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弹性按压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 对5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弹性按压手法复位前的准备、复位中的密切配合、复位后的精心护理.结果 1年后随访,57例优良率达80.70%.结论 弹性按压手法复位结合功能锻炼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精心的护理是复位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梅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与整体护理整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 将168例LC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采用CP,满足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的新的护理模式,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P与整体护理整合后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深化了整体护理,满足病人需要.
作者:张秀丽;梁丽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时机、内容及形式.方法 将102例行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有计划、分阶段采用全程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术后相关知识掌握率达到90%,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未出现因护理不当引发的术后并发症.结论 针对性的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远期并发症及解决老人自我护理的困难,提高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成功率,从而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磊;何蕾;于卫华;戎敏之;余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并于住院第1天及4周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评定法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做出评价.结果 患者住院4周时两组比较,Barthel指数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肢体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冯诗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医嘱依从性,改善预后的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60例PCI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电话回访;另选取60例只作院内健康教育的PCI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6个月后比较两组医嘱依从性及再入院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医嘱依从性、再入院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提高PCI术后患者医嘱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郑丽梅;佘婷婷;周燕;姚勋霞;宋瑰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DM组)与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NDM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DM组患者和120例NDM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血管损害情况及死亡原因.结果 DM组非典型胸痛,胃肠道反应,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心力衰竭,血管损害明显高于NDM组(P<0.05),心力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 DM组患者发生非典型胸痛与临床症状以及发生心力衰竭,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和死亡率明显增高,必须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聂洁萍;王美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树脂罐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并予小剂量激素联合治疗救治毒蕈中毒的护理.方法 对12例毒蕈中毒病人应用树脂罐HP串联HD每天1次,每次3h,并予3~5天小剂量激素治疗.通过护理和监测血清ALT、AST 、LDH 、BUN 、Cr及尿量恢复情况.结果 12例病人通过树脂罐HP串联HD治疗,在治疗后第5天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抢救成功率100%.结论 应用树脂罐HP串联HD,小剂量激素联合治疗毒蕈中毒,经过密切观察,护理到位,可降低并发症和血液净化中的危险性,提高毒蕈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莫国华;蒋碧玲;胡志恒;韦丽玲;韦梅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咽异感症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在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咽异感症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接受穴位封闭、药物及心理治疗,对照组59例接受穴位封闭、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前后用SCL-90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SCL-90评分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上前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各因子分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咽异感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符娟;李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术前健康知识宣教,包括饮食、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进行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术后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赵亚珍;周鲜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由于人们日常饮食习惯,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大气污染等多种原因,乳房疾病的发生率大大提高,许多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而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作者:钱广玲;徐姝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时早期鼻饲喂养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30例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营养,观察组在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加以早期鼻饲喂养.观察两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和黄疸持续时间,有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体重增加明显,黄疸持续时间缩短,未发生NEC.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充足的营养是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的保证.采用静脉营养加早期鼻饲喂养补充营养物质较单纯静脉补充好,它可以使早产儿体重增加,黄疸持续时间缩短,提高治愈率.
作者:包健;陆国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气道开放合并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行气道开放(包括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的基础上加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啰音消失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气道开放合并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支淑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总结750例实施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病人的护理策略.认为成立血糖控制治疗小组,进行严格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血糖监测方法和间隔时间,正确地使用胰岛素,准确记录血糖及胰岛素用量,是成功实施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保障.
作者:郭建英;阳秀英;康秀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05年10月~2007年1月应用诺维苯的化疗患者25例,共化疗98例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例,采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对诺维苯化疗后出现的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18.8 %.结论 七叶皂苷钠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
作者:何茗芳;周肖艳;徐琳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缓释镇痛泵对缓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后膀胱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按手术后是否使用镇痛泵将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膀胱痉挛发生率、手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手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手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低血压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缓释镇痛泵是一种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小的方法.
作者:杨国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及减轻患儿痛苦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04例行股静脉穿刺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50例采用联线定位法.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采血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联线定位法定位准确,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孟桂萍;孟桂莲;张瑞华;王凤梅;汪海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配制相同药物浓度的灌肠液,A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B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C组采用改良式保留灌肠法.结果 对三组患者行保留灌肠后药液在肠腔内的保留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药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及临床疗效,B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良式保留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优选的保留灌肠法.
作者:饶晓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部组织溃烂坏死.髋部骨折患者需卧床者占大多数,由于疾病性质和治疗的特殊性,不能靠定时翻身来预防压疮,按摩受压处皮肤也因患者不宜翻身而受限制.
作者:杨会梅;张栓英;卢红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ELS)代替肿瘤妇科术前清洁灌肠的可行性及护理.方法 2006年12月~2008年2月,选择100例术前需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采用口服PEG-ELS,对照组50例采用清洁灌肠.通过患者末次排便或灌肠后末次排出物的性状、术中肠管胀气情况评价肠道准备的效果;采用问卷法和观察法比较两组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结果 清洁满意度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排便强烈感、粪便外流、腹痛、心慌、饥饿感、乏力和睡眠欠佳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呕吐和腹胀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EG-ELS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护理程序简单、易被接受,能够替代肿瘤妇科清洁灌肠的肠道准备药物.
作者:徐安岚;黄丽;王敏;张继梅;王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变水银血压计的位置对所测血压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种方法对同一组病人测量血压,三种方法肱动脉均和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水银血压计位置分别为高位、低位、水平位,对高位、低位所测的血压值和水平位比较.结果 三种方法所测得血压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水银血压计位置的高低对所测血压值无明显影响.
作者:何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和降低不适的程度[1].全麻手术病人麻醉期间意识丧失,与外界完全不能沟通;苏醒期大多数病人又由于不能耐受气管插管而异常烦躁,所以与其他病人相比,他们除了担心手术能否成功以外,还会担心麻醉带来的种种风险.术前、术中、术后为全麻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可以满足病人需求,使其尽量舒适,平稳的度过手术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春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结直肠外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超声刀具有以下优点:可有效地凝切直径5mm以下的血管[1],超声刀在工作时向周围组织热传递范围仅为0.2mm,明显小于高频电流的1.6mm,可避免深度的组织热损伤[2].我院于2008年3月~5月完成腹腔镜下超声刀行肠癌根治术2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义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中灌洗液保温护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TUR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37℃灭菌注射用水(水浴法加温)灌洗膀胱,对照组术中采用室温灭菌注射用水灌洗膀胱.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术后膀胱痉挛和大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率、体温和平均动脉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膀胱灌洗30min后(术后)观察组的心率和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5.340,3.643,7.141,P<0.01).观察组术后膀胱痉挛和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8.3%和1.7%,对照组分别为48.3%和1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076,4.821,P<0.05). 结论术中灌洗液保温护理干预有助于维持TURP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欢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慢性肾衰的一种主要手段,但近年来肾移植供体器官日趋缺乏,让亲体移植为生命接力,鼓励亲属活体捐赠,开展家庭自救,是解决供体缺乏的有效办法之一.我院2007年8月~12月成功开展亲体肾移植手术12例,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口腔科门诊是一个集口腔内、外、修复、正畸、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口腔门诊,平时门诊量大,而口腔科的治疗大多数一次不能完成,需多次复诊,且治疗时操作时间长,复诊及新诊病人往往因候诊时间过长而产生不满甚至引发纠纷,为改善这一现状,提高医疗服务和护理质量,我科自2007年1月起采用系统化的病人管理,有效地改善了医患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世娴;王双;禇金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狂犬病职业暴露已成为广大医务人员密切关注的问题,其防护也日益重视.但精神科医务人员往往被精神病病人的症状所蒙蔽,易将狂犬病的狂躁症状视为精神病的兴奋躁动症状而接诊收治.待住院观察1~2天后病人症状明显时才考虑为狂犬病,因此医务人员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徒手接触处理病人造成职业暴露.现将近年来我院医务人员狂犬病职业暴露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蒙淑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压疮的管理目的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2005年7月~2007年3月,我院实施压疮防治管理流程,即把好病人入院皮肤评估关,严格考核压疮预报和压疮报告工作.护理部做好压疮的监控与跟踪工作,对压疮病人进行24h监控,强化护士和病人及家属对压疮的早期预防的意识,通过实施压疮防治管理流程,降低压疮的发生率,避免护理纠纷发生,充分说明压疮早期管理流程是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办法.
作者:盛传玲;曾等娣;曹春风;蒋群;张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气管插管是建立呼吸道有效、确定的方法,是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技术之一.然而,由于患者病情不同,个体差异大,插管困难的现象屡见不鲜,为进一步提高急诊患者气管插管的成功率,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气管插管技术和手段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现综述如下.
作者:唐冬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电除颤是抢救室颤有效迅速的手段[1].临床护士常常是心脏骤停或发生室颤的第一目击者,发生室颤后,若不能及时抢救可迅速危及患者生命.据文献报道[2]有心脏骤停或持续性室速或室颤患者,药物治疗有效率仅20%左右,而早期电除颤有效率高达90%[3].因此,临床护士应能迅速识别室颤图形并熟练掌握电除颤技术,争分夺秒,为后续的抢救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十分重要.
作者:杨正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癌症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为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153例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生口腔黏膜炎51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33.33%,以颊、舌及牙龈等部位发生率高,本研究显示影响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口腔PH值、白细胞计数、预防性漱口、及化疗方案内含5-FU/MTX药物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 在排除药物因素外,PH值异常、白细胞计数越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越高,预防性漱口越及时、口腔护理越到位,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越低.
作者:卢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恢复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宫颈癌患者4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术前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了解患者个体排尿习惯、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体位进行腰部、腹部、阴道、尿道及盆底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排尿训练.观察两组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情况.结果 对照组B超下测定残余尿量为143.5±8.7ml,发生尿潴留11例,实验组残余尿量为63.7±4.2ml,尿潴留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为16.4±1.9天,实验组为13.9±1.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缩短术后尿管留置时间.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观察开放式吸痰法和密闭式吸痰法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分别记录两组吸痰前、吸痰结束即刻、吸痰后1min、3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并计算SBP和HR的乘积(RPP).结果 A组吸痰结束即刻HR、SBP、DBP、RPP, B组吸痰结束即刻SBP、RPP与吸痰前比较显著升高 (P<0.05或<0.01),两组吸痰结束即刻SPO2与吸痰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 A组吸痰后3min、B组吸痰后1、3min与吸痰前比较SPO2显著升高 (P<0.05或<0.01).两组吸痰前和吸痰结束即刻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B组SPO2在吸痰后1、3min与A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吸痰后1min RPP与A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法可有效的维持ICU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低氧血症,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作者:江海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使用过程中发生腹泻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调查111例ICU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的种类、量、速度以及患者的肝功能(转氨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腹泻的情况,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使用肠内营养的量越大、速度越快,腹泻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腹泻的发生率也高.结论 调节速度,控制温度,早期喂养,逐步加量,配制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李秀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降低老年手术患者术中浅低温的发生,减少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月普外科和胸外科老年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保暖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保暖组采取术中给予保暖措施,对照组术中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术中浅低温发生率分别为8.7%和65.3%,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0%和10.0%.结论 加强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保暖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应成为手术室护理不可忽视的重要护理内容.
作者:白晓霞;李福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边远地区糖尿病患者对眼病的自我防护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价表对1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病自我防护知识调查.结果 56.88%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眼病,38.75%的糖尿病患者为低视力,77.72%糖尿病患者缺乏眼病防治相关知识.结论 糖尿病眼病发病率高,对视力影响大,患者缺乏眼病防治知识,急需制定相应的对策,积极防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赵美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行为障碍儿童的母亲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心理门诊儿童的母亲进行测量.结果 78名母亲SAS得分为44.08±11.17分,高于我国常模29.78±0.46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分组比较,离异母亲焦虑水平高于其他组(P <0.01),年龄分组41~45岁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行为障碍儿童的母亲焦虑水平偏高者较多,在治疗行为障碍儿童的同时,应注重对其母亲进行心理干预,改善母亲心理健康状态.
作者:周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影响. 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扩容的同时,A组产妇右侧臀部垫一方垫,手术开始时去垫取平卧位,B组取平卧位.观察两组BP、SPO2、ECG、HR的变化,比较体位干预和非体位干预两组产妇手术中血压的变化,发生低血压的概率.结果 A组产妇术中发生低血压的概率和血压下降幅度的均值小于B组(P<0.01).结论 体位干预可有效减少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提示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急剧减少是引起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巢自莲;刘学红;张艳峰;欧阳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大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提高大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QOL)的有效途径. 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采用评估癌症患者QOL评分表对每组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化疗期间的疼痛、睡眠、对癌症的认识、治疗的态度、日常活动和副反应优于对照组.结论 PICC是目前临床肿瘤患者化疗给药的常用途径,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并发症少,实验组QOL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杨毅华;李丽娟;杨柳;洪晓丹;朱秋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头孢匹胺钠通用名是注射用孢匹胺钠,属于广谱抗生素,思美泰的通用名是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
作者:惠菊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新药很多,很多新药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在药物说明书中未说明,临床使用过程中,常因对新药了解不全面或使用不当而出现一些配伍变化和临床反应.我科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夫西地酸钠与奥硝唑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匡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心电图机的使用在临床工作中非常普遍,其胸导联线较多(通常为6根或更多)而且较长,使用后易缠绕打结,整理费时费力.
作者:桑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4岁,因慢性扁桃体炎于2007年8月12日收治入院,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患者平素身体状况良好,否认遗传病史.
作者:赵书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高度水肿的病人,在进行各种穿刺术(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胸腹腔穿刺等)后,穿刺处会有大量液体渗出.
作者:潮家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孕妇学校母乳喂养教学方式,提高孕妇学校母乳喂养教学效果.方法 随机调查2006年8月~11月在我院孕妇学校学习的50例孕妇,采取互动模式用于孕妇学校母乳喂养教学,课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方法能增强孕妇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树立母乳喂养信心.结论 PBL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孕妇学校母乳喂养.
作者:吴翠信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