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706
  • 国内刊号:34-1190/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199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48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本刊“健康教育”栏目被评为安徽省科技期刊特色栏目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2006年5期文献
  •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6例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46例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探讨其不同治疗方式的指征、方法.方法46例患者,33例行部分胸主动脉置换术,2例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9例行主动内覆膜支架介入治疗术,2例内科治疗.结果 35例外科手术组全部治愈,9例介入治疗组术后1例死亡.结论根据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加强围术期的处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力;王涛;王平凡;梁志强;何发明;梁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喉结核43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喉结核的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对43例经病理确诊为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继发于肺结核,发病率与职业有关,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与典型描述的喉结核有一定差异,临床易被忽略而造成延误诊断.抗结核化疗疗效较好.结论喉结核易被误诊,临床对于以声嘶、吞咽微痛1个月以上就诊的患者应引起足够警觉,以免误诊.

    作者:袁章流;魏侦强;彭俊荣;袁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外伤性颅后窝血肿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外伤性颅后窝血肿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3例外伤性颅后窝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中,治愈16例,残疾2例,死亡5例.结论对外伤性颅后窝血肿应高度警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邓永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致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致急性肺损伤(ALI)的危险因素.方法按颅脑损伤有无合并ALI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生理功能和营养状态、呼吸功能及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两组的哥拉斯格匹斯堡昏迷(GCS-P)评分、危重病学(APACHEⅡ)评分和呼吸功能状态均有差异;随着病情的加重,ALI的发生率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ALI组咳嗽反射减弱消失和吞咽困难等生理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SIRS、MODS发生率,死亡率等均高于非ALI组.结论颅脑损伤本身可导致急性肺损伤,加之众多危险因素可能会增加ALI的发生率.

    作者:李金林;张进秋;周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Ⅰ、Ⅱa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及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保乳术后病侧乳房外形均较好,两侧乳房基本对称,术后5年复发率5%,5年生存率95%.结论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但必须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及合理的切除范围,同时要保证术后的综合治疗及严格的随访制度.

    作者:肖志强;苗同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盐酸曲唑酮合金锁固精丸治疗早泄36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盐酸曲唑酮合金锁固精丸加减治疗早泄的疗效.方法对36例早泄患者给予盐酸曲唑酮,每晚口服50 mg;中药金锁固精丸加减,每日1剂.40 d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28例,好转7例,无效1例.结论盐酸曲唑酮合金锁固精丸加减治疗早泄有明显疗效.

    作者:冯志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带腓肠神经并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踝周及跟底皮肤缺损的病例,取小腿后侧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皮瓣面积大15 cm×9 cm,小4.5 cm×3.5 cm.结果 15例皮瓣全部存活,经10~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操作简便,不牺牲主干血管,为临床治疗较困难的跟底及踝周皮肤缺损,提供一个较可行的方式.

    作者:赵维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胃溃疡患者胃黏膜不同生长因子表达的观察

    目的同步观察胃溃疡患者愈合过程中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正常胃黏膜(20例)、胃溃疡活动期(GA组30例)、愈合期(GH组30例)、瘢痕期(GS组30例)胃黏膜EGF、bFGF、TGFβ1、VEGF的表达和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 EGF、bFGF、TGFβ1、VEGF在正常胃黏膜呈弱阳性表达,在胃溃疡活动期呈阳性表达,在愈合期和瘢痕期呈强阳性表达;GH、GS与G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溃疡愈合过程中,胃黏膜EGF、bFGF、TGFβ1、VEGF的表达由弱到强,与胃黏膜的修复密切相关.

    作者:谭永港;舒晴;邱猛进;张永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以提高对RVVC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39例RVVC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及宫颈管分泌物支原体、衣原体培养.结果 RVVC患者阴道清洁度Ⅱ度、Ⅲ度、Ⅳ度,宫颈管分泌物培养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13.4%、32.0%、4.5%(P<0.01),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0、20.8%、21%(P>0.05).RVVC患者约30%左右并发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且随着RVVC患者阴道清洁度的增加,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率随之增加.结论对于RVVC患者应常规进行宫颈管分泌物支原体、衣原体检查,同时治疗并发感染,以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张立冬;裴静;单冬红;李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肝硬化合并呼吸系统疾病7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类型、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对1991年至2005年肝硬化失代长期合并呼吸系统疾病75例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75例患者合并肺结核12例,合并肺炎22例,合并ARDS 7例,合并COPD 11例,合并胸水23例.75例患者死亡25例,病死率达33%,其死因为肺结核8例,ARDS 5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6例,肝功能衰竭6例.结论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常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对肝硬化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早期诊断及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胜昔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沐舒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进行抗感染、平喘、糖皮质激素等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天给予沐舒坦60 mg,分2次静脉滴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7%,治疗组总有效率8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缓解所需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作者:陈晓萍;陈春生;方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方参桂汤治疗快速心律失常92例临床观察

    心律失常临床较常见,作者以调理脾胃为大法,从2000年3月至2004年12月应用自拟复方参桂汤治疗9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效果

    妇女绝经后,其生殖器官萎缩老化,宫颈组织变硬,弹性变差,使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IUD)难度增大.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门诊手术室于取IUD前给予米索前列醇片,经对照观察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利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腔镜探查术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用腹腔镜探查代替传统的剖腹探查手术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种腹腔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我们自2004年开始尝试将此方法应用于儿童患者,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纯德;刘继炎;易军;姜斌;周勇;李涛;陆如刚;孙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养肺育脾法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养肺育脾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养肺育脾法(药物组成:北沙参、地骨皮、党参、黄芪、茯苓、黄精、五味子、生地等)治疗60例缓解期儿童哮喘,观察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哮喘平均发作次数、缓解期持续时间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IgG、IgA有明显升高,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哮喘缓解期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养肺育脾法对儿童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明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直肠肛管疾病围手术期的处理

    直肠肛管疾病常见的是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等几种,其围手术期的处理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

    作者:宋建亭;郑文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年龄相匹配的、哮喘达到有效控制和未达到有效控制的患儿各100例,对可能影响其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达到有效控制组和未达有效控制组比较,男性比例、过敏源试验阳性比例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家庭经济条件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家长文化水平、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治疗正规化程度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要长期、规范化、个体化地治疗儿童哮喘,不仅要有良好的医疗水平,还要考虑患儿及家长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等因素.

    作者:周卓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调查和分析

    维生素A缺乏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重要营养缺乏病之一.1999年12月至2000年3月中国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国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11.2%,属中度维生素A缺乏国家.为了解本地区维生素A缺乏的现状,本文对抽样村215例儿童进行调查,以找出维生素A缺乏原因,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作者:贺明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电圈环切术治疗宫颈赘生物50例临床分析

    宫颈赘生物为妇科常见疾病,对于基底部较粗的赘生物传统方法需在麻醉下冷冻切除,我们采用电圈环切术治疗50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向红;纪毅梅;方英;吾绣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对胎婴儿的影响

    目的了解妊娠期梅毒的流行特点及抗梅毒治疗对胎婴儿的影响.方法对63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进行抗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治疗组再分为青霉素治疗组和红霉素治疗组,观察各组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结果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传播途径以性伴侣间传播为主,治疗组的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比非治疗组低,青霉素治疗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比红霉素治疗组低.结论产前检查发现妊娠合并梅毒,给予足量、正规的抗梅毒治疗,可以减少先天性梅毒儿的发生.青霉素对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效果优于红霉素.

    作者:邓庆珊;温济英;何秋婉;邓群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部损伤合并多发性创伤的临床分析

    创伤是当今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预防创伤的发生和提高创伤的救治水平,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收集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51例合并腹部损伤的多发性创伤患者,现就其临床救治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章义智;祝传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散瞳检影屈光不正及弱视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散瞳检影1411例屈光不正及弱视的效果.方法 12岁以下者用1%阿托品眼膏涂眼方法、13岁以上者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水散瞳,以视网膜检影镜及带状检影镜检影.结果屈光不正者1343例,占95.18%,正视眼者68例,占4.8%;屈光不正中近视或近视散光者910例,占屈光不正例数的67.8%,远视及远视散光346例,占屈光不正例数的25.75%;弱视患者433例,占屈光不正例数的32.24%;合并斜视者42例,占屈光不正例数的3.12%.结论中小学生的屈光不正以中低度近视和近视散光多见,环境因素是引起近视及弱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林丽英;林桂贞;郑武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一次性拔管与试堵管后拔管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一次性拔管的可行性.方法把气管切开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一次性拔管组和试堵管后拔管组,在拔管适应证下给予一次性拔管或试堵管后拔管,观察患者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情况,记录拔管和试堵管过程及天数.结果一次性拔管全部成功,拔管后元明显的不适和呼吸困难,试堵管组出现拔管困难3例,但在全堵时大部分出现明显的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拔管困难,试堵管天数平均4.2 d.结论气管切开的患者有拔管适应证后,一次性拔管符合患者的生理特点,是可行的.

    作者:黄木寿;王贤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与CT检查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超声表现及CT特点.方法比较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超声及CT影像学特点.结果结节大小为2.1~5 cm.超声有6例表现为低回声,3例为等回声,有5例病灶内见星状强回声区,8例示结节血供较丰富,多普勒可测到病灶内低阻动脉频谱.CT示7例为低密度,2例为等密度,5例病灶中间见星状低密度,增强后在动脉早期有明显增强,延迟扫描12~17min变为等密度.结论 FNH的超声及CT表现均有一定特点,B超可作为普查,CT可作为进一步检查,两者结合可提高FNH的诊断率.

    作者:王忠;郭红梅;齐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子宫阔韧带肌瘤138例临床分析

    我院1年来收治子宫阔韧带肌瘤患者13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38例为大连市妇产医院自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子宫阔韧带肌瘤患者.患者年龄为34~57岁,平均44.5岁.

    作者:李颖;肖红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胃大部切除后十二指肠残端瘘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3例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大部切除术(B-Ⅱ式)共1238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23例,再手术治疗15例,再手术率65.2%.结论残端炎性水肿、严重粘连、闭合困难及局部的血运障碍是残端瘘发生的主要原因,保守治疗不愈合的残端瘘宜再手术治疗.

    作者:赵永革;吴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肺癌27例临床分析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肺癌的典型症状是咳嗽、痰中带血、胸闷、气促等肺部表现,然而有一部分患者一开始表现为肺外的症状,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为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漏诊,现将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收治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27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喜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对230例婴幼儿肺炎患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IA)MP-IgM快速检测卡检查,MP-IgM阳性为MP感染组,MP-IgM阴性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48例(20.9%),年龄<6个月、6个月至3岁分别为13例、35例;对照组182例(79.1%),年龄<6个月、6个月至3岁分别为135例、47例;两组冬春与夏秋发病分别为28例、20例和128例、54例.两组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季节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均有咳嗽、喘鸣及呼吸困难,MP感染组高热(42例,87.5%)、胸部X线片状阴影(24例,50%)、CRP阳性(22例,45.8%)、WBC升高(21例,43.8%)、肺外并发症(20例,41.6%)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感染的婴幼儿肺炎以高热(且持续时间较长)、WBC和CRP增高、胸部X线有肺气肿伴单侧片状阴影表现多见,对高度怀疑MP感染,应及时做MP抗体检查.

    作者:崔晓明;方玉红;赵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肝硬化性胸水29例临床分析

    肝硬化的病程中伴有胸水者称肝硬化性胸水.少量胸水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大量胸水时可出现严重的限制性呼吸困难,并可继发肺炎、肺不张、胸膜粘连等,临床有时需要反复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而反复穿刺会增加患者痛苦和感染机会.目前置管方法有外科小切口置管或改良套管插管闭式引流等,均有不足之处.现已有学者报道将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心包腔引流[1]、胸腔积液引流[2]和自发性气胸引流[3],均证实安全有效.作者自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共行胸腔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大量肝硬化性胸水29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林法;陈黎红;傅建红;吴红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度子痫前期238例围手术期处理分析

    重度子痫前期除药物治疗外,适时剖宫产是抢救重度子痫前期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何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确保不出现血压过高,必将成为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31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实行剖宫产手术的238例围手术期处理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万凤;吴杰;钱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TCD技术检测150例VBI患者,观察椎-基底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频谱形态、搏动指数等,并与6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TCD对照.结果 150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CD对VBI的诊断能提供可靠指标,且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温永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方皂矾丸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复方皂矾丸与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复方皂矾丸加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纯联合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对照组75%,且治疗组患者生命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复方皂矾丸与联合化疗可提高化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芬芝;毛力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CT引导自动切割活检枪在肺组织活检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CT引导下自动切割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CT引导下,使用16~20 G自动切割活检枪,对88例肺部周围性病灶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 82例获定性诊断,定性诊断率为93%,气胸、咯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1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采用自动切割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是一种准确、安全、有效的肺部病灶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东;姜益;张建丰;赵利敏;徐达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4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中总胆汁酸、肝酶与羊水粪染的变化关系.方法对44例ICP患者临床特点及血生化指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ICP患者血液总胆汁酸升高并与羊水粪染呈正相关,肝酶大部分轻中度升高.结论提高对ICP的认识,加强产前检查,做到早诊断,对降低母亲及胎儿的危害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胡波;梅飞龙;曹善珠;王福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稳定的内心信念与慎独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护理工作是既平凡又辛苦的职业,护理人员容易由于职业思想不牢固和受市场经济下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忽视医德医风的修养.因此,要有效地培养护理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医德伦理水平,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稳定的内心信念,认识职业的自豪感、责任感,认识自身的工作价值,务必做到公开和独处的统一.

    作者:李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慢性进食障碍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自我造成的拒食、导吐或腹泻,极度的营养不良和消瘦,闭经,甚至死亡等.鉴于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长期、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1].我院于2002年6月至2005年3月,收治13例神经性厌食患者,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晓;朱月娇;杨碎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常规或特殊护理程序在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尽管随着脑梗死的诊疗救治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病死率已有明显降低,但存活的患者中大多留有运动、语言、吞咽、心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我科运用护理程序方法开展对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建芳;陈雅萍;李凤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度烧伤患者皮肤切痂微粒皮移植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在特重烧伤患者切痂微粒皮移植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12例患者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采取切痂微粒植皮术,术前采取保痂、保证输液量、保持气道通畅、严格消毒隔离、心理护理等措施;术后采取防止植皮区受压、加强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 12例患者共35个部位进行了切痂微粒皮移植术,其中33个部位获得成功,成功率94%.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特重烧伤患者早期切痂微粒皮移植的成功率.

    作者:周雪;温淑华;李映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便携式手动引流瓶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

    结核性胸膜炎及肺肿瘤等疾病常引起胸腔积液,当积液超过一定量压迫肺组织导致呼吸困难时,需要抽吸胸水来缓解压迫症状.2004年4月至2005年8月,我科对50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后接便携式手动引流瓶进行置管引流,取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阑尾包块25例治疗体会

    自1998年至2005年,作者采用浆肌层下切除黏膜组织治疗阑尾粘连包块2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胃癌患者174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改变,提高其早期诊治的水平,本文对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内镜病理证实的174例老年人胃癌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卢日南;邹建兵;邓金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消化道息肉患者经内镜高频电治疗的健康教育体会

    消化道息肉一般是指黏膜局限性隆起病变.常因息肉的日益增大而引起表面溃疡和糜烂、出血.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来达到息肉切除、止血等治疗目的.

    作者:钟春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卡托普利及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4例临床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主要的死亡原因.我科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应用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益母草片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

    益母草片处方仅益母草一味中药,具有活血调经之功效,为常用子宫收缩药.现部颁标准中采用滴定法(以沉淀物量计算)测定总生物碱[1],考虑到滴定法操作误差较大,专属性差,故对其进行了改进,改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可以有效 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谢绍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基础知识普及工作的初探

    目的通过对该院实际工作的总结,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切入点、内容与方法.方法回顾该院临床药学工作若干较为成功的事例,并加以总结和讨论.结果临床药学工作有助于推动临床合理用药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结论临床医疗存在着许多需要以药学基础知识解释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基层医院的药学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科研成果,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曾春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脂康胶囊治疗肝功能异常的高脂血症患者46例疗效分析

    肝功能异常的高脂血症,临床治疗时不宜用西药脱脂降脂.我们于2003年12月至2005年2月,用血脂康胶囊治疗肝功能异常的高脂血症46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尹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自拟疏郁化痰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抑郁症是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目前,抑郁症的病因及病理机制仍未清晰,因此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我们采用自拟疏郁化痰汤治疗抑郁症,收到一定的疗效.为了验证疏郁化痰汤的抗抑郁效能,采用三环类抗抑郁剂盐酸氯米帕明进行抑郁症疗效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钱雁;钱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无痛性子宫破裂1例

    女,37岁,农民,土族.孕4产3,妊娠40周,因宫缩13h,请当地接生员在家助产未能娩出,于2001年12月11日19时急诊入院.入院检查:体温37.3℃,脉搏88次,呼吸22次,血压98/75 mm Hg.面色微黄,表情痛苦,精神差,神志清,心肺(-),腹膨隆,肝脾未触及,宫高28 cm,腹围88 cm,肠鸣音存在,双肾无叩击痛.产科检查:胎位不清,胎心音未听到,先露浮,无宫缩痛.内诊:软产道骨产道无异常,宫颈管水肿,扩张7 cm,抬头居s-2位,触漂浮不定.胎膜已破,无流水、流血.血常规:Hb 120 g/L,WBC 13.0×109/L,N0.82,L 0.8,血型B型,尿蛋白(卅),RBC(卅).治疗经过:入院后经检查会诊,考虑:(1)胎死宫内;(2)头盆不称;(3)子宫破裂可能.

    作者:李风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上颌窦穿刺致失血性休克1例

    患者,男,54岁.患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2年,于2005年7月20日行双侧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手术顺利,患者轻度疼痛,冲洗液中可见黄色脓性分泌物,呈块状,未见出血,拔针后右侧鼻腔有少量出血,给予棉片压迫止血.半小时后,患者起身时右侧鼻腔出血,较多.

    作者:王毓三;朱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往的研究集中在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对蛋白质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研究非常匮乏.目前,学者们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致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观点已达成共识,认为高Hcy血症是心、脑及外周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1].近几年,人们发现Hcy水平与糖尿病有关,并且高Hcy血症可能是糖尿病大、小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本文对高Hcy血症与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高Hcy血症致血管损害的可能机制及其防治进行论述.

    作者:岳红;柳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氧化亚氮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妇渴望拥有一个无痛的分娩过程,所以选择安全、有效、实用的分娩镇痛方式,已成为产科医生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吸入氧化亚氮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白雪梅;任慕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