疫检查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47例PBC患者血清中AM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M4、M9抗体.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IJT等生化指标.结果::①47例PBC患者AMA与AMA-M2阳性率100%,M2+M4阳性率43.8%,M2+M9阳性率16.7%,M2+M4+M9阳性率13.5%.②PBC患者ALP、γ-GT、CLB等生化指标发生明显变化(P<0.05).③M4阳性与M4阴性PBC患者比较ALT、AST、CLB等指标明显升高(P<0.05).M9阳性与M9阴性PBC患者比较ALT、AST、GLB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AMA-M2亚型抗体检测对PBC有诊断价值,生化、免疫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PBC.M4、M9抗体的检测,对于PBC的病情判断有意义.

    作者:李忻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牙周炎患者龈沟液CRP、IL-6和TNF-α检测的临床价值

    牙周炎是一种侵犯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临床上对牙周炎严重程度的评价多采用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X线检查等指标,但这些指标通常反映的是牙周病的病变结果,而非活动期的客观指标,因此如何确切地评价牙周病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问题.

    作者:朱蔚蓉;严吴慧;柳素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Caspase-3和Livin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Caspase-3和Livin在人胶质瘤患者(观察组)、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不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54例人胶质瘤患者和32例正常人血清中Caspase-3、L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Caspase-3和Livin在人胶质瘤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中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和Livin在人胶质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8326,P<0.0001).结论:Caspase-3、Livin蛋白异常表达在人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两者存在协同性.

    作者:李璐;史伟峰;张一;夏为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测定,并与35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含量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leptin水平与TNF-α、NPY水平呈正相关(r=0.6012、0.5984,P<0.01).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含量的变化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庄建伟;解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发生于新生儿期少见的一种自限性疾病,见于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亢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可为暂时性或持续性.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重症患儿的甲状腺激素急剧升高,病情迅速恶化,病死率可达15%~20%[1].

    作者:邹金海;李雪;张庆峰;王艳生;邢宝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EM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β和SOD检测的临床意义

    据文献证实[1],白细胞介质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炎性的细胞因子.SOD检测与临床各科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2].本文报告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β和SOD水平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20例肝硬化患者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指标意义分析

    肝硬化(liver cirrh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监测手段,本文对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结果进行分析,旨在对临床诊断有所帮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耀文;方群;黄伟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揭示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与急性胆囊炎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胆囊炎组,共82例,其中坏疽性胆囊炎15例,非坏疽性胆囊炎67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50例.ELISA检测血浆β-防御素-3浓度.统计分析其与急性胆囊炎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t检验显示,胆囊炎组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浓度(81.4±36.9)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β-防御素-3浓度(154.2±28.3)pg/ml(P<0.001),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浓度(64.2±24.1)pg/ml显著低于非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浓度(94.3±29.9)pg/ml(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3浓度是罹患急性胆囊炎(OR=0.483,95%CI=0.298~0.709,P<0.01)和坏疽性胆囊炎(OR=0.426,95%CI=0.239~0.648 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3浓度预测罹患急性胆囊炎(曲线下面积=0.824,95%CI=0.712~0.896,P<0.001)和坏疽性胆囊炎(曲线下面积=0.836,95%CI=0.723~0.904,P<0.001)有显著预测价值.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水平降低,可能是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冲杰;胡耿东;洪维聪;沈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氟比洛芬酯对卵巢癌手术患者TNF-α水平的影响

    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 axetil,FA凯纷,北京泰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可抑制环氧化酶(COX),减轻炎症反应.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和炎症性疾病.本文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卵巢癌手术患者血清TNF-α的影响,以探讨其在卵巢癌围手术期使用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志虎;韩洪伟;范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UAP患者血清IL-6、TNF-α、血浆BNP测定的临床应用

    典型的心绞痛容易诊断,不典型心绞痛仅靠临床症状、心电图来诊断,诊断时有困难.为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其生化指标是否有改变,本文选择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钠肽(BNP)来观察UAP患者含量变化;并用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力;马官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硬化患者血浆PGI2和TXA2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间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8例及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分别测定其血浆中PGI2和TXA2的代谢产物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ild-Pugh分级A级患者血浆中6-Keto-PGF1α和TXB2含量分别为(108.8±34.2)ng/L和(87.5±19.3)ng/L,B级为(139.4±38.3)ng/L和(106.6±20.7)ng/L,C级为(181.9±53.2)ng/L和(128.5±26.3)ng/L,正常对照组为(90.6±23.6)ng/L和(73.6±18.3)ng/L,经方差分析,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12,4.63,P均<0.01);各组间经SNK-q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浆中6-Keto-PGF1α和TXB,含量在Child-Push分级A、B、C级患者中逐级增高.结论:血浆PGI2和TXA2参与了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动态监测PGI2和TXA2含量的变化有利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判断.

    作者:杨晋辉;郑盛;尤丽英;唐映梅;刘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X-射线体外全身照射BALB/c小鼠建立小鼠辐射损伤模型,检测放射线对小鼠脾组织、单核巨噬细胞及T、B淋巴细胞损伤的剂量范围,探索放射线剂量与组织损伤程度之间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9种不同剂量的X-射线体外全身照射BALB/c小鼠,于照射后1d、60d、120d取腹腔细胞做大吞噬实验;分离脾细胞,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活性,同时取脾脏组织切片、HE染色,检测组织损伤程度;照射后120d取小鼠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B细胞数量百分比.结果: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的小鼠其大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及T细胞的增殖指数之间均存在差异,且与放射剂量呈负相关性.FCM检测结果显示0.1Gy及以上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T、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P<0.05).0.25Cy和0.5Gy组T、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除0.05Gy以外的其余各照射组,但是仍低于正常组(P<0.05).脾组织切片显示,照射后1d 0.1Gy以上照射组脾脏炎性细胞浸润;60d后,4.0Gy和8.0Gy组脾脏明显萎缩、巨噬细胞增生、瘤样变,其余组损伤不明显;120d后8.0Gy组脾脏萎缩、红白髓分界不清,白髓损伤尤为严重,其余组不明显.结论:0.1Gy以上X-射线体外全身照射可引起小鼠免疫功能及组织损伤,且损伤程度与放射性强度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陈恩;肖建华;何军;郭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早期AP患儿血清Cys C、β2-m和尿mAlb检测的临床价值

    儿童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AP)严重的并发症为紫癜性肾炎(purpura nephritis),本文对AP患儿进行血清Cys C、β2-m和尿mAlb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小华;龚志刚;方照舟;许金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NP和LPO水平关系的探讨

    脑钠肽(BNP)是继心房肷后被发现在心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又一利钠肽系统成员[1].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LPO)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本文报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NP与LPO的关系,并就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施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APN及尿mAlb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瘦素(leptin)和血清脂联素(APN)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酶联免疫法和化学法对38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APN及尿mAlb进行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leptin和尿mAlb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APN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APN水平与leptin、尿mAlb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r=-0.4084、-0.5132,P<0.01).结论:检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APN及尿mAlb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孟晓波;王加平;姜爱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甲亢和甲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I、IL-6和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文献证实[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是一组多功能的调控因子,有两种相关多肽,即IGF-I和IGF-II,前者与胰岛素60%同源,后者与胰岛素40%同源.IL-6和IL-8为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2].

    作者:厉连福;黄东标;邱海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Iodogen法125I标记CD28单克隆抗体2F5的方法

    目前放射性核素125碘(125I)标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研究及相关临床领域,但关于单抗2F5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Iodogen法标记单抗2F5,对标记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及体外稳定性进行探索,为不同放射性碘(123I、125I、131I)标记单抗2F5以及建立放射免疫显像和靶向治疗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苏娟;苏成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5-3、CA50和M-CSF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5-3、CA50和M-CS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5-3、CA50和M-CS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A15-3、CA50和M-CS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手术治疗6个月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CA15-3、CA50、M-CSF水平的变化对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艳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50、CA242和Hcy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50、CA242和Hcy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化学法对31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CA50、CA242和Hcy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直肠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A50、CA242和Hcy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直肠癌患者术后6个月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直肠癌患者血清CA50、CA242和Hcy水平的变化可有助于对病情的严重程度、病情的发展作出判断.

    作者:葛玉兵;史硕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apelin含量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apelin含量的变化,探讨apelin在急性肺损伤(ALI)中的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油酸模型组(n=10),油酸组尾静脉一次性注入油酸0.2ml/kg,对照组尾静脉内注射生理盐水0.2ml/kg.检测BALF中蛋白含量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放免法检测血浆及BALF中apelin-36含量.结果:①油酸组BALF中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及中性粒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②油酸组血浆及BALF中apelin-36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ALI时大鼠血浆及BALF中apelin-36含量升高.

    作者:许芳芳;胡良冈;毛孙忠;王桂琴;孔晓霞;龚永生;范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甲状旁腺素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早期甲状旁腺激素(PTH)即可升高,PTH在CRF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PTH的变化,来探讨PTH在CRF中的作用.

    作者:孙倩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核事故中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应用(文献综述)

    随着核能和辐射防护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各种辐射危害极为重视,先后发展了多种辐射损伤检测技术,用来估算事故中受照射者的远后危害效应.本文就生物剂量计在辐射事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宋秀军;何蕊;江其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宫颈癌(cancer of cervix)是女性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居第一位[1].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50万左右浸润性官颈癌的新发病例,每年约有25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其中80%来自发展中国家,其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没有建立有效的宫颈癌筛查体系,它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2].

    作者:朱锦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CA125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uigen 125,CA125)是分子量>200kD的糖蛋白.1983年,由Bast发现.CA125由抗卵巢癌细胞系的单克隆抗体所证实,对卵巢上皮癌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不强.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CA125并非仅仅在卵巢癌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中有一定的价值,对于非妇科肿瘤以及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治,同样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李卫鹏;孙伟莉;袁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用于脑梗死治疗的机制.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静脉血在入院时、入院后第1、2、3、7和14d获得,ELISA测定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入院时,治疗组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院后第1、2、3、7和14d,治疗组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脑梗死后炎性反应,从而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

    作者:彭爱萍;叶敏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清CA125及CA19-9显著增高1例报告

    1病例患者,女,47岁.7年前因月经量增多就诊.既往体健,孕3产1,月经5~7d/28~30d.查体:宫颈光滑,子宫增大如孕6周,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化验:血清CA 125 374 IU/ml,CA19-9 43.4IU/ml.B超示子宫7.0×6.0×5.9cm,子宫肌层见一直径1.8cm、前下壁见一直径1.3cm低回声区,子宫内膜厚0.9cm.

    作者:何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