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温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9-7147
  • 国内刊号:33-1253/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9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2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外科学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1期文献
  • 重型颅脑伤并发高钠血症的原因及预后分析

    高钠血症在重型颅脑伤病人并不少见,而特重型颅脑伤病人尤为多见,治疗相当困难.笔者主要通过本院的病例(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重型颅脑伤185例,并发高钠血症的病例78例),试图来阐述在重型颅脑伤中高钠血症表现的原因及预后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江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结肠损伤53例诊治体会

    结肠损伤虽多不立即致死,但术后感染常成为致命威胁[1].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其处理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吉林;陈金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硬膜外血肿术后继发远隔大面积脑梗塞

    自CT、MRI扫描应用于颅脑损伤诊断来,外伤性脑梗塞报道并不少见,但硬膜外血肿并发远隔部位大面积脑梗塞报道尚少.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急性硬膜外血肿173例,其中术后并发远隔部位大面积脑梗塞的病人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正丰;谢国忠;陈胜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颈前路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齿状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颈椎损伤.按照Anderson-D'Alonzo分类[1],齿状突尖端骨折较少见且稳定性较好,多采用简单的局部制动,而枢椎体部骨折使用坚强外固定如Halo支具等一般均能达到骨折愈合.

    作者:颜海波;张文斌;方春养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结直肠损伤26例诊治体会

    结直肠损伤是腹外伤中较常见的严重损伤之一,其发生率约占腹外伤的5%.由于大肠的肠壁薄,血运差,一旦损伤可导致极其严重的腹腔感染,死亡率较高.

    作者:苗建海;刘广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脊柱四肢损伤分析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目前占各种伤亡的第1位[1].高速公路交通伤又以受伤人数多、伤情重且多为多发伤为显著特点,脊柱和四肢是交通伤中常见的致伤部位[2],本院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伤3267例伤员,现就其脊柱及四肢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施建国;侯振海;叶虹;郑隆宝;周继红;王正国;王禾;倪志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诊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急症之一,患者常疼痛明显,难以忍受,极为痛苦,且一般解痉止痛药物起效慢,有时常常难以奏效,而强止痛药物由于易成瘾使用受到限制.

    作者:陶水祥;叶利洪;何建松;李王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保留真皮下血管网修复治疗大面积皮肤剥脱伤

    本院自1998年8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大面积皮肤剥脱伤15例,采用撕脱皮肤严格清创并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回植,皮肤戳孔,负压吸引并外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伟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治

    本院2001年至今收治17例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在其治疗随访中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本文就其转变过程的机理进行探讨.

    作者:李慧;张伟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解剖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较为常见,尤其是中老年人.近年来交通、建筑业的发展,青壮年患者呈增多趋势.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本院采用肱骨近端解剖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疗效满意.

    作者:顾连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防治

    本院自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再出血者25例.现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兴;刘仍利;侯勇;胡小铭;阮善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吞异物自伤135例诊治分析

    自伤行为是有意识地以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身体.近年来因为自伤自残入院治疗的病例有增多趋势,多见于吸毒人员和犯罪嫌疑人或精神创伤和感情创伤者.

    作者:李岗;郑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95例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分析

    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常见的腹腔内脏损伤,在临床腹部外伤的诊治中占有相当重要部分,约占整个腹部外伤的45%[1].由于损伤的程度不同,在诊治中也有区别,可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作者:何财富;刘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72例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治

    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内脑组织广泛肿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重型颅脑损伤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吴建跃;陆峰;姜启周;王为民;肖国民;程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17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外科急腹症常见的发病原因,母儿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院自1998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共确诊1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毛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APACHEⅡ评分对结肠穿孔手术风险的评估

    自发性结肠穿孔(又称为特发性结肠破裂)是指肠管在无任何明显病理改变,无外伤所致的突发破裂,好发于老年人、肥胖、高血压等患者,病因不明,临床诊断困难,极易误诊,且约半数患者死于严重的腹腔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4].

    作者:张维建;韩少良;蒋飞照;俞志勇;方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急性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的体会

    急性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较为少见,大约占胫骨近段骨折的3%[1],多见于14~17岁的青少年剧烈运动时.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以往用拉力螺钉及钢丝作内固定物,需要二次再手术.

    作者:周富根;费自威;蒋国华;孙广臣;李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耳廓软骨埋藏成活再植治疗耳廓断离伤

    耳廓外伤是耳鼻喉科急诊之一.本院自2002年5月至2006年10月,收治耳廓外伤及耳廓外耳道复合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蒋友荣;赵哲弘;屠晓明;陆伟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是脊柱损伤的好发部位,常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目前,国内外学者趋向于尽早开放复位内固定.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是公认的较为理想和有效的办法.

    作者:王小方;陈建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运用模板修复甲床损伤的治疗体会

    手容易在工作、生活中受损伤.据北京积水潭医院统计,手外伤占创伤病人总数约1/4[1].其中甲床损伤亦不少见.如修复不当可造成指甲生长畸形,影响手指的功能和美观.

    作者:万才根;周际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胸腔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5例

    2001年1月至2007年3月,笔者采用胸腔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5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吕定量;倪旭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腔镜治疗外伤性尿道狭窄(附22例报告)

    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腔镜治疗外伤性尿道狭窄共2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赵宏伟;黄达飞;孙学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42例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体会

    双额叶脑挫裂伤在临床并不少见,因早期血肿小,意识障碍轻,多予以保守治疗.但部分病人在较短时间内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因此失去抢救机会而死亡.

    作者:吕中华;杨炳森;刘新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指背皮神经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29例

    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在手外伤中行较为常见.传统的方法如V-Y皮瓣、推进皮瓣、胸腹部带蒂皮瓣、邻指皮瓣、鱼际皮瓣、指固动脉岛状皮瓣等,各有其适应征、优点及局限性.

    作者:李骥;黄飞;吴水培;王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间质瘤8例临床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已被公认为一种明确的病种.随着分子研究的突破、概念的更新、以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如伊马替尼的进展,单纯手术治疗的模式已成为历史.

    作者:张则伟;徐志远;郭剑民;周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外伤后颅骨缺损101例治疗体会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1例,男80例,女2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病例均为外伤所致:车祸伤55例,坠落伤32例,殴伤14例.单侧颅骨修补者77例,双侧修补者24例.

    作者:田勇;杜杭根;殷利春;何民;章国军;王承;郝必烈;杜根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型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16例诊治分析

    近年来,随着螺旋CT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有关脑外伤后并发腩梗塞的报道逐渐增多,而重型脑外伤后脑梗塞致残致死率义极高,已越来越受到神经外科界的高度重视,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作者:章国海;吕志坚;竹方龙;吕庆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17例体会

    胫骨Pilon骨折是指波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常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和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其典型特征是干骺端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干骺端的压缩粉碎性骨折、不稳定、原发性关节软骨损伤以及永久性关节面不平整,导致预后不良.

    作者:俞哲平;何其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拇指在手的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约占手指功能的加%,手功能的36%%,而拇指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常见.修复方法很多,但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和限制.

    作者:刘遵勇;姜德欣;李大为;蒋明;余迎浩;胡静波;高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有限切开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疗效分析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在小转子和股骨峡部之间的骨折,占所有髋部骨折的10%~34%,动力髁螺钉(DCS)和Garoma钉较常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固定,但常规手术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损伤大、出血多.

    作者:沈建国;王昌兴;姜滔;吴建民;董黎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后低血钾诊治分析

    国内外许多学者注意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发生低血钾.为了解颅脑损伤患者的血钾情况及相应措施,笔者从2002年至2006年开展了颅脑损伤患者血生化、血气分析测定并进行分析,得出颅脑损伤伤情越重低血钾发生率越高的结论,发现低血钾后及时静脉补钾均能补至正常.

    作者:朱旭辉;江枫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Subdural 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约占颅内血肿的10%.目前治疗方法较多,这里介绍一种应用Subdural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与体会.

    作者:江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本院自2003年1月到2005年12月共收住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2例,均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及硬膜减张缝合[1].现分析如下.

    作者:周永刚;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伤的诊治

    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伤较常见,不仅病情危重复杂,且病死率高、救治难度大.本院1998年7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各类颅脑损伤836例,其中腹部闭合伤52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6.2%.

    作者:夏同伟;朱益分;董海泉;吕建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低钠血症24例临床分析

    低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较常见的一种水电解质紊乱,可致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24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戴备强;蒋小杰;沈爱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斜T形钢板治疗中青年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为常见的骨折之一,既往常见于老年患者.随着近年不断增加的工伤事故及交通意外,中青年患者也占较大的比例,且暴力严重往往为粉碎性骨折.

    作者:沈卫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成批光气中毒伤员的早期抢救

    光气(phosgene,COCL)属高毒类刺激性气体,毒性比氯气大10倍,有一种霉变干草和烂苹果味,遇水缓慢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盐酸,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染料、塑料、制药等生产领域,常因防护不当或意外泄漏而发生人员中毒.

    作者:蔡元晖;杨敏;洪溪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6例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钻孔或锥颅引流术.但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学及微侵袭技术的发展,创伤小的微侵袭技术被逐渐应用到颅脑损伤的各类血肿治疗中.

    作者:高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前交通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率占全部颅内囊性动脉瘤的30%~35%,其破裂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见的病因之一.1991年Guglielmi等发明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GDC)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到如今应用日趋广泛.

    作者:牟朝晖;杨明;吴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末节指离断再植25例临床体会

    末节指离断是临床常见的手外伤,对其施行再植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的手外形和功能.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末节指离断伤患者25例25指,全部予以再植,除2例坏死外,其余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成活率92.0%.现将临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陈逸民;张咸中;杨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

    本院从2003年3月开始,运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2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姚明欣;龙本豪;龙国福;姜正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双侧额叶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特点及处理策略

    双侧额叶挫裂伤早期意识障碍程度相对较轻,常常给予非手术治疗.但随着病情的变化,部分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大脑半球深部中线结构即间脑、中脑、桥脑和延髓相继受压,发生轴性移位,从而形成脑中心疝[1],由此产生意识、呼吸、眼球运动、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运动体征等一系列障碍,往往使抢救措手不及,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作者:单国进;吴晓华;陈杰;袁坚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的情况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各种侵入性治疗以及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使得深部真菌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1].

    作者:齐燕;邓克勤;黄兰芳;叶军健;秦建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医学经济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滥用广谱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现象在临床上日趋加剧,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产生ESBLs意味着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造成临床治疗的困难,终导致治疗费用增加和住院日延长[2].

    作者:石娜;徐卫;舒雪芹;薛利霞;廖洪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在坐骨神经阻滞时的麻醉效果

    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作为临床麻醉在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1,2],具有许多优点,尤其对全身各系统影响轻微,而且术后有较长的镇痛时间.

    作者:刘乐;郭献阳;徐旭仲;陈丽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无痛人流患者宫缩痛的影响

    丙泊酚作为静脉麻醉药现已广泛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的麻醉,但其镇痛作用弱,且随剂量的增加循环呼吸抑制亦增加[1].因此临床上常复合其它镇痛药,以加强镇痛效果,减少循环和呼吸抑制.

    作者:董珍娟;周成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自控镇痛不同给药方案的临床研究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在术后镇痛中具有很大优势,正逐渐受到更多人重视和普遍应用[1].其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自控镇痛(PCNA)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减轻术后疼痛从而减轻应激反应,利于伤口愈合,使外周血管扩张,利于再植指成活等手外科或血管外科手术成功率[2].

    作者:史思仁;卢水娟;徐丽芳;胡燕;陈永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前的应用

    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因牵拉刺激大部分患者会感到疼痛,需要静脉辅助用药.超前镇痛是指有害刺激作用开始前就使用镇痛药,减轻神经系统对这些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减轻疼痛.

    作者:敖青华;张新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4例经皮内镜胃-空肠造口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经皮内镜胃造口术(PEG)自1980应用于临床,主要替代手术胃、空肠造口,为建立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途径.

    作者:黄三雄;徐菊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剖宫产对母乳喂养的影响(附1002例分析)

    剖宫产术后产妇哺乳延迟,乳量减少,纯母乳喂养率低于阴道分娩产妇[2].这可能与剖宫产产妇、产后催乳素分泌减少有关.现将系统观察、比较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乳量、母乳喂养率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薛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复发的影响因素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好发于老年人,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后复发率仍偏高.本院近5年来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 85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翁建峰;董晓巧;杜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术中B超监测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应用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可以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期内,表现为术中或术后脑膨出,容易被误认为外伤性脑肿胀,如得不到及时诊治.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

    作者:寿炎明;陈锷峰;屠传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喉罩在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官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其发生率为5%~6%,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

    作者:蔡伟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HIV主动检测在创伤性病人的必要性分析

    自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首次分离出引起AIDS(Acquired im 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病原体HIV(Human im munodeficiency virus)以来[1],这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传染病,其感染已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

    作者:单平囡;卢志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宫腔镜和腹腔镜处理宫内节育器迷路的探讨

    宫内节育器(IUD)因其避孕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而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IUD是我国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一种长效避孕工具,使用率占多种避孕措施的46.3%[1].

    作者:袁秋玮;朱丹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第2足趾延长再造手指临床应用体会

    自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手指以来,一直克服不了短小的缺点.但2005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第2足趾基底两侧条形双翼皮瓣及跖背三角修饰同时携带部分跖骨再造食或中指6例,其外形及功能均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海胜;潘展鹏;杨国敬;谢秉局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与颅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C反应蛋白作为人体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一直被临床看作感染和急性炎症反应的标志物,长期以来被临床广泛应用.但CRP与颅脑损伤的关系研究甚少,本文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16年12月观察了329例颅脑损伤病人的血浆hs-CRP浓度,研究了颅脑损伤病人的脑损伤程度和预后与hs-CRP浓度的相关性,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

    作者:华金宝;邱来春;张志永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年轻恒牙外份性脱落再植术的治疗体会

    外伤性牙脱落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本文通过对2000~2005年在本院就诊的35例患者的41颗完全脱位年轻恒牙再植后1~3年的随访,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中影响笑气吸人镇痛效果的因素分析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1],手术过程会带来程度不同的疼痛.随着受术者对镇痛需求的不断提高,各种镇痛方法陆续应用于临床.

    作者:富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手术并存病的处理思路

    老年病人来院急诊或择期手术常有基础并存病,有些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常影响能否手术及手术后的预后.及时正确的处理并存病,对手术的疗效影响至关重要.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基底节脑出血微创开颅术后早期康复干预的研究

    基底节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为目前人类三大死亡病因之一,并且是主要的致残因素[1-3].在过去的几十年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有所下降,大约85%的患者能继续存活,而其中约有50%~70%遗留有偏瘫、失语等严重功能残疾[4],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作者:屠传建;柳建生;章月江;宋大刚;陈华炜;李金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成人固定正畸治疗牙周疼痛的调查问卷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成人牙颌畸形患者接受正畸治疗.然而在成人正畸治疗过程中,由于矫治力导致牙周膜缺血、炎症、水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周疼痛,尤其是初戴固定矫治器,放置首根弓丝或者更换粗弓丝后几天内疼痛较为严重.

    作者:李晓刚;吴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骨折.新鲜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较多,其中以人工髋置换方法较为理想,疗效也较为满意.

    作者:刘道君;占玉花;王辉;马海涛;毕大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垂直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空心螺钉和钢板内固定前后环或后环的垂直方向稳定性差异.方法:将6具尸体骨盆随机取3具做压力测试为正常组,然后制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分别行后环空心螺钉结合前环空心钉、后环空心螺钉、后环结合前环钢板、后环钢板内固定.结果 在垂直方向,后环空心螺钉内固定强于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增加前环内固定可以显著增加前环的稳定性.结论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前后环内固定要优于单纯后环内固定.

    作者:金建华;郭晓山;万曲桥;王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细胞因子对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缺血性脑保护的影响机制

    目的 观察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实验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了解脑缺血后选择性超深低温复苏对缺血性脑保护的炎性机制.方法 健康恒河猴4只,先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血流10分钟,然后建立闭胸式脑局部体外循环,行一侧颈内动脉冷灌注,同侧颈内静脉回流.60分钟后恢复脑血流,自然复苏.应用ELISA法统一测定实验前后猴血清中IL-2、IL-10、TNF-α、IFN-γ的浓度.结果 4只恒河猴术后安全复苏并长期存活,术后头颅MRI检查正常,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无异常.4种细胞因子在灌注结束后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5),24小时后恢复至术前水平,72小时测得值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系数统计显示不同时间点促炎因子IL-2、TNFα、IFN-γ与抑炎因子IL-10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可引起抗炎细胞因子与促炎细胞因子一过性增高,其中抑炎因子IL-10的明显表达和促炎因子之间互相抑制,互相作用,促使细胞因子网络维持动态平衡,从而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同时抑制了脑缺血后机体炎性反应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姜涛;周杰;蒲军;高永军;徐蔚;江基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皮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椎旁肌胞应激反应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传统开放手术与经皮微刨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椎旁肌细胞的急性损伤程度.方法 经皮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患者各15例,分别在肌肉暴露后即刻,肌肉牵开后0.5、1、1.5小时及松开牵开器后,共5个时段提取肌肉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细胞HSP70表达,比色法测定细胞MDA含量,分析两种术式对椎旁肌细胞造成的应激反应.结果 开放手术组椎旁肌细胞MDA含量在肌肉牵开后0.5小时无明显变化,1.0小时组有显著升高,1.5小时组达到高峰,松开牵开器后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经皮手术组椎旁肌细胞MDA含量在手术各个时间段均没有显著升高.开放手术组椎旁肌HSP70阳性细胞数在肌肉牵开后0.5小时即明显增多,1.5小时组达到高峰,而松开牵开器后出现明显减少趋势.经皮手术组椎旁HSP70阳性细胞数在手术各个时间段均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与经皮微创手术相比,传统开放手术造成椎旁肌细胞严重应激反应,提示其对椎旁肌产生严重急性损伤.

    作者:倪文飞;尹丽慧;池永龙;徐华梓;林焱;李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和临床应用

    在传统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期间尽管按压十分到位.总的血流只有正常心跳时的20%-35%,冠脉灌注压常常低于15~30mmHg的压力梯度,而这个压力梯度是自主循环恢复必须的低限.

    作者:张安旗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