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9817
  • 国内刊号:34-1092/R
  • 影响因子:1.42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48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2002年1期文献
  • 某医专学校部分实习生焦虑抑郁情况

    目的调查不同阶段医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习阶段的三年级医专学生49名和在校学习的二年级医专学生48名进行测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实习组焦虑评分高于在校组(P<0.01),实习组与在校组抑郁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缓解实习阶段医专学生焦虑症状应成为该人群心理健康促进的重点.

    作者:王莉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苏州市东吴医用电子仪器厂新推出--尿钙分析仪

    目的探讨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HTH〗方法对哈尔滨在校大中专学生880人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 问卷调查.结果个性特征和学前生活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对恐怖因子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个性特征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组中在家中长大的学生,其恐怖因子得分比 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长大的学生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其他组两种学前生活 环境的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个性特征和是否遭受挫折及 其交互作用对青年学生的强迫症状、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焦虑5个因子得分均比未遭受 挫折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其他组学生遭受严重挫折与否,SCL-90各 因子得分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个性特征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抵御不良心理刺激的能力较弱.

    作者:马燕;刘爱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高校女大学生躯体自信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为更好地了解女大学生的躯体自信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躯体自信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20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测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索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和自编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重庆市2所中学的初一至高三学生及家长各347名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负性教养行为、亲子气氛、教育困惑比正性教养行为对子女人格特征有更大的影响.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特征有关.

    作者:李彦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触网青海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社会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人们与网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上网冲浪正为现代都市人的一种生活时尚。

    作者:盛鹏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卫校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性研究

    爱因斯沃斯把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安全型成人很容易 与人相处并信任对方;回避型成人怀疑周围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焦虑-矛盾 型的成人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1].成人依恋类型的不同, 反映出对人不同的信任程度,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社会支持的获取.本研究旨在探讨 卫校在校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父母养育行为的关系,寻找影响信任的因素,为培养安全型的成人依恋行为提供依据.

    作者:苏巧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父母离异儿童社会交往状况研究

    目的研究父母离异儿童社会交往状况. 方法对父母离异儿童与完整家庭儿童进行社交焦虑、孤独感、社交地位问卷调查,比较两者差异.结果父母离异儿童与完整家庭儿童社交焦虑、孤独感平均得分差异无显著意义,父母离异儿童中情绪不安儿童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完整家庭儿童;父母离异儿童初2年的孤独感、社交焦虑水平高.结论家长和教师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父母离异的儿童,以减少因父母离异而对儿童社交能力产生影响.

    作者:吕斐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 ,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 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以每年10%的速 度递增[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由此,高校一 方面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的起因.笔者通过心理咨询和书面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形成原因 进行了探讨,发现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 的困扰是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重要的起因.本文就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简述如下.

    作者:李全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现况

    目的了解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安徽师范大学1 380名大学生进行 测试.结果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其中心理症状检出 率为12.83%.文科学生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症状水平明显高于理科学生,女生 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等症状水平高于男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四年级为低.结论应针对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方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绍兴卫校学生1998和1990年人格特征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卫校学生的人格特征差异.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以下简称16PF)对1990年绍兴 卫校在校生及1998年在校生进行测查.结果在16个人格因素和8个次级因 素中,1998年和1990年两组学生有17个因素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20世 纪90年代初末两期学生人格有很大的差异,说明环境是学生人格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俞爱月;苏巧荣;任光圆;石富娟;夏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高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个性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某高 中学生437人.结果中学生SCL-90的9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高于大 学生,男生强迫症状阳性检出率高于女生,女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男生.高三学生抑郁、 焦虑、躯体化症状检出率高于高一、高二学生.高中学生个性类型以E外向型、N型为主,且 N型与心理障碍关系密切.心理障碍、自杀意念、孤独感发生率分别为22.65%、31.81%、34. 32%.结论亟需加强素质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提高高中学生心理素质.

    作者:李夏红;张桂林;邓祥云;曾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医学院学生危害健康行为描述性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某医学院中以无记名方式对1 009名一~四年级学生进行近 1年内危害健康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危害健康行为在医学生中普遍存在 ,吸烟率为26.26%,饮酒率为73.34%,7.14%的学生考虑过自杀,5.85%的学生有过性行为, 3.77%的学生使用过违禁药品,43.31%的学生缺少体育锻炼,63.63%的学生有过通宵达旦的 娱乐行为,16.35%的学生参与过赌博.多种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并有随年级而升高的趋势.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降低医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

    作者:胡利人;孔丹莉;陈观进;谭秋浩;徐盈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泗水县贫困山区小学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为了解泗水县贫困山区小学生健康教育现状,探索适合山区学校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小学生卫生意识及自我保健能力,我们于1996年对处于边远山区的圣水峪、大黄沟、泗张、高峪4个乡镇的村级小学进行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并实施了干预措施,又于1999年对干预效果进行调查,并作比较分析.

    作者:刘德柱;刘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国学校健康教育和学生营养工作现状及需求

    目的了解中国学校健康教育和学生营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有关部门对开展此项工作的需求.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 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6省(直辖市)下属的12个市(县)中选取57所中小学校,通过问卷调查 、专题小组讨论、访谈等调查方法,分别对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饮食服务人员以及教育 主管领导和学校领导等进行调查.结果 91.1%的学校有关于开展健康教育 课的制度或要求,部分地区制定了健康教育规划;多数学校有健康教育课;任课教师多为兼 职教师,多未经专业培训;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社会各界对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不 够;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饮食服务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健康知识.结论中国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及 时得到解决,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健康教育和学生营养工作的重视,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推广健康促进学校.

    作者:廖文科;张芯;张辉;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校农科大学生营养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农科大学生营养知识现状,指导大学生更合理地用餐.方法采取问卷式与个体询问相结合的方法,对 1 500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调查.结果 60%的大学生对所问及的营养知识问题不能完全回答或回答错误,食品科学系和动物科学系学生的回答正确率显著高于 其他系各专业的学生,52.3%的女生和18.9%的男生有吃零食的习惯,29%的男生和28%的女生 承认自己有偏食习惯.结论农科大学生营养知识存在误区,应采取指导教育等措施.

    作者:宋修义;胡丽娟;李汉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医学院男生吸烟行为分析

    为了解医学院学生吸烟情况,在沈阳医学院5个年级本科男生中进行了吸烟行为调查.

    作者:孙英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医学院学生吸烟状况与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医学生吸烟状况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描述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 各因素与吸烟间的关系.结果总吸烟率为37.8%,男生总吸烟率为51.6% ,女生为6.8%,男生中性格内向和月支出低者吸烟率低于性格外向和月支出高者,年级越高 ,吸烟率越高.家住农村、父亲从事农业生产者,吸烟率低于城镇和非农业者,家人是否吸 烟不影响学生吸烟,而他周围的人对其吸烟影响明显.有24.2%的男生在大学学会吸烟,其 纸烟来源主要是自购,吸烟的初诱因以解闷、消遣占首位.经分析,城镇学生、高年级、 月支出高、周围有人吸烟、赞成吸烟的态度等是经常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医学生吸烟率高,必须对医学生吸烟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周国宏;袁杰;胡富忠;黄琳彬;李广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云南省部分高一学生营养知识现况

    为了解云南省中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及中学生营养教育状况,以便在向小康生活过渡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学生膳食结构,提高云南省中学生健康水平,笔者对云南省昆明、曲靖两地部分中学生进行了营养知识水平调查.

    作者:熊祥玲;周玲仙;殷建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锦州地区部分中学生健康需求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了解青少年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现状,探索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锦州市2所中学1 300名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调查. 结果男女生中分别有82.7%和90.0%的学生了解健康概念,分别有1.6%和4.3%的学 生不知道健康的概念.80.1%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是主要的健康问题.66.4%的学生需 要心理卫生等知识.结论社会、学校、家庭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别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和保健服务.

    作者:刘堃;薛晓鸥;郭岩;吕姿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合肥地区部分大学生对性知识的认知情况

    为了解青年学生对性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文通过在大学生这个层次的青年中进行调研,了解大学生对性知识及性教育的认知情况,以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

    作者:王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小学校领导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需求

    目的了解中小学校领导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需求.方法对6省(直辖市)下属的12个市(县)的57所学校中10 3名中小学校领导进行访谈调查.结果多数学校按要求开设了健康教育课 ,部分学校已将其纳入了学校工作计划,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学校领导普遍认为有必要在中 小学设置健康教育课,多数人对现有教材及其内容表示满意.认为社会各界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不够,多数人未接受过健康方面的专门培训.结论学校领导 提高认识,是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领导小组成员除学校员工代表和学校领导 外,还应包括学生、家长和学校所在社区人员.对学校领导进行定期的、系统的健康知识培训有助于推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作者:胡小琪;张辉;高树军;刘爱玲;潘慧;马冠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唐山市小学生家长营养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对小学生家长开展营养教育的效果 .方法在3所小学整群抽取学生家长1 169名,按班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 照组.对教育组以宣传资料、营养咨询等形式进行2个月的营养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比较营养教育前后家长营养知识、态度、相关行为的变化.结果教育组家 长接受营养教育后,营养知识和行为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其学生的早餐质量和零食问题有所提高和纠正.结论营养教育是改善营养行为的有效途径,但需 进行长期的指导.

    作者:唐咏梅;宁鸿珍;周瑞华;闫红;刘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及相关因素分析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其中乙型肝炎在我国人群中感染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解高 校新生乙型肝炎感染状况,我们对2000年入校的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模式及相关因素作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利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集宁市小学生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肠道寄生虫病是影响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病.为了解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 情况,我们于1997年5月~10月,对集宁市5所学校的939名小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苏士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起学生饮食豆浆致食物中毒

    2000年9月22日,聊城市某中学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及临床表现,确认本次中毒为饮用未煮熟豆浆所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树玲;亢相印;石兴瑞;张泽玉;郭秀伟;闫青芳;王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张掖地区中小学生5种类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

    为了解甲、乙、丙、戊和庚型(以下简称5种类型)肝炎病毒在张掖地区中小学生中的流 行现状及其流行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我们于1998年11月至2000年1月,对张掖地 区6县(市)18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了5种类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杜玉桂;赵金光;马世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调查

    20世纪50年代初,Hauga报道第1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此后各地陆续报道了多起该 菌引起的食物中毒[1],并根据其临床特点分为呕吐型和腹泻型,呕吐型主要为剩米饭或炒饭引起,短潜伏期为0.5 h[2].笔者调查的一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是学生集体早餐食用饼干所致,其临床特点为呕吐型,短潜伏期仅10 min,与以往资料有

    作者:索少斌;张占义;于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起癔性水型中毒的调查

    1999年11月21日,怀宁县某初级中学部分学生相继出现头昏、腹痛、腹胀、恶心 等中毒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证实为癔性水型中毒事件,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产志刚;蒋小燕;何家权;杨继武;朱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克山县学龄儿童先天性心血管病调查

    先天性心血管病(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s)是先天性畸形中常见的一种 ,由于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分停顿所造成.病孩出生后即可发现有心血管病 变,为儿科的常见病.为了解学龄儿童先天性心血管病在克山县的分布,笔者于2000年9~1 0月对黑龙江省克山县克山镇内8所小学的学龄儿童进行了健康检查.

    作者:蒋东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宜州市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10年综合防治效果观察

    为了降低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率,1991年起,我们按照<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 方案>(试行)及<广西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对宜州市中小学生进行规范防治,使学生蛔虫感染率逐年下降.现将防治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邹桂英;黄任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杭州市1994~1999学年中学生常见病分析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杭州市中学生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变化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 可靠的依据,我们对杭州市1994~1999学年的学生常见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玲;黄可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起误种卡介苗所致接种反应的处理及观察

    1996年5月,祁阳县浯溪镇防保站在某小学学前班进行预防接种时,误将用作皮内注射 的卡介苗当作乙脑疫苗注射到皮下.有68名儿童相继出现了局部反应,其中部分儿童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反应.现将处理措施及近3年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海平;蒋国声;蒋忠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文登市20年城区学生蛔虫感染防治效果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登市学生蛔虫感染率很高,中期我们开始在全市逐步推行以集体服 驱虫药为主,以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饮水、厕所、洗手设施等管理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文登市1981~2000年20年城区学生蛔虫感染防治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杜夏(韦华);吕大广;曲阳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西安市儿童罹患性病情况及防制对策

    儿童性传播疾病患者是无辜受害者,一般由接触比较密切的成人患者所传染或垂直传播引起.现对西安市1990~1999年10岁以下儿童法定报告性病(淋病、梅毒) 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以引起社会关注.

    作者:李凤;曹京;陈志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疆农垦十师一八七团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为确保<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和<关于在兵团中、小学生开展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顺利实施,同时也为了解新疆建设兵团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一步探讨防治措施,我们于2000年12月16日至30日,对建设兵团部分中、小学生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

    作者:胡长顺;褚焕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1995~1999年浙江省各类学校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

    笔者对浙江省1995~1999年各级卫生防疫站上报的各类学校与幼儿园确认的18起食物中毒资料进行了汇总分析,揭示了其特点、规律和主要因素,以便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徐浩行;赵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淮南工业学院学生肠道菌群调查

    目的探讨正常大学生人群肠道菌群特点,为防止和控制因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引起的肠道腹泻提供依据.方法用常 规细菌培养、SWF-A系统生化反应和多价诊断血清分离鉴定肠道菌,用沙保氏培养基常规分 离鉴定肠道真菌,同时选择15种抗生素用Kirby-Bauer(K-B)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HTH〗结果共分离出7种细菌和1种真菌,即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变形菌、志贺氏 菌、哈夫尼亚菌、克雷伯氏杆菌、沙雷氏杆菌、阴沟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7. 3%、4.2%、7.3%、2.5%、6.2%、2.0%、3.9%和3.9%,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对多种肠道菌敏感,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对多种肠道菌耐药. 结论正常大学生人群肠道菌群分布具有多样性,以条件致病菌多见,当 肠道菌群相互比例失调,易引起肠道腹泻.部分抗生素对肠道菌产生耐药性.

    作者:王健;钱中清;朱玉霞;杨庆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控制儿童蠕形螨感染的效果观察

    蠕形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蠕形螨的感染与毛囊炎、脂溢性皮炎、 痤疮等皮肤病的发病有密切联系[1],同时也是酒渣鼻病变的原因[2].为了有效地控制蠕形螨的感染,探讨健康教育对控制儿童蠕形螨感染的影响,我们于1998~20 00年在开封市的2所小学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国英;王国建;都景芳;张军;王金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

    为配合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调研工作,我们于2000年10月对呼市中小学生进行蛔虫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月清;张凤贤;王大伟;邢丽萍;许向云;胡瑞林;徐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市10417名住校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为了解住校学生乙肝病毒(HBV)的携带情况,以期为学生乙型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自1993年至2000年,笔者结合每年1次的学生体检,对全日制住校学生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 BsAg的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施培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通州市2所中小学学生贫血状况与原因分析

    目的掌握通州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的动态,以便制订今后学生贫血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取受检者左手无名指末端血,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中小学生贫血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学生男女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显示该年龄段为女生生理性贫血高峰.结论中小学生贫血应引起教育、卫生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

    作者:施永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都县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营养状况

    中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农村中学生营养状况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新都县农村初中学生营养状况,笔者于2000年9~10月对新都县部分农村初中学生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魏正东;曹明智;杨顺琼;周晓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通辽市1995~1999年大中专新生营养状况分析

    为了解大中专学生营养状况,推进大中专学生营养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生营养发育水平,我们从1995年起对大中专学生实施了营养状况动态监测,并制定了学生营养卫生保健工作方案,健全了防治措施.现将1995~1999年入学新生营养状况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程德英;李绍山;肖剑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厦门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病之一,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育、智力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根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统一布置,笔者于2000年10~11月对厦门市城乡7~1 7岁中小学生进行贫血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卡玲;陈美娟;荣飚;廖静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石河子市儿童贫血及铁缺乏状况

    1982~1986年我们对石河子市的儿童进行过数次贫血和铁缺乏调查,同时开展了防治研 究工作.根据现有资料,我们随机抽取了近4年815名0~7岁儿童,分析其贫血和缺铁状况, 以了解和观察前期贫血防治工作的远期影响.

    作者:秦克勤;张丽;秦蕾;许风连;黄安;朱文雅;李丽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宁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为了解中宁县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0年9月对本县45所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了健康检查,现对学生的营养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徐晓彦;朱红艳;李艳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沙湾县1999年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

    为了解沙湾县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我们于1999年采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对沙湾县21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古丽努尔;张立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内蒙古医学院大学生冬春季维生素C营养水平评价

    目的了解大学生冬春季维生素C营养水平.方法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4 h负荷尿中还原型抗坏血酸 排出量.对不足者进行维生素C缺乏症检查.结果冬春季有18.7%的学生 维生素C处于不足状态,春季不足率达29.2%,明显高于冬季的10.6%(P<0.01).不 足者均未出现缺乏症的症状体征.结论冬春季应注意维生素C的摄入,以保证学生有好的健康水平.

    作者:何瑞玲;孙福祥;赵文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武汉地区部分铁路中小学生早餐及认知情况

    早餐是一日三餐中重要的一餐,获取的是1 d所需的基础能量[1].吃好早 餐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性早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内外有关研究报道很多[1-5] .为了解中小学生早餐及认知情况,以便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于2000年11~12月在12所铁路中小学校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劼;胡新秀;冯振海;黄晨;李承尧;高建红;夏斐斐;褚树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青铜峡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

    为了解青铜峡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以便为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0年5~10月对市属6所学校在校中小学生4377名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谢爱梅;雷晓丽;刘清池;潘磊;雷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营养干预对学生血红蛋白量的影响

    近年来,深圳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强了对中小学生的营养干预.为评价干预效果,根据<全国中小学生贫血防治方案>的要求,我们连续3年对区属3所中学和3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监测.结果表明贫血率呈逐年下降,并已达到国家2000年终期考评的目标要求.

    作者:吴冬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兰州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目的掌握兰州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调查 样本,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结果兰州市中小学生贫血 率为13.16%,有随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城乡学 生的贫血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兰州市中小学生贫血的防治工作应以小学生为重点对象.

    作者:古丽萍;肖克慧;杨仁民;赵英杰;张继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石嘴山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为了解石嘴山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更好地开展本地区学校卫生工作,1999年对市内12所中小学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查,并对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作者:李秀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济南市学龄前儿童肥胖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济南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并排除继发性肥胖作为诊断标准,随机抽查济南市区9所幼儿园2~6岁的2 11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 HTH〗结果在调查的2117名学龄前儿童中,肥胖儿童34人,单纯肥胖率为1.61%,其中男童肥胖检出率(1.98%)明显高于女童(1.19%),P<0.01.4岁以上儿童肥胖检出率高.结论不良饮食习惯与遗传是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因素, 预防儿童肥胖重点应放在学龄前期.

    作者:姬淑云;杨慧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厦门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动态分析

    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标志.月经初潮年龄早晚既是儿童青少年个体生长发育的必然规律,又是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机体本身的结果.为了解厦门市女生月经 初潮年龄及其变化规律,现将2000年厦门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与1995年、1985年同类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陈美娟;吴卡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邗江县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

    目的了解邗江县中小学生1995年与20 00年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的变化.方法分析、比较邗江县1995年与2000年中小学生身高、体重指标的等级评价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中小学男女生身高、体重上等率2000年均高于1995年,且体重上等率增长幅度大于身高.超重肥胖率2000年高于1995年,营养不良率2000年低于1995年.结论学校、家长应教育学生不偏食、合理营养,减轻课业负担,加强室外体育活动,保证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

    作者:薛同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庐江县学生尿碘检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学生碘营养状况,我县自1984年以来对监测点校在校学生进行尿碘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祖军;祖先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误区

    中小学生占全国人口近1/5.保障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降低常见病患病率,是提高中 华民族素质的重要策略.近几年来,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一度走向误区,有的卫生防病机构 变相销售行为导致的不良反应影响了学生常见病防治总体规划的实施,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 影响,使一些正常的防病工作任务落不到实处.为使学校卫生防病工作尽快地步入正常轨道 ,笔者浅谈如下.1 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应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理顺渠道,实行宏观调控.

    作者:隋悦莲;孙秀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湖北省部分中小学饮用水及食品卫生现状

    目的了解湖北省中小学生活饮用水及食品卫生状况,探讨卫生监督管理对策,保证学生食品及饮水卫生安全.方法以县(区)为单位随机抽取中、小学校各5所进行调查.结果 761所 中小学饮食及副食经营场所食品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77.40%,其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持证率 为93.08%,城市中小学均高于农村中小学.70.65%的学校学生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合格,3. 15%的学校水质检测不合格,26.20%的学校水质未进行检测,29.68%的学校未向学生提供开 水.结论我省中小学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学校食品卫生监督不到位状况依然存在,食品生产经营场所仍存在着严重的卫生安全隐患,近1/3的 学校学生生活饮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中小学食品及饮用水卫生管理必须进一步加强.

    作者:宋红文;曾秀林;吴海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理州学校卫生监督执法检查结果分析

    为深入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强化学校卫生监督,促进学校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按照卫生部开展学校卫生监督执法检查的要求,于2000年9月15日~25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范围内抽取69所大中小学校进行了监督执法检查.

    作者:刘宇珠;张桂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枝江市校园副食品商店食品卫生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中小学校校园内、外出现了不少 以销售副食品为主的校园商店.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学生,所经营的副食品品种较多,以 小型定型包装食品为主.由于学生对商品的识别能力较弱,校园商店容易以次充好,销售过 期变质食品.为了解枝江市校园商店食品卫生现状,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 .我们于1999年6月、10月对辖区内校园商店卫生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潘爱明;蒋艳红;罗素芳;李绪强;严清明;代文生;杨成望;李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盐都县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状况及对策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管理,保障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防止发生食物中毒,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管 理办法>的要求,1999年6月盐都县卫生防疫站对全县的中学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1 存在问题

    作者:黎雅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南宁市大中专院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现状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大中专院校的招生人数急剧增加, 但 由于学校后勤卫生保障措施未能及时落实,致使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起数、中毒人数上 升,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为贯彻实施199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下达的预防食物中毒 工作计划,我们于2000年4~5月对57所驻邕大中专院校的食品卫生开展了全面清理整顿 工作.现就如何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控制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谈几点看法.

    作者:杨虹;陈绍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卢湾区学校饮水器卫生学调查

    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供应学生的饮水正逐步由桶装净水取代沙滤水,针对饮水器供应的净水卫生状况,我们进行了专项调查.

    作者:徐慧华;吴建华;胡国泉;盛大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校园文化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

    校园文化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具有自身的特 征和功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认识校园文化环境的心理学和 卫生学意义,发挥其应有的育人效能,积极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汉运;裴国栋;段成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区)学生肺结核病患病情况

    肺结核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解肺结核病在学生中发病情况,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笔者对中国科技大学西区本科学生进行了一次肺结核病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双八;简梅;王建强;刘明;宋中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高校学生住院和医药费用情况调查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的全面实施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展,从卫生经济的角度看,在大学 生这样高度聚集而又相对健康的群体中,尽管慢性病极少发生,但传染病及危重病所致的住 院、大笔医药开支,不仅给家庭/学校带来经济负担,还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 危及生命,造成教育计划的损失.因此,对学生住院病种作流行病学分析,明确其防治重点 及卫生服务的需求,成为高校卫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特作此调研,以期为高校学生保健服务的深入与拓展提供依据.

    作者:张河川;郭胃智;王兆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3种措施联用预防感昌的疗效观察

    感冒虽是一种普通的呼吸道传染病,但它可在学生中引起大范围的流行,影响学生的身 体健康,因而采取对感冒的预防是非常关键的.笔者就3种措施联用(即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食醋熏蒸和吃醋大蒜)预防感冒进行了效果观察.

    作者:徐丽英;许立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功能性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功能性腹泻是指以肠蠕动紊乱为主,而在生物、化学和病理解剖等方面无器质性改变的 综合征.为了解山东大学教职工及学生的功能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及与情绪、心理、社会因素 之间的关系,我们于1998~1999年进行了功能性腹泻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承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心痛定治疗少女痛经的体会

    痛经是少女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少女身体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初潮后,月 经周期不稳定等,月经时有疼痛症状出现,影响女生的学习.笔者采用西药心痛定治疗痛经 ,报道如下.

    作者:罗兴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稀盐酸治疗口腔溃疡80例疗效观察

    稀盐酸是助消化药物,笔者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口腔溃疡8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杏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不同视力状况学生眼球发育的年龄特征

    目的研究青少年学生视力低下防治的佳年龄阶段.方法测量472名中等水平中小学校8~16岁学生视力、眼轴长度 、角膜曲率.结果平均视力在9岁时高,针孔视力在11岁时开始高于裸眼视力,眼轴长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各年龄角膜曲率均值差异无显著性.讨论 10~14岁是眼轴延长的发生期,预防近视应在8~9岁眼轴延长之前开始.

    作者:陈宁;杨波;王锐;雷锋;冯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阳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

    视力低下作为中小学生常见病之一,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本文采用回顾性定群研究方法对阳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分布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做一探讨.

    作者:刘伟光;曾俊英;李海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耳穴贴压对近视患儿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近视与Zn、Se、Fe、Cu、Mn 5种微量元素关系及耳穴贴压法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46例近视患儿头发中Zn、Se、Fe、Cu、Mn 5种元素的含量.结果治疗后头发中Zn、Se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Fe、Cu、Mn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耳穴贴压法治疗可明显改善少儿近视患者对Zn、Se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作者:方骏;吴勇勇;吴运军;姚应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周村区中小学生视力10年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周村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发病规律,为今后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周村区中小学生视力10年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仇爱华;李咏梅;张训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山东省5岁年龄组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分析

    为了解山东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为今后制定口腔保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线资料,1995年我们参加了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这次调查以5岁年龄为指示年龄组来评估学龄前儿童的龋病情况,现将山东省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展堂;边惠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小学生龋齿的效果观察

    龋齿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儿童患龋病以后,不仅由于疼痛影响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继而影响生长发育.

    作者:王文兰;陈慧萍;孙嘉陵;胡秋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五河县城区小学生前牙反(牙合)情况

    前牙反(牙合)是一种严重影响青少年牙牙合系统健康发育的错牙合畸形 .为了解五河县城关地区小学生前牙反牙合的基本状况,我们于2000年9~11月对城关镇3所小学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传卫;刘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浙江大学教师冠心病与饮食行为研究

    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且以脑力劳动者为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预防保健措施的相对滞后,冠心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笔者对浙江大学教师冠心病患者进行的调查发现,冠心病与饮食行为关系密切.

    作者:徐晓梅;俞洁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州二中教职工B超声波检查结果分析

    B超检查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对肝、胆、肾、脾、盆腔、前列腺等脏器的病变诊断灵敏、可靠,对人体无明显致伤作用,是临床诊断疾病的有效辅助措施之一。

    作者:黄东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安徽医大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总体水平、群体差异以及各年龄段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为这部分人的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采取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的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和病历调查.结果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在年龄、教龄以及教学行政人员与工人的比较上差异有显著性,在经济收入和婚姻状况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校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作者:张承业;王海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 的意见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