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11年中初中毕业班学生心理苦恼问题差异.方法:于1998年用同一心理苦恼问卷调查初三学生492人,并与1987年调查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心理苦恼问题报告率1998年较1987年下降了2.41个百分点,苦恼问题诉述人均减少1.48项次,学习方面的苦恼显著低于11年前.但与学习相关的苦恼问题报告率仍较高.结论:学校应尽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一级预防和心理卫生服务.
作者:陆立星;高存弟;史杰;张秀琴;卫晓蕾;陆宇星;黄变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身状况与人格因素的关系,为作好医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用康奈尔医学问卷(CM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68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7.6%的学生存在心理躯体症状,心理躯体症状主要与人格倾向性、情绪稳定性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人格倾向为内向者、情绪稳定性差者心理躯体症状发生比例高.结论:医学生心理躯体症状与人格因素有显著统计学相关.
作者:张曼华;杨凤池;周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青春期身心健康发育对女性一生的影响较大.1996年湖北省对青春期女生进行了生理与心理、性行为及有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现将性心理、性行为部分内容分析如下.
作者:张水娟;曹江珊;龚丽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年来,国内对许多群体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1~3],这些调查对强化国民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全民族的心理素质,甚至进行群体防治都有积极意义.本课题对嘉峪关市高中段学生进行了SCL-90的专题研究,旨在了解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分析影响因素.
作者:于建新;王君盛;单树元;张银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毕业生对海洛因、烟草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态度、知识及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自行设计问卷课堂集体发卷,统一用语,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多数学生对毒品和烟草的认识、理解深度仍不足,男女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与所存在的心理压力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应加强药物滥用预防教育,将预防毒品、烟草滥用知识纳入教育体系并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结合起来.
作者:林海程;李刚;刘珍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大学生的社会环境和其生理年龄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的卫生保健遵循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特殊的教育形式,完善他们的个性修养,造就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张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职业中学学生个性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对两所职业中学新生进行测查,并了解学生的成绩及家庭背景.结果:职业中学新生人格表现出热情外向,喜欢冒险,爱好社交,但缺乏责任感,依赖性强,紧张性低.男女生个性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城乡学生在个性特征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结论:应优化育人环境,强化自我意识及心理辅导.
作者:王卫红;赵淑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健康状况与性知识需求.方法:通过发放调查表和问卷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现在大学生对一般性知识与艾滋病知识掌握良好;性知识来源呈多样化,以书报为主;与色情读物或录像的接触及其影响不容忽视;大学生恋爱者不少,他们有着较强的爱情意识但并不稳定;他们中客观存在着过度的爱抚行为及越轨行为,尤以来自上海郊县的学生为甚;对艾滋病防范意识较强,但须纠正其对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歧视心态;对性健康教育普遍欢迎,内容选择相当务实.结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支持.
作者:徐康;孙庆祥;谢德容;冯晨曦;武亦文;金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性健康教育一直没有广泛开展,性问题在广大青少年面前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多人因此产生心理困惑,甚至误入歧途.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对他们进行性健康教育,我们于1997年12月对我校3个年级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调查.
作者:胡庆成;陈兰英;骆延;赵志强;赵大治;沈滟;郝亚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8年6月至1999年1月,我们在哈尔滨市第53中学开展了一次口腔卫生专题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了中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的提高和口腔卫生行为的改善,现将做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畏;王春艳;陆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大学生酒依赖倾向影响因素.方法:在4所省属大学,对1~4年级共884名学生的饮酒行为及其他危害健康行为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了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定.结果:13.0%的学生报告显示有酒依赖行为倾向(男生为17.5%,女生为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男生酒依赖行为倾向与某些社会因素(学生来源于农村、年级升高、母亲大专以上学历)、心理因素(焦虑症状)、危害健康行为(酒后骑车、携带刀具、打架行为、大强度的体育活动、性行为及尝试违禁药品行为)相关联.结论: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对某些危险行为的干预可望降低大学男生的酒依赖行为.
作者:张洪波;张蕊;陶芳标;曾广玉;许韶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中学生接受健康教育后对卫生知识的传播作用.方法:对中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把卫生知识向家庭与社会传播的人数与题数,同时调查二级传播人数及题数.结果:一级传播过程中,学生可在20天内向9.38倍人群传播,通过二级传播,再将此人群扩大3.62倍.学生文化水平高低对传播卫生知识影响无显著差别,但学生的家庭成员、社会成员在进行二级卫生知识传播时,其文化水平与传播作用有密切关系.结论:对中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把卫生知识向家庭和社会传播.
作者:王玉栋;张元友;孟凡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前大学生中某些不良行为与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作息无常、饮食无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肝炎、肺结核、贫血、维生素缺乏症及心理障碍等疾病的发病率还比较高.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重视并逐步加以改善,因此,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春玲;贝品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恋爱状况、动机和发展趋势,为学校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本校900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获有效问卷876份.结果:大学期间对恋爱持赞成态度的占92.7%;有36.8%的学生有过恋爱经历,高年级明显高于低年级;出于爱情而恋爱的只占36.0%,大部分是出于非爱情因素而恋爱.结论:高校中应加强人生观和恋爱观教育,并进行适当心理指导,培养男女间的健康友谊.
作者:江剑平;林玮;黄键;黄浩;李淑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农村初一男生吸烟诱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北京市房山区5所农村中学,对791名初一男生进行吸烟诱因调查.结果:65.3%的学生是因好奇而吸上第1支烟,48.9%的人因经常与吸烟者接触而由吸第1支烟逐渐成为吸烟者,吸第1支烟10~13岁年龄组占55.7%,校外或家长不在时在家吸第1支烟占88.9%,而在寒暑假吸第1支烟则占82.7%.结论: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不足及伙伴的影响是农村初一男生吸烟的重要诱因,使学生掌握抵制周围环境不良影响的知识与技能,是预防学生吸烟的关键.
作者:郭艳梅;李光月;刘晓芬;吴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长期以来,在性问题上,人们对青少年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认为对青少年谈性的问题,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所以,尽管医学界有不少人呼吁,但性教育在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中,依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开放程度的提高,青少年性教育缺如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作者:卢伟;朱继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性行为及其相关问题.方法:由市区四所中学学生自填答卷,对有性行为发生的805例学生的性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性行为发生率男23.5%,女11.7%;59.1%的男生初次产生性冲动年龄在12~14岁,56.4%的女生在13~15岁;初次性交的对象,男女都以校外朋友和同学为主(占61.6%);男女都以冲动和好奇(占58.7%)为初次性交的原因;26.3%的男女初次性交是在家中发生;49.1%的男女生在初次性交时使用避孕套;从认识到发生性关系在半年内的男生占47.2%,女生占30.0%.结论:中学生性行为早发已客观存在,适时开展性知识、性道德教育尤其紧迫和重要.
作者:李致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成人中专除继续招收在职人员外,从1992年起我省各成人中专开始招收一定数量的应届初中毕业生.1998年全省招收应届分流生6000余人,进入成人中专学习.使在校生中应届初中毕业生占现有成人中专在校生的40%.随着初、高中应届毕业生的人校人数成几何数增加,甚至近年招收的成人在职人员主要也是近几年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的新工人,约占在职学生的95%,学生年龄普遍偏小.
作者:常立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几年,小学生的健康状况虽然比以前有很大提高,但几种常见病的患病率仍未降到理想的程度,有的甚至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开封市小学生的体质状况及常见病的患病情况,以便制定相应对策,进一步做好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我们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卢锋;乔玲;张卫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许多其它有损健康的行为存在联系,如高盐摄入、长期精神紧张、肥胖、吸烟、过量饮酒和缺乏锻炼.从青少年开始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基本的控制措施.为了解我市城区学生心血管病健康知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特开展了此项调查.
作者:张瑞民;梁桂华;李秋荣;朱希素;刘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8年6月14日,钦州市港区中学发生一起在校学生进食黑凉粉而引起69人食物中毒事件,现报道如下.1 基本情况1998年6月14日晚7时左右,钦州市港区中学103名学生在晚自修课前购买塑料杯包装的黑凉粉食用,晚8时左右,开始有学生出现恶心、头晕、呕吐、腹痛等急性症状,至次日晨2时,先后69人因出现类似症状而就诊,其中16人住院治疗,53人由校医就地观察治疗.所有病人用氯霉素、四环素和对症治疗后,1天痊愈.
作者:傅朝阳;黄家芬;陈宗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结核菌素试验是用于测定结核菌感染的一项传统方法,目前在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卡介苗接种评价、早期发现病人、临床诊断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大中专学校新生由于来自各地,结核菌感染程度不同,入学后因学习紧张,居住拥挤,一旦发病,极易传播.笔者自1994~1996年对市区大中专新生进行了PPD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确保我县2000年中小学生蛔虫防冶目标的实现,根据《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的要求,我们于1990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每年开展一次冬季中小学生集体预防服药(驱蛔药为阿苯达唑),现将防治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侯冲;赵玉芹;曹彦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两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244名52~60月龄出生时已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检测HBsAg、抗-HBc、ALT及抗-HBs滴度,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加强接种一针重组酵母基因乙肝疫苗、细胞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均为5μg,一月后复查抗-HBs滴度.结果:A、B两组加强后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6.77%、100%,GMT较加强前分别上升10.71、12.26倍,表明两种基因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良好.A、B两组加强前抗-HBs已阴转的儿童加强免疫应答水平显著低于未阴转者(P<0.005).B组同一等级抗-HBs滴度的儿童加强免疫应答显著优于A组.结论:国产两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于儿童52~60月龄时加强免疫效果可靠,是否表明细胞产乙肝基因疫苗加强免疫效果优于重组酵母乙肝基因疫苗,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张安飞;罗桂荣;陈兴国;刘传富;佟广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而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我矿地处赣东北山区,属江西省碘缺乏地区,为了解本矿中小学生碘缺乏病的患病情况,我们于1996~1998年连续3年对全矿14周岁以下的中小学生进行碘缺乏病普查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彩虹;俞启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大学生体育运动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降低体育运动伤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对郑州纺织工学院1997、1998两年156例体育运动伤进行分析.结果:体育运动伤的发生率为2.6%,以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损伤为常见;50%以上的运动伤发生在课外时间,以上下肢损伤为多见.结论:体育运动伤为大学生常见病之一,预防体育运动伤应从宣传教育、场地建设、组织指导、医务监督、规范管理等人手.
作者:杨进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9年4月中旬至6月下旬,本市某小学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对该爆发疫点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深侠;章国华;郭钦瑞;朱建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考核碘盐对碘缺乏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对7个村碘缺乏病区的1493名7~14岁小学生的甲状腺进行了检查,采男女小学生尿各25份用碱灰化法进行尿碘检测,并对7个村井水含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7~14岁小学生的甲状腺生理肿大率平均为6.23%(男为6.77%,女为5.58%,χ2=1.49,P>0.25),每g肌酐尿碘均大于50μg.结论:上述结果证明7村的投碘量是足够的.
作者:魏绪林;李淑云;赵勇;魏庆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探索我市中小学生乙肝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乙肝发病率.笔者于1997年10月份对市区中小学生进行HBsAg检查,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蔡乾春;程贤;黄德稠;侯大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结合部队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碘缺乏病的防治,我们对某部队学院食堂厨师进行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毕强;穆春林;周勇;田春艳;王军;张红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低浓度铅对健康的危害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众多报道[1~3]表明儿童机体对铅毒性的敏感性较高.为了解我市儿童血铅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我们于1997~1998年对扬州市480名小学生进行了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作者:陶佩生;姜友富;张方英;周红霞;徐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需求方式在不断变化,养犬、玩犬人数不断增多.70~80年代被犬咬伤来门诊就诊者多为野犬、狂犬所致,而今多为家中喂养犬类所致,现对我站1998年地方病门诊就诊的777例被犬咬伤的中小学生分析如下.
作者:张思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萍乡农村地区8~10岁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及甲状腺肿大率,并检测饮用水含碘量.方法:随机抽取16所8~10岁儿童1127名,检查甲状腺肿大状况,测定尿碘含量,同时分析16所小学的44份水样碘含量.结果:144份水样碘含量范围为2.71~8.86μg/L,均低于10μg/L;8~10岁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56.7μg/L.甲状腺肿大触诊检出率为12.9%,B超检出率为11.4%.结论:萍乡农村水碘和食物碘远不能满足儿童生理需要,需加大宣传力度,使学龄儿童自觉食用碘盐及服用碘油胶丸.
作者:肖坚孝;周玉;姚玉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解阿克苏市少年儿童的蛲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97年5月对阿克苏市部分托幼机构及小学1667名不同民族儿童少年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古丽扎尔;李玉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教室、寝室、食堂等,其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习效果.为了解高校环境的卫生状况,我们对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内空气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并对225名大学生的咽喉部及手指皮肤进行细菌学检查,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邱月;向延娥;钟志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状况的动态变化,并为合理的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5日称量记帐法及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6岁儿童从1990~1998年进行膳食营养调查.结果:9年来儿童膳食中维生素A、钙低于供给量标准,优质蛋白质基本达50%左右,但脂肪摄取达30%以上;体格调查显示,营养失调主要是肥胖,肥胖随着年龄增长有增多趋势.结论:调整儿童膳食结构,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尤为重要.
作者:古丽巴哈尔;张志英;靳达莎;曹明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贫血是学生常见病之一,1991年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调研发现,汉族学生7~17岁年龄组贫血患病率为20.33%,个别年龄组高达50%左右[1].为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1998年对城市和农村中小学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王明智;李东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方法:对该区7~18岁中小学生3223名进行体格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现时营养状况.结果:中学生营养不良率为44.26%,小学生为23.41%;男生29.83%,女生35.36%;城市学生34.88%,农村学生28.30%.肥胖率,中学生2.14%,小学生3.35%;男生3.40%,女生2.20%;城市学生3.17%,农村学生2.22%.χ2检验显示,中小学生、男女学生的营养不良率、肥胖率有显著性差异;城乡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和肥胖同时存在,需根据年龄、城乡、性别特点对中小学生进行营养教育.
作者:常豫红;刘先智;刘碧霞;游光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的危害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有关人士的关注.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和学习的基本保障,此时如发生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学习,甚至影响一生的身体健康,且青少年期肥胖亦是成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潜在成因.为了解南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今后实施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1998年对中小学生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袁加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实施《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有效地防治学生的常见病,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我们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我省汉、黎族大中小学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调查.本文就学生营养不良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为开展防治学生营养不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徐子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解我市城乡中小学生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我们于1998年9~11月对城市、城镇及乡村6所学校的6697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夏艳萍;张欣;南鄄玲;苏明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浙江省平湖市百花小学是全国早开设学生营养午餐的县级城镇小学之一.早在1991年12月,该校即严格按照营养午餐规范要求,以学生第一、营养第一、健康第一的工作原则,全面抓了营养午餐质量的综合管理.为了解近年来营养午餐工作实际效果,笔者对百花小学1992~1997年学生的营养不良与贫血患病率进行了纵向调查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美娟;胡承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为今后防治小学生贫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昌平区14315名小学生,取受检者左手无名指末端血,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昌平区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与国内同类报道比较,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不同地区和类别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比较,由高到低依次为:山区半山区、平原、城镇、贵族学校;不同年级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比较,呈年级越低贫血患病率越高的现象;性别比较,女生贫血患病率高于男生.结论:防治小学生贫血按地区和类别应以山区半山区学生、按年龄和性别应以低年级学生和女生为主要对象.
作者:张宁;崔勇强;郭红侠;刘玉红;宋雅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柳州市小学生和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状况,为进行学生营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AP问卷对307名初中和小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早餐、中晚餐和零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缺乏基本的营养知识,但他们有良好的求知欲望,希望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营养知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不能每天吃早餐、早餐品种较单调和零食问题.结论:在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改变家庭、学校及社会不利于建立学生良好饮食行为的因素.
作者:黄琼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探讨本地区中小学生在不同时期形态发育的变化情况,我们将1998年学生体检资料选用身高、体重、胸围与1978年学生体检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王正芳;赵炎中;阮显明;王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婴儿断奶情况及其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询问法调查256名合肥市城区婴儿的断奶时间和断奶方法,并追踪观察他们3~24月龄的身长、体重和胸围的发育水平及速度、体型和Hb含量的变化.结果:4~6月龄、7~9月龄及10~12月龄断奶的婴儿分别占28.0%、16.7%和52.0%;一次性断奶的婴儿占90.1%;在生长发育水平及速度和体型方面,7~9月龄断奶的婴儿优于4~6月龄和10~12月龄断奶的婴儿,而断奶方式对其影响不大.过渡性断奶有利于提高Hb水平.结论:婴儿适宜的断奶时间为7~9月龄,适宜的断奶方式为过渡性断奶.
作者:高永清;丁家兰;王素芳;徐海玉;曲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连市学生皮下脂肪发育规律.方法:采用邵象清的人体测量学方法,对大连市汉族1190名中小学生上臂肱三头肌部和肩胛下角部的皮褶厚度及体脂发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肢体部皮褶变薄,而躯干部皮褶变厚,女生则肢体部和躯干部皮褶均变厚.男生体脂在青春期前呈逐年增加趋势,而在青春期后则逐年下降;女生体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在青春期后增加迅速.各年龄组女生皮褶厚度均大于男生,且在13岁以后更为明显.结论:大连市汉族学生皮下脂肪发育年龄和性别差异与儿童少年身心发育阶段相关.
作者:徐飞;马晓凯;赵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研究探讨青春期身体素质与形态、机能发育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利用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江苏省的资料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柱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健美运动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应用显微电视录像技术,观察35名女大学生在健美运动前及健美运动3个月过程中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健美运动可显著改善微循环,使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降低(P<0.01),微循环异常检出率从37%减少为零,在各项指标中尤以管袢形态、血液流速改善明显(P<0.01).结论:健美运动对女大学生甲襞微循环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参加健美运动可以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值得提倡的健身运动.
作者:牛春雨;杜晓鹤;窦晓兵;孙连超;尹晓丽;陈俊杰;何桦;樊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月经是女子重要的生理特征.月经来潮时,影响女生的学习和锻炼,本文通过对体育院校女生月经状况的调查,为合理地开展女生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数据.
作者:赵大林;卢天凤;张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双生子遗传倾向及智力和皮纹特征.方法:对芜湖市中、小学和幼儿园的58877名学生进行普查,并对40例学习不良双生子智商和皮纹进行评定.结果:共发现198对双生子,双生子检出率为3.4‰,其中同卵双生占61.11%,异卵双生占38.89%.双生子父母生育过双生子报告率高且一级亲属中双生子报告率亦高.40例学习不良双生子智商偏低,指纹总嵴线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2.9,P<0.01).结论:双生子有遗传倾向,智力发育异常更为多见.
作者:李铁臣;杜少陵;孙惠兰;徐毓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学习能力下降是由于过度的脑力消耗而引起的反应能力的减弱,它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学习效果有着很大影响.有关授课时间对学生疲劳程度的研究国内已见报道[1],为研究外语听力课时间长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以选择佳授课时间,进行了本次调查,特报道如下.
作者:邵欣欣;黄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儿童生长速度可以客观而敏感地反映儿童近期生长和营养状况,生长速度在儿童生长发育评价中、在早期发现儿童生长障碍及体育人才选拔中是不可缺少的指标.因此儿童生长速度的研究和儿童生长速度标准的制定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
作者:林琬生;候启春;吴南屏;李静娟;王礼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被动吸烟对儿童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GSH-PX)及维生素C(VitC)的影响.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964名儿童,从中筛选出家中无吸烟者、家中一人吸烟及两人以上吸烟儿童各20名.为避免主观误差,我们以尼古丁代谢产物可铁宁作为吸入烟雾多少的客观指标,同时测定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及尿中维生素C含量.结果:可铁宁与被动吸烟量直接相关.而GSH-PX及VitC随着吸人烟雾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被动吸烟可致儿童体内GSH-PX活力下降及尿中VitC含量减少.
作者:江城梅;田磊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5年我国工作周由六天工作制、五天半工作制终过渡到目前的五天工作制.为了解五天工作制中我国广大学生工作能力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以便为更加合理安排教学提供依据,积累资料,我们于1995年11月、1996年11月和1998年5月期间对郑州卫校在校学生的一日和一周工作能力进行了调查.
作者:原素芳;袁耀华;周佩玲;段玉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年来,学生集体用餐中毒不断发生,已引起社会关注.为加强我市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我们于1998年4月至5月对绍兴市区供应2万名以上学生用餐(含幼儿、小学、中学、大学)的62个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阳春;张幸儿;冯英;付素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百前眼镜市场日益扩大,眼镜经销单位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眼镜质量却令人担忧.为了解眼镜卫生质量状况,掌握发展动态,加强对眼镜市场的监督管理,我们对近7年(1991~1997年)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本专业管理人员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上发表的38篇论文进行了综合分析,现评述如下.
作者:刘洁;孙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校医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现对1998年的妇女病普查结果作了重点研究,以掌握当前妇女病的发病趋势,分析致病因素,研究防治对策.
作者:易英;石立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掌握先进科学知识与技能,并且身心健康的人.高校在向学生传授各种专业知识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齐梅;王子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几年来结核病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上升,威胁着人类健康.为有效控制结核病在我院学生中传播,我们对1998级2507名入学新生作了结核菌素试验.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加强了管理,现将检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高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10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再次回升,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增加了结核病的威胁[1].大学生居住密集、交庄频繁,因此大学生的预防工作一直是我校保健工作的重点.我们对新生除进行包括胸透在内的一般检查外,坚持做OT试验.现将1998年新生OT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董旭;范丽颖;张国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病毒性皮肤病,以累及皮肤和神经,沿神经区域出现集簇疱疹并伴有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多年在临床工作中摸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占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西咪替丁为H2受体拮抗剂,笔者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口腔溃疡84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蚌埠市发生的突发事故中,低年级小学生的比例较高.为预防低年级小学生突发事故的发生,加强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我们进行了这项调查.
作者:成艳珍;陈素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校初三年级于1999年4月10日至5月8日发生了风疹爆发,经采取有效措施后,未蔓延到其他年级,疫情得到控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志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视力低下小学生眼屈光状态及年龄特征.方法:对西安市一所普通小学100名视力低下学生的200只眼睛屈光状态进行检影检查.结果:近视性屈光的比例随年级而上升,而远视性屈光则反之;三年级是变化快的阶段;视力低下程度与近视和远视屈光度分布不尽一致.结论:视力检查不能代替屈光检查,假性近视、真假混合性近视应成为近视防治的重点对象.
作者:杨彩琴;王凤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沂源县地处沂蒙山区,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为了解我县城乡中学生视力低下情况,更好地为防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8年10月对城乡4所中学673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爱丽;齐元华;王凯;刘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笔者在矫治中、轻度近视的探索中,采用凹透镜与凸透镜(+1.50D)两副眼镜交替使用(看近物如阅读时戴凸透镜;看远影或活动时戴充分矫正视力的近视眼镜),防止近视的进一步发展.由于重度近视眼(≤4.5)看近时用眼的远点,不需要眼的调节,故不作矫治对象.
作者:陈海雄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解眼镜对学生近视程度有无影响,我们于1997年和1998年对以往的配镜者进行了随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健;祝令存;肖爱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龋病是影响广大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病之一,WHO已将龋病列为世界第三种重点防治的疾病,并提出2000年口腔健康奋斗目标.为了解我市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我市儿童青少年龋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王春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第三磨牙在青年人中的萌出情况.方法:采用口镜在灯光下口内直观的方法对1802名19~23岁大学生的第三磨牙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第三磨牙的生长高峰在20~22岁,其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率高于上颌.结论:第三磨牙的萌出除年龄的因素外,遗传、营养、发育的早晚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彦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一切对人类健康有促进的事业必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那么,与儿童少年健康成长联系在一起的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也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我的不断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现就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建所20年来的点滴经验和所取得的成绩介绍如下.
作者:张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4 生长发育调查的实施实施过程包括调查设计、现场检测和统计分析,主要要素如下.4.1 抽样原则.首先要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使样本能充分反映总体.抽样方法很多,适用于基层的主要有分层抽样(按年龄、性别等分层,然后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随机抽取一个学校或群体,对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在省级和全国水平上,多将上述方式结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作者:季成叶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