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直肠癌保肛术对肛门功能的影响,并研究综合治疗对肛门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26例,4组患者术后均给予临床常规化疗,并于术后1个月时分别给予第1组生物反馈疗法,第2组中医辨证疗法,第3组生物反馈联合中医辨证疗法,而第4组患者术后不行任何临床干预.采用Wexner便秘评分表评价4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比较分析4组患者术前,术后1、3、6个月的肛管直肠测压指标.结果 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术后1个月时的肛门功能明显不如术前水平(P<0.05);术后3个月时,第3组的肛门功能康复情况佳(P<0.05);术后6个月时,第1组和第2组的肛门功能康复情况接近术前水平,第3组肛门功能康复基本达到术前水平,第4组肛门功能康复情况仍不如术前水平(P<0.05);第4组的两年复发率高于前三组.结论 直肠癌保肛术会对肛门功能造成影响,但通过术后综合治疗会使肛门功能得到康复,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更利于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肛门功能的康复.
作者:尤书萍;官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VitD3)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8例老年HF患者和68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记录两组人群的血清25-OH-VitD3水平及一般情况.根据25-OH-VitD3水平将HF组分为A组(≥50 nmol·L-1)和B组(<50 nmol·L-1),比较两组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 老年HF患者血清25-OH-VitD3和钙(Ca)水平低于对照组,收缩压、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甲状旁腺激素(PTH)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25-OH-VitD3和Ca水平显著高于B组,NT-proBNP、TRACP-5b和PTH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B组,而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住院期间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VitD3和LVEF是影响老年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5-OH-VitD3与预后不良呈负相关(OR=0.798,95%CI=0.645~0.987,P=0.038).结论 老年HF患者血清25-OH-VitD3水平降低,低25-OH-VitD3水平可能是影响老年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雪琴;方小正;卢正红;陈敏;谭娟;朱永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XN-3000血液分析仪电阻抗法(PLT-I)和激光染色法(使用荧光染料PLT-O法和使用核酸荧光染料PLT-F法)检测低值血小板(PLT)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PLT-I、PLT-O、PLT-F和手工法检测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铜陵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118例低值PLT样本,按手工法结果分为四组:PLT≤15×109·L-1组21例、15×109·L-10.05);相关性分析比较,PLT-F与手工法结果相关系数(r=0.9957)高于PLT-I与手工法相关系数(r=0.9409)、PLT-O与手工法相关系数(r=0.9623).结论 XN-3000血液分析仪的3种方法检测低值PLT相比较,PLT-F与手工法结果接近,方法准确性高.
作者:周萍;刘娜;焦瑞宝;章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患者41例,其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的患者25例为研究组,未应用腹主动脉球囊的患者16例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出血量分别为(1032.00±634.90)mL和(2262.50±1339.5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6,P=0.003),输血量分别为(3.04±1.77)U和(6.38±3.81)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7,P=0.000),子宫切除率分别为0%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7,P=0.036).研究组无严重的介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陈先侠;王海霞;卢晓倩;蒋晓敏;李兵;吕红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逆行性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方法在腮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因腮腺良性肿瘤接受腮腺切除术的183例患者按腮腺切除术中面神经解剖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逆行法133例为Ⅰ组,其余解剖法50例为Ⅱ组,比较两组患者腮腺切除后手术时长、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Ⅰ组手术时长短于Ⅱ组[(94.1±4.77)min比(133.6±2.21)min,t=76.193,P=0.000]、Ⅰ组术中出血量少于Ⅱ组[(52.3±1.19)mL比(97.2±3.88)mL,t=80.418,P=0.000]、术后暂时性面神经麻痹Ⅰ组13例,Ⅱ组11例(χ2=4.767,P=0.029)、术后永久性面神经麻痹Ⅰ组1例,Ⅱ组3例(χ2=2.548,P=0.110)、术后涎瘘Ⅰ组9例,Ⅱ组9例(χ2=3.981,P=0.046)、术后Frey综合征Ⅰ组14例,Ⅱ组10例(χ2=2.862,P=0.091).两组患者术后无复发病例.结论 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逆行法可有效地缩短腮腺切除术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周瑜;叶茂昌;王来平;王祎;朱伟政;彭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肉芽肿病(CGD)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于2009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的5例CGD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起病年龄16 d至3.3岁.CGD患儿起病年龄早,可表现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及消化系统疾病、皮肤感染等,易出现分枝杆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病原感染.4例直接经基因确诊,1例中性粒细胞呼吸暴发试验阳性,后续基因检查再次证实.CGD患儿需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预防细菌和真菌感染.结论 对于自幼反复出现严重肺部、淋巴结、肝脾、骨骼和皮肤细菌、真菌感染,有肉芽肿形成,接种卡介苗后出现感染或怀疑结核而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者,均应考虑到CGD,基因序列测定可以从分子水平明确诊断.CGD的常规治疗包括感染的预防、治疗及并发症治疗.
作者:包玉玲;郦琳琳;田曼;赵德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多发性脑梗死和肺部感染老年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方法 对多发性脑梗死、肺部感染老年患者分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回顾性调查三组人群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统计分析三组间血小板参数可能存在的差异.结果 血小板参数在多发性脑梗死组(n=35)分别为PLT(201.947±73.849)×109·L-1、MPV(9.269±1.143)fl、PDW(16.024±0.369)、PCT(0.184±0.059);肺部感染组(n=43)分别为PLT(222.014±115.309)×109·L-1、MPV(9.006±1.263)fl、PDW(16.082±0.579)、PCT(0.194±0.098);对照组(n=42)分别为PLT(192.719±55.335)×109·L-1、MPV(9.599±1.219)fl、PDW(16.064±0.392)、PCT(0.181±0.041).MPV和PLT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发性脑梗死组和肺部感染组M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PV(P=0.019;P=0.000);肺部感染组PLT明显高于对照组PLT(P=0.003).PDW(F=0.616,P=0.541)和PCT(F=1.376,P=0.254)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PV和PLT的改变可能和老年患者多发性脑梗死及肺部感染发病相关,可作为一个潜在的诊疗指标.
作者:梁晓浏;林正明;江建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配体(PD-L1)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疗效的关系.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80例DLBCL患者的肿瘤石蜡组织及其对应的临床病例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PD-L1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结果 PD-L1阳性表达的患者31例(39%),PD-L1的阳性表达与患者non-GCB亚型(P=0.035),低缓解率有关(P=0.001),与患者的分期,B组症状,ECOG评分等无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PD-L1阳性表达是影响DCBCL患者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P=0.006).结论 PD-L1在病理组织中高表达是DLBCL患者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其可能为DCBCL患者提供潜在治疗方案的思路.
作者:梁莉;夏瑞祥;葛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交替式快速扩缩弓对治疗上颌骨狭窄的可行性,比较传统的单纯快速扩弓和交替式快速扩缩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合肥市口腔医院20例青少年上颌骨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例.A组:上颌交替式快速扩缩弓组;B组:上颌单纯快速扩弓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所有病例均拍摄锥形束CT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A组和B组扩弓治疗结束后,上颌基骨弓宽度、腭中缝宽度均有增加(P<0.05).A组上颌骨宽度扩弓后增加(P<0.05);B组上颌骨宽度扩弓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除治疗前相应测量的影响,A组治疗后上颌骨宽度、腭中缝宽度的增加量均大于B组.结论 上颌交替式快速扩缩弓和单纯快速扩弓均可治疗青少年上颌骨狭窄,前者的扩弓效果更优于后者.
作者:李俐;颜传杰;张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应用于临床分析种植体周围骨小梁结构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20例缺牙接受种植手术患者,种植手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分别用CBCT扫描患者颌骨获得影像学图像.两个不同时期共40份CBCT图像通过CTAn软件分析种植体周围骨小梁结构.结果 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前后种植体周围骨小梁结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相对于术后即刻,骨小梁体积百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数值增加;骨小梁模式因素(Tb.Pf)、结构模型指数(SMI)数值减少.骨小梁间隙(Tb.Sp)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CT可应用于临床分析种植体周围骨小梁结构变化.
作者:孙皖苏;陈青峰;张亨国;潘涛;孙卫革;蒋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将Toll样受体(TLR4)野生型及突变型(包括单突变和双突变)基因分别转入HepG2细胞,建立稳定表达TLR4蛋白的细胞株.方法 PCR扩增用于合成TLR4的cDNA,设计引物应用PCR点突变的方法合成1196T及896G单突变质粒和TLR4-1196T,896G双突变质粒.经慢病毒包装后,将合成的pLVX-TLR4-Puro、pLVX-TLR4(A-G)-Puro、pLVX-TLR4(C-T)-Puro、pLVX-TLR4(A-G,C-T)-Puro质粒转染HepG2细胞.在细胞贴壁后加入嘌呤霉素进行筛选;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TLR4的表达量.结果 嘌呤霉素筛选出含有抗性基因的细胞,说明TLR4重组质粒成功转入细胞;Western blot结果表明TLR4在HepG2细胞中稳定过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4组TLR4过表达的细胞株,为研究TLR4基因多态性对HepG2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奠定基础.
作者:黄萃园;张洪;白瑞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连续性收集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6例,术中取肿瘤标本,检测肿瘤组织中TIDC和VEGF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其他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织比较,肿瘤组织中TIDC数密度显著降低[(10.58±3.18)比(18.93±3.26),t=18.877,P=0.000];VEGF阳性率显著增高(43.45%比11.32%,χ2=26.131,P=0.000);MHC-Ⅱ阳性DC显著降低[(6.48±1.04)%比(12.57±2.57)%,t=22.615,P=0.000];CD54阳性DC显著降低[(7.12±1.59)%比(12.81±2.81)%,t=18.144,P=0.000].与TNM分期为Ⅰ或Ⅱ期的患者相比,Ⅲ或Ⅳ期患者TIDC数密度显著降低[(9.51±2.88)比(11.82±3.58),t=3.680,P=0.000];VEGF阳性率显著增加(61.40%比20.41%,χ2=18.126,P=0.000);MHC-Ⅱ阳性DC显著降低[(7.83±1.05)%比(5.32±0.91)%,t=13.186,P=0.000];CD54阳性DC显著降低[(6.26±1.01)%比(8.12±1.72)%,t=6.900,P=0.000].与肿瘤细胞为高分化的患者相比,中低分化的患者TIDC数密度显著降低[(9.58±2.58)比(12.37±3.13),t=4.941,P=0.000];MHC-Ⅱ阳性DC显著降低[(6.01±1.09)%比(7.32±0.93)%,t=6.244,P=0.000];CD54阳性DC显著降低[(6.66±1.68)%比(7.94±1.58)%,t=3.842,P=0.000].结论 TIDC在肿瘤组织中低表达,且多为不成熟的调节性DC细胞,VEGF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均与患者临床预后恶化有关.
作者:杨会杰;任少达;郭瑞娜;魏民;李修顺;李鸿超;李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内镜下密集套扎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对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的1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操作的方法将其分为密集套扎组和非密集套扎组.比较两组间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第一次套扎治疗术后密集套扎组静脉曲张改善显效率60.32%,明显高于非密集套扎组41.82%(χ2=4.024,P<0.05).密集套扎组套扎治疗术后静脉曲张消除率明显高于非密集套扎组[第1次套扎后19(30.50%)比8(14.54%)(χ2=4.057,P=0.044);第2次套扎后50(79.37%)比20(36.36%)(χ2=22.502,P=0.000);第三次套扎后58(92.06%)比30(54.55%)(χ2=21.800,P=0.000)].使静脉曲张完全消除的套扎次数密集套扎组明显少于非密集套扎组.而在急诊止血率、术后出血、穿孔、发热及胸骨后疼痛等并发症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密集套扎可以显著缩短食管静脉曲张消除的时间,减少内镜下治疗的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韩文;郝婷婷;郑军;冯义朝;马莹;戴光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留取子宫颈癌组织8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56例,留取子宫良性病变患者正常宫颈组织43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组织中Ti-am1基因表达,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组织中Tiam1蛋白表达.结果 子宫颈癌组织中Tiam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2.05±0.17)%和82.1%]均高于CIN组织[(1.74±0.24)%和46.4%]和正常宫颈组织[(1.27±0.16)%和14.0%],且CIN组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01),CINⅠ组织中Tiam1 mRNA相对表达量(1.54±0.19)显著低于CINⅡ~Ⅲ组织(1.8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86,P=0.016),即子宫颈癌组织>CINⅡ~Ⅲ组织>CINⅠ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子宫颈癌组织中Tiam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44.13个月,低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61.00个月,Tiam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34.67个月,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63.76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Tiam1表达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Tiam1基因和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有效分子指标.
作者:汪俊;王芳;史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58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78例和对照组80例,检测其血清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运用Pearson法分析各项指标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 心律失常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所有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呈正相关(r=0.437,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95%可信区间为(0.676,0.826),计算Youden指数为0.39,根据Youden指数确定该研究资料中同型半胱氨酸预测再灌注心律失常佳截点为12.4μmol·L-1(灵敏度72%,特异性67%).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呈正相关,提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当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12.4μmol·L-1时,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
作者:孙建琦;章锡林;汪靖;胡剑平;裘存新;余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激活素-α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27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n=21)、严重脓毒症组(n=68)和脓毒性休克组(n=38),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激活素-α、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AP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和乳酸.结果 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患者激活素-α分别为(365.57±86.57)、(553.85±108.58)和(974.77±178.54)μg·L-1,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584,P=0.000);降钙素原分别为(2.46±0.52)、(3.12±0.75)和(3.54±0.78)pg·L-1,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88,P=0.021),APPACHEⅡ评分分别为(13.57±4.38)、(18.48±5.22)和(24.89±7.12)分,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77,P=0.000);SOFA评分分别为(4.12±1.28)、(7.88±2.09)和(11.83±4.25)分,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35,P=0.000);乳酸分别为(2.45±0.54)、(3.98±0.78)和(5.12±1.53)mmol·L-1,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85,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激活素-α、AP-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乳酸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激活素-α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预测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孙海涛;郝铁;杨卫红;陈士林;高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TL-300 Tensymeter系统(TL-300)所测的连续无创血压(CNAP)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30例,ASAⅠ~Ⅲ 级.麻醉诱导前无菌操作下将动脉导管置入非优势手的桡动脉内行有创血压(IAP)监测,另一侧手臂连接TL-300系统行CNAP监测,稳定5 min后,于稳定后(T0)、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3 min(T5)、插管后5 min(T6)同时记录IAP和CNAP监测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结果 CNAP与IAP所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偏倚分别为(-1.3±8.3)、(-1.6±4.4)、(-0.9±3.9)mmHg,在其相应的一致性界限范围内所占比值分别为95.2%、91.4%、91.9%.两种血压监测方法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3、0.935和0.896,均P<0.001.结论 与IAP监测相比,CNAP监测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可提供连续、无创、准确的血压监测.
作者:侯冠峰;高燕春;柴小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市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分析放射知识培训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职业健康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某市三家三级医院在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连续工作5年的79名放射人员为个人剂量监测研究对象,以及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连续工作2年的154名放射人员为放射知识培训干预研究对象.采用《医疗放射工作人员调查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了解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工作相关情况等;采用《放射知识调查表》对放射知识培训干预研究对象于培训前后分别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了解放射危害知识、放射防护知识、放射法律法规知识得分情况.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检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佩戴于左胸前,佩戴周期为3个月,每年4个周期.结果 (1)个人剂量监测研究结果:5年间总检测395人次,其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90±0.36)mSv·a-1,远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的限制水平(20 mSv·a-1).不同岗位、工种、每周工作时间的放射工作人员之间人均年剂量当量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放射知识培训干预研究结果: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之间放射知识培训干预前问卷得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知识培训干预后问卷中放射危害、放射防护、放射卫生法律法规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知识培训干预后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市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符合国家规定范围,岗位、工种、每周工作时间影响其暴露水平.放射知识培训干预能降低放射工作人员的暴露水平,工种影响其干预效果.
作者:董坤;杨永坚;张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经尺骨鹰嘴截骨与肱三头肌舌形瓣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方法 44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分别采取经尺骨鹰嘴截骨(A组)与肱三头肌舌形瓣(B组)入路治疗,对比观察两种手术方法在住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关节功能评分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疗效肯定,临床疗效优于采取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方案.
作者:石兴雷;韩玉虎;阮传江;张杰;范虎;徐磊;邹彬;丁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儿童急性磷化铝中毒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疗效及死亡原因.方法 对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2014—2016年收治的24例呼吸道吸入磷化铝中毒患儿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结局存活20例,死亡4例,死亡患儿均为重度中毒,死亡时间为入院后0.5~3.5 h,死亡原因为中毒性休克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结论 急性磷化铝中毒病死率高,有效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救治更重要.
作者:戴红臣;都鹏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效果及方法.方法 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前置胎盘产妇22例,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后行剖宫产术,对孕妇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新生儿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2例孕妇中凶险型前置胎盘2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1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血小板减少1例.腹主动脉球囊充水量7(5~9)mL,术中出血量1000(600~1625)mL,12例输注血制品.术中均配合应用各种保守性手术方法止血,6例术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2例行子宫切除术,1例术后出现休克并发阔韧带血肿,新生儿轻度窒息3例.结论 对高危类型的前置胎盘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的风险;该方法简便易行,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储斌;陶峰;程边媛;秦田瑞;陈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炎性细胞因子检测对胎膜早破(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PROM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分为炎症组(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产妇)50例和PROM组(PROM未合并破绒毛膜羊膜炎产妇)50例;炎症组产后经胎膜组织病理检查,其中轻、中度绒毛膜羊膜炎病变产妇26例,重度绒毛膜羊膜炎病变产妇24例;另选取同期胎头位妊娠正常分娩产妇50例为对照组.抽取各组产妇出现宫缩前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对比炎症组、PROM组和对照组产妇血清IL-6、IL-8、IL-10及TNF-α含量,并对炎症组不同绒毛膜羊膜炎病变程度产妇血清IL-6、IL-8、IL-10及TNF-α含量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对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炎症组血清IL-6、IL-8及TNF-α含量分别为(243.55±83.42)、(1156.88±126.65)、(1389.29±367.43)ng·L-1明显高于PROM组和对照组(F=91.489,P<0.01;F=477.975,P<0.01;F=18.002,P<0.01),IL-10含量为(301.93±27.61)ng·L-1明显低于PROM组和对照组(F=46.084,P<0.01);重度绒毛膜羊膜炎产妇血清IL-6、IL-8、TNF-α含量分别为(297.49±88.79)、(1342.75±189.44)、(1983.82±389.06)ng·L-1,轻、中度绒毛膜羊膜炎产妇分别为(191.75±66.55)、(898.64±113.20)、(1147.78±311.56)ng·L-1,重度绒毛膜羊膜炎产妇血清IL-6、IL-8、TNF-α含量明显高于轻、中度绒毛膜羊膜炎产妇(t=4.789,P<0.01;t=9.960,P<0.01;t=8.418,P<0.01);重度绒毛膜羊膜炎产妇血清IL-10含量为(213.33±24.45)ng·L-1,轻、中度绒毛膜羊膜炎产妇血清IL-10含量为(317.89±43.51)ng·L-1,重度绒毛膜羊膜炎产妇血清IL-10含量明显低于轻、中度绒毛膜羊膜炎产妇(t=10.577,P<0.01).结论 炎性细胞因子检测可作为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诊断及筛查的辅助指标.
作者:王伟;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双能量CT(DECT)评价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对原发性肝癌30例进行化疗栓塞,于术后4周行DE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了解患者肝脏病灶情况.对DECT图像分别采用双能量成像处理法(A法)和常规成像处理(B法),根据病灶碘油缺损区和(或)周边区强化显示结果进行评分,并DE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法取得图片的评分显著高于B法(P<0.05).DSA检出42个病灶,A法和B法分别检测出38个和32个病灶;A法的病灶阳性检出率为90.5%、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86.0%,显著高于B法(阳性病灶检出率为76.2%、敏感性为76.2%、特异性为58.0%)(P<0.05).结论 DECT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治疗效果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该研究为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价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思路.
作者:张慎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合并冠心病患者营养风险及相关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视黄醇蛋白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稳定期合并冠心病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单纯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RS-2002)进行营养筛查评分,并统计心功能分级情况.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比观察两组的营养风险及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蛋白水平营养相关指标,并分析营养风险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轻度营养风险、中度营养风险和重度营养风险患者分别为16、6、3例,共计25例;对照组分别为15、3、1例,共计19例;观察组白蛋白(34.26±5.22)g·L-1,前白蛋白(20.60±7.03)mg·L-1,视黄醇蛋白(22.80±5.70)ng·L-1,均低于对照组.营养风险与心功能分级相关系数r=0.469,P=0.018.结论 老年COPD稳定期合并冠心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且患者心功能水平分级与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呈正相关.临床上对于老年COPD稳定期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积极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早期进行合理的营养干预.
作者:殷晓明;朱红娟;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不孕患者辅助生殖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胚胎移植术并行高危型HPV检测的501例患者,其中HPV阳性者51例,HPV阴性者450例.从中筛选出采用相同超排方案并排除影响因素后的199例患者,分为HPV阳性组(26例)、HPV阴性组(173例),分别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结果 回顾分析的501例患者中HPV感染率10.18%;HPV阳性组临床妊娠率73.08%、流产率5.26%、活产率65.38%;HPV阴性组临床妊娠率76.88%、流产率8.27%、活产率69.36%;两组比较: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对IVF/ICSI的临床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影响.
作者:沈晓月;周建军;陆菲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综合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推广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选择4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其中20例行VSD序贯治疗,包括全身综合治疗、创面清创、常规换药、VSD治疗和手术治疗来修复难愈性创面(观察组),20例采用除去VSD治疗的传统治疗(对照组),对两组创面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情况、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患者中观察组创面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13.55±6.87)次比(29.25±24.13)次,t=2.319,P<0.05];10例非手术患者中观察组可促进创面愈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比40%,P<0.05);30例手术患者中观察组手术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比60%,P<0.05).结论 VSD对于难愈性创面,尤其窦道性创面及肌腱甚至骨质外露创面均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雷;任少强;杨静;李大君;徐祥;刘莉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单支血管病变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老年单支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纤维化指标、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同时观察冠心病生活质量测评专用量表(SAQ)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型前胶原(PCI)(149.36±13.25)μg·L-1、Ⅲ型前胶原(PCⅢ)(47.23±5.12)μg·L-1、层黏蛋白(LN)(181.33±13.20)μg·L-1、透明质酸(HA)(132.24±11.87)μg·L-1以及醛固酮(ALD)(158.72±14.88)ng·L-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8.67±16.53)、(69.71±6.38)、(207.04±16.72)、(170.41±14.87)μg·L-1,(231.07±26.21)ng·L-1(t=13.64,20.19,8.84,14.74,17.64;均P<0.01);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3.40±6.18)%和6 min步行试验(6MWD)(402.13±31.16)m明显高于对照组(55.18±6.26)%、(341.46±36.28)m(t=7.03,10.43;均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0.14±4.85)mm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47.76±5.63)ng·L-1明显低于对照组(47.76±5.63)mm、(2.98±1.44)ng·L-1(t=7.54,5.72;均P<0.01);观察组的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单支血管病变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功能及结构,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曹勇;吴张平;石国平;吴超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中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PBC患者28例,慢性乙肝(CHB)患者50例,另收集健康体检者39例为正常对照组(HC组).所有患者抽取EDTA-K3抗凝血并分离血清,血液分析仪分析血液常规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肝功能.利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和ROC曲线统计分析NLR在PBC中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PBC组与CHB组比较NLR显著升高[2.4(1.5~3.1)比1.6(1.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同时高于HC组[2.4(1.5~3.1)比1.4(1.1~1.8),P<0.001];PBC组NLR与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呈显著正相关(r=0.50,P=0.007),与CHB组和HC组均无显著相关性(CHB:r=0.068,P=0.640;HC:r=-0.070,P=0.673).NLR在PBC-HC组的曲线下面积为0.760(0.636~0.883);CHB-HC组的曲线下面积为0.608(0.490~0.726);PBC-CHB组曲线下面积为0.680(0.547~0.813).结论 NLR在PBC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RDW呈正相关关系,在PBC的诊断及其与CHB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明;郭平;殷剑;钱希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113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并且分析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13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并讨论影响生存质量的可能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颌骨连续性、颈清方式、临床分期、肿瘤复发、放化疗等均会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复发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大(标准化系数:0.405)其次为颌骨连续性(标准化系数:-0.303),肿瘤分期(标准化系数:-0.226),有无颈清(标准化系数:0.216).结论 影响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主要为肿瘤复发、颌骨连续性、肿瘤分期以及颈清方式等.因此在以后的肿瘤治疗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首先提高肿瘤早期检出率,手术过程中尽量完整切除肿瘤,避免残留,必要时可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其次对颌骨不连续患者及时行缺损的重建与修复,尽量恢复患者颌面部形态与功能.
作者:田露莉;蒋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心外膜脂肪(EAT)厚度及CT值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151例,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者81例,纳入冠心病组,正常者70例,纳入正常冠状动脉组.回顾冠状动脉CTA影像资料,测量冠状动脉周围EAT厚度及CT值.对冠心病患者造影结果进行SYNTAX评分,据此将所有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低积分组(SYNTAX评分≤32分),高积分组(SYNTAX评分>32分).分析EAT厚度及CT值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冠状动脉组EAT厚度低于冠心病组(P=0.007),CT值高于冠心病组(P=0.003).冠心病患者中,低积分组EAT厚度低于高积分组(P=0.009),CT值高于高积分组(P=0.007),经Person相关分析显示,EAT厚度与SYNTAX评分显著正相关(r=0.857,P<0.01),CT值与SYNTAX评分显著负相关(r=-0.835,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EAT厚度及CT值与冠心病具有独立相关性.结论 EAT厚度及CT值与冠心病及SYNTAX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对冠心病诊断及病变程度具有潜在预测价值.
作者:彭鹏;葛圣林;张成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复方α-酮酸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微炎性状态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40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20例,两组均在腹膜透析基础上采取控压、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等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另给予复方α-酮酸口服,3次/天,连用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临床疗效,分组记录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并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主观营养评估(SGA评分)差异,设定SGA评分为因变量,Hs-CRP为自变量,观察营养状态与微炎性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性校正χ2=2.294,P=0.130);治疗后观察组Hs-CRP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ALB、HGB均显著上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SG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SGA评分作为因变量,设定Hs-CRP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性分析,Hs-CRP与SGA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722,P=0.000),即Hs-CRP越高,SGA评分越低,患者营养状况越差.结论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炎性状态,且微炎性状态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有相关性,复方α-酮酸辅助治疗可增强肾病患者干预疗效,并对微炎性状态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因此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可能使腹膜透析患者预后获益.
作者:孙怀鑫;张苏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百日咳综合征患儿早期应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6月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百日咳综合征的患儿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疗效、痉咳消失时间、治疗时间、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及LCQ量表评分.结果 患儿入院治疗1个月内,治疗组痊愈例数96例(占比96%)显著好于对照组(87例,87%)(Z=-2.291,P=0.022).治疗组66例(占比68.75%)患儿痉咳消失时间≤2周明显高于对照组(43例,49.43%)(χ2=8.437,P=0.024).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在2周左右,而对照组在3周左右.治疗组患儿应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降低了4.07分,而对照组降低了2.96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LCQ各项目评分平均值为5.87分,对照组为4.96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百日咳综合征患儿患病初期应用丙种球蛋白结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患病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薛秀丽;李玉华;王荣良;马兵;左继华;冀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对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取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0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EGFR检测均为EGFR基因突变型,其中外显子19缺失患者20例(19缺失组),外显子21L858R突变患者24例(21突变组),外显子20T790M突变患者16例(20突变组).三组均给予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0突变组部分缓解、疾病稳定例数均不及19缺失组、21突变组(均P<0.05);20突变组近期有效率为6.25%,疾病控制率为25.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2.5个月,效果均不及19缺失组和21突变组(P<0.05);三组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恶心、腹胀,各组大多均为不良反应Ⅰ级和Ⅱ级,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用于EGFR基因突变型NSCLC患者的治疗,对外显子19缺失、21L858R突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较安全.
作者:张军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顺铂联合替莫唑胺方案与单用替莫唑胺方案对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胶质瘤术后辅助化疗,比较两种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术后组织病理证实为胶质瘤(WHOⅡ~Ⅳ级)且分子病理示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的患者18例为处理组;选择同期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6例为对照组,所有处理组和对照组患者都采取同步放化疗加6个周期序贯化疗.结果 处理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客观应答率分别为66.66%和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癫痫发生率分别为22.22%和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MGMT启动子甲基化胶质瘤术后采用同步放化疗+顺铂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疗效优于同步放化疗+替莫唑胺单药化疗,两组患者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张敏;张毛松;李超;张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淫羊藿联合丹仙康骨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老年病科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收诊的110例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服用丹仙康骨胶囊,观察组55例在服用丹仙康骨胶囊基础上加服淫羊藿.对比治疗前后有关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股骨颈和腰椎部位骨密度(BMD)、骨钙素(BGP)、血钙、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在丹仙康骨胶囊基础上联合淫羊藿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可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患者BMD、BGP、血钙和ALP水平,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涂艳;熊莉娜;柳湘洁;雷超;李凝旭;张瑞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传统钡剂与不同比例的炒面粉配比硫酸钡在排粪造影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来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女性便秘患者60例,根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一组、实验二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进行传统钡剂及仿真粪便做排粪造影检查,根据影像检查结果,比较不同配比钡剂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在年龄、便秘时间和是否进行过治疗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排粪造影的临床效果差异显著,在直肠前突方面,实验二组和实验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在直肠黏膜显示方面实验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优于实验一组;在直肠黏膜内、外脱垂、盆底痉挛综合征和肛管病变等方面,实验二组显著优于实验一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排粪造影的主观满意度差异显著,实验二组的总体满意度高(P<0.05).结论 传统钡剂在便秘患者的排粪造影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硫酸钡200 g+炒面粉100 g制作的造影剂不仅制作简单方便,而且显效更好,临床检出率和患者满意度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吴晓伟;王春芹;赵卫红;崔治国;王志东;赵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9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治疗后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ADL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出血量治疗后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治疗后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明显,且可降低血清细胞因子hs-CRP、IL-6及TNF-α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作者:倪磊;陶扬洋;王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帕洛诺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妇科手术并行术后镇痛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其中A组仅在麻醉前静脉给予帕洛诺司琼75μg;B组仅在镇痛泵中加入帕洛诺司琼75μg;C组在麻醉前静脉给予帕洛诺司琼75μg,并且在镇痛泵中加入帕洛诺司琼75μg.记录术后12、24、36、48 h时静止和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同时记录0~12、12~24、24~36、36~48 h时间段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次数以及术后48 h内发生头痛头晕、便秘、腹泻、嗜睡、口干、皮疹及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组内不同时间点和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0~12、12~24和24~36 h A组和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均无头痛头晕、便秘、腹泻、嗜睡、口干、皮疹及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术前单次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75μg能够较好预防妇科手术术后48 h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李查兵;王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患者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I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序贯综合平衡法随机分为强化组(64例,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d-1)和常规组(64例,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1),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PCI术后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肌酐(SCr)、尿β2球蛋白、胱抑素C(Cys C)、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CIN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强化组比常规组PCI术后3 d CK水平增高;术后3 d的CysC水平以及术后2、3 d的Scr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的术后CIN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3);两组eGFR、SCr、尿 β2球蛋白以及CK的不同时间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心功能衰竭以及阿托伐他汀剂量为经PCI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强化组患者术后发生CIN的概率相比常规组患者降低32%(OR:0.68,95%CI:0.56~0.83,P<0.05).结论 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MI患者经PCI治疗后发生CIN的概率,可保护患者肾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麟;程自平;赵韧;陈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芡实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方法 采用盐酸蒸馏法提取,过氧化氢吸收并氧化,离子色谱法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含量,以公式推算二氧化硫残留量.用Dionex Inopac AS 11-HC阴离子分析柱,20 mmol·L-1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电导检测器检测,流速1.0 mL·min-1.结果 硫酸根离子在1.00~200.00 mg·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6791X-0.9616,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33 mg·L-1;平均回收率为93.22%.不同产地样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有一定差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较好,准确度较高,适合芡实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检测.
作者:陈蓉;陈伟;顾炳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陈皮配方颗粒中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醋酸水(B),二元梯度洗脱(0~6 min,15%A→20%A;6~16 min,20%A→34%A;16~20 min,34%A→52%A;20~28 min,52%A;28~30 min,52%A→100%A;30~32 min,100%A→15%A),流速1.0 mL·min-1,柱温30℃,波长切换(0~16 min,在283 nm波长下检测橙皮苷;16~32 min,在330 nm波长下检测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结果 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进样量分别在120.180~2403.600 ng(r=0.9998)、9.883~197.660 ng(r=0.9996)和4.720~94.400 ng(r=0.9995)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29%、98.43%、97.74%,RSD分别为2.48%、1.34%、2.05%.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该法可用于陈皮配方颗粒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文东;梅雪;赵玉玺;魏莹;李红君;幸婷婷;刘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上调Klotho基因表达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白质粒组和Klotho转染组,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Klotho转染组分别于左心室游离壁上、下、左、右四个部位进行局部注射携带Klotho基因的质粒,模型组和空白质粒组则分别将等量的生理盐水和空白质粒进行局部注射.各组14 d后,利用超声心动图对存活51只大鼠心功能进行检测,TTC法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Masson三色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和纤维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对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Klotho、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模型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分别为(49.82±3.41)%、(48.07±2.36)%、(6.09±0.80)mm和(8.39±0.47)mm,空白质粒组则分别为(52.20±2.55)%、(29.95±2.39)%、(6.17±0.82)mm和(8.30±0.62)mm,与模型组和空白质粒组相比,Klotho转染组大鼠LVEF和FS[(68.67±3.76)%、(40.08±3.83)%]均升高,而LVDs和LVDd[(5.51±0.59)mm、(6.74±0.50)mm]均降低(F=306.935、117.659、24.530、58.090,P<0.001);假手术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为0.00%,模型组和空白质粒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37.34±0.52)%、(36.51±0.48)%,两组均高于Klotho转染组的(24.82±0.24)%(F=44.195,P<0.001);与模型组和空白质粒组相比,Klotho转染组间质纤维化面积(21.62±2.38)%减少(F=52.942,P<0.001);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Klotho、TGF-β1、CTGF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1.31±0.12)和(0.52±0.07)、(1.98±0.17)和(0.86±0.09)、(2.38±0.09)和(0.92±0.11),空白质粒组则分别为(1.33±0.16)和(0.54±0.13)、(1.96±0.16)和(0.85±0.11)、(2.43±0.10)和(0.88±0.14),与模型组和空白质粒组相比,Klotho转染组大鼠心肌组织中Klotho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1.80±0.16)、(0.68±0.07)]升高(F=110.443、26.336,P<0.001),而TGF-β1、CTGF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1.52±0.12)和(0.50±0.05)、(1.89±0.12)和(0.70±0.13)]均降低(F=94.409和125.076、362.350和74.300,P<0.001).结论 上调Klotho基因表达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CTGF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张瑞萍;刘福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补骨脂-肉豆蔻药对对脾虚泄泻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及胃肠功能异常的调整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按随机区组法随机分为6组,苦寒泻下法,除正常组每天用自来水灌胃外,其余五组均用含原生药的大黄水煎剂,每日一次,连续8 d,造成脾虚泄泻模型;应用墨汁推进法测定肠推进率;光学显微镜观察胃肠组织形态变化;生化法检测D-木糖、淀粉酶的含量.结果 补骨脂-肉豆蔻药对(21.06、14.04、7.02 g·kg-1)对肠炎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降低小鼠肠推进率.同时,补骨脂-肉豆蔻药对还能升高D-木糖和淀粉酶的含量.结论 补骨脂-肉豆蔻药对是临床治疗脾虚泄泻的有效药方,不仅有效改善整体情况,而且明显增强肠道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黏膜损伤,加速黏膜修复,以至于在缩短腹泻疗程,提高腹泻疗效方面有很大潜力和优越性.
作者:汪庆飞;高家荣;邢亚群;孙祥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及个体化干预在预防老年人跌倒、降低跌倒风险及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应用跌倒风险量表筛选出高风险患者共2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入院疾病治疗、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对评估后发现的问题实施科学的个体化干预方案.结果 研究前干预组和对照组跌倒风险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研究后干预组跌倒风险评分相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0).结论 综合评估及个体化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作者:程燕;孙艳秋;邢宁宁;于晓龙;梁芳倩;邢磊;苏鹏宇;于作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结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8~10月90例拟行结肠镜诊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标准的肠道准备方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4L分次方案,肠镜检查前1d低纤维素饮食.其中,观察组从肠道准备重要性、饮食指导、降糖药物剂量调整等方面进行护理教育;对照组仅书面告知,未行护理教育、饮食指导和降糖药物剂量调整.对比两组患者耐受性、可接受度、不良反应、低血糖事件和肠道清洁质量.结果 观察组肠道准备的耐受性显著高于对照组[(4.5±1.0)分比(5.2±1.2)分,t=3.006,P=0.003],可接受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6%比73.3%,χ2=8.459,P=0.004),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6.6%比22.2%,χ2=4.406,P=0.036),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15.6%,χ2=7.590,P=0.006),肠道清洁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93.3%比75.6%,χ2=5.414,P=0.020).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结肠镜诊疗前针对肠道准备进行护理教育、饮食指导、降糖药物剂量调整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强患者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并提高肠道清洁质量.
作者:林海兰;林晶晶;刘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安庆市立医院4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每周2次、共6次的合理情绪疗法联合放松训练.干预前后两组均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CD-RISC、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依次t=0.003,P=0.997;t=-0.802,P=0.431;t=0.514,P=0.613).干预3周后,干预组CD-RISC得分为(66.80±9.72)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P=0.001),焦虑得分为(9.20±2.25)分,抑郁得分为(10.00±3.27)分,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次t=4.58,P=0.001;t=5.02,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CD-RISC差值为(0.77±1.54)分,干预组干预前后CD-RISC差值为(2.40±1.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23);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得分差值为(-0.46±0.78)分,干预组干预前后焦虑得分差值为(-1.40±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P=0.017);对照组干预前后抑郁得分差值为(-0.38±0.65)分,干预组干预前后抑郁得分差值为(-1.90±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P=0.001).结论 合理情绪疗法能有效增强PCI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立新;马萍;胡瑞;徐九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将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介入术的常规知识教育和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SAS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4.90±3.01)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53.15±3.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46,P<0.01);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2,P<0.05);干预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5).结论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心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疗效和改善预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夏林凤;朱元红;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该院临床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1~12月中药注射液剂住院处方360张,即每季度抽取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历90张,对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95张(54.17%),主要表现在使用前后未冲管72张(36.92%)、用法用量不适宜58张(29.74%)、适应证不适宜25张(12.82%).结论 该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广泛,不合理使用比例较高,应加大中药注射剂的培训、监管力度,促进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周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医院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进行处方分析,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某医院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每月门诊处方共3000张,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统计出超说明书处方278张,占抽取处方总数的9.27%.其中排名前三位的超说明书用药类型是超适应证用药,占31.65%;超给药剂量,占28.78%;超给药频次,占16.55%.超说明书用药前三位的科室是皮肤科(26.62%)、消化科(19.06%)、妇产科(17.63%).结论 该院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比例较高,建议加强制度规范和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超说明书用药的安全风险.
作者:郭安平;沈爱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气道中多种炎症细胞浸润、黏液分泌增多、气道重塑及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白细胞介素-17A(IL-17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Th17等多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有研究表明IL-17A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该文就IL-17A与哮喘的关系加以综述.
作者:齐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宫颈疾病三阶梯诊断流程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早期宫颈癌患者被筛查出来.宫颈锥切术作为一种诊断和治疗方法,因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而被广泛用于临床,同时新辅助化疗技术的应用扩大了该术式的适用人群,但宫颈锥切术对妊娠的相关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宫颈锥切术可能会引起宫颈狭窄、宫颈形态改变、感染等并发症,但对生育能力和分娩方式无明显影响.流产、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质量儿等妊娠不良结局主要与锥切的术式、高度及体积、至妊娠的间隔时间有关,目前对锥切后是否行预防性宫颈环扎应持谨慎态度.
作者:秦田瑞;李蕾;陶峰;金夏;陈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因和早改变,而氧化应激则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的常见原因.姜黄素是一种提取于草本植物姜黄根茎的天然疏水性多酚,已被证实其可以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或直接作用在抗肿瘤、抗增殖、抗炎、抗氧化等诸多方面发挥药理作用,该文旨在对姜黄素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新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王彤;龙明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二甲双胍临床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治疗糖尿病等作用外,二甲双胍尚能延长动物和人类寿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降低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降低活性氧(ROS)产生和调节长寿蛋白(SIRTs)发挥作用.
作者:林意;林金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反应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暗示COPD的发病过程可能与免疫系统的调节紊乱有关.树突状细胞(DCs)及T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可能参与了COPD的免疫病理机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作为一类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中重要的负性调节者,通过对JAKs的抑制,有助于负反馈调节多种细胞因子信号,影响细胞的分化及功能.因此,SOCS1通过修饰并调节DCs的功能可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过表达SOCS1能够修饰DCs,使其偏向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并维持其未成熟状态,诱导机体的免疫耐受,进而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该文将对DCs、T细胞及过表达SOCS1的树突状细胞(DC-SOCS1)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进行综合阐述.
作者:刘茂茂;陈杰;欧阳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统计分析中药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特点,为临床中药注射液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Excel回顾性统计宿州市立医院2016年1~6月各科室上报的52例中药注射液ADR报告.结果 52例ADR报告共涉及8个科室,以神经内科上报的ADR报告(30例,57.69%)多;其中一般不良反应40例,占比76.92%,新的一般的不良反应12例(23.08%),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男性24例(46.15%);女性28例(3.85%),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65岁以上老人26例(50%),占比大;涉及的9种中药注射液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丹红注射液(25例,48.08%),注射用血栓通(13例,25%)及喜炎平注射液(4例,7.69%);以头痛、头晕、麻木等神经系统损害(15例,28.85%)为常见;52例中药注射液引起的ADR预后均良好.结论 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ADR逐年增高,不断完善中药注射液ADR上报制度是科学合理应用中药注射液的动力.
作者:乔敏茹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