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706
  • 国内刊号:34-1190/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199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48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本刊“健康教育”栏目被评为安徽省科技期刊特色栏目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2017年18期文献
  • 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基因DD3mRNA水平检测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基因DD3(Differentialdisplay code 3,DD3)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27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6例非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检测所有患者的外周血DD3 mRNA水平,观察各组的DD3吸光度值,DD3 mRNA相对含量值与前列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和外周血中DD3 mRNA检测结果.结果 在非前列腺疾病与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标本中,共有4例患者没有出现DD3特异性条带,而在前列腺癌患者的标本中,均发现存在DD3特异性条带.非前列腺疾病患者相对含量值为(0.18±0.05)拷贝/mL,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相对含量值为(0.30±0.09)拷贝/mL,前列腺癌患者相对含量值为(0.78±0.23)拷贝/mL;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尿液中DD3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85.18% (23/27)、51.85% (14/27),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21.42% (6/28)、7.14% (2/27)(x2=22.416、13.319,均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DD3 mRNA的特异性表达,能够作为判断患者病情的有效依据,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包燕兰;杨晓;陈兆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老年人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80例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酚妥拉明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出血时间、总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 (x2 =6.646,P<0.05),观察组出血时间、总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t出血时间=5.069,t出血量=5.44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x2=5.541,P<0.05).结论 对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大咯血患者采取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咯血症状,缩短出血时间,减少总出血量,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作者:李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去氧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在限制性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去氧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在限制性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5例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去氧肾上腺素复合限制性输液)32例和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复合限制性输液)33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采集T0、T1、T2时的中心静脉血和动脉血,比较两组中心静脉血饱和度(ScvO2)、动脉血乳酸(Lac)浓度、中心静脉血氧分压(PcvO2)、PaO2、Hb浓度、静脉血氧含量(CcvO2)、动脉血氧含量(Ca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cvO2)以及氧摄取率(ERO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ASA分级(Ⅰ/Ⅱ级)分别为11例/21例、13例/2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298,P=0.052);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BMI分别为(20.61±1.65) kg/m2、(21.57±1.42) kg/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652,P=1.980);观察组、对照组补液量分别为(1 162±113)mL、(1 171±10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4,P=0.065);观察组、对照组失血量分别为(276± 41) mL、(294±42)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3,P=1.023);观察组、对照组尿量分别为(524±113) mL、(532±109)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4,P=0.053);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2±24) min、(197±21)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7,P=0.073);两组患者的MAP于T1 ~T2不断升高,两组CVP于T1时明显升高,两组的HR于T2明显升高,两组间的MAP、CV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T1时ScvO2、PcvO2、较T0时升高,T2时ScvO2、PcvO2、PaO2较To时明显降低;观察组Hb在T1、T2时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的Hb浓度在T1、T2时降低,观察组低于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L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CcvO2、CaO2、Ca-cvO2、ER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去氧肾上腺素较去甲肾上腺素在限制性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对组织氧代谢影响明显.

    作者:周龙媛;毕兴华;漆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早期监测儿童抗生素肾损害的意义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mAlb/Cr)、转铁蛋白(TRF)、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早期预测儿童抗生素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61例肺炎患儿,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正常,无肾脏疾病史,单独静脉滴注1种抗生素,分为青霉素类(青霉素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定等)和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三组,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7d后,观察尿mAlb/Cr、TRF、IgG、α1-MG、β2-MG、RBP、NAG及BUN、Scr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青霉素类组和大环内酯类组在用药前后尿系列微量蛋白和尿酶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头孢菌素类组尿液的mAlb/Cr、TRF、β2-MG和NAG测定值分别为(21.08±10.88) mg/g、(1.66±0.14) mg/L、(0.28±0.11) mg/L和(4.98 ±3.97) U/L,较用药前[(15.56±5.98) mg/g、(1.61±0.14) mg/L、(0.25±0.09) mg/L和(4.62±3.80) U/L]明显增高(t=-5.11、-3.24、-2.29、-2.04,P <0.05~0.001).BUN、Scr在各组用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 尿系列微量蛋白联合尿酶的测定对抗生素早期肾损害的判断和预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善浦;刘红艳;吴月超;苏青弟;李永臣;董虹;潘斌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中的护理

    目的 总结使用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作为造影剂进行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使用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作为造影剂进行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的4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超声造影检查流程、静脉穿刺技术、正确配置和使用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剂、操作过程、不良反应的正确处理等进行护理观察与配合.结果 413例患者造影成功率为100%,完成造影检查后2例轻微头晕,1例造影剂外渗,其他患者未发生头晕、造影剂外渗、皮疹、瘙痒、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结论 熟练掌握整个超声造影流程、穿刺者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正确配置和使用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剂、操作过程中细致的护理观察和对不良反应的正确处理等护理要点对于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检查的造影成功率提高、减少毒副反应至关重要.

    作者:伍冬冬;吴丽萍;吴昌财;郑笑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炎琥宁对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含量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

    目的 探讨炎琥宁对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含量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丙二醛、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分别为(14.61±1.65) U/L、(42.67±5.62) μmol/L,均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为(243.57±33.64) μg/mL、(21.63±3.78) μg/mL,均高于对照组(t=15.155、15.432、7.651、4.72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Th17为(1.03±0.15)%、Th17/Treg细胞为(0.21 ±0.03),均低于对照组,Treg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15、14.805、4.541,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385,P<0.05).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有助于改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构、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夏天;李金秀;董亮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缺血性脑卒中且中医证型属于气虚血瘀的患者共81例纳入研究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依据指南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分别为(12.36±3.09) mg/L、(129.62±29.27)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6.71±4.29) mg/L、(186.52±37.62) ng/L(t=8.189、5.287,均P<0.05);治疗7d和30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分别为(14.28 ±3.24)分、(5.23±1.4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76±4.53)分、(8.16±2.42)分(t=14.689、12.827,均P<0.05);观察组IL-10水平为(49.82±6.59) pg/mL,高于对照组的(42.57±9.82) pg/mL(t=6.759,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7.50%(x2=4.897,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脑梗后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黄阳萍;林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4+ CD25+Tr细胞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7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Tr)细胞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PS患者60例(APS组)外周血Tr细胞数量及占CD4+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17水平,并与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PS组Tr、Tr/CD;、Foxp3 Tr/Tr分别为(3.03±0.40)%、(0.11±0.02)、(0.40±0.10),均低于对照组的(5.76±0.84)%、(0.15±0.03)、(0.73±0.1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3、8.59、14.18,均P<0.05);APS组IL-17、IL-17/Tr分别为(15.31±2.00) pg/mL、(5.05±0.29) 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6.63±1.52) pg/mL、(1.15±0.14)g/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7、93.81,均P<0.05);APS组Tr水平与IL-17水平呈负相关(r=-0.801,P<0.01).结论 APS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CD4+ CD25+ Tr细胞数目变化、活性变化以及IL-17/Tr比值失衡可能在APS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杨海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S100β、CRP、IL-6、TNF-α分别为(7.1±1.5) μg/L、(0.2±0.1) μg/L、(14.5±3.7)mg/L、(20.9±5.3) ng/L、(11.2±3.0)μg/L,对照组分别为(8.9±2.0) μg/L、(0.4±0.2) μg/L、(21.3±4.2)mg/L、(29.7±3.2) ng/L、(18.8±3.6) μg/L,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898、2.894、3.012、2.998、3.025,均P<0.05).治疗后7d、14 d,观察组NIHSS评分分别为(11.8±3.0)分、(7.3±2.2)分,对照组分别为(15.2±3.9)分、(10.5±3.0)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984、3.037,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比61.7%)(x2=7.064,P<0.05).结论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抑制炎性反应,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其效果优于单纯依达拉奉治疗.

    作者:元丽芳;郭惠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溃疡性结肠炎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症状及结肠镜检查镜下表现差异,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CRP、TNF-α、IL-6、IL-8检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 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腹泻、腹痛、黏液血便比例分别为20.0%和0.0%,22.5%和2.5%,20.0%和0.0%,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x2=46.036、72.381、26.467、52.379、22.175、48.000,均P<0.01),观察组对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x2=8.941、7.895、9.574,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镜下表现溃疡、糜烂、出血点的比例分别为22.5%和5.0%,32.5%和10.0%,37.5%和7.5%,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X2 =31.427、48.813、12.832和32.273、29.574、64.962,均P<0.01),观察组对镜下表现溃疡、糜烂、出血点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x2=5.084、6.74、10.853,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IL-6、IL-8分别为(13.6±3.6) mg/L和(7.8±1.2) mg/L,(28.4±9.6)ng/L和(15.6±7.1) ng/L,(141.3 ±21.4) ng/L和(90.5±14.7)ng/L,(202.4±32.8)ng/L和(155.2±25.4) ng/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15.525和20.672,13.851和17.524,8.243和12.021,9.101和11.132,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IL-6、IL-8明显低于对照组(t=6.302、7.456、6.325、7.543,均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 (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 (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80,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确切临床疗效,更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及及镜下表现,下调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褚江洪;徐婷;符鸿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针灸对感染性休克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针灸对感染性休克患者CD;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针灸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7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 治疗7d后,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20.23±1.12)%、(78.70±7.65)%,针灸组外周血CD4+ CD25+ Treg 细胞、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17.32±0.78)%、(68.53±8.0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7、2.749,均P<0.05).治疗7d后,对照组、针灸组外周血中Foxp3 mRNA的表达分别为(1.21±0.02)、(1.02±0.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9,P<0.05).结论 针灸可能是通过减少CD4+ CD25+Treg细胞比例、下调Foxp3 mRNA表达,调节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免疫状态.

    作者:金友平;江丽平;郭净;陶勇军;刘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浙江省绍兴市苯丙胺类兴奋剂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情绪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绍兴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苯丙胺类兴奋剂(ATS)戒毒人员的情绪状况及童年创伤经历.方法 对绍兴市强制隔离戒毒所140例ATS戒毒人员进行横截面调查;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一般资料;采用病人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及心境障碍问卷(MDQ)调查戒毒人员的情绪状况;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TQ)调查戒毒人员的童年创伤经历.结果 140例ATS戒毒人员中,84例(60%)存在情绪障碍,其中焦虑障碍24例(17.14%),抑郁障碍22例(15.72%),抑郁焦虑障碍共病27例(19.28%),双相障碍11例(7.86%).有66例(47.1%)至少经历过1种童年创伤,存在多的童年创伤是躯体忽视60例(42.9%),其次为情感忽视23例(16.4%),第三是性虐待18例(12.9%),情感虐待及躯体虐待相对较少.结论 在ATS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共病情感障碍现象普遍存在.对该类人员情感状况给予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将促进其心理健康,从而减少海洛因的再次使用,更好地回归社会和生活.

    作者:梁胜林;曹世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姜夏脐疗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姜夏脐疗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6年1~ 12月收治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化疗时间分为两组,其中2016年1~6月化疗患者为对照组,7~12月化疗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化疗前予静脉注射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姜夏脐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缓解情况.应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STO22分析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呕吐有效率达88.10%,对照组治疗呕吐有效率为61.9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9.571,P<0.01).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20.34 ±5.84)分比(14.32±5.97)分,t=8.6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舌质量中总分、焦虑领域、返流症状领.域、进食受限领域、口干症状、味道改变症状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姜夏脐疗不仅能减轻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同时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晓兰;周雪玲;吴彩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外科手术中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的临床优越性.方法 将106例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和动力髋螺钉(DHS)组,每组53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为(4.50±1.35) cm,明显小于DHS组的(12.63±2.50) cm,PFNA组的手术时间为(68.50±10.22) min,明显短于DHS组的(102.36±17.55) min,PFNA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52.40±35.08) mL,明显少于DHS组的(298.33±70.11)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32、12.138、13.551,均P<0.05);PFNA组的骨折愈合时间(9.70±2.45)周,略短于DHS组的(10.22±2.38)周,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8,P>0.05);PFNA组的Hams评分优良率为94.34%,略高于DHS组的86.79%,PFNA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66%,低于DHS组的9.43%,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767、0.541,均P>0.05).结论 PFNA的手术创伤较小、出血较少,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易于骨折愈合和骨关节功能恢复,该固定方式优于DHS.

    作者:沈晓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和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呼吸功能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SAP合并ARD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CRRT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CRR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CRRT.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RRT组患者第12小时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147.72±22.06) ng/L比(132.27±18.03) ng/L,t =2.315,P <0.05;(236.08 ±41.29)ng/L比(208.79±39.25)ng/L,t =2.406,P <0.05];与对照组比较,CRRT组患者第24小时IL-6、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136.57±30.74) ng/L比(109.98±35.83) ng/L,t=2.184,P< 0.05;(35.76±8.57) ng/L比(28.96±3.95) ng/L,t =2.237,P <0.05;(219.81±36.06)ng/L比(173.48 ±48.19)ng/L,t =2.206,P <0.05];氧合指数明显升高[(139.89±35.61)比(173.12±21.84),t=2.913,P <0.01];与对照组比较,CRRT组患者第48小时气道峰压(Ppeak)、IL-1β明显降低[(28.96 ±4.14) cmH2O比(24.73±8.52) cmH2O,t=2.518,P <0.05;(29.87±5.12) ng/L比(23.57±3.91) ng/L,t 2.427,P<0.05];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117.60±23.46) ng/L比(88.56±13.02) ng/L,t =3.062,P <0.01;(205.25 ±46.14) ng/L比(141.63 ±33.80) ng/L,t =3.174,P <0.01];氧合指数明显升高[(148.07 ±25.64)比(193.23 ±29.60),t=2.983,P <0.01];治疗前两组患者氧合指数、Ppeak、IL-6、IL-1β、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68±29.65)比(107.07 ±25.13),t=0.359,P> 0.05;(34.62±7.36) cmH2O比(35.18±4.04) cmH2 O,t=0.416,P>0.05;(152.61±31.53) ng/L比(150.74±30.26) ng/L,t =0.668,P >0.05;(40.06 ±5.15) ng/L比(38.09±10.13) ng/L,t =0.819,P >0.05;(226.85 ±37.62) ng/L比(225.47±39.02) ng/L,t =0.702,P >0.05].结论 CRRT能通过降低IL-6、IL-1β、TNF-α水平,改善SAP合并ARDS患者呼吸功能.

    作者:吴仙丹;潘星宇;张近波;周世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妇炎康复片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致流产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妇炎康复片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致流产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子宫内膜炎导致流产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妇炎康复片.记录并比较临床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2(IL-2)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腹痛时间(2.96±0.88)d、出血时间(4.51±1.12)d,出血量(102.16 ±21.82)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3±1.32)d、(7.14±1.50)d、(174.28±33.35)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428、8.885、11.445,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腹痛VAS评分分别为(4.57±0.79)分、(2.12 ±0.41)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8.68±1.40)分、(8.72±1.38)分(t=16.170、28.995,均P<0.05),同时观察组腹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7.409,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分别为(2.61±0.20) pg/mL、(6.40±1.36) mg/L及(1.13±0.12) pg/mL、(3.01±1.02)mg/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95 ±0.31) pg/mL、(11.35±3.14) mg/L及(4.02 ±0.35) pg/mL、(11.52±3.20) mg/L(t=22.972、9..149、49.400、16.025,均P<0.05),血清IL-2水平(4.13±0.75) μg/mL、(7.12±0.91) μg/m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98±0.51) μg/mL、(1.87±0.60) μg/mL(t=14.993、30.462,均P<0.05),同时,观察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0.132、12.612,均P<0.05),血清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6.036,P<0.05).结论 妇炎康复片能够明显减少慢性子宫内膜炎导致流产患者的腹痛时间、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减轻患者腹部疼痛和机体炎性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淼;张卫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1865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SAT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5年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确诊的SAT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城乡、发病时间等表现特征,探讨SAT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 1 865例患者中,年龄大74岁,年龄小9岁,平均年龄42.16岁,其中21~50岁居多,占62.36%(1 163/1 865).女性患者占83.70%(1 561/1 865).居住在农村的患者偏多,占60.54%(1 129/1 865).SAT发病以1月份多,占20.48%(382/1 865);7月份少,占1.77% (33/1 865).临床上轻、中型患者居多,有1 716例,占92.01%;重型149例,占7.99%.临床表现以颈前不适多见,有1 701例,占91.21%;其次症状为颈前疼痛、咽痛和心悸,分别有1 439例、1 351例和1 341例,分别占77.16%、72.44%和71.90%.实验室检查甲状腺摄碘率均降低1 865例(100.00%);伴有甲状腺结节1 396例(74.85%);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升高,促甲状腺素(TSH)明显降低532例(28.53%),FT3、FT4轻度升高,TSH轻度降低949例(50.88%),FT3、FT4、TSH均在正常范围331例(17.75%),FT3、FT4降低,TSH升高53例(2.84%).治疗后甲状腺摄碘率上升,甲状腺结节缩小,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93、133.2,均P<0.001).治愈1 813例(97.21%),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52例(2.79%).结论 农村青年女性是SAT的主要易感人群,秋冬季是发病的高峰期,临床上以轻中型患者居多,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预后十分关键.

    作者:马玉琴;刘树芳;王敬涛;张霞;汪春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超声检查在椎动脉狭窄性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技术在诊断椎动脉狭窄性病变各种因素中的作用及优势.方法 选择以发作性、可逆性的眩晕、头痛为主诉入院的60例患者120条椎动脉经超声检查后获得的客观信息,进行汇总归纳,分析其内在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中椎动脉狭窄者占38.2%,椎动脉走行弯曲度改变者占33.3%,先天发育异常者占9.8%,混合病因者占18.6%,主要病因是椎动脉硬化和椎动脉弯曲度改变.结论 超声检查技术在椎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扩展临床诊断思维.

    作者:何彩云;梁传香;卢静文;梁月婵;胡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Dickkopf-1在大鼠成骨细胞分化过程对Wnt信号途径的调控效应

    目的 探讨Dickkopf-1(DKK-1)在体外成骨细胞分化过程对Wnt信号途径的调控效应.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实验组、对照组,分别用DMEM+ DKK-1溶液、DMEM+0.9%氯化钠溶液体外诱导培养,分别在1、6、12、21 d进行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Wnt信号通路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结果 经DKK-1体外诱导培养,成骨细胞中ALP随培养时间延长颜色逐渐加深.实验组Wnt信号表达量随培养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两组在诱导21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0.278,P<0.05).结论 DKK-1能调控Wnt信号途径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的表达,提示DKK-1可能通过调控Wnt信号传导途径参与成骨细胞的分化,影响骨重建过程.

    作者:万修阳;孙守芳;刘永辉;邓念;邢志军;袁红艳;张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乳腺纤维瘤的手术治疗与切口方式研究

    目的 研究乳腺纤维瘤的手术治疗与切口方式.方法 以乳腺纤维瘤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切口组53例,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进行手术治疗;环乳晕切口组53例,采用环乳晕切口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乳腺纤维瘤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甲级愈合率、双侧乳房对称率、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环乳晕切口组切口甲级愈合率、双侧乳房对称率、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00.00%、94.34%、94.34%,明显高于传统切口组的81.13%、66.04%、8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341、10.541、4.296,均P<0.05);环乳晕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明显低于传统切口组的15.09%(x2 =5.949,P<0.05).环乳晕切口组乳腺纤维瘤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14-0.15) min、(20.02±1.53) mL、(5.52 ±1.12)d,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组的(27.24±1.91) min、(29.98±2.72) mL、(7.26±2.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13、8.924、8.255,均P<0.05).结论 乳腺纤维瘤的手术治疗与切口方式可影响治疗效果,采用环乳晕切口进行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放射状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双侧乳房对称率、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赵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AECOPD患者156例(AECOPD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并与健康体检者156例(对照组)的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ECOPD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1.35±1.46)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5±0.16) 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4,P<0.05).AECOPD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69±0.87) mg/L,与治疗前的(1.35±1.46)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0,P<0.05).结论 D-二聚体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有相关性,可作为患者是否处在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诊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冯爽;杨兰;金勇;韩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柴胡注射液过敏性休克18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柴胡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6-2015年国内医药数据库,收集柴胡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柴胡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8例,男女相当,均为肌内注射给药;13例(72.2%)发生在用药后的5 min以内,临床表现以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经积极的抗休克治疗,17例恢复正常,1例死亡.结论 柴胡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临床时有发生,临床用药须重视过敏史询问、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减少用药安全隐患.

    作者:张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34/38)比63.16% (24/38)](x2=7.28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6.78±0.81)%、(7.01±0.22)mmol/L、(5.12±0.32) mmol/L、(0.82 ±0.11)mg/L比(7.99±0.85)%、(9.49 ±0.61) mmol/L、(7.32±0.54) mmol/L、(1.41±0.22) mg/L](t=6.353,23.576,21.606,14.787,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79%(6/38)比13.16% (5/38)](x2=0.106,P>0.05).结论 在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方案,能有效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马鲜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与纱条宫腔填塞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出血的止血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与纱条宫腔填塞两种方法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对照组采用纱条宫腔填塞法.比较两组术中输血例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止血时间、子宫切除例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率(98.0%)高于对照组(8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91,P<0.05);观察组出血量、止血时间分别为(577.8 ±55.9)mL、(14.2±5.8)min,对照组分别为(612.2 ±79.4)mL、(19.6±10.2)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50、3.25,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6.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2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843、4.332,均P<0.05).结论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进行止血,可以有效控制出血,止血迅速,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汪建华;王为民;高绍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针药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对照分析

    目的 分析针药结合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5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2015年1~6月收治的2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艾灸和中药内服进行治疗;2015年7 ~12月收治的25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98,P<0.05);同时观察组Lequesne总评分和各项指标单独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中药内服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建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宫腔镜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宫腔镜检查的547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束后进行诊断性刮宫,所得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分析宫腔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的检查结果.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腔内异常病变的敏感性为95.83%(161/168),特异性为97.63%(370/379),假阳性率为2.37%(9/379),假阴性率为4.17%(7/168),阳性预测值为94.71%(161/170),阴性预测值为98.14%(370/377),约登指数为0.934.宫腔镜诊出子宫内膜息肉54例,病理诊断符合率79.63%(43/54);单纯性增生93例,病理诊断符合率90.32%(84/93);非典型增生16例,病理诊断符合率87.50%(14/16);分化子宫内膜腺癌4例,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0% (4/4);浆乳癌2例,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0%(2/2);子宫内膜移行细胞癌1例,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0%(1/1).结论 宫腔镜能够直观的对宫颈管与子宫腔内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同时对子宫内膜息肉、单纯性增生、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诊出率较高,故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青卫;刘红;郭立杰;周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诊治方法及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置胎盘患者40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36例.比较凶险性前置胎盘组(A组,36例)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组(B组,371例)孕妇年龄、妊娠次数、剖宫产次数的差异,总结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诊治情况及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结果 A组孕妇年龄≥35岁、妊娠≥3次、剖宫产次数≥2次的发生率分别为55.6%、61.1%、25.0%,均明显高于B组的25.6%、27.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71、8.99、21.97,均P<0.01).A组合并胎盘植入1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植入敏感度83.9%(10/12)、特异度90.5%(19/21),MRI检查敏感度87.5% (7/8)、特异度100.0% (3/3).A组除2例妊娠<28周因计划外妊娠行引产术,其余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5例因产后出血难以控制行子宫切除术,其余31例均采用保守性手术,子宫切除率13.9% (5/36).结论 高龄孕妇、多次妊娠、多次剖宫产与凶险性前置胎盘相关;凶险性前置胎盘术前应通过超声联合MRI进行充分评估,确定是否胎盘植入及植入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预防产后大出血的发生.

    作者:杨丽娟;滕振娟;关鑫;任利;常靖;付静;曲昌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雷公藤多苷对老年复发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CD4+/CD8+、CD4+ CD25+ Treg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对老年复发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作用机制,为该病的中医治疗寻求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老年复发难治性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应用雷公藤多苷片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输注机器单采血小板及氨甲环酸、酚磺乙胺、卡络磺钠、血凝酶等对症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止血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两组CD;/CD;比值、CD4 CD25 Treg表达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CD4+/CD8+比值、CD;CD25+Teg的表达、血小板计数分别为(0.96±0.36)、(1.21±0.67)%、(13.14±6.92)×109/L,观察组CD4+/CD8+比值、CD4+ CD25+ Treg的表达、血小板计数分别为(0.92±0.37)、(1.19±0.59)%、(11.51±6.21)×109/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3周、4周外周血CD4+/CD8+比值分别为(1.04±0.56)、(1.55±0.34)、(1.59±0.41),治疗后3周、4周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94、9.79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3周、4周的CD4+ CD25+ Treg分别为(1.01±0.61)%、(1.06±0.57)%、(5.92±0.65)%,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8,P<0.05).对照组治疗后2周、3周、4周外周血CD4+/CD8+比值分别为(1.01±0.60)、(0.89±0.50)、(0.96±0.51),CD4+ CD25+ Treg分别为(0.99±0.72)%、(1.15±0.66)%、(1.22±0.56)%,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与对照组CD4+/CD8+比值、CD4+ CD25+ Treg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89,P<0.01;t =2.369,P<0.05),两组治疗后4周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3周出血症状相对较轻.结论 雷公藤多苷可提高老年复发难治性ⅡP患者外周血CD4+/CD8+比值及CD4 CD4+ Treg表达,是治疗老年人复发难治性1TP的一种较理想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江锦红;汪笑秋;刘永华;王晓丽;曲志刚;马光丽;章俏雷;金伟媚;江妤;方炳木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左西孟旦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低氧诱导因子-1α活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活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左西孟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及HIF-1α活化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x2=4.114,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HIF-1α活化水平分别为(49.36±3.65)%、(76.29±5.31)mL、(0.47 ±0.15),与治疗前比较,LVEF、SV均明显增高(t=14.998、10.267,P<0.05),HIF-1α活化水平明显降低(t=9.624,P<0.05),而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64、4.726、4.411,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还可抑制HIF-1α的活化,且安全性可靠.

    作者:李永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男AD组25例,对照组25例,女AD组25例,对照组25例,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血清性激素的水平,并对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女性患者与对照组之间雌二醇水平[(40.820±23.249) pmol/L比(153.700±113.900)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P<0.001);男性患者与对照组之间雌二醇[(99.243±34.657) pmol/L比(124.100±38.432) pmol/L]、睾酮[(7.904±3.944) nmol/L比(19.142±7.882) nmol/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0、6.37,均P<0.05);女性组睾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两组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孕酮、泌乳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患者组的简易智能筛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与雌二醇水平有明显相关性(r=-0.281,P<0.05).结论 女性雌二醇水平下降是AD发病的相关因素,男性雌二醇、睾酮水平下降是AD发病的相关因素.雌二醇水平越低,疾病严重程度越重.

    作者:邹展平;沈娟萍;周琍;李鸿;封敏;朱世敏;胡安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活性维生素D3干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对肾脏TGF-β1/Smads信号轴的影响

    目的 探讨活性维生素D3干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对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及Smad7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肾病组(B组),活性维生素D3小剂量组(0.5 μg·kg-1·d-1,C组)、大剂量组(1 μg·kg-1·d-1,D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不同处理.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qRT-PCR检测肾脏TGF-β1、Smad3、Smad7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与A组相比,12周末B组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t=-16.566,P<0.05;t=-16.949,P<0.05;t=-11.844,P<0.05;t=-19.778,P<0.05;t=-14.013,P<0.05),肾组织TGF-β1、Smad3 mRNA表达水平增加,伴随Smad7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B组大鼠相比,活性维生素D3干预后上述指标有明显的降低(F=37.892,P <0.05;F =70.068,P <0.05;F =21.95,P <0.05;F=77.619,P <0.05;F=37.670,P <0.05),肾组织TGFβ1、Smad3 mRNA表达水平降低,Smad7表达增加(F=1062.562,P<0.05;F=2463.789,P<0.05;F=81.745,P<0.05),而C、D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8,P>0.05;t=1.737,P>0.05;=0.671,P>0.05;t=1.763,P >0.05;t =0.997,P >0.05;t=1.653,P >0.05;t=1.543,P>0.05;t=-1.313,P>0.05).结论 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及Smad3、增加Smad7的表达相关.活性维生素D3可能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潜在价值.

    作者:虞建新;周理兰;许仁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急性肺脓肿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对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肺脓肿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有效率以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27、0.366、0.678,P=0.678、0.852、0.724);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37、6.547、4.357,P=0,024、0.036、0.041);治疗后,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4.657、5.027、4.672、4.604,P=0.048、0.017、0.026、0.032).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对急性肺脓肿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总体有效率,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

    作者:薛艳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吞咽康复训练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吞咽康复训练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康复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及对症处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康复组入院当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血清降钙素原分别为(5.41±1.34) ng/mL、(4.09±1.18) ng/mL、(2.50±0.94)ng/mL、(1.06±0.63) ng/mL,对照组分别为(5.52±1.29) ng/mL、(4.51±1.15) ng/mL、(3.11±1.02) ng/mL、(1.56±0.81) ng/mL,两组第3天、第5天、第7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89、3.419、3.741,均P<0.05).结论 吞咽康复训练可显著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降钙素原水平.

    作者:王俐滢;胡日光;孙培军;姜雪松;高美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新生儿重症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优化临床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 42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420例新生儿中,有90例新生儿出现重症感染,发生率为6.34%,其中男新生儿52例,占57.78%,女新生儿38例,占42.22%.出现重症感染的新生儿的分娩情况、出生体质量与未出现重症感染的新生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120,P<0.05);出现重症感染的新生儿侵入性操作、呼吸窘迫综合征、住院时间以及基础等因素与未出现重症感染的新生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258.465,P=0.000;x2 =196.449,P=0.000;x2=11.715,P=0.000,x2=11.715,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低体质量儿、侵袭性操作及住院时间是新生儿重症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81,P=0.025;OR =2.721,P=0.006;OR =4.861,P=0.011;OR=8.329,P=0.000;).结论 加强对新生儿病房内的护理,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等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重症感染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

    作者:徐秀小;彭晓菊;王思思;曾珍;郑靖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微信干预对臀部压疮防治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信干预对臀部压疮防治的影响.方法 依据患者入院顺序按随机号将72例截瘫并发臀部压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相同内容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出院后给予微信干预.比较出院后第12个月两组康复护理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依从性[(4.05±0.94)分]较对照组依从性[(3.29±1.10)分]明显提高(t=10.18,P=0.02);观察组新发压疮发生率(2.7%)较对照组(17.1%)明显降低(x2=10.89,P=0.00);其他并发症观察组(5.4%)明显低于对照组(20.0%)(x2=8.67,P=0.03).结论 微信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及亲属依从性,降低臀部新压疮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冯予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肠坏死一例

    患者男,48岁.因“饮酒后上腹疼痛14 h”于2013年1月23日至解放军第二三四医院诊治.检查:体温38℃,脉搏10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50/90 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平软,全腹未触及包块,上腹部压痛,左上腹及剑突下明显,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莫非征阴性,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约1次/min.既往无心血管病史及其他疾病史.

    作者:程玉强;王立强;李辉;杨华;李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IgM型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患者,女性,63岁.因“纳差、乏力半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血常规:WBC 3.95×109/L,Hb 72 g/L,PLT 222×109/L.生化全套:球蛋白40.1 g/L,AST 58 U/L,尿酸408 μmol/L,Ca2.93 mmoL/L,LDH 939 U/L.肿瘤四项:铁蛋白739 ng/mL,体液免疫IgM 35.9 g/L,补体C3 0.707 g/L,补体C40.066 g/L.心电图: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厚,偶发室上性期前收缩;尿本周蛋白定性:阳性;血流变:血黏度升高;骨髓形态学:异常浆细胞占16%.MRI:腰椎间盘突出,T12轻度压缩性骨折,腰椎骨髓信号不均改变,骨盆骨质信号略异常,两股骨干骨髓信号略异常.血清蛋白电泳:IgM增高,KAP增高;免疫固定电泳:IgM-KAP双M蛋白血症;免疫分型:主要表达CD38、CDl17、CD138;FISH基因检测未见异常;骨髓活检病理:骨髓增生较活跃,骨小梁区见浆样细胞区域性弥散.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删[1].后诊断:多发性骨髓瘤IgM-KAP型;颈椎病;胆囊炎.

    作者:王瑾;张延顺;王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系统A氨基酸转运体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中的作用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etal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CR)是常见的围生期疾病之一,其不仅增加患儿围生期患病率及病死率,影响远期神经系统发育,而且可导致成年后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发病风险明显增加.多项研究提示,系统A氨基酸转运体表达下调与IUCR有着紧密的联系.该研究就系统A氨基酸转运体在IUCR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申子云;程秀永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进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烧伤救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且成为烧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造成的休克、感染、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及急性呼吸系统损伤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一直是烧伤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点.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治疗理念也被提出,该研究对当前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郝擎宇;葛乃航;徐建;张林林;温从吉;严晓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江西省基本诊疗路径管理实施调查研究

    目的 对抚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67种常见疾病基本诊疗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为在该地区甚至省内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路径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对抚州市境内实施了基本诊疗路径的193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并利用SPSS 21.0进行分析.结果 抚州市开展基本诊疗路径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后平均治疗费用比实施前减少了11.25%(t=15.02,P=0.002),平均治疗天数比实施前缩短了15.56%(t=8.892,P=0.000).结论 实施基本诊疗路径可以减少治疗费用与治疗时间,表明路径的实施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担,符合新医改的期望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基本诊疗路径管理应该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作者:曹蒙蒙;胡容容;韩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品管圈活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6年3~8月入住老年病科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接受药物等正规治疗的同时只采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接受药物等正规治疗的同时运用品管圈活动对饮食护理进行干预,调查分析两组老年患者对糖尿病饮食的基础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 采用常规宣教的对照组在入院后基础知识、行为、态度三方面知晓率分别为53.07%、68.45%、38.80%,观察组采用QCC实施健康教育知晓率为51.32%、77.6%、40.5%;对照组在出院前基础知识、行为、态度三方面知晓率分别为74.56%、72.4%、58.9%,观察组采用QCC实施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5.97%、88.2%、66.8%.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出院前,采用QCC实施健康教育的观察组与采用常规宣教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宣教中,应用QCC活动较常规方法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刘婷婷;肖瑛;刘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