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进行腕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腕关节损伤患者的MSCT与MRI表现.结果 骨折组28例、无骨折组25例患者MSCT和MRI发现骨折及关节脱位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I影像均发现隐匿性骨折、软骨损伤、骨挫伤等,而MSCT只发现部分隐匿性骨折,但对移位碎骨折片显示较佳.结论 MSCT与MRI两者联合应用是腕关节损伤的重要检查与评价手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建国;郑汉鹏;林速建;项大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指标碎裂QRS波(fQRS)、病理性Q波与冠脉造影中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在已行冠脉造影的326例确诊冠心病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通过有无fQRS和/或病理性Q波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 fQRS是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的心电图表现,fQRS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理性Q波.诊断心肌梗死fQRS敏感性高于病理性Q波,而特异性两者相反,将fQRS与病理性Q波联合应用时,可获得更高的敏感性.结论 无创性心电图指标fQRS能明显提高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作者:莫艳萍;王文学;张红星;张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Pilo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有限内固定加石膏固定组)50例和对照组(外固定架固定组)30例.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骨折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有限内固定加石膏固定治疗Pilon骨折临床疗效明显,预后较好.
作者:李培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后牙牙体折裂,临床较为多见,由于常规治疗预后较差,使许多患牙终不得不予以拔除.笔者自2005年以来对42例后牙折裂患者进行带环外固定、根管治疗、牙本质粘结系统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窝洞内粘结固定,全冠修复等综合治疗修复,经2年多临床观察,疗效稳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瑞涛;夏筱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三种治疗心力衰竭用药方案的成本一效果.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150例,按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卡维地洛组、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组.观察各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卡维地洛组、美托洛尔组和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1%、70.0%和73.5%,三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86、6.42、12.47、15.63.结论 卡维地洛为经济、有效,可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首选方案,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成本-效果相差不大.
作者:李应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胎盘早剥者8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症状:阴道出血21例;血性羊水8例;腹痛或腰痛22例,其中持续性剧烈腹痛10例;板状腹17例;宫底上升11例;休克5例;胎儿宫内窘迫10例;胎动消失7例;无症状者20例,均为Ⅰ°胎盘早剥.胎盘早剥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发生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创伤及引产.母婴结局:58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阴道分娩16例,胎吸助产6例.新生儿中12例轻度窒息,9例重度窒息,2例围生儿死亡.3例发生子宫胎盘卒中、死胎及DIC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成功挽救生命.结论 必须加强产前检查和产前宣教,重视高危妊娠的监测,做好预防工作.而对于出现胎盘早剥的患者应综合分析病情,及时正确诊断,以降低母婴病死率.
作者:杨淑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盆腔炎性疾病治疗前后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64例盆腔炎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超声资料,并结合治疗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盆腔炎性肿块的B超声像图表现多样化,正确诊断59例,误诊5例,正确诊断率92.2%.结论 盆腔炎性疾病经阴道超声检查声像图有一定的特点.经阴道超声检查盆腔炎性疾病有较高的诊断率.
作者:杨丽杰;程莉;马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 对38例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和CT检查的结果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38例患者有30例(78.9%)于6~24 h出现再出血症状体征,并经CT检测证实;丘脑是再出血的主要部位,38例患者中占16例(43.9%),其次为脑叶,为8例(22.4%).结论 将血压控制在一定标准内可降低出血的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6~24 h内,以丘脑和脑叶为观察重点部位,及时针对性地行头颅CT复查,可使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被及时发现、治疗,从而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朱浩刚;张红金;陈剑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自体肋软骨移植整复唇裂术后鼻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9例,将切取的自体肋软骨塑型后植入鼻小柱部、患侧鼻翼及鼻背部,一次整复鼻畸形.结果 9例患者经随访,无一例感染、排异及明显吸收,外鼻形态满意.结论 自体肋软骨是一种较理想的鼻畸形整复材料.
作者:汉斌;鲁中好;王宗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注射型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期疗效,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注射型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获得2年以上完整随访的38例患者,记录其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和临床指标,比较上述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随访28.6个月(24~30个月).VAS评分术前(7.8±1.1)分,术后1周(3.3±0.9)分,末次随访(1.4±0.3)分,与术前及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椎体后凸Cobb角术前(21.08±3.21)°,术后1周(2.33±1.56)°,末次随访(2.82±1.30)°,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术前(58.51±10.76)%,术后1周(4.85±2.19)%,末次随访(5.73±2.52)%,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术前(12.57±3.90)%,术后1周(2.08±1.27)%,末次随访(2.65±1.89)%,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固定失败及神经损害症状加重病例.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注射型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防止术后病椎塌陷,矫正丢失,进而避免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
作者:恽常军;刘锦波;王生介;夏才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心可宁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120例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心可宁胶囊,对照组加服复方丹参片.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中医综合证候疗效、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可宁胶囊在改善中医综合证候、心绞痛、心电图方面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邹洪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溶栓及抗凝治疗的疗效,并探讨其早期诊断及治疗在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 APE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等情况.结果 D-二聚体对APE具有高度敏感性,联合CT肺动脉造影(CTPA)可确诊APE.早期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 APE临床表现多样,应高度警惕.D-二聚体可作为APE筛选检查;肺动脉造影是确诊APE的为有效方法;提高APE的早期诊断率,及时进行规范溶栓抗凝治疗是治疗成功、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金鑫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临床资料,依据临床特征分别实施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结果 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新生儿Apgar评分、窒息、肺炎、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剖宫产组肺不张、湿肺及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均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利多敝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姬文;李芳;李瑞兰;吕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孕妇对意外妊娠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对疼痛非常敏感,术中扩张宫颈以及吸引宫壁所造成的疼痛,常令孕妇难以忍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越来越多的选择无痛人流.但全无痛人流麻醉技术要求高、费用比较昂贵,不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晓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B-lynch缝合与宫腔填塞纱布处理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46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经常规方法处理无效患者分别采用B-lynch缝合24例,宫腔填塞纱布22例,比较两种止血方法的疗效.结果 两组均无术后再次大出血,无死亡病例.B-lynch缝合组术后24 h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病率均明显小于官腔填塞纱布组[(50.1±20.3)ml与(102.8±18.9)ml、(15±3)min与(23±5)min、1例与5例,均P<0.05].结论 B-lynch缝合操作简单、迅速、有效、安全,能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郑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手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SP)的疗效.方法 采用VAMT手术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32例,并对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1.2±7.5)min.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3.1±0.4)d即停止漏气;术后第(6.3±0.7)d即停止使用呼吸机;住院总时间为(22.3±4.4)d.患者中有3例(9.4%)死于术后严重肺部感染.其余29例(90.6%)患者出院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动脉血氧分压(PaO2)、pH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出院前肺功能检测提示每分钟静息通气量、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大通气量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 VAMT手术治疗COPD合并气胸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应该重视术后可能会并发严重的感染.
作者:王忠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人(>60岁)中央型肺癌的效果及适应证.方法 对行支气管成形术治疗的21例老年人非小细胞型中央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无术后死亡和吻合口瘘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失访1例,余2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0.6±15.2)个月,术后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52.4%和28.6%,平均生存时间为(37.4±11.6)个月.结论 只要适应证掌握较好,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恰当处理,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老年人中央型肺癌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黄耀联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在CCU监护下抗心力衰竭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1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利尿剂、正性肌力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治疗.结果 98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数量减少80%以上,有3例因合并严重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5例因经济原因中断治疗,9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减少小于80%.结论 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在CCU监测下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仍可以取得明显疗效,可以有效避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而导致心功能恶化及可能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任品芳;王翔;王超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天花粉有杀胚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于终止妊娠和治疗异位妊娠.但单独应用于治疗异位妊娠时会出现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降或下降后反弹现象.我院对单独应用天花粉治疗效果不佳的36例异位妊娠患者再联合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小桃;张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孩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结合蛋白Ⅲ(IGFBP-3)的检测价值.方法 ICPP组39例和单纯性乳房发育(SPT组)30例初诊时清晨空腹采静咏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卵泡刺激素(FSH)、IGF-1、IGFBP-3,比较两组结果,同时ICPP组口服中药抗早颗粒剂,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IGF-1、IGFBP-3的变化.结果 ICPP组血清E2、LH、FSH水平均明显高于SPT组(P<0.01或P<0.05);ICPP组血清IGF-Ⅰ、IGFBP-3水平分别为SPT组的1.9和1.4倍;IGF-Ⅰ/IGFBP-3比值为对照组的1.3倍;血清IGF-Ⅰ水平与E2水平呈正相关(r=0.46,P<0.01);抗早颗粒剂治疗6个月后,血清E2浓度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血IGF-Ⅰ浓度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GFBP-3浓度较治疗前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汁学意义.结论 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检测可作为ICPP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中药对其无显著改变.
作者:叶进;韩新民;吴艳明;杨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机械通气后的常见并发症[1],本研究通过对符合VAP诊断标准的7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VAP发生的临床及预后因素,为防治VAP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胡雪忠;张天卿;胡达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并与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查结果比较.方法 选择因盆腔痛和或不孕就诊接受腹腔镜和活组织检查的患者386例,分析比较患者的腹腔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 386例患者中,202例(52.3%)患者的腹腔镜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142例(36.8%)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其余184例腹腔镜检查未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例;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45例(37.6%),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相比,单独腹腔镜检查显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为97.9%,阳性预测值为70.3%,阴性预测值为98.4%,准确度为85.7%,假阳性结果为29.7%,假阴性结果为1.6%.结论 腹腔镜检查单独应用假阳性率较高,应结合组织病理学方法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郭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年来,国外有病毒性脑炎暴发流行的报道[1-2],尤其是在夏季,它们在有环境污染和水污染的地方更易发生,多经粪口传播.2009年4月以来,浙江省临海市发生了病毒性脑炎的暴发流行,短期内病例数急剧上升,我院5个月病例数即达400余例,经头颅CT或脑电图、脑脊液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查证实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3],后经脑脊液病毒分离证实系埃可病毒30型引起的一起病毒性脑炎暴发疫情,针对患儿的特殊性,我科于2010年6~7月采取了一系列的消毒隔离措施,期间无一例发生交叉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爱惜;王伟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带状疱疹(AHZ),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VZV现已命名为人疱疹病毒3型(HHV-3),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成群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存在明显的神经痛,伴局部淋巴结肿大.本研究就更昔洛韦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胡敏;张莉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atia,VaD)是老年人常见的痴呆原因之一,而我国又是脑血管病的多发地区,加之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为探索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治疗药物,我科用神经节苷酯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义方;林群力;余晗;郑声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比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喹硫平组120例和利培酮组136例.结果 喹硫平组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而头晕头痛、嗜睡、心率加快、月经失调等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均P<0.05).结论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均明显优于利培酮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连相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脑钠肽(BNP)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6例稳定期COPD患者,其中40例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以44例健康人作对照.测定其血浆BNP、肺动脉压(PAP)、血气、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结果 COPD组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3.6±34.9)与(21.1±10.3)ns/L),P<0.01],BNP水平与PaP、PaO2、FEV1、FVC呈正相关(r=0.67、0.66、-0.63、-0.51).结论 血浆BNP水平变化对COPD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CHF患者采用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级.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给予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静脉取血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浆中BNP浓度,并测定治疗前后的生化全套、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将BNP与心超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比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CHF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所有CHF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也均有相应的改善(均P<0.05).结论 美托洛尔能降低患者血浆BNP的水平,并能使心功能得到改善,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叶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性被动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6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术后3 d即开始行持续性被动训练治疗,对照组在术后10 d开始行持续性被动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关节肿胀、活动度的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下肢轻度肿胀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中、重度肿胀为9例,少于对照组的27例(P<0.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120°为23例,多于对照组的9例,活动度<110°及110-120°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术后早期运用持续性被动训练,可减轻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肿胀,防止关节僵硬.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韩氏刺激仪治疗带状疱疹(HZ)相关疼痛(ZAP)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将4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韩氏刺激仪治疗(HANS).结果 在对HZ急性期疼痛治疗前,两组简明麦吉尔疼痛问卷调查评分S、A、T、VAs、P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各项评分差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期疼痛经HANS治疗患者1个月Z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ZAP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NS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急性期HZ患者疼痛强度;HANS治疗HZ急性期疼痛和ZAP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丽娜;陈非庸;叶文婧;吴安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未足月轻型胎盘早剥的临床、影像表现及期待疗法的作用.方法 应用临床结合影像及辅助检查的方法,收集22例34周前足月轻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有宫缩者静脉滴注硫酸镁,宫缩缓解后停药.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同时给予氨基酸脂肪乳宫内营养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22例平均分娩时间约为(19.4±7.5)d,无死胎,3例阴道分娩,19例剖宫产分娩.结论 轻型胎盘早剥母儿可采用期待治疗,准确及时地诊治对于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至关重要.
作者:王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四项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sysmex CA-15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218例临产孕妇(观察组)及10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凝血酶时间(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孕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检测临产孕妇凝血指标对预防、诊断临产孕妇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丽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孕妇HBeAg与HBV DNA相关性与差异.方法 选择520名HBsAg阳性孕妇,检测其HBeAg与HBV DNA,采用两个样本率比较.结果 HBsAg阳性孕妇中HBeAg与HBV 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23,P>0.05).在HBeAg阳性患者中,HBV DNA的阳性率为93.63%.结论 HBeAg 与HBV DNA阳性率存在相关性.
作者:蒋旭峰;金克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985年世界第一例植入型起搏器问世.近年起搏器技术的进展迅速.但是在起搏器植入术中、术后均可能有一些相关并发症发生[1-2],如何避免或减少这些起搏器并发症,是所有介入医师应该认真分析研究的.本研究对196例永久性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董志;宋耀峰;王永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治疗儿童肺炎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肺炎伴心肌损害患儿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治疗,对照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心肌酶、肌钙蛋白和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心肌酶水平相似且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心肌酶均显著下降(均P<0.01),观察组降幅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结论 磷酸肌酸及1,6-二磷酸果糖均可治疗肺炎儿童的心肌损害,磷酸肌酸效果优于1,6-二磷酸果糖.
作者:朱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元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可以有效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作者:徐臻;藤国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91例手术确诊的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术前诊断为腹痛原因待查,考虑为急性阑尾炎;40例术前考虑为其它急腹症;所有患者术后证实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其中,化脓性阑尾炎59例、坏疽性急性阑尾炎22例、单纯性阑尾炎15例;1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结论 充分认识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对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此病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难以确诊又不能除外的急腹症,应尽早剖腹探查.
作者:张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超高龄桡骨远端粉碎性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超高龄桡骨远端粉碎性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囊内复位术加可塑性夹板固定治疗22例,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27例,外固定支架治疗18例,三组术后腕关节功能 Gartlan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462,P=0.7903).结论 三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可依据患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
作者:刘建磊;李学渊;黄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调查分析老年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细菌耐药性,掌握感染的病原菌对于预防和治疗老年院内呼吸道感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3].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研究以回顾的调查方式为主,结合细菌检验手段对215例老年院内感染患者进行登记、汇总.选取了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共215例,年龄在65~89岁,平均75.8岁.
作者:姚美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残冠和残根的牙体缺损面积大,单纯的牙体修复难以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和临面接触,银汞或光固化树脂修复体常因固位差而脱落,因残冠和残根均为死髓牙,脆性大,治疗后极易牙折,所以以前的残冠、残根常因治疗效果差而被拔除,导致口内基牙数目减少,牙槽骨过早吸收,影响了义齿的进一步修复.
作者:朱燕玲;秦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混料设计寻求黄芪多糖防潮辅料的佳组合.方法 在前期实验得出药辅比为1∶1的基础上,借助试验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7.1.3,采用混料设计研究五种辅料的不同组合对黄芪多糖吸湿率和外观性状2个指标的影响,建立各辅料配比与指标间的回归模型,考查配方中各组分的互作效应.并通过软件的优化功能,对满足所有期望的响应值的条件进行优化,获取防潮辅料的优配方.结果 乳糖对药物吸湿率影响大,微晶纤维素对外观形状影响大,优配方组合为:乳糖29.7%,微晶纤维素50.3%,磷酸氢钙20%.结论 混料设计不仅可以减少试验次数,而且方法科学合理,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值得在中药研究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倩灵;李小芳;李子玲;尹邦龙;杨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小切口相结合治疗肺部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肺部外科疾病行手术治疗及诊断性治疗或活检的患者资料.结果 6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65(40~130)min,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平均4(2~7)d,平均住院9(7~18)d.其中两例术后闭式引流有漏气,经过加强营养支持和持续闭式引流后7天自愈,予以拔管,并常规出院.结论 VATS与小切口手术相结合对于肺部疾病诊治具有疗效佳、安全性高、费用低、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洪祖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10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补液、静脉滴注病毒唑及口服思密达等一般性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性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口服.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总疗程、总有效率,同时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总病程方面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婉秋;卢华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监测子痫前期患者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对85例缝康妊娠晚期孕妇和153例子痫前期患者胎儿脐动脉血流进行检测,其中子痫前期轻度组109例,重度组44例,多普勒测量参数包括脐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末期大流速和舒张末期大流速之比(即S/D),并记录各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胎儿生长受限(FGR)、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各组间PI、RI、S/D的差异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 子痫前期轻度组及重度组胎儿脐动脉PI、RI、S/D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且子痫前期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1或P<0.05).子痫前期患者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FGR、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具有明显变化,超声多普勒技术检测脐动脉血流可用于围生儿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小春;王素珍;郑琳;陈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又称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假性结节性甲状腺炎、DeQuervain甲状腺炎等,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1-4].病程一般为2~3个月,有明显复发倾向.
作者:金素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老年妇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6例老年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手术组88例,经腹手术治疗组88例).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经腹手术组(t=11.43,P<0.05),肠功能恢复短于经腹手术组(t=8.79,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妇科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钟洁;梁延平;凌晨祁;何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20(IL-20)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和IL-20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并以3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ACS组血清sCD40L、IL-20和hs-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sCD40L、IL-20和hs-CRP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均P<0.05);ACS患者血清sCD40L和IL-20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呈正相关(r=0.584,0.732,均P<0.05);血清sCD40L、IL-20水平与hs-CRP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687,0.765,均P<0.01),血清sCD40L与IL-20表达也呈高度正相关(r=0.654,P<0.0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IL-20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并成为ACS的预测因子;血清sCD40L和IL-20水平检测可能是评价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有用指标.
作者:陈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术中输血是补充手术过程中失血量维持生命体征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亦是手术大出血和休克的重要抢救手段之一.本科采取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应用于脊柱手术内固定术中70例,效果满意.
作者:杨红敏;吕雄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大大满足了人们这一需求,它不仅创伤小,出血少,更能使术区清理彻底[1].鼻内镜下术区用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后在下鼻甲处用鼻腔通气管与空气相通,与传统的只填塞术区至鼻腔相比,患者痛苦更小,疗效更好,这也是接受该类手术患者越来越多的直接原因.作者就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翠华;李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指麻醉手术后患者记忆力、抽象思维及定向力等方面的障碍,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即人格、社交能力和技能的改变.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而POCD在老年患者中十分常见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吴赛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膈肌痉挛在脑卒中时较常见到.中风患者出现呃逆,往往连续不停,严重影响其睡眠及饮食,甚至造成患者痛苦,家属焦急的局面.膈肌痉挛导致的呃逆呈间歇性或频繁发作,严重者说话语句断续,影响进食,情绪烦躁,原患疾病加重,甚至再次出现脑出血.我科近几年采用体穴、耳穴、药物联合治疗膈肌痉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秀芝;陈囡囡;马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80例的护理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80例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皮下结节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特殊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今年利用腹腔镜技术联合手术的应用逐渐增多[1],这给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对27例腹腔镜下一次完成胆囊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或者卵巢囊肿剔除等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收到很好效果.
作者:黄亚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78例患者进行CT引导下应用射频治疗仪经皮椎间盘突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术的围术期给予护理,包括术前心理疏导、术中配合、术后康复指导.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治疗有效率达89.5%.结论 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术介人治疗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新方法,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张莉敏;吴纯西;包梅芳;杜建龙;周哲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1].现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患者对透析服务要求日益提高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加,对护理工作要求更加严格[2].血透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发生跌倒的风险可能明显高于正常人.
作者:苏巧儿;徐飞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痊愈妥薄片对预防经外围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CV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PICC、CVC穿刺点感染情况,依据穿刺点护理操作不同分为观察组(痊愈妥薄片组)和对照组(常规贴膜组)各30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和隧道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深静脉留置时间、患者经济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痊愈妥薄片覆盖深静脉穿刺点可预防或减少深静脉穿刺点和隧道的感染,延长深静脉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费用.
作者:郑娟妹;丁玲玲;林海云;娄晓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冬季昼夜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超出人体的生理调节范围,急性脑血管病发患者数显著增多[1-3],而发病3至6小时以内是治疗的佳时机.因此,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是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我院从2006年至2009年冬季,共进行院前急救急性脑血管病76例,经现场急救后,转入我院进一步救治.现将院前急救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石秋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术中和术后护理对策,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水平.方法 对50例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术前进行健康宣教、体位训练等;术中按标准操作,协助医生按标准流程,完成手术,并严密检测生命体征;术后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并进行详细的出院宣教.结果 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没有发生护理并发症,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是患者接受手术、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沃晔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atm、chk2、p53异常表达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的护理.方法 60例乳腺癌atm、chk2、p53早期异常表达患者.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32例,一般护理组28例,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9个月.观察局部及全身双乳钼靶、B超、X线胸片检查、美容效果的评估及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60例患者至今存活,仅5例局部复发;整体护理组优良率81.2%(26/32),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的67.8%(19/28)(x2=3.782,P<0.05);整体护理组患者满意率87.5%(28/32),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的71.4%(20/28)(x2=3.715,P<0.05).结论 乳腺癌抑癌基因异常表达患者保乳术后整体护理可以达到很好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素花;裴小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艾滋病是一种新的传播疾病,目前我国正在逐年增加,如何做好艾滋患者的手术配合和防护工作,是我们手术护理的一个新的课题.我院自2008年以来共手术5例,现将手术配合及个人防护与大家探讨.
作者:毛亚红;蔡颖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40例和舒适护理组80例.结果 舒适护理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恶心呕吐、尿潴留、腹腔内出血、胆汁漏、CO2气腹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建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全身外伤中严重的损伤,病死率高,病情危重,并发症多,其中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4.3%~67.4%[1-3].我院于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其中肺部感染5例(占8.94%),感染率远低于上述文献报告.现将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林静;温晶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女性,17岁,国家机关招待所服务员,外地来京居住2年.无诱因发热1 d,畏寒,无咽痛、流涕、咳嗽;无头痛、呕吐,出现意识模糊送来医院.入院查体:体温39.4℃,血压60/40 mm Hg,神志恍惚,四肢及颜面可见出血点、瘀斑,肺部(-),心率190次/min,律齐.
作者:李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肺癌已成为世界因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而且其发病率在多数国家还在不断增长.目前,中国的肺癌发病率已占到我国主要城市中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并已成为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故而其治疗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治疗,如放疗和化疗由于缺乏特异性,获得疗效的同时也往往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
作者:赵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围手术期是一般指患者入院开始至与手术相关治疗的治疗完毕这一段时间,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目前已达成共识[1].临床对照试验也已经证实,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的预防感染的发生,国内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研究也日益重视.
作者:张秀浪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