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2-1701
  • 国内刊号:33-1050/G4
  • 影响因子:0.96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9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2004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2007年7期文献
  • 临床后期教学质量与医学院校扩招矛盾解决方法的研究

    对临床后期教学质量与大学扩招矛盾寻找解决方法.根据临床后期教学现状、通过学生、教师座谈、问卷调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得出结论,临床本科生后期实践教学非常重要.

    作者:黄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全程监控实验教学

    根据实验教学特点,构建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试用于机能学实验教学中,证明该评价体系能促进教-学互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为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室建设提供准确信息.

    作者:李琳;陈宝琅;孔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教学原则

    着眼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根据专业及心理特点,遵循八大教学原则,有效开展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热情,达到培养学生出色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目的.

    作者:徐乐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认知情况调查

    预防医学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教学环节,该文章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认知情况调查,了解其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开展毕业论文的知识能力情况;对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作者:张玲;朱长才;李文芳;袁新初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学生学习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方面.调查显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方法及课内外教育活动均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主体因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在良性影响中不断提高发展.

    作者:余仙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以素质教育思想推进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

    追溯素质教育理念在大学历史沿革中的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借鉴国外大学近年来通识教育改革的实例,以调整和完善教学培养方案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加速中医药院校素质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融合,以素质教育思想全面推进中医药院校的教学改革.

    作者:陈敏俊;来平凡;应航;朱乔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行为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临床实习护理本科生的实习行为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到护生在情感领域和操作技能领域的行为表现较好,认知领域的行为表现相对稍差.建议临床带教老师重视学生认知领域行为的培养,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邓仁丽;段佳忠;钟跃琴;肖烨;夏同霞;朱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提高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方法:从实践态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诊和诊疗技术操作能力、辅助检查分析能力四方面对42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按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进行了评价,优良率为55%,一般,较差率为45%.问题与对策:部分医学生实践能力较低,认为与教学改革资金不足等10大因素有密切关系,根据10大因素研究了如何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些建议,以求共鸣.

    作者:黄联继;易建平;郭树清;陈岗梅;肖云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从临床需求谈护理药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

    从临床护理需求的角度,分析护理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护理专业特色内容缺乏、教学内容滞后于临床实践、课程设置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各教育层次之间交叉重复严重等.该文旨在提出护理药理学教学应面向临床需求,在教材、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改革的设想.

    作者:盛芝仁;黄善定;宋前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全科医生临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目前全科医生临床培训中仍存在以疾病为中心和过度专业化的倾向,由于全科医学是集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计划教育、康复六位一体的全科工作,与专科医师的工作性质不完全一致,所以对他们培训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该文从临床技能、工作重点及树立观念、服务模式的培训进行阐述,使全科医生更适应未来的工作.

    作者:尹朝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多媒体技术在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计算机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学习资源,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达到佳教学效果,已成为国内外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该文就多媒体辅助生理学教学的优点及发展进行初步探讨,为生理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经验与借鉴.

    作者:徐和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课外科研活动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中采用课外科研活动这种辅助教学方式,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科研设计,调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抗生素使用情况,资料汇总分析后每人写一篇论文,由任课老师课后统一评定.结果表明这种方式既培养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永全;谭国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基于建构主义的生理学多媒体教学改革探讨

    生理学课程具有概念抽象、机制复杂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生理学教学进行改革.经过实验,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作者:覃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诊断学虚拟实验室的创意与建立

    为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解决目前临床医学教学中资源相对短缺的困难,帮助医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我中心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设备优势,联合计算机专家,开发研制出诊断学虚拟实验室,以虚拟病人为单位,从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4个方面,培养和训练医学生和青年医师.

    作者:王志荣;黄一虹;徐晤;李洪春;赵强;孙发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以非直属附属医院为契机提高医院总体教学质量

    广东省人民医院紧紧抓住作为南方医科大学和汕头大学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这个契机,充分调动医务人员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规范临床操作规程、加强对学生学习和组织纪律管理、进行评教评学等一系列措施保证教学质量,通过教学促进医院总体水平的提高.

    作者:徐敏丽;杨绵华;杨平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应对对策,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能够利用互联网实现创新和发展.

    作者:卢霞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对发挥高校人才交流机构作用的若干思考

    高校人才交流机构的作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吸收和安置待聘人员等一般管理职能,而应该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建立人才流动的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在高校内部建立竞争机制和促进人才的良性循环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作者:钟鸣文;汪桑;金达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培养医学专科人才服务农村卫生事业

    医学专科人才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主力军,加强医学专科人才培养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要抓住机遇,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张建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护理高职生学习成败归因初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高职生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可能原因,比较教师与学生分析学习成败原因的差异.方法:在座谈会、开放式调查基础上,编制调查表对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学习成功的归因,教师和学生对双方的作用都比较重视,而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师生双方一致认为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关键.结论:加强对高职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正确的归因,进而提高其成就水平.

    作者:徐玲;郭瑛;钱珊妹;唐月红;李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科学生英语学业自我评价研究

    为全面、客观、科学、准确地评价英语教学,通过发放调查表,了解学生如何评价自己的英语学业.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英语程度不满意,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写与听的能力次之,说的能力远远没有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翻译能力评价与实际情况不符.

    作者:孙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及思考

    美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是一种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文章从医学院校的设置及规模,管理体制,医学教育系统的结构,生源条件,高等医学教育制度、目标和培养周期,课程设置,医学教学模式及医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八个方面入手,对中美高等医学教育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作者:凌保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科学定位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

    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科学定位,其次,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社会急需的专门人才.

    作者:吴琪俊;曾正;韦鹏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本科医学院校开办非医学类专业的现状调查

    对国内74所本科医学院校开办非医学类专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开办非医学类专业在医学院校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多数院校开办非医学类专业是谨慎而认真的,并且集中在少数几个专业上.作者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在鼓励医学院校开办非医学类专业的同时,加大对这些院校专业办学质量的评估督导的力度.

    作者:崔光成;刘吉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关于医科院校学分制下课程整合的思考

    实施学分制后,医科院校实施课程整合势在必行.操作性比较强的主要有两种课程整合模式,一是器官系统或疾病模式,二是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这两种课程整合模式各有其鲜明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新的课程模式更能迎合学分制的开展与实施.

    作者:卢凤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考试改革研究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打破传统一卷定优劣的考试模式.方法:选择2003级护理大专生69人为对照组,考试方案采用常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2004级护理大专生70人为实验组,考试方案分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技能考核除操作考核外,另设置病案分析、护理病历书写测试、模拟病房护理程序演练.结果:84.28%的学生赞同该考试方案,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技能综合考核成绩实验组优秀率(37.14%),与对照组优秀率(14.59%)相比,综合能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采用形式多样的课程结业考试方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更注重评判学生综合水平.

    作者:罗琼;万能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内科护理学课程建设的思路

    内科护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严格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在教学大纲完善、配备辅导用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环节.内科护理学课程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建设,现已在教学大纲完善、配备辅导用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教学中贯穿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等方面形成特色.以下是我们在课程建设中的一些思路,为内科护理学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沈健;张培生;盛蕾;叶昌华;张风云;李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职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药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通过对天一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药理学课程教学现状及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针对药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如课程定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及教学评价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路.

    作者:宋前流;姚苏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学通识课程公选课学习效果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医学通识课程公选课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为更有效地开展相应工作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利用整群抽样调查获取资料,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教学条件、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的评价以及选修的目的性、学习兴趣、年级和专业类别等均影响着医学通识课程公选课的学习效果.讨论:提高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条件是提高医学通识课程公共选修课学习效果的重要措施.

    作者:夏国园;潘传德;戚肖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精品课程网在某医学院师生中的应用分析

    精品课程应当让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直接受益.他们的参与度、使用情况、获益及满意程度是对精品课程建设效果的直接的评判标准.通过对某临床医学院部分师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精品课程的应用情况受宣传推广、建设参与等因素的影响,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杜庆锋;谭剑;张嵩;王瑜;郑维扬;刘晓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重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扭转我国目前文化和道德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要充分认识其时代价值,二要努力做好普及工作,三要发展和创新.

    作者:刘振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医精诚大家风范——吴孟超院士医德观初探

    吴孟超院士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他不仅医术高超,其医德更是高尚.他执着报国的爱国情怀、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关爱病人的高尚品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思想境界构成了一代名医高尚的医德观,是当前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的生动教材.

    作者:白育庭;王德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创建口腔组织病理学PBL教学新模式

    PBL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目前我国PBL教学存在许多不足:教师讲解部分比重过大、PBL教学法与多种教学法的有机融合不够、应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和配套改革措施不到位等.根据我们在口腔组织病理课中PBL教学经验,总结了PBL教学改进措施:PBL的问题或病例设计、效果评价改进、提高教师素质和增加学生自学研讨时间等.

    作者:王洁;钟鸣;范玉;李乐;薛庆蕊;王兆元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PBL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PBL已经广泛用于西方的医学教育,但是由于我国医学生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点,因此如何将PBL引入我国的内科学教学仍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PBL法对学生、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合理评价PBL教学的效果,不能认为只要采取了PBL教学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相信PBL教学将成为内科学教育的一种新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内科学知识.

    作者:李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在七年制学生中开展以PBL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程改革.以人体结构系统为基础,建立九大系统模块,设计和安排与系统模块密切联系的PBL案例讨论.培养了学生再学习能力、总结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讲演辩论能力和团队精神.

    作者:曹博;程志;曹德品;张凤民;雷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改良式PBL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

    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医学教育的要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对经典PBL教学法在课程设置、案例编写和教学法的联合应用方面进行改进,并在200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见习中实施,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认为通过PBL教学能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资源的利用能力.

    作者:黄丹琳;毛定安;何庆南;吴小川;何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PBL教学模式对学生药学物理学学习的影响

    目的:了解PBL教学模式对学生药学物理学学习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构性问卷调查(structured questionnaire)和半结构式座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两种方式.用SPSS 11.5 for Windowns对施行PBL教学模式前后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t检验,并对座谈内容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调查问卷中除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外,其他各项在施行PBL教学模式后(课后)的分数都显著高于施行PBL教学模式前(课前)的分数(p<0.05),而且课后总分也显著高于课前总分(p<0.01).所有座谈者都对PBL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结论:PBL教学模式对学生药学物理学的学习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作者:磊;张正厚;范应元;赵仁宏;李永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问题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PL联合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基础医学教学的效果.方法:对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大专)两个班进行随机分班,实验组81人,对照组73人,实验组采取BPL联合案例教学方法教学,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采用X2检验评价两组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及格率和满意度分别是95.06%和91.36%,对照组及格率和满意度均为79.4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问题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方法是合理可行的,是基础医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覃星明;陆恒树;郭庆成;甘定基;宋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在风湿科PBL教学中培养循证医学思维

    风湿病学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与别的科目紧密相连的学科.在风湿科临床教学时结合PBL教学方式和循证医学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主动掌握和评价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周凌;孙丽君;张颖秋;徐沪济;朱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运用PBL教学法培养学生循证护理技能

    目的:在课程教学中提高护生循证护理能力.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对41名本科护生进行循证技能培养,教学前后采用Grad提供的量表评价护生循证护理能力.结果:护生在教学后对循证护理技能有了显著改善和提高,P<0.01.结论: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对提高护生循证护理技能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卫红;刘铁滨;金红;邓常青;罗春香;何彩云;刘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形势和治疗药物

    目的:针对目前抗菌药物广泛使用,导致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增多,着重介绍治疗MRS感染的敏感抗菌药物.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MRS耐药发生率.

    作者:戚佳叶;王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影像特征报道

    目的:评价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gic infarction,HI)临床与影像特征的关系.方法:出血性脑梗死是指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该文收集科室自1997年1月-2005年10月间共收治资料较完整出血性脑梗死62例,29天内经CT或MRI证实有出血征象,符合HI的诊断.结果:62例除2例自动出院外,显著进步15例,进步35例,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心力衰竭.结论:大面积栓塞的病人尤其是在发病后2周内需定期复查CT或MRI.且发生越早病情加重的比例越多,发生的越晚,病情加重的越少.头颅CT和MRI是诊断HI的重要无创性检查.多数学者认为,急性期首选检查为CT.但随着功能性MRI和快速成像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研究表明,MRI对梗死后的出血性转化具有较高的预测及检测价值,对脑梗死超早期的溶栓治疗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黄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鼻腔给药靶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改善脑靶向给药的方法,讨论鼻腔给药靶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行性.方法:查阅今年来有关脑靶向鼻腔给药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鼻腔给药能够实现药物给药途径上的脑靶向.药物经脂质体包载后能明显增加其脑摄入,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

    作者:王林;李新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